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作用下的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6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校长作用下的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校长作用下的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大学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理性主义、学术资本主义和企业管理主义以及政府角色的变化给大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大学要在院校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提升其自身的创新力。大学创新力指的是大学现行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能力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力受制度环境和组织结构两个因素的影响。单一化的高等教育政策系统和社会评价体系、组织资源动员不足以及大学普遍存在的官僚化倾向抑制了大学的创新能力。大学创新力的提高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进行内部治理的变革。

关键词: 大学创新力; 全球化; 政府角色; 制度环境

一、大学创新力问题的提出

大学从来都不是静态组织,而是不断随着环境改变来进行动态调整的机构。这正如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爵士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中提出的,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在过去,每一所大学都是独立的有机体,各按其内在规律去吸收营养和发育成长。……它们在向前进化的过程中,正经历着遗传体系经常遇到的进退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它们本身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的新形势,否则将遭受社会的抛弃;另一方面,它们在适应社会的改变中,又不能破坏大学的完整性,不然就将无法完成它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1]。当前大学处于一个被称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吸收、运作、转换与创造成为个体、组织及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在全球化以知识为本的经济社会中,经济及国家竞争力系于创新,而创新有赖于新知识的创造与利用。大学作为新知识与技能的首要来源,不论在教学或研究方面皆有创新的品质,通过对研究人员与学生训练的变革,使其具备创新的技术与能力,教师及学生都能成为创新的承载者,进而对区域发展与国家竞争力产生积极的影响[2]。

在全球化过程中,新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毫无选择余地地进入跨国界的全球竞争中,面对国内外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挑战。全球化所带来的时空压缩对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变迁可能产生相同或类似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基本上是在回应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所要求的效率和效能[3]。回应这些要求的大学改革则出现了“学术资本主义”和“企业化大学”的趋势。西方学者斯洛特和莱斯利(Slaughter & Leslie)将“由市场需求来决定学术研究的主题与方向是否变成主流的现象”称之为学术资本主义[4]。此一名词指称,为应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逐渐下降,大学与商业界、政府间的关系逐渐结盟,而身在其中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进行商业的、应用的与策略性目标导向的研究,大学要争取技术转移与合作,或以招募更多愿意支付高额学费的学生作为资金来源。而“企业化大学”则是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借鉴企业运作模式,将大学的部分职能部门进行企业化[5]。 “企业化大学”强调经营管理的组织改革所持的立场是理性(rational)、产出取向(outputoriented)、计划本位(planbased)的;“企业化大学”强调的是组织表现的评价、组织任务、目标的陈述、计划的过程和绩效责任的要求。全球化所引发的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国内的教育需求催生了新的高等教育形式,包括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兴起、以改制为主要特征的二级学院以及公私合作办学等新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办学模式。

从全球化下高等教育变革特征可以看到,市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商品化和新管理主义的推行这两个层面上:一是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外部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受到创新成果生产的压力;第二是作为协调机制的市场,其竞争与供求原则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具体化,国家减少计划管理和干预,变为间接管理。与此同时,院校通过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来获得资源,并通过学校间竞争,更灵活地应对“顾客”需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改善教育质量。市场化原则还体现在院校之间竞争的加剧上,中国政府推出的211工程对院校竞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高校为了能进入211工程,在师资、学费、科研等方面展开了竞争,甚至出现了“挖人现象”[6]。同时,形形色色的绩效评估在大学政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提供反馈以帮助改善教育质量外,甚至还成为国家分配教育经费的手段,迫使大学进行组织变革与策略革新,创新其教学、研究、服务与运作管理模式,敦促大学提升其创新力。例如教育部发起的本科教学评估,其指标体系中明确规定了“特色指标”,包括:“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应有一定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有公认度;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7]。特色指标的设置反映了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本科教学评估促使大学能够办出特色,能够创新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总之,在知识社会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国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国际竞争与大学发展都对大学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强化了院校竞争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无疑对大学提升其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有必要澄清大学创新力的含义,并探究大学所处的制度环境与组织要素,这将为大学创新力建设提供方向和路径。

