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2022-04-21

【摘要】自古至今,陕西省都是文学大省,在这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作家,特别是在汉唐时期,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学中心,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旅居于此,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的故居、作品的描述地以及发生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成为吸引文学爱好者和其他游客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篇1:

突破和发展: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研究范式建构及其创新

摘要:作为一个全新的文学研究对象,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呈现出特殊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展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跨境与文学。重新思考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的概念与定义,多维度更新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不仅把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书写作为审美领域文学艺术整体加以观照,同时强化其多重价值与作用,展示文学本体与文学功能之间有机联系,参照文学内部的静态文本性与外部诸因素互动形态,包括人物、情节、思想、风物、边疆、跨境、流动等本体历史文化语境、现实状况、跨国界的“地方性知识”等诸多要素,超越时空,与分布居住于异国他乡的同源民族对话生命美学,探索他们的生活实相、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思考新的视角,建构自身研究范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研究进行新的观察与补充。

关键词:云南; 跨境民族作家; 母语文学范式

1970年代初,美国学者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主要指的是,在进一步探索某个研究领域过程中,能够提供有关共同理论框架或规则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性。之后,“范式”在多个学科之中使用,文学领域也移植了这一概念,随着西方文艺理论进入中国,“范式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学界的观念创新与理论拓展,并成为源自西方却具有中国文学方法论特色、通行当今学术界的一个术语,尤其是针对新的文学现象,可探索其独到的认知视域和解析路径。

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起步于1950年代,崛起于1980年代,繁荣于2000年,是一个全新的文学研究对象,目前拥有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母语创作,其历史与共和国同龄,至今走过70年独特历程,汇成边地独特的文学“云南现象”,在中华文学体系的多层次建构中,是边疆文学、地域文学、族群文学、民族文学、国家文学、当代文学等众多内涵外延相互交叉、相互区别、相互混合的领域中的一员,需要在中华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格局中确认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它与汉民族书写、少数民族汉语书写以及同源民族作家跨国界书写等并行共生、比肩存在,是中国多民族文学体系中重要的一员,也是推动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重要原创动力之一。

作为一个从边缘走向世界的新的书写现象,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相关研究才刚刚开始,包括理论探索、文本批评、作家评价、美学表现、传播影响等等,尤其是不同国度同源民族母语创作实践,突破了通常民族文学本土地域性特点,投射出多元复杂的价值判断系统,因此,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語文学进行研究,除建立在一般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还须呈现特殊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考量归纳、建构新的文学研究范式:跨境与文学。重新思考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的概念与定义,多维度更新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不仅把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书写作为审美领域文学艺术整体加以观照,同时强化其多重价值与作用,展示文学本体与文学功能之间有机联系,参照文学内部的静态文本性与外部诸因素互动形态,包括人物、情节、思想、风物、边疆、跨境、流动等本体历史文化语境、现实状况、跨国界的“地方性知识”等诸多要素,超越时空,与分布居住于异国他乡的同源民族对话生命美学,探索他们的生活实相、审美心理和精神状态,思考新的视角,建构自身研究范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研究进行新的观察与补充。

一  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传统定义的突破及新的范式建构

严格意义上传统的“母语文学创作”,只包括母语原创作品,但是,如果沿袭这一传统定义,仅仅以“母语原创”去理解母语文学,已经难以适应和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拓展母语文学理论域问题框架。其原因,一是少数民族文学旧有的自我循环模式已经被打破,并不断融入当代跨境、跨国、跨民族、跨文化交流世界格局之中;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道路上,母语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其具体构成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汉民族语言文字,其精神构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显现,多元语言文字之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是翻译;三是创作实践使然。在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家的作品并非母语首创,而是汉语首创,然后再翻译为本民族文字,典型代表如德宏傣族作家朱宽柔短篇小说《依罕美》,先为汉语创作,后使用德宏傣文翻译,再刊载于德宏傣文刊物《勇罕》,汉语创作译为德宏傣文的经历犹如一段美丽的母语回归之旅,不仅充实了傣族母语文学的内容,也丰富了母语作家的创作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不同民族文字的互译,直接体现出中华民族凝聚力另一种独特认同方式——母语文化审美,这犹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潜藏着巨大的精神感染力。

因此,从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实践出发,对“母语文学创作”进行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新界定,普遍性即指母语原创作品,特殊性即把母语创作拓展至“翻译”,特指“民汉翻译”,包括“母语原创作品汉语翻译”和“民族作家汉语作品母语翻译”,①契合和证明了母语创作新的广义定义具有多元范式特点,拓展有效,新意突显。

一方面,从文学本体角度去考察,母语创作本体的内涵与外延,除“母语原创”文本的审美性、形象性、语言风格等要素以外,直译、意译、归化等翻译领域的现象和技巧也成为母语文学创作本体一个特殊的部分,形成多视角母语文学创作本体研究的扩容,推动母语创作文本形态多样化发展;

