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前,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加快建设国内碳金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空间较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 篇1:

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摘要: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路径选择:一是完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的时期,二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为辅的时期。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路径选择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三点不足之处: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民间团体缺乏制度变迁积极性以及缺乏环境文化。最后,本文针对这三点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运用金融工具解决环保问题,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则是开启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里程碑。此后,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逐步完善,并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一直处于非均衡状态,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有可能导致这种非均衡状态一直保持下去。因此,探索出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有利于解决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的非均衡问题。反之,则可能由于成本过高或收益过低而陷入路径依赖的困局。本文引入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中的路径选择情况,并针对各发展阶段的特征来评价,进一步阐述不足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政策建议。

一、制度变迁理论及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两种方式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交易的过程,制度诸要素或结构会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环境变化而变化。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有二:正式规则以及非正式约束。正式规则是指成文的、由权力机构保证实施的制度,如法令、政府命令、公司章程、商业合同等;非正式约束是指一些不成文的制度,如: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林毅夫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潜在利益获得者在响应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则是指政府通过命令和法律自上而下地实施制度变迁。

碳金融的本质属性是一种为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提供服务的制度。碳金融市场制度强制性变迁表现为政府利用其强制力分配排放配额、明确排放产权,从而导致减排额度和碳排放权变得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商品,创造出一种碳资产,从而自上而下地推动碳金融市场制度的变迁。而碳金融市场制度诱致性变迁则是指履约企业、减排项目的开发者、金融机构、环保机构和个人等民间团体为了从碳金融市场上获利而发起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主要形式是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企业CDM项目的开发以及低碳消费的倡导等。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回顾

(一)选择完全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的时期(1995年-2005年)

1995年到2005年间,在全球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推行了若干制度,自上而下地开启了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之路。1995年,由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运用信贷政策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及《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起到了最初的引导作用,引导信贷资源流向低碳环保领域。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又进一步制定了企业的环保标准和要求,明确规定了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不予贷款。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一方面受到国际上低碳经济革命和发展低碳金融大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出于解决国内各种环境问题的需要,发起了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但由于经验不足、国内金融体系不完善、低碳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较为缓慢,碳金融市场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 选择以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为辅的时期(2006年至今)

2005年以后,我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推出了一系列绿色信贷宏观政策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政策(表1)。2008年,国内三家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在第二阶段,强制性制度变迁仍然是主导,但与第一阶段有所不同的是,各金融机构也开始加入到该轮“绿色革命”的浪潮之中,并陆续推出了“绿色信贷”、“低碳基金”等业务(表2)。有履约义务的企业开始寻求降低成本的路径,比如通过碳交易、碳抵消、CDM项目等方式来降低履约成本。2014年7月,北京首个碳排放交易抵消项目——顺义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在北京环交所正式挂牌,这意味着重点排放单位有了更多碳交易履约的方式。因此,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是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的。

三、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特点及其导致的不足

(一)以强制性变迁方式为主

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在两个阶段都表现出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的特征。首先,这会导致碳金融市场对政策有很强的依赖性,政策变化很容易引起市场波动,尤其是碳价的波动。而且,各政策之间若缺乏协调,反而会导致减排成本相对提高。其次,其他各方,包括履约企业、金融机构、环保机构和个人等民间团体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政策,他们的需求在制度上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最后,政策具有移植性。我国在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试点时借鉴了EU ETS的运行机制,但由于当时金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生态也跟西方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的路径选择以强制性变迁为主的原因在于:在开始阶段,政府较民间团体更早认识到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成本。面临着减排承诺以及气候变化的压力,政府不得不强制进行二氧化碳控制。制定低碳政策、建立碳金融市场能够使减排成本最小化。政府的最大收益在于通过制度变迁使宏观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增进。此外,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二) 民间团体缺乏制度变迁积极性