二、大学创新力的含义

大学创新力的概念是由创新力和组织创新力的概念延伸而来的。从词源学看,创新(create)的拉丁文是creare,意思是产生或者引起生理上的意识,也具有发生或者产生的意思。使用词源学作为导引,创新力作为一种创造力,和各种形式的思维能力,例如观察力、洞察力和猜测力区分开来。在同样情况下,要把私人活动和公共活动区分开来。要把创造性的产品的原因和结果区分开来。而且要把创造品质和它的基础区分开来。

一些研究者把创新力定义为在任一领域内新颖的和有价值的思想的产生能力。并且认为个人或者组织的创新是革新的起点。博费尔(Pfeiffer)把创新力定义为实现创造性产品的能力,意味着这项工作是重要的、原创的、独一无二的,而且在它的领域取得最高水平的成功[8]。但是这个界定不能把创新力和原创区分开来,也不能把创新能力和创新过程区分开来。

组织创新力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成员的角度,这受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例如英国学者加菲尔(Jaafar)认为关于创新力的理论基础有三:初级认知理论、发散思维理论以及联想层次理论(意思是联想以前没有意识到相关的事实,使之建立关联的过程)[9]。个人创造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影响其是否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表现杰出的一项重要因素。此种以个体为中心的界说方式,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间甚为流行,例如有关性格因素的探讨,或是研究认知能力与人类创造行为的关系,研究者发展客观的评量工具来加以测定,或进一步地提出提升创造能力的训练课程[9]。

传统对创新的研究过于重视主体——人的作用,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受到学界的质疑,并开始将焦点转移至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不同的酬赏给予方式、作决定的选择性、竞争的环境、他人的评价等等将使受试者的创造表现受到影响[10]。艾姆比认为在传统的创新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之外,应致力于社会心理学式的创造力研究,并指出了此一领域对于组织企业、教育训练、家庭教养方式的应用价值与发展的潜力[11]。组织创新力是许多个体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下合作工作,产生有价值的、有用的新产品、服务或者程序。因此,组织创新力的概念指的是组织背景下的行为以及行为的产物。维德曼等人(Richard W. Woodman, John E. Sawyer, Ricky W. Griffin)在1993年把组织创新力定义为一系列广义上的创新,创新以广义意义上的组织的变化为特征。对组织创新力的理解包含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的主体、创新情景以及以上因素相互作用[10]。

相对于组织创新力研究成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大学创新力的研究还处于襁褓之中。除浙江大学于2006年在国内首次发布的国际大学创新力客观评价报告之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见。但徐小洲教授课题组报告未对大学创新力做概念界定,而是直接以创新实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影响力三项大的指标来评价大学创新能力。这三项指标都用完全可以量化测量的教师数、人均科研经费、成果、博士生数等二级指标进行测量。其中创新实力体现了一所大学创新能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创新活力反映了一所大学创新能力的过程和结果。创新影响力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创新活动对本国或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12]。该研究对大学创新力的概念界定属于操作性定义,即选择可以测量的指标,构造了大学创新力的三个纬度,以对大学的投入和产出进行测量。但这种方式忽视了大学创新力中不能测量的维度,容易给人以误解,即认为大学创新力一定是科研、毕业生、办学资源等方面的创新力。故而,本文结合组织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将大学创新力界定为大学现行的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各项活动的管理创新能力(营造组织创新氛围)以及在教学和科研上的创新能力(对组织创新氛围的感知和产出)。这个概念实质上涉及创新过程(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创新产品(科研和毕业生)、创新的主体(管理者和教师)以及以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组织、规划、用人、领导与控制等方面的创新为创新主体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氛围。由此,可以尝试通过测量组织成员的整体创造性来测量组织的创新能力,并结合组织投入和产出的测量,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结果。本文将分析影响大学创新力的各种因素,包括高等教育制度要素和组织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大学创新力能力形成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大学创新力的建设。