另一方面,母语文学创作翻译研究范式创新实践表明,通过翻译,即把母语作品翻译成汉文,能够极大地激发母语创作所潜藏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打破过去单一的母语传播,民汉双语文本同时得到分享和传播,从而使母语文学获得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人类文化学把翻译视为理解其他文化的一种基本方法,翻译作用是维护文化多样性、达成认知共通性,拓展始源语内容的传播空间,把人类的知情意沟通起来,文化交流,其桥梁作用可使文化天堑变为通关大道。语言、文化、翻译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文化交流自古就有,但是如果没有翻译就会处于困境。少数民族母语由于受众比较狭窄,急迫需要汉译,民汉文本双向交流过程中,能为跨境民族母语文学提供一个发掘多元样貌及价值评判的视角,尤其是翻译作为一条打造社会和谐之路,是民族交流交融的重要方法,如同一个美妙的窗口,彰显的是中华文明多元性、整体性及其原生形态性的宽阔视野。

民汉双语文本强有力地推动母语原创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作品汉译本进入大众视野,其美学意义与社会意义都将比原生母语文字存在的形态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审视,透过其艺术性,社会意识和社会作用获得大众分享,因此,母语创作一方面延伸到本民族的阅读根脉中,但另一方面,因民族文字受众较少而又变成当代阅读被压缩的空间,翻译正好成为民汉互动统一的桥梁,形象地说,翻译是母语原创文学一双美丽的的翅膀,带着母语原创飞向更高更远的文学天空。

母语原创是母语文学的核心,翻译是与原创同样重要的精神高地,在语言文字的交流和传播方面,基于中国文学国情,多民族语言文字与汉语言文字互译,能够使母语作品得到最广泛的传播效果,同理,拥有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云南跨境民族母语创作,其独树一帜的内容与风格,需要借助翻译,推广分享,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走向未来,绽放更强影响力的光芒。母语原创及其汉译是携手保持文化多样性重要方法之一,是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的独特表现,母语原创与汉译所组成的珍贵双语文本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学基础,是从母语文学领域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道路,是确证中华文化存在力、发展力难以替代的重要元素。

二  文学史、边疆史相结合的评价维度

跨境民族横跨中国与不同国家区域,其母语创作纷繁复杂、多姿多彩。有别于其他创作现象最大的不同点,跨境民族母语创作拥有一个特殊的背景:跨境性。跨境性带来新的审美阅读空间和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其中诸多文学规律、文学现象需要去发现、梳理与总结,首先需要使用文学史方法,观察其发生背景、运动轨迹、发展历程、性质特征、成就地位、价值意义,以及作家作品的特色与风格,等等。在观察过程中,跨境的特殊性与边疆性紧密关联,跨境民族文学与边疆文化治理是两个不同领域对边疆的观察和反映。跨境民族是边疆史研究的核心,边疆史必须以跨境民族为重要对象,从这个角度看,跨境民族文学和国家边疆治理两者为不同学科领域,共同面对一个研究对象却几乎是同一个,边疆史体系中的很多问题提供给跨境民族母语创作 反观自身多重价值的研究视野,而跨境民族母语创作作为人文精神力量,是边疆史研究中关于历史发展、边疆安全、稳定、和谐、国家认同、民族团结等议题的一个佐证。

比如,德宏傣族作家郗保常有一部中篇小说《勐焕风云》,这是一篇反映德宏以傣族为主体,联合各民族抗击日寇的小说,其中蕴藏着边疆人民,具体说是芒市傣族人民的抗战事跡,作家在序言中说,有一些事件为他本人亲身经历,因此,既是文学的想象与描写,又是新的边疆历史材料,非常珍贵。

再比如,评判跨境民族歌手诗人建国初社会主义重大政治题材表现问题,需要结合边疆与文学史,通过时代性、地域性以及创作主体的思想性,才可知其珍贵。一段时间以来,曾对于建国初期颂歌式的政治性题材写作有所争议,认为空洞直白庸俗,然而,这个文学形式却正是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多维创作视野第一个亮点体现,这是第一代母语作家从边疆走向中心的一条从未有过的路径,他们吐露的不仅只是对新时代生活的幸福心声,最为重要的是,发出了国家认同的最强音,它突破了诗人本民族传统文学所规定的主题束缚,以飞翔的姿态,在母语文学的天空开创新的创作领域。在旧时代,傣族歌手只能有两个写作核心:以佛祖(帕召)为主,围绕天神、国王和王后唱颂歌,内容仅限于讲述“佛祖普渡人类的业绩和帕拉西帮助人间摆脱灾难的事”。②解放以后,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以及年轻歌手,站到了时代的最前沿,讴歌文明进步的新生活,赞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等,虽然直观,但一改往昔的文学面貌,最为可贵的就是,推出表现时代文明演进而出现的“新英雄”人物,成为向边境少数民族百姓进行国家大事、党的政策以及多方面宣传的重要渠道,不仅是新社会的见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大发展的见证,是值得肯定并载入史册的骄傲。

