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探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在义务教育领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保量”“缩距”“提质”三大目标,将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核心任务设定如下:一是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三是使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探究论文 篇1:

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近年来,江苏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落实政府全责,实现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走过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艰难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在义务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本质回归。正因为各级政府真正承担起这份责任,我省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才有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一)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教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解决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迫切需要。为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法制化水平,我省修订颁布《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并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自2011年3月我省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备忘录以来,省级层面出台了目标规划、主要指标、办学标准、评估办法等一系列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2012年11月,省政府根据国家要求和江苏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照目标任务制定配套文件,形成了各具特色、较为完善的义务教育政策体系。无锡市于2013年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条例》立法工作,努力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列入总体规划。把义务教育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是政府负责的重要体现。我省要求各级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制定和明确本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在确定年度重点工程时优先考虑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项目。2013年,创建10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被列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多个地区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各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民生工程政绩考核范畴,切实保障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整体推进和顺利实施。

(三)切实加大投入。全省各级政府依法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把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与财力状况、办学需求和物价水平联动的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秋季学期和2007年春季学期,我省先后对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实施免收学杂费政策;2008年春季学期起,为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10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寄宿生住宿费;2011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收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其中,教科书及作业本费用由省财政全额承担。至此,我省全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四)强化督导检查。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点,对各县(市、区)加强阶段性督查和指导,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地区,督促其整改和提高。从今年开始,我省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情况、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在督导评估过程中突出公众满意度调查和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2012年,我省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申报工作,截至2013年11月,65个县(市、区)在全国率先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认定。

二、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公平公正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我们从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社会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统一思想,转变观念,缩小差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

(一)突破观念障碍,缩小认识差距。举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研究班,对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分管副市长、副县(市、区)长和教育局局长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赋予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更高追求。2010年以来,省政府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动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问题,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使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深入人心,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实惠家喻户晓。各地切实转变观念,严控择校生比例,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初高中分设,建立健全有利于初中均衡发展、有利于“减负”的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省辖市中心城区普通高中、义务教育学校由省辖市和区分别举办管理的格局。

(二)狠抓均衡短板,缩小区域差距。推动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对经济薄弱地区的支持和指导力度,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建立稳定的帮扶机制。要求各省辖市在推进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统筹县域之间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五”期间,省财政累计投入一百四十多亿元,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四项配套”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学校办学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

(三)关注特殊群体,缩小群体差距。一是平等对待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我省探索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尽量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全省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86.58%。二是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把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优先保障农村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三是高度重视残疾少年儿童。我省要求各地按照普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6至8倍的标准安排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四是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加大扶困助学力度,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资助体系。

(四)消减择校行为,缩小生源差距。我省要求各地全面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公办学校坚持免试免费就近入学,合理划定学校施教区,保证施教区生源数量与学校招生规模基本适应,有空余学额时采取公开报名和摇号的方式确定。民办学校实行自主报名、免试入学。同时,严肃查处以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国际班等各类名义违规分班的行为。各地严格落实热点高中70%以上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所有初中的规定,自2012年起所有公办初中招收的择校生毕业时不再纳入热点高中指标生范围。目前,部分地区如盐城市、如皋市等已基本消除择校现象。

三、关注全程优化,实现瓶颈突破

推进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的制定到项目的落实,从队伍建设到机制完善,全省各级政府一着不让,层层发动,落实到人,突破瓶颈制约,抓紧建设对保障教育公平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机制,并将此作为履行政府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有效保证了这一系统工程的有序推进和稳步实施。

(一)明确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目标。2011年6月,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到2018年底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分四批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市、县(市、区)成立了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编制、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统筹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工作目标。

(二)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满足新形势下更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和发展需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自2010年5月开始,我省组织课题组研制《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于2012年3月由省政府转发。按照标准要求,在全省启动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方面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全省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三)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优质师资的合理流动,是推进师资均衡的有效办法,更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所在。我省规定,校长和教师依法实行定期交流制度,校长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同时规定,城区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务(职称)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如皋市近两年交流义务教育教师达专任教师总数的18.8%,海安县对873名教师进行了电脑派位,71.8%的教师交流到新的学校。

