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论文

2022-04-22

唐雪峰全国十佳优秀网络保险代理人。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服务于上海某外商独资保险公司,任至善保险网上海区主笔。2006年是一个大婚之年。这不,在浦东新区跨国IT企业工作的Leo先生和张江药谷某著名医药公司的Helen小姐就在2006年热闹地结婚了,并且已经计划在2007年生育一个金猪宝宝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论文 篇1:

B股暴跌到底是怎么回事

10月17日,上个星期一,中国内地的股票市场上B股出现了暴跌,最大跌幅达到7%。这种下跌连累了A股,A股指数也跟着出现下跌,结束了连续7个交易日的上涨。这有点像一个公共场合忽然有人拼命地跑,其他一些不知道怎么回事的人也会跟着跑。

10月17日当天,截至收盘B股下跌了6.15%。这种莫名其妙的“闪跌”事后让投资者颇费猜想,怎么回事啊?

证券分析师的主流分析是,人民币跌了,所以B股也跟着下跌。

也许很多公司人还不知道B股是怎么回事,在这大致说一下。

B股是国内上市公司用来融港币和美元的内地证券市场。这是在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监管层担心中国的人民币不能完全满足企业上市的融资需求,而且那时候外汇还很珍贵,所以才有了这种设置。

但是事情的发展和大多数人以为的正好相反。在证券市场的融资中人民币占了绝大多数,而美元和港币融资却非常有限(当然,这里有个原因: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到现在,A股市场的规模大约是B股市场规模的300倍。创立之初B股的投资者主要是在内地的境外投资者(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投资者)。到后来,由于B股的流动性实在不像样,所以监管层也允许内地投资者投资B股市场。

而现在B股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内地公司,有一些公司还是既在A股上市又在B股上市的。它们的资产是用美元或者港币计算的人民币资产(因为香港施行联系汇率制度,港币基本以固定汇率和美元挂钩,所以用港币计价类同于用美元计价)。也正是因为这种设计,人民币资产的美元标价会下降。

但这是真的吗?这种人民币贬值导致B股下跌的结论一个站不住脚的地方是,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人民币下跌预期最强烈的时候,B股并没有出现脱离整个市场走势的下跌,反而现在为什么会暴跌。

其实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B股的走势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关性一直很微弱,更强的相关性来自于同公司A股每股价格的市场定价(既在A股上市又在B股上市的公司,它们的A、B股每股都是同股同权的),或者类比同类公司在A股的定价。简单地说,A股上涨B股就涨。

而且,由于B股的流动性和参与者远不如A股活跃,按实际价格来说,B股的估值只是A股的50%左右。人民币贬值并不会让整个B股市场抛股票。B股市场的投资者没那么敏感。

如果非要为B股此次的暴跌找原因,倒是有两条政策性因素的可能性更大。一条是今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的规定可能导致货币基金出现整体收益率下降。美元投资者会因此更愿意购买流动性高的美国国债作为现金管理的工具。这会使全球美元投资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另外一条政策是,中国有关部门将针对在中国内地的外籍人士和港、澳、台人士的财产税务情况向其身份所在地做通报,预期这一措施将在明年年初执行。这个政策很可能引起涉及人群的财产形式的变动。而这些人和B股的投资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

当然一个市场下跌还有咱们前边所说的“跟着跑的人”所造成的心理变化。不过不管哪种,都不值得投资者恐慌。

在B股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人们更应该选择在B股上市并且质地良好的公司,它们的售价的确很便宜。这种投资有可能从两方面受益,一是A股B股合流。投资者可以B股的价格享受到A股的估值水平(这有点类似于国内的拆迁)。另外,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内地投资者无处存放的美元有可能更多地流入B股,从而提高B股投资的吸引力。

作者:崔鹏

企业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论文 篇2:

金猪宝宝和爸爸妈妈的理财经

唐雪峰全国十佳优秀网络保险代理人。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现服务于上海某外商独资保险公司,任至善保险网上海区主笔。

2006年是一个大婚之年。这不,在浦东新区跨国IT企业工作的Leo先生和张江药谷某著名医药公司的Helen小姐就在2006年热闹地结婚了,并且已经计划在2007年生育一个金猪宝宝了。

Leo和Helen来咨询2007年开始如何理财才能够把新婚之喜和金猪宝宝的快乐结合并且一直延续下去,毕竟这么两个大事情都是耗费许多经济资源的事情。

考虑到2006年新婚大喜和2007年金猪宝宝是目前百姓生活中的两件大事,非常有代表性,是很多朋友正在关心的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特地邀请到著名理财专家四眼唐兄为Leo和Helen夫妇们做理财分析和设计。

