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图书馆是聚集知识与信息的宝库,是大众获取知识信息的场所,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建立高效系统的管理体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用人制度,从多方面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效率。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共图书馆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公共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1: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管理具有资源管理信息化、人员管理网络化等特点。根据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需求,从档案资源管理观念、管理体制及人员管理能力3个方面入手,在资源管理观念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从传统模式转化为数据模式;在管理体制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有效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在人员管理能力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培养更多专业性人才,实现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2.076

0     引 言

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常态化,若公共图书馆仍然存在除了借书还书之外的一些不必要流程,将会浪费人们大量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由于害怕烦琐的流程而不愿去图书馆看书,这样就违背了建立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和初衷。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有了全新的认知,公共图书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全自动化的服务体制,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管理体系结构革新不仅体现在管理模式变化,还表现在管理理念创新。

1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管理特征

1.1   管理资源信息化

社会发展带动社会阅读模式改变,移动阅读、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的建立离不开数字资源管理,数字资源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便捷性及创新性原则,但数字化资源在发展过程中还具有数据量、信息烦琐等特征,致使公共图书馆想要从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中筛选出优质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此外,数字化资源的发展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新模式显现,公共图书馆需要通过创新手段来有效管理数据信息资料,让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准确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料。

1.2   管理人员网络化

在大数据发展的进程中,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已经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创新,他们可以在不同区域范围内、不同时间内通过网络资源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促进图书管理人员与主要责任人之间的联系,提高管理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度。这样的话不仅能够让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汇报工作进展,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业务交流,充分满足阅读者的借阅需求,从而在相应范围内打破资源共享的瓶颈。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若能通过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网格化管理,那么将会让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更加便捷化。

2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在数据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资源获取时效将会决定人们的视野范围。想要不断进步,就需要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但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掌握最新数据信息资源,现在的大部分人均会通过公共图书馆来获取知识,这样的话就会提高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要求。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若是依旧采用传统方式,不进行任何实质性变革,那么公共图书馆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新知识的获取,从而降低公共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最终阻碍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可知,若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缺乏一定的创新,将会制约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会将影响社会整体进步。

2.2   管理体制陈旧

针对目前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而言,大部分的公共图书馆依据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未应用现代较为先进的数据化管理,这样的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许多问题滋生。由于公共图书馆管理科学性较差、管理模式不规范、不同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工作人员职责划分不清晰等,上述问题均会导致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较为明确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使不同部门之间的标准存在差异性,当读者借阅图书时,由于部门之间存在的问题会增加借阅者的借书难度。管理模式陈旧造成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公共图书馆的共享数据资源信息将会消失,针对这个问题而言,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让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达到广泛共享,更好更优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2.3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目前,公共图书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甚至是几乎没有十分专业的管理人才。由于公共图书馆管理队伍较为臃肿庞大、缺乏活跃因子、没有较为专业的管理人才引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共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发展,且对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管理的专业人才不仅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催化剂”。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学历高低、知识储备多少以及专业技能水平都将影响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在此需要针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3     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管理策略研究

3.1   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观念

在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社会发展脚步不断改变图书馆内部的管理运行基本模式体系,在此过程中引入较为先进的大数据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内部基础资源建设工作有效开展。此外,公共图书馆在坚持提高自身文化管理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实现图书育人的价值。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观念,进一步完善公共图书馆管理的运营模式,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首先需要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职能,通过一定的形式有效开展不同文化活动,激发和吸引社会上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公共图书馆管理应该重视馆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最佳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使读者可以在较为舒适和悠闲的环境中阅读。最后,由于公共图书馆属于国家的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全社会人们文化水平的重要基石,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实时与其他相关组织结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不同组织的和谐发展。

3.2   创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

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原有的管理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其基本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让其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在过去仅是单纯地为了满足读者的看书需求,在一定區域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图书馆内包括每一本书均有读者。但站在现实的角度来观察,可知这种想法不现实,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改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成为目前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结合社会基本现状及公共图书馆的基本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确定管理体系结构的整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服务每个人,让社会中有需求的群体在公共图书馆中获取自己的答案。健全体制的标志就是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管理一体化,也应该利用先进的技术,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来为图书馆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读者。只有制定符合图书馆发展的管理体制,每个人都遵从,图书馆才会发展得更好,会创造出新的辉煌。创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相关部门之间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从而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有效实现管理一体化。只有制定服务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模式,且在发展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要求,那么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才能越来越好。

