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现状论文

2022-04-30

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内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剖析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现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剖析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现状论文 篇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摘要: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时代诉求,教育不公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教育公平问题,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社会公平。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公平;问题;途径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已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对于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公平及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而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就是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是影响个人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关键因素,事关人的一生。因此,教育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实践证明,现代社会中教育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只有坚持教育公平,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成员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才能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第二,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通过培养同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

二、 目前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公平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现阶段,教育不公平突出地表现在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和巨大落差。从城乡教师的职称结构的差异、重点学校的区域分布、城乡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教育普及程度、经费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可以看到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公共资源上的巨大差距。

二是区域教育差距。目前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是中西部的近两倍,其中教育公用经费差距高达四五倍。高等教育的地区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违背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教育不公平的突出表现。

三是群体教育差距。社会各阶层之间拥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农村女童和残疾人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相对要少一些。拥有更多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者的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更占优势。我国阶层差别正在加剧,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分层是正常的,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和两极分化。

三、 导致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探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导致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有:第一,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制约我国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这种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差异,而这种差距表现在教育上则是偏重于优先发展城市教育,而农村教师相对而言素质较低,流失严重。第二,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未能明确意识到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全部承担,不应由老百姓承担成本。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加上缺乏严厉的制约机制,从而导致教育领域在引入市场机制过程中腐败现象的滋生。第三,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很低。从经费投入看,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教育经费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农村仅占29%。生均教育经费,城镇是农村2倍多。近年来,虽有很大进步,但情况仍不乐观。第四,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精英教育主张国家财力有限,只能突出重点,应将有限的教育资源用于少数的重点学校和精英人物,而对于大多数的一般院校和普通人物却极少关注。这样,一般院校的教育资源就相对较少,普通民众接受教育的机会也不多,受教育的程度不高。

四、 增进教育公平的主要途径

促成“教育公平”理念在教育领域最大限度地实现,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教育公平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是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联系的,也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要找到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针对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原因剖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

第一,政府应强化自身的职能,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一方面,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还存在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教育产品这一公共属性上实现起点平等和普遍受益。政府是提供教育这个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情况,应建立全国性的、区域的乃至校际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入少数重点中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取消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的重点学校制度,给予所有学校平等竞争的机会。

第二,增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农村投入不足,既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目前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的比重还未达到4%的目标,近年来还连续下滑,200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的比重只有2.79%。从教育经费问题看来: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明确阐述了经费保障问题,指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规范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支持和引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第三,加强对教育腐败的监督,实现教育体制创新。当前,教育腐败是一个危害性很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腐败从“自律”来讲是要靠教育,但当务之急是要靠制度和法律。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建立起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

五、 结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时代诉求。没有人的发展,没有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将很难实现。所以,缩小教育差距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题中之意,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夏 媛 韩飞雪

剖析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现状论文 篇2: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有教无类理想

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内涵。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对阻碍教育公平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阻碍教育公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投入的区域不均衡,各阶段教育投入不平衡,区域间、城乡间教育投入不平衡等;社会阶层分化;教育及相关制度设计的不均衡。阻碍教育公平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活力;师资力量不均衡,如骨干教师分布不合理,部分学科师资缺口较大,师资待遇有差距;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资源配置都不均衡,城乡教育布局规划不尽合理,城乡校舍状况不均衡;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距拉大等。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途径有:一是坚持教育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确保教育品质的公平性和教育主体的公平感,实现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和教育收费制度的合理性,促进基础教育政策的相对公平性和高等教育的透明度。二是创新教育公平的发展模式。构建以强助弱的植入式团队化支教模式,立足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的共同体支教模式,发挥高校优势,带动贫困学校“高贫联合”模式,立足本校培养合格师资的“校本教研”模式。三是提升教师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加大师训经费投入、农村教师选聘、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学校帮扶等力度,并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四是构建教育公平的实践机制。建立教育内部系统的均衡发展机制,建立社会参与、评价教育的机制,建立政府适度分担民办学校的办学成本,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机制,建立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合理调整布局基础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机制。

