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高素质队伍培养论文

2022-04-26

【摘要】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为例,在梳理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世界背景的基础上,剖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性新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力求为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进行有益探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业高素质队伍培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旅游业高素质队伍培养论文 篇1:

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摘要:中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事业发展迅速,正逐步迈向世界旅游强国之列。据统计,2015年旅游业对中国GDP的直接贡献率为4.9%,其中,中国居民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游客超过1.2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达1.3亿人次。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我国有关专家指出,未来五年中国的出境游客将超过5亿人次,旅游市场的总规模将达到2.5万亿美元。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旅游行业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知识技能和国际文化素养的人才。因此,加快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一、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工作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很不准确,关键在于没有根据旅游行业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高职学生区别与中职生、本科生、硕士生,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高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没有本科生与硕士生那样扎实,但是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较之中职生,他们又具备一定的行业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太高,如培养国际化旅游高级管理人才,这更加适合本科以上学生;目标定位又不能太低,如培养普通的旅游服务人员。纵观各类高职院校,对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对培养哪一个层次类型的人才、人才需具备怎样的素质、学生就业渠道等关键问题均模糊不清。

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

课程体系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目前,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趋同,因此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选取等方面都大同小异。国际化旅游人才课程体系若缺乏特色,则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也无特色可言。

旅游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创新课程体系,选择符合国际旅游业要求的教学内容。但相对于国际旅游产业发展要求,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特色与创新,课程设置还是偏重理论知识,轻视实践能力。教材比较陈旧,少了一些国际元素,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化旅游课程很少,学生视野和思维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而不是放眼世界。例如,一些高职院校仅仅在专业课基础上多加了几门外语基础课程,或者是将几门专业课程改为双语教学,就美其名曰为国际化课程体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提高了外语交际能力,但是缺乏国际思维和视野,缺乏对国际旅游运作规则的了解,也缺乏跨文化沟通能力。

3.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实践能力是国际公认的职业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旅游行业是一个应用型行业,想要成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就要能动手、能服务、能实践。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因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课堂讲授,轻视实践训练。

实践性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保证,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经费很少。再加上学校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使得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针对性,不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知理论,不会动手。例如,学导游的不会讲解,学旅游规划的不会做景区规划,学计调的不会设计安排旅游线路等。很多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岗位要求,需要企业重新培训才能逐步形成实践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毕业生不满意的原因所在。

4.师资队伍质量不高

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就要有对应的国际化旅游专业师资队伍。但由于旅游是一门新兴专业,高水平师资较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是半路出家,由经济、历史、地理、外语、管理等专业改行而来,大部分教师没有行业背景或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师资队伍整体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实践经验。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实践技能的训练,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显得力不从心。另外,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大多由国内高校培养,学校很少引进国外高校毕业的旅游专业教师。

5.学生语言沟通能力不强

外语沟通能力是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必备能力。随着我国旅游事业向世界推进,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地位越来越突显。既有扎实的旅游行业能力,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欢迎。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外语教学观影响,很多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外语水平不高,跨文化沟通能力欠佳,不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缺乏国际竞争力。

6.培养主体间协作缺乏

政府、学校和企业是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的主体。发挥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联合培养学生,才能实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现状,很多学校都是在单枪匹马探索,缺乏与政府、企业的深入沟通与协作,使得人才培养缺乏相关政策环境的配套,同时,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也不能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只有培养主体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发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找到解决办法。

二、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

根据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要求,本文认为应通过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实践体系和国际化师资队伍等的建设与改革,以“政、产、学”协作为保障机制,构建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

目标决定方向。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旅游人才能否符合国际旅游市场要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目标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应行业需求。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国际旅游行业发展趋势为指向,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采用政校联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旅游业运作规则,掌握国际旅游业务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国际化旅游人才。

2.明确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途径

(1)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对国际化旅游人才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利用自身优势来突出特色,尽可能创新。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

为了实现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现代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普通的旅游基础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增设外语基础课程,加大双语课程比例。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外语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作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关键来抓,重视学生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增加外语基础课时量,如听力、口语、阅读、翻译、写作等。另一方面,选择一些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作为双语课开设。双语课程不同于普通外语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双语表达能力的复合型旅游人才。同时,对赴海外实习的学生进行集中突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水平。

