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下的音乐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为实现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改革,并通过该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本土化必要性,指出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以明确方向,最终提出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实施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奥尔夫教学法下的音乐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奥尔夫教学法下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1:

透过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审视我国音乐教育现状

摘要 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拥有朴实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的先进观念,对世界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影响,而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随着奥尔夫教育体系的传播和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通过进一步的融合而更趋于成熟。

关键词 奥尔夫 理念 音乐教育

作为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经过将近七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流传最广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原本的、“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思想。使奥尔夫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使之在全世界蓬勃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奥尔夫教育体系步入我国,经过摸索、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步伐,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也应更深入地研究和借鉴这一极具价值的教育体系。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是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的。所谓“原本性音乐”,就是使用最简单的、最原始的素材所进行的最自然的音乐活动,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作为听者,而作为唱、奏者参与其中。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和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一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奥尔夫还指出:“把原本性的音乐引进学校。作为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此外,也作为培养品性、促进幻想力、克服交往困难,以及加强一切生理和心理力量的基本手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创立正是以“原本性音乐”为前提的。它是奥尔夫众多音乐教育观念形成的基石,本文也由此归纳为四大观念,并做进一步的阐述,使我们更清晰、深入地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精髓。

(一)朴实性

“原本性音乐”要求使用最简单、最原始的素材。并且其音乐活动的过程也要是最自然的、顺应人的本性的。这些都无疑体现出其音乐教育理念的朴实性。

1、重视音乐天性的理念

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的儿童是罕见的”,没有乐感的孩子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每个人只要他具有人类的本能和情感,就必然具有乐感,也可以说人类的音乐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后天时期的音乐教育对其音乐天性和本能是否得到恰当的、足够的培养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奥尔夫教学从“人本理念”出发,他认为原本性音乐教育应面向所有成长着的人、甚至是专业音乐家的培养,尤其是天真朴实的儿童,教育要完全服从孩子自然天成的音乐性,使人的天性在音乐中得到本能、自然地流露。

2、顺应人本性的教学过程

奥尔夫认为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应从其自然趋势出发,让学生在游戏、玩耍中接触音乐、参与音乐实践,让学生在不知任何概念的情况下,先融入到音乐中去,使之感受音乐,喜爱音乐,摒弃了一味灌输的严肃、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奥尔夫教学法的学习状态是自然、轻松的,学习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本性已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挖掘,他们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欢愉。

3、朴实自然的教学方式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要追求朴实性,在音乐素材和形式上都要选择音乐中最基本的节奏要素,用最浅显的语言,最自然的身体律动来表现,尤其是他使用的乐器,都是操作简便、简单易学的像玩具一样的一些打击乐器。如拨浪鼓、响板、木鱼、串铃、木琴、钟琴等。甚至还倡导使用人的肌体,运用“人体乐器”,如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声势活动,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过多的演奏技巧上的负担,他们可以更轻松、自然地去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音乐教育实施的范围和对象、音乐教育的活动过程、音乐的存在方式,都是以原本性为基本核心的,是朴实、自然的。

(二)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综合开辟多种渠道去体验音乐,也通过各种综合体验使学生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1、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

奥尔夫教学法提出的原本性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语言、舞蹈等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他把语言、音乐、舞蹈、演奏乐器融为一体,不只是采用单一的听或唱。而是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音乐。

2、学习内容与知识的综合

奥尔夫教学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使学生会唱一首歌或会演奏一首乐曲,而是通过学习过程去理解音乐、掌握各种音乐知识。了解与其相通的其他学科知识以及相关的姊妹艺术知识,使学生构建起丰富的知识体系。

