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

2022-04-1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社会服务能力;创新摘要:目前,公共图书馆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不能为社会群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影响了读者的借阅体验。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创新管理技术,使图书管理更为高效化、条理化和信息化,全方位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 篇1:

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在互联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数字图书馆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并为人们的文献资料查阅和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有绝大多数的数字图书馆都忽视了日常管理的實施,未能及时地对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更新,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内容管理在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就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内容管理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基于其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所具备的技术形式,提出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以期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图书馆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 内容管理;管理技术;数字图书馆;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7. 064

0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也日渐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数字图书馆因其便捷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运用,给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就目前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字图书馆在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未及时对数字图书馆内的信息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又比如未能基于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服务管理进行优化等等,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数字图书馆未能给予内容的管理以充足的重视。因此,要切实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要给予内容管理以充足的重视,确保能充分将内容管理技术运用到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进而在提高数字图书馆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图书馆信息内容的价值得到有效的提升。

1 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作用

将内容管理技术充分地应用在图书馆的管理中,能使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变得更加的便捷,不仅在提高数字图书馆管理的质量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促进管理的效率得到充分的提升。通过相关的归纳总结得知,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管理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图书馆包括网站构建及栏目设计等在内的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效率;第二,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使得信息的发布变得更加的及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数字图书馆信息与网络信息之间的对应性;第三,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使得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检索变得更加的便捷,并且使图书馆的服务提供变得更加的个性化;第四,内容管理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积累量,这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第五,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更正,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2 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内容管理技术的主要类型

目前,内容管理技术开始被广泛地应用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为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及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中被广泛应用的内容管理技术主要有:第一,检索技术。就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来看,检索技术是其内容管理中的核心技术。检索技术运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迅速地进行信息内容的定位,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检索技术也开始逐渐向异构资源的方向发展;第二,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中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的应用给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技术贯穿在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强调对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结构进行调整来提高其自身的可理解性,使得内容的管理变得更具灵活性;第三,流程管理技术。在市场日渐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内容管理的地位在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利用流程管理技术对各核心管理内容进行管理,来提高管理实施在应对变化时的稳定性就显得至关重要;第四,集成技术。基于信息管理的视角来看,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强调能够将信息统一地反映,而集成技术的运用则能有效满足这一目的并实现各信息内容之间更好地交互;第五,可视技术。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可视技术的运用强调的是充分利用媒体技术通过图形和影像来对信息内容进行更加形象化的处理以实现信息内容的课次化,这一技术运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用户加深对信息内容知识的理解,以帮助他们掌握更加丰富的信息。

3 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就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来看,其主要设计内容的采集、处理以及相关的服务提供等等,因此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也应给予以下几方面充足的重视。

3.1 内容管理技术在内容采集中的应用

在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中,内容采集并非简单地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而更多的是进行内容的设计存储以及数据的建立等多元化的形式。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设计。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中的内容设计是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采用的一种内容管理技术形式,强调基于用户在内容格式、来源等方面的定义,针对不同的内容提供不同的结构并为其构建相应的模板;第二,内容新建。所谓内容新建指的是运用相应的编辑软件集合内容管理技术进行新内容的创建;第三,内容转入。内容转入强调的是利用内容管理技术对所搜集的纸质和电子信息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充分将其转入到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系统中。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内容的新建还是内容的转入都需要进行相应插件及接口的设计;第四,建立元数据。所谓元数据主要指的是基于相关信息内容所添加的附加描述,其通常有语义和结构两种不同的描述形式,在通常情况下,元数据需要信息内容的采集者负责建立;第五,内容审核。内容的审核主要指的是对那些进入数字图书馆的内容信息进行审核,基于数字图书馆的实际要求来看,在通常情况下所有的内容都必须经过相应的审核,且不同的内容还需要采用不同的审核技术与过程;第六,内容转换。所谓内容转换主要指的是对其形式以及输出结果的一种调整,即利用内容管理技术对内容的格式进行调整,或者是对图片信息进行压缩等;第七,内容存储。内容存储强调的是在数字图书馆中对信息内容实施统一管理,其目的是为今后的查找更新及用户的查阅提供更大的便利。