强制性变迁路径在碳金融市场建立初期是比较高效的,但过于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会导致民间团体的主体地位缺失。政府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把碳金融市场作为其履行国家职能及减排承诺的工具和手段,很容易导致碳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僵化,缺乏应有的活力。履约企业则更多是出于规避行政处罚,被动地参与到碳排放权交易。金融中介机构普遍存在对碳金融工具的价值、碳金融产品项目开发、操作模式和交易规则等不熟悉的问题,市场上无论是产品数量、功能还是多样性方面都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间团体制度变迁收益无法弥补成本,导致诱致性变迁缺乏发动力。对于民间团体而言,其获取的收益是指在新的制度安排下获得的碳排放权,或通过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现利润。但在获得这些收益的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包括购买排放权的成本)的增加。金融机构方面,用于开发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前期投入成本也比较大。因此,民间团体缺乏制度变迁动力。

(三) 缺乏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Environmental Culture)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在一个环境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里,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科学的理解,他们认为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种意识会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去,表现为在衡量生产生活优劣的标准中,有环境标准这一项。如果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投资环保型企业,则会提升环境资产在企业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那些低碳环保型企业在碳金融市场上更具有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边污染、边治理”的方法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然而,环保在更多时候只是喊喊口号,流于形式,大部分人仍未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如果仅在制度层面规定了碳排放权的价值,而这一价值却未被大部分人接受,那么这一制度将失去有力的支撑。

四、我国碳金融市场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政策建议

自1995年提出“低碳政策”以来,我国碳金融市场就逐步走向完善。一个好的制度能让我国碳金融市场早日完善,并起到降低减排成本及促进金融市场多元化的双重作用。反之,将导致已经建立起来的碳金融体系陷入无序与停滞状态。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碳金融市场当下发展的路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注重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适时转换

在我国碳金融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过程中,政府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民间团体则处于被动地位,进入了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制度性变迁为辅的路径依赖。然而,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适时促进这两者之间的转换。2005年之后,由于之前政府对政策制定存在预期偏差,导致对国内碳金融市场产生“后发性”成本预期不足,致使新的制度安排偏离预期方向。在碳交易试点建立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碳价不稳定,交易量也寥寥可数。原因在于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诱致性变迁主体的需求,使得诱致性变迁进度缓慢,二者之间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另一方面,当履约企业、商业银行等诱致性变迁主体发起诱致性制度变迁时,由于部分法律法规不完善、碳产品不明晰、监管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使得诱致性变迁成本加大,进而延缓了诱致性变迁的进度。因此,政府要保证规则透明、信息公开,使市场参与各方对市场运行有清晰认识;还应在政策颁布之后给予市场参与者一段时间让其消化政策带来的变化。在新时期,我国应注重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适时转换,通过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良性互补之效。

(二)培育诱致性变迁主体

金融中介机构以及履约企业等诱致性变迁主体的需求才是碳金融市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要逐渐退出市场主导地位,让位于机构和企业。具体措施是: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通过税收政策优惠、财政担保、风险补偿、专业人员培训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领域的投资,引导资金流向节能减排项目和环保型企业。鼓励国内金融中介机构同国外机构进行合作,研究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对碳金融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建立起专门的监管体系,从而保障诱致性变迁主体发起制度变迁的顺利进行。

(三)构建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社会”

良好的低碳理念和碳金融制度框架有着密切联系。低碳理念是内在表现,碳金融制度是这种内在表现的外在显示。碳金融市场的制度反映了制度制定者的理念。因此,构建低碳理念,打造“低碳社会”将为碳金融市场提供一种强有力的非正式制度约束。“节能减排”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依靠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兴媒体进行低碳理念宣传,鼓励支持民间低碳环保组织,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将低碳理念内化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打造一个“低碳”型社会。正式制度尚且可以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变迁在短时间内施行,但是低碳理念的构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构建。但是,一旦这一理念深入人心,碳金融市场的运行将更加变得容易。

参考文献:

[1] [美]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2] 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A].现代制度经济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易巍

