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7

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以统整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器识。文章就通识教育制约因素及完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 篇1:

论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可选择路径

一、探析通识教育的宗旨,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19世纪的欧美学者鉴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体系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便能够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易经》《中庸》《论衡》中曾对“君子多识”“博学”“通人”等通识教育思想进行过零星的阐释,西方文化中也有对通识教育的阐述,如亚里士多德主张的“自由人教育”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的理念着眼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潘光旦先生提出,即“今日而言学问,不能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门”,“通识教育”就是使学生“对此三大部门,分而言之,则对每门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则于三者之间,能识其会通之所在,而恍然于宇宙之大,品类之多,历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贯之之道,要必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此则所谓通也”[1]。“通”一方面指的是知识的范围要涵盖自然、社会与人文,还有一方面是能够将这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是要将自然、社会、人文视为一个整体,突破界限,客观地思考人生与世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对知识整体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把握,培养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仅如此,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下,通识教育还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丰富高雅的情趣,范围涉及语言、数学、计算机技术、文学艺术、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公民教育等等,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一直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通识教育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致力于人的心智解放和思想自由,我们在对待通识教育问题上,不能将“通识”概念随意泛化,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代表国家意志的思想道德类课程的学习,更不是为了配合专业教育而设的象征性点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是基础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来看,它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从通识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强调知识的全面性、普遍性、非功利性,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从通识教育要求的认知方式来看,它要求教师用联系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对知识进行把握,并对学生传统意识的突破、创新视野的拓宽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识教育基于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打造人的“社会属性”,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而创新型人才绝不是一个被赋予超强技术能力的“自然人”,有创造力的人首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责任感。通识教育是使学生在学习“做事”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同时,它还强调人的个性的自由的充分的发展。

通识教育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人生的根本,指导人们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情感方向和知识生产的伦理维度。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知识的创新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知识的分化带来价值观的多元化,大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承担运用知识为全人类服务的责任。通识教育作为教育精神的最本质体现,除了要保证学生视野的宏阔、情操的高尚、知识的完整,更承担着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其学习与实践朝着服务社会的积极方向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

三、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的重要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以持续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

1. 科学设置课程布局,加大通识课程权重

通过调整课程布局,保证通识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大学在课程设置上要有硬性规定,通过课程制度有力保障通识教育的稳定性。合理分配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将通识教育课程纳入核心课程范畴,使通识课程不再只是作为专业课程的补充而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识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加大通识教育力度,除了保障通识课程“量”的呈现之外,重视“选修课”这一学习途径也非常重要。选修制度是大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的创新改革,主张课程平等,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以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课程。但目前我国在关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划分上,几乎都将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和专业知识技能紧密相关的课程控制在必修课的范围内,而留给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寥寥无几。基本上,真正意义的通识类课程都归在选修课程范围里。而且“必修课程优于选修课程”在大家的观念中也已经根深蒂固,因而,通识教育与选修课捆绑在一起,呈现逐渐边缘化趋势,通识课程的质量也可想而知了。这需要彻底改变我国高校课程中长期存在的以必修为主、选修为辅,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陈旧观念。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通识教育,都应平等地纳入选修范围,保障选修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可自由选择的、真正感兴趣的个性化学习内容。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使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只有这样,才更容易挖掘学生的天赋与潜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通识课程本身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变通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进行课程设计,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考核方式检验学习效果,以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

2.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通识课程的管理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承担着课程开发及课程讲授的重要职责,他们对各类知识进行的不断探究和创新是保障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重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程上,学校应给教师以充分的课程开发权,在课程选题、讲授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给教师充分的决定权,而不能用标准形式来限制教师在课程开发上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通识教育还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丰厚的知识底蕴。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要通过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保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深刻性,以期能够吸引学生、启发学生。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因为涉及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因而为了避免由于对特定立场的明显偏好而导致教育精神的偏离,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此过程中,学校也需要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做好相关课程的评估和审查工作,以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在通识课程的遴选环节,要仔细核查开课教师资历、认真审查课程教学内容,论证课程开设的可行性,采用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的评价,确保通识课程的质量。对于评价较高的通识课程,学校还要出台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及配套政策,将优秀的通识课程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于开设效果不符合要求、教学质量相对较差的课程,要限期整改,直至逐步淘汰,以巩固通识课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通识教育氛围

