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2022-04-15

[摘要]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在研究立场上,通过区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来关注意识经验;在研究思路上,通过描述来发现经验的本质结构;在研究操作上,通过演示现象的不同侧面,来获得经验的本质结构。米肖特由此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实验研究层面,实现了现象学研究的操作性与严谨性,这对于当今人文科学心理学乃至心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1:

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

摘 要: 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本土文化中并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而是从西方文化中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包括科学观的问题、本土契合问题、文化转向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方法论的问题、全球化的问题、原始创新问题。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涉及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关键词: 心理学本土化; 心理学中国化; 本土化发展

收稿日期: 2007-03-15

作者简介: 葛鲁嘉(1956—),男,辽宁沈阳市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博士。

一、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发展史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没有产生出现代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的科学心理学是从西方引入的。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这主要可以体现为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

第一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当时,西方工业文明的昌盛与中国封建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时,许多中国学人奔赴欧美,去寻找拯救中国的真理。他们中的一些人留学海外,学习的就是西方的科学心理学。他们抱有的目标是改造和建设国人的心理,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正是他们把西方的科学心理学引入了中国,为中国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也使中国开始有了科学心理学。这包括有了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心理学的期刊和著作等文献。第一次大的批判、转折和重建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50年代初期和中期,思想改造运动和反右斗争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必须确立自己的政治立场,反对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接受无产阶级思想的改造。这包括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

第二次大的模仿、复制和跟随是在20世纪中期。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接受苏联大规模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进入中国。同时一些苏联心理学家进入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学心理学教学开始讲授苏联所谓唯物主义心理学,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也逐渐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第二次大的批判、转折和砸烂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心理学被看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是必须要清除的。由此,随之而来的是解散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遣散心理学研究人员,停止出版心理学专著和期刊。

第三次大的模仿、复制和接受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翻译、介绍和评价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热潮。西方的科学心理学重又被看作是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发展的楷模。第三次大的批判、转折和改造是在20世纪后期。中国心理学者开始意识到中国心理学中具有的西方心理学的文化印记,以及追随西方心理学的不足,并开始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努力。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已经从探讨是否要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转向了探讨如何进行本土化的研究。致力于心理学本土化的中国心理学家已在积极建立中国人的心理学。[1-8]当然,目前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包容着各种各样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其本土化的入手点、着眼点、关注点、突破点、创新点等等,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些研究成果都已经成为心理学中国化历程中特定的组成部分。实际上,中国本土文化圈中的心理文化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中国民众带有文化印记的心理行为,一是中国传统带有独特含义的心理学阐释。目前的本土化研究定向是以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只是把带有中国本土文化印记的中国人的心理行为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放在了科学考察的聚光点上。虽然目前的本土化研究也挖掘中国本土的传统心理学,但只是将其从心理文化中分离出来,看作是已被现代心理学所超越和取代的历史古董。[9-11]不过,新的突破已在进行之中。通过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创性的研究,去构建既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土壤,又能够解说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又可以建构中国人的心理生活,又迎合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潮流的中国化的心理学。这才是心理学中国化的现实的追求。

二、 心理学本土化的起点与进程

心理学中国化就是指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在一个很短的时段里,取得了相当数量的和相当重要的成果。对心理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有不同的总结和概括,也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12]纵观心理学中国化的历史演进,可以把中国心理学发展的本土化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扩展;第二阶段是对西方心理学研究方式的改造;第三阶段是推动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理论创新。

第一阶段的研究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使中国心理学转而考察中国人独特的心理行为,但是在科学观上并未能超越西方科学心理学,或者说仍然是持有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没有脱离这种小科学观的限制。这个阶段的研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中国人为被试,但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仍然是西方式的。这类研究在本土化研究的初期非常多见。另一类研究不但以中国人为被试,而且试图寻找适合于考察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13]但是,这类研究也只是做到了改变研究工具、方法、概念和理论的内容,而没有改变其基本的实证科学的性质或方式,追求的仍然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的那种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解释的合理性。

第二阶段的研究则是试图扩展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这一阶段与前一阶段并没有明显的分界标志,而只是反映了一种研究趋势。这阶段的研究开始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的限制,寻求超脱的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这个阶段的研究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小科学观带有盲目性的突破,这使多样化变成了杂乱性。现在一些研究缺少必要的规范性,而具更多的尝试性。另一类则是试图有意识地清算西方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建立一种大科学观,为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设置新的规范。

第三阶段的研究是寻求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心理学的原始创新是心理学本土化的生命问题。其实,在目前阶段,中国心理学发展最缺少的就是原始性的创新。长期的引进和模仿,使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习惯了引经据典,习惯了用别人的语言说别人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别人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最好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的研究。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最需要的就是学术创新,而学术生命就在于创新。当然,创新的努力是非常艰难的。越是全