3.2 内容管理技术在内容加工中的应用

内容加工也是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形式,目的是为受众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信息内容,在实际的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中内容加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修改。所谓内容修改不仅仅指的是对内容的本身进行修改,同时还指的是针对内容添加相应的标注。在内容管理中这些标注添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注释以为信息内容的更新提供相应的依据,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中其形式并不需要明确规范。而内容管理技术在内容修改中的运用强调的是对修改前版本的保存,以及对修改过程的跟踪与记录;第二,检索分类。要求利用内容管理技术来对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内容进行检索分类,这一应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用户的信息搜索提供更大的便利并促使用户信息搜索的准确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第三,安全控制。针对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的安全控制,其主要内容是利用内容管理技术对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强调对内容的应用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以从根本上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内容的安全性;第四,测试。所谓测试就是对数字图书馆最终需要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要求充分利用内容管理技术对内容连接及格式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并判断其内容存储本身的有效性。通过有效的测试能及时有效地对内容存在的问题发现并解决;第五,归档。归档是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中针对过时内容处理的有效方式,要求通过备份或者是删除的方式来对已经过时的信息内容进行处理;第六,內容发布。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中的内容发布强调的是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来进行格式的明确并将其输出到相应的媒体中,从本质上看其是一种对内容个性化定制的形式。

3.3 内容管理技术在服务提供中的运用

数字图书馆向公众提供的作为普遍的服务就是信息的检索,而其内容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相关服务的提供促使公众的信息检索变得更加的便利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基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数字图书馆信息内容的检索方式也开始向着多元化的形式发展,这显然为公众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就目前来看,数字图书馆在检索服务提供方面除了制定了相应的检索机制之外,同时还运用了异构资源的整合,且在此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数字图书馆针对内容的管理还进行了功能模型的构建,并在利用内容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了相应的数据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及发布进行了优化。而为顺应时代的更新发展要求,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还要求能充分利用内容管理技术进行资源的挖掘并充分利用可视技术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确保能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呈现并更为有效地实施传递,进而从根本上提高用户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将内容管理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已然成为现阶段数字图书馆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在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给予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充足的重视,并确保在科学技术日渐发展的当今社会将先进的内容管理技术运用到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中,确保能充分及时有效地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内容进行更新,以促进图书馆信息内容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洁.基于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评价实施与结果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1):86-90.

[2]吴柳燕.浅谈内容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价值[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5):39-41.

[3]唐小梅.数字内容开发与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经济因素分析[J].中国信息界,2010(3):58-61.

作者:张秀文

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 篇2:

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社会服务能力;创新

摘要:目前,公共图书馆缺乏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不能为社会群体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影响了读者的借阅体验。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创新管理技术,使图书管理更为高效化、条理化和信息化,全方位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群体。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价值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传播优秀文化、增加社会知识储备的责任,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图书服务。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利用效率不高、群众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图书管理不够系统等问题,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创新管理技术,从图书采购、图书借阅、图书管理和网上图书馆等方面人手,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公共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

1.1图书条目分类不够清晰,读者查询所需图书困难较大

图书条目分类是查询图书、借阅图书的重要依据,只有明确图书所属种类、所在位置,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最大限度地节约读者的时间。当前,公共图书馆条目分类缺乏明确性,只是单纯地以科学、政治、教育、历史等大类划分图书,并没有给读者较为明确的分类指示。这种分类方式势必会给借阅图书带来较大困难,造成读者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图书,降低了他们的借阅体验。与此同时,由于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较多,涉及人群较多,在重新归类整理时会给管理员带来较大负担,容易造成分类错误。因此,要想提高公众的借阅体验,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图书条目分类工作,不能以粗泛的划分归类图书,要做到条目清晰,能让读者和管理员快速定位其所在位置,大大缩减借书和归类的时间,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1.2图书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责任意识有待提升

要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需要严格划分责任,使管理员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一旦图书管理出现问题,就可以立即落实到人,实现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当前,公共图书馆管理采用“一人负责制”模式,每个管理员都涉及从新书入库到图书借阅整个流程,没有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这种现状必然会造成图书管理效率不高,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由于责任不能落实到位,管理员的责任意识淡薄,在出现问题后会相互推诿、推卸责任,不利于形成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因此,公共图书馆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使图书管理员都能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更好地改善公共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1.3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引入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做到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图书管理效率,使读者可以从中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传统公共图书馆依靠“PC机+人工”的管理模式,缺乏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公共图书馆没有建立网上查询网站,公众只能在图书馆局域网内才能完成书籍的查询,这势必会造成大量读者涌入公共图书馆,给图书馆正常运行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公共图书馆一般都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距离较远的读者往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影响他们的借阅体验。其次,图书借阅和登记对人工的依赖程度较高,大大降低了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群体,涵盖的读者数量和图书科目繁多,这给图书借阅和登记带来较大压力。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发挥其提高图书馆运行效率的功能,使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民众。

