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旅游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如今人们的观念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开始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旅游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旅游文化研究论文 篇1:

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探讨

【摘 要】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广西地处边疆,又是民族地区,高校以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尤显必要。因此,“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色学科专业定位,因地制宜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及灵活实用的田野教学实践,是广西高校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动态竞争 广西高校 旅游人才培养 多学科交叉渗透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了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在这个区域合作平台上,中国(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的高速发展令人关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期以来的广西高校旅游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发展都较为滞后。在区域一体化趋势下,广西高校旅游教育应该着眼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学科优势的长远目标。而当代旅游的内在元素发挥应有的作用应仰赖于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关注民生,体认民心”的学科关照。因此,本文拟将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广西高校旅游人才的必要性、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等问题置于动态竞争语境下作简要探讨。

一、动态竞争理论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研究的意义

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希特指出,动态竞争就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和追求市场优势而做出的竞争性行为,并表示企业的战略和战略实施在本质上都是动态的。动态竞争是企业间的高强度激烈竞争,每个竞争对手都试图不断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因此,任何一种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动态竞争有两个显著特征:对抗性和动态性。对抗性体现了竞争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博弈过程;而动态性则体现了竞争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显然,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具体实施的竞争行为,该理论主张从企业竞争行动的视角来探讨竞争战略,认为竞争战略是由一连串的竞争行动构成的。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过去只用于研究企业行为研究的动态竞争话语也被纳入当今高校发展的视野中,尽管目前学界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仍极少,但是高校在求生存、谋发展和提升知名度的战略目标下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办学特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等行为展开激烈的竞争现象却是不争的事实。周强、康鑫、米艳玲等认为,动态竞争环境要求高等学校通过持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朱迅华、王平认为高校应顺应动态竞争市场的需要, 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李培、田勤思则认为,动态竞争条件下的高校旅游教育要规范专业设置,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式方法,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建立旅游教育建立后效评估机制等。从国内外旅游教育研究现状看,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教研一体化已经成为趋势,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既立足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在广阔的人才市场中保持优势竞争。因此,运用动态竞争理论研究当代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这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利用本地区资源采取非对称竞争以构建旅游学科优势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广西高校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必要性

(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实践是国内外高校构建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内在要求

国内不少高校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尝试,并试图构建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拥有民族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大学等高校针对过去国内人类学处于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的状况,已将人类学纳入民族学一级学科的建设行列,民俗学和历史学也不同程度地被整合到民族学的一级学科建设当中,这其中固然有学科优势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交叉渗透的学理基础和内在逻辑。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主要阵地的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近年来也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民俗学与人类学、宗教学、历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董晓萍教授倡导的田野民俗志,即为一例。至于民族地区的高校或民族院校,民俗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结合更为紧密。国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主要是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跨学科和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的支持,是以“使许多传统学科的研究方向瞄准对国家重要的综合性问题”为指导,既围绕科学子系统内部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又向技术和教育领域延伸,重视改善对未来一代科学家、工程师和公民的教育和训练,体现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大系统下的通盘考虑和统筹规划。

(二)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

中国著名人类学者彭兆荣将旅游定义为:以生活中剩余的财政计划为前提,以自愿为原则,以休闲或积累不同经验为主要目标,到异地或“异文化”人群中去体验的旅游行为。旅游活动从早期的以观光为主到当今的“异文化”体验,表明人类学所关注的旅游与文化及其变迁已经成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学与人类学交叉渗透存在着共通的学理基础:“人的文化”研究是旅游学与人类学的核心内容,“旅游活动”本身构成旅游学与人类学研究的“真实田野”,文化多样性和普通性的辨证统一是旅游学与人类学能够结合的哲学基础。表明了旅游、旅游学与人类学呈正相关发展态势,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否发展, 能否持续发展,均与旅游学研究水平有莫大关系, 也与人类学者是否参与或其参与的频度呈正比例。英国学者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民族学的一个任务就是根据人种特征、语言和文化来对民族进行分类,第二个任务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间接根据中(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引出推测,来获得有关民族历史的知识。[8]民族文化旅游的勃兴与发展离不开人类学和民族学对民族文化研究的贡献,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深地嵌入了旅游与旅游学的研究之中。