(四)构建促进均衡的动力机制。我省注重以“试点”为示范,形成促进均衡发展的有效动力机制。着眼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在各学段率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首批13个示范区创建地区围绕改造薄弱学校、完善招生政策、促进教师交流、提高教育质量等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有效提高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度和群众的满意度。同时,示范区建设的辐射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带动了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苏锡常区域整体联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优化配置义务教育师资”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后,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层层抓落实,确保了试点工作的健康运行。

四、立足全人教育,实现优质满意

教育事业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造福于民的事业。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关键在于推进均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省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学生。

(一)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把提高素质教育水平贯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过程。注重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之中。健全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标准为主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教学;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评价教育、学校和学生。推进中考改革,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任务,更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鼓励启发式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年,我省启动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提升以农村薄弱初中为重点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两年来共遴选117个课程建设项目,每个项目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万元。推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共建,通过组建教育共同体等方式进行结对帮扶。盐城市组建了由优质学校领衔的21个教育集团,实行“直办型”、“领办型”等不同联盟模式,集团内统一师资配置、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奖惩考核,做到优质资源全覆盖、集团管理一体化、办学模式多样化。

(三)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义务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措施。我省一直将加强教师培训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全员培训制度。2006—2012年,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从3000万元增加到9000万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师培训工程。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加强中小学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鼓励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农村学校优秀教师补充机制,力争到2020年,每所乡镇中心初中和小学都有一名特级教师,对乡镇中心初中和小学校长境外轮训一遍。

(四)努力提高质量。各地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2006年开始,我省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指导项目,以科学的质量测试和分析指导为手段,更新观念,掌握方法,改变应试教育的种种做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了社会满意度。2012年,全省中小学幼儿园行风建设在12个公共服务行业中名列第三。为加快全省小学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内涵发展,我省启动实施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以学校课程文化开发为突破,2013年先行启动33个薄弱学校项目建设,涉及66所学校,通过“以一帮一、以强带弱”的建设方式,努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将在全省建成500个小学特色文化项目。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把教育公平的美好理想转化成实际的教育行动,转化成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为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努力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创造新业绩。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作者:马斌 许敬乔

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探究论文 篇2:

《教育规划纲要》指导下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在义务教育领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保量”“缩距”“提质”三大目标,将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核心任务设定如下:一是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三是使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稳步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得到相关发展监测指标的印证;同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也在相关督导评估下得以落实;建设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成效也可以从相关质量监测报告得到证实。后《教育规划纲要》时代,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基本方向,以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共同助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均衡发展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6.013

为了教育事业得到科学均衡的发展,使整个国民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尽快到来[1],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央及国务院根据教育发展现状出台了接下来的第二个十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作为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全面部署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项,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十年间,我国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文聚焦义务教育领域,回顾《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重点,盘点义务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以为下阶段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抉择总结经验、指明方向、拓展思路。

一、政策布局:《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谋划部署

作为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教育类规划性纲要,《教育规划纲要》站位高远、落脚牢实,围绕“保量”“缩距”“提质”三大目标勾勒出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蓝图,将发展我国义务教育事业核心任务设定如下:一是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二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全面发展,三是使义务教育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具体内容与要求如表1所示。

(一)保量:使义务教育普及成就继续巩固

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已达到全国普及目标,占所有应享受义务教育学生总人数的98%[2]。在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要关口,《教育规划纲要》审时度势,将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作为较长时间内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如表2所示,《教育规划纲要》将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与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作为检验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并明确了2015年的阶段性目标与2020年的完成性目标,使我国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努力有章可循。其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是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人数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计算初中相对一年级学生人数的占比,以九年为一周期检测我国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完整接受义务教育的实现情况,能够极大程度说明国家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以往我们更重视义务教育升学率,对学生入校后的流失率缺少关注,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作为约束性指标首次出现在国家重大政策文本中,体现出国家切实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决心与信心。

(二)缩距: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1],在保证义务教育“量”的发展的同时,还要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响应时代需求,向着均衡发展的方向前进。

《教育规划纲要》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使义务教育能形成均衡发展之势,创建并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严格标准化,使教师、设施设备及图书馆和教学楼、宿舍校舍等资源配置趋于均衡[1]。其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是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借助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在义务教育学校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实现学校基本硬件设施的均衡,进而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各方面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过程就以此为逻辑展开。概而言之,我国义务教育能实现均衡发展与该类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有关,均衡发展带来的好处在于:第一,使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第二,实现更高水平的义务教育普及;第三,缩小校际、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的突破口。