1.4藏书区域缺乏长远规划,给图书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因此应对藏书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好图书馆的各个空间。然而,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却没有制定长远发展的藏书规划。因此,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某一类图书所在区域空间紧张,该类新书不能被放置在指定区域,而某些种类的图书所在区域空间闲置,这不利于更好地管理图书。同时,一部分图书馆在制定规划时,没有统筹考虑读者对图书的需求情况,盲目进行图书采购和整理,造成大量图书闲置在图书馆而无人问津,造成资源的浪费,而读者迫切需求的图书得不到及时补充,图书供求无法实现良性平衡。因此,在制定图书购置和藏书规划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统筹考虑实际情况,以实践为标准指导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能够切实为公众服务。

2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必要性

創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其运转效率,使它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创新管理技术的必要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2.1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创建知识型社会体系被提上工作日程,它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国民基本素质水平。公众要不断完善自我,就需要借助公共图书馆学习知识,掌握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与文明社会。正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播的作用。

2.2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是广大民众的迫切渴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知识越来越渴望,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方面,而且民众还积极融入社会,借助公共资源进行自我“充电”,以适应新时代对个人素养的要求。当前,人民群众要通过社会获取知识,公共图书馆是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技术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使更多的人都能从图书馆获益。

2.3传统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已不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

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借助网络将信息、音频、视频、图片等快速传递给读者,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传统图书馆仍采用人工化管理模式,对管理员依赖程度高,缺乏数字化、信息化的融入。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图书馆的数字化,即能够借助网络实现图书馆的所有功能。因此,只有探索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图书管理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实现图书馆进万家的发展目标。

3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具体举措

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服务广大读者,而且能够缓解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压力,使图书馆能够投入更多精力,充分发挥其公益性的主体优势。创新管理技术需要从科学管理、系统管理和人文管理三个方面着手,使公共图书馆成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催化剂。

3.1建立网上公共图书馆平台,足不出户完成图书馆基本功能

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数字化,就必须依赖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管理,借助网上平台完成基本的图书馆功能。首先,图书馆要做好数据库与Web系统的链接,使读者借助网络就能完成信息的查询,并建设与图书馆相匹配的公共图书平台,读者通过该平台可以在线阅读馆藏文献、图书和视频,实现对有效信息的获取,节约读者的时间。其次,图书馆要设定公共图书平台预借功能,允许读者在线预订所需图书,并将该图书锁定该用户,同时,系统平台会将图书的具体位置反馈给用户,用户直接按照系统指示就能获得想要的图书,提高了图书的借阅效率。

3.2清晰界定管理员的基本职能,将责任落实到人

要想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公共图书馆就必须健全图书管理责任制度,让每个管理员都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管理工作当中有效避免错误的出现,发生问题时快速确定第一责任人,以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具体措施包括:①建立工作监督机制,有效核对图书管理信息。管理员每天都要对当天工作进行核对,总结归纳借还书信息、新书入库信息,检查当天工作是否存在问题。②将图书馆基本功能划分为若干模块,指定专门管理人员。只有让不同的管理员负责某一模块的功能,才能有效避免管理员因工作事项过多而频繁出现失误,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③建立奖励惩罚机制,使管理员认真履行工作。

3.3制订公共图书馆分类手册,指导读者快速查询所需图书

公共图书馆一般都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藏书架,而且这些藏书架不会摆放在同一楼层,而是有序地排列在各个图书室中。即便如此,读者在寻找所需图书时,需要根据每个藏书架的标号,按照其所归纳的范围搜集图书,既给读者查阅图书带来较大困难,又浪费读者的时间。因此,公共图书馆制订分类手册,可以有效指导读者查询图书。首先,图书馆可以在分类手册上清晰地标明图书馆的立体图,使读者明确各个图书大类所在的楼层。其次,在具体图书大类中标示出小类俯視图,并且详细记录小类所涵盖的书籍。借助分类手册,读者在查询图书时就不再是盲目的,而是有目标地查找,充分提高了查阅图书的效率。