3.3   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力

若想推动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服务模式转型和数字化资源图书馆的基本建设,就需要在一定的统一管理制度下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而言,不但需要他们具备传统模式的图书馆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功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体系结构,第一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从而形成比较浓厚的学习氛围,当人们在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时,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真正地将公共图书馆作为提高自身能力的“加油站”。除此之外,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属于一个公益性比较显著的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应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切实可行地为读者提供定制化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制定新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实现一流的管理模式。

4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深入至社会每个角落中,且在每个区域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影响力。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向社会大众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理念,培养大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丰富大众的精神文明世界。但对于目前的公共图书馆而言,管理制度体制还不健全,管理模式存在不足,管理方式存在弊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进步,人们会更加强烈地要求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季玲.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管理创新工作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6).

[2]王文.微时代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7).

[3]于永芝.新环境下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11).

[4]胡安琪.“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9(2).

作者:马宝珍

公共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2:

浅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

摘 要:图书馆是聚集知识与信息的宝库,是大众获取知识信息的场所,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推动力。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建立高效系统的管理体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组织机构,创新用人制度,从多方面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提高公共图书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效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的作用与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播公共知识和信息以及开发智力资源的重要职责。对公共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有助于将知识与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公共图书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与效率。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

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 850个,比2000年增加175个。其中,国家图书馆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37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32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2 491个。这些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总藏量为58 521万件(套),比2000年增加了17 568万件(套),增长42.9%。平均每馆总藏量由2000年的15.3万件(套),增加到2009年的20.5万件(套)。全国人均藏书由0.30册,提高到2009年的0.44册。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目前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装备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计算机126 207台,比2004年增加71 768台,增长了131.8%。同时,随着服务条件的改善,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效益显著增强,流通人次、书刊外借人次及册次都明显增加。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达到32 167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13 313万人次,增长70.6%;书刊文献外借人次为13 277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3 678万人次,增长38.3%;书刊文献外借册次为25 857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8 944万人次,增长52.9%。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重点在于馆藏内容管理,倾向于“书本位”思想以及“重藏轻用”的思想。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传统图书馆设定了大部分针对于读者的规章制度,严格细致地规定不利于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同时,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未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期刊报纸的订购,对于社会信息需求的变化不敏感。评估考核图书馆只注重图书的摆放是否整齐、图书的总数量达到多少等,未重视图书的利用率和利用情况等实用指标。管理观念的落后导致“重业务、轻管理,重视制度创新,忽视管理创新”的问题十分严重,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朝着现代化、高服务水平的全面发展;与国外同行相比,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管理体制有待更新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都是建立在图书馆对主管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上,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按照系统行业归口,各图书馆隶属于其所在系统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下。宏观上看来,当今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还有待深化完善,缺乏对图书馆的战略性指导与约束,统筹规划能力较弱,从而影响图书馆事业宏观发展的规划指导。过于刻板的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目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管理体制上的欠缺导致各图书馆在各自的系统管理下缺乏科学体系规划地发展,没有宏观的规划对各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存在大量的重复与浪费现象,不利于形成高效的发展机体。

3.财政体制不利于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单位,财政支持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至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获得的财政拨款占其总收入的82%至90%之间,而其中,人员支出大概占总支出的42%至48%。可见,目前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主要应用于人力费用上,分拨于购置图书以及开展其他文化活动的经费很少,这种财政体制状况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小的阻碍。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金额较少、规范化有待提高。我国并未设立专门的经费法律规范,只有一些相关的条例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使用补充说明。

