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科学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21

作者简介:李新刚(1974-),男,山东淄博人,法学硕士,中共淄博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民商法学。摘要:把民生理念融入法治之中,构建民生法治,既为法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理学科学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法理学科学发展管理论文 篇1:

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构建和路径研究

摘要: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对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发展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卫生管理专业从学位教育的层面为适应我国卫生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而培养职业化卫生管理人才。因而,加强专业建设,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满足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当今的主题要旨。[1]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构建;路径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比较新兴的专业,全国各高校的开办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

一、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需求的变化[2]

1.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满意度差。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突出表现是专业见习、实习抓得不实,缺乏规范要求。见习、实习没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使质量难以控制。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实习大多在医院行政职能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在见习、实习过程中与结束后缺乏质量评价标准或评价程序,学生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满意度差。

2.办学方向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只是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而开设,加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办学主体对卫生事业及其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学科属性还缺乏一个明确的科学认知,基本上是依托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致使其办学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而如何把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管理知识技能乃至相关学科的交叉结合关系,形成专业教育特色,已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3.课程设置比较散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第一医学课程整体套用临床专业,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疲于应付书面知识的学习和考试,学习缺乏主动性。二是预防医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有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体系中预防医学课程课时少,所占比例很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预防意识和技能,也不利于学生适应以后的工作。三是卫生管理专业课程比重过低。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只开设应用性的课程,不开设相关基础学科,不成体系。如法学课程,只开设卫生法规与监督学。而法理学、宪法、民法等很少开设。这样,卫生法规与监督学就如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卫生法规的条款,更不利于培养法律意识。另外,课程内容陈旧,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卫生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变革都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所选教材使用周期较长,且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全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专业,这些新的改革、新的思路还没有被写进教材。[3]

4.师资力量薄弱,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从全国来看,公共事业管理学科还属于新兴学科,现在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博士点,其他相关专业,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博士点也比较少,有的近两年才开办。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准备严重不足,更不用说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以新近毕业的教师居多,普遍存在对卫生事业管理缺乏整体认识,更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经验的现象。[4]

二、对策

1.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设置要强调课程的优化整合,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纵向关系,也要考虑课程诸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体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的主线”。[5]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宽厚的基础课平台,同时要理性对待医学课程所占比例的大小,恰当地调整与之对应的实习时间的长度,体现出与临床专业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并改善专业课程开始介入学员学习的时间,及时正确地树立学员的专业观念。

2.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针对卫生事业管理学员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6],符合实际工作的客观要求。

3.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提高实践学习效果,针对目前学校本专业学员实习单位分散、各实习单位人数差别较大等造成管理不便的原因,适当安排使学员实习的单位相对集中,方便队干部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和处理学员面对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加强学校与各实习单位的交流与沟通,为学员争取参与各项工作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使学员始终保持对自己学生身份的清醒认识。[7]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当遵循“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在目前情况下,不宜片面强调建立一支庞大的专职师资队伍,关键要从狠抓科研和加强师资培养等方面着手进行。一是通过引进相关专业高学历的年轻教师,缓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师资不足、师资学历偏低的矛盾;通过在职学位教育、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以及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本校师资水平的目的。二是倡导开放式教育,加强校际间的学科交流与联系,加强教学科研横向合作,整体提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还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卫生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高职人员,担任专业课程教师或主办专题讲座,充实师资力量。三是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申报省级以上的有关卫生事业管理的科研、教研项目。让教师在有一定经费支持下,系统地进行科研、教研活动,以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促进专业教学。

三、发展路径

更新教学理念,有的放矢,因此在教学中引入ERP教学理念和PBL教学法。

1.体现专业特点,分而治之。医科院校中的卫生事业管理有专业特性,应区别于其他管理类的教学。作为医科院校的专业学生,他们的医学知识相对深厚而管理知识相对薄弱,如把握不好重点则会出现“专技不如医学生,管理不如科”的尴尬局面。因此,在运用ERP教学时应根据课程将模拟竞技进行专业化改良。对于公共课、临床医学课采用较为传统的LBL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法,打实医学。而对于专业课及选修课则应将实践教学放在首位,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2.把握课程结构,循序渐进。按照专业学制的安排,卫生事理方向的学生会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学习医学相关知识,管理知识架构上与非医学管理类学生有不同步性。因此引入ERP理念时需把握课程设置的结构,找准切入点。学生们不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与技巧,只能“赶着鸭子”乱管一气;过晚,则会与生产实习、撰写论文相重合造成心不在焉”影响教学质量[8,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企理进行的实训,因此在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我们,在第三、四学年之间即专业课开始时引人ERP教学模式较为合理,但也应针对部分具备模拟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展开。

3.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地适应了管理工作,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新的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一种转化。PBL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同时,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的问题时,综合运用不同的信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10]

参考文献:

[1]周虹,陈正红.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0):128-131.