3、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交流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能够熏陶一个人的品性,而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人在社会生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具备这种综合能力的人才也应该是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三)创造性(或称即兴性)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使人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变的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核心,他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即兴也是奥尔夫教育中一个最突出的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表演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儿童可即兴编创歌词,自己创造音响、动作等来表现音乐。可以随意尽情排演编好的歌曲、器乐曲等。例如,儿歌创编节目要求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形式不限,任意发挥,同学们自发的分组。分器乐。分人员、任务,半小时之后,每组各自展示自己创编的节目。这些即兴的创编活动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促进注意力、记忆力,为孩子展现创造力提供了机会。

(四)开放性

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理论概念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是作为一种理念去自我选择和创造,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人们自己全排、创造。正如奥尔夫本人所说。“我的《学校音乐教材》仅仅是提供范例,决不是样本”。正是这种开放性,不断赋予了奥尔夫教育体系以新的内涵,使其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并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和发展,也实现了奥尔夫教育体系在各国的本土化。开放性也真正显示了原本

性音乐教育的真正魅力。

二、我国的音乐教育现状

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综合语言、动作、音乐为一体,使用特色乐器的器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无一不显示出它的独特性与先进性,也使它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有借鉴意义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育体系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传播、发展。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而我国音乐教育体制不断进行改革的过程也是与奥尔夫教育体系相互融合的过程。从最初的模仿、探索、积累到现在的深入结合,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地方性差异及我国音乐教育中本身所具有的缺陷,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透过奥尔夫教育本身理念出发,我们可以从观念、设备、师资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观念

改革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样也是音乐教育变革的先决条件,对于奥尔夫教学理念的理解、接受远远要比生搬硬套其教学方法更为重要。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也大胆地接受采用其先进理念,逐步摆脱观念上的束缚,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历年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也被提上日程。但是。由于受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先进的音乐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以“即兴创作”为核心的奥尔夫教学倡导人们在即兴的艺术活动中放纵自己,自然流露喜怒哀乐,使人的原本音乐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一直备受推崇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造就了中国人特有的稳重、含蓄、被动和不善表露情感的个性,音乐教育思想无疑也受其直接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还占据着主要地位,对教学结果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了教学中对音乐的体验过程,这些与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倡导的原本性、创造性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因此,进一步摒弃我国传统观念中的不利因素。接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先进观念,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首当其冲的任务。

(二)设备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所倡导的创造性、开放性的理念。体现在教学活动上是灵活多样的,其赖以进行的教学设备器具也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极具特色的奥尔夫乐器和他独创的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对各种乐器的应用也是灵活多变的。目前我国学教音乐课堂大多还只是摆设有桌椅、钢琴或配套音乐的常规教室。没有进行各种即兴创作的场所和器具,更没有成套的奥尔夫乐器,随意、自然的学习方式很难在这种条件下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活动的进行。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音乐教学设备的投入。但更多的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新的设备,这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我们在理解了奥尔夫教学的开放性后对教学设备的掌握、创造和灵活运用。例如在奥尔夫学习班上,同学们曾采用旧报纸的撕裂声来配乐,还可以用筷子的敲打声来作乐,这些教具的创作使用都给音乐教学活动带来了乐趣,其效果也是很显著的。

(三)师资

提高音乐教育者的素质是音乐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面对庞大的音乐基础教育。我国的音乐教师相对缺乏,而具有独特素质的优秀音乐教师更是少之又少。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引进,我国在师资培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组织众多奥尔夫专家访问、讲学,举办各种奥尔夫培训班。但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借鉴者来说,能不能对其有完整、深刻的认识并能运用其先进理念和方法于教学实践中还是个未知数,作为教师自身来说,其各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未来展望

尽管我国现今的音乐教育仍存在众多的问题,但不能否认的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改革进程起了一定的启迪和推动作用,作为具有开放性理念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也允许我们根据本国国情,根据本民族的本土文化与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因此,我们也应该立足于本土文化,依据本国国情。吸取其理念精髓,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的道路。

作者:田 屹

奥尔夫教学法下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2:

高校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教学实践

[摘           要]  为实现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改革,并通过该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将展开相关研究。主要论述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本土化必要性,指出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以明确方向,最终提出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实施策略。根据提出的方案能够实现教学法本土化改革,提高方法适用性,利于充分发挥方法作用,并有效实施奥尔夫教学法,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高校学前教育;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改革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工作,因此提出了更高的学前教育质量要求与全新的学前教育思想,促使学前教育行业开始改革。而行业的改革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如果人才质量不达标,势必导致改革受阻。在这一背景下,高校作为育人平台,有责任肩负起新时代人才教育责任,根据行业要求展开工作,故高校需要采用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我国音乐教育起步较晚,教学理论发展水平等略显薄弱,因此高校开始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教学方法。奥尔夫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而该教学法的加入确实能够解决以往的教学问题,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等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但该教学法毕竟是“外来之客”,完全照搬会有不适应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奥尔夫教学法,提高学前音乐教育专业质量,必须先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革,并找到本土化后奥尔夫教学法的正确实施方法,故有必要展开相关研究。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本土化必要性

(一)基本概念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以提出者卡尔·奥尔夫命名,最初该教学法主要适用于幼儿教育法,即卡尔·奥尔夫倡导人本性原则,认为音乐教学要遵从幼儿原始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幼儿会不自觉地跟随音乐行动,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节拍等,有利于幼儿音乐素养的提升,故该教学法的提出有效提高了德国学前音乐教育质量,革新了该国学前音乐教育思想,展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正因为如此,奥尔夫教学法开始在国际上流传开来,吸引了世界各国教育领域人员对此进行研究,融合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特色,让奥尔夫教学法理论不断发展。一段时间之后该教学法的传统定义被打破,被重新定义为一种适用于全年龄段的教学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且科学地提升学生学前音乐教育的能力。奥尔夫教學法的实际运用并不复杂,通常是让教师与学生以“做游戏”等有趣而自然的方式展开教与学的活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营造音乐氛围,使学生沉醉其中,然后教师再根据“游戏规则”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做出一些动作,这种方法能够利用学生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对音乐保持专注,故可以有效让学生感知音乐,以保障学前音乐教育的质量。另外,奥尔夫教学法除了能够提高学前音乐教育的质量以外,还能改变学生对音乐教育工作的看法,即很多学生自身接受的音乐教育比较传统故抱有传统看法,如果一直保持这种看法进入学前音乐教育岗位,势必会导致教育工作成果不达标。而奥尔夫教学法能够让学生领略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这样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会有效提升,进入工作岗位后也能将奥尔夫教学法应用到工作中,这样就使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与学前音乐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真切实现改革目标。

(二)本土化必要性

因为奥尔夫教学法相比于我国传统学前音乐教育方法有很多优势,所以不少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将奥尔夫理论与方法直接用于学前专业教学,课堂使用的音乐多数来源于西方音乐。但随着我国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发展,人们很快发现照搬过来的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存在不适应现象,儿童难以理解国外的音乐素材,这会限制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作用发挥,若强行使用容易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奥尔夫教学法必须接受本土化改造。尤其在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要以行业需求为基准,结合学前专业学情,使奥尔夫教学法更加适应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应用的问题

既然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是必行之举,那么就应当找准方向实施工作,对此下文将分析奥尔夫教学法在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为本土化改造提供方向。

(一)主观化

目前,我国高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该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类似于“服务者”,而学生角色类似于“用户”,故服务者自然要以用户为客观主体,根据他们的需求展开工作。但奥尔夫教学法理论只强调教师应当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尚未提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与学生互动的方法,而其他研究理论中提出的方法大多以教师主观意愿为核心,因此高校学前音乐教育在初步引入奥尔夫教学法时期,普遍出现了主观化的问题。该问题具体体现为:(1)教师会根据自身意愿选择音乐,忽略了学生的客观意愿,如某高校教师在教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古典乐”,但学生更喜欢富有节奏感的“流行乐”,因为音乐选择不符合学生要求,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兴趣,难以融入课堂氛围,不能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应有作用。(2)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搬奥尔夫课例,不考虑课例的使用场合与范围。如有些课例是幼儿园课堂所使用的,照搬到高校课堂上过于简单低幼,如果不对教学过程加以总结解析,学生只能掌握教学过程的皮毛,难以实际操作。有些课例来自音乐学院,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普遍较高,这些课例如果放在学前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则难以上手,感觉到技能操作的困难,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感知落差,这种落差感将导致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下降,容易破坏教学体验。