情况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沟通,理财师得知这个两口之家的月收入为2万元人民币(其中Leo的年薪为18万元,Helen 的月薪是5000元),并且年终有不菲的分红。目前的家庭开支情况是:月供房贷5000元,日常开销4500元(包括日常的生活开销和汽车、通信、应酬招待费用等);家中有现金15万元左右(包括结婚的礼金盈余8万元左右)。目前的5到10年之内,双方的父母都还不需要小夫妻俩的资助和赡养。

考虑到“理财,并不是单一的钱生钱的投资概念,而是围绕着生活目标,在经济层面进行综合安排的方式和形态”,理财师引导和帮助Leo夫妇,确定了家庭理财的长远目标是在一切良好的情况下实现家庭财务的逐渐自由。父母的老年生活水平不下降,子女的教育费用不缺少,即使有突发的重大事故,家人也有足够的现金去应急;同时家庭未来5年的目标是:提前还清银行的房屋贷款,拥有一笔80万元左右的可用资金,预备双方父母的养老,小孩的教育和自己的生活应急金。

理财师针对他们的理财目标,帮助制定了如下的理财规划,基调是:在稳健的基础上,牺牲资金的流动性获取中等、尽量偏于高等的收益。

稳健和稳定是首要

理财师建议,首先利用商业保险制度(包括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建立好家庭理财的坚实基础和保障基石。

第一、对于大件的财产(汽车,房产等)投保损失损坏保险。这样,即使这些大件的财产突然损失,也不会对家庭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并且能够在短期之内使这部分财产的功能快速恢复。

第二、为大部分家庭财产做好第三者伤害责任保险。这样,一旦是由于这些财产的原因或者是家人的原因让第三方的人身或物体受到损失之后,第三方的大部分经济损失都可以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从而不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很大危害。

第三、为双方的4位父母,小夫妻两人以及将来的小孩落实好意外伤害保险、医疗健康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以及子女生育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主要是让家人在面对突发其来的意外事故伤害时不必大惊失色,因为意外伤害保险让家人拥有了足够的保险身价。按照经验数据,建议Leo家庭拥有的意外保险身价应该达到年度收入24万元的5到10倍左右,也就是120万元到240万元左右。

医疗健康保险是用来支付当事人在医院的医疗过程中遭受突发的、不在计划之内的费用开支的。如果没有平时这些较小的健康保险支出的话,那么必定会在医疗过程中承担较大甚至是巨大的费用。其中的重大疾病保险最能够体现作用。

当然,准妈妈Helen小姐也可以买好生育保险,防范生育过程中的风险。

上述的保险费用开支控制在家庭年度收入的10%左右为宜。当然男女的保障分配需要分开,基本上按照3:1的比例来进行。

这些保险品种都是基本而重要的产品,到老牌的大型保险公司,如美国友邦,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等均可选购到。

用信用卡和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平时的应急基金

根据Leo夫妇的消费情况,建议留出3万元左右的资金作为平时的应急资金。对于这笔准现金的管理,四眼唐兄建议:平时的大部分消费利用信用卡支付,然后现金均存取于货币市场基金中。

这样,平时的开销花费情况均由信用卡准确记录,并充分利用免息期。不但能在资金拮据时救一时之急,而且可以利用时间差进行增值,享受不低的利润。为了往来账目的方便,可以使用银行内部的自动转账服务。

用股票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来投资获得高额回报

根据初步分析,Leo夫妻俩的月入为2万元,支出为9500元左右,有较多的留存。当然他们的理财目标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仅现金一项的缺口就是90万-15万=75万,且不说那个提前还清的房屋贷款的数额。

在这样的基础情况和目标状态下,选择稍微激进一些的基金形式会来得比较合适,尽管相应的风险会大一些,但是收益率也不会太低。特别是在一些有较大变化的股票基金市场的状态下。

结合理财目标,可以规划把未来家庭存款中的20万元用来作为房屋贷款的提前归还基金,5万元作为小孩出国留学的资金(可暂存于股市和保险公司)。

鉴于小夫妻俩工作忙碌,时间不充裕,而且夫妻两人均不是股票高手的现实情况,四眼唐兄并不建议夫妻俩从事短期的股票方面的操作。从长远的收益考虑,理财师推荐以下投资理财形式作为理财里面的重点。

加大自身的投资和储备,获取最大的利益

四眼唐兄认为,股票基金赚取的是百分点的利润,而本职工作和特长所取得的往往都是几何倍数的发展。

像Leo和Helen这样的白领精英们,每天花在本职工作上面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最多的,显然也是掌握最好的,所以增值的速度和空间也是最大的。这里建议Leo先生在所从事的IT领域继续深造,通过在职的学习和探索,获取工程硕士的学历和能力。尽管需要花费一些费用,但是最后能够得到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发展。