(编校:崔萌)

作者:黄尤精

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 篇3: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

[摘 要]现代图书馆管理方法持续创新,特别是在移动数据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建立移动图书馆数据服务模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从图书馆读者需求角度着手,建立基于读者需求的移动图书馆经营新模式,并提出满足读者需求的移动图书服务方式,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图书馆;管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8.090

0     引 言

伴随通信系统的持续进步以及网络化移动终端系统方式的革新,促使图书馆管理方法越来越先进,这些方法的先进性具体表现为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特别是基于移动终端、APP平台等服务系统,使移动技术访问和图书馆馆藏有效融合,这样将起到显著的现实作用。

1     移动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服务模式

对于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方式,要开发现代化移动图书馆管理服务形式,即图书馆基于科学终端设施,融进无线对接科技和现代化电子邮件等,在获得图书信息的前提下,采用数字化资源管理方式,根据读者需要的参照咨询、馆藏信息、链条目录等,提高网络查询效果。基于信息服务方式,在融入通讯科技阶段,可以突出移动图书系统的综合管理优势,且在创新软件科技时,增进与读者的结合,产生预约、参照、讲座等各种资源信息形式,且保证信息质量,这样可以得到整个科技的更新及运用。

2     图书馆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意义

2.1   更好地满足读者需要

图书馆注重信息化建设,对于读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情,但同样会使读者在获取信息时比较困难,读者必须耗费很多精力来查找资料。传统的查阅形式明显无法适应时代要求,如此就需要一种更加方便的信息查阅模式,而图书馆目录信息库的产生就有效解决了该问题,基于图书馆信息库而言,采用计算机技术检索书目信息库内的资料仅需几秒就能实现;机读目录均会设置若干个检索入口,且信息没有磨损和排列偏差现象,所以查全率与查准率均是卡片式目录无法比拟的。此外,信息库也能单独保存在计算机存储载体上,具备体积小、节约空间等优势。

2.2   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

以往的图书馆容易受时间及空间制约,信息化的发展克服了这一问题,在图书馆管理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为促进图书馆间、区域间、国家间共享书目信息提供了可能,还为开展统一编目、协作编目活动提供了条件,缩短了各大图书馆的空间距离。加强信息资源创建,收藏与应用传统载体资料,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旧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形式。图书馆是一个信息资料的集散地,只有迎合读者持续增加的文献,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信息要求。

2.3   有助于创建数字图书馆

创建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信息发展的一个最终目标,伴随信息化的持续深化,数字化模式变成一种可能,创建数字图书馆需要有一个总体规划,深入探究与发展各种数字图书馆技术,及早引入成熟的、流行的、标准集中的数字图书馆运用系统,遵循数字图书馆创建的标准及规定,集中协调资源部局建设内容及范围。创建数字化图书馆并非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全部的图书馆均要完成数字化发展,条件允许的图书馆能够在数字化层面展开积极尝试,避免形式化与盲目追随。针对大部分图书馆来说,必须按照实际情况脚踏实地推动数字化发展,不断提升管理及服务质量。

3     图书馆管理方面读者需求的移动系统方式

3.1   读者需求和移动条件的交互式运用

在整个技术管理中,能够基于移动科技的创新运用,促使整个空间和时间相结合,如此在移动环境方式下,读者的信息需求也将出现一定改变。图书馆通过集中碎片化资源,利用网络及时传送分散的信息数据,既能够节约一定的时间,还能够从读者需求角度着手,形成读者需求方面的移动形式,促使图书信息的地理位置、数据资源等相结合,在整个资源的接收、查询、沟通、发布等层面满足技术需要。

3.2   资源需求和移动背景的交互式运用

在图书馆信息的整体管理中,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应根据移动环境创新相关信息化系统。首先,要对信息资料实施宽带化控制。在整个移动网络控制中,在强化无线传输性能的同时,应注重控制速度,从而能保证无线系统的传送速度,提高宽带业务的性能。其次,要革新图书馆信息运输方式。图书馆只有注重创新网络业务、承载项目、传送网络等层面的结合形式,才能在业务应用层、管理层、交换层等方面實现综合使用,克服以往的信息传送形式,建立创新性的传送协议和路由器协议等控制模式,提高整个IP传送效果。