[2]李宗浩.创立发展中国救援医学事业[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03.

[3]张屹立,陈立明,万成松.卫生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构想[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443-444,453.

[4]张有录.大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6,(5):38-39.

[5]周蒲芳.对如何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2(62):70-71.

[6]欣荣,张川,李武宏,等.提倡研究型教学,培养学员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74-75.

[7]周敬,齐亮,刘勤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方略[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9,16(4):317-367.

[8]陈朝晖.完善ERP课程体系提升主动实践创新能力[J].2008,(3):16-18.

[9]陈朝晖.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I):27-29.

[10]王阿鹏.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549.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校管学科建设研究,项目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科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XYFG28。

作者简介:魏晶晶,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政策、医疗保障制度;吕新,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书记。

作者:魏晶晶 吕新

法理学科学发展管理论文 篇2:

改善民生与构建民生法治

作者简介:李新刚(1974- ),男,山东淄博人,法学硕士,中共淄博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民商法学。

摘 要:把民生理念融入法治之中,构建民生法治,既为法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加强民生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发扬民主,确保民生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平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为改善民生提供切实保障;司法机关应当从保护民生权利、救济民生利益的角度进行理念设计和制度安排,不断提高司法保障民生的水平。

关键词:民生保障;法治;公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方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逐渐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词。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从法律上看,加强民生领域的法治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把民生理念融入法治之中,构建民生法治,既为我国的法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民生发展与法治建设的交汇融合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民生理念丰富了法治的价值内涵,为法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法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自由、平等、人权以及公平正义等均是其重要价值。人权保障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与民生理念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民生问题反应到法律上,主要就体现为社会公众平等地享有全部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法治实践,自然会实现民生发展的许多目标。尽管如此,传统法治的价值内涵却不能完全涵盖民生理念的全部内容。法治是“依靠正义之法来治理国政与管理社会从而使权力和权利得以合理配置的社会状态。[1]”权力制约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立足点,传统法治所倡导的人权保障和公平正义更多的是强调把国家权力限定在合理的法律范围内,避免对人权的肆意侵犯和对公共利益的任意损害,“人权的主流精神始终是防止和抵抗公权力走向恶政”[2]。而民生发展则更多地要求国家和政府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以及完善社会保障等积极的干预行为,来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法治中的人权保障理念对国家和政府而言,侧重于规范和制约,确保不“越权”,民生理念侧重在赋予国家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的积极行为职责,确保不“失职”。

尽管随着人权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人权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的积极保障义务也早已被确认。但是,人权保障毕竟不能完全涵盖民生发展的所有内容,同时,民生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法治问题,健全法治虽然是民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却不是唯一手段,党和国家的政策,经济手段、财政手段,甚至道德都可以成为促进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不能把民生理念与法治价值中的某些部分等同,民生理念在法治的价值体系中有一定的独立存在意义,民生理念丰富了法治的价值内涵。

以法治来促进民生,构建民生法治,可以强化国家和政府的民生职责,使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民生政策通过稳定的制度化形式得以贯彻。社会公众切实的民生利益在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必然会极大地增强人们普遍守法的自觉性,增强人们对法治的认同感和信心。在法律对民生关注的逻辑关系中,由于社会公众自身的切实的民生利益得到了法律的终极关照,就会产生社会对法律的普遍信仰,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权威的普遍认同,这种关系所带来的法治民生意义的效果也会得到很大提升。[3]

在我国,经过了1998年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一段法治热潮之后,面对现实中大量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人们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同感、信任感有所淡化,法治再次成为远离普通民众的专业术语,成为人们遥不可及的梦想。而通过法治对民生的关注,构建民生法治,无疑为我国的法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我国现阶段法治政府建设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二、构建民生法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

