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劳动尊严教育是高职生获取社会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克服当前高职毕业生劳动行为异化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推进劳动尊严观教育,规范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强化创业技能培训,使其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得社会尊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篇1:

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问题探索

摘要: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生的择业态度、择业方式和就业结果。受社会、家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职生职业意识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择业的趋利性、盲目性、从众性和依赖性。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传授择业的技巧。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意识;缺失;学校策略

作者简介:钟立华(1966-),江西南康人,江西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高等职业院校、在校高职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与之相伴随的是高职生就业问题难逐渐显现。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导致高职生就业难固然有许多外在的客观因素。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等,但高职生自身的缺陷,如知识陈旧、转化率低、职业生活模糊、准备不足、依赖性强、创造力弱、理念滞后、就业能力出现危机等。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职生之所以存在上述种种缺陷,与高校长期忽略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关。如何加强高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逐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职业意识对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职业意识是高职生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的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与愿望。因此。职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职生的择业心理、择业态度、择业方式与择业结果。职业意识的生成与确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职业意识由职业价值观、职业定位、职业理想、职业风险意识和职业调适意识五个要素构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职业意识对于高职生的职业社会化乃至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它具有突出的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是直接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生虽然处于职业的准备阶级。但良好的职业意识是他们当前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增强他们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加深他们对未来职业应具备的条件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增强学习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并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设定职业目标。

第二。职业理想是指高职生对未来工作的部门、环境、种类以及职业生涯中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与追求。它可以为高职生职业准备提供正确方向与强大动力。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高职生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兴趣的培养。而职业理想与职业兴趣又会转化为提高职业能力的内在动力。

第三。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与态度。是他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在职业意识的五个要素中,职业价值观是职业意识中最上层的部分。它影响制约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识与品质。成熟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提高职业的稳定性、适应性与满意度。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固然受家庭、社会与时代的影响。但学校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

第四,作为职业价值观的外化。职业期望是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也就是希望自己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与倾向。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有助于职业的顺利发展。过高的职业期望通常表现为过分强调自己的兴趣能力。而忽略职业市场的需求;强调职业的待遇、环境与社会地位,而不肯接受听从他人管理、工作变异性大、待遇偏低、或职业环境不佳的职业。

第五。作为职业意识范畴的从业意识。是高职生大学学习的动力源之一。是贯彻“学以致用”理念的出发点。是职业生涯设计优化的心理前提。积极健康的从业意识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作用。有助于个人职业选择顺利实现。职业生涯顺利发展。

二、高职生职业意识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就业制度的深刻变化。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遇到的困难、挫折与冲突越来越多。导致了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上述问题产生的诱因很多。但高职生自身职业意识的普遍缺失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分析高职生职业意识缺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趋利性

首先。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职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已被普遍接受。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多数高职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会将现时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与保障放在首位,而淡化专业价值感;其次,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部分高职生职业意识中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再次。日益增长的教育成本已成为高职生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负担最终会转嫁到高职生身上。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追求利益回报的直接动力。这是高职生职业意识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又一重要原因。

当前。高职生职业意识的趋利性具体表现为注重物质利益。这一特点说明。与传统的就业观念相比。多数高职生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新的变化。一部分人的职业意识甚至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具体表现为:(1)在择业的认识方面,“工作就是生存与赚钱的手段”的观念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此观念的影响下。这些人甚至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2)在择业行动方面。过分强调物质条件与待遇。在选择地域时局限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在选择单位性质时向往稳定性高的国有制单位。在选择工作环境方面,过分追求环境的舒适度。高职生这种仅仅用商品经济的观念来审视职业的价值态度。必然会诱使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思想。从而淡化职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这种个人功利性超出思想和道德水准的制约。而与社会整体功利相悖。就必然会导致自我设计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对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使用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

(二)盲目性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主体上个人取向较强。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普遍重视自我发展。过分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但实际上,多数高职生对社会和职业缺乏理性的认识。对职业生涯缺乏科学规划。而且普遍具有盲目攀高心理。由于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对主客观条件的分析往往不够准确。对行业用人的要求与条件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职业理想往往也不切合实际。导致他们在择业行动中表现出以下明显的盲目性特点:(1)没有明确具体的行业和职业目标。没有切合实际可行性强的行动方案。

广撒网,碰运气,就业的成功率低;(2)普遍将择业目标设定过高。因此而错失就业机会;(3)过分追求物质条件而盲目就业。不顾自己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专业特长、个人特质、职业兴趣是否与所选择的职业相匹配。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设置障碍。

(三)从众性

所谓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影响与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也很普遍。从众性是当代高职生职业意识缺乏的另一个表现。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积极意义上的从众表现为:对当前就业市场情况有充分的认识。能感受到激烈竞争的压力。有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思想准备,注重自己的素质能力拓展等。高职生在正确的引导下。形成这些正面积极的从众。对个人对社会均有益处。消极意义上的从众表现为:不愿意到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不愿从事需要付出一定体力的工作,不愿到“无保障”、风险大的民营企业就业,不愿尝试自主创业。在对待就业违约的态度上,多数人认同“有签先签,保个底,碰到好的就违约”的做法。这种消极的从众使个人在行动、信念上改变原有的观点。放弃个人的意见。不加分析地跟随大众心理。导致高职生毕业就业难的局面加剧。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无益的。