三、大学创新力建设的制度环境与组织维度

(一)制度环境的维度

1.教育政策对大学创新力的抑制。近些年,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的数量和规模都处于扩张时期,政府出于提高效率的需要,对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分类指导政策,虽然对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变革,增加了地方政府的统筹权,但是拨款、科研、评价等政策缺乏针对性的分类,仍存在着简化对象的倾向,这在客观上造成了院校的趋同;此外,大众化高等教育时期,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诉求明显,这也会迫使政府的教育政策要体现出平等主义倾向,这也造成了院校的趋同[13];从另一个方面看,政策上的区别对待仍然可能导致院校趋同,因为对高水平大学的重点资助可能激发其他学校追求更好的心理,容易使得学校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放弃自身优势,向某一类型大学看齐。例如“211”工程、“985”工程,这两种比较典型的国家重点建设政策对中国大学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而从政策上看,缺乏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院校的鼓励,教育政策向精英教育的倾斜,造成了处于中下层的院校缺乏政策动力。由此,目前本身就缺乏市场竞争传统的高等教育机制进一步抑制了大众型高等教育组织的主动性。此外,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等政策都在强化重点建设政策。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对于普通教学型的院校,并未有相对应的鼓励政策。这样的重点建设政策向各层次的师范院校释放的信号是,越是学科齐全的综合型、研究型院校所得的资源就越多,获取资源就越容易。由此导致教学型学院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了有更多的资源维持生存和发展,就自然努力向上一层次的大学发展。这样,不难解释为什么教学型学院也要千万百计聘博士生导师、院士,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执行对教师的科研和薪金、职称评聘挂钩的政策。除此之外,专业设置政策也是导向大学趋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由教育部决定,尽管近些年教育部对部分重点高校下放了一定的权力,但是最终仍需要教育部审批和备案。而且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指导作用,带有很强的指令性和权威性,学校招生必须按照专业目录的规制进行。这样,各层次的院校专业设置必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其连带效果是致使各层次院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对学生的要求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果分类发展的原则是为了促使各类型和层次的大学组织按照其功能从事相应的学术活动的话,显然,现有的专业设置政策有违大学分类发展的原则。由此,造成了大学的高度趋同,大学普遍缺乏办学特色,何谈大学创新?

2.社会评价对大学趋同的诱导。大学评价根据评价主体可以分为社会评价和政府评价两种。社会机构和媒体的大学评价、大学排行榜对大学组织结构和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有研究调查了高考生对大学排行榜的认知,结果发现大学排行榜起到了报考大学的参考标准作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各高校千方百计的吸引满意的生源,这是当前大学社会排行榜之所以受到大学重视的原因所在。此外,由政府主导的本科教学评估对大学的组织行为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各高校纷纷设立由主管校长负责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之类的机构,并召开全校的动员会议。本科教学评估成为教育部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尺,如果评估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专业甚至是财政拨款额度。由于本科教学评估指标并未根据院校类型进行区分,所以评估指标中的内容被各类型的学校所重视,其引导大学趋同的作用不言而喻。尽管评估指标中设置了办学特色一项,试图对所有的被评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都以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但是可能会出现一个悖论。这正如王英杰教授所说:“我们期望通过评审‘特色’,使大学办出特色来,但是结果可能是大学的‘特色’都相同。实际上,一所大学在办学思想、发展战略、校园文化、培养目标、教学和课程等方面中的一个方面有特色就很不容易了,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评价结果中体现出来,这样就可能促进大学办出特色来。”如果说本科教学评估的目标是为了考察高校的教学状况是否达标,那么也应该是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有不同的标准,否则,这一政策必然有违院校分类发展的导向原则,以致引起院校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趋同。比较当前的大学社会评价的指标,科研、规模和学科齐全、师资等指标都指向研究型大学,在大学排行榜中占有先天的优势,其导向作用是所有的大学只有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才能在排行榜上占优,从而吸引学生和更多的资源。目前社会评价的问题是:虽然有多种类型的机构,但是评价方法大同小异,缺乏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最终导向是引导院校趋同。

从制度环境的维度分析发现,无论是某些教育政策还是社会评价,都无形中对院校办学定位带来了消极“导向”作用。办学趋同反映了学校面向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缺乏自主性,这也压抑了大学的创新力。