1.完善民生法治可以为实现民生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民生权利是对民生现象的抽象和概括,是指主体从事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活动,以谋求生存和发展利益的资格。具体而言,民生权利包括经济权利、文化权利、社会权利以及科技权利等。随着社会情势的变迁,民生权利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近年来,为保障民生权益,改善民生状况,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政策具有决策迅速、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但往往缺乏长期性、稳定性和明确的可操作性。将民生保障法治化,用法律的形式将民生保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固定下来,可以实现民生保障的持久与稳定。[4]一切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权益均可以纳入民生权益的范畴,这其中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益,也包括自由、平等的权利等。法治可以通过确认和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受教育权、就业权、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等权利的方式来达成以上目的。这种保障不仅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而且能够提供较为有效的权益诉求机制,是改善民生的基本手段。

2.完善民生法治有利于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

民生保障不仅限于广大民众获得充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还要求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不仅要求国家对民生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而且要求民生保障制度符合公平正义的精神。胡锦涛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正义观“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5]。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既需要扩大财富积累,更需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化解社会矛盾,以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还不尽完善,在就业、教育、收入分配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建设方面,矛盾较为突出,群众的满意度较低。通过完善法治,可以“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6]。

3.完善民生法治能够有效地规范行政权力,防止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越权和失职

完善法治可以促使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切实贯彻各项民生法律法规,维护法律确认的民生权益;及时了解民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效地运用法律规范调整涉及人民群众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4]通过完善法治,逐步在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中,把着力改善民生作为实现政府职能的核心评价标准,能够确保政府在改善民生问题上不失职。另一方面,通过法治手段划定政府权力的边界,界定和规范政府的职权范围,杜绝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滥用职权损害民生利益等问题,就能确保政府“不越权”,不背离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目的。[7]

4.完善民生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民生发展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改善民生需要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必须依靠法治。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手段,它通过界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职权和职责,为各种社会主体的行为提供明确的规范模式,通过确认合法行为和制裁违法行为,以保证社会主体合法有序地参与社会活动,保证社会井然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三、构建民生法治的基本途径

1.坚持民生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平性

必须完善民生保障法律体系。鉴于民生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民生立法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之上,既要统筹考虑,又不能搞拼盘和照顾关系的平衡。要把握立法规律和立法时机,处理好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人大立法与行政立法等关系。要在立法中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权利义务,科学合理地规定行政机关的权力与责任,避免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权利和责任不对等的现象。

其次,在立法过程中,要扩大公众参与范围,通过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集思广益,对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议案要向社会公布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立法的透明度和质量。当前,在继续加强有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方面立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有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立法,特别是对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城市管理等问题,应当及时制定切实有效的法律法规。[8]

第三,在立法中,要准确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对生存与发展、自由与平等、财产与安全等利益诉求。要通过法律构建公平正义的制度,统筹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协调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从而使每一个公民的生存和发展都能获得强有力的法治保障。[9]

2.民生法治的完善需要民主推动

民主与法治是相互依存的,社会主义民主越发展,民主渠道越畅通,越是能确保法律为民所立,民生法制才能不断健全。如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能保证,那么,政府的民生保障行为就只能是一种恩惠和施舍,而难以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对公民而言,民生诉求是一种对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追求,因此,构建民生法治,不能仅仅停留在满足公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上,还要使人民获得民主的参政权利,形成一种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尊严的现代政治生活方式,这也是当下民生话语的要义所在。[10]

我们应当用民主的制度安排来推动民生法治建设。具体来讲,就是要以民主的理念和程序,通过民主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方式,来解决面临的民生难题。民生决策要做到科学、合理,就必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在充分吸纳民意的基础上,通过民主协商,让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这样才能有效达成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共识。民生法制的落实需要民主监督来保障,没有监督的民生执法往往会产生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会降低法律法规的社会效果。[11]通过充分发扬民主来促进民生法治建设,让民主成为民生发展的动力之源,才能使人民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与成果。

3.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为改善民生提供切实保障

在我国,政府是主要的执法主体,要切实有效地贯彻落实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政府各部门就必须把服务民生做为工作的着眼点,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提高办事效率,依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同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具体化,以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检验各级政府和官员的施政绩效。

当前,特别是要规范和强化劳动执法、教育执法、环境执法、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以及城管执法等,切实保障公民的劳动权、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等民生权益。同时,应当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确保各级行政机关严格公正执法。要确保行政执法活动公开透明、快捷高效,避免因利益驱动而导致有法不依或者执法不公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面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应当继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信访制度,以制度的刚力来保证人们利益诉求渠道的畅通。

