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健康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体育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正日益受到体育学术界和全民的关注。而且近期发生的大学生猝死马拉松事件,更突出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安全教育的融合,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健康人才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第一篇: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论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促进技校学生心理健康

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体育与健康》课上的学练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造就和培养一代身体强壮、心理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体育工作者来说,关注该课程标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影响,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结合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分析,笔者就《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谈几点拙见。

一、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现状分析

技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处于青春期阶段。技校学生是一个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相对散漫、心理问题相对较多、内心压力相对较大的特殊群体。从心理方面分析,其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消沉型

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使学生受到异样的眼光、片面的评价,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失去上进心,厌恶学习,意志消沉,缺乏自信。

2.孤独型

相当一部分技校学生得不到家庭的激励和温暖,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不但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他们的成长也失去了一个良好的土壤。因此,许多学生形成性格偏差、孤独冷漠的性格。

3.焦虑型

由于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渠道不畅,与他人交流缺乏正确的方式。这些来自学业、家庭和社会的各种烦恼,使学生情绪焦虑,甚至暴躁。

4.逆反型

有以上不良心理特点的学生,长此以往,人格容易发生变异,往往通过破坏性行为来获得心理平衡,逆反心理较强,给学校管理带来困难,也成为家庭稳定的不和谐因素。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心理健康效应

1.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参与身体练习后的疲劳,以及赛场紧张的氛围或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战术心理调整,努力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学会在逆境中树立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完善自我。

2.消除抑郁,缓解压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练过程中,通过争夺激烈的球赛、快乐刺激的游戏、节奏优美的韵律体操等集体活动,以体力上的紧张状态,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孤独、烦虑和消沉。尤其是通过克服比赛中的紧张、恐惧情绪,使学生缓解压力、降低疲劳、调节性格上的孤独冷漠和情绪上的焦虑。同时,技校学生面临着升学、文化课统考、技能考证、就业等诸多竞争压力,这些压力也可以在该课程中得到有效地缓解。

3.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在《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练过程中,形成多样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集体项目的合作与竞争中,能给人以多种刺激、丰富的情绪体验,释放心中的郁闷,展现自我,得到成功、快乐的体验,从而使情绪得到调整,情绪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

4.形成竞争意识,正确应对竞争,适应社会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规格严密、客观公正的活动,既要求学生肯于吃苦,勇于拼搏,发挥特长,还要具备心理适应能力、战术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通过《体育与健康》的学练过程,可以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掌握竞争技巧,形成公平竞争态度,以健康的心态去应对人生旅途中的无数次拼搏。

三、《体育与健康》课发展健康心理的方法

1.提高学生对上课的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呢?首先,要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白体育知识、技能对身体健康、生活、学习及将来的作用;其次,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学练形式和教学手段,创设融洽的氛围;再次,不断调整练习难度,使学生能够不断获得成功,激发其积极参与的热情;最后,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爱好,并成为其终身锻炼的永久动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充满自信的人会不断努力,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取得点滴的成绩或进步时,教师要通过口头或身体语言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

3.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能力,设置具有一定梯度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使课堂教学过程中伴随着对学生意志的磨练。这种在学练过程中形成的坚强意志品质,可以迁移到生活、学习、工作中,对学生将来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无疑是一次又一次的演练。

作者:郎咸雷

第二篇:新时期体育与大学生身体健康

【摘 要】健康是伴随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体育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正日益受到体育学术界和全民的关注。而且近期发生的大学生猝死马拉松事件,更突出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安全教育的融合,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健康人才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安全;健康

现代社会加速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脑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体力劳动的成分逐渐下降,往往造成大肌群的血流量不足,出现“生理性”“肌肉饥饿”,表现为肌力减弱,体质下降,工作的耐久能力差,疲惫感增加,致使人群整体的体格和精神面貌受到影响。近期发生的广州大学生陈杰跑马拉松猝死的事件也暴露出我国体育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失。新时代环境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生命安全教育成为必须。而且要力求将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大限度地融合。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合紧扣当今社会自然生态恶化和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大环境背景、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亟待完善的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紧迫性。