其次,要增设国际旅游通则、国际公关、国际管理、国际案例、国际文化通识、跨文化沟通、国际实践等课程,使学生了解国际旅游运作规则,掌握国际旅游专业知识,具备多元文化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实践能力。另外,适当引进国外旅游专业课程,打开学生视野,使其具备国际意识。

(2)选取国际化教学内容。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本土领域。教材内容应该新颖、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引进国外旅游专业著名的原版教材或者翻译版,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最新最前沿的旅游知识和技能。

(3)借鉴国际化教学方法。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教学方法也要尽可能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参与式教学法是国际上普遍倡导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师生互动沟通。总之,要综合运用任务驱动式、案例启发式、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技能大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构建国际化实践体系。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来实现。

一是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校内实验实训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地,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景下进行旅游技能训练,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

二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指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它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具体体现。它能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路子,与地方知名旅游企业、旅行社和景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

三是海外实习基地拓展。实践证明,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送学生去国外实习。通过实习,让他们开阔眼界,经受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尽可能让学生到外国旅游企业去顶岗实习,建立海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走出国门进行实践,且通过实践了解国外旅游行业基本信息,把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

(5)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水平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高素养、高技能的国际化旅游专业教师队伍。

一是加强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实践能力是国际化教师的必备能力。一方面,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获取旅游行业一线经验和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赴旅游业发达国家进修、企业实习或深造,拓宽国际视野,学习旅游行业最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从而为国内教学服务。

二是吸纳企业精英到学校任职。学校要创新师资引进模式,一方面可以请有丰富旅游从业经验的企业精英来校兼职授课、专题讲座或者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优秀行业能手成为学校专职教师。

三是引进国外优秀教师。既可以引进国外高校优秀旅游专业教师来校执教,也可以吸纳引进国外旅游企业优秀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为我国高职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3.建立“政、产、学”协作保障机制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联合培养。一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制度上提供支持,加强政策扶持、经费支持和管理监控。二是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互动与合作,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政产学合作机制,为高职院校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指南。三是规范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在高职院校成立国际事务办公室,全面负责国际办学工作,形成由学校领导负责、国际事务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系(部)分工合作的国际化办学组织体系。

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需要努力进取,不断地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之路,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国际化创新,建立“政、产、学”协作保障机制,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人才。

[责任编辑:夏鲁惠]

作者:陈欣 胡坚达

旅游业高素质队伍培养论文 篇2:

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建设途径探索

【摘 要】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为例,在梳理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世界背景的基础上,剖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性新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力求为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途径,探索

【作 者】刘鹏丽,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州,5105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与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着较大差距。当前,国家实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扩大了开发建设区域,把民族地区由后发地区、边远地区推向了前沿地带、关键区域,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区域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因此,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对中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市场经济与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在高职教育建设方面也走在前列。广东省内有3个民族自治县和7个民族乡,在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方面面临与其他民族地区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本文以广东为例,剖析近年来广东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途径,也就具有相当的研究意义。

一、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世界背景

(一)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以此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各国都将职业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多措并举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诞生了2300个世界品牌,其原因便在于其依托基础科学的雄厚实力,注重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科学有效地将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德国工业经济依靠科技获得了跳跃式发展,“德国制造”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这其间,既有德国人追求产品质量的品牌意识,也有德国人注重创新的高新技术,而技术工人则是将这种品牌意识和高新技术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德国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全球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1世纪以来,德国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发动“职业教育攻势国家行动”,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日”,并于2005年修订实施新的《职业教育法》,用法律保障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 ]5-6,以此推动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建设。据统计,早在1980年,德国各级政府支付的职业教育经费就已经高达19.7亿马克;到1995年,仅在德国西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总投入就已经达到102亿马克(约460亿元人民币)[2 ]。德国的职业教育使许多没有机会上大学的年轻人获得特定的职业能力并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形成了高等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后盾,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智力产品的开发以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为支撑,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的良性状态 [3 ],推动了德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同样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建设。从1960年代开始发展劳工密集产业,到1970年代转型发展技能密集产业,到1980年代再度转型发展科技密集工业,职业教育建设始终贯穿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1992年南洋理工学院设立,标志着职业教育建设已经成为新加坡的国家战略,并由“应用型”向“创新型”发展。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关注点是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和提高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人力发展作出贡献。它注重对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岗位技能培训),避免结构性失业。可以说,职业教育建设的历史就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史的缩影[4 ]397-410。据统计,1978年,新加坡的教育经费为52300万新元;1995年,达到36.6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20%。由此也可见新加坡对教育的重视!