(二)组织的维度

1.组织资源对大学创新力的限制。组织资源是影响大学创新力建设的重要因素。组织资源不仅包括办学条件等实体要素,还包括对个人的动员。只有具备充分的资源动员能力,大学组织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目前的问题是大学对政府的依附性导致组织自身的主体性不足,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大学总是依靠政府给与办学资源,由此也影响到组织机构的设置,大学普遍采取科层同构的组织形式。这是单位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并会导致大学组织对其他资源(社会资源、校友资源、个人捐助)获取能力不足,筹款能力低下。

此外,单位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在单位制下,成员依附于单位。成员的依附性导致激励困难,成员总是试图获取更多的回报和个人资源,而只有组织得到足够的贡献,从而能提供足够的回报以获得这些贡献时,组织才具有主体性,才会继续存在。在国家能力和原有制度化方式对单位的约束力弱化、新的市场性规则又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 各种非制度化的方式就更可能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维持利益的一种选择。而就权力和非制度化方式在单位组织中资源分配的作用来说, 权力占据主导位置。单位组织作为正式组织, 权力始终是组织结构的核心。国家对单位组织的权力授予, 赋予这种权力以合法性, 随着改革带来的这种权力在单位组织内制度化的弱化, 各种非制度化关系就围绕单位中的权力位置“ 组织”起来。归根结底, 非制度化关系的取向是要控制单位组织中资源分配的权力位置。

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大学自身也在进行一些变革,国家对大学组织的直接控制减弱,近些年人们讨论的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人事改革、学生权力等都从侧面反映了单位制下大学组织中的一种不平衡状态。组织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获取资源时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是合法化权力得不到组织确认,另一方面不能依靠原有权力形成非制度化的关系,这些都影响到了教学人员和学生参与组织资源分配。这种由于分配的失衡给大学组织激励带来严重的问题,使得大学组织在成员资源的动员和获取上能力不足。使大学组织并不能有效地运用物质激励、团结性激励和目标激励来动员成员资源,这将直接影响大学创新力的建设。

2.组织属性对大学创新力的影响。从大学组织属性看,它不同于工商企业组织和政府部门,尽管也具有科层组织的部分属性,但就其主要的活动内容而言,它是属于专业化的、学术性的机构。正如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德•布劳(PeterM.Blua)所指出:科层化的刻板与纪律性同学术组织是不相容的,它要求自由地采取一个更富于弹性和想象力的途径从事教学活动,即激发学生去探求事物本质的兴趣;大型的学术机构,不同于一般组织,它要求具有更复杂的管理。对预算和日常程序的过分关注往往易为学术探求带来危险;无疑,大学在诸多方面同企业组织根本不同,这里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直接的监督,没有清楚的效益测量评价以及其他;尽管教员彼此间存在等级以及对学术事务的影响作用不同,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彼此监督的等级关系,所有人员都是操作者[14]。问题是中国目前的情况和布劳的论述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中国大学存在过度异质化的科层问题。大学作为一种单位存在,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大学校长由教育部或者省级政府任命,也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级别。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实践,确立了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办学自主权等,但旧体制积留下来的官僚组织特征依然比较突出,组织内部的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受到太多的约束,高校作为专业化组织的学术属性不能得以真正、充分地体现[15]。科层制的异化造成了大学组织中官僚主义严重,抑制了大学学术属性的发挥,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创新力建设。

高层决策单位与领导者是整体创造性组织气氛的孕育者。领导效能在组织行为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领导往往是组织气氛形成的重大影响者,也是组织中权力的核心,掌握着一切决策大权。在校园中这个角色多半指的是校长或董事会。领导者在其中是否能扮演畅导者及创意管理者的角色将是影响组织气氛中创新气氛的原因之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高校存在党政两个管理系统,一起影响着大学的组织发展。中国大学改革越来越面对着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从资源的获取到向社会输出人才、科技成果和服务,与社会发生了多种直接交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管理结构中嵌入了社会结构[16]。在20世纪80 年代,大学组织结构与政府机构具有较强的同构性,在21世纪初,大学组织结构多样性的增强,反映了社会的直接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政府放松管制和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大学越来越追求效率。在既定投入条件下,努力扩大产出,或在既定产出条件下,尽量减少投入。精简行政机构和人员成为大学组织结构变化的一个显著方面。大学组织机构变化透视出大学逐渐趋于效率主义的价值取向。其行为强调绩效和政绩,而大学组织的另一个纬度学术结构,则强调追求真理,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的冲突