(三)提质:努力提高义务教育发展质量

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应努力实现均衡义务教育惠及所有适龄儿童。同时,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也包括促进义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教育規划纲要》对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要求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建立和健全监测制度;第二,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进行松绑减负;第三,增强学生体质,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其中,能强力保障义务教育质量且促进质量提升的源动力,来自相关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相关监测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各地义务教育发展都要严格遵守统一完备的质量标准,在监测制度的动力作用下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可见,义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加强日常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有益之举。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家庭与学校互相配合、互通有无,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稳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必要之举。

总的来说,《教育规划纲要》遵照“效率先行、兼顾公平、保证质量”的原则,全面规划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使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落地;使优质义务教育能普及到所有适龄儿童[1]的总目标层层分解,推动一系列制度、机制创新,为义务教育事业注入不竭活力。

二、实践走向:《教育规划纲要》期间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引下,近十年我国教育实现了以快速发展、高水平发展和赶超型发展为特征的新跨越式发展”[3],义务教育朝着《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稳步发展,不仅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展显著,义务教育质量建设也成效初现。

(一)义务教育发展监测指标见证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升

“十年来,在全程创建教育一体化,以及全面统筹规划办学条件,全面提高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推动下,我国教育普及率取得历史性再提高。”[4]在义务教育领域,首先,如表3所示,虽然受我国人口变化趋势影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在2010—2013年间持续下降,2015年距《教育规划纲要》设定的阶段性目标有近2 000万的差距。但如图1所示,从小学净入学率与初中毛入学率的发展趋势来看,2010—2019年间,我国小学净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7%以上,2018年达到了99.95%,已经无限逼近100%。我国初中毛入学率也始终在100%以上,毛入学率超过100%是由于部分低龄或超龄的学生被劝返回校上学,说明我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排除人口变化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数的影响,从小学净入学率与初中毛入学率可以看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实现全面普及。

其次,如图2所示,2012—2018年,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提升,从2012年的91.8%上升至2019年的94.8%,义务教育巩固率在8年间增加了3个百分点,每年增长近0.38个百分点,辍学率逐年降低。2015年,93%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也达到《教育规划纲要》设定的阶段性目标。按照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增长速度推算,预计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也会达到甚至超过95%的发展目标。因此,综合考虑我国小学净入学率与初中毛入学率,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的发展趋势,可以判定我国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稳步提升,基本达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监测指标。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落实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

自《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式进入我国教育事业政策话语体系,国家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专题探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宜。如表4所示,2010年《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正式宣布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1—2012年,教育部先后与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从2011年开始,各地也陆续发布《地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地方方案、学校建设地方标准、均衡发展地方督导考核指標的制定,形成中央与地方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2年,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全国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发展目标与具体要求。同年,教育部又发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建立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与复查监测机制。2016年与2017年,国务院与教育部发布《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提出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方向,引导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更深领域、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

在各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措施的指导与安排下,在中央督导、省级统筹、地方着力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与保障机制的推动下,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卓有成效。如表5所示,自2013年5月国家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以来,我国累计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市、区)数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累计2 769个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认定,占全国总县数的95.32%,23个省(区、市)整体通过认定。义务教育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切实推动了各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大幅改善,师资配备水平的明显提升。“2019年的69个基本均衡申报县自2016年以来在义务教育阶段累计投入345亿元,新建学校307所,改扩建学校3 919所,新增学位39万个,新建校舍590万平方米。7个省份还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均衡发展的重点任务,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数量充实、交流轮岗等举措,优化教师队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自2016年以来,69个基本均衡申报县新补充教师3万人,其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6 000人,占新补充教师的20%。”[5]可见,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势一片向好,义务教育正从实现基本均衡的决战期,走向扎实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

(三)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初显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建设成效

