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加强培养努力打造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2022-09-1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涌入, 使高校学生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任务更加艰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要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职能和重要性, 创新辅导员建设机制, 加大培养力度,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1 正确认识辅导员的职能

按我国有关规定, 辅导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 是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辅导员是学校、学生联系的桥梁,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安排的具体执行、检查、监督以及学生团学组织的管理者, 辅导员具有管理职能。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习, 而且要学会做人、处事。辅导员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其社会生存发展能力, 因此辅导员具有教育职能。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服务者, 具有服务职能。

2 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工作定位不明, 职责不清。辅导员工作包括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文体、社会实践等方方面面, 造成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职责不清。凡是与学生有关的, 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辅导员, 使辅导员几乎全天候服务于学生, 使有些辅导员感觉扛着教师的“牌子”干着学生“保姆”、“办事员”、“勤杂工”的活儿。由于承担事务性工作过多, 精力分散, 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发挥不够。

人员配备不齐, 结构欠合理。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激增, 目前许多高校还普遍存在:一是师生比太低;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三是学历结构单一;四是专业不对口。这就造成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偏轻, 经验缺乏, 学历整体不高, 专业程度不深, 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流动机制不健全, 队伍不稳定。辅导员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使学校和个人往往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作, 一个人干上几年取得一些经验, 一有机会就“改行”。由于发展方向不明确, 流动机制不健全, 使多数的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 担心自己的出路, 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评价激励机制不合理。辅导员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 整天与学生打交道, 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 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 因此职称、待遇等相比较低, 表现为“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导致出现“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事业上难有成就感”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3 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提高认识, 明确职责。高校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明确其职责。辅导员是按照学校党政的要求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他们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部分, 行使教师职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是学校思政队伍的重要组成, 要把辅导员从学生“保姆”的角色中解放出来, 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完善辅导员评价机制。辅导员工作面广、难度大, 见效周期长。在工作中, 既要提倡先进性, 发扬无私奉献精神, 也要采取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保持工作热情。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 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目标评价激励制度, 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在转岗分流中给予优先照顾, 同时与职称、薪酬挂钩;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辅导员, 要及时调离岗位。

坚持专兼结合原则。随着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多, 受编制限制,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既要重视专职队伍的建设, 又要重视兼职队伍的建设, 要做到专兼结合。把那些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吸收到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来, 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 加强培训, 提高辅导员的综合能力

加强培训和交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对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培训。在培训中“坚持业务工作与培训内容相结合, 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 坚持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要有目的地组织辅导员到重点院校学习和考察, 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工作方式, 不断提高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辅导员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二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学习, 要能够根据现实情况, 研究学生工作新情况, 掌握新规律, 解决新问题, 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加快, 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这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最贴近的人, 树立法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二是依法管理的需要;三是维护学生权利的需要;四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 对于提高个人素质、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学生也具有示范和教育作用, 也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发展对公民个人提高法律素质的要求。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外, 更需具备良好的心态。一要有平常的心态和奉献精神。辅导员工作辛苦, 劳动时间长, 而且不易出成绩, 加上收入相对偏低, 因此辅导员要有平常的心态和奉献精神。二要有爱心。有了爱心, 才会主动地投入工作, 主动地爱护学生, 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三要有职业心理。就是把这项工作看作一个职业。尊重职业, 就是尊重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 就要研究这个职业的特点, 发展规律, 内在需求, 努力干好它。

注重工作创新。政治思想工作重在创新。一要重视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教育者循循善诱地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 要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要表扬先进, 帮助后进;要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 更有教育中的情感。二要注重工作方式创新。

5 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

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 即辅导员队伍要向专家学者型方向发展。辅导员要向专家学者型发展必须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当教学和科研工作达到一定量后, 聘任辅导员担任副教授、教授从事专业化的研究也就顺理成章了。新时期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也应该面向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等, 要鼓励辅导员报考相关专业学习或专业资格考试, 从而培育出学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提高认识, 创新机制, 加强培养, 坚持专兼职结合, 坚持专业化培养, 积极探索职业化发展之路, 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 努力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最终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

摘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创新辅导员建设机制, 加大培养力度,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基本职能,队伍建设

上一篇:铝钼钨钛四元合金中钛的测定下一篇: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