(三)广西的文化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水秀丽,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除了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之外,更是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表明了民族文化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象、“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印象·刘三姐》之所以被称为民族民俗旅游典范之作,乃是策划者成功地将桂北少数民族日常生产、生活的文化习俗进行整合,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成功将传统的桂林山水旅游提升到新的高度。这几年来,广西重新打造花山旅游,其目的正是为了形成“北有桂林《印象·刘三姐》,南有宁明《走进花山》”的广西文化产业品牌格局,这就意味着,以展现壮民族文化的《走进花山》的实景演出有着良好的市场潜力。如果将广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未来广西的文化旅游将出现全面繁荣的景象,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具有较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将会大为增加。

自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入境广西旅游的东盟国家游客与日俱增,国内游客也大多借道广西前往东南亚旅游。可见,语言学(东南亚语)不但对广西高校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凸显必需,而且也是广西高校依托区位特点构建旅游学科特色的必要,更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向东南亚延伸的重要工具。目前,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正呈现全面开花的趋势,广西高校的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东南亚语)等多学科交叉培养旅游人才的战略顺应了广西的旅游发展对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方案及其实践

(一)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

当前,普通高等院校旅游教育的专业应定位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型人才培养为主,职业型旅游人才应符合“理论通、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定位要依托自身所处的区位特点和民族文化土壤,以广西和东盟国家蓬勃发展的旅游经济及其合作为实践平台,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特色学科专业。确立“面向东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为旅游行业提供有管理和技术潜力的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科学的课程体系

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旅游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广西高校的旅游专业课程建设既要符合国家有关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又要结合广西和东盟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一定灵活性。即合理配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体系设置的弹性。正是基于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内在关联,旅游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地位得以确立,因此将人类学、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嵌入旅游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中,或者将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主干课程设置为旅游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主选课程。条件成熟的高校,甚至可以根据旅游专业定位编写人类学、民族学与旅游学等学科共同参与的校本特色教材。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合作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正成为广西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反映出当今中国旅游教育的多元发展格局,突出了民族地区院校的办学特色。2009年底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依托大新跨国瀑布、凭祥友谊关景区和东兴-芒街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于2010年建成,促进了中国—东盟旅游的紧密合作。中国东盟高校旅游教育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正是顺应了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发展趋势,广西一些高校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合作方面,凸显了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的学科优势。如旅游专业本科采取3+1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三年,第四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高职高专院校采取2+1或2+0.5+0.5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本校学习期满两年,第三年到东盟国家高校留学深造一年或半年。另外,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旅游本科专业直接从一些东盟国家的高中毕业生中招考,其培养办法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委托合作国高校对所招收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训练,后三年到广西高校旅游专业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所招收的学生直接到广西高校学习两年汉语,后两年到旅游专业系统学习。这样,汉语与东盟国家语言的双语课程的开设便成为广西高校培养旅游人才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广西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以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的勃兴趋势,使得广西高校将旅游学、人类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纳入旅游课程体系不但成为事实,而且也是当代旅游发展对旅游人才的知识构成的要求。

(三)灵活实用的田野教学

旅游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产业。这除了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这一现象外,同时会很自然地带动另外一个现象的出现,即“旅游知识”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必需性的知识构成和来源。“文化旅游”因而体现出当代旅游的特征,让人们感受到当代旅游活动中包含着新的品质——旅游活动的“文化”化。克蕾克曾给“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作了这样的定义:“通过习惯性的旅行,使游客进入到其他文化和其他地方去了解当地的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以直接的方式真正了解这些文化以及它们在历史语境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旅游发展趋势提出两个策略性的原则:“融文化于旅游与游客,融旅游与游客于文化。”“文化旅游”还会涉及一个“文化地图”的概念,这个概念大致可以理解为文化分布的具体地理空间。当“文化地图”被移植到旅游研究时,比如某个具体地理空间中的民族文化旅游,那么,旅游文化使得一定区域的民族旅游变得富有文化色彩。旅游人类学中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学习和研究,“就有必要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和民族志研究放进来讨论。”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走校企结合道路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老师应该依托本区域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田野作业”训练,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知识素养,塑造具有扎实的民族学、人类学和旅游学理论基本功的现代应用型旅游人才。