三  艺术创新兼顾传统的分析维度

首先,原汁原味继承传统。由于使用母语创作,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本身就是最强大的传统形式,因而,5个民族8种方言文字的创作,受到本民族原生形式的影响极大。比如,在修辞方面,各民族都有只属于自己的谚语、比喻、夸张等修辞,如汉族谚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景颇族人说的是“有钱能使鬼舂米”,只是两个字的差别,却显示出景颇族作为山地民族,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被“舂米”这个简单但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词语,一下子就带到了读者面前。凡是居住山地民族,没有碾米机,每天舂米是一个必须的工作。这确实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谚语,闪烁着鲜活的、灵动的生命力。

再如,德宏傣族作家岳小保在其傣文长篇小说《帕英法》中,通过记写刀安仁创作《游历记》的情形,展现傣族传统的诗歌程式的印迹,小说里是这样描写刀安仁写作的情形和内容:

刀安仁拿出他的《游历记》③写道:“翠绿的柳叶啊(oktvhmoae;h/s]n/g歌头衬词),有时心里悲伤难过到想放声哭泣,我们已经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漂流多日,转眼热季就要来临了,不知该如何倾诉,我们远离了喧嚣的尘世,困在这船里已有多时,我心沉痛(e/dqmufq;]n/g歌头衬词,抒发心中的沉痛),不知何时才能迎接和平之日,返回我最思念的家乡。宁静的月光斜照着寂静的海面,放眼望去只见茫茫的大海,心中又涌现出思乡的念头,不知不觉已进入了热季,我们从去年跨越省份,远离家乡,如今已到了五月份,却仍行驶在海中,没有到达目的地。浓香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歌头衬词),从去年腊月月末背井离乡,为何都几个月了,我们还是没有到达呢?美丽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歌头衬词),在海上漂游了几个月,如今终于来到了横滨。到了横滨我们见到了火车,火车站人山人海,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大伙第一次看见火车竟能承载成千上万人,又惊奇又激动。”

上述刀安仁记写的语言中,“翠绿的柳叶啊(oktvhmoae;h/s]n/g)”“我心沉痛(e/dqmufq;]n/g)”“浓香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美丽的花儿呀(qyfokpkg]xea4k/]n/g)”等,全都是歌头或衬词,这既是傣族民歌最常见的诗歌形式,也是很多民族民歌中的特色。

衬词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歌体而定。有的歌体衬词放在前面;有的歌体衬词放在后面;有的歌体歌头歌尾都有衬词,有的衬词没有实际意义,有的衬词则能起到起、承、转收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上述刀安仁使用的衬词就具有表达不同情感的作用。通过岳小保的记述,可见傣族民歌形式对作家创作具有极大的影响。

其次,关注新形式创新的理念与实践,即写当代故事,却用民族传统叙事的手法,而又融合新的结构,现代性的介入使得文本新意倍出。哥布创作的哈尼文长诗《神圣的村庄》,就是叙述视角与结构融合的新典范。这部哈尼族书面文学首部叙事长诗,独特的叙事结构特点是,站在现实,重返祖灵之地,叙述视角多变,安排多个叙述人,自由地不断穿梭在不同的时空,闪回或者闪出,颇有哈尼毕摩讲古的神韵,从而充满荒诞、魔幻的风格。

第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传统的源头不只是本民族文学这一个传统,而且还具有其他民族的文学传统形式。如岳小保创作的德宏傣文长篇小说《帕英法》,就直接借鉴汉民族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创新成为傣文章回体小说,获得极大成功,影响颇大。由此,跨境民族母语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交融和艺术创新的空间。

四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双重比较视野

从文学的比较到比较文学的发展,两者形成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交叉关系,带来跨境民族研究范式的综合性特征。具体更体现为自身特色所带来的属于自己拥有的研究和比较方法,即双重比较现象。

首先,全球化推动文学研究国际化,因此,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的研究需要置于世界文学中进行考察,拓展视野。比较文学学科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但最重要的是,原则上为不同国家的文学创作的比较,才符合比较文学严格意义上的研究范围。

针对所有跨境民族母语文学而言,处于一个双重比较的境遇,首先,虽为同一民族,但是分布于不同国度,可以划入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之中,但是,毕竟是同一民族,依然还是不太合乎标准,因此,对于跨境民族文学不同国度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可参考比较文学方法,如平行研究法、影响研究法等,另一方面,也适用于以普遍文学比较的理念进行把握和研究。