新的突破,就越需要深厚的基础。没有深厚基础的创新,实际上就是胡言乱语,痴人说梦。所以,创新需要积累,学术的创新就需要学术的积累,心理学的学术创新需要心理学的学术积累。心理学的创新可以是理论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

三、 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核心问题。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的“科学的”心理学一直就认为自己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探索,或者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心理学探索,都被归结为“非科学的”心理学,这涉及心理学的科学性质问题。心理学科学的性质就是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问题。所谓心理学的科学观,是对如何建设和发展心理科学的基本认识,它决定着心理学家采纳的研究目标,以及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研究策略。心理学的科学观构成了心理学家的视野,决定了心理学家的胸怀。在心理科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科学观是小心理学观,它是从近代自然科学传统中抄袭而来的,并广泛地渗透到了心理学家的科学研究之中。小心理学观在实证(即科学的)和非实证的(即非科学的)心理学之间划定了截然分明的边界,心理学要想成为科学,就必须把自己限制在边界之内。实证心理学是以实证方法为核心建立起来,客观观察和实验是有效的产生心理学知识的程序。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完全中立地、不承担价值地对心理或行为事实的描述和说明。实证心理学的理论设定是从近代自然科学那里承继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世界观。这大大缩小了心理学的视野。科学心理学以小心理学观来确立自己,在于其发展还是处于幼稚期。这与其说是为了保证心理学的科学性质,不如说是为了抵御对心理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科学的恐惧。但是,这种小心理学观正在衰落和瓦解,重构心理学的科学观已经成为心理科学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迷乱的青春期,它正在经历寻找自己道路的成长的痛苦。心理学的新科学观应该是大心理学观,心理学走向成熟也在于它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心理学观。所谓的大心理学观,不是要否定心理学的实证性质,而是要开放实证心理学自我封闭的边界;大心理学观不是要放弃实证方法,而是要消解实证方法的核心性地位,使心理学从仅仅重视受方法驱使的实证资料的积累,转向重视支配方法的体现文化价值的大理论的建树。大心理学观也将改造深植于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物理主义和机械主义的理论内核,使心理学从盲目排斥转向广泛吸收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理论营养。大心理学观无疑会拓展心理学的视野。科学观问题在心理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也体现为本土化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本土性契合的问题。[14]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向问题。心理学曾经靠摆脱、放弃、回避或越过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但心理学现在必须靠容纳、揭示、探讨或体现文化的存在来发展自己。也就是说,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后,在心理学追求自己的科学性的过程中,把科学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文化的建构性和独特性对立起来了。心理学早期是排斥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而心理学目前则是包容文化的存在来保证自己对所有文化的普遍适用性。[1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问题在于如何揭示这一变化的历程及其对发展心理科学的意义和价值。[16]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即人的心理行为的文化内涵的问题。二是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即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文化特性的问题。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人的心理行为理解为自然现象,而不是理解为文化生活;这就是要摆脱原有的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确立为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而不是社会和文化科学的研究方式。那么,心理学的中国化就是要把心理学的研究定向在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建构、文化互动和文化融合的方向上。

心理学的文化根基是心理学本土化的资源问题。“心理文化”的概念是用以考察心理学成长的文化根基、探讨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资源的。文化是心理学植根的土壤和养分的来源。在过去,无论是心理学的发展还是对心理学发展的探索,都缺失了文化的维度。其实,文化是考察当代心理学发展和演变的重要视角。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心理文化、文化心理的探讨。西方科学心理学和中国本土心理学生长于不同的文化根基,植根于不同的心理生活。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科学心理学,立足于实证的研究方法和客观的知识体系,提供了对心理现象的某种合理理论解释和有效技术干预。但它仅揭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起源于中国文化的本土心理学也是自成体系的心理学探索,它揭示了具有意义的内心生活和给出了精神超越的发展道路。“心理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探明不同文化传统中蕴藏的心理学资源和推进对其挖掘,有利于审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和推进对其改造,有利于考察中国本土的心理学传统和推进对其解析。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主要来自西方科学心理学,问题是中国本土也有自己的心理学资源。探查该资源,就要扩展心理学的视野和设置文化学的框架,将中国本土心理学看作与西方实证心理学具有同等文化价值的探索。要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就有必要追踪中国本土文化中的心理学传统,确定其所含的资源、具有的性质、包括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心理文化的探索力图找到和深入挖掘心理学创新的文化根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心理文化、心理学探索和创新性资源。[17,18]