[17]。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冲突,造成了组织核心目标的偏离,大学校长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协调两种力量的平衡,无疑会使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创新受到影响。目前,中国高校存在的过度科层化的问题将成为大学创新力建设的主要障碍。

四、对大学创新力建设的建议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技术革新与多元社会需求的变化,大学作为知识首要来源的角色遭到严峻的挑战,迫使大学必须改变运作管理策略,在夹缝中求生存。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外部制度环境对大学的创新发展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而且,由于大学组织资源动员力不足以及组织内部的过度科层化也相应影响了大学的创新力。大学创新力的建设既需要各院校自身的努力,同时也要在宏观上为大学创新力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制度环境。

首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要正确处理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如何保证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问题。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促使大学由外控向内部自主自治转变。改变政府对大学实行计划管理,大学是政府的隶属机构而不是利益主体的局面。使高等教育形成“卖方市场”,增强大学的危机意识,从而形成大学自主进行制度创新的动力,形成自主性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同时,财政、科研拨款、专业设置以及大学评价政策要根据院校不同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目的和特定的职能定位,并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根据。只有完善外部制度环境,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组织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

其次,变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外部制度环境的变革必然要求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之相适应。因此,从外延上看,大学治理结构应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就前述的大学制度环境中不同主体性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言,是指大学举办者通过行政的、市场的等手段和途径对大学进行管理的关系结构。内部治理主要是指大学举办者对大学经营者(主要指校长)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激励约束的一整套具体制度安排。一方面,大学校长要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中起到平衡和协调作用,应就学校本身的组织能力与定位运筹帷幄,进行策略性的规划,以促进创新作为。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学生更大的服务弹性并满足后现代社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仿效企业注重效率及效能的绩效责任与全面质量管理,以获得顾客的肯定;在注重公共关系、品牌战略时,增进学校声誉、获取社会的认同与捐助。此外,大学需要对内部的单位制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组织内部构造良好的激励体制,把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和团结激励结合起来。大学应当赋予其参与成员一个完成创新力无人可以替代的位置,并创造一种环境,使参与成员树立起“大学与我一起成长”的精神,才能做到“为我所用”、“唯我所有”。

参考文献

[1]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 藤大春,藤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

[2] Ropke, J.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academic knowledge cre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ed economy.[EB/OL].(1998-09-16)[2006-11-12]. http:∥stepcenter2.myftp.biz/Lehrstuehle/VWL/WITHEO3/document/entreuni.pdf.

[3] 戴晓霞.全球化及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M]∥戴晓霞.高等教育市场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20.

[4] SlaughterS, Leslie L. Academic Capitalism[M].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7:123.

[5] Burton R. Clark,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M].London: IAU Press, 1998:12-15.

[6] 卢乃桂,操太圣. 中国改革情境中的全球化: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透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50.

[7] 教育部评估中心. [JP2]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EB/OL].[2004-08-12]. http:∥bkpg.zju.edu.cn/Editor/uploadfile/20060922112444103.doc

[8] Raymond Pfeiffer. Scientific Concept of Creativity[J].Education Theory, 1979(2):133.

[9] JAAFAR EL-MURAD.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reativity: What Do We Know? [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2004(6):190-196.

[10] Richard W. Woodman,Toward a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18(2): 293-321.

[11] Amabile, D.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5): 950- 967.

[12] 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 国际大学创新力客观评价报告[J]. 高等教育研究,2006(6):25.

[13] 赵婷婷. 大众化进程中高校的分化与趋同[N]. 中国教育报,2005 -07 -15(03).

[14] Peter M.Blau: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M].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

1994:48.

[15] 阎光才. 高等学校内部的组织特性探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81.

[16] 康 宁,阎凤桥.中国大学管理机构变化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4(2):4-6.

[17] 王英杰.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冲突解析——一个文化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56-66.