实际上,欧盟、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并把职业教育作为确保经济正常运作、稳定就业形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二)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及对民族地区的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过去10年中,中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中国有高职院校1168所,高职在校生人数860万人,分别占普通高校总数和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总数的61%和46%,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5 ]可以说,在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高职教育承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把中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历史重任。

中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地处偏远,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财政收入有限,高职教育建设受到较大限制。不管是学校发展规划还是办学定位,不管是学科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储备,都无法真正面对市场,聚焦地区,服务区域发展需要。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其现实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接地区支柱产业建设,助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附理论指出,落后地区对发达地区的依赖,虽然能带来短期发展,但从长远看,持续依赖发达地区的市场、资本和技术会抑制落后地区的发展力量,而对发达地区市场的生产和技术、资本及生产要素输入的经常性依赖,会使落后地区的经济产生结构性畸变。落后地区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①。同样,也只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力增强,才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在地区政府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明确阶段发展定位的基础上,高职教育通过建设特定专业和培养专门人才,无缝对接地区发展支柱产业,既有利于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服务工作;也有利于当地群众掌握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实现有效就业和自主创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二是促进地区科技创新,有效提升研发能力。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转型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新业态、新产业、新产品的研发。民族地区作为经济后发区域,可以通过加大高职教育建设力度,提升科技研发能力,摆脱传统发展路径束缚,降低经济转型升级成本,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切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承载着“最大内需所在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是产业发展推动的人口聚集和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新型城镇化还代表了经济结构转换、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升级。在某种程度上,新型城镇化是普惠民生、促进就业的一条战略主线①。如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能够覆盖到县一级区域,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培训当地群众实用技术和岗位技能,通过农业科技和技术研发等方式帮助群众实现自主创业,那么,县一级区域将能够吸引并聚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而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当前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新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民族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发展的迫切需求,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空间布局不甚合理,办学经费普遍不足

以经济大省广东为例。截至2013年底,广东共有79所独立设置并实际招生的高职院校。然而,其中68所位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而在从属于民族地区的清远、韶关两市,仅各有1所高职院校[6 ]。这种空间布局,使得珠三角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聚集,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达,而民族地区却因相应人才缺乏,无法支撑产业布局与转型发展。由此导致的人才培养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两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在办学经费方面,由于高职教育偏重实践教学、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往往需要建设与先进产业相匹配的实验室或实训中心,其经济投入甚至比普通本科院校还要高。据澳大利亚教育部门统计表明,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 [7 ]。这种高投入是民族地区财政难以支撑的。同样以广东为例。2012年,从属民族地区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费总收入19844.75万元,其中财政拨入经常性经费3400万元,而从属发达地区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经费总收入85239万元,其中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52123.6万元。两所高职院校之间办学经费差距巨大,这种经费投入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硬件设施相对滞后,专业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地区财政支持有限,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也相对滞后。其中,最突出的是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大多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都缺乏实训基地建设的能力和条件,技能性实训基地规模小,设施不健全,实践训练功能有限,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生产性实训基地往往只能以仿真教学为主,无法使学生在校内获得较强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从而胜任企业生产一线需要。对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而言,一旦无法获得中央或省财政的资金扶持,那么实训基地建设往往就只能停留在简单模拟阶段,难以做到产学研深度结合,为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8 ]。