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是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问题。方法论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既是理论的基础,也是方法的基础,也是技术的基础。因此,心理学的方法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论的探索是关系到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核心问题。原有的心理学方法论的研究仅仅涉及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探索。其实,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应该得到扩展。方法论的探索包括关于对象的立场,关于方法的认识,关于技术的思考。[19]心理学的研究应包括三个基本的部分:一是关于对象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心理行为实际的揭示、描述、说明、解释、预测、干预等等;二是关于方法的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学的研究者,探讨的是心理学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立场、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三是关于技术的研究,涉及的是对研究对象的干预和改变。那么,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也就应该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这也即研究内容的确定,是力求突破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片面理解。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探索。这也即研究方法的创新,是力图突破和摆脱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观的限制,为心理学的研究重新建立科学规范。三是关于心理学技术手段的考察。这也即干预方式的明确,是力争避免把人当作被动接受、随意改变的客体。但是,传统心理学方法论的探讨主要是考察心理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的不同类别、基本构成、使用程序、适用范围、修订方法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学方法论的探索必须超越原有的范围,应该包括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

的立场、方法与技术的思考。因此,对心理学方法论的新探索,可以说就是反思心理学发展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方法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命运与未来。

四、 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

1 不同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就是为了建构植根于特定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学。那么,文化既是多样性的存在,又是独特性的存在。西方心理学研究者曾一度把自己的心理学当成是惟一合理的心理学,而对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心理学要么视而不见,要么极力排斥。[20,21]但事实是,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历史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本土心理学。

2 本土心理学的隔绝与交流。心理学的本土化进程导致心理学与本土文化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区别,很容易造成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隔绝和相互分离,甚至是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那么,不同的本土心理学之间的交流就成为重要的任务。其实,任何的交流都要有共同的基础。寻找共同的基础,就成为本土心理学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任务。

3 心理学的文化与社会资源。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建立起心理学与文化与社会资源的关联。或者说,就是为了使心理学植根于本土文化与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常常是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之中。这并不是说心理学没有或者缺乏相应的社会文化资源,而是说心理学并没有意识到或自觉到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并没有去挖掘和提取自己的社会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传统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心理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资源或需要文化资源。西方心理学就是植根于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的文化资源中获取了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方式。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也同样应植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从本土文化资源中获取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和研究的启示。

4 心理学发展的传统与更新。任何根源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生存和演变,都不可能完全放弃或脱离自己的传统。或者说,心理学的发展和变革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心理学的发展又必须是对传统的超越,必须是基于传统的更新。例如,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心理学传统。那就是心性心理学。当然,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心性学说。不同的心性学说,发展出了不同的对人的心理的解说。中国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在汲取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基础上的心理学创新。所以,将其命名为“新心性心理学”。“新心性心理学”以探讨和揭示心理科学、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环境为目标,以开创和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学派、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己任,以推动和促进中国心理学的创新、创造、发展和繁荣为宗旨。[22]

5 心理学演变的分裂与融合。当代西方心理学从诞生起就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心理学能否统一和怎样统一是其发展面对的课题。心理学的不统一体现在价值定位方面,即心理学是否是价值无涉的科学。价值无涉是指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它要求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取向强加给研究对象。价值涉入是指价值的导向和定位。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一体化,突出人的意向性和主观性,重视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心理学的不统一也体现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理论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拥有不相容的理论框架、假设、建构、思想、主张、学说、观点、概念等。方法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容纳了多样化研究方法,而方法之间有巨大差异和分歧。技术的不统一在于心理学进入现实社会、引领生活方式、干预心理行为、提供实用手段的途径和方式多样化。心理学的不统一不在于多样化,而在于多样化形态和方式之间相互排斥和倾轧。随着心理学的进步、发展和成熟,促进其统一就成为重大问题和目标。心理学有过各种统一尝试,包括知识论的统一、价值论的统一和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心理学统一的关键是建立共有的科学观。正是不同的科学观导致了不同的心理学。心理学科学观涉及心理科学的边界和容纳性,理论构造的合理和合法性,研究方法的可信和有效性,技术手段的限度和适当性。

