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下的旅游管理论文

2022-04-22

摘要:为了接轨旅行社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变化,尤其是电子商务部门的新建和传统岗位任务的变更,通过《旅行社运营管理》课程改革,将“互联网+”带来的关于旅行社行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新兴技术引入课堂,实现课程建设与旅行社行业最新发展相适应,促进行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衔接,提高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学校育人品牌。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法下的旅游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法下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1:

行为导向教学法驱动下的旅游管理应用类课程课堂实践初探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法日益成为一种日常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教学体系中。作为面对着与市场接近较多,实践性较强的旅游管理类学生的教师而言,不断在行为导向教学法驱动下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应用类课程教学方法便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中。本文选取旅游节事活动策划一课,深入剖析如何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此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旅游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出越来越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旅游管理课程;课堂实践

行为导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它以实践为导向,以目标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旨在培养人才的全面职业能力。在世纪之交,我国引入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真正意义上进行试点工作是在本世纪初。当前,随着我国学者对“行为导向”认识的加深,其主要教学方法逐渐被迁移至我国的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周丹,杨晓玉认为行为导向教学中常用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教学法:①模拟教学法,即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②案例教学法,即根据实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作准备的目的。③项目教学法,即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④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现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⑤大脑风暴法,指老师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学习的同时,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课程的设置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类应用型课程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密切结合,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模式而来的产物,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强调学生在具备知识的基础上,更注重能力与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具有处理日常事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旅游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服务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其课程最大特色便是与旅游市场的紧密且有机的结合。这势必对旅游管理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外,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旅游管理类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课程便成为高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各种实务类、运营管理类、策划类的课程学习成为了高等院校旅游管理类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本文选取旅游节事活动策划这门课程的一堂课为切入点,认真分析该堂课程的运作的始终,以此初步探讨在行为导向教学法驱动下的旅游管理应用类课程的课堂实践。

一、该堂课主要讲授的理论知识

本堂课程为旅游节事活动策划运作流程这一章节中的“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这一部分内容。其基本流程为:①运用头脑风暴法或资源分析法等方法,对旅游节事进行概念创意,并将所有的创意分别单列出来。②依据旅游区旅游资源、区位环境、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客源市场环境等对方案进行充分、全面地讨论。③在对旅游节事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遴选出合理而有价值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选定主题。④进一步对概念进行内涵挖掘、拓展、包装,使概念具象化,提供给旅游者满意的产品,为经营者带来效益。此部分内容之前,已经讲述过旅游节事活动策划的原则、方法和一般模式,以及策划问题界定和人员选择、相关调查与分析等相关内容。

二、课程设计

李和平,姬瑛洁提出的ID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基本流程为情景设计、资源搜集、问题设想、和谐讨论、分析评价、经验练习。汝骅指出行为导向教学的“四阶段实施模式”包括了可行性分析、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4个阶段,同时提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穿插进行、不断反馈与调整。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均基本流程还是要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本节课的讲述及总结这个流程,只是在教学理念上把课堂的主体还给了学生,教师从中主导,并且引入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遵循一般原则,表1对本堂课程以45分钟一学时为例,进行了设计。

表1 一学时课堂过程设计表

三、教学实施过程分析

根据上述流程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握住各环节的重要内容、关键点及时间,力求达到教学效果,其主要步骤如下:

1.开场白。此环节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首先,此环节需要把前一阶段所学知识,特别是此堂课上可能涉及的知识点如旅游节事活动策划的原则、方法和一般模式,以及策划问题界定和人员选择、相关调查与分析等相关内容复习进行再一次复习,为本堂课做好知识的储备。其次,要向学生说明此堂课将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来讲授“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这一节内容,让学生在思想上做好准备。最后,要求学生按6—9人一组自行组合成若干小组来参与此堂课程,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张A3的空白打印纸用以全程记录,并提醒每个学生将自己的学号及姓名写在纸上,同时提醒此堂课结果将作为一次平时成绩,以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