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对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建设的部署与要求,近年来,我国在义务教育质量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持续用力。首先,在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方面。2011年12月,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对2001年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决定在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的统筹规划与政策指导下,由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三年为一周期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测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国务院又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从课程、教学、师资与管理等方面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其次,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体质方面。近年来,我国逐步控制义务教育学生的在校时间与作业时间,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规范义务教育校外培训市场,切实减轻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在发挥家庭教育于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方面,我国也不断尝试打造家庭教育平台,助力家庭教育发展,致力于探索义务教育家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家长群体在义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建设正稳步前进。如表6所示,从2018年国家出台的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来看,在价值观与行为习惯、学业表现与综合素养、体质健康水平、音乐素养与美育表现、作业时间与学习压力、课程喜爱度、教师受欢迎度、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教学资源、家庭教育这六大维度,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建设成效初显,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以学业表现与综合素养为例,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依据国家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程序与技术方法,测查了我国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科学学科和语、数学科的学业表现状况,将学业表现划分为待提高、中等、良好、优秀4个水平段。如表7所示,我国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在这些学科上大多有中等以上的学业表现水平,比例都在75%以上;部分学生的语文、数学与科学学业水平达到优秀,语文与数学达到优秀的学生稍多,比例在20%以上,科学达到优秀的稍少,四年级与八年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16%与12%。然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还不够强,例如,以四年级科学学科情况为例,这个年级的学生有75.7%科学探究能力达中等,74.9%思维能力高于中等水平,离科学理解能力的要求差5%;八年级有83%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达中等,76.3%的学生思维能力高于中等水平,分别差4.1%、10.8%达到科学理解能力[6]。

三、观往知来:后《教育规划纲要》时代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抉择

后《教育规划纲要》时代,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基本方向,以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共同助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发展。

(一)以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为基本方向

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7]。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是一个过程性问题,是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与优化的事项。虽然我国义务教育公平与质量建设已取得较为可观的成果,但推动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依旧是义务教育事业的重要主题,与《教育规划纲要》中教育发展方向一致。

总之,目前我国义务教育事业从整体而言趋于公平,而保障校域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等微观公平领域是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首要任务。校域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包括义务教育学校在基建设施、师资水平与教学质量等方面尽可能地公平与一致。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努力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基建设施已经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但在师资水平与教学质量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如近年来,我国乡村义务教育师资表现出由条件差的学校流向条件好的学校,由薄弱学校向发达的县城学校自发流动的趋势,这种不合理的单向流动使学校间的师资水平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局面,导致校域内义务教育教学質量差距增大,使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当前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要义在于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抓紧义务教育质量建设。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也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一方面,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弘扬劳动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从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着紧用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更深层次地探索义务教育质量、各学科学业质量和体质健康等标准的制定,继续关注关于如何更好地建设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怎样配备更优质师资及更新教学设施等问题,助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二)以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

教育的最终目的指向人,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义务教育的价值旨归,义务教育发展必须围绕这一中心点。具体而言,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义务教育要在强调质量提升的同时兼顾学生身心发展,在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加强劳动能力锻炼,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重视常识教育。

其一,虽然质量提升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但在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建设的过程中,也要兼顾义务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有待提升,学生“肥胖、近视和睡眠不足问题较为突出,四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比例为30.7%,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到标准的仅有16.6%。学生回家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家庭作业一项,还有很大部分学生除了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接受校外培训辅导,学习高度紧张”[6],选择自杀的学生数量有上升趋势,足以警示我们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二,我国中小学生存在劳动素养不足的现象,劳动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从某些方面来说劳动本身特有的育人功能完全没有很好利用起来,因而,在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劳动能力锻炼。《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素养的关注。这份2020年出台的文件指出,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应纳入并重视对劳动的教育,同时无论哪个学段都不能删减劳动教育课程,应联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对劳动教育加强重视,在劳动教育中融入德智体美培育要素,并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同时结合学生生活现实,深入探索和研讨具有现实意义、富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8]。

其三,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人们对高阶知识的憧憬愈发强烈,学校教育也乐于追求高深知识,对基本的生活常识弃之如履,常识教育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学生缺少基本的判断力与独立生活的能力。常识囊括了生活、政治、自然、社会、科学、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基础知识,在个人知识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常识就是对规律的通俗解释,遵循常识就是遵循规律。学常识的过程是求知识、长见识与增胆识的过程,也是锻炼基本判断力的过程。可以说,缺乏常识不仅意味着基本知识的缺乏,也意味着基本判断力与自主生活能力的缺失。因而,义务教育在重视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常识教育,教导学生尊重常识,灵活运用常识,如此才能打好个人成长与生活的基础。

(三)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

为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质量提升,促进义务教育学生的健康持续发展,还需以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为战略重点。具体而言,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主要表现在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构建常态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