为了实现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特关于政策方面提出以下决议:一是加强政府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二是注重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政策制度机制的创新;四是推进教育过程中的质量公平;五是引入学校增值评价,改善教育公平的评价手段;六是科学规划布局调整,打开教育公平的新格局;七是推进标准化建设,建设教育公平的新基点;八是执行三年教师交流制度,注入师资流动的新活力;九是阳光招生、阳光编班,探索出教育公平的新途径;十是加强“三名工程”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均衡。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要求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我国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但教育发展的力度与人们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教育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阻碍因素之一。

教育是法律赋予社会成员的一项基本权利,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权的重视,国民的人权意识逐渐增强;加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是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认可、实现向上流动的基础,因此,人们对公平的受教育权的追求成为必然,教育公平问题也成为所有问题的核心。网络时代公众对于信息的占有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信息也渐趋透明化、公开化,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导致不少社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公众的生活压力倍增,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让人们对社会民主、社会公平充满了期待,并直接希望从教育上率先实现公平,进而使得教育公平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长期处于城乡结构之中,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也秉承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使公平服从于效率,认为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教育才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渐进式的改革保持了社会稳定与发展,但也积淀了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和历史形成的体制、机制等原因,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教育产业化的施行加剧了教育不公平,且在某些方面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些问题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较大,校际发展差距显著,这些问题对推进我国的教育公平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它历来就不仅仅是家庭和个人的事,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性子系统,“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世界各国无不重视教育的。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追求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的执政导向与目标,而作为社会公平基础的教育公平却不尽人意,近年来学界以及普通民众在教育公平领域的关注和呼吁日益强烈,国家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然而,有限的解决措施在严重的问题面前可谓是杯水车薪。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新型社会阶层(主要指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和农民工的大量存在)的出现,教育公平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地区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间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持续扩大等,这些严重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已经成为民众强烈抨击的对象,也日益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另外,从数据分析来看:当代中国的教育公平指数约为51.3,而美国社会的教育公平指数则约为173.1,是中国教育公平指数的3.4倍,当前中国教育不公平之严重可见一斑 。

教育公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就和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内涵。党和国家决策层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近十年来在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同时,着眼于实现社会公平、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教育发展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由于教育内外部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各类教育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现象,这与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期盼不相适应。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公平的发展现状,厘清当前阻碍教育公平的内外部因素,深入剖析教育事业非均衡现象及其成因,探寻推动教育公平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决策建议和理论支持。

二、阻碍教育公平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 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据有关资料表明, 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经济实力直接致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投入也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总体一直较低, 2009年只达到4%,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教育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江苏全省这种区分也较为明显,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教育重视程度高,教育投入大,受教育者享有了更多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资源;苏北地区因为历史的原因,工业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难以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 社会阶层分化制约教育公平。目前,中国社会各类不同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社会阶层的形成,对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分层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三种形态为——

第一种形态:从外到内的认同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人们的思想从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和对社会分层的现实的抗拒,慢慢变为对之从接受到认同的转变。很多人都已经把接受教育作为保持社会层次的身份证和从低社会层次进入较高社会层次的跳板。

第二种形态:社会分层的形成和逐步成熟,使得已经处于社会优势的阶层,希望通过教育进一步保持自己处于优势阶层的社会地位。于是在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优势阶层的精英教育已经逐步形成。在初等教育阶段,这主要体现为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尽管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事实上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龄儿童有更多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首先,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有着高学历、高素质的父母,儿童通过家长良好品行的耳濡目染,形成了优良的品德和思想。经济欠发达地区,家长分担家务和劳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对子女的教育进行辅导和规划。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之间得到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成为阻碍初等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学校数量很多,各个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学校之间对优质师资、优质生源、优质教学成果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相比较而言,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资金紧张,学校数量稀少、竞争匮乏,无法向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再次,地区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各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学生们除了学校的学习以外还能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基本上只能来自课堂的教育和书本知识,使得他们的视野非常狭小,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成长方向的认识十分盲目。以上三个方面都造成了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巨大差距。