教育部体艺卫司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正式将原来的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突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目前各国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也都在随着社会、教育和个体发展需求的日益提高,不断探索发展,试图寻求相对符合本国国情的体育课程思想及内容,以达到该课程教育之预期目的。我国的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重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适时展开,并且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造成学生体质状况下降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体育课程本身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是在社会、学校、家庭诸多合力的促使下造成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普遍重视增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出台了各种适合本国国情的体育健康政策。据近期美国对大学体育课内容的调查,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按顺序为:1.培养终身体育;2.增强体质促进健康;3.从参与体育运动获得乐趣;4.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5.发展运动技能……共12条,对于终身体育和促进健康放在首位。在瑞典对青少年健身活动的鼓励是世界上独树一帜,政府每年补助1.82亿克朗支援地方开展群体活动,对青少年的规定是只要有5人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1小时,就每人补助17克朗。在法国,政府对青少年的体育与健康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学校体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门份量很重的课程,小学有1/3用于体育教学,每周有8-9小时体育活动;中学生每周5小时体育活动。初中体育课每周3小时,高中2小时,另外还有课外活动站用以接待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動。学校开设游泳课,每个学生须有5平方米水面,最少不少于4平方米。

通过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是因为人体机能的适应也有其规律,人体在进行运动时,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定的反应与适应过程,它是有一定规律的,当人体开始运动时,身体承受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体内能量储备逐点下降,这一期间,称为“工作阶段”;经过间歇和调整,可以使体内的能量储备逐渐恢复并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这是“相对恢复阶段”;再经过合理的休息和能量补偿,机体恢复功能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阶段”。根据这一规律,为了使学生体质得以增强,就必然使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得以提高。目前在国内武汉、西安等地高校陆续以“安全原因”取消了长跑,这将使体育课陷入越怕越保守,越保守学生体质越差,风险反而越来越大的怪圈。只有加强体育安全教育才是根本手段。

总之,在体育健康课程中切实加强生命安全教育是当前体育工作者所要重视的新课题,不仅要在理论上向学生传输防灾和自护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际演练操作中加强学生的自救互助能力,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最好地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生命安全健康意义。关注和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尤其是青少年本身更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的爱好、兴趣,选修一、二项运动作为自己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使自己终生受用。

参考文献:

[1]杨军,李金.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10(5).

[2]曹湘.生命安全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结合的思考[J].运动,2010- 11(15).

作者:张楠 刘军 张胜衿

第三篇:论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身体健康

摘 要:在深入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技术动作增强体质,增强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习惯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而体育与健康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行为,当然也就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体素质。如何加强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培养,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使这一改革更具有针对性,有必要对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与健康做一调查研究,以寻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对策,以利于学校体育改革的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四川部分高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计300 名,其中男生160人,女生140人。

在阅读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列出相关的调查题,并取得各班班主任及班级干部的配合后,于2007年3月10~12日在课后15 分钟前发给学生填写,然后随堂收回。为了使调查能够反映不同阶段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状况,本次调查分别对大一学生共2个班级、大二学生共3个班级、大三学生共3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由于大四学生正处于写作论文阶段,此次大四学生不在此次调查范围之内。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 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 %。

对调查的数据和文献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研究,有些调查项目对男生和女生进行分别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动机

大学生体育动机是对体育价值实现的动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既是实现体育功能的实践,又是实现体育价值的结果。大学生只有对体育产生了强烈动机,学校体育才能得到存在和发展。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高校体育的动机,对大学生采用了表1方式的问卷进行了调查, 各项目可以复选。

从调查的结果看,大学生对体育的动机首先是强身健体,其占比例很大,达到了94.2%,说明大学生能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而为了体育成绩的比例占了21.7%,但多数大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的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养成坚持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而只是将体育运动作为缓解压力的比例占了5.8%。大学体育改革后,大学生对体育的动机由为了考试成绩而变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兴趣爱好,这说明体育淡化了学生的达标考试,更加重视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营造是今后大学生体育发展的主线条。

2.2 周锻炼次数及锻炼时间

为了了解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次数及锻炼时间,设计了调查表。其统计结果见表2、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每次锻炼120 min 以上的人不到5%,男生锻炼60~120 min的人所占比例明显高出女生。锻炼30~60min的比例最高,两者合计占46.3%,锻炼时间不足30 min 的人中女生也占到18.9%。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女生的锻炼时间总体上少于男生。女生不超过60min者占女生总人数的85%,而男生不超过60min者只占男生总人数的67%。