(四)依赖性

高职生择业的依赖心理是职业意识缺失的具体体现。依赖心理的实质是缺乏主见与自信,主动放弃择业的自主权与支配权。在择业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独立性不强。信心与勇气不足。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和推销自我。不敢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而是将就业的希望寄托在亲人、朋友和社会关系上。寄希望于学校的安排落实。有的甚至主动放弃竞争。听天由命。

部分高职生利用他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实现了就业。但从长远来看。依赖心理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及职业发展是有害的。通常,依赖习惯会使人逐渐丧失自信,失去自我,滋生惰性。此外。由于依靠他人资源实现就业的高职毕业学生没有参与公平竞争,也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造成了障碍。

职业意识是一个随着求职的到来而逐步形成的心理过程,它的成长受个体、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上述因素中。学校教育状况无疑会对职业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高职生职业意识缺失。与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缺失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职业意识教育认识不足。观念滞后。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教育。即面向就业市场。培养实用人才:二是走与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同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基于上述宗旨。职业意识的培养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和任务。但实际上。许多职业院校没有把握好发展方向。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致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更多地关注职业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而不能从培养合格的“职业人”的角度去关注职业意识。不能认识到职业意识对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基础作用。

第二。职业意识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职业意识是个逐步形成的。它伴随着高职生的成长而逐渐发展。学校应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地进行教育与引导。职业意识教育是伴随学生成长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职院校并没有准确地把握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规律并选择相应的教育策略。往往只注重第三学年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而忽略前期基本的职业知识教育。显然。这种不系统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不仅使职业意识教育明显滞后。同时也会使职业指导工作苍白无力。事倍功半。

第三。职业意识教育措施不力。既然职业意识教育是项系统工程,就应予以全程化设计。但在教育实践中。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他们往往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而对职业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既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导致多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模糊,毕业后职业化程度不高。

三、高职生职业意识培养的学校策略

如前所述。职业意识教育是项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有赖于学生本人、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但学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高职院校应切实担负起教育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引导学生从职业的角度去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积极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

1 更新观念。走出职业意识教育认识的误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以及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尽相同的鲜明特点。决定了高职生职业意识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从某种角度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学生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首先。要提高对职业意识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形成职业意识教育全员化职业化的共识:其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目标。充分认识职业意识教育的全程性、连续性和职前性。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教育与指导的转变。

2 职业意识教育必须全程化、系统化。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因此。职业意识教育必须是一种养成教育。职业意识的培养是以强化学生对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和结合点的职业素质教育形式。必须把其作为一项内容、形式、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工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各年级中全面推进。形成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

3 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意识产生于对职业的初步定向。在择业选择过程中逐步发展。在今后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成熟。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开展多种社会实践。努力使实践教学在仿真的而非在校园的环境中进行。不断地让学生身临其境。用职业行为履行职业责任,用职业责任规范职业行为。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创造性劳动的乐趣。既能增强他们对未来职业直接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与职业能力。随着这种认知的积累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职业意识会实现飞跃。会逐渐理性和现实。从而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职业定位。

4 努力探索职业意识教育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高职院校要以职业价值观培养为核心。以职业定位、职业理想、职业风险意识和职业调适意识为基本内容。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构建职业意识教育内容体系:要开展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认知职业;要普及职业基本知识。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社会。为未来确定职业选择。为实现择业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5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职业意识培养的作用。如上所述。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的形成有赖于学生本人、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样。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社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并有效发挥各种校园传播媒介。拓展职业意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6 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决定职业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全程性、系统性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首先,要选聘高素质的教师,或聘用职业人从事此项工作;其次,鼓励从业人员参与其他职业指导。以丰富职业教育中职业指导的经验。

作者:钟立华

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篇2:

劳动尊严视阈下的高职生就业教育

摘 要:劳动尊严教育是高职生获取社会尊重、实现自我价值、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克服当前高职毕业生劳动行为异化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应推进劳动尊严观教育,规范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强化创业技能培训,使其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得社会尊重。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職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課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

[6]胡春光.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374.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李传义

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 篇3:

浅论高职院校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

摘 要: 高职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文明示范寝室对高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文明示范寝室建设,可转变高职生观念,提高养成教育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明示范寝室建设 养成教育

据统计,平均每个高职生每天1/2的生活时间、1/3的学习时间在寝室度过。寝室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对塑造他们的性格、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部分高职院校坚持把寝室文化建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本着“文明修身从小处着手、成人成才从小处起步”的“以小见大”方式,尤其注重加强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创造健康、文明、和谐、优雅、向上的育人环境,培养高职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人文精神,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对高职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高职生文明示范寝室建设的意义

1.对高职生学习的影响。

文明示范寝室规定在寝室内五不准:不准打麻将、不准玩扑克、不准抽烟、不准酗酒、不准谈情说爱,这样有利于督促寝室成员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自我要求上进,把学习放在首要任务,对学习始终保持高度热情。另外,卫生整洁、布置合理、环境优美的宿舍物质文化也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想象力,扩展他们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试想,谁会待在一个臭气熏天的寝室认真学习呢?