在专业建设方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囿于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等制约,专业建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往往倾向于开办经贸管理、财会文秘、外语外贸、计算机等专业,这些专业开办资金不需太多、筹备时间可以较短、师资力量容易聘请、一般没有实训要求,也受较多社会大众欢迎,但对于地区发展真正急需的工科专业,如数控机械、交通工程、生物制药、建工材料等,却往往无法开办或难以有效开办;二是一些学校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成,或者由原来的教育学院等合并而成,存在着沿袭先前办学思路或重基础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训练等问题;一些学校在设置专业时,没有面向市场需求,只是简单参照本科院校设置,成了本科“压缩版”,技术技能应用特征无法体现,既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一定程度浪费了教育资源。

(三)人才队伍储备不足,实践经验相对缺乏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窘迫。一是地区急需专业、紧缺专业、新兴专业等学科缺乏领军人才和攻坚团队,无法通过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坚,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比如数控机械专业,目前高水平教师和高技能人才几乎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难以聘请到相应人才。二是教师队伍年龄梯队与职称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大多为年轻教师,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这些教师大多为初、中级职称,高级职称比例小,拥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高素质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不多。三是年轻教师大多毕业不久,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企业实践经验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同时,又因为承担较多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企业顶岗实践,容易与社会发展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一些年轻教师,把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作为一块跳板,一旦完成高学历学习并获得相应学位,或通过职称评审取得高级职称,就有可能选择前往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对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引进与人才队伍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比重流向存在失衡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民族地区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缺乏竞争力;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因素,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或回家务农;此外,一些群众受“重学轻工”传统观念影响,不认可高职教育 [9 ]。这些因素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在招生比重和就业流向方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也存在失衡现象。同样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比。2013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生6000人,实际报到4460人,其中,本地生源仅占11.80%;就业方面,该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仅18%,而周边发达城市就业率高达58% [10 ]。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生7700人,实际报到7634人,其中,本地生源占65.67%;就业方面,该校本地就业率高达89.4% [11 ]。具体到民族地区生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60个民族地区生源名额,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安排330个民族地区生源名额,是从属民族地区的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5倍有余。从本地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发展角度看,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都是相差甚大。这种失衡状况直接导致民族地区本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难以有效蓄积人力资源优势;地区发展所需人才流失严重,无法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五)社会服务仍需拓展,区域支撑有待提升

对于一个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与技能培训、校企合作与横向项目、重点实验室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区域战略合作与推动作用是衡量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及贡献的重要指标。受制于办学经费、设施设备、人才队伍等因素,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还难以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是无法急地区发展之所急,难以及时开展急需专业和紧缺专业相关技能培训,培养手段也相对单一;二是校企合作大部分还停留在依托企业解决学生实训实习的阶段,合作方式单一,层次较低,既无法解决校企双主体联合培养人才这一本质问题,也无法在合作过程中通过技术研发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难题,横向应用项目成果有限;三是无法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实际,契合有关部门工作,通过自身研发力量,搭建重点实验室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载体,主动承担起区域应用研究及开放服务等职责;四是与县级以下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深度合作,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多还处于探索状态,还难以为县级以下地区的产业科技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撑。

三、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新思路

(一)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发展

有学者提出大学—政府—企业三重螺旋理论,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是知识经济社会内部创新制度环境的三个要素,根据市场要求而联系起来,互相配合,彼此协作,从而在竞争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2 ]4。目前,宁波市等发达地区在大学—政府—企业三重因素上探索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的职业教育集团,力求通过整合优质资源,深化校企合作,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对民族地区而言,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院校主体、行业指点、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有效对接区域发展支柱产业,打造契合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集群,实现自身健康快速发展。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

产学研协同创新具有节约技术市场交易费用、解决技术市场信息损失和信息失真问题、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形成产学研“经济聚集”、分散科技投入风险、形成内生激励机制等重要作用 [13 ]5-11。目前,国内先进高职院校都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着力推动学校与地区的创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些发展经验,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政校企合作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走科技开发研究的后发跨越发展道路。

(三)地区发展与教育建设有机结合

支柱产业与特色专业无缝对接,才能急地区所需,培养出契合现实发展急需的专门人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打造人才进阶深造途径。反之,则会出现本地人才外流、急需人才难觅的尴尬局面。民族地区必须汲取经验教训,有效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构建面向地区产业体系的专业体系和集中、高职衔接(包括学历教有、成人教有、岗前和在岗人员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最大程度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四)教育因素与民族因素综合考量