(二)课例不合适

由于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提出的,所以国内高校学生对此比较陌生,有些高校教师在上课中照搬课本上的课例和音乐,如教师常常会采用一些国外奥尔夫教学的实例视频让学生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方式,而学生常常照葫芦画瓢,完全效仿课例来理解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幼儿教育中就容易犯错,类似于学生可能选择国外音乐进行幼儿教育,这不符合幼儿的文化背景与认知要点,说明课例不合适。奥尔夫教学法中不合适的课例现象还有很多,此处不多加赘述,但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奥尔夫教学法就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高校学前音乐教育的质量提升效率,说明高校应当尽快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应用方式。

(三)课程设计未得到重视

奥尔夫教学法理论与我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契合,但并不代表两者完全相同,其区别在于前者在国外“崇尚自由”文化环境下主张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我国推崇的是“合理自由”,认为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但必须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因此为了避免学生个人发挥超出限度,需要教师提供引导,这一点在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中也不例外。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并不重视课程设计,导致教师难以发挥引导作用,反之教学更加侧重于音乐训练,这首先导致幼儿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倾向于音乐专业,这是本末倒置的;其次会导致学生不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基本概念,只是记忆教师的做法,有可能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无法正确使用奥尔夫教学法,不具备相关教学能力。

(四)评价思想误差

受我国早期教育的影响,国内很多学生的音乐基础较薄弱,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中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不少教师在该教学法应用初期就会对学生提出相对苛刻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演唱、演奏的音乐必须美妙动人,评价时也会根据这一要求做出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的评价思想存在误差,且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提出的要求“强人所难”,这种现象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引发学生的负面情绪。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重过程、轻结果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集体参与音乐活动或表演,在评价体系设计上应顺应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的要求,打破定式思维,改正评价思想上的误差。

三、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该教学法本土化改造势在必行,故下文将提出对应的本土化方案。

(一)强调师生的正确定位与客观思想

在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中高校一定要向教师强调师生的正确定位,即首先奥尔夫教学法只是一种教学方法,理应服从更高层次的教学理念,故该教学方法必须以我国“以人为本”理念为基础方针展开。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主导定位上,而自己要以学生的客观需求为方向来应用奥尔夫教学法,由此秉持客观思想展开教育工作。在正确定位与客观思想的指示下,教师要对教学工作做出一系列改革,例如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音乐喜好等,再根据学生喜好来选择音乐,这更能让学生对音乐产生代入感,营造良好的课堂音乐学习、感知氛围,奥尔夫教学法将拥有良好的作用发挥基础。例如,教师可以筛选适合用于课堂的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游戏与互动,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然后提出问题:“同样的教学目的,我们在学前教育环境中应选择什么音乐?”该问题将学生摆在“学前教师”的位置上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与工作意识,激发自主思考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即兴对活动进行编创,以适应幼儿教学情境。通过这些环节设置,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润物无声地引导他们将课堂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自主思考,自主创编。这种方式显然能在我国教育理念下充分发挥奥尔夫教学法的作用,利于该教学法的本土化。

(二)慎選课例

面对奥尔夫教学法课例不合适的情况,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幼儿教育工作者,那么如何教好幼儿是学生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具备思考这一问题的能力,故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不能选择不合适的课例,理应遵从行业要求,依照幼儿的文化背景与认知选择课例。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某个童谣为基础,让学生熟悉童谣的旋律、背景故事等,并随着童谣音乐开展各种奥尔夫式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并积极配合教师与音乐进行学习,这样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熟悉、掌握奥尔夫教学法。