作者:唐雪峰

企业货币市场基金管理论文 篇3: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建议

摘 要: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致力于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三支柱”中的第二支柱在我国受到重视并且不断得到发展。企业年金在我国发展的20余年历程中,不管是参加人数、参加企业数,还是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都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中小企业参与企业年金的动力不足,这限制了企业年金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基金管理、稅收等问题上也亟需进行完善。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现实情况,探索进一步完善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年金 “三支柱”现状问题对策

1994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养老保障的“三支柱”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开始在各国建立起来,企业年金作为“三支柱”中的第二支柱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企业年金在我国的发展亦有近30年的历史。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提出“鼓励企业实施补充性养老保险”,此处“补充性养老保险”即为企业年金。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一个名词正式进入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在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该方案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该方案同时还确立了企业年金的自愿原则,运营模式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这表明我国企业年金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的政策法规,对企业年金的发展运行做出不断的规范和完善。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达到75709个,参加职工2319.65万人,基金积累也达到9741.60亿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016年第一季度)。企业年金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可以发现,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企业年金发展规模小,结构不均衡。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企业年金的各项指标均在不断上升,并且企业年金的基金积累增长速度较快,企业年金基金从2007年的1519亿元仅7年时间就翻了两番还要多,到2016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9741.6亿元,这表明我国企业年金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过,与此同时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已经达到40160亿元,企业年金的基金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重为24%。虽然企业年金在不断发展,但是其发展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基本养老保险,其规模更是与基本养老保险相距甚远。另外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年金的结构相当不均衡。由于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愿建立的,因此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企业中,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能源、通信、交通等行业,一般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实力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而且,在地区上,企业年金的发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2.企业年金覆盖面不足,年金替代率低。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参加人数为2019.62万人,而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85881万人,企业年金参加人数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中的比重仅为2.7%,在全国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仅为1.7%。这表明我国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过低,覆盖的人口较少。根据世界银行的“三支柱”理论,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以及自愿储蓄共同构成居民的养老金收入的来源,也就数说企业年金已经不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为国民提供养老收入。部分OECD国家中企业年金的替代率已经相当高,比如瑞典、澳大利亚企业年金的替代率达到60%以上,企业年金已经成为国民养老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在我国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在国民的养老收入中占统治地位,由于仅有2000多万人参加了企业年金,绝大多数国民没有参加企业年金,因此这一支柱的替代率为零。加企业年金的国民由于基金规模小,企业年金的替代率也非常小。企业年金在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支柱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

3.企业年金起步晚,发展程度低,发展缓慢。虽然我国企业年金从1991年开始发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是相较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发展时间较短而且发展水平远不如基本养老保险。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年金高替代率来说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水平同样很低。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由于企业年金的自愿原则,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型国有企业或者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广大中小企业则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力发展企业年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全国登记注册各类企业10617154个,其中国有企业263348个,占比2.5%,私营企业9027688个,占比85%,私营企业在我国的各类企业中占绝对优势,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到目前为止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仅有75709个,占比仅为0.7%。在企业年金发展之初,实力强大的企业纷纷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因此企业年金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大型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企业年金之后,广大的中小企业仍然没有能力建立企业年金,这时候企业年金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非常缓慢的时期。这个时期也许会因为经济发展形势而保持很长的时间。

4.企业年金基金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差。图二反映了2007年到2014年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情况,可以直观的看到,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非常不稳定,存在大幅度的波动。从2008年到2014年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并且波动起伏的状态,最低的时候甚至收益率低于零。每当国民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基金的收益也会出现波动,这表明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运行水平较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当前基金积累规模较小的情况下都不能保证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那么企业年金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一方面企业年金基金不能实现有效的管理,基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那以保证基金的支付,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会影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信心。企业本身没有能力管理基金,必须把基金托管到专业的投资机构,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基金能够保值增值,如果这一目的达不到,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也会减弱。

二、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制度碎片化,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是一项制度发展的前提基础,在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必须依靠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引导规范,来保证制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早期阶段的法律制度往往不完善,因此在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台各种政策规范予以补充和修正。企业年金制度最早的规范性文件始于199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后来陆续颁布了几个文件,这些文件并不是针对企业年金提出的,而只是在其中某一部分涉及到企业年金的问题。直到2004年当时的劳动部发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以及《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才出现针对企业年金的专门性政策文件。之后又出台了《关于企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企业年金管理运用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对企业年金及其基金的运营管理不断进行规范,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不断发展。然而,纵观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历程,可以发现尽管不断出现各种通知、管理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在使企业年金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导致其出现碎片化的倾向,这和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类似的地方。制度的碎片化会给企业年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碎片形式的文件相互之间可能会出现衔接不紧密的情况,行政文件的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也决定其实施远不如法律那样彻底。