境内外作家母语创比较视角是多元的,如语言风格的比较、主题、题材、人物形象,等等;比如,女性形象比较,目前,缅甸景颇族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众多,特色是她们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很大,性格特征是不同方式的隐忍,通过宗教救赎,相比于境内母语作家的女性形象,境内作家赋予笔下女性更多的是抗争和走向独立。

再有,家园意识与身份认同书写比较也是一个必然的比较维度。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创作是从兴衰沉浮的跨境命运和现实生活中,一步步构建起来的文学形态,家园意识和身份认同成为创作内容上的一个表达重点,在文化多元中守望故土和民族的根脉,不过,具体的作品中具有表达上审美差异和态度上的模糊不一。客观而论,境内母语作家的家园意识和文化认同明确,境外作家则具有较为隐性、较为深入的认同抒写,当然,也有徘徊和模糊的情况,因而,需要从形象、语言、意象等文学构成要素中仔细甄别,从外部表层进入精神内核加以把握。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境内外母语作品常常在充满情感的眷念中,渗出忧伤,在亲人的关怀中,挥洒泪水,在困苦时,吟诵诗句,不因为身处不同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抛弃家园和民族的信念,在国际大背景下,尊重历史与现实,凝聚民族精神文化,没有宏大叙事,但有细致的情感以及历史与美学深沉的力量,从大地的根上发出声音,凸现强烈的民族意识,生动阐释了社会和谐包容发展的人类共同命题。

远隔千山万水,却用各自的母语、相互间不同的语言、跨越国界讲述着人类最本真的故事与情感,既散发着不畏牺牲的气魄,也充满着温婉亲切的乡里民情,从世间万象汇聚家园意识: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礼仪节日、乡土风情、婚丧嫁娶、禁忌规则、刀耕火种、狩猎渔业、农牧生产等,那些表面看似很简单,比如植物、树木和季节,实际上却隐藏着“物”与“心”双重语境的追求:中国多民族、以及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统,对故乡的赞美和美好的心灵,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血脉相融,气韵同在。中国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如同南北朝诗人江总诗云:“心遂白云逝,形随北雁来”,④唐代孟浩然诗云“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⑤李商隐诗云“故乡云水池,归梦不宜秋”,⑥这样的意识,东南亚各国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的作家们,也有同样的认知,在2016年湄公河文学颁奖典礼上,高棉作家协会会员切穆诺发言:“一个国家各种不同的文化汇聚一起才创造了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文学灵魂创作不可或缺的,”⑦越南作家陈登科用诗意境很美的语言总结到:“共饮一江水,需要一颗心”。⑧

五  价值和意义

常规稳定系统下的范式通常因时代、思维、对象、范围的突破而可能被刷新,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研究范式的建构与实践,更新了母语作品文本内部审美要素,强调母语创作体系的开放性,人类母语有重要而独特的使命担当,母语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直接而重要的代表,其鲜明的实践品格获得了深远的人文蕴藉,当代云南跨境民族母語文学秉持着特有的原创精神和人文内涵,对边疆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中国“一带一路”边疆发展战略中,无论是打造经济走廊、旅游开发、生态保护,还是保护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与世界和平,当代云南跨境民族作家母语文学创作所起到的审美、交流、接受、传播及影响有更为巨大的作用,母语文学创作犹如边疆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担负着边疆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丰富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学的整体发展。

注释:

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学界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基础,即有利于把握母语创作最根本的标志性特征,实现以汉语为目标语需进行翻译的同质性研究,并不包括汉族作家汉语作品的民语翻译,也不包括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之间的民族文字互译。

②岩峰:《当代傣族文学的反思》,《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第2期。

③《游历记》是刀安仁1906年1月初至5月初前往日本学习考察途中的见闻录。

④古诗文网,https://so.gushiwen.org/mingju/juv_08a1b5d09147.aspx.

⑤⑥顾青编:《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16年版。

⑦⑧载云南省作家协会:《第七届湄公河文学颁奖典礼文论集》(内部刊物),2016年6月版。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文系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傣、佤、景颇等云南跨境民族文学资源数据建设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6ZDA161)

责任编辑  刘小波

作者:李瑛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篇2:

陕西省文学旅游初探

【摘 要】自古至今,陕西省都是文学大省,在这里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作家,特别是在汉唐时期,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学中心,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旅居于此,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家的故居、作品的描述地以及发生地与其他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成为吸引文学爱好者和其他游客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旅游者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出游方式的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如果对陕西省文学旅游资源作以科学地开发,势必成为陕西省现有旅游模式的有益补充,成为一个新的旅游亮点。

【关键词】陕西;旅游;文学旅游

文学是旅游的灵魂之一,对构建旅游地的形象和内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知名作家的故居及其作品的创造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从古代的杜牧到现代的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作家的故居、纪念馆及其作品的诞生地、作品内容的背景之地以及文学作品本身形成了陕西独特而多样的文学旅游资源,这些文学旅游资源或独立成景,或锦上添花,都能对游客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2][6]。