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通过财政倾斜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方式,扶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契合地区发展的急需专业和品牌专业;在地区录取分数和录取比例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保障每年均有一定比重的本地生源能够入读地区高职院校;通过省(部)市共建形式,切实提高生均定额拨款额度,扶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

(五)行政引领与考核机制相互结合

构建区域高职教育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种学校行为,也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必须从观念、需求、治理、规划、投资和督导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岗位配置及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等探索实现了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及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相对滞后,政府主导作用更显重要,可借鉴先进院校改革发展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把地区高职教育建设情况纳入有关领导考核的机制做法,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应用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做好自身建设,有效服务区域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生均拨款,建立扶持机制

民族地区发展滞后,财政紧张,要独力支撑地区高职教育发展难度很大。一是省一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标准。以广东为例。2014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生均拨款3500元,此项经费还是在市政府特别支持下才达到①;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生均拨款则为1.65万元 [14 ],而东莞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达到2.3万-2.5万元 [15 ],经费之间差距甚大。二是参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机制,设立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基金,扶持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较大规模的实训中心,开办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适用的专业。三是建立省一级区域内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对口帮扶机制,在发展经验、人才交流、专业建设、硬件设施、项目经费等方面开展资源共享和相应扶持。四是省一级政府设立专项补贴,对就读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民族学生给予特定补助,积极实施国家助学金和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减免政策,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就读难问题,切实探索民族地区发展特需专业学生减免学费机制,有效保障地区发展所需人才。

(二)立足地区实际,明确办学定位,凸显区域特色

学校建设是百年大计,必须立足实际,明确定位,凸显特色,科学规划,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将建立起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体系时,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迅速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与海南国际旅游岛重点发展产业相对接的专业群,从而实现为海南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升服务海南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16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必须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变化,大力发展与特色产业相对接的专业群,凸显区域特色,切实有效为地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以广东清远地区为例,该市辖内连南、连山两个民族自治县,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丰富,有关项目已经被列入市发展规划,但是目前相关专业人才紧缺,严重制约了两县旅游业发展。如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培养相关人才,提供技术研发创新,那么对学校和地区发展而言,既是相互促进,又可共享成果。

(三)强化师资力量,完善人才队伍,丰富办学手段

要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由省级财政支持,通过地区补贴或其他专项基金,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工资水平接近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对重点专业采取特定措施引进学科带头人,重点建设民族地区发展所需特色专业、特需专业;三是建立教师进修机制,丰富教师培训方式,鼓励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学校要培养自身骨干力量,形成人才引进与培养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在办学手段方面,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多还停留在全日制学生培养这一层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根据区域实际,通过短期集中培训,解决特定问题;通过继续教育培训,解决阶段性发展问题;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教育。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技术传播、信息共享的一体化 [9 ]。

(四)深化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台,推进地区建设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借鉴先进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创新校企合作平台,探索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校中厂”“厂中校”“厂校合一”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相关行业及区域经济共生共长。二是合作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建设的重要载体,具有应用研究、技能培训和开放服务等功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可借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经信委合作共建“深圳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支撑平台”、与发改委合作共建“深圳数字创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成功经验,既有效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同时也为地区公共服务建设作贡献。三是探索与县一级政府的校地创新发展战略合作,为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产业科技等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特别是如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能够配合地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改变农村缺少农技员、科技难以真正入户这一普遍问题,那么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将是巨大的。

(五)加强舆论宣传,转化社会观念,引导多元兴学

目前,民族地区一些群众还存在“重学轻工”的固有观念,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仍然把高职院校作为上不了普通高校的不得已选择。这些观念,既使群众失去学习专业技术技能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要切实发挥舆论导向功能,通过多种形式,使群众充分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发展空间和就业前景,特别是高职教育对地区建设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使群众转变观念,进而认可、支持地区高职院校发展。可以说,“民族地区群众在接受高职教育的同时,也即是在推广职业教育,在学习发展生产、发家致富技能的同时,也即是在完成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人才储备”[9 ]。