一般根据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每次适宜的锻炼时间,国际标准为每次锻炼时间是30min,我国也是30min,而根据我国状况推导认为每次锻炼时间下限为20 min 最适宜困。要取得一定锻炼效益每次锻炼时间至少在20~30min。在体育锻炼增强心脏功能研究方面也有研究报导:要达到增强心脏功能的目的,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20min,且在20~60min耐力项目比较适宜,对循环和呼吸系统刺激较充分,易提高心肺耐力水平,且不易引起关节损伤。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精力旺盛的时期,要达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则最好需要每次1 小时的锻炼时间。从调查中看出,大学生的锻炼次数明显不足,尤其女生的锻炼时间比男生明显要少。每次锻炼时间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女生体质偏差的原因之一。

2.3 每次运动强度

为了了解大学生运动强度与体制的关系,将按体质“强”、“中”、“弱”分三个组分别调查。将平时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定为“强”,成绩一般的为“中”,成绩较差的或者不合格的为“弱”。

从对被调查学生每次活动强度来看,12.1%的同学感觉非常累,48.4%的学生感觉比较累,33.8%的学生感觉不太累,5.6%的学生没感觉。一般认为运动强度小于50%的没有锻炼效果,大于80%属于大强度,锻炼时感觉非常累的锻炼强度往往大于80%,锻炼强度在50%~80%之间会感觉比较累,感觉不太累或没感觉的大致都在50%以下的强度。锻炼时运动强度适宜范围是不应超过最大强度的80%和低于50%,一般在60%~70%之间。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基本在与自身锻炼状况相适宜的负荷强度即达到有效锻炼强度。

从强、中、弱三类学生的对照比较中可以看出,锻炼时经常只维持在50%以下的强度者,体质健康强的学生占37.4%[注:(19.1+40.2+3.4+12.1)/2=37.4],弱类占43.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呈现出体质健康水平越低体育锻炼强度越小的趋势。从性别上看,50%锻炼强度以下者,女生占46.5 %,男生占29.8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可以认为,女生锻炼强度太小,也是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大学生生理指标

为了调查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绵阳师范学院校医院的“学生生理测量表”进行分析(选取了体育系、数学系、中文系为样本)

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系的肺活量平均值达到了3800,而数学系为3100,中文系则是2900,这些系别的心率差异也比较大。从数据上看,平时经常锻炼的学生比平时锻炼的比较少或者是不锻炼的同学的生理指标高。

为了调查大学生体育行为习惯对身体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对他们肺活量(也称肺通气量)及运动后心率的变化进行了测试。此项调查学生共计80人,分为A、B两组,各40人。其中:A组:每周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且每次时间在60 min以上。B组:每周锻炼次数在2次以下或者基本不锻炼,且每次时间在60 min以上。

肺活量测定是临床医学用于评价肺疾患时肺通气功能的常规检测手段,它可对呼吸生理功能做出质和量的估价。通过调查发现,A组中肺活量>3000 ml的人数达到了40%,明显超过B组。可见,增加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了测试运动后心率的变化,首先测量出平静时的心率,然后再检测50米跑步后心率,最后计算出运动后的心率上升值。从50米跑后,心率上升<45次/分者A组高于B组,>45次/分者A组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可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都比一般人小,不易产生疲劳,恢复也快。而一般人就要靠增加心跳频率来满足需要,缩短了心脏的休息时间,会过早产生疲劳,运动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其原因是经常锻炼的人,心脏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大,适当增加心跳频率就可以满足要求,很显然这是心脏机能的“节省化”现象。在剧烈运动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即使心率达到200次/min左右时,每搏心输出量也能保持个体最大值,具备了承担人强度剧烈运动的潜在能力,能够满足机体剧烈运动的需要,这是身体锻炼给心脏功能带来的良好反应。

3 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有强身健体的正确体育动机,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坚持锻炼的习惯的重要性。许多学生体育锻炼次数少,与没有时间及缺少场地器材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高校必须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学生体育锻炼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加强大学生进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正确认识健康的内涵;优化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环境;建立完善的体育评价考核机制;高校体育课程的单一学科结构向多学科综合课程结构转变、加强学生的体育意识,注重从学生的具体需求出发。

参考文献

[1]樊炳有.对整体健康内涵及其促进理论的探究[J].体育学刊,2001,94(2): 55.

[2]王启明.当代大学生体育心理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0,(2):79.

[3]程葵.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分析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15.

[4]徐志刚,刘盎.论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3,(4):51-52.

作者:阎 勇

上一篇: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下一篇:小学生获奖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