(三)做好课程设计

秉持我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与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奥尔夫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教学法。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在实施奥尔夫教学法之前,应当先设计好相关课程,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概念,了解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功能、形式等。(2)实践课程。主要用于学生围绕奥尔夫教学法的知识概念展开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条件来强化实践教育效果,如要求学生根据幼儿兴趣来设计或选择音乐,这样就能将音乐训练与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结合,也明确了双方的主次关系(在本专业教育中音乐教育实践活动自然处于主要地位)。另外,实践课程分为两个环节,除主要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以外,还要设置讨论或总结阶段,该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来讲解问题,督促学生改进,或者让学生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地解决问题,这样奥尔夫教学法将更好地朝本土化方向转型。

(四)优化评价思想

在奥尔夫教学法应用中,教师要重视评价,否则不了解学情,自然就不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但教师也要充分意识到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水平,因此教师的评价思想和方式应当予以优化和调整。例如面对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无论他们的作品是否称得上美妙动人,教师都要多加鼓励,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奥尔夫教学法继续学习学前音乐教育知识。另外,在评价思想中教师要建立对应的评价体系,诸如教学评价中要秉持奥尔夫参与性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不能太过注重结果,其中应当涉及学生在奥尔夫前置课程钢琴、声乐等课程中的表现,尽可能做到综合评价。

四、结语

综上,奥尔夫教学法对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学科有很大帮助,但该教学法是外国提出的,很多思想理念与国内思想理念不符,故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以便正确实施该方法。根据这一逻辑,本土化的奥尔夫教学法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学前音乐环境,因此可以帮助高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学前教育行业提供人才支撑,推动行业改革转型。

参考文献:

[1]包丽芬.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的制约因素[J].未来英才,2017(22):219.

[2]雷星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究[J].黄河之声,2020(13):38-39.

[3]张婷.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与高校学前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J].文艺生活(下旬刊),2021(9):219-220.

[4]任可欣.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职业技术,2020,19(3):105-108.

[5]刘妮娜.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6):118.

[6]王翼如.奥尔夫教学法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嵌入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102-103,

126.

[7]吴嘉玥,刘洋洋.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4):206-207.

◎编辑 司 楠

作者:祖灵珊

奥尔夫教学法下的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启示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具有活力和独具特色的整合教育课程体系,凸显了现代大课程观,蕴含了整合教育课程的内涵。其音乐教学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模式,赋予教学以全新的反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在幼儿园深入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研究的园本教研活动中,结合“园本课程‘再开发’的园本研究”的课题研究宗旨,有利于理解和运用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有效设计和实施,创建园本化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树立整合教育理念;有利于制定园本化整合课程教育方案;有利于探讨和思考“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整合课程教育;“一杠子式”;“三段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20世纪80年代曾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新颖性、独特性而激起学习和探讨其音乐教学方法的热潮。目前,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研讨是综合的,宏观的,主要是从课程观的角度来探讨和思考“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理念及其课程设计模式的潜在价值及其启示作用。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具有活力和独具特色的整合教育课程体系,凸显了现代大课程观,蕴含了整合教育课程的内涵。其音乐教学方法的理念、课程设计的理念及模式,赋予我们全新的、反传统的理念和方法,特别对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创园本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具有指导的启示。并对创园本化整合教育课程模式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具有借鉴的启示。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论的全新性,对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模式,促使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具有指导的启示。

1.“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的体现

(1)宗旨:通过音乐以求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

(2)方法: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每个人都有音乐的本能,每个人天生都是喜欢音乐的)、以节奏为基础、将音乐与语言、动作、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戏剧相结合进行综合教学

(3)原则:综合性、即兴性、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从本土文化出发、多元化文化教育、适于开端(适于孩子)、为所有人(为全体学生)。