五、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是对中国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本土化定位。这使得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必然要有自己本土的性质和特征;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偏重和特色;必然要有自己强调的内涵和方式。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就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心理学、历史的心理学、生活的心理学、创新的心理学、未来的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是通过文化来考察和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或阶段。在不同的时期里,文化心理学的知识论立场、方法论主张、研究进路特色及研究方法特征都有着重要的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在追求共同和普遍的心理机制。那时的文化心理学假定人类有统一的心理机制,从而致力于从不同的文化中去追寻这一本有的中枢运作机制的结构和功能。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根源,并转而重视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背景的联系,从社会文化出发去考察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这一方面是指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心理行为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运用特定文化的观点和概念来探讨和说明人的心理行为的性质、活动和变化。在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文化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建构。文化不再是决定人的心理行为的外在存在,而是人的觉知、理解和行动的内在存在。正是人建构了社会文化,人也正是如此而建构了自己特定的心理行为的方式。[23]其实,文化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一种理论范式。这就会在实际上影响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方式的确立。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历史心理学。任何心理学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都有自己的历史延续。所谓的心理学的本土化,也是在为心理学确定其历史的传统。这种历史的传统既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发展道路、发展形态、发展方向和发展可能。其实,所谓的历史心理学,并不是指过去的心理学、被超越的心理学、被扬弃的心理学,而是指心理学的历史根源、心理学的历史传统、心理学的历史进步和心理学的历史道路。当然,最为重要的就是,心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历史资源。本土心理学应该成为自身未来发展的历史资源。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生活心理学。中国的学理的心理学有着十分清晰的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的标签,常常与中国本土的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和清晰的界线。这就把生活本身出让给了常人的常识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成为象牙塔中的少数人的特权。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使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走入本土文化中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那么,科学的心理学能不能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就成为心理学本土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定位。中国本土的心理学应该成为生活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创新心理学。其实,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好走,并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继承,并没有现成的方式可以照搬。这就决定了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历程必然和必须要走创新的道路。那么,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来说,原始性的创新就应该成为所要追求的重要学术目标。然而,对于中国现代心理学来说,这却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对于许多心理学的研究者来说,引进的才是心理学,创新的却很难被看作是心理学。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把心理学确立为广义的未来心理学。严格的来说,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仅仅就是为了解决心理学发展的现实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心理学发展的未来问题。这种未来的心理学应该代表着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可能、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定位。那么,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并不仅仅是要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是要提供自己的发展可能。这包括创立新的学说理论、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葛鲁嘉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2:

论米肖特实验现象学方法的基本特征

[摘要] 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在研究立场上,通过区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来关注意识经验;在研究思路上,通过描述来发现经验的本质结构;在研究操作上,通过演示现象的不同侧面,来获得经验的本质结构。米肖特由此将现象学方法落实到实验研究层面,实现了现象学研究的操作性与严谨性,这对于当今人文科学心理学乃至心理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实验现象学;研究方法;米肖特

一、问题的提出

实验现象学是一种人文科学心理学立场的研究取向,它最初见于歌德、普金耶和海林等的研究,由布伦塔诺奠定其理论基础,其后经柏林学派、格拉茨学派、符茨堡学派、莱比锡学派、哥廷根大学的卡茨与鲁宾、鲁汶大学的米肖特等人进一步推进。这种研究取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坚持现象学的立场,以实验的方法进行经验的描述研究,从而将人文科学的研究构想尤其是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落到实处,实现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严谨性。在梳理了实验现象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郭本禹、崔光辉,2007)之后,我们需从理论层面讨论它具有怎样的研究思路及其研究方法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要回答上述问题并不太容易。原因之一是,实验现象学研究者们投身于具体的实证研究,对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感兴趣。他们极少对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原因之二是,实验现象学研究者多为欧洲学者,他们大都使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语言,他们的文本译成英文较少,其思想也少为英语世界所知。例如,卡茨的著作《颜色的世界》1935年由其学生麦克劳德等人译成英文,半个世纪后,他的《触觉的世界》才在英语世界面世(1989)。尤其令人遗憾的是,《颜色的世界》英文版因出版商的要求,删去了研究方法部分(Katz,1999,p.xi)。本文以米艾伯特·米肖特(AlbeIt Michotte,1881-1965)为例尝试从理论层面上系统总结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他从1939年起开始转向实验现象学,是最为杰出的实验现象学研究者之一。维卡里奥指出:“只有在米肖特的著作(1946)之后,实验现象学才获得了国际认可的地位”,“事实上,关于现象学的一项精巧杰作就是他对现象永久性的研究。”(Vicario,1993,p.204)

米肖特极少表明自己的理论取向,只在《因果知觉》面世15年后回答种种误解时,曾明确表示:“……我愿在后面澄清我所理解的现象学心理学(或实验现象学)的观点”(Michotte,1963,p.304)。这个“澄清”就是收录在他的《因果知觉》英译本中的《现象因果理论:新观点》一文,该文本是1961年撰写的,此时米肖特已年届八十。他对《因果知觉》英译本未做任何改动,只是将该文收入这本书的附录中,为自己的研究做一个总结。“本书英译本的出版,提供了一个以修订形式说明该理论的好机会。况且,对我来说,要阐述得完全合适,就需要一份清楚的报告,来表明我个人在自己的研究中已采用的立场。”(Michotte,1963,p.304)这份声明文本比较清楚地说明了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立场:通过区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关注意识经验

(一)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并置

在《现象因果理论:新观点》一文的开始,米肖特便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并置起来。他提出实验研究者要处理两类信息:第一类信息包括刺激条件等,如所呈现的对象的大小、运动速度等,属于物理科学的世界;第二类信息由被试的言语反应组成,这类信息也与物理的“世界”有关,是研究者应该关注的信息。“但是,这里所讨论的物理‘世界’不再是由测量工具揭示的物理科学的世界;它是事物的世界,如它在简单的考察中向被试显现的一样,它是他的‘现象世界’……”(Michotte,1963,p.306)这便有了两种世界: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