2.对高职生生活习惯的影响。

文明示范寝室要求寝室成员每天23:00之前睡觉,不再上网聊天;7:30之前起床,整理好内务,保证被子、鞋子、椅子三点一线。这样一方面能提升高职生的生活品味,督促他们养成早起早睡的健康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创造与维护文明的生活环境是高职生道德践行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搞文明示范寝室,要花费寝室成员的很多心思,使他们都能养成及时整理物品的习惯,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与强烈的责任感。

3.宿舍文化对高职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龄人交往较少,与人交往能力不强。一个寝室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个性、脾气、爱好千差万别,成员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文明示范寝室建设以加强内务管理为突破口,发动高职生在寝室里共同搞好内务,时时刻刻保持内务整洁,尤其是下午检查中不能有寝室成员在床上睡觉,以督促每个寝室成员在没课的时间去图书馆学习。这样寝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较易培养高职生接纳别人、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影响文明示范寝室建设的因素

1.家庭原因。

现在绝大多数高职生是独生子女,家人大多溺爱,很少让他们进行家务劳动。这样造成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漠,在寝室不能自觉地清理寝室。

2.认识误区。

高职生经历了高考的压力,在进大学之前高中老师一再强调大学是美好的天堂,可以尽情地享受。所以大多数学生对搞好内务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不搞内务才是真正的高职生生活。更何况搞好了内务也不代表能力强,能找到好工作。因此,他们对文明示范寝室建设持不理解与排斥态度。

3.叛逆心理。

高职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渴望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他们渴望思想独立与自由,不再接受拘束。他们认为寝室仅仅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只要自己能看得下去,就不管别人的事。搞文明示范寝室建设就是剥夺了他们的自由,限制他们的人权,与人性化的管理相违背。

三、加强文明示范寝室建设,提高养成教育水平

1.转变观念,加强引导。

转变高职生观念是建设文明示范寝室的前提。应该说高职生没有认识到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与高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要加强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首先要转变高职生观念,要充分意识到文明示范寝室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它作为提高自我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共同进步;要意识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寝室内务都搞不好,何以搞好社会建设,文明示范寝室建设的目的是帮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生活品质。只有高职生的观念改变了,才可能积极推动他们加入到文明示范寝室的评比中来。

2.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

文明示范寝室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给学生们树立了吸引人的目标,对学生有强大的激励作用。用先进的典型寝室激励学生,同时,对落后的典型寝室进行反面教育,告诉学生引以为戒。刚开学时,在男生寝室楼F栋,109室卫生一塌糊涂,对面寝室108内务却保留了军训时期的高标准。学校给108室挂上“文明示范寝室”牌后,109室的成员感到无形的压力,这时辅导员抓住他们的心理对其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只要认真做好寝室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就可以获得德育学分。之后他们寝室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每天早上宿管老师例行的日常检查中,109室均能得优。

3.充分发挥寝室长的主体作用。

加强学生文明示范寝室建设,辅导员与学生干事是核心,寝室的管理细则是保证。但仅凭这些还不够,还必须依靠寝室长来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使广大同学都能朝着讲文明卫生的目标努力。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人物——寝室长。寝室长不仅能及时掌握寝室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而且他与寝室成员年龄相仿,在思想上、感情上容易沟通。因此,要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在选举室长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室员特点,选出具有较高的威信,能够把寝室成员团结在一起的领头羊作为寝室长。

4.加强团委对文明示范寝室的管理。

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团委要做到规范管理,定期检查,奖罚分明。要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开展“美好寝室”“寝室文化设计大赛”,更能调动全院学生创建文明示范寝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能加强对寝室文化的理解。要把学生的寝室内务表现列入其德育考核内容之中,把整理内务作为一种内化行为。不少高职生形成了在寝室吸烟、酗酒、打牌、赌博、通宵上网、使用大功能电器等不良风气,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团干作为高职学院最优秀与最积极的一分子,对其他同学起到模范作用。团委要对这类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开展团干示范岗,对文明示范寝室成员进行言行举止的检查,能带头营造寝室良好的学风,创新面貌。对于文明示范寝室员的各成员成绩优异者,前20名的寝室可以评选为“十佳双优寝室”。

总之,文明示范寝室的建设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创造“团结向上、安全文明、卫生整洁、和谐愉快”的宿舍环境,促使高职生学们养成热爱生活、文明、自律的习惯,展示对美的追求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对养成教育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解元.高职院校学生寝室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2]崔宁宁.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

[3]腾欢,周晓霞.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寝室文化与个人素质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教育,2008,(16).

作者:路敏 欧阳叶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中心理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