2.头脑风暴案例训练环节。此环节设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头脑风暴这一方法,为下一环节正式开始课程内部作充分的铺垫。通常是用贴近生活的案例作为引入,比如说,让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设想牙签的用途。等到训练结束后,请写出最多用途的一组学生代表作报告,然后请其它组的学生作补充。此环节的教师总结非常重要,将为下一环节的正式引入指明一些重要方向。总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强调头脑风暴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成功要素,热情积极、自由畅谈、延迟评论、切忌褒贬、追求数量。二是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分工,强调人员选择与分工的重要性,此环节中常见的问题是记录者未明确,每个组员都在记录,导致讨论不足、记录重复;有些记录人员位置偏离中心,客观上导致一些成员参与度不够等。三是根据学生最后报告每组数量快慢,提醒学生在记录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有编号的小组马上可以报出自己的数量,没有编号的要花大量时间重新统计。

3.提出模拟教学实例。学院将拿出5000元人民币作为活动基金,支持学生以大学生为主题开展节事活动。现将该节事活动项目的策划交由本班部分学生完成,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请每个项目小组现在进行“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提出一个简单的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方案,以此来赢取5000元活动基金。面对虚拟的5000元活动基金的诱惑并为了获得优秀的平时作业成绩,每个参与学生都跃跃欲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时恰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抱以极大兴趣,但学生比较迷茫并不太清楚这一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的具体步骤,此时教师的过程引导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提醒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旅游节事进行概念创意,并将所有的创意分别单列出来。此过程要求学生牢记头脑风暴的基本规则和成功要素,给予一定的时间,然后要求由提出创意数量最多的一组进行汇报、其它组进行补充,此阶段可以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同时聆听别的小组人员的创意,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视野。

4.进一步深化主题。告诉学生现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校的操场,请各位同学利用资源分析法来筛选前期获得的概念,最终筛选出10项每组认为最有可能实施的节事活动主题,最后由每个项目组成员代表一一汇报每个小组的10项活动主要概念。

5.初步遴选方案。本环节要求学生依据资源、区位环境、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客源市场环境等对方案进行充分、全面地讨论,再次遴选出5项每组认为最有可能实施的节事活动概念,讨论后,再次由每个项目组成员代表一一汇报每个小组的5项活动主要概念。

6.再次遴选并确定方案。在对节事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遴选出合理而有价值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选定主题。此次需要认真讨论最后确定每个项目小组的主题。并将最终选定的主题由每个项目小组一一汇报。

7.教师总结。此时离45分钟的课堂结束已经不远,虽然“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的全部内容还没有结束,最关键的内部还没有涉及到,但恰恰通过之前的方法训练,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方法,此阶段要做的就是对课堂的总结并且布置课后作业。每一个项目小组都已经有了自己的选定主题,此时要求学生进一步对概念进行内涵挖掘、拓展、包装,使概念具象化,提供给旅游者满意的产品,为经营者带来效益。这样便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训练有了自然地延伸,这让学生将课堂与课后两个阶段通过一个案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最后,整个过程控制显得极为重要。在课堂控制中要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此处的时间概念有两点,一是要牢记课堂时间仅有45分钟,所以每个环节应当严格按时间来推进,否则会造成课堂内容的不完整性;另外必须向学生强调往往在现实中头脑风暴的时间不会只有这么短,这只是一个实战模拟,平时这个“主题创意和开发设计”的过程长达数天是极为正常的,让学生一定要理解清楚。同时,在训练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提醒学生对之前学到的一些原理、方法、模式的运用,让这些理论性较强的原则、方法、模式真正印在脑中,运用于创意过程始终,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在课堂中也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及集体荣誉感。最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行为导向教学法成为旅游管理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DIRKS.Schlüsselqualifikationen nach D[M].Mertens-Konzept und Kritik.Germany:Osnabr,2006.

[2]周丹,杨晓玉.行为导向教学法实施过程优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5).

[3]汝骅.“行为导向”理论在营养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2010,(3):350-351.

[4]韩志丽.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会计之友,2006,(7):65-66.