米肖特将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并置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关于地理环境与行为环境的区分。地理环境是物理世界,而行为环境则是行为当事人所体验到的世界,也就是米肖特所谓的现象世界。不过,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倡同型论,即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同型的,这就意味着,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间有着同型的联系。而米肖特则坚决反对同型论,因此也拒绝格式塔论者的称号(Thines,1977,p.138)。与此有关的另外一种联想则是二元论。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区分出身心两种不同的材料,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实体:精神和物质。精神的本性是思想,物质的本性是广延,二者相互独立。这种二元论在身与心之间制造了鸿沟,使得心理学家们不得不加以面对,并做出自己的抉择。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如华生和斯金纳都选择了彻底的物质世界观,从而拒绝心理的存在。激进的现象学心理学家如乔治等,则选择了另一极端,从呈现的世界出发,与华生和斯金纳等针锋相对(崔光辉,2011)。米肖特受到天主教的新托马斯主义的影响(Costall,1991,p.11),不同意华生等人的物质世界观,但也不赞同乔治等人的激进现象学立场。他持谨慎态度,坚持物理世界的存在,同时又不否定现象世界。从实验研究角度来看,这种立场一方面承认物理刺激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承认意识经验的独特性。

那么,这两个世界具有怎样的关联呢?令人遗憾的是,米肖特没有就此进行详尽的阐述。他只在讨论言语反应与物理情境的一致性时提出,言语反应与物理世界总的来说是相符的。但有时尤其是在实验情境中刺激模糊时,言语反应与物理世界间的相符就不复存在了。他认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机体有着一系列的心理一生理过程,这些过程决定着被试的现象世界,当然也决定着物理世界向被试呈现的方式(Michotte,1963,p.306)。

(二)关注意识经验

米肖特虽然在坚持物理世界观上与新行为主义者一致,但在尊重心理上却与新行为主义者相去甚远。新行为主义在心理观上仍然坚持物理的世界观。米肖特认为,现象世界是未知的。他将现象世界中的过程称作未知的x、y、z。这就使得现象世界的独立性以及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成为可能。未知的x、y、z无法直接获得,只能通过被试的言语反应间接获取。关键在于米肖特认为,被试的言语反应是个人关于其所见所感的如实报告。“对于朴素的被试来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确信他看到的是‘真正’发生的,并且他看它如其真实发生的一样,正如他确信声音和颜色t在其自身之中’一样。”(Michotte,1963,p.306)不仅如此,被试的报告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一样,是其自发说出的结果。这一点就接近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点了。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就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世界。被试在日常生活中的自发描述显然是其体验的自然表达。

为了确保被试在言语反应上报告其所见而非所思,米肖特在实验中对被试的指导语通常是“简要说出你在仪器中看到什么”。当研究者要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时,问被试的问题则是:“你能用另一种方式讲讲吗?…你能更确切一点吗?”“你能给我更多一些细节吗?”(Michotte,1963,p.306)研究者在交流中还要竭力避免对被试进行任何暗示。与此相应,米肖特显然不赞同铁钦纳所提出的刺激错误观点。铁钦纳要被试以心理元素的先在框架去描述经验,在米肖特看来,竭力去“描述”内在的事件,或将它们“分析”成其要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内省只起到报告消息的作用。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蒂内斯认为米肖特坚持了现象学立场。他总结说,米肖特“在实验中的主要关注在于尽可能严格和忠实地坚守现象材料。”(Thines,1977,p.138)他援引米肖特的另一位学生费伦(G.B.Phelan)的话进-步指出:“经验的事实……被作为经验来对待,这是心理学家的头等要事,也是心理学家的出发点。”(Thines,1977,p.138)可以说,米肖特虽然没有在理论上完善地阐述自己的现象学立场,却能够通过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并置的主张,坚定地在实验中进行意识经验的现象学研究。

三、研究思路:通过描述发现经验结构

(一)验证还是发现?

从被试的言语反应人手如何进行实验呢?米肖特提出,研究者可以通过被试的言语反应,提出关于现象x、y、z的假设,来解释被试如何使用特定的表述来指代这些现象。接下来,研究者设定实验情境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由此,我们最终得到新的区分的引入、新概念的形成、新规律的提出,所有这些全部适用于‘现象世界’。”(Michotte,1963.p.308)他最后总结说:“近20年来我从事的所有工作都是从这一普遍观点出发的。”(Michotte,1963,p.308)