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 篇2:

新时期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现状

摘 要: 当前,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加快建设国内碳金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空间较大。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展望了产品创新余地与利润空间,探究了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意义,并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产品设计与制度创新提出了建议,并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碳金融;金融机构;金融创新

一、引言

当前,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增长,我国加快建设国内碳金融市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空间较大。虽然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针对碳金融的统一定义,但一般的内涵为,涉及二氧化碳等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交易和金融活动的总称。狭义上看,企业就政府分配的碳排放权进行市场交易,进而所导致的金融活动的总称就是碳金融。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伴随着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发展和成长起来的,是各国政府促进减排的理念的转变。当前,中国也正着手建立国内的碳金融市场,但由于世界各国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减排成本上存在差异,因此,一个新兴的市场碳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且近几年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成长。

实际上,作为重要的中介机构,金融行业是资金融信息传递的中间媒介,金融机构在碳金融市场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企业很难独立地获取实现减排所需的资金与技术,融资需求产生。在碳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依托传统的金融中介和结算优势,具有较大的业务发展需求和盈利空间。目前发达国家的碳交易机制较为完善,许多大型金融机构也积极介入碳金融市场,获取了大量回报。当前我国没有形成正式完善的碳金融市场,随着国际舆论的呼声加大,中国将在下一阶段重点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这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空间将日益剧增,鉴于此,本文将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展望产品创新余地与利润空间,探究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意义,并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产品设计与制度创新提出建议,对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二、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机构参与情况

当前,我国缺少统一的碳金融市场机制,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参与碳金融主要集中在CDM项目。据统计,近年来,中国已经占据CDM机制的卖方主导地位。而未来中国潜在碳交易量将接近8亿吨,但事实上,由于我国没有形成正式完善的碳金融市场,随着国际舆论的呼声加大,中国将在下一阶段重点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这也意味着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空间将日益剧增,由于中国处于碳金融产业链底端,大量的定价权被国外金融中介机构掌握,尽管随后国家发改委为了保护利益而对CMD项目的价格进行底价规定,但中国企业在碳金融市场上所处的出境,很大程度上与国际碳金融市场上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度不够有关系。

当前,我国碳金融市场上的机构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类型比较单一,许多金融机构尚未认识到商业价值,碳金融的相关项目流程繁琐,交易规则复杂,金融机构多数持谨慎态度,相关碳金融交易中的政策导向十分明显,交易地点,政策支持等具体内容,缺少相应的法律政策保障,使得金融机构缺乏一个交易平台。不过,国内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其中的政策与法律条件必将日益成熟。

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提高碳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待于金融机构参与度的提高。构成金融行业主体的金融机构是资金融信息传递的中间媒介,金融机构在碳金融市场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碳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依托传统的金融中介和结算优势,具有较大的业务发展需求和盈利空间。低碳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来源于企业切实,但在现实中,我国现处于低碳经济产业链低端,回报相对较低。随着金融机构大胆参与到碳金融领域,这将有助于减排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可以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创造经验,通过参与碳金融,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创新能力可以获得提高。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主体多样化水平将逐步提高,金融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发展方向也是发达国家的多样化经营战略,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盈利模式的变化,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将给利率市场化下面临经营模式转型的我国金融机构带来诸多机会。

三、国内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面临的问题

中国本土碳金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一是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主义。当前我国碳排放权的商品特性日益凸显,利益的出现必将引来追逐,地方政府有可能设置壁垒,国家建立国内统一碳金融市场的初衷,一方面在于改变中国据守碳金融产业链底端的现实,另一方面虽然碳交易提供机制逐步完善,但保护主义政策必将增加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二是碳金融发展与碳减排目标实现问题。现有的机制几乎没有涉及到能耗制造行业这个广阔的空间,并控制项目运行的风险。三是碳资产泡沫化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对于实际金融资产有较大的放大作用。未来碳交易相关衍生产品也面临着市场的泡沫化风险。