1.陕西省开发文学旅游的优势

1.1 文学资源丰富,作家及作品众多,且影响力很大

在汉唐时代,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的的诗词歌赋和散文曲艺,涉及到陕西众多的风俗文化、地域建筑。众多的诗人出生于此,比如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就出生在长安,他晚年所居住的樊川别墅被他视为灵魂的居所。也有很多诗人到陕西省游历并留下了与之相关的诗篇佳作,例如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霸陵行送别》和《忆秦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等等[5][8]。

到了现代,陕西更被称为“文学大省”。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成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被广泛传播。此后高建群、杨争光、叶广苓等作家在小说、散文等领域的建树也很高。如此众多优秀的作家作品不仅增加了陕西省的文化底蕴,更为陕西省发展文学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文学旅游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和成熟,很多旅游者的出游目的越来越个性化和主题化,其中大量以文学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受到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在这样的旅游环境下,陕西省的文学旅游资源如果开发地合理得当,势必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2.陕西省在发展文学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以丰富的文化传统为主要对象,而在文学旅游资源方面,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只有华清池的《长恨歌》,而其他的诸如杜甫的樊川别墅、灞桥等很多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地方如今早已不见当年的盛景。除此之外,对于陕西当代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少之又少。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在中国文坛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其出生、生活过的地方,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重视和开发,让很多慕名前去的游客大失所望。

就目前来说,陕西省大部分的文学旅游资源都没有得到开发,即使是那些少数已经开发的,也是处于肤浅的层次。与其作品相关的活动形式更是很鲜见。如果不加以宣传,便会“养在深闺无人识”。比如到过商洛的游客可能会去丹江体验“西北第一漂”,但可能会忘记了这也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是其代表作品《秦腔》的真实再现,游客到了这里,难免会忽略或忘记在偏僻的里巷深处,还有一座贾平凹的老宅静静地伫立在此。

3.对陕西省发展文学旅游的几点建议

3.1 充分重视文学旅游资源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那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游客来说,文学旅游资源是吸引他们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感化和促进了旅游主体的游兴[4]。所以应该重视文化的协同和推进作用,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就理所应当地受到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向游客展示一个不仅有历史而且有文化的陕西。

3.2 深度挖掘文学旅游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学旅游产品

3.2.1 重现诗歌或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场景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伊豆的舞女》出版后,小说中的旧天城隧道、河津川的溪谷以及木桥对岸的福田家成为了观光步行道,众多文学旅游爱好者流连于此,切身体会小说中所描写的的伊豆。我国的绍兴本也是因为是鲁迅先生的故乡而被人们所熟知。据调查,到绍兴的游客60%都是冲着鲁迅去的。对于陕西来说,诸如此类的素材比比皆是,王维和元二话别的旅馆,李白笔下的霸陵,以及李白饮酒作诗的酒肆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可以增强旅游的体验感[3]。

3.2.2 举办话剧等演出活动

话剧、舞蹈等演出形式是游客最为喜闻乐见的,它可以生动直接地表达文学作品的情节,引发游客的兴趣,所以故事情节很强的文学作品,完全可以排演成经典的话剧或其它舞台作品,就像大型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这样,既可以带给顾客深刻的体验,也有利于打造陕西文学旅游资源的品牌形象。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作家,举办各种论坛和演讲,宣传陕西的文学旅游资源。

3.2.3 开放各种文学交流场所

在作家博物馆中,展览古代和现代作家的著作手稿、信件、肖像和私人物品等,向世人展示这些文学作家的风采。

在文学酒吧里,服务员应该会朗诵名家作品中的经典段落,会表演戏剧中的某一场景。酒吧会供应文学作品里主人公用过的午餐,喝过的黄桂稠酒,播放着主人公听过的某首曲子。同时为了增强游客的互动,酒吧还可以就作品或作者举办一些有奖知识竞猜,引导人们去关注作者及作品,增强游客的体验。

3.2.4 根据作品设计旅游线路

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按照小说《尤利西斯》中的描述,设计了作品的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和斯蒂芬·迪达拉斯在此游荡的4条步行旅游路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尤利西斯迷”体验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地。对于陕西来说,旅行社等部门也可以设计这样的旅游线路,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述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样就可以设计出“临潼一西安一兴平一周至”的旅游线路,带领游客去体验不一样(下转第58页)(上接第45页)的《长恨歌》[5]。

3.3 采取多渠道的宣传和促销方式,提高陕西省文学旅游的品牌和知名度

在这个信息庞杂的时代,宣传成为提升产品知名度、吸引顾客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对于常常处于蜗居状态的文学爱好者来说,有效的宣传可以促使他们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去探寻他们所熟知的作家及作品的创作地和发生地,另一方面,很多作家的故居或作品的产生地都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只有通过宣传,才能向外界展示其风采。因此,要使陕西的文学旅游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效应,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和市场化的手段,对这些文学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和包装,引发游客对它们的关注,提高其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畅.论文学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策略[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62-64.