4.坚持司法为民,筑牢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司法机关应当把民生利益的保护和民生权益的有效救济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保护民生权利、救济民生利益和化解民生矛盾的角度进行理念设计和制度安排,提高司法保障民生的水平。要畅通利益表达和诉求渠道,平等保护各种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司法服务措施,简化办案程序,提高审判效率。要努力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民生利益冲突。在民生案件审理中要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民生案件立案、审判、执行的全过程。在行政立案工作中,要通过组织各方当事人协商、沟通,在不违反法律,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促成行政案件各方自愿和解。要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法院依职权查找被申请执行人财产线索的义务,扩大执行中疑难案件的公开听证范围,提高执行中各个流程与环节的透明度与公信度,加大对执行案件中逃避执行义务、设置执行障碍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优化执法环境,破解执行难问题,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41.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71.

[3]陈涛,李彦斌.民生问题的时代价值——从法律的视角解读[J].法制与经济,2008(12).

[4]曹达全.论民生保障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J].中州大学学报,2010(5).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洛桑灵智多杰.解决民生问题要靠法治[J].人大研究,2009(2).

[7]栗晓宏.试论建设以民生为本的法治型政府——以吉林省为例[J].行政与法,2009(4).

[8]何士青.通过法治迈向民生保障[J].政治与法律,2008(5).

[9]付子堂.常安,中国法学[J].2009(6).

[10]胡德平.民生改善需要民主推动与法治保障[J].上海人大月刊,2011(3).

[11]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关于加强民生司法建设的调研报告[J].人民司法,2010(7).

责任编辑:钱国华

作者:李新刚

法理学科学发展管理论文 篇3:

近四十年学术界关于李达的研究综述

[摘要]近四十年来,学界关于研究李达的学术史脉络大致分四阶段:1978年—1990年为起步阶段,建立李达研究的基本架构,基本解决李达历史地位及评价定论;1990年—2000年为初步拓展阶段,加强李达信仰及精神品质的研究;2001年—2010年为持续深化阶段,侧重结合现实研究李达;2010年后为整体综合和系统研究阶段,在多领域特别是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跨学科研究方面有深入。

[关键词]李达;生平思想;研究;综述

李达生平思想研究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同时代人感知李达思想、学术成果的影响并作出评价。主要代表是毛泽东和艾思奇等人对李达著作和贡献的评价。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①李达生平思想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从学术史上说,近四十年来李达生平思想研究大致有四阶段的发展,各阶段各有不同侧重视角。

一、1978年—1990年研究的起步阶段

学术界对李达的研究始于“文革”结束后。1978年5月,陶德麟根据李达生前的意见修改《唯物辩证法大纲》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改革开放时期哲学问题上拨乱反正的一部重要著作。《人民日报》等报刊作了评价,认为这是李达继著《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后又一部代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的杰出著作。随后《哲学研究》首发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三封信,全国各大报刊转载,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先声。《李达文集》四卷1981年—1988年相继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各地还整理出版《唯物辩证法大纲》《经济学大纲》《<实践论><矛盾论>解说》《法理学大纲》等。

改革开放后十余年形成一个李达研究的小高潮。武汉大学先是有哲学系教师座谈,继而1986年举行纪念李达诞辰95周年学术思想讨论会,出版论文集。1990年首都学术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李达诞辰100周年座谈会,高度评价李达的一生。胡乔木指出:“李达同志是我们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理论家、教育家、著作家,他是多方面的学者。李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我们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胡绳认为李达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同时在广州、冷水滩、武汉等地先后就李达的生平与论著思想进行学术讨论。在李达家乡湖南冷水滩市举办“纪念李达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和纪念大会,全国9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出版论文集《纪念李达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现代哲学与文化(续集)》。这十年有200余篇研究文章和多部专著,如宋镜明著《李达传记》、王炯华著《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等,建立了李达研究的基本架构。