乍看起来,米肖特的实验与赫尔的假设演绎方法一样,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的确,所有的研究都需要从观念层次的前设开始。即使是当今的质性研究方法,在分析访谈资料的过程中,也需要有观念层次的前设。不过,这里的问题在于,如何在现象中“验证”:是像赫尔那样从现象中抽取已经假定好的要素?还是像胡塞尔主张的那样从现象中直接把握到经验本质?与此有关的本体论上的分歧则是:现象到底是假定的要素的组合,还是自身本质的呈现?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视角看,每一种现象都是自足的,蕴含本质于其中,本质“表示在一个体最独特的存在中呈现为其‘什么’的东西”(胡塞尔,1996,p.51)。这种本质能够通过直观过程,直接呈现给当事者(崔光辉,2010)。研究者所做的是发现通过直观把握所获得的本质。而在赫尔那里,现象与假定好的要素是分离的,形象地说,它仅是假定好的要素的傀儡。这种假定的要素通过抽象的概念演绎便可完成。当米肖特借助被试的言语反应时,他显然相信被试言语反应的自足性,接受被试的言语反应是对其经验的如实描述,并相信这种描述含有对经验本质的把握。他要做的显然就是发掘言语反应中的本质内涵。在这种意义上,米肖特的研究是发现而非演绎验证的过程。

(二)描述经验结构

实验现象学是如何进行实验的呢?米肖特以因果知觉研究为例,归纳出七个阶段:I.考察引起要考察的言语反应的实验条件。Ⅱ.研究刺激条件与言语反应间的伴随变化。Ⅲ.确证言语反应存在着要考察的现象。Ⅳ.现象的初步澄清。V.分析现象的结构。Ⅵ.分析结构与刺激条件的关系。Ⅶ.复查已经形成的假设。在交代第三阶段时,米肖特曾对后面四个阶段进行了总结:i.当确定现象x是独立的现象和具有自身结构后,研究者需要做的就是进行结构分析;ii.如果结构分析令人满意,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澄清结构的属性,以此来揭示被试是如何使用言语反应的。iii.最后则是考察实验条件与现象结构的关联,以考察实验条件为何决定着现象结构的形成。(Michotte,1963,pp. 312-313)

从以上阶段中可以看出,米肖特研究的核心在于发现经验的本质结构。这表现在总结的第i点,也就是研究的第Ⅳ和第V阶段。米肖特在这两个阶段主要以因果知觉的带动效应(entraining effect)为例,详细地进行了展示。在因果性知觉研究中,研究者在屏幕上投射两个除颜色外全部相同的矩形A和B,它们处于同一水平线。A以一定速度向静止的B运动.在接触B后,与B-起运动。研究者请被试报告观察到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被试会报告A带动了B。米肖特将这种知觉现象称作带动效应。

在阶段Ⅳ中,米肖特首先区分了运动与位移(displacement)。他发现被试报告说A是运动的,B是惰性的,仅仅在运动中参与了A的运动。米肖特据此认为,在现象世界中,B所发生的仅仅是位移,如时钟的指针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一样;而A发生的则是延续性的运动。在此基础上,他将带动效应分成了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有两个对象,一个向另一个移动;在第三个阶段,A和B构成了一个整体;在第二个阶段,出现了带动效应。

在阶段V中,米肖特进一步分析带动效应的结构。他发现,在第二个阶段,运动依然是属于A的,A与B依然是分开的,而到了第三个阶段,A和B成为一个整体。这就表明,运动中的A在第二阶段替换了B。米肖特据此提出,这里发生了一种现象的复制(phenomenal duplication)。很显然,正是通过现象的复制,A在运动中同时替换了B,最后在第三个阶段A与B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一起运动。这里需要交代的是,米肖特通过现象的复制等,最终提出了运动知觉的放大说(theory of amplifi-cation),他认为,对象的运动在知觉中得到“延伸”,由此使得另一对象被移开,产生了因果印象。可以看出,这种观点表明了因果知觉经验的原初性,并可以推出与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相契合的观点,即因果知觉本身就是心理与世界的直接关联,是心理意向性本质的体现。

米肖特提出的这种发现经验本质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描述过程。描述这一观念,早期可见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先确定灵魂的本质,再考察灵魂的其他属性。这个观点为近代的布伦塔诺发扬光大。布伦塔诺将心理学区分为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他的描述心理学成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原初形态,他的描述研究思路也成为人文科学心理学的核心研究思路。

描述意味着对内部知觉到的心理现象加以考察,描述这部分心理现象的成分以及诸成分的联结方式。但是布伦塔诺并未澄清内部知觉,这个工作由胡塞尔通过直观理论得到了完善。胡塞尔认为,人通过直观可以直接把握到现象与本质,当然这也相应地表明,对象的现象与本质是一体的。描述由此:卷味着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本质结构。米肖特通过斯顿夫和屈尔佩等接受了布伦塔诺的描述研究思路,并回应了胡塞尔的观点。他的上述工作可以称作描述心理学在实验中的落实。