[2]丁晨.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6(2):125-127.

[3]邓鑫.跟着文学去旅游[N].深圳特区报,2012(4).

[4]袁园.对河南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4):109-111.

[5]袁方.论陕西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69-73.

[6]肖洪根.再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4):46-48.

[7]余靖华,李江风.刍议文学旅游附加值的资源载入及开发模式[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9(1):82-84.

[8]廖高会,任占文,王明端.山西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初探[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89-91

作者简介:陈文娟(1980—),女,河南西平人,硕士研究生,西安外事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

作者:陈文娟

文学旅游互动当代文化论文 篇3:

“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立足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与区域不均衡的实际问题,文章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切入,解析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之上,揭示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中包括产业层面技术拉动力、企业层面文化驱动力与资源层面文化与技术互动作用力。最后,探寻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协调路径,包括技术激生新文化业态、媒介平台技术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以及文化创意资源推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

关键词 文化与技术融合;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识码 A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的特征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而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在创意产业大国的英国,随着制造业的衰退,2003年英国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明显超过金融业,成为英国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首先,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初期状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低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严重偏低。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3%。其次,从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也不合理。我国文化产业涵盖了内容产业、传媒和平台产业以及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三个大部分,但仅在文化制造业的比重就高达70%,而在第一和第二部分比重很小。而一个真正好的文化产业结构则应该是内容和传媒占有更大的比重。再者,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严重的“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的实际情形,成为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2012年7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最新发布的“2006-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排名中,其中上海与北京处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中国内地另外25个省市区处于第三梯队,文化产业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如2012年2月文化部发布《“十二五”文化产业倍增计划》,7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由此可见,如何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之间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创意创新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高新技术则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因而,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可以有效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就文化产业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即科技创新支撑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内在需求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与源泉,两者之间协同循环发展。而就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技术创新相比,文化创意是一种更为高级的竞争性资源。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即技术创新是文化创意大规模发展的推动力:而文化创意是决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寻求“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复杂动态开放的巨系统。而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将有利于揭示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新技术引领作用帮助调整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探究区域之间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综上所述,本文将立足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与区域不均衡的实际问题,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切入,解析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探寻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区域文化产业协调路径。

二、“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的引入

文化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不仅体现在产业层面,还体现在资源和企业的层面。因而,本文对文化与技术融合内涵的解析将从产业领域层面、企业主体层面和资源要素层面这三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从产业领域层面来看,技术与文化产业领域的融合,是指科技型企业应该将现有的产品和技术伸向文化产业,把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索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型技术和产品。因而,从产业领域层面来看,技术对文化产业起到引领的作用,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挖掘区域乃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将成熟的技术直接应用到文化产业中去,有助于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引发文化形态的深刻变化。

其次,从企业主体层面来看,文化与技术融合可以理解为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不同类型的文化企业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各种形式的合作,以真正实现文化企业产品创新的内在需求向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的渗透,或者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成果向文化产品的集成应用。因而,通过挖掘现代文化企业产品及服务创新的内在需求,通过与国内外文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文化企业产品创新要求以及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技术创新方向及内容充分地糅合起来。

最后,从资源要素层面来看,将文化视为一种文化创意资源。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科技型企业深入挖掘所在区域乃至国家的文化资源,提出绝妙的文化创意,借助于技术创新的手段,将文化创意由无形的头脑中构想转变为文化型科技产品或技术。文化创意要素是具有高附加值且难以复制的资源,它会因每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情况的差异而迥然不同。因而,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将技术资源和文化创意有机地整合起来。获取大量异质性知识将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基础的改变,激发技术不断革新,并会同时涌现出更多更具新意的创意。

(二)“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析

“可持续发展”第一次作为专业学术术语是在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战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提出的。在该文件中,可持续的发展表明必须既考虑经济方面又考虑社会和生态方面,必须既考虑生物资源之根本又考虑非生物资源之根本,必须既考虑可供选择行为的短期利害又考虑其长期利害。随后,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发大会发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共识”。我国针对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于199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重点表述为:“核心是发展。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代际平衡,并指出欲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的是“整体的”、“内生的”和“综合的”,它被视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动态开放的大系统,具有层次性,即国际的、国家的、不同行政地域的、非行政抵御的。可持续发展揭示了“发展、协调与持续”的系统本质,包含着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外部响应”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内部响应”这两个机制。英国著名的环境法学家Philippe Sands指出可持续发展包含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可持续利用以及环境与发展一体化这四个核心要素。可持续发展研究就应该着力探究格局、过程及其驱动力,搞清机理并提出解决对策。