另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也可通过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等方式,积极发动、有效引导社会团体、热心人士等民间力量到民族地区兴办高职教育,逐渐形成多元办学、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此外,针对当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的“用工荒”现状,也可以针对性引导有关高职院校扩大民族地区生源比例,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办学或到民族地区开办分校,同时引导鼓励有关企业到民族地区开展校企合作、开办培训班等,促进多方共同发展。

(六)创新培养机制,探索组团模式,实现跨越发展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具有探索创新、力求开拓、跨越发展的信念与魄力。2014年以来,教育部切实推进“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专项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现代学徒制”在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已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关合作单位在校企双元育人实践后表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选、育、用、留问题,实现了企业、院校和员工的“三赢”:企业在员工提升素质的同时提升了综合竞争力,赢得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院校在职业教育竞争中得以开疆拓土,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的功能;员工在学习中提升技能、提升学历,实现自我增值。” [17 ]对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来说,“现代学徒制”或许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机制。

在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实现跨越发展方面,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或许可以借鉴广州教育城的建设理念。广州教育城立足于占领职业教育高地,其建设结构以板块组团模式呈现,每个组团由相关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组成。例如,一期入驻的交通运输组团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中职)、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组成,其特点是节约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发挥职业教育集群优势,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打造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教育服务集聚区。目前,一期规划已经广州市规委会审议通过 [18 ]。无独有偶,有研究者也指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圆心位置,建设一定规模的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和实验实训中心,辅以相关配套建设,使周边地区的高职院校和职业中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7 ]。或许,对民族地区来说,选准圆心位置,通过组团模式,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共享机制,是实现人才高地建设、后发跨越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尧.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世界教育信息,2006(10).

[3]楼云华. 德国职业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作用[J].世界教育信息,2014(19).

[4]黄达人等.高职的前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李艇.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当正确处理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矛盾[EB/OL].(2011-12-18) [2016-3-23]. 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18152444436&cata_id=N195.

[6]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EB/OL].(2014-02-13)[2016-3-22]. http://gjxx.edugd.cn/gdhe/gzgzjy/gzyx/rcpyzlbg/2014-02-13/450.html.

[7]林伦伦.广东高职教育平衡发展论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

[8]李绍明,陈绣瑶.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3(9).

[9]刘鹏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途径探索[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

[10]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EB/OL].(2014-02-13)[2016-3-22].http://gjxx.edugd.cn/gdhe/gzgzjy/gzyx/rcpyzlbg/2014-02-13/450.html.

[1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EB/OL]. (2014-02-13)[2016-3-22].http://gjxx.edugd.cn/gdhe/gzgzjy/gzyx/rcpyzlbg/2014-02-13/450.html.

[12]华长慧,等.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3]陈翔峰.中国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经济学系,2005.

[1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部门预算[EB/OL].(2014-4-18)[2016-03-22]. http://www.szpt.edu.cn/ggtz/55268.shtml.

[15]蒋隽,等.东莞与罗定职校生均拨款竟差百倍[N/OL].(2014-01-17)[2016-03-22].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4-01/17/content_2517319.htm.

[16]张志坚.找准办学定位建设一流院校[EB/OL].(2011-12-18) [2016-3-22]. 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11218152950327&cata_id=N195.

[17]赵鹏飞.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18]刘怀宇.广州教育城一期规划通过[EB/OL].(2014-06-04)[2016-3-22].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06/04/content_7311097.htm.