但米肖特的工作不限于描述,他在描述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发生的考察。在第Ⅵ个阶段,他考察了现象结构与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他变换各种刺激条件,来发现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关联。例如,他的学生蒂内斯在实验研究中,将A变换为构成三角形状的三个点,B为一个点,当A带动B时,并未发生接触,被试的带动效应报告就大为渐弱(Michotte,1963,pp. 323-324)。在这种意义上,米肖特实现了发生研究与描述研究较好的综合。

四、研究操作:通过演示获得经验结构

米肖特是如何进行具体实验操作的呢?如果让被试报告现象经验,通过访谈就可实施,那么实验本身还起什么作用呢?米肖特对此作了深入思考,主张限制言语反应的主观性,通过实验操作来演示现象,从而实现实验研究的操作性和严谨性。

(一)限制言语反应

在米肖特看来,被试的言语反应并不是纯粹的现象世界的展现。原因在于,被试在言语反应中,不但讲出自己看到(see)的内容,还讲出了自己知道(know)的内容。(Michotte,1963,p.311)被试知道的内容不仅包括日常生活经验,而且还可能包括后天习得的知识。这些知识显然是关于世界的物理看法,而非被试直接经验到的现象世界的如实描述。如何避免这些知识,是实验者需要解决的难题。铁钦纳在这一点上就强令被试从构造主义视角报告所看到的内容,被试的报告显然是自己知道的,而非看到的内容。

米肖特就此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他认为,被试的言语反应应限定在报告完全不同的印象上。在带动效应的三个阶段中,被试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印象:A运动,B静止;A在运动中带动B;A与B-起运动。这样,被试的言语反应就只限于所看到的,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开了所知道的内容。被试的言语反应不再是一种解释,而仅仅是一种描述。(Michotte,1963,p.311)

通过让被试报告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的印象,米肖特对言语反应进行了限制。他很自豪地提到,许多显然是持不同于实验现象学立场的专业心理学家,在参观过鲁汶大学实验室后,却感到大为吃惊,因为他们发现自己亲眼所见的印象,与自己所想象的图景反差巨大。米肖特显然很高兴地看到,这些心理学家们不得不赞同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不仅如此,通过限制被试的言语反应,米肖特实现了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价值诉求:在尊重被试主体性(subjectivity)的同时,避免过于主观(ub-jective),从而尽可能地紧贴对象(objective)(Giorgi,2006)。

(二)演示实验现象

在实验现象学研究中,研究者需要借助被试的言语反应,而被试的言语反应又要受制于实验情境。研究者如何演示现象就具有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维卡里奥甚至认为:“实践实验现象学意味着巧妙地控制现象”(Vicario,1993,p.205)。

在限制被试言语反应的意义上,在实验现象学中进行演示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限制被试的主观任意性,避免被被试的知识“污染”;另一方面则是展现现象,以使得被试获得不同的印象,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研究内容。或者用西尼科的话说,演示的目的在于“通过使用非命题式的论证,以展示规律的根据”(Sinico,2008)。

但演示的目的显然不限于此。在米肖特提出的八个研究阶段中,实验现象的演示贯穿始终。在前三个阶段,实验的演示目的在于展示根据;而在后面五个阶段,米肖特依然在不断地演示现象,尤其在阶段六中,他使用大量实验情境,来展现带动效应的结构可能存在于何种刺激情境。他的目的一方面是要确立刺激条件与现象结构的关系,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却是要展现现象结构尽可能丰富的各种表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与胡塞尔的想象变更之间存在着一种令人感兴趣的对应(Thines,1991,p.17)。在描述经验本质的思辨研究中,胡塞尔提出想象变更技术,即在想象中尽可能丰富地呈现本质的各种现象形式,以发现诸种现象中的不变项,即现象本质。米肖特在实验的分析阶段,演示现象的各种可能情况,通过被试的言语反应,以发现各种情况中现象的不变本质结构。在这种意义上,演示即是发现现象本质的核心环节,是描述思路在实验中的具体落实。

与当时行为主义等自然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相比,米肖特也注意到变量的问题。自变量显然是刺激情境,而因变量则是被试的言语反应。他在实验的第六个阶段考察了刺激情境与言语反应以及言语反应背后现象世界的关系。很显然,他关注的并非二者间决定性的因果关系,他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世界的丰富性以及现象世界对物理世界的依存情况如何。米肖特设计实验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世界的丰富性。实验在这种意义上,是对现象世界的展现;而非像行为主义等自然科学实验那样,由于采取物理的世界观,将实验抽象为充满各种实体的情境,以此发现类似物理世界中的因果关联。

五、结语

艾伯塔齐在其主编的《实验现象学手册》的“前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实验现象学无可争议地带来的,是发明一种超越当前主张的心理科学,是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测量和模仿主观经验现象的方法。”(Albertazzi,2013,p,i)