第三种形态:阶层分化使教育成为评判阶层的一条重要标准。由财富、权力、声望所形成的社会阶层分化, 使各阶层及其成员不仅自己认同为相应的阶层, 而且将自己认同为这种等级秩序的法定者, 这在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各类考试表面上是人人平等,但实际上由于社会优势阶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使他们在起跑线和竞争过程中与劣势阶层不处于同一等级上,优势阶层利用教育使自己的垄断地位得以巩固,教育也由此成为社会上判别一个人所属社会阶层的一个重要标准。

3. 教育投入区域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重城市、轻农村”现象明显。 《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9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357.92元、4331.62元,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178.08元、4065.63元,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5.99元和179.84元;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4012.51元、5213.91元,而农村普通小学、普通初中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分别是3802.91元、4896.38元,农村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09.60元和317.53。

以盐城为例,近三年,全市教育总投入逐年大幅增长,2011年达89.49亿元,比2009年(51.9亿元)增长72.4%,年均增幅31.3%,其中财政性拨款76.5亿元,比2009年(40亿元)增长91.3%,年均增幅38.2%,预计2012年全市教育总投入将达到 103亿元(如图1),基本达到省定教育总投入占地方财政总支出 15.9%的目标。

由于盐城市属于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拮据的地方可用财力,该市教育投入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第一,总投入相对不足,公用经费占比低。据全省2011年教育总投入来源统计显示,盐城市2011年度教育总投入绝对值位列全省13个地级市的第6位,低于全省13个地级市的平均水平5.99亿元,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徐州市、南通市相比,盐城分别低于上述两市22.42亿元、20.12亿元。盐城教育总投入除预算内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外,教育税费收入、民办教育举办者投入、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等其他投入比重相对较低(如表1)。

从教育经费支出情况看,人员经费占2011年教育总投入的65.47%,而用于商品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和基建支出的公用经费虽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仅占总支出的34.53%,总量不足(如表2),使学校在基建、装备器材、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师生文体活动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受到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各阶段教育投入不平衡。2011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投入达 51.32亿元,占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的67.1%;高中教育财政性投入11.29亿元,占14.7%;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投入5.98亿元,仅占7.8%;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7609.8万元,仅占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支出的0.99% (如表3)。

第三,区域间、城乡间教育投入不平衡。统计显示,2011年我市除亭湖区、盐都区外的各县(市)中,人均教育投入水平最高的是建湖县1229.66元,而最低的是滨海县762.97元,两者相差466.69元(见表4)。同时,在区域内城乡之间人均教育投入差距明显,建湖县、东台市县城(市区)人均教育投入分别达1986.56元、2008.27元,而农村人均教育投入分别为847.4元、899.98元,两县市城乡相差分别达1139.16元、1108.29元。

由于各地教育投入重点的不同,各地各阶段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见表5)。盐都区、阜宁县2011年度学前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分别达200元、145元,而射阳县、响水县、开发区均无一分钱投入;小学阶段,盐都区、亭湖区生均投入均达1500元以上,滨海县仅601元;初中阶段,射阳、滨海、开发区均不足1000元/生,远低于全市1542元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除大丰、建湖、响水等部分县(市、区)因建设新校致生均投入偏高外,其他县(市、区)的生均公用经费有的相差数倍之多,盐都和滨海均不足200元;中职阶段,东台、大丰、阜宁生均投入均达1000元以上,盐都、射阳、滨海三地均不足300元,其中射阳县生均投入103元,仅相当于大丰市的1/8。

4. 教育及相关制度设计不均衡制约教育公平。我国的教育不公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育制度的缺失造成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本身的不公平,从根本上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

(1)户籍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一张小小的户口簿足以束缚住农村学生,他们的社会身份上升往往要付出比城市学生更大的代价。户籍制度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学校设置了太多障碍,阻碍了人才的自由流动,剥夺了贫困地区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最近几年尽管户籍制度有所放松,但总体来说改革尚未彻底。