四、结语

旅游学、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一个共性是都将“文化”视为核心内容,参与观察和田野实践也是上述学科的主要方法。广西是中国走向东盟的“桥头堡”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广西高校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和构建旅游学科优势的丰富土壤,广西高校应充分挖掘自身的区域资源,以动态竞争的战略眼光,在成功实施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旅游人才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旅游学科特色,才是旅游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孔茗.动态竞争中领导者动态知识结构建设[J].煤炭经济研究,2011(9):100.

[2]谢洪明,蓝海林,刘钢庭.动态竞争理论的研究评述[J].科研管理,2003,24( 6):28-35.

[3]周强,康鑫,米艳玲.动态竞争环境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北方经贸,2009(7):136-138.

[4]朱迅华,王平.顺应动态竞争: 高校对复合型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8(10):76.

[5]李培,田勤思.浅谈动态竞争环境下旅游人才的培养[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9.

[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6.

[7]廖杨.旅游人类学: 旅游学与人类学的交叉渗透[J].贵州民族研究,2004(4):75-77.

[8](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128.

[9]张颖君.要让民俗文化与旅游十指相扣[J].羊城晚报,2009-10-30.

[10]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4.

[11]Crick. The Culture of Tourism.In Rojek,C.& Urry,J.(ed.) 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 of Travel and Theory.New York:Routledge, 1997:121-122.

[1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3.

作者:韦福安

当代旅游文化研究论文 篇2:

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如今人们的观念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了很大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开始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最近几年來,人们对传统文旅产品的了解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原始的意识层面,逐步往更高精神层面转变,基于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内在特性,以及时对传统的旅游产品更迭,并对新的旅游产品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以及时代特点,而正是这种带有新的传统文化符号的商品也得到广大消费群体的热爱。在这一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传统文化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烙印,详细阐述旅游产品设计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以进一步推动文旅产品市场的扩大,进而推动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其新的生机与活力。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特征;旅游产品;有效应用

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各民族之间的劳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给我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生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民族通过自身的智慧创造出了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产品或者理念,最终艺术品的呈现是在基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并运用时代特点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产品。传统文化的运用不仅能够完美展现产品的特性,更能突出产品的好坏。在对传统产品再现的过程中,亦单纯的忽视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落入老套的桎梏,很难在一定层面上保障个性的完美呈现,进而导致对相关的价值的损害。因此,新的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推动旅游产品的更迭和创新。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传统文化是一种薪火相传的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反映民族特性的文化,集中表现为极具鲜明民族特点的思想文化或者是观念形态等。这一种文化的存在也体现为民族文化千年的结晶,并具有如下几个特征:其一,世代相传。所谓的世代相传实际上指的是在某些时期有短暂的中断,但这种中断实际上也是一种改变中的延续。其二,民族特点。传统文化源于生活,源于历史文化的总结,是我国所独特而存在的,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第三,历史悠久。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势必经过了几个时期的变化和进步,经过了历史岁月的沉淀所形成的优秀民族文化。第四,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势必也是某地区生活、思想、生产等方面所形成的地域文化[1]。

二、传统文化元素的基本体现

(一)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的概念泛而广之,其中包括能够代表传统文化的主体和客体。从人的角度出发,文化符号就是指当时社会中的杰出人物,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这些人物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造就崇高精神品质不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每当提起这些人物,人们就能自然的想到所存在的文化意义和其中的深层内涵。从物的角度出发,文化符号就是历史背景下人们的可用之物,例如毛主席的茶杯等,都能够成为如今人们联想到文化的载体,除此之外,例如丰富多变的川剧变脸承载的一个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底蕴。从事的角度来看,文化符号就是能够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事件,例如井冈山会师和红军长征等。