首先,学校自主管理能力与内部治理结构是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从学校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着力,首要的是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教育惩戒等敏感问题的法理依据与实施依据,避免义务教育家校纠纷、校师纠纷,为学校办学提供健全的法律支持体系,提高义务教育管理法治化水平。其次,政府管理服务水平与现代化治理能力是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追求。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主要在于提升政府综合运用法律、标准、信息服务等现代治理手段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的能力,为完善决策、管理与服务提供数据与平台支撑,实现管理服务的效能提升。再次,社会参与治理与常态监督评价机制建设是义务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构建常态监督评价机制,要求增加学生家长、教育中介组织等群体参与义务教育治理的机会,扩展多主体参与义务教育治理的路径,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督与评价制度,充分吸纳义务教育利益主体意见,形成多主体常态化监督与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1-07-2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来自中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报告[R/OL].(2012-09-10)[2021-07-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209/t20120910_142013.html.

[3]袁振国,王占军.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及其历史启示——《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眸与展望之一[J].中国教育学刊,2021(1):4-8.

[4]李志超.我國更高水平普及教育的发展理路与战略思考——《教育规划纲要》十年回眸与展望之二[J].中国教育学刊,2021(1):9-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发布——超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EB/OL].(2020-05-20)[2021-07-20].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0/51997/mtbd/202005/t20200520_456706.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EB/OL].(2018-07-24)[2021-07-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7/t20180724_343663.html.

[7]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20-05-23(3).

[8]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EB/OL].(2020-03-26)[2021-07-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

(责任编辑:杨 波 钟昭会)

作者:刘宇佳 胡甜甜

教育公平与义务教育探究论文 篇3:

关于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思考

摘 要: 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是指适龄儿童、少年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公正、平等地享受教育内部资源而达到的理想化效果,它是义务教育公平的高级阶段。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具有非歧视性、全面性、主体性、差异性四大特点。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府教育制度、牢固树立“质量公平”观念、建立有利于教育质量公平的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来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公平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XMZ032)

收稿日期: 2008-04-15

作者简介: 许邦兴(1966—),男,四川仪陇人,教育学硕士,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如果把义务教育公平划分为义务教育起点公平和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话,那么,前者反映的是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资源(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师资力量配备)均衡分配等方面的公平,其标志是义务教育普及的实现;后者反映的是义务教育实质的、深层次的教育公平问题,是义务教育公平的高级阶段,它决定着一个社会实施义务教育公平质量的高低。但是,有关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理论研究,至今只有一些散见的提法,如“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只有做到了上述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的公平相对容易做到,但教育质量的公平,……则很难做到”[1]。“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的地区,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使人人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追求教育质量公平。”[2]“普及义务教育是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基本素质各有发展的教育公平理想的实践基础,从教育流程看,主要表现在权利公平、入学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公平和管理体制公平、教育质量公平等五个方面……教育质量公平是结果的公平,是实质的公平。”[3]由于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专项研究,这对义务教育公平的高质量实施将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进行理论探索。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变成强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普及义务教育,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近几年来,通过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通过“两免一补”、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措施的落实,特别是随着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免费义务教育从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开始向全国快速推进,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投放正朝着均衡分配的方向发展,也表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据统计,我国西部“两基” 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8%,初中毛入学率已达到90%以上[4],这标志着我国98%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教育质量公平将上升为义务教育公平的主要矛盾。

二、 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内涵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其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标准。[5]义务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普及教育,教育目的应该是其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质量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首先,对教育质量的关注是以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为前提的。其次,教育质量是指提高人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而非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学习效果。第三,教育质量包括了整体的学校办学模式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教育体系与制度。[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我国现阶段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体现了这种新的教育质量观。

义务教育质量是一个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水平高低的反映,它从总体上反映了这个国家义务教育实施的整体质量的好坏,同时又具体体现为每一个完成义务教育后的个体素质。制约义务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教育的外部因素,又叫教育的外部资源,包括教育机会是否均等、教育权利是否平等、教育资源是否均衡分配等;二是教育的内部因素,又叫教育的内部资源,胡森在谈到“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时,提出了“机会”的5组变量,其中,有3组变量是关于教育内部的,即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学习机会(即教学条件)。[7]前者的责任在教育外部,主要是政府;后者的责任主要在教育内部,主要是学校。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基本实现,即教育起点公平的基本达成,教育的外部因素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影响将退居其次,教育的内部因素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凸显。