(责任编辑 张向凤)

作者:王占军

校长作用下的教学管理论文 篇2:

现代学校管理策略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尊重师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尊重

时下,“以人为本”的管理,已成为广大校长的共识。“以人为本”,首先就是要尊重师生的意愿,尊重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那种见物不见人的管理,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新课程改革基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突出伦理政治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

以上这些无疑要求我们在管理当中要体现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尊重。教育是儿童的教育,课程是儿童的课程,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儿童的经验,把儿童从大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儿童的教育交到儿童的手中。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安排早自习、晚自习、午自习等,整天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而不管效果如何。这种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尊重客观规律,一味地强迫学生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做法,表面上学生迫于学校及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坐在教室里学习,而实际上由于严重违背他们的意志,违反教育规律,他们只好在那里消极怠工。“长此下去,学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能知道些什么呢?”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不可再闭门读死书了。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提倡“蹲下来”的教育,建立以尊重为前提,充分相信学生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做到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尊重学生,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在教育中,我们提倡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教师通过语言、手势等方式肯定学生,通过作业评语沟通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还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学校以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为引导,大力开展“教师形象工程建设”,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尊重学生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要求教师对学生不抱有偏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个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然而,时下,校长们经常对教师说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但校长在管理中是否也以教师为本,尊重了教师了呢?因此,我们的“以人为本”不但包括学生也包括老师。只有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教师,教师才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

发现优点,并让师生学会自我发现

新课程要求学校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学校的根本意义在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能够成为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

新课程要求学生管理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实践探索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被管理者——学生和教师的兴趣、需要、优势和长处,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创造相应的条件,营造适宜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空间和氛围,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以往一些学校管理,是让被管理者老老实实地服从、规规矩矩地做事,是让被管理者的意志得以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是让具体的工作能按部就班地得以顺利完成。中小学校的不少管理者正是这样思考的,并以此为一切管理行为的出发点。应该说,这确实也是一种管理理念,而且有时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相左的,是培养不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的。

教育管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管理。“对人的管理”的含义决不等于单纯的对人的“管束”“要求”和“制约”,把“对人的管理”当成对人的管束,这是一种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新课程的理念是完全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所要求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应当包括两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

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师生的优势,尽可能让师生感到工作学习的愉快,帮助师生将他的工作、学习建立在他的优势上。这样一来师生会做得很好,良好的结果会更加强化他的干劲,他会越干越愉快。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以师生的优势和核心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强调师生学习工作的愉悦和身心健康,真正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一种快活的、愉悦的过程。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但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将使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体现人的价值、体现对人的尊重。

在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中,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学校领导真正成为教师创新的发现者、教师开展探索活动的支持者、排难者,成为教师心目中一个值得尊敬、爱戴的仁者、智者。

“发现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促进师生学会发现,发现他人的优点,在比较中提高;发现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不断进步。

激励师生,并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

要顺利地实施新课改的目标,学校管理者就不能硬性地要求教师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当在管理中既为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又为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的条件和氛围。

1.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在一个知识层次、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里,硬性的、呆板的制度管理,只会让人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决不会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勃发。鉴于此,我们认为,对师生的管理,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更多地应采用暗示、认同、探讨,应致力于教师价值观的形成、文化的管理特色,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管理真正与我们所处的诗意的环境吻合一致。

我们不赞成片面强调刚性管理,而主张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比如,在老师的考勤问题上,我们不设签到簿,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人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让人人在比、学、赶、帮、超的合作竞争中自觉地准时或提前到岗,对于家里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时间处理的,可以在不影响上课和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告知考勤负责人,在两个小时内离岗处理,不计假。这样老师在处理完个人问题的情况下,就可以全身地投入工作了,不但不会把一些个人的烦恼带给学生,而且会让教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工作,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充分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个别素质不高的人,迫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逐渐被影响着、改善着。当然,我们也不是不要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仅有约束和规范功能,更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规章不仅可以规范个别素质不高的师生行为,保护大多数师生的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有效地工作和学习,愉快、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2.满足师生合理需求,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传统学校管理要求教师努力去适应学校管理者的领导风格、管理行为。学校管理者没有必要注意教师的愿望、所思及所想。

从根本上来说,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教师的工作动力,无一不是由其需求引导的。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寻求相互信任,校长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校长要经常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特别是在实施新课程方面应及时加强培训,给予指导和提供帮助,以解决在实施中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实践探索的动力。这样,教师就更有心思关注教育教学活动,关注并实践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管理者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学生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可以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他们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一起实现组织目标。

