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倾注个人感情明显的情况也存在,使得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养成。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1:

利用心理因素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摘要: 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属于语文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必须根据初中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一种心理品质,它与个体的需要、动机、情感、兴趣 、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初中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条有益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因素语文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学习习惯的形成,同他的需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中,需要、动机、兴趣和情感是习惯产生的诱因,意志是习惯养成的中介,而气质、性格则反映习惯形成的结果。习惯同需要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一样属于非智力因素,他们相互影响。

一、需要与语文学习习惯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并力求获得满足时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初中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同学们的肯定,确定他在班级的重要地位。

二、动机与语文学习习惯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与个人发动、维持、抑制其某种活动相关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的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意义。教师应该从人生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激发他们有意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热情,并使之转化为推动其学习行为的强大动力。

2.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直接力量,有关古今中外名人的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故事比教师呆板严肃的说教更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明确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既包括学年、学期等远期目标,又包括单元、课时等近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和使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4.及时、有效地反馈。反馈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习惯形成的结果,它不仅能使学生澄清认识,纠正不良习惯,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习惯越来越好了,就会增强其信心和积极性;反之,也能起到鞭策和警醒的作用。

5.实施合理的评价制度。教师运用奖励和惩罚的评价手段一定要注意合理性。多奖励良好的学习行为动机少追究学习行为结果,如课堂积极举手发言,不论学生回答结果是否正确,都应该表扬其积极思考并主动举手发言的良好行为动机。

三、兴趣与语文学习习惯

兴趣是个体爱好并力求认识某一对象(事物、活动、现象等)的带有情感的心理倾向。兴趣以需要为基础,是对客观事物需要的一种情绪色彩的表现。语文学习兴趣是影响语文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必须重视激发和培养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形成的兴趣。

1.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着重发展高层次的需要。在低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是直接、暂时的兴趣,随疑问的解决而消失,而在高层次需要基础上建立的兴趣则是稳定而又持久的兴趣。

2.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快感,容易激发其强烈的兴趣。例如:初中第一学期我每天布置练字的作业,字练得好的同学经常能够被加分表扬,班上有一位智障的女生尽管练字非常认真,但是写出来的汉字没有几个能够识别,自然没有得到过一次表扬,她的兴趣也在渐渐消退。考虑到这一点,我对她降低了标准,只要她每天练字的数量超过布置的作业量,我就给她加分表扬,练得越多加分越多表扬越多。该女生很快就体验到被老师表扬的喜悦感,从此她对练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汉字书写越来越工整。

3.多利用新奇的事物引发兴趣。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语文学习活动或竞赛,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兴趣。如举行查找词典比赛,比一比谁查找词典又快又准,评出“查词典大王”。

四、情感与语文学习习惯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具有两性特点:积极的与消极的。情感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对于需要长期培养学习习惯而言,情感因素发挥的作用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两极情感。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如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批评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他们的学习行为起着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

2.教师合理的评价能培养学生合理的社会性情感。情感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等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合理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从而有力促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经常教育学生“懒是万恶之源”,学生懒于做作业是最丑恶的学习行为,最难纠正的坏习惯,学生和教师统一认识共同批评,随着舆论压力的增加,那些缺做作业、少做作业、抄作业的不良行为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

3.教师通过自身情感的影响,可以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他们模仿或重复进行某一类行为或活动。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如与坏习惯的艰苦斗争,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信心去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摆脱各种消极情感,坚持不断练习直到成功。例如,一位深受学生喜爱有感染力的教师,他的许多良好行为习惯都会被学生自觉地模仿学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五、意志与语文习惯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特别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做法:

1.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因为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正确认识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意义,坚信自己行动目的的正确性,从而自觉地、果断地行动起来,并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坚持下去,才能成就事业。

2.组织实践活动,直接参与意志锻炼。意志的培养,光靠懂得道理,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还不行,必须在实际行动中进行锻炼。坚强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锻炼。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步形成,能够认识自我,评价自己。从初中第一天开始教育学生在一切场合下,毫无例外地以集体、社会意义来衡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如果他们对于自己的行动目的能够作出适当的自我评价,即可做到严格要求自己,逐渐养成坚强的意志。

4.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学生在意志品质上存在着差异,意志品质教育应针对意志品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

作者:张 洁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2:

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和实践

【摘 要】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的基础教育,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倾注个人感情明显的情况也存在,使得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养成。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策略的创新,优化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新课改提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变成课堂的引导者,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让学生没有了以前固定思维模式套取,而是采用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仅活跃了思维而且提高了语文能力,在这个学习应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思辨能力、学习主动性、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应用语文课堂知识,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开展相关语文活动以及习惯养成教育宣传,营造轻松的培养氛围

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习惯养成,开展一系列的养成教育宣传和活动,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是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途经。在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中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语文学习角、语文学习习惯训练营、语文兴趣班、小小朗诵者、小小作家竞选赛等活动,创造一种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语文学习习惯训练营中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明确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树立学生习惯养成的意识,同时进行语文学习经典习惯的讲解,然后进行训练任务,探索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除此之外在习惯养成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效果,要重视学习成果反馈,教师要进行学习习惯的调查和学习方式的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案,同时每学期期末要开展一系列语文能力考核活动,如读后感写作、诗歌朗诵、看图识字比赛等,让学生自己评价,对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特定奖励,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习惯养成能力[1]。