[5]黄翔.旅游节庆策划与营销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李和平,姬瑛洁.行为导向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4):107-108.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委重点项目“高等教育旅游类专业人才全面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0811018)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云耀(1979-),男,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营销、旅游节事活动策划、旅游政策法规。

作者:张云耀

教学法下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2:

《旅行社运营管理》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

摘要:为了接轨旅行社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变化,尤其是电子商务部门的新建和传统岗位任务的变更,通过《旅行社运营管理》课程改革,将“互联网+”带来的关于旅行社行业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新兴技术引入课堂,实现课程建设与旅行社行业最新发展相适应,促进行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衔接,提高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学校育人品牌。

关键词:《旅行社运营管理》;“互联网+”;课程改革

《旅行社运营管理》是一门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为学生提供就业的导向和岗位技能的培养,是一门实践操作型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本课题,能够为学生提供行业的最新动态、前沿知识和岗位需求,能够为企业输送专业、对口人才,节省企业的岗前培训和人力资源成本,树立学校培养高技能水平人才的良好口碑和信誉。此门课程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实践课程与行业紧密相连的关系,极具实践意义。

一、课程基本情况

《旅行社运营管理》是面向导游、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阐述旅行社的产生与发展,旅行社的职能、业务和分类,旅行社的组织管理和经营计划,旅行社的市场细分和定位,旅行社产品的开发设计,旅行社的采购业务,旅行社产品的定价、促销和销售,旅行社的接待业务,旅行社的客户管理和质量管理,旅行社财务管理,旅行社电子商务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行社企业产生宏观概念,了解其内部流程、部门职能与关系、运行规则等一系列基础性知识,并培养观察、把握不同类型旅行社企业整体情况的能力。

目前采用的教材为2010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行社经营管理》,2013年第二版。本教材的特点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一方面摒弃了传统教材的“章、节”等架构体系,遵循“项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建构了项目、模块、工作任务层层相扣的新体例;另一方面围绕旅行社产品,突出实践的培养目标,从产品开发、营销和运行的角度对旅行社产品创意、生产、组合、销售、操作、售后服务的系列过程进行了实践性的分析与探讨,体现出了现代旅行社企业经营管理的时代性。

二、课程建设内容

(一)添加课程内容,吐故纳新

1.更新产品开发理念,创新设计。网络海量信息的涌入为游客带来充沛的目的地旅游资源知识,使游客需求更加碎片化,因此产品的种类更加丰富,以前的固化的跟团游已逐渐降低比例,而定制产品成为旅行社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行业的转变决定教学内容,因此在课程中加入定制旅游产品的开发内容就成为必须。

2.结合产品营销渠道,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平台作为营销渠道运营在各行各业,旅行社也不例外。传统的门店营销逐渐被电子商务营销取代,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增加电子商务营销渠道在旅行社的运用,不仅要讲纯粹的电子商务类型旅行社,还要讲传统旅行社如何与电子商务结合,开发电子商务营销渠道。教师可以从打字速度和准确率、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语言和表情的使用入手,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将电子商务的知识、操作和理念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办公能力。

3.提出周边服务概念,回归本质。“互联网+”带来的自由行热潮衍生了不少以服务为核心的新兴业态。

①重新认识证照手续:由于各国对国人签证政策的放宽和海外旅游资源的吸引,国人出境游呈现井喷的趋势,办理护照和签证手续也成为了旅行社出境部门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旅行社证照部的实习生的工作内容和经验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

②全力打造专车服务:“互联网+”时代,自由行意愿的比例攀升,受到当地小交通不方便、民俗特殊性、语言不通等原因的约束,使得国人走出国门自由行一再受阻;而专车的出现解决了这些痛点,且该市场不断在扩大。

(二)创新教材形式,与时俱进

“互联网+”时代影响了学生阅读习惯,从书本到网络和手机,使得学生兴趣点和注意力产生了转移,这就要求教材的形式能够跟随网络的发展而创新;同时,大量的实习生在不同的旅行社岗位实习,其工作经验可以作为网络课程的资源。因此,结合以上两点,教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建设课程的网络资源。

1.微课与扫码。微课适合实践知识点的讲授,将不同岗位实习生的工作作为实践知识点讲授的案例,拍摄实习生工作的片段,一为工作内容分解,以在实习生现场工作展示工作流程;二为工作经验分享,以实习生工作经验总结知识点。

二维码是当今学生非常熟悉的信息辨认标识。教师编制教材时可在教材的实践知识内容后附上二维码,扫码即可看到以实践操作为内容的微课,实现课上理论加课后实践的双重效果。

2.微信平台与在线课程。“互联网+”时代,学生随处可用微信,而微信公众平台成为了有效而不密集的信息传播渠道。教师拍摄在线课程后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供学生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则可通过后台查看率了解学生多次重复点击的知识点,以便再次分析和讲解。