(4)态度:不要求每个孩子一模一样地模仿,而是引导孩子和教师共同创造;不注重结果,注重过程。具体为:①“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以其明确的宗旨、新颖的方法、实用的原则、科学的态度,突出其鲜明的观点:音乐的原本性、综合性、即兴性和实践性,音乐活动的动态性、开放性和自然性。其中,让音乐教育回归自然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核心思想,也是当今幼儿园音乐教学致力改革和追求的理念。所谓“让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就是让幼儿在自然中发现音乐,在自然中感受音乐,在自然中表现音乐,在自然中创造音乐,在自然中学习音乐。②这种回归自然的音乐教学表现为:——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真实的、本能的、愉快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全面的、整体的、和谐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轻松的、活泼的、动态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主动的、积极的、创新的、自然的。——在音乐活动的教学中让幼儿的所学和所获是开放的、自由的、丰富的、自然的。

的确,“音乐是一种动态的音乐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不需要懂得任何乐理知识,而是通过自己亲自参与、从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音乐是一种开放的音乐活动,它允许任何答案的出现,只要孩子做了就是好的”,“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这是奥尔夫对孩子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自然流露和自然表现的描述,也是我们形象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全新性的重要启示。

2.创建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从“一杠子式”和“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中寻找与“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共鸣点,创建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所谓“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就是以主题音乐旋律为活动背景、以主题音乐旋律为一杠子贯穿活动始终。教师带领幼儿在主题音乐旋律的背景中自然导入,从而引导幼儿在自然、开放、轻松、流畅、整体的活动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学习音乐。其活动流程一般为:自然愉快导入(在主题音乐旋律背景中引领幼儿任意即兴做动作)→自然倾听和感受音乐(由导入自然引导幼儿倾听和感受音乐)→自然理解和体验音乐(引导幼儿在自然开放中学习音乐作品)→自然创造和表现音乐(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和表现音乐作品)→自然延伸结束(随着所学音乐旋律在创造中任意做动作自由表现,延伸到区角中)。

以上活动流程,即是受“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启示而致力于创新的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变教师的‘传授’教学为幼儿的‘自然’学习”。从纵向看,以所学音乐作品导入并贯穿始终,音乐作品贯穿始终的多次出现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形象性和整体性,音乐作品的多次刺激能有效帮助幼儿形象而整体地理解音乐作品,使他们轻松、自然、有效地学会音乐;从横向看,在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注重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能有效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效丰富学习内容,有效引导幼儿理解和表现音乐。这种“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没有传统“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明显界限。所谓“三段式”音乐教学,即指教学过程可分为界限分明的三个部分:“导入——学习——复习”。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结构,教师习惯用成规约束幼儿,按部就班,幼儿的音乐学习是块状的,幼儿自由、参与、体验、发现、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只给他们单一的模仿和学习,抑制了其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与传统“三段式”的音乐教学模式是两种不同理念的教学模式。“一杠子式”的创新突破了“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传统观念,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有共鸣之处,即让幼儿在自然、即兴、开放中学习音乐,体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回归自然的思想。

综观“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全新性及“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的理念,对如何改革和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让幼儿园音乐教育真正回归自然,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具有独到的启示作用。“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追求幼儿园音乐教育回归自然的理念,蕴含了“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原本性”、“综合性”、“即兴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让“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元素与“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元素有机结合,创园本化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学课程模式,这正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指导性启示。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综合性的启示

“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综合性”与当前幼儿园提倡的“整合教育”理念有相通之处,对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整合教育理念和手段,拓展幼儿园整合教育模式的设计思路,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模式,创园本化的整合课程教育方案,具有借鉴性的启示。