文化资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主要是以精神内涵为其存在形式。与一般自然资源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可多次开发和重复利用,具有更高的开发价值。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恰恰是对文化资源的必要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可持续开发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灵魂。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是“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的内在统一和综合反映。三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偏废的。只有三个基本维度互相协调、互相促进,文化产业才能真正步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强调的是文化产业背后的推动力,而“协调”强调的则是文化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均衡。“持续”则是在发展和协调的基础之上,意味着文化产业可以保持良好的态势不间断地发展下去。究其根本,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与文化市场的可持续拓展的系统过程。结合上述对文化与技术融合的三个层面的解释,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区域之间、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资源层面的多层面协调与互动的动态复杂大系统(图1)。

第二,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多层面作用力的共同作用,其中包括产业层面技术的拉动力、企业层面文化的推动力与资源层面文化与技术的互动力。

第三,处理好不同区域之间文化产业的关系是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虑到东、中和西部文化产业基础与结构的差异,东、中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东、中和西部的总体水平的差异以及东、中和西部可供选择合作的企业状况,充分运用新技术的引领、推动以及与文化资源互动的作用,去实现东、中和西部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三、“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根据上述对文化与技术融合的内涵解析,文化与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来源于产业层面的技术拉动力、企业层面的文化需求驱动力与资源层面的文化与技术互动作用力。

(一)产业层面的技术拉动力

技术现已成为我国各省市地区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尤其在IT行业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都可以与现代的文化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拓展出如网络视听、网络出版、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可以使其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引人入胜,并可以加快文化内容的传播。例如,在美国的影视业中,每一项对影视产业的创制与传播可能产生影响的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运用于电影、电视之中。因而,将各个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出的新型技术及产品。向区域乃至国家文化产业进行拓展,有助于文化产业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发展。例如,将IT通信技术拓展至出版业,结合传统新闻资源优势,促进了新兴媒体的发展。

因而,从产业领域层面来看,技术对文化产业起到引领的作用,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通过挖掘区域乃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将成熟的技术直接应用到文化产业中去,有助于改变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引发文化形态的深刻变化。

(二)企业层面的文化驱动力

从企业主体层面来看,“文化”一词是指文化企业对文化产品创新的需求。若想占有有利的市场地位,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发展,就要求文化企业去创造文化产品,而不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要求通过技术将独特的创意、想法和才智变为现实。各种充满文化创意的文化产品的持续不断地涌现成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由此可见,在文化企业内部对文化产品创新的需求是驱动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文化企业可以通过与技术型企业之间多种不同形式进行合作,深入揣摩文化企业产品及服务创新的内在需求,对现有的技术或产品进行改良,创新出科技价值的新颖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拓展并占有文化市场,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就十分注重根据画面呈现的效果而不断改进技术。以打造完美的动画作品。在光照技术上,为了呈现出夜晚公路的车灯效果,虽然只有十秒左右,他们就耗费了5个月。在制作《怪物公司》主角毛怪时,为能呈现其毛发柔软波动的质感,技术团队为此开发出仿真两百三十万根毛发飘动的软件程序。

(三)资源层面的文化与技术互动作用力

从资源要素层面来看,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创意资源。在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中,独具匠心的文化创意和分工细密的专业技术成为一对交互作用的要素。创意人员凝练所在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文化资源,提出绝妙的文化创意,并结合可供利用的先进技术手段。将无形的文化创意转变为有形的文化产品的过程,也是将文化资源持续开发并生成文化产品的过程。

文化创意要素是具有高附加值且难以复制的资源。它会因每个地区文化资源情况的差异而迥然不同。一方面,在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中,充分地整合技术资源和文化创意,是对文化资源的持续开发与有效利用,将极大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获取大量异质性知识将有助于技术创新的知识资源基础的改变,激发技术不断地革新,并也会同时涌现出更多更具新意的文化创意。

四、“文化-技术”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协调路径

由于经济水平、自然条件、观念意识、人才积累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的发展现状。东、中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然而,东、中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区别却又彼此联系,不同区域的文化产业发展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东部文化产业总体实力较强且基础较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产业成长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新的业态发展,定位于高端文化产业,重点关注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成长性较好、产业渗透力强、附加值较高的新兴文化业态。而对中部地区而言,其文化产业发展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是要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的转移,并要在转移过程提升制造业水平,防治污染、防止环境破坏,赋予产业更高的科技与文化附加值。二是中部省市要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因而,中部地区应利用制造业承接的契机与教育科研领先的优势,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研发与制造,生产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的增值。西部地区文化资源极具特色且十分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市场经济活跃度不够,市场机制在西部地区无法完全自主发挥作用,大都是依赖于政府来推动文化产业。可见,文化旅游业成为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下面将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探讨产业层面技术拉动力、企业层面文化驱动力与资源层面的文化与技术互动作用力在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文化产业过程中的具体路径。

(一)新技术及产品激生东部新兴文化业态,带动中部文化产业发展

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起步较早且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而言,积极探索新的技术,通过新技术及产品去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与出版业的运用,用高新技术去强化文化产品的艺术表现就显得极为关键。