创新需要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实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识教育可以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文化生活中,通过各种轻松灵活的方式进行,例如开设一些人文讲座和科学讲座。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角会传达给学生不同的观念,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支持学生开展社团工作,通过学生自发、自愿地形成多样的兴趣共同体,以合理建议的方式,引导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及发展走向,营造浓厚的交流氛围。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并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潘光旦.潘光旦选集·第三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淮海工学院教务处)

(责任编辑:吴婵)

作者:刘丹

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 篇2:

新建卫生类职业学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重视通识教育

摘要: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以统整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器识。文章就通识教育制约因素及完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建卫生类职业学院;创新型人才;通识教育

高等教育在中国一直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识教育,而且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以至于同在一个大学而在不同学院或在同一个学院而专业不同的教师交流沟通很难。具备多元文化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更能够掌握更多的前沿信息,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知识结构的人才才能有基础进行创新活动。要使人才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文理交融的知识结构就要进行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形式,着重于课程的结构,使学生具有专门科目的知识及其它学科的知识,以统整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也就是培养学生开阔的胸襟、宽广的视野与人文器识。就课程开设而言,通识教育就是在大学开设通识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理解模式”来认识现象、获得知识,使学生的视野开拓,了解与人生相关的知识与原则、方法,由人文科学的文学、哲学、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学习中,建立共识,发展出高层次的学识,掌握与沟通信息,了解他人及社会化的能力。学生经过通识教育,其心灵将会更开放,思维更为广阔,适应能力更强,在变迁剧烈的社会,更具包容才能,从而其整个人生更为清新活泼并得以健全发展。1978年,美国哈佛大学就在《核心课程报告》中明确通识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哈佛学生必须修习五个方面的课程:文学与艺术(熟悉人类重要的文学与艺术成就,进而发展艺术创造与表达);历史研究(以历史的眼光,了解现代社会的主要趋向,以及在过去历史中和特殊情况下人类事务的复杂性);社会分析及推理(了解一些社会及道德方面的基本概念,以发展系统思考现代社会及个人问题的能力);科学(熟悉物理学、生物学及行为科学之基本原则,并以科学之眼光正视人类及世界);外国文化(扩大文化经验,并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达到新的理解)。要求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条件:清晰、有效的思考及写作能力;在某些领域中具有广博的知识与基础;对于所获得及应用之知识具有正确批判及理解能力,并了解宇宙、社会及人类自身;勤于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具有明智的判断力,能做出恰当道德抉择;具有丰富生活经验,对于世界各种文化及时代深感兴趣,努力探讨。

我们从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报告》中,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对毕业生的要求,毕业生所具有的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相关的。因此,通识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起很大作用的。创新型人才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甚至可以说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在当今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竞争将更加激烈,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质量上。像我们这样生源独特的民族院校,要想吸引更好的生源,培养更具竞争优势的学生,只有走教育创新之路,夯实通识教育,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走出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通识教育之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制约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

1.现有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师资跟不上的状况开始凸现,不仅教师增长的比例跟不上学生增加的比例,教师授课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大批年轻教师匆忙走上教师岗位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而他们所教授年级往往是正在接受通识教育的低年级,所授课程往往是通识教育的课程。同时,学校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寻求企业当事者的垂青,力求使学校的运行贴近经济和社会,因而面向社会有余,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

再加上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在很多方面重要性并不明显,教师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下很大功夫,如自己准备资料备课,新开的课程还要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从投入和报酬的角度考虑是不成比例的,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讲授通识教育课程。而根据教学任务又必须开出足够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单位就只有强行安排缺课、少课的青年教师甚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讲授通识课程,哪里管得上教学质量。如此种种严重阻挠通识教育的推行,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职业院校长期存在的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

高职院校的岗位设置,当然最多的是教师岗位。但高职学校长期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专职教学人员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充电”,学术水平一般;而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几乎从不关心教学问题。这种教学与科研泾渭分明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对课程前沿和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任命或加薪时,均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依据,教研论文不在此列,忽视教学研究及教学质量,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们不可能开展对通识教育的深入研究。科研是一所学校实力的象征,但教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通识教育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奠基石,教学与科研互不贯通的状况必须改变。