“整合教育”是当前幼儿园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幼儿园有效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理念不仅对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的模式有创新优化的指导性启示,而且对幼儿园整合课程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性启示。特别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对进一步理解运用整合教育的理念和手段具有潜在的借鉴价值。“综合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最具有特色的原则,体现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综合,集故事、唱歌、识谱、演奏、朗诵、舞蹈、游戏、人文、科学等多方面内容为一体。所综合的内容不仅仅与音乐文化相联系,而且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科学常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的渗透。“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综合性,源于它的原始音乐的认识,即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它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原始性的音乐蕴含了原本的综合,即原本性的音乐就是音乐、舞蹈、语言连在一起的一个原本整体。儿童进行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音乐活动的一种再现。“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综合设计就是在原始性音乐综合观的指导下,呈现一个具有独具特色的综合音乐活动,充分发挥艺术活动的综合效应,与幼儿园整合课程教育的设计思路异曲同工。本文在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模式和幼儿园整合教育课程设计思路的对比中求取借鉴和启示:

1.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设计模式

以“故事主题”为引领,以音乐为主线,以“歌曲儿谣音乐认知情感社会等”为综合,以游戏为形式,集故事、诗歌、认知、舞蹈、音乐、戏剧、人文、科学、社会、游戏等内容为一体,音乐贯穿始终。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整体的音乐学习和整体的认知发展,体现了整合性原则。其课程设计构架为:活动主题;活动内容(系列活动);资源整合:根据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整合相关的资源。其活动过程(整个主题的活动流程)为:故事导入——引出音乐内容——自然学习音乐——综合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整合和渗透学习——交流和分享。

2.幼儿园“整合教育”的设计思路

以主题为主线,以“生活活动学科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为整合,集生活、环境、学科、区域、游戏等内容为一体,主题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整体而全面的学习,突出了整合教育的理念。其课程设计构架为:主题名称;主题目标;活动内容:生活活动、领域活动(学科活动)、区域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或随机活动);资源整合(根据主题扩展和整合相关的资源,包括生活、环境、领域、师幼、家园合作等资源)。其活动过程(一日整合教育活动流程)为:学科活动(导入、探索学习)——区域活动(扩展运用)——生活活动、环境活动(渗透学习)——交流和分享——总结延伸。

以上两种设计模式和设计思路突出了共同理念——“整合性”。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集“歌舞儿谣音乐认知情感社会人文科学游戏”为一体,给幼儿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的音乐体验和认知学习的机会,区别于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吻合了幼儿园教育课程整合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幼儿园“一日整合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整合教育的理念,将学科领域内容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内容、环境内容等有机整合,创设寓教学(活动)于一日生活、环境、游戏之中的整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往单一学科课程的形式,注重课程学习的整合性,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的资源利用和整合学习,两者的设计思路和结构要素有相通之处。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突出“整合教育”理念,有利于我们理解幼儿园“一日整合教育”设计思路,创新园本化的整合教育模式——“一日整合教育方案”,具有借鉴性的启示。

3.“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所赋予的启示值得借鉴和思考

要树立让音乐教育回归自然的理念,进而整合教育理念。运用音乐的“原本性、综合性、实践性、即兴性、艺术性、自然性、生活性”等理念,指导音乐教育活动,整合教育课程的设计及实施的教育行为。

在教学内容上,则要追求丰富性、整合性、灵活性、生活性。集故事、朗诵、声势、音乐(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人文、科学、社会等诸方面内容为一体,充分体现整合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整合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方法、整合教育形式的指导思想。

在教学模式上,还要追求多样性、灵活性。以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拓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思路,激活幼儿园“一杠子式”音乐教学模式,优化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创园本化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幼儿园自然音乐教学课程模式。进而,拓展整合教育课程的思路,优化幼儿园教育活动模式,创园本化整合教育课程模式——“一日整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浅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认识[EB/OL].中国儿童教育网:www.cnfirst.net.

[2]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一)[EB/OL].金城堡艺术幼儿园网页:jcbyey.520wawa.com.

★编后语★

师范院校教育中,多学习一些权威的、风行的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对学生毕业后的教学实践不无好处。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真谛在于其原本性,从“原本性”到“园本化”,作者进行了一些理论思考。

作者:唐 燕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究论文下一篇:当代农业产业化与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