根据胡森的观点,教育内部因素是与受教育者直接关联的教育内部条件的总和。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是否能够公正、平等地享受教育内部资源,将决定着个体的发展,进而决定着整个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

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是指适龄儿童、少年在接受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公正、平等地享受教育内部资源而达到的理想化效果,它是教育公平的高级阶段。理想化效果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社会对个体所设计的完美化期待和要求,具体体现为教育目的;二是指家长及个体自身希望通过教育达到的理想目标。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健全发展、个性的充分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开发三个方面。

学生的健全发展是教育质量公平的最低要求,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公平所追求实现的基本目标。因为义务教育是一个公民的保底教育,是任何一个劳动者应该接受的最起码的教育。人是否健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否和谐发展。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教育不是抹杀人的心智独特性,而是发展人的心智独特性。因为个性是人格健全的标志,无健全人格的人,不可能是高素质的人;个性是创造性的前提,没有个性,就无所谓创造;个性既是教育的依据,也是教育的结果。只有尊重个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充分发展个性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公平所追求的更高目标,是在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

人的潜能是蕴藏在人体内部的不能创造现实的价值,只有把他们诱发出来,转变成现实的能力,才有意义。要把潜能诱发出来,就必须提供相应的诱因。提供的诱因越丰富,潜能开发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充分,转变成现实的能力就可能越多越强。也就是说,“潜能”通过“诱因”作用转化为“能力”,诱因的作用过程就是潜能的开发过程。潜能能否充分地开发,主要取决于诱因的多少和诱因作用的好坏。教育就是潜能开发的重要诱因,教育的重要育人功能就是开发人的潜能。教育过程就是给学生提供诱因、开发潜能的过程;教育越全面,所提供的诱因就越多越丰富;教育质量越高,诱因作用就越好。真正好的教育,是能够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良好开发的教育。

潜能开发还存在着最佳年龄期或叫敏感期、关键期的问题。所谓最佳年龄期,就是个体在某一年龄阶段对某些环境刺激(诱因作用)特别敏感,非常容易获得某方面的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缺乏适当的诱因作用,个体的这些潜能就会退化,甚至消失而终身不能弥补。一般来说,年龄越小,潜能开发的敏感期越多,所以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而且必须给全体适龄儿童施予全面发展的教育,以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公平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在人健全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潜能的充分开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所说的,人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能都能解放出来,教育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

学生的健全发展、个性的充分发展、潜能的充分开发,是紧密联系、融于一体、缺一不可的义务教育质量的三维支点。健全发展是基础,个性充分发展是健全发展的高级表现,潜能充分开发是健全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三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缺少,就不能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

三、 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特点

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有非歧视性、全面性、主体性、差异性四大特点。

(一) 非歧视性

非歧视性揭示出教育质量公平的对象特点。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公平,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包括管理者、任课老师)必须自始至终面向每一个学生,大到全国所有的适龄儿童;小到一个具体的教学班。班上的每个学生都应该受到每个教师同样的关注、重视,享受同样的教育权力、资源,具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每个人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的机会应该是公正、平等的。“义务教育完全是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它应该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追求其实质的公正”[9]。新《义务教育法》第29条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这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面向少数学习成绩好的所谓升学有望的“苗子”,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任何少年儿童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力。(二) 全面性

全面性揭示出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内容特点。新《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义务教育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都应该是按一个人应具有的整体素质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整体培养的。因为义务教育是公民基础教育,任何素质对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无孰重孰轻之分,亦无孰主孰次之别;要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必须提供丰富而全面的诱因。教育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是教育过程的主要诱因。这要求我们:所有学校,凡课程计划中所开设的各种课程类型、各门学科,都必须按计划开齐开足;所有教师的具体教学都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达到课程标准的各项具体目标;任何学校、任何老师都必须全面培养每个学生的每种素质,正如新《义务教育法》第35条中所指出的那样:“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义务教育完成后,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所体现的全面性特点是整体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三) 主体性