(二)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也有多种展现形式。当时社会中的宣传语、领导讲话等都属于传统文字的展示形式。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人们大部分都用宋体或黑体等一些比较粗壮紧凑的字体来标写宣传语,每当人们看到这样的字体,就会联想到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宣传标语。另外,颜真卿的字体和书写风格殊之,也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还有雷锋同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为人民服务”,深深烙印于人心并广为流传。在文化作品中,文字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文化载体,不仅仅是在书籍、图画以及人们的语言中有所展现,甚至在衣服和其他装饰挂件中也有着灵活的运用。如今文字符号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应用主要分两种,一是直接将不同形式的文字印在产品上;另一种就是先利用现代技术对其改造,将流行的网络文化元素和传统的文字进行有效的结合,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展现其中的艺术[2]。

(三)图画符号

图画是在特殊的历史长河中从各个领域为进行文化思想宣传和地域文化传播所画,传统的图画往往是来自于民间艺人进行的创作,所以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社会研究价值,并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传统的图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也深受人们的青睐,会大量印刷来让人们欣赏,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保护意识,使其在当时的背景下没有得到完好的保留;如今图画已经成为一种被保护的文化遗产,是让当今的人们了解和感受当时历史事件的文化载体。另外,旅游文化的图画一般都会使用红色和黄色来进行制作,也会配以军绿色或黑色,这些颜色也已经成为当下红色旅游文化的代表,成为最典型的搭配形式。

三、如今传统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现状

首先是有恶意竞争的现象,由于当前的旅游市场较为景气,越来愈多的旅游开发商打着原本不是当地文化的幌子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之间的相斥性,同时旅游市场的繁荣自然也会拉动旅游产品的需求增长,当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之时,开始大量的仿造甚至是购买其他地方的文化产品来充斥自我市场。这种行为使产品自身的创意性大大降低,而且会有版权方的经济纠纷,就加重了恶意竞争的行为。 其次,人们自我的产权意识保护相对有所薄弱。如今,人们经常会在外出旅游时购买一些认为极具当地特色的纪念品,但随着这一市场的逐渐开放,也使得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加重。最后就是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滥用,中华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的文化符号都是祖先智慧的传承,而如今的文创产品中并没有将传统符号的深刻内涵进行体现,导致产品的设计表里不一。

四、生态分析的视角下对旅游产品设计应用传统文化元素

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中是承载区域文化形象分布、购买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规模经济和产业链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扩展支架之一。 文化符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产品,制定一般规律的疫苗接种和应用,塑造可复制和借鉴的理论成果,为在现代旅游产品设计中使用传统元素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保障。 在具体方法的研究上,国内科学家开始把重点放在投资智能生态计算的概念上,因为旅游产品设计研发的基本理论、旅游产品设计的引入和应用更加科学、具体,为刺激旅游产品、特色发展以及整体旅游平衡提供了更现实的基础。 与世界发展趋势相比,我国旅游业起步较西方发达国家较晚,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够成熟,区域发展不平衡,市场成熟度必须提高,发展也受到限制和影响,普遍反映设计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统一,区域文化特色和使用力弱,品牌效应不强。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利用和薄弱的环保意识。围绕当前旅游产品的设计缺陷和改进目标,基于智能生态计算和市场调研的概念,分析了在旅游产品设计中使用传统元素的重要性和优势,通过产品分析和文化解读,代表了旅游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和优势。 马鞍山的当地旅游资源作为事件研究,分析了亚美尼亚旅游产品设计的主要生态和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在当地旅游产品的主要形态和市场情况中,相关数据都是通过市场和产品调研获得的。 对研究的基本指标进行客观分析和协调,得到科学严苛的数据分析总结,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旅游产品进行下一步设计。