(2)城乡二元分割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造就了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直接导致城乡教育等级制。该制度将农村与城市区别对待,城市是教育投入的重点,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一切公共资源均向城市倾斜,形成了“城市中心”的价值趋向。学校级别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学校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严重差距。最近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加速了学校资源向城市集中程度。

(3)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现行的高考制度在录取时采用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配的,也不是按照省区人口数量按比例分配,在很大程度上优先照顾了城市考生的利益。各地的录取分数线存在很大差异,造成了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农村学生所处的劣势地位很难改变。

(4)重点学校制度产生的教育不公平。

建国初期设立重点学校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选拔精英,培养精英,为国家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线,追求的是效率。近二十年来,随着航母校的崛起和兴盛,导致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被过度集中在区县重点学校,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的凋敝,人为扩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从现实看,已经产生了一大批薄弱学校,从长远看,将严重危及社会公平。这种为了少数人而牺牲多数人利益的做法有着劫贫济富的嫌疑,其实质是一种反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与教育公平背道而驰。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作者:常逢生

剖析教育公平内涵及其现状论文 篇3: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我国“部属高校”政策审视

摘 要: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本文从教育公平视角出发,就目前我国部属高校政策在资源配置、招生制度、就业形势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转变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改革招生制度,实现均等教育权利;建立中介组织,监督教育公平;增强地方高校实力,逐步缩小与部属高校差距”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教育公平;价值取向;部属高校政策;改革措施

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断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政治学家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开篇明义就指出“公平是正义的基础”。公平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带来“正义”,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顺畅,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公平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等等。就当下中国来说,在诸多公平的追求中,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当然教育公平涉及多个维度,本文仅就其中的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间的公平问题作一探讨。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从教育公平所属大类看,它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从其工具价值看,它又是增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教育公平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朴素的公平教育思想,在其后历史长河中官办的“庠、序、学、校”,私办的“书院、私塾”无不从入学到培养都尽力追求公平。西方国家对教育公平的探寻则可追溯到隐含了民主教育思想的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在他们的公民教育中,提倡公民间的政治平等,从而自然衍生出教育的平等权。当然,教育公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涵义,具有历史性。恩格斯曾说:“关于永恒的公平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1]公平如此,教育公平亦如此。由于学者们的学术背景、研究视角等的不同,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和界定也往往见仁见智。

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即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应公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将教育公平等同于教育机会均等。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指教育个体在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及受教育的结果上都应该是平等的,将同一社会的个体受到任何区别对待或条件不均等都视为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还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进行分配时的合情合理,所谓合“情”,是指符合民众的意愿;所谓合“理”,是指符合教育的目的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民意,决定教育公平的实施是否具有稳定的精神价值;是否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决定教育公平的实施是否具有发展的价值。[2]

笔者认为,当今社会要实现教育公平关键要保证教育权利上的公平,保证让每个社会主体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或教育机会均等,前者体现的是合理性、公正性,而后者体现的是一致性、相同性。因此,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的规范性原则,这个合理性原则是指既能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又能使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从教育公平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里人际间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其目的在于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

二、“部属高校”政策实践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部属高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直属的国家重点高校,它们建设资源主要来自中央政府财政,人事权在中央相关部门。与部属高校相对的是地方高校,也即通常所说的一般高校。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全面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治大背景下,部属高校政策在毛泽东“重点论”思想的指导下应运而生。1954年10月5日《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重点大学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部属高校制度的初步形成阶段。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国高校数量激增,至1960年全国重点高校已达64所。六七十年代是部属高校制度的曲折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从全面学习苏联模式转为抵制其模式,后又恢复苏联模式的部分做法,之后受“文革”的影响,部属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977年恢复高考,部属高校政策得以恢复与重建,部属高校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科研功能得到了加强,示范作用也更为突出,这不仅增强了我国的大学实力,也推动了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属高校政策开始进入创新与完善阶段,“211工程”与“985工程”的实施为我国重点学科的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科研实力的提高及一流大学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毋庸置疑,建国以来,部属高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一部分杰出人才还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从目前我国部属高校的政策实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有诸多表现。