3.VR課程。VR课程适合《旅行社运营管理》课程中的旅游产品设计这部分,让学生通过拍摄旅游资源—踩线、设计旅游线路—产品设计,然后课堂展示—产品销售,身临其境。

(三)重视师资建设,夯实基础

师资队伍是教育的基础,其建设效果决定了院校育人品牌的层次和声誉。本项目将立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的,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高职师资力量的扩展和提升。

1.转变教学观念,以新促旧。时代背景的更迭决定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互联网+”既是教学观念转变的背景和影响因素,也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内容之一。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主要依靠“互联网+”时代新型的教材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教师透明化:在线课程充分利用学生课前自我预习和实习生的作用,课堂以学生讨论和作业展示为主,弱化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传统形象;在评价体系上,教师其次化:加入第三方评价,其一是低年级学生作为旅游者对高年级学生作业的评价;其二是用人单位的评价,改变教师一人决定课程成绩的传统评价方式。

教师与行业的关系——行业的更迭如何转化成课堂里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有接触行业前沿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里更上旅行社发展的步伐体现在:教师首先自身要学会电子商务的知识和运用;其次,教师能在电子商务的环境里总结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旅行社的影响,宏观给学生引导;第三,教师能利用电子商务带来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第四,教师能转变自己的身份,将自己定位为企业中的“师傅”,学生即为徒弟,体现职业教育本位。

教师对“互联网+”的看法——改排斥为利用。避免不了学生对网络的热爱,不如反过来利用——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融合教研一体,以研促教。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师资的培养极为重要,主要表现在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带动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职教师本位。“互联网+”时代,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受到了网络的冲击,教师应合理利用微信、APP和各类网站作为教学资源;采用蓝墨云、慕课、微课等形式作为教学手段;根据“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进行旅游方向的科研。

3.加强培训力度,以老带新。教师培训是促进高职教师在专业领域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首先,培训的来源多元化;其次,培训的种类要丰富。

“互联网+”时代,教师要特别注重进行信息化的培训,一方面可以活络教学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如何搜索最新行业知识。

4.促进真实上岗,以实增识。高职教育的过程和目的与实践紧密相连,如果教师授课多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动手操作,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企业也面临着理论与行业的脱节,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在于让教师实践出真知。

(四)丰富实践形式,以做促学

提高实训比例,以做促学:在“互联网+”时代,电商的冲击和刺激带来了行业的更新换代,注入了更多的信息化的内容,教师具体可以通过课程标准来调整课时理论与实践的比例;调整学校在校学习与定岗实习的时间比例;调整实践课时的学分;增加实践的作业;每个学期都增加与旅行社相关的实训。

发挥传统顶岗优势,产教融合:校企共建模拟旅行社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同时开发旅行社软件,使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企业软件,在校园中开设和管理实体旅行社,都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手段。

(五)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效果

1.实现实践导师跟踪培养。变行业师傅为实践导师,纳行业师傅入师资力量,全程跟踪培养。校企合作深度化的表现之一即为企业人力资源可以转变为院校师资力量。

2.教师专家联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决定了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之间的联手才能培养出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即:有实践能力接地气,有理论水平可发展。打通校企交流通道,校企深入合作,强化指导实习。

3.创新教学方法发挥优势。“互联网+”影响下,教学形式的颠覆和教学方法的变化体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

①课前利用网络自学,引导学生预习——其一,课程内容通过APP或者即时通讯手段,教师事先提供阅读资料和思考问题,让学生自我探索,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其二,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的特点,要求学生进行旅游行业新闻收集,以适应旅游行业新、奇、广的特点,提高行业敏感度,与以后的行业不脱节,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因为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时空性,便于教师将课前时间充分利用。

②课中利用网络互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需要老师课前利用网络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书本为主线,利用最新的新闻和案例,通过截图、视频的形式,提前准备好,课上展示给学生;适时,让学生全员参与网络资料的搜索,查看学生资料搜索的能力,也合理利用了学生与网络亲密的关心,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参与性,将课堂当成工作岗位,学中做、做中学。因为互联网的互动性,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生动,调动学生参与感。