二、1990年—2000年研究的初步拓展阶段

1990年李达诞辰100周年到2000年武汉大学举行“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10周年——深切地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大会,是李达生平思想研究的初步拓展阶段。首先,这一阶段出版了王炯华著《李达》、②李其驹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丁晓强著《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③许全兴等著《中国现代哲学史》、何继良著《李达研究》、④宋镜明著《李达》、丁晓强与李立志合著《李达学术思想评传》等多部综合研究和怀念文集。其次,初步拓展了李达思想研究的领域。有学者研究李达国情认识的思想,注重李达信仰坚定性及精神品质的研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更注重比较研究明确其特性。论文有谭双泉的《李达早期社会主义观》、胡敏中的《论李达的学风和信念》、刘伏海的《试论李达的道德观》、张清芳与马佩英的《李达哲学思想論》等等。这一阶段还有李达与吕振羽的史学交往方面研究论文,如《李达与吕振羽的史学渊源》《李达与吕振羽的师生情》。

三、2001年—2010年研究的持续深化阶段

2001年以来的十年是李达研究的持续深化阶段。高校有一批硕博学位论文选题研究李达。陆续有十余项研究李达的国家和省社科基金项目,最著名的是武汉大学汪信砚主持的“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重大项目。2010年在湖南永州召开“李达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更紧密结合现实拓展具体领域的思想研究,比如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同时出现规模化深入研究,如召开“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题研讨会,武汉大学举办纪念李达重建哲学系50周年纪念大会。

从研究的主要方面来看。一是生平事迹及人际关系研究,如《一代哲人李达》《怀念李达》《李达与毛泽东:肝胆相照四十年》和《李达评传》。⑤二是著作搜集与研究,有“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项目。三是思想或学术思想研究,有研究其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哲学、法学、经济、教育、妇女解放、道德思想等的论文。比如罗海滢的《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⑥和《李达经济学思想概观》、罗进的《李达的妇女思想》、熊吕茂的《论李达的教育哲学思想》、柏春林的《李达大学管理思想研究》、廖雅琴的《五四时期李达关于妇女解放途径的思想》、王炯华的《毛泽东李达哲学比较研究简论》等。四是贡献研究,集中于建党和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大众化贡献两方面,有一批较高层次的研究项目及成果。如仇桂且著《李达1920—1921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以<共产党>月刊为例》、谢红星著《李达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探析——兼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韩德培著《李达教授在法学方面的贡献》、窦春芳著《李达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贡献》、苗体君著《“一大”前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等。五是地位与评价研究。如朱传棨著《论李达的三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彭继红著《论李达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战士——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20周年》⑦等。

四、2010年后整体综合和系统研究阶段

2010年后的十年,在多个领域特别是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整体综合和系统研究多有深入。一是中共创建史研究的深入开掘,比如《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⑧《中共一大研究述评》⑨《共产党通史》⑩《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二是与李达有关的党史人物生平著述的涌现,比如《中共一大“卫士”王会悟》《毛泽东年谱(1949—1976)》《刘少奇传》《丁玲传》《冯玉祥日记》和《冯玉祥年谱》等。三是与有关历史事件及当事人口述史料挖掘,特别是日本、苏联有关共产国际、中共早期组织及留学生档案的翻译出版。

这一阶段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突破:一是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形成李达论著和思想的整体研究课题成果。2016年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李达全集》20卷,并配套出版《李达论著思想研究》和《李达年谱》。汪信砚发表《“理论界的鲁迅”李达》,?从“大义”、“大智”、“大勇”三部分对李达的一生行实和思想进行了一些新的概括。二是学术思想研究的专著亮点纷呈。丁兆梅著《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曲广娣著《李达法理学思想研究》、周太山著《李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本志红著《李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蔡诗敏著《李达法学思想研究》,展示了学界在李达的单个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三是国外研究者的著作介绍到中国。如澳大利亚尼克·奈特(Nick Knight)的《李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被翻译到国内出版。四是研究论文海量呈现。单从收入中国知网的论文看,2010年—2020年主题关键词含“李达”的论文共1282篇,这比1980年—2009年的篇数总和1199篇还多6.9%。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5-17.

②李振霞.当代中国十哲[M].华夏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③鄭大华等.20世纪中国十大学问家[M].青岛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④朱敏彦.中共党史人物研究荟萃[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⑤王炯华等.李达评传[M].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⑥罗海滢.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⑦中央党史研究室.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战士——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20周年[N].人民网-人民日报,2010-10-5.

⑧课题组.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6月第1版.

⑨张黎明主编.中共一大研究述评[M].学林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

⑩沈云锁,潘强恩主编.共产党通史[M].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汪信砚.“理论界的鲁迅”李达[N].光明日报,2017-09-11(16).

作者:陈汝财

上一篇:互动式导学开放教育论文下一篇:主权基金主导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