1.资源配置不公平。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在建设的实施过程中,部属高校不仅比一般地方高校获得了更为丰厚的经费支持,也获得了地方高校难以企及的办学特权。很明显,这一现实人为地制造了高校间的不公平竞争,拉大了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差距。这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整体向优倾斜的政策,是一种教育不公,说到底就是教育布局、教育投资、教育师资力量调配不合理造成的。国家过度地将教育资源投向部属高校势必会导致其他高校的贫困化,使地方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3]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地方高校毕竟有着更大的学生群体,而部属高校有关政策的实施,事实上剥夺了这部分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水平,这对学生、社会和国家而言都是一种隐性的损失。

2.生源分配不公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部属高校开始实施“省部共建”政策,“211工程”和“985工程”原则上采取地方中央按1:1配套投入方式进行,地方给予了部属高校大量的经济支持,并为其提供优越的办学环境,因此,许多部属高校采取了降低当地录取分数线、增加招生名额的方法回报地方,这使得部属高校的地方化色彩日益浓重。另外,受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省市的教育资源配置本身就不均衡。众所周知,“211”、“985”等部属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等地。这对于河南、山东等部属高校较少的生源大省来说实属不公。真实的情况是,异地考生要想进入理想的部属高校要比当地考生艰难得多。据统计,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武汉大学在湖北的招生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本属于全国人民的部属高校变成了高校所在地的招生“自留地”,这在一定程度剥夺了异地考生平等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利,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此外,部属高校招生地方化还带来一些其它的负面影响。部属高校本应“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如今却因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大大限制了生源,与那些以“国际学生多”为荣的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部属高校就显得逊色了许多,也因此引发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部属高校招生地方化是否改变了培育精英的初衷,是否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否会加剧“高考移民”现象?[4]

3.大学生就业不公平。由于各类高校受到权力部门的重视程度有巨大差异,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严格的系统,站在塔顶的就是受到千般宠爱,能获得资金、人才、地位青睐的部属高校,向下依次是地方重点高校、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普通地方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最后是民办学校。[5]由于高校建设政策向部属高校倾斜,结果给社会造成了认识上的偏见:“只有部属院校高校才是最好的高校,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最好的人才”,这种认识导致用人单位在可选择的前提下唯名校是问,而忽略应聘人员的能力条件,这一政策的长期执行使用人单位形成招聘的心理定势:优先招聘这些部属高校的毕业生,甚至个别招聘单位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是“211”“985”高校毕业生,而不少大学在招聘博士生时,竟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211”“985”工程院校,否则不用,能力、业务水平往往被本科毕业学校这第一道门槛给拦住了。[6]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往往都根据高校等级标准来评判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相比之下,一般大学的毕业生不但没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就业还要受到相关政策性引起的歧视。这一系列现实问题使一般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4.基础教育呈现不公平,素质教育应试化。进入部属高校几乎是每位学子和家长的愿望,因为这意味着学生此后将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更高的美誉度及更好的就业机会。现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杨德广认为,部属高校和非部属高校的地位身份的确立本来就是政府确定的,不免存在政策倾斜和特殊照顾。把不客观的标准作为依据,过度抬高部属高校的地位、等级,这就出现两方面不良后果:其一,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加大了素质教育的推行难度。“从家长、教师到学生,都在追求高分,如果不搞应试教育,得不到高分,就进不了部属高校。进不了部属高校,地位、待遇就上不去,就前途叵测,令人担忧。”[7]既然,进入最好的重点高校是学生家长的共同追求,那么在现有的分数决定命运的高考制度下如何考出高分就成为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事了。20多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现实却是应试教育盛行,素质教育难行,而这其中病根不是考试制度,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的部属高校政策带来的。其二,也是传导性的不公平体现,就是学生、家长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优质资源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使中学教育也呈现出类似的不公,地方上也从资源配置上相应的建立起了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一直延伸到末端的乡镇也要分出重点和一般中学。而这样的划分完全是适应于高校等级上的差异和未来就业预期的差距,结果导致能考上高层次部属高校的多为高层级的重点中学,而一般中学多只能考上普通高校了,不公较为明显。