当然,学校领导应及时满足教师在提升、晋级、评优、深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正当需求,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学校要通过不断为教师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等办法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管理等多种有效措施,实行奖优罚劣。让教师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得到合理满足,并引导其需求的满足不断向前发展,以保持其工作的活力与干劲。

3.在激励的环境中,让师生学会自我激励

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师生的合理需要,虽然能使师生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但这种体验一般是短暂的,外在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激发师生的内驱力,即引导师生学会自我激励,形成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是自我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这种激励能满足师生的成就需要、自尊需要、发展需要等,内在激励是以认同感为基础的,它对学校目标、课改目标认同,就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这种内心要求把进一步做好工作,搞好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份内应该做的事,因而自觉产生一种精神动力。这种激励的控制条件在于内部,在于师生自己的努力。它不仅能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而且能认识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强化作用所延续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百折不挠,一直保持下去。当然,外在激励由内在作基础,内在激励的产生有赖于外在激励的诱发,而内在激励一旦产生会使外在激励更为有效。

在管理中,校长就是要借用新课程改革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唤起教师适度的工作危机感,让那些不思进取的教师真正懂得“今天不好好上班,明天就可能无班可上”“今天不好好工作,明天就要努力去找工作”。通过竞争上岗,给教师提供一个竞争的环境,借助这种竞争环境不断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以鞭策所有教师珍惜现有的工作岗位,促其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同时,通过制订高质量的学校发展计划来不断为教师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和潜能,在新课程改革中大显身手。从而促进教师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和持久的内部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作者:金 琳

校长作用下的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新工科”下的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工科”下的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阐述说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药以及地位的不断提升,在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对高等的育人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发展需求,高校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积极地进行改变。在当前“新工科”的教学发展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积极地进行革新发展,从而使高校“新工科”下建筑类的大学生可以发展成为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 新功课 建筑类 思想政治 教育发展

教学育人是当前教学当中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当中指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同时也要实现为国家育人服务的人才理念,培养学生用勇于探索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新工科”当前正在面向新模式、新理念、新质量的方面,因此应当积极地对建筑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发展,从而使学生发展成为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

一、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

新工程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对教育事业,新型产业,新型技术的适应,同时也是面对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领域的重大创新改革。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性人才已经不再是教育的空想,如今已经成为市场的发展需求,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转变,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

(一)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想要满足当前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了需求,首先应当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是新工程实用新型技术以及新型产品的关键。并且在未来发展的过程当中,人才应当具备的就是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并且只有具备这两种精神才可以将创新的想法落到实处。

(二)技能与知识的相互结合。当前新科技的发展已经加快了步伐,对于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逐渐增高,这里的复合型所指的就是知识体系的复合。例如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不光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同时还应当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全方位地了解知识,这样一来才可以保证对工作当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最终的结论。因此,新工科背景下人才是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还应当将知识与技术进行结合。在工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传统理论人才的需求也有了较大的减少,主要面临的就是对既拥有理论又拥有技术人才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创新的发展。

(三)道德水平以及高素质的需求。在新工科的时代发展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步伐已经加快,人才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提升。首先,人才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素质,在新兴技术和进行产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当中,各种各样的新事物以及新知识不断涌现,因此,作为新工科需求的人才,就需要拥有终身学习的素质,并且在性质是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习新型的技术,从而确保可以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不仅如此,人才还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工作过程当中才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不仅如此,也表现出来高素质道德水平以及高素质的要求。

二、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创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管理工作。思政政治理论课程是目前高校在不断发展当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效完成立德树人任务,秉承社会主义教学方向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应当由党委直接管理,并且学校引导站在政治的角度,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建,学校方面也应当高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创建的经济费用。

(二)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创建。成败的关键就是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来自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各个高校应当格外重视教师团队的创建。首先,教师的团队应当具有信仰讲信仰的人。其次,应当不断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教学的培训,从而保证教师的“内培”以及“外引”可以相互结合。最后,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创建,开展有效的奖励机制。