4.组织机构办事效率不高

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实行的是等级分明的金字塔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以职能为分工基础的,部门的设置是以文献管理为主线来进行。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分工趋于精细化,要求对部门设置进行完善,各项业务流程被人为地分解在各部门当中。这样一来,传统的根据文献管理为主线的部门划分方法已然不能适用于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因为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各个部门进行积极配合,传统的各部门只需做好本分工作的情况不利于整个工作程序的开展,从而影响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且容易形成部门分裂的对立情况。另外,传统的组织结构会让馆员在获得相应工作技能后,产生重复工作的厌倦感和单调感,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5.人事管理落后,人才匮乏

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人事制度是与之前的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陈旧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因此,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的人的管理创新是实现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开展科学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更好地发展。目前大部分图书馆对很掌握现代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的高素质人才缺乏足够吸引力,且难以留住已有的优秀人才。另外,现有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也需要及时更新,掌握能促进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的现代技术与服务手段。

三、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意义

首先,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不仅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是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创建学习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思想保证。

其次,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是其自身适应社会角色的需要。图书馆肩负着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技术与思想道德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原动力。图书馆通过自身的媒介作用促进了科技、信息、文化的交流,加快了科技信息情报信息的积累,极大地推动着现代化的进程。

最后,创新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是学习型社会读者的迫切需求。在科技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及时对自己拥有知识进行更新、不断挖掘与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努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明确自身定位与角色,以便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1.转变观念,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

进行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对过时的陈旧管理理念进行更新,积极吸收新的管理思想中优秀的、适应于时代需要的优点精华。转变管理思想,加快公共图书馆管理创新,第一,要树立一种整体的一体化观念,转变传统意义上孤立和封闭的状态,努力向着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发展;第二,要注重发展公共图书馆的多元化职能,改变过去只发挥单一的文化职能状况,将公共图书馆定位为文化、教育以及情报等多元化职能发展的地位;第三,有机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价值观带领公共图书馆长足发展;第四,重视人才的价值,建立人才发展的长足机制;最后,还需要树立科学的决策观和开放创新的观念,对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制度与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战略管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不断前进发展。

2.建立高效系统的管理体制

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将越来越趋向于一体与开放,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也需要随着深层次的发展不断拓宽视野,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与管理工作,根据自身的现实特点与外部环境的需求对比,明晰自身的社会角色与定位。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需要建立一个能协调各个地方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的集中统一管理机构,在宏观角度对各公共图书馆所属的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相关的公共图书馆行为规范,协调公共图书馆与其他行业部门间的关系等。另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目前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导、规划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并共享各馆的网络信息化资源,以达到资源的合理运用和优势互补。从而改变目前各自为政、机构冗杂、职能分割、信息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与格局。但是,建立一种高效的管理体制并不意味着高度统一的强制性模式,仍然需要对经费的利用给予高度重视、灵活地分配人员,以调动激发地方与各个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创新组织机构

对核心业务与基本的管理工作流程重新进行规划与设计,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降低成本、完善服务品质、提高工作效率。为了适应现代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其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应当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层、朝着扁平化的形态发展。从而帮助建立沟通顺畅的内部信息渠道,增强各部门的相互协作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力。同时,根据工作内容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将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业务工作,改变以往单纯根据文献分类来设置业务部门的方法,对分散的业务流程进行有机重组,增强业务工作的完整性;根据用户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并灵活及时地随用户需求的变化对业务工作流程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4.创新用人制度

不断更新与发展用人制度,建立具有实效性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科学规划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设计合理的晋升渠道,帮助工作人员规划职业生涯,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注意更新员工的知识结构,开展相关的专业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帮助现有人才培养工作走上规律性和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入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同时也越来越容易出现知识老化的现象,因此,公共图书馆更要定期开展关于图书馆专业知识以及新兴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项目,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方法,拓展服务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志梅,孙杰.图书馆构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6).

[2]席涛.政府视野下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07,(7).