③课后利用网络巩固,总结学习效果——课后通过作业和课上的“悬疑”,让学生自发利用网络寻找答案,以此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效果。因为互联网的及时性,能让教师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教学方法应利用“互联网+”的两大影响:一是及时联系方便,二是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多采用小组讨论式、探索学习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理论部分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生动的案例里,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案例应该是利用网络信息能得到的最新案例,与时俱进;实践部分多采用小组讨论式,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自学自省的能力,这个方法是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资源丰富性和沟通的及时性。

(六)多重评价手段,提档升级

多重的评价手段可以避免教师主观评价,可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化,可以将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和提高自己。“互联网+”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即时通讯评价,打破课程学期体制,实现年级互通。

三、结语

一门课程的改革可以引发多门实践课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課程改革,形成一个共通的模式,即,通过分析“互联网+”对行业的变化,梳理出行业政策、操作方面的变化、岗位需求的变化,进而推出课程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的变化,再细化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师角色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上。因此通过研究“互联网+”对《旅行社运营管理》一门课的影响,可以举一反三推出多门实践课程在“互联网+”可以进行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

[2]张文霞,宋微.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5).

[3]刘慧.“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教育,20015,(9).

[4]朱孔山.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6).

[5]曾静.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程改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

作者:朱丽

教学法下的旅游管理论文 篇3:

中加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前厅服务与管理课教学

摘 要: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中加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前厅服务与管理课教学现状,提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中加合作办学模式 前厅服务与管理 教学现状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近年来不断发展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领域萌芽发展,办学模式也朝着多样性方向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的机遇和契机,也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被称为是不出国门的留学。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同时拿到国内和国外两所大学颁发的学历证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中外合作办学要想取得成功,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从2002年起开始与加拿大荷兰学院(Holland College)实施1+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年学习中方必修课程,2年学习加方课程)。本文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分析此模式下的前厅服务与管理课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其具体措施。

二、教学现状

1.课堂采用的语言模式。

中加合作班的学生在大一学习国内要求必修的课程,大二开始学习加方指定的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是加方教师也可是我系教师。该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外语基础理解和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而且要具备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专业术语的中英通译。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大一被安排更多的公共外语教学学时,以便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从而在大二、大三专业课比较集中的阶段采取全外文授课时能取得理想效果,使学生真正领会到原版外国教材的先进之处,成为国内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通常采用以下三种语言模式。

(1)每年加方教师都会讲授专业课程,中方教师助课。教学中以加方教师为主导,国内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这种以国外教师为主的模式,真正体现了合作办学中不出国门却达到留学目的的办学目标。国内教师的有效补充,可以尽量减少语言问题对学生产生的理解障碍。

(2)中方教师单独授课,采用外文教学与汉语教学结合的方式。用原版教材讲授完整的一门课程或者一门课程的一部分,然后用中文讲授国内教材的相关内容,从而让学生同时领略到不同国家对于同一学科的认识的异同,达到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的目标。

(3)针对部分较难理解的教材内容,中方教师全中文讲授,或者采用中英双语模式讲授课程。虽然在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在该模式下只是利用了教材部分,但是对于某些知识难点和新兴知识点而言,却是一种可以采取的方式。

2.教材的选用——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课为例。

教材的内容和质量决定教学质量。通过合作办学,使用原版优秀教材以满足学生学习之需。原版教材的许多内容与国际接轨,内容新颖、实用,时代性强,让使用者耳目一新。而中加双方在教材选用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异。往往国内大专课程采用高职高专系列教材,而国外教师在教学中无统一教材。他们先分析学生需求,制定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大纲。教师自主选用能满足教学需求的教材,教材来源丰富,内容真实,时代性强,以创造出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学习氛围。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的教材最初选用了美国饭店业协会(AH&LA)的教材,是由美国人Michael L.Kasavana,Richard M.Brooks编著的Managing Front Office Operations:Six Edition。由于第一次采用原版教材授课,学生在对专业知识毫无知晓的情况下学习,必然会很吃力,甚至完全听不懂,因此中方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找到了中文教材《前厅部的运转与管理:第六版》,正是中国旅游出版社对AH&LA教材的译本。教师提前布置预习功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中文教材,在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课堂的英文教学就相对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2010年,加方教师授课改用了加拿大第二版的教材Check-in Check-out:Second canadian Edition,此教材是前台教材、介绍性的教材、总的信息来源及酒店会计学课程的辅助教材。相对之前的AH&LA教材,它虽然更加适合专科学生使用,但该教材很难找到配套的中文译本教材。中方教师通过搜索该教材作者Gary K.Vallen,Jerome J.Vallen的中文书籍,找到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管理译丛《现代饭店管理技巧(从入住到结账)第6版》。通过比对章节体,发现此书与加方教材大部分内容一致,所以也可以广泛的让学生用于课前复习。