三、对我国现行“部属高校”政策改革的建议

1.转变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已经异化为只讲效率,不顾公平或者‘效率先而不优,公平兼而不顾’的现象”。一方面部属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促进科学研究上确有着明显的优势和价值,从实际效果看也确实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这是效率的体现,但这样的贡献是否和巨量的投入成正比却存在很大的疑问。与其他一般高校相比较,部属高校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在没有同一般高校进行公平竞争的压力下,其发展从逻辑上就不可能达到最大化。而这种先天的严重失衡,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效率。因此,转变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并重就成为实现国家教育快速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教育家潘懋元先生曾说,公平是伦理学概念,效率是经济学概念,两者不属于同一范畴体系。[8]就是说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矛盾,二者理应是教育追求的同等重要目标,究其本质,教育公平应是教育效率的基础,只重效率、忽视公平会导致高校间的竞争丧失公平性,进而抑制一般大学的积极性,影响效率。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政府应该调整高校的资源投入,从公平角度尽量增加一般高校的投入,提升一般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同时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使部属高校提升效率,多出优秀科研成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2.改革招生制度,实现均等教育权利。部属高校招生地方化不仅对考生不公平,同时影响到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教育部应本着公平、公正的理念,调整招生制度,最理想的方式是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来确定招生名额。比如,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开始尝试的按人口比例确定本科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制度改革,就打破了我国多数高校按生源下达招生计划的做法,从而迈出了部属高校公平招生的可喜的第一步,其改革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公平、公正的精神值得其他部属高校学习和借鉴。当然,这种方式短时间内实行还有一些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同时,部属高校自身也应积极摆脱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促进教育权利的相对均等。

3.建立中介组织,监督教育公平。建立教育中介组织有利于监督政府的权力,有效地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这种组织主要有两种。其一,教育中介组织。教育中介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教育咨询、审议、评估、监督或代行某些政府的行政职能等。成熟的教育中介组织既可以代表大学向政府施加压力,影响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同时,又可以担负执行政府政策的责任,帮助大学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减少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冲突,因此教育中介组织被人们称为协调政府与大学关系的“缓冲器”。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教育中介组织的成立,以监督部属高校政策的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督促政府进行调整;其二,评估中介组织。大众教育的今天,广大公民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教育评估组织为提升评估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障。我国的部属高校均为公立学校,政府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并且负责开展教育评估,这容易导致评估结果的不公平。因此,政府应鼓励、引导各种评估中介组织的成立,利用评估组织对部属高校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做出科学、公正的评价,从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为我国高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4.增强地方高校实力,逐步缩小与部属高校之间的差距。部属高校之所以被社会高看两眼,就在于它们的突出和稀有。如果中国的高校有很多达到部属高校科研、教学水平,那么部属高校的稀缺必然变成普遍。因此,解决部属高校政策中的不公问题,壮大地方高校以期使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学不再那么稀缺也是一条可行的途径。为此,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投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教育投入应该至少占到预算的4%,但目前能达到这个要求的省市区很少,多数都只达到了3%左右,这无疑对高校硬件或者软件建设都有着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转变观念,对地方高校在诸多方面采取优惠的政策,以对其予以扶持,比如博士点的审批,教学科研项目的分配、奖励的评选等等,从而使地方高校能够在教学科研上更上一个新台阶,逐步缩小与部属高校之间的差距,进而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3]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对我国重点中学平

等与效益的个案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1.

[4]贾永堂.重点大学须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J].高等教育

研究,1999,(5).

[5]刘继荣,池临封.重点大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示范作用

[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6]肖昊.“211”工程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J].黑

龙江高教研究,1996,(4).

[7]胡炳仙.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2).

[8]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6.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纪杰

上一篇: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对策论文下一篇:评估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