A STUDY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PATH OF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ESE MINORITY REGIONS: TAKING GUANGDONG AS AN EXAMPLE

Liu Pengli

﹝责任编辑:付广华﹞

作者:刘鹏丽

旅游业高素质队伍培养论文 篇3:

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探讨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及课程设置进行研究,提出高校应利用丰富的资源建立高校主导型、企业合作型的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涵盖冰雪特色课程、学生主导型的选修课程及冰雪学科前沿知识讲座等课程设置,培养适应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的专业性高水平人才,使黑龙江省冰雪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课程设置

文献标识码:A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借助丰富的冰雪资源,黑龙江省正大力的开展冰雪经济,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了更好的对黑龙江省冰雪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使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越来越多的冰雪专业高层次服务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现有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有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基本没有与冰雪相关的专业,只有哈尔滨体育学院设有冰雪专业。基于此,本研究就现阶段需要的冰雪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力求为黑龙江省开展冰雪特色专业教育提供有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

截止到2015年5月21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黑龙江省内普通高等院校共有81家,其中本科办学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共计38家;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19家。

这27家高校中,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开设了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只有哈尔滨体育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冰雪相关专业。从整体上看,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5所高校可以培养体育专业研究生,其它的高校可以培养管理学专业研究生,这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开设冰雪研究方向。尤其是以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冰雪特色突出、冬季运动学科齐全、专业布局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冰雪运动专门人才。

因此,应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学科地缘和人才优势,加强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教学和训练的研究工作,大力提高学术水平,适应我省体育、教育事业的新需求,为高等院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伍输送新生力量,填补我国高层次冰雪运动科研人才的空白。

2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与现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情况,本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研究生的培养可以开展体育专业冰雪研究方向、旅游专业冰雪研究方向、管理专业冰雪研究方向等研究生的招生工作。

2.1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目标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教育过程使作为培养对象的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研究生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模式的选择与构成以及培养成果的质量及其评价,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

从现阶段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研究生的培养来看,主要有哈尔滨体育学院开设的体育专业冰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而中国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政治思想合格为前提,要求学生具有夯实的体育专业理论基础和创造性的科研能力,毕业后有能力从事相关的科研、教学及体育专门技术工作。以此看,我国体育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比较高,但在现实的培养工作中,往往与现实脱节,特别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步入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工作中的具体工作任务。

在黑龙江省现阶段的快速发展冰雪经济的大背景下,本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目标应是通过专业化的研究生教育,利用省内独特的冰雪资源,培养学生坚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毕业后能从事冰雪资源管理、经营工作;担任冰雪俱乐部、冰雪场地设施、冰雪相关赛事的运营等工作。总之即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冰雪专业化人才。

2.2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体系,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华中师范大学董泽芳教授通过对200多篇尝试界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论文进行分析,认为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研究生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研究生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某些典型特征,且相对稳定的理论模型和操作式样。

为了适应黑龙江省冰雪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熟悉冰雪特色的研究生,黑龙江省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建立合理的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可有效的提高黑龙江省冰雪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为大力发展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针对黑龙江省现状,特提出以下以高校培养为主、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两种培养体系。

2.2.1以高校培养为主的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 以高校培养主导型即利用高校现有资源,以高校为主要招生单位,根据专业需要由高校进行研究生的主要培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高校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现有的黑龙江省高校有着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在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冰雪特色旅游与经济的当下,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开设冰雪特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

黑龙江省具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应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特别是现在已经开设冰雪专业培养的高校。如哈尔滨体育学院,有着优厚的冰雪传统,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冰雪世界冠军,同时拥有世界一流雪道与设备的高山滑雪场、可举办国际赛事的滑冰馆。这些资源可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冰雪特色研究生的培养中,可以发挥这些优势,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充分了解冰雪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以在毕业后从事冰雪管理与经营的工作,真正成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现阶段,没有开设冰雪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高校,可以在现有的体育院系开展冰雪特色专业研究方向的招生工作,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现阶段均招收体育学研究生,也开展了体育学相关专业的培养工作。这些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开设冰雪特色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更加合理的运用资源培养适应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2.2.2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专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主要指以高校为招生单位,研究生在高校进行必须的课程学习后,转入与专业相符的企业进行有目的的、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专门性培养。