3.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世界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因而对任何好的教学法都不能完全照搬,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的成分,创立一套合符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要固守一两种教学方法,而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因人施教是教学方法的唯一出发点。

在前厅教学中,我们常使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酒店实习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本专业常用实践教学方法。顶岗作业可以尽快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实现由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角色转换。

(2)案例教学法。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前厅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收集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既能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又能起到相互启发的作用。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进而促进教学。教学相长,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参与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专题汇报、小组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由变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

(5)操作示范法。通过教师现场示范、演示前厅的部分服务程序,学生提高对专业服务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6)情境教学法:在前厅虚拟场景前提下组织教学,采取角色模拟法让学生充当酒店前台员工,热情地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7)启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在中方教师助课过程中,加方教师在教学中很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

尽管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仅体现在英语听说能力和专业领域的阅读能力上,而在课堂上用英语学习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时,大部分学生仍感到困难,导致理解不透彻,使知识的掌握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与非合作办学班级教学的学生相比,学到的专业知识相对浅显。

2.国内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缺乏。

前厅原版教材一般对我国国内酒店前厅的情况涉及很少或基本没有,因此学生对国内专业领域的情况了解甚少,国内专业学科知识匮乏。在课程设置上由于直接沿用加方模板,因此也没有相应课程介绍国内专业知识,造成有些知识学生只知英文不知中文的对应表达。比如Boutique and Trophy,学生通过教师讲述,知道是指具体什么样的酒店了,但很难把这个词汇翻译归纳成时装屋酒店和纪念性酒店。

3.图书和参考资料信息比较少。

主要是英文原版图书在国内购买不到,从国外购回价格很高,每本教材都不止百元,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经济能力购买。由于版权法的约束,教师不能给学生复印太多原版教材的内容,同时使用国外的电子书刊或浏览国外的网站极其不便,网速慢,内容大,易掉线。

4.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积极性。

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以来重视笔试而轻视交际能力,虽然对学生作了必要的英语强化辅导,但还是有不少学生感到听力和理解有困难,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气馁厌学。由于我国的教育模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与教师互动中缺乏配合和主动性,且在课余时间自修过程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够。

5.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有待提高。

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如:专业课课程难易程度、师资力量、教材选用、授课方法与手段、教学环境、学生英语水平等,其中密切相关的是师资力量、授课方法与手段及学生的英语水平。中加合作班实施双语教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有些条件相对欠缺,因此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对于师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四、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鼓励学生,增加师生交流。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不熟悉,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可以及时发现很多她们理解不透彻的具体问题,组织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或是由授课教师仔细讲解问题要点。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刻苦钻研,中加班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浓。

2.学生从普高毕业后没有任何酒店实践经历。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酒店,请酒店管理人员来开讲座,从而增加专业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浏览世界闻名的各类酒店图片,组织学生观看好的名家视频讲座,增加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

3.教师在备课时多收集酒店管理论坛的信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学习酒店的前沿和经验。通过多收集好的案例,学生多交流讨论,增强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周末经常参加英语角的活动,多于外国朋友交流,增加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要多学沟通的技巧,把被动学习改成积极好学。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多读书,读好书,增加个人阅历。

5.通过合作办学,学校一方面可以为一些青年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另一方面引进外籍教师,聘请外国的专家来授课、办讲座等,增加中加双方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络,资源共享,从而保证教育质量。定期召开中加合作办学促进交流会,共同就教师教学产生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振宇.3+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英语教学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7).

[2]郑秋芳.本科中外合作办学实施沉浸式双语教学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9,(1):50-52.

[3]王天昊,孙宇,张建慧.东北地区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语语言使用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5):36-37.

作者:王 琳

上一篇:珠宝专业下高职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创新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