四、商业银行参与碳排放产品创新的思路

一是积极发展相关信贷业务。由于企业很难独立地获取实现减排所需的资金与技术,融资需求产生。在碳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依托传统的金融中介和结算优势,具有较大的信贷业务发展需求和盈利空间。要加快产品创新,积极开发针对低碳经济的业务,在发展绿色信贷的基础上,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又加快探索商业银行盈利手段的多元化。随着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快金融创新,积极提供信贷服务。

二是积极发挥中介业务发挥优势,创造新增长点。业务创新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关键,在现实中,我国现处于低碳经济产业链低端,回报相对较低。随着金融机构大胆参与到碳金融领域,这将有助于减排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助推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碳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可以为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创造经验,通过参与碳金融,我国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创新能力可以获得提高。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开展中介业务和咨询服务,打破国外买家凭借其在中介市场的垄断地位和专业优势掌握的定价权。我国金融机构要加快发展相关定价业务,大力提供碳金融交易咨询服务。

三是国内市场建立之后的修正。在国内碳金融市场建立之后,有必要作一些修改,扩展抵押贷款,此类业务的开展对排放权价值的确认机制。目前不建议商业银行开展这一具有较大风险的业务,但却是长远的方向之一,商业银行可以加快分析研究,对抵押业务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加快向其他碳金融交易业务的渗透。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建立符合国情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J].中国金融,2011(13).

[2] 郭田勇.金融宏观体系的探索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8(13).

[3] 吴培新.以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监管应对资产价格泡沫[J].国际金融研究,2011(5).

[4] 龚明华.当代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前沿[J].国际金融研究,2004(4).

[5] 刘安荣.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作者:吴正林

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 篇3:

浅析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

摘 要 在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之下,发达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在金融市场的支持下创新出了多种碳金融衍生产品。在各种利益驱动之下,许多国际间低碳项目的合作都选择在中国进行,面临如此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着重对我国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清洁发展机制 金融衍生产品 风险管理机制

一、国际碳金融市场

2008年以来,在全球经济衰退和气候变暖的双重危机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经济振兴的希望投向了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产业”。其实,与低碳经济有关的投融资活动在发达国家市场一直都存在。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经过诸多波折于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都对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量作出了相关规定,特别是针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限制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中允许国家之间采取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减排任务。其中规定了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自《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生效以来,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成倍增长。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碳市场交易金额从2004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约1440亿美元。正是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2008年1月23日,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009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交易量就达到了1185亿美元。

二、中国的碳金融市场

在《京都议定书》中有一个颇为灵活的履约机制,即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其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从本质上来讲,CDM是发展中国家减排,由发达国家埋单,其一级市场交易必须以项目形式进行。毫无疑问,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所以中国一些城市迫不及待地成立碳交易所。2008年年底,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几乎不约而同地挂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还在今年推出“世博自愿减排”活动,企业或组织可以自愿购买减排量,以抵消其世博会上的碳排放,而购买费用将用于风能、水电、垃圾发电等环保项目。要发展中国的碳金融市场,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是排放单位的标准化和普及化。2009年6月18日,纽约-泛欧证券交易集团BLUENEXT交易所与北京环境交易所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次合作带来的第一个实质性的进展即共同制定了旨在专为中国市场设立的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它的设立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企业和个人就气候问题采取行动的需求。如果项目实现了减排目标,按照熊猫标准的原则,被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核证,并通过注册,那么该企业或个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熊猫标准信用额,并将信用额用于买卖。

三、中国碳金融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相对滞后

碳金融市场的活跃与发展涉及到国际间的技术转让以及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等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法规政策依据,一旦发生纠纷时,会难以明确责任的认定与划分。另外,政府在这其中应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在不触犯国际公约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国外企业与本国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这都需要明确的责任法权。比如去年底,联合国(UN)掌管碳交易的机构暂停核准数十家中国风力发电场,因为他们怀疑中国政府利用产业政策在该体系下获取资金,理由是中国政府降低了对风力发电的政府补贴额度。其实后来据查明并非如此。如果针对碳交易市场和风力发电有一系列专门的法规和政策,并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的作用有明确的说明,那么当再涉及到国际纠纷时,我们就可以提出比较有力的申诉。