五、将红色文化应用在文创产品中的途径

(一)充分尊重“源”文化

所谓的“源”文化是在基于地域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合理高效的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不管是去往何处进行旅游,无非就是寻求的一种差异化的文化、生活等。旅游产品自身就存在这一特性,旅游产品本身就是在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后续的挖掘和重现所进行 博顾客眼球的文化产品。比如,株洲醴陵的瓷器工艺享誉盛名,大力进行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不仅具备当地特色,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进醴陵瓷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当然这种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绝不是在抄袭别地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重要的是自身所具备的特点的运用,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在竞争激励的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赢得顾客的口碑。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材料

在旅游产品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首先就要通过现代化的材料使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今很多材料都无法展现这一特征,不能使产品的设计理念得到显现,就会让人们对这些旅游产品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必须通过使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来改变人们的第一印象,让极具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例如,可以将传统文化符号和水晶结合在一起,通过传统雕刻艺术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3]。

(三)宣传正确的理念

传统文化所体现的绝大部分都是较为积极健康的理念,对人们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来进行旅游产品设计的时候,也必须注重宣扬这种正确健康的理念,在设计时首先要让作品具有环保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还要对细节处进行仔细处理,让这些充满内涵的传统文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积极的正能量。

(四)注重审美和实用的结合

在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旅游产品设计时,不单单是要考虑到产品自身的美感,而且还必须提高实用性能。旅游产品是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相互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产品的设计者过分注重自我对于产品审计的美学审视而忽略了旅游产品的实用功能的话,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们将其用来纪念而不是正常使用,这样也就使这些产品失去了自身本有的价值。所以设计者必须改变自身的理念,例如,可以用组合分离拼接的方式来进行收纳福包设计,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之上满足了人们赠送亲友和对美的需求,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其日常使用的功能,还有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五)注意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

设计者需要明确传统文化挖掘与选择范围。在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旅游产品设计研发之前,设计者需要对传统文化做出全面、深入地调研与分析,特别是需要关注传统文化在饮食、建筑、服饰、宗教、音乐等多个层面的表现形式,从而为设计元素的挖掘与选择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而言,可以运用到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鄂伦春传统文化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元素。聚居地的自然环境对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如仅一块桦树皮就在人民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自然景观也可以运用到旅游产品设计当中,从而促使旅游产品呈现出地域独特性。二是独特的历史人文。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如民风民俗、礼仪规范、宗教信仰等,这些内容是鄂伦春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旅游产品设计者需要重点挖掘与筛选的内容。三是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这些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设计中也呈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如传统手工制品、工艺品等。

六、总结

概而言之,在当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特点的融合必定是一场时代的大变革。现代旅游产品要想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进行更广泛的传播,就必须和现代技术进行融合,使两者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将传统文化应用在旅游产品中,不仅能更有效地发扬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旅游产品的民族代表性,从而推动旅游产品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华. 生态分析视域下旅游產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1):125-128.

[2].戈子龙.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8):297.

[3].黄勇.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8):246.

作者简介:王丹(198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设计、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张雷 (1970-),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经济管理。

作者:王丹 张雷

当代旅游文化研究论文 篇3:

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特点及传承

摘要:我国民俗文化异彩纷呈,组成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民俗的挖掘、传承与创新也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议题,科尔沁作为蒙古族的聚居之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地区演变过程中产生了特色风俗习惯、歌舞艺术形式以及信仰气质。本文分析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特点,围绕着如何进行科学有效传承提出建议,已便于能够发扬民俗文化特色,促进当地文化发展建设,助力于文化强国建设。

关键词:民俗文化;科尔沁蒙古族;特点;传承办法

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民俗艺术中一颗璀璨闪耀的明星,在地区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凝聚与推进作用。蒙古民族风格是少数民族中的代表,挖掘民俗内涵特色,展现民族精神风貌,是蒙古族话语的表达,更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气的内容,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灿烂繁荣,需要保护地区民俗,深耕民俗特质,结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予以挖掘、传承与创新,故首先需要条分缕析地认识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特点。