二、培养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小习惯,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素质不高,性格活泼,很多知识的学习都是依靠对他人的模仿进行学习。为了能够训练学生的语文学习技巧,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读书笔记、摘抄精美句子等小习惯,首先教师要制定习惯养成的方法,安排养成任务,要求学生准备摘抄本、日记本、作文练习本等相关笔记本,安排学生每天写日记,表达自己每日的心情变化,逐渐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其次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作文阅读,然后精讲文章重要部分,布置仿写练习和摘抄,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对写作的理解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坚持让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训练,读书笔记训练是读写结合的直接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针对小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语文学习的答疑习惯,这种语文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课堂学习习惯养成与课后练习习惯养成相结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达到学习习惯养成的效果。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会学生自主运用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从而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促进师生互动,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有兴趣进行语文互动学习。老师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情景化互动教学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得学生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能够灵活的应用到操作中,达到成绩提高的目的。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多元化互动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学习形式,翻转教师角色,使教师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和教条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将课件在课堂教学前进行准备,省去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的时间,应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设置多个关卡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课堂讲解变成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插入一些图片的故事引导动画,将课堂讲解的重点作为故事大怪兽,通过学生的回答通关,将学生回答成功的问题进行思维串联,引导学生一起互动答疑,一起解决问题,一起打败大怪兽,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方法,和提高课堂活跃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种教学能力改革更是一种教学知识创新,它的培养教学符合新課改的教学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实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更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创造力的提高,更好地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文.让语文学习习惯点亮小学生的生命——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45-46.

[2]邬凤珍.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与实践[J].农家参谋,2017(19):113.

[3]栗书巧.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与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6(04):66.

作者:班静

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 篇3:

优化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与学校管理、校风、班风建设息息相关。其中,优化语文教学策略,促使语文教学科学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

关键词:积极思考;个别辅导;电化教学;主体地位;学习方法

教学活动是个动态系统。教与学构成双向的刺激反馈系统。教师提出的每个问题,发出的每项指令,都是作用于学生的心智活动,学生心智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高低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方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促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无法回答,老师就马上启发诱导,要求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出答案。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提问后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语文教育是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十分重视这一阶段的教与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关键。为了增强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尽管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深化教学改革,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语文教师要尽快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技巧。迅速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知识,能制作各种类型的教学课件,并能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对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必要条件。实践证明:通过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从而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地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坚持“开拓进取,勤奋务实”的工作宗旨,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以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机遇,要敢于应对挑战,再创辉煌。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创设教学情境。利用设问法、自学法、悬念等来引导学生找出疑点。通过激疑,让学生充分感受教材所蕴含的各种問题和矛盾,进而大胆猜想。例如:有的老师在讲《背影》一课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与父亲相处那么多年,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只写父亲在车站为“我”买橘的那一瞬间呢?而这时以学生的生活经历,是难以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利用放朗读录音,配以低沉、舒缓的音乐,营造出一个可感可知的情景,以“背影”未突破点,通过父亲送“我”上车为“我”铺床,给“我”买橘子等场景,尤其是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艰难地攀月台的那一幕感人场面,让人如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父亲深沉的爱,就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

四、传授学习方法

教师要传授学生学习方法,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课程而言,辅导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质疑方法。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文章思想内涵进行质疑;写作手法的运用质疑。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还可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学生会在质疑思维中提高学习能力。

2.参与讨论。从自主学习方式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参与文本、教师、学习同伴间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很难想象,课堂上听不到激情的话语,看不到兴奋的小脸的孩子,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做学习的主人、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五、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1.个别辅导。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除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改进教学方法之外,加强“个别辅导”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个别辅导是指教师通过个别接触指导的形式对特定的对象所进行的教育。这里所指的个别接触的对象是指在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把他们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对象进行辅导帮助。在个别辅导中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双向施力。班上差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虽然智力较差,但是学习态度较好;二是学习态度差,但智力并不很差;三是既学习态度差,智力因素又差的学生(这是地道的“双差生”),这三种情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成绩低劣而丧失了学习信心,为了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除了在课堂上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之外,还要采用家校联系的方式,每天把作业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由该生回家带给自己的父母,由父母督促完成作业后,在本子上签名。课堂上多关注他们,多向他们提问。对于态度不端正的差生多加强教育,面对面的辅导。因为家长与教师形成了教育合力,相比之下学习效果会有大的提高,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如此双向护理的方式更为合适。

总之,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结合日常教学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并与家长们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金盛芳;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心理素养[N];光明日报;2005年

[2]广西灌阳县文市中学, 陆芬平;语文教学渗透情感艺术[N];光明日报;2008年

[3]西华县艾岗乡纸房小学, 张金生;语文教学之我见[N];周口日报;2009年

作者:陈自红

上一篇: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教改新思路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