(三)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的第二课堂。高校可以创建第二课堂的时间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当中所蕴含的主要內容,并且应当全方面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体系当中。教务部门和思想政治课堂的管理也应当根据其他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组织的设计方面进行不断的管理和检查。

三、重视传统校园文化的创建,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明确创建思路。在校园文化不断创建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对环境文化的创建,并且创建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当不断加强对文化创建的制度管理。通过制度规范人,通过制度激励人,并引导师生走向成功的方向,同时还应当创建有特色,积极向上的文明群体,进一步实现“以物质文化创建为衬托以精神文明为核心”校园文化创建的主要思路。

(二)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各高校应当在实践当中不断总结并且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德育教育之路。并且更加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具有特色的教育理念。重视对校园文化校训的创建,并凝聚大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及精神力量。加强对学风以及教风的建设,从而创建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促进对校园文化创建。各个高校应当抓好对基础设备的创建。促进校园绿化环境的不断发展,加强对环境的布置创建,从而使校园具有良好的人际风貌,通过校园环境使学生良养成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思想情操的不断激发,让学生可以通过耳濡目染感受到学校和谐的氛围,并且塑造学生与教师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在学校当中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同时还可以感受到快乐。

四、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提升师生的思想境界

(一)提升对师德师风的创建。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创建的主要前提,应当紧紧抓牢,并且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也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格外重视对师德师风体质的创建,从而发展成为长久的机制,使校园文化具有人人重视师德,人人关怀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教育学者也应当以身作则,不断加强对自身的管理,促进道德觉悟的进一步提升。

(二)加强对团学组织的创建。高校应当格外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所提倡的引导青年学生教育,积极创建学生发展的思想教育平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来强化学生的灵魂。积极在团学内部开展小组学习,开展日常的党建工作,使学生积极入党,彰显学生的团学先锋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高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载体功能。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师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当中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以及道德教育。对于自身条件较好的院校还可以创建具有主题意义的活动内容,例如植树节,环保节,读书节,艺术节,国庆节等等,进一步促进教师思想境界的良好发展。

五、重视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高校应当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来配置师资队伍以及硬件设备,其次,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专业知识进行心理教育的开展。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讲座。从实践证明可以发现,丰富的心理健康活动和讲座都可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心,比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因此,高校应当结合学生在校的发展状况促进心理健康活动的进行。例如,可以在感恩节开展有关教育的活动,聘请优秀的专家进行心理健康地讲谈,对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二)促进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以及干预体系,重视对内容的创建,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形成校、系、班的三级心理预防,并且开建心理咨询场地。不仅如此,还应当定期对班级的心理委员进行心理知识的培训,从而使他们在班级当中开展心理健康的知识普及活动。

(三)重视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普及。想要促进心理健康,由被动转向主动的干预就应当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高校应当在新生当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普查工作,并创建新生档案。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高校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还可以是心理咨询工作得到顺利地开展,并且对于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还可以进行追踪调查。更加全面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并且还应当加强对辅导员的全面沟通,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其中的办法。

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发展,打通育人最后一步

在”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应当紧紧顺应当中经济发展趋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新工科”背景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应当出谋划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处于发展的阶段,教师首先应当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接班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进行资源的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应当结合“新工科”的发展建设进行思想政治的完善,从而使思想政治的课程贯彻到整个教学当中,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为了有效地满足当前育人发展的教学目标,应当创建课堂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堂之间得相互轉换。思政政治教学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因此,高校应当积极的重视思想政治的育人发展,不仅要为学生创建课程,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公开课的学习,学校方面不仅要创建线下课程,同时也应当积极地开展线下课程,聘请线管的党委书记以及校长担任演讲师,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领袖的先进经验,坚持在课堂教学当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对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应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良好的人生观念才可以使学生得到健康地成长。因此应当迎合当前“新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促进科学体系的丰富性发展,从而使当前的新工科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发展学生高尚的品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发展成为双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春晴,张峻玮.“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J].高教学刊,2021(05):185-188..

[2]宋铁红,林英姿,宋显波,于晓丹,蒋迪.结合思政教育内容的给排水核心课程教育体系的探索[J].高教学刊,2020(34):85-88..

[3]林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28-29..

作者:高源

上一篇: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控制论文下一篇: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