一、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特点

(一)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具有复合性的特点

蒙古地区地域辽阔,几经历史变革与辗转,居民非定居生活,特别在科尔沁区域,深居内陆,工商业发展受限,以游牧狩猎为生,民风淳朴,随着政策扶持,开发力度增大,民俗文化变得更加多元复合,虽然受地区地形地貌、气候变化以及植被水源等条件的影响,民俗文化保持着基本的稳定性,但是在时代环境变化中,地方经济发展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发展下,与汉民族的互动渐多,单一游牧民俗结合现代的交通运输、贸易商业等发展成复合文化,呈现出与时俱进、融合创新的复合发展趋势。

(二)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蒙古族文化沿革历史悠久,虽然很多传统繁杂的礼仪形式被更新和简化,但朝圣之心和好客之道却从未流失,民俗气质融合在群众文化活动之中,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项目变得丰富多元起来,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显示出民俗的多元面貌,各个部落之间和平交往,部落延续与发展使得人口迁徙活动更具有规律性,在稳定的局势与环境中,民俗文化交融发展,各种民俗活动更加普及广泛。

(三)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科尔沁部落几经辗转迁徙,并不排斥对外分享与吸收,在吐纳之中展现了民俗文化发展的开放与包容特性,不仅仅是在蒙古族内部的各个部落之间进行交往,与汉、藏、满等更宽的开放层次上进行了有效互动,保持着源头活水的流动性,在推陈出新的进程中保持着科尔沁的本真民俗特性,不仅适应吸收顺利,且能够“不忘初心”,保持着一贯的民俗文化自信与活力。

二、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策略

(一)加强与现代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节奏,融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环境中,就要不断结合当下的技术条件进行形式包装,民俗活动需要在群众中进行开展,科尔沁蒙古族要利用好现代的信息技术条件与网络环境,将各个年龄段的群众联系在一起,形成民俗文化圈,使得群众之间都能就地区的民俗活动建言献策并积极参与,并利用好引进来的人才资源进行艺术加工,做好民俗文化的包装与传播,让地区民俗文化渐渐走出去,开展更广泛的民俗文化交流。

(二)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保护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无形的艺术,是隐藏的气质思想,要保持民俗文化一脉相承,就要增强人文活动的展现与传递功能,重视并优化科尔沁地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完善文化管理的体制,优化文化管理队伍,为群众民俗文化活动建立保障机制。

为了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落地性,在民俗活动场地的建设、设备设施的加大支持与维护,给群众传递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活态度,让群众在互动中增强文化凝聚力,保持淳朴的民俗民风,在创设浓郁全民群众文化氛围中,给群众宣传时代的先进思想和传统文化,使得群众乐享其中,成为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活名片。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民俗之所以各具特色,就是因为承袭着地方血脉,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民俗不但要立新,也需要守旧,对于传统庆典节日、风俗习惯等进行有序的管理地管理与保护,特别是科尔沁部落的老一代人,他们的手艺技术要保证后继传承,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地区民俗的特色课程,向年轻一代传递积极的民俗理念,使得未来的建设接班人热爱并保护民俗文化,增强民俗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另外还要联合部落之间、民族之间进行更广泛的教育、艺术及商贸互动。

三、结语

现代信息环境与网络社会根据有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作用力也越来越显著,大到整个世界、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县区、村落,文化力量都不容小觑,科尔沁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性、发展性、开放包容性,将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纳入科尔沁地区发展总体布局中,增强文化力量,凝神聚气,对于维护地区的和谐稳定、为经济建设创设一个稳健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地区民俗的发展是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组成单元,最终贡献于国家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 特古斯.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研究[J].中国地名,2020(04).

[2] 庆格乐.论科尔沁蒙古族民俗文化的特点[J].中国蒙古学(蒙文),2016(03).

[3] 王跃欢.旅游视角下科尔沁地区民俗文化探究[J].当代旅游,2021(15).

[4] 博·照日格圖,呼日勒沙. 论科尔沁民俗文化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5] 包玉芝.科尔沁蒙古族传统居住形式的变迁[J].时代报告,2021(14).

作者:张秀杰

上一篇: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论文下一篇:职高教学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