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方法显然例证了艾伯塔齐的观点。在研究立场上,通过并置物理世界与现象世界,关注意识经验,米肖特能够坚定地在实验情境下展开现象经验的研究。进一步看,他在理论层面上落实了布伦塔诺的描述心理学构想,通过描述的研究思路,来发现经验的本质结构。尤为难得的是,在操作层面上,米肖特通过限制被试的主观任意性,演示现象的不同侧面,来获得经验的本质结构,从而将描述思路落到实处。

对于人文科学心理学来说,米肖特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表明了严谨研究的可行性。人文科学心理学长期因研究方法的不力而备受责难。从价值主张上看,人文科学心理学在研究中充分尊重了研究者的主体性(subjectivity),并极力主张紧贴对象(objective),但在避免过于主观性(subjective)上却未能做出多少建树。尤其当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在人文科学心理学中产生重要影响后,这一缺陷越发变得严重。一方面,激进的现象学心理学家如乔治等,坚持纯粹的现象学立场,主张从现象学出发重建心理科学。他甚至针对当前自然化现象学的思潮,提出现象学化自然的主张(Giorgi,2014,p.42)。但如何像米肖特在实验研究中尊重自然,而非在拒绝物理态度中排斥自然,是现象学心理学家们面临的难题。另一方面,受现象学影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接受了二手意义上的现象学主张,加重了这种缺陷。从米肖特的实验现象学来看,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将主观研究与客观研究并列起来,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区。

对于心理学来说,米肖特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表明了直接研究意识经验的可能性。但是心理学长期以来忽视甚至遗忘了实验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尽管早在1955年武德沃斯和施洛斯贝格提出了“定质的”与“定量的”实验,“为了揭露重要的问题和提示进行确切测量的假设,定质的考察常是需要的。”(武德沃斯、施洛斯贝格,1965,p.6)但不幸的是,在今天的实验心理学教科书中已经很难找到质性研究的身影。布伦塔诺提出的先描述后发生的构想并未实现。自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研究以来,心理学的进步表现为从物理视角考察心理与物理关联的发生研究上。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物理技术的脚印前进。如何像米肖特在实验现象学研究中展示的那样,关注现象世界的内涵,使得“心理”的研究取得发展,是摆在心理学界面前的一个逼迫性的难题。

作者:崔光辉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 篇3:

主持人的话(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方法对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或学问的探讨,都具有根本性意义,对心理学也是如此。心理学的历史表明,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取得不同水平的成果,形成不同的学派,甚至有的会影响到心理学发展历史的时期划分。就西方心理学而言,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9世纪的心理学思想,主要是用哲学思辨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用经验的方法去研究实际的心理现象,出现了联想主义心理学,这是哲学心理学向科学心理学的过渡。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采用“实验内省法”,标志着科学心理学时期的开始。这个突破是得益于将自然科学的实验法引入到研究心理现象,更具体地说是得益于实验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帮助。正如冯特自己所说:“科学的进展是同研究的方法上的进步密切相关联的。”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也是这样,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虽然非常丰富,但主要是思辨、内省的“心性”之学,“性理”之学,或“心学”,中国古代心理实验与测验的萌芽,并未能直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心理学,中国现代心理学也是在引入用实验、实证方法建立起来的西方心理学基础上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心理学既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人文社会科学,而是这两者的二重性学科。依据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尽管实验与实证是当前心理学的主流,但决不能排除甚至要更加重视人文主义精神,我们也强调,“同时重视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心理学才能保证其真正的科学性”。本专栏发表的两篇论文就属于文化心理学、人文主义心理学方法的范畴,能给人以重要的启示与帮助。

《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一文,作者从文化学尤其是汉文字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视角,倡导用“语义分析法”研究中国文化心理学,认为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揭示汉字里蕴含的心理学思想。它与奥斯古德(Osgood,C.E.)等倡用的语义分析法是名同实异的。本文的“语义分析法”,是先对文献中使用的象形、形声的表意汉字,作文字学与训诂学的诠释与分析,然后用心理学的视角去观照,揭示其所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现象学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比较研究》一文,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个基本维度,对现象学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作了比较性论述,这两种心理学学派都属于人文心理学的范畴。19世纪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纯粹意识,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蕴含的心理学思想着重探究心法的心、意识。现象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现象学还原”,学界已有较多研究。佛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则很少有人探讨,作者提出佛教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禅定”,是一种以心见心的内省活动,它要求“安静而止息杂虑”,是一种通过意识的自主控制达到知自心的训练技术。作者还比较了现象学还原与佛教禅定之异同,认为两者都具有清净性和自明性,尤其是禅定既非经验亦非超验,是觉知自我意识的有效方法。

为了不断推进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我们曾经提出既要有哲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人文的等多视角的研究,也要采用有正确指导思想与多元研究方法的方法学。我们期望广大心理学工作者更加重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探讨,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

作者:杨鑫辉

上一篇:公路中小桥设计理论论文下一篇: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