3.3   元信息互操作模型的整体应用效果

对于元信息操作模型的控制效果而言,应建立信息化图书馆语义互操控路径:首先,要科学管理元信息;其次,合理使用共享元体。基于此,建立有效的元信息形式,能够更好地发现信息,也能提高互操作效果。在运用元信息时,能够产生语法元信息和语义元信息。语义元信息的重点是把握文档信息的具体内容,能够基于文本结构来解释上下文。在不同元信息的处理环节,信息应用者应把另一种元信息标准上的元素相对应地映射体现;也能够采用转换板应用的形式,将全部的元信息映射为兼容形式,在转换板结合中,能够出现极易拓展的成效。

4     信息化系统的综合创新使用方式

4.1   建立及时性数据服务的形式

信息化服务应根据图书馆整体管理的要求,通过网站通知、邮件等形式及时发布相关信息,进而使读者更为明确地知道图书馆的动态,并及时归还和借出资料,提高整个资料阅读的流通性。由此,基于即时查找、办理服务等,完成读者对资料的借阅、查询和办理。针对大部分学生在图书馆内的自习,实现与计算机资源相对接。通过对图书馆内讲座、主题业务、挂失等形式及功能运用,对图书馆读者在移动状态下所要查找的内容进行及时查找与处理,由此开通相关移动服务功能,进而得到移动终端平台中的即时图书馆目录、信息库等内容,融进个性化的信息处置形式,更好地符合读者的多元化体验要求。此外,还要采取比较固定的资源检索服务方式,基于智能数字化处置、记忆检索等途径,产生个性化技术处置等,以得到完整的输出成效。

4.2   移动阅读方式的创新运用

在移动阅读信息优化融合中,能够形成移动终端管理平台的优化形式。在实际管理中,重点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等途径获得阅读资源,且得到相关阅读管理,使读者获得更好的体验。所以,不管是移动阅读资源或者休闲模式的读书,或者专业属性的阅读,均能通过信息化途径进行处理,且在实际阅读环节,针对摘要、缩写、综述等形式,能够形成多种个性化、生产型的阅读方式,提高移动化、多元化的阅读效果。

4.3   语义互操控协议的数字化方式

在数字化辅助功能控制中,语义互操控的协议处置模式指基于信息化操作形式,在网格内组织出一类联盟形式,且在相对固定的规则中,产生集中遵循的协议模式,如此在整个使用层面上,完成信息发布和检索。在整个信息异构处置中重点采用的是OAI-PMH协议互操控架构形式,基于该种OAI协议控制,在推进网格数据发布和共享的合作环节,提供相关信息管理形式,且顺利表达元信息格式,集中化管理OAI协议界面,进而获得信息增值控制效果。

4.4   网格科技处理异构平台互操作的方式

在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异构平台管理中,应形成和网络信息“即插即用”的个性化管理模式,重点是基于网格管理获得相关信息服务,在处置关键的资源和服务方面,提高网格科技水平。在具体使用时,还要注意多种因素,一是网格管理方面的有效管理与融合问题,二是网格条件下虚拟组织架构的设立问题。

4.5   规划图书软件功能模块

图书馆管理平台重点实现图书保管、读者管理、书籍流通以及权限控制等基本功能模块。首先,对于图书保管,要完成书籍基本划分,创建图书档案且加强管理。图书档案的创建和管理应对所有书籍都做好基本资料登记,粘贴条形码资料,可以按照条形码辨别,并把全部的关键内容登记在图书数据表上。其次,加强读者管理模块基础功能规划。读者的档案资料是读者顺利办图书证且可以借阅的基础条件。最后,加强“流通管理模块”控制,流通管理模块分为书籍征订、借阅、归还,逾期费清单和书籍罚款等各項功能。

5     结 语

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综合管理阶段,应根据读者要求考量多种技术因素,并根据网络语义等系统创新管理,在依靠元数据本体架构等图书馆互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方式,进而实现各种语义形式下图书馆和现代化要求的结合、共享,取得显著的使用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9(10):30-31.

[2]王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31):100.

[3]郭海强.县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0):135-136.

[4]金星.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26):166-167.

[5]王新华,崔旭峰,王晓燕.RFID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6(2):9-10.

[6]李国娟.基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9):156.

[7]雷成耀.RFID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151-152.

作者:王雨露

上一篇: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