从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看,除少数继续深造外,约90%以上硕士研究生将面临就业市场机制的“双向选择”。培养优秀的实践型人才是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根本要求,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它的综合化社会功能,显示出它不仅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黑龙江省冰雪资源丰富,截至2008年12月共有登记的滑雪场75所,其中哈尔滨市滑雪场有32家,哈尔滨市以外的滑雪场大多分布在牡丹江、佳木斯、伊春、鹤岗、加格达奇、黑河等地区。黑龙江省室内滑冰训练比赛馆的分布大都位于哈尔滨市,有黑龙江省速滑馆、哈尔滨冰球馆、哈尔滨体育学院大学生滑冰馆和黑龙江省滑冰馆4个室内冰上训练比赛馆。除哈尔滨外,在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几座城市中各有1个室内滑冰馆。高校在培养冰雪研究生时,应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的冰雪资源,与众多的滑雪场所、滑冰馆联合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公司众多,为了适应冰雪旅游发展,省内有条件的高校应与旅游公司合作,培养冰雪旅游专门性人才。这些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冰雪知识的前提下,在企业中实行顶岗实习的方法,先期了解岗位职责,为我省快速发展冰雪旅游服务。

综上所述,两种冰雪研究生的培养形式虽然存在区别,但都是以高校完成课程的教授工作,不同在于,高校培养主要以高校培养为主,研究生的3年培养全部在高校完成,而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形式,研究生在完成主要课程的学习后,进入企业按照未来就业意向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即高校培养为主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理论培养,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形式更加注重就业能力的知识培养。

3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

为了对冰雪特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本研究查阅了黑龙江省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中对课程性质与学分,课程安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除此之外,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关于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于课程设置应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据此,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3.1课程性质与学分

课程,是指学校教学科目及其安排顺序、教学时数等的总称。有时也专指教学科目。课程设置。简单地讲,就是教学课程的设计、组织、安排、教案、教学计划、教材(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等。

我国现行的课程安排,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程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冰雪特色研究培养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16~18学时为1学分。研究生至少修满40个学分方能申请学位,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8学分(公共必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课8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12学分。

3.2课程内容

3.2.1公共必修课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公共必修课均为政治理论课(4学分)和外语课(8学分),这部分课程国家有统一的要求,所以在各院校培养方案中所占学分均相同,共12学分。但从学者们的研究发现:美国的体育类研究生课程不设公共必修课,日本的研究生教育不开设外国语课程,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全靠日常自己的积累。现在的社会,外语非常受重视,特别是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基本已经达到要求,在课程的开设中,建议注重外语的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需要。

3.2.2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程是冰雪特色专业研究生基础的专业课程,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这些课程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按照培养目标与专业的不同,建议设置与冰雪特色专业相关的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这样可以为学习专业方向的课程打下基础。美国综合类学校培养的研究生,在课程上要求学生至少在经济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学系及统计学等系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建议黑龙江省高校中可以招收冰雪相关专业的综合类院校在冰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借鉴美国的课程要求,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专业课的设置,一般院校的研究生培养中,专业课的教学主要由研究生导师教授,一般设在第二学期。除专业课程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毕业后的择业与就业打下基础,本研究认为还应开设跨学科课程和前沿学科知识讲座,丰富学生视野,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2.3选修课 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学生选课的灵活自主性。综合类院校应支持学生的全校范围内的选课,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按照毕业后的工作意向自主的选择学习的重点。在选修课的设置上,进行开放、自由的课程设置理念充分保证了学生课程体系的个性化。同时,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开设体育类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之余能积极的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可根据办学条件开设冰雪类,如滑冰、滑雪等课程,以便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与工作需要。

4结语

黑龙江省丰富的冰雪资源为本省的经济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但从现阶段的冰雪专业人才看,数量少、不专业是阻碍冰雪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黑龙江省以冰雪为特色经济发展的当下,需要冰雪专业高水平的人才。黑龙江省高校肩负着重要的培养重任,开展冰雪特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可以为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通过研究发现,黑龙江有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只有哈尔滨体育学院设有与冰雪相关的专业,其余高校只有牡丹江师范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设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本研究认为省内高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开设冰雪特色研究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设立高校主导型与企业合作型的冰雪特色研究生培养体系;根据专业的需要开设冰雪特色课程。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上,在完成国家规定的研究生课程之外,应突出冰雪特色课程的设置,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有针对性的、与未来就业相对应的专业知识的培养,为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专门型人才。

作者:王紫娟

上一篇:学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勘察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