3.学生的实用观念制约着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被视为长线课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无视通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因为如果只实施专业教育,不开展通识教育,那么高等院校就会成为培养普通工人的职业学校乃至训练手工匠师的作坊。其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通识教育犹如奠基,专业教育好似建楼;通识教育让人有灵魂、有眼光,专业教育使人有能力、会动手。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被许多人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境界。在经过基本教育和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专门教育之后,人们以一定的专门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汲取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变成专业的奴隶。

三、通识教育的完善途径

1.加强引导,将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程结合

高职院校之所以吸引学生,在于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口碑;高职院校之所以吸引优秀学生,在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毕业生能获得很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不仅要靠专业教育而且也需通识教育来共同完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廊坊卫生职业学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师生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学习的生动写照,是通识教育的源泉。为此,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要加强选课引导,将本校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相结合,使学生对学校及其历史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使他们清楚作为该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充分体现课程的引导性作用和特色。

2.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鼓励教师尤其是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同时要注意到在通识教育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现象,加强开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科研合作;此外还要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各类教学实践、各种课程竞赛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并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肯定,使学生拥有大量的选择余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3.邀请专家教授的参与,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专家教授的参与将使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步入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健康轨道。因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既涉及到社会科学,又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各类学科知识的融合,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适用性、发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专家教授在这方面拥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学术智慧、崇高的威望、高尚的人格,他们参与通识教育的讨论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会站在全校的高度,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站在高等教育的高度,科学规划,严格论证,并在实施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阳琇,张大和.论知识经济环境下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 谷良峰.浅析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J].职业时空,2008,(9).

[3] 孙海瑞.论理工科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4).

[4] 王迪.通识教育之完善[J].社会科学论坛,2008,(8).

作者:黄素臻

创新型通识教育论文 篇3:

试论通识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 要: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创造性人才应具有新的时代内涵。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的单一性,它在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提高人文素养,这正是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关键字:通识教育 创新型人才 内涵 作用 培养体系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潮流中,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高等教育是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因此,地方院校需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1 通识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1.1 通识教育的内涵

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众说纷纭。李曼丽采用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理想类型”(即对无数变量中重要部分尽可能多的概括)的界定方法,对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性质、目的、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上说,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上说,它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内容上说,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与判断,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健全的人格。

1.2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性、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他们可以发现新思想、发明新成果或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洞察力、开放的思想观念、较高的实践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2 通识教育对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2.1 通识教育所倡导的人格教育为创新人才提供了道德保障

具有创造力的人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比如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犯罪行为。因此,要培养地方院校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更要加强做人的教育,这也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

2.2 通识教育有利于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

人类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表明,当代最富于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不是产生于某个专业学科,而是产生于各类学科的交叉点上。例如,仿生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就产生了生命计算机等等。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涉及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生通过全面性知识的学习,可以找到各领域的交叉点,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2.3 通识教育所强调的能力培养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为具有较强的推理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价值判断的能力、语言与沟通能力等等,这也正是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由独立思考能力以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要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些能力的学习也正是需要倡导全面性的通识教育。

2.4 通识教育可以提供创新的氛围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如果可以贯穿地方院校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必然会开设更多的通识课,举办人文讲座和科学讲座等等。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创新意识。

3 推进地方院校通识教育,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给地方院校通识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考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理论上的创新,更加需要实践上的改革。因此,地方院校在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更好地推进自身的发展。

3.1 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设计

贯彻通识教育理念,是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基础,地方院校需转变思想,更新理念,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在目标设计方面,要坚持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和道德修养学习的统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能忽视个性发展,把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上,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

3.2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地方院校贯彻通识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没有一流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创造型人才。地方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大力集聚一批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同时鼓励人文底蕴浓厚、具有较强创造性思维的名师参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3 合理设置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能真正反映并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由教学的实际参加者来主导。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课程融入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中,设置各方面素质高度融合的通识课程,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不仅要课程中不仅要包括传统的理论课程,还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推进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5.

[2] 许吟雪.关于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4):161-164.

作者:兰成华 生华

上一篇:国际证券法分析论文下一篇: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