(二)以金融机构为代表的中介机构参与不足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迅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欧洲发达的金融中介市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参与碳交易还是以传统的信贷方式为主,即对政府已经认定为节能减排的项目以优惠的方式发放贷款。特别值得提出的是2010年1月28日,兴业银行中国低碳信用卡在全国首发,为个人客户实现“碳中和”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信用卡与碳交易产品的创新结合,是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一个发展亮点,但更宽泛的层面考虑,我国中介机构创新和参与仍明显不足。

(三)碳交易合作项目和方式过于单一

由于去年底联合国停止批准中国的风力发电合作项目,就导致了中国近50个相关开发项目的发展计划搁浅。纵观国外带来的碳交易项目,多数都集中于电力行业。环境污染的原因很多,正如减少碳排放也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中国有着丰富的农林资源,该项资源的多寡优劣是判断环境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但目前涉及到农林方面的碳交易合作非常少。

四、我国碳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由环境交易所向环境金融交易所延伸

现行模式下,环境交易所还只是直接从项目本身出发来为企业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商业银行所从事的碳金融业务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投资,体现为增加新能源和减排技术的信贷,降低高耗能和产能过剩产业的信贷。其实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分支,主要是创造基于市场用来完成环境目标和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发展和丰富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能够大力的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完善,也能够为节能减排融资。环境金融交易所的建立可以类比于期货交易所的建立,采取会员制度,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和开展相关业务的企业可以成为其会员,交易相关的碳金融产品。

(二)引入国内中介机构,争取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由于我国CDM项目建设才刚刚起步,金融业介入不深,碳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国碳交易议价能力较弱。目前,我国企业参与碳交易,一部分是通过经纪商从中撮合我国的项目开发者和海外的投资者,另一种主要途径则是由一些国际大投行充当中间买家,收购中国市场上的项目,然后到国际市场上寻找交易对象。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成为碳排放权最大的供给国,但这也使得国内碳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降低了碳资产的价值转化效率,也制约了本土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在各项国际合作中,中介机构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中介机构的推介和运作,各项金融产品的定价都能够及时反映市场波动和信息。所以环境交易所及商业银行等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运作碳金融产品的部门,并充当中介机构来为我国碳金融产品的流通环节服务。

(三)风险管理体制的完善和专业技术咨询体系的建立

碳交易项目的开发时间一般较长,前期开发投入资金较多,且收益并不明显,因此风险较大。目前我国许多保险企业和信托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风险产品开发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和相应的产品加以创新和发展运用到碳金融产品中来。另外,还需专业的技术咨询体系对项目的合作成果作出国际上公认的认证结果,这不仅需要我们接纳国际标准且让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被国际上认同,还需要专业技术咨询体系有足够的公信力及取得相应的认证资格。

(四)加强开发针对个人参与碳金融市场的产品

未来的发展低碳经济必将成为“大势所趋”,这种行为不仅要持续影响企业还要对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低碳信用卡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将金融产品与自愿减排结合起来,可以看作是个人参与其中的一次试水。但为了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又吸引民众广泛参与绿色消费,一定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金融创新产品。比如碳金融交易市场会员制对个人的开放,个人利用网络轻松参与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市场。

以上这些都可看作是未来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方向,等到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等熟悉起来之后,参与其中的金融机构会越来越多,市场的发展也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俊,林冬冬.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商业研究.2010(8).

[2]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财经科学.2010(5).

[3]王遥,刘倩.碳金融市场:全球形势、发展前景及中国战略.国际金融研究.2010(9).

作者:潘婷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技术论文下一篇:学徒制物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