以东部地区部分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新技术的引领成为东部地区文化产业走向高端,激生新的文化业态的关键动力所在。在江苏省,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蓝立方职业教育数字复合出版工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字化教材、多媒体课件和虚拟实训资源,并通过网络、电视、手机报等平台供用户选择。又如,江苏有线研发的第三代云媒体电视运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互联网、电信网和物联网“三网融合”,集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富媒体于一体,成为新兴文化业态的一个代表。此外,近年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频频借力科技走在时代前端。继面向全球iphone手机用户发布“中国江苏·3G”后,2010年《新华日报ipad版》又面向全球发布。而在上海,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起步很早,媒体、出版、演艺等传统产业很早便在探索文化科技创新之路,当前依托网络、多媒体等前沿技术,一批新兴业态也正快速成长。

相较来看,中西部地区由于研发资金投入较少,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且当地总体技术水平较低,因而诸如数字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及产品独自开发的实力不强且数量不多。因而,对于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可以引入或承接东部地区较为成熟技术产品,实现传统文化与高新科技的对接。开发并生产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促进衍生产品与文化制造业的发展。

概括而言,此条协调发展路径的本质为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引领作用。首先,通过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激活东部的传统产业发展,并激生出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促进东部文化产业向高端产业的发展。接着,引入并利用东部地区较为成熟的技术及产品,实现中部地区传统文化产业与高新科技的对接,促进中部地区衍生产品与文化制造业的发展。

(二)东部传媒与平台企业与西部文化旅游企业合作,实现媒介技术与旅游资源的融合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其丰富且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其文化产业发展主要源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然而,西部地区传媒和平台产业发展迟缓,也缺乏新颖且创新性强的媒介技术及产品。如何借力于新的媒介技术是促进西部文化旅游资源更广泛地传播,延伸文化旅游业的关键。

近些年来,东部地区传媒与平台产业积累大量网路及新媒体技术,也涌现出大量文化创新型企业。例如,在上海涌现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如世纪出版、新华传媒、盛大文学等企业,积极与电子阅读器科技企业对接,逐步形成“数字出版转档、内容平台搭建、电子阅读器终端设计制造与销售”的新型产业链。

因而,西部文化产业的文化旅游企业应积极与东部地区传媒和平台产业的企业进行合作,适应性地改进网络技术,即包含门户、搜索技术、视频、社交、微博、硬件等媒介化的内容、内容下载平台、交流和消费的终端平台等,适时创新出新的传播媒介,促进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在注重文化旅游资源传播的同时,重点要将技术与区域公共文化资源以及地方旅游资源进行对接,尽力地去延伸文化产业,关注衍生产品和文化制造业的发展。例如,无锡灵山的大型多媒体佛教音乐盛典《灵山吉祥颂》,就将原创音乐、高科技数字影像、现代舞美与互动体验进行完美融合。

概括而言,此条协调发展路径的本质在于文化旅游企业同传媒与平台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技术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充分融合。通过利用东部地区传播与平台产业的率先发展所积累的各类技术产品去挖掘西部地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将会促进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播,并延伸文化产业。

(三)中西部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动东部文化内容产业发展

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多数高端文化产业都离不开文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文化与技术的互动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引擎和动力。例如,美国苹果公司的成功恰恰是数字技术、内容服务和人文价值的完美融合。

促进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除了离不开新技术的引领作用,更离不开独特的、新鲜的创意。新颖的创意来自于创意人员的头脑,根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精髓的熏陶。例如,台北故宫经常会邀请来自各个产业领域的设计师研读经典名作,如欣赏黄庭坚的书法,观摩黄公望的绘画,参加各类工作营、研讨会、创意论坛、设计研习营,训练设计团队的美学感知、创意思维与文物品鉴等技能,启发这些设计师们从生命深处去理解这些文化艺术的内在精神,然后再运用这些文化元素进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因此,企业与高校在培养创意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吸收中西部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激发研发人员和创意人员构思出更多更新鲜的创意,真正地促进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

概括而言,此条协调发展路径的本质在于技术资源与文化创意之间的整合。通过吸收中、西部深厚独特的文化资源,激发创意人员更独特的创意,从而促进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尤其是内容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向上游攀升。

五、结语

本文立足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与区域不均衡的实际问题,创新性地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切入,解析我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探寻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不同区域文化产业之间的协调路径。需要强调的是,与一般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为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文化产品的可持续生产以及文化市场的可持续拓展这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三个“可持续”,我国及各省市还应该积极构建国家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以持续开发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区域文化创新集群,以持续生产文化产品;尽力延伸产业链上下游,迈向海外市场,以持续拓展文化市场。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余菲菲 张颖 孟庆军

上一篇:团委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行政从属性的环境刑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