作者:侯琳

公共图书馆管理论文 篇3:

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摘要: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管理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求改变,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来满足更多用户的本质需求。而本文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了公共图书馆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和策略,希望能对后续管理活动的水平的全面提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手段陈旧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很多地区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之中已经引入了信息化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然而这些技术手段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无法满足新时期读者的切实需求。公共图书馆在管理经费上的投入较少,无法满足整个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建设的要求,依然采取的是人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将耗费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有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较为复杂,这也导致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运行服务大众的效率相对较低,这也导致公共图书馆的作用与价值无法得到有效提升[1]。

(二)服务意识不足

公共图书馆构建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不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存在着综合素养不足,服务理念不够先进的情况,无法切实的帮助用户排忧解难,多种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甚至有些管理人员在面对用户的问题时,存在着不予理会、恶言相向和不耐烦的情况,这种情况与公共图书馆构建和管理的初心相背离,难以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问题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也应该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管理之中的作用,不断创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强化信息化建设。在管理过程之中,要将创新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层面之上,不断提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英勇的作用与价值,推动公共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网络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切实的整合多重管理资源,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将大数据技术和云存储技术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之中,做好图书馆资源的收集工作和处理工作,从而确保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对图书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图书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资源,也是公共图书馆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所在。公共图书馆需要对图书管理制定出更加完善的管理流程,囊括图书的摆放流程、借阅流程、归还流程以及整理流程。公共图书馆也应该从提升图书查询效率的角度出发创新管理机制,对于图书的名称、出版社、作者信息进行归类,并在图书馆的信息化系统之中录入图书的基本信息,让用户能够简单高效的获取图书。同时也应该结合分类提供给图书对应的排架,让用户能够更加高效的获取自己想要的图书,并在用户归还之后将其摆放回对应的归架子上。图书阅读的服务包含了阅览室阅读以及外借阅读两种模式,需要对图书信息进行全面的跟踪,在图书外借的状态之下,应该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在相关系统之中标记上图书的最晚归还期限,做好图书再次借阅的安排工作,同时也可以引入自主借阅机来代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确保用户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完成借阅活动。在用户归还图书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减少人工信息录入和审核的工作量,提升自助服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已经归还的图书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管理,往往会导致图书挤压问题的产生,借阅系统也会将这些图书视为已经归还,而其他有借阅需求的用户却无法有效的找到这些图书。这也就要求了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排架进行全面的整理,防止出现归还图书积压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对一些破损问题严重且版本陈旧的图书进行下架处理,提升书架空间布局的优化性与合理性。

(三)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

在信息化时代全面到来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也应该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灵活运用先进技术的方式,强化图书馆管理水平,解决图书馆管理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比如说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来解决图书馆借阅问题和办证问题,通过微信支付以及支付宝合作的方式,开通远程借阅服务和远程办理图书证服务,另外也可以通过信用借阅以及远程归还机制的引入,强化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开始应用微信提供手机自助借还图书的服务,这也将确保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为公众更好的享受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2]。

(四)强化各个部门的协调沟通

各个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是公共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管理活动开展之中也应该不断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公共图书馆各个部门有机协调的重要性,并在会议开展之中构建有效的引导协调机制,确保公共图书馆的多种管理规划得到实现,构建出更加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提升图书馆上下交流和沟通的效力。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活动开展之中,也应该积极发挥各个部门管理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形成数据整合机制,构建出完善的数据管理链条,充分挖掘各个部门管理信息之中蕴含的价值,防止出现重复性分析和重复性管理的问题,进一步控制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成本。同时也要对人才引入构建出完善的管理机制,积极的引入复合型管理人才,使其能够在管理过程之中优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五)創新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公共图书馆目前缺乏完善的服务模式,也没有更加成熟的服务体系,这也就需要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提升用户使用图书馆的便捷性,比如说,可以通过上门服务提供图书的借阅服务,也可以通过网络引导的方式让用户对图书馆的资源有着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提供座位预约服务,确保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的阅读氛围,极大程度的促进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图书阅读环境,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是我国践行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提升国民素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能,而这也就要求了公共图书馆能够不断革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图书借阅服务,才能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韦莉军. 公共图书馆中文图书分类标引不一致问题及解决对策[J]. 情报探索,2020(10):115-121.

[2]刘惠兰. 探析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J]. 中文信息,2014(11):10,171.

作者:胡佐刚

上一篇:结构技术古建筑论文下一篇:数学教学下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