2.企业年金发展动力不足。我国企业年金覆盖率低,在广大中小企业中难以实施,这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动力不足。企业年金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

2.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高,企业负担沉重。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企业年金。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率一直以来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社保缴费比率过高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这让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深感压力。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已经达到40%以上,基本養老保险缴费比例也达到22%,如果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那么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综合缴费比例将达到30%左右,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受经济实力的限制,甚至连职工基本的五险都难以缴全,更别说在拿出更多钱缴纳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高是导致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2.2税收优惠不足。企业年金的运行存在基金筹集、投资运行和领取三个阶段,各国企业年金发展过程中在这三个阶段有着不同形式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优惠力度。比如美国的401k计划明确企业年金基金在筹集和投资阶段免税,而只需在领取时征收相应的所得税,另外在缴费阶段个人所得税列支优惠比例为15%,其他国家如加拿大为18%,澳大利亚为20%。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个人的缴费优惠比例为4%。我国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仅仅规定了职工个人缴费基数4%以内的部分可以免税,而对于企业缴费部分则没有规定,也就是说企业并不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而且,4%的标准要比发达国家的标准低很多。

三、企业年金的配套体系不健全。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除了制度本身还要处理还很多相关的问题,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年金账户问题和企业年金投资问题

1.年金账户问题。企业年金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按照职工工资的相应比例缴纳资金存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除非特殊情况,职工必须在退休之后才能领取个人账户内的资金。个人账户的实施对于企业的员工激励和人才管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但这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流动。虽然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对个人账户有规定,但是过于简单,非常不具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漏洞。

2.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率低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专业资格的投资机构和投资技术,因而影响到企业年金的运行质量和投资收益。2011年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确立了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四个主体,但是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各自的权责、义务不清晰,运营管理过程不规范,报告制度和监督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

四、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强企业年金法律体系的建设,制定企业年金法。对现有的企业年金的各种政策文件进行整合,制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年金法。通过立法,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加强对企业年金筹集、基金运行以及领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同时加强监督方面法律的建设,严格审核企业年金投资机构的资质,通过法律制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2.进一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优化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结构,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第二支柱的作用,适当降低企业的缴费负担,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稳定现有的企业年金市场,同时大力开拓中小企业年金市场。

3.制定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企业年金关于税收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优惠的标准比较低,另一方面优惠政策只惠及企业职工,企业却无法享受。本来企业就因为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沉重导致建立企业年金的动力不足,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更是降低了企业的积极性。因此要开拓企业年金的市场,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企业纳入优惠对象。在给予企业职工一定税前列支比例的同时也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比例,否则即使职工希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但是企业意愿不足的话也是很难实现的。现有的4%的税收优惠比例难以对企业职工形成较高的吸引力,因此应当适当提高这一比例。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年金还达不到澳大利亚那么高的优惠程度,但是国家完全可以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条件的优惠标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优惠比例。

4.建立地区性或行业性的联合企业年金计划。所谓地区性或行业性联合企业年金就是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内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以地区或行业为单位,该地区或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纳入其中。联合企业年金可以弥补单一企业实力不足以建立企业年金的状况,联合年金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企业年金进行统一管理,企业则可以将本企业的企业年金事务交由该专门部门来管理,这样可以解决单一企业规模小,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对于扩大企业年金的规模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5.加强对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是企业年金制度的核心,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企业年金给付的基础。在投资机构方面,严格审核投资机构的资质和信用状况,确保基金由有能力的机构进行投资。投资过程中要做到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将企业年金基金分散到债券、股票和货币市场以及其他投资工具中,并对不同投资工具的比例进行控制,通过多元化的投资保证基金收益的稳定性。投资机构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严格控制投资风险,严格限定投资方向和比例,最大程度的降低投资风险,确保基金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2016年第一季度)[EB/OL].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qttjcl/201609/W020160902504846452848.pdf.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牛海.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动力研究——基于中小企业年金发展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2:51-114.

[4]牛海,汤建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困难探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06-109.

[5]谢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及投资管理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7):101-105.

[6]杨长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48-150.

作者简介:郭峰,男,江苏徐州人,上海铁路局徐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经济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险。

作者:郭峰

上一篇:适度原则下房地产经济论文下一篇:高中历史课程人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