主体性揭示出受教育者在争取教育质量公平过程中的地位特点。人的主体性表现为自觉性、自决性和能动性三个方面,分为独立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三种特质。其中,独立性是指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与决断、自觉自理;主动性是指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创造性是指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创造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双边互动过程。“应试教育”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只侧重突出了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重视不够,甚至有所忽视。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健全的发展,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个性缺失教育现象。[11]学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必须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过程,成为知识产生和发展的探究、体验过程,成为个性的充分展现和充分培养过程,成为学生潜能的诱发过程,使学生成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仅在于启发引导。能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参与过程中是否善于启发引导,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教师主体性)发挥好坏的核心标准

。[12]该特点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育教学过程,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 差异性

差异性揭示出对受教育者差异性尊重的现实特点。由于家庭的经济状态、家庭成员的职业、文化修养以及他们对教育的基本认识、所处的地理位置等代际转让机会的不同,由于智力水平、自然的个性倾向、学习能力等个人天赋提供的机会的不同,标准化、千人一面、整齐划一的同质性教育是不存在的。罗尔斯认为, 为了事实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就要被打破,而这种平等实际上需要以一种不平等为前提,因为对事实上不同等的个人使用同等的尺度,必然会造成差距,“教育公正的根本归旨是个体发展上的公正,教育资源的分配必须以服务于个体发展的公正为目标”[9]。“同样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差异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个体的选择,鼓励个体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鼓励个体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会以实现自身的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李立国先生认为:“教育公平并没有否认教育差异的存在,而关键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合适的教育,使他们的智力和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成为健康成长并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认为孩子上北大、清华才是最好的,应该认识到,让每一个孩子接受最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这才是教育公平的真正内涵和本质意义”。[12]所以,我们在保证受教育者平等的前提之下,应进一步承认教育者之间的差别,实施差别教育。英国法学家米尔恩(A.J.M.Milne)在其“比例平等”原则中指出:“相同情况同等待遇”、“不同情况不同待遇”、“待遇的相对不平等必须与情况的相对不同成比例”。这是实现高水平教育质量公平的需要。因为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开发。新《义务教育法》第29条指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四、 实现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策略

第一,进一步完善政府教育制度,在义务教育起点公平上实施“积极差别待遇”策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质量公平的快速发展。即所有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无论是发达地区学校,还是欠发达地区学校,无论是城镇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都应该达到共同的合格标准,允许并鼓励不同的学校可以在这些方面超出合格标准,但决不允许一所学校低于合格标准。这就要求在实践操作上,教育资源配置要优先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第二,提高认识,牢固树立“质量公平”观念。教育系统内部,从管理者到每一个教师,都要牢固树立“质量公平”的观念。在教育教学具体工作中,自觉地、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施予既全面又有差别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全而充分的发展。

第三,建立有利于教育质量公平的质量评价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对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强力的导向、激励、纠正等功能,因此,要实现教育质量公平,必须建立有利于实施教育质量公平的评价体系,完善建立国家对不同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的监测体系,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管理。

第四,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增加课程内容的本土性和丰富性。学生学习的课程不同,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的机会就会不同。科尔曼认为,教育“机会寓于某种特定课程的接触之中。机会的多少视儿童学习的课程的水平高低而定。对某些儿童来说,所达到的课程水平越高,所获得的机会就越多”[13],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要遵循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本原则[14],强化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以满足全面性、非歧视性特点的要求,同时,要防止课程内容成人化、精英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等问题,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突出课程内容的本土性和丰富性。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胜任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教育质量公平的关键。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在职教师的提高胜任培训,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在校学生(立志从事教师职业的准教师) 进行严格的教师养成教育,以建设一支义务教育阶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第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教育质量公平的抓手,因此,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满足差异性和主体性特点的要求。

[ 参 考 文 献 ]

[1] 汤雯.关于义务教育公平的思考[J].河北教育,2005(19):4-5.

[2] 瞿瑛.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06(12):46-48.

[3] 曾天山,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J].当代教育论坛,2007(1):5-16.

[4] 王友文,等.西部农村娃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N].中国教育报,2007-11-27(1).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1)[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4.

[6] 田慧生,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价值取向[J].人民教育,2006(2):19-21.

[7] 吴文俊,祝贺.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看教育公平问题[J].辽宁教育研究,2005(6):1-4.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9] 冯建军.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0-94.

[10] 许邦兴.个性缺失教育的危害及原因探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0-134.

[11] 许邦兴.构建有利于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1):35-36.

[12] 李立国.突破认识教育公平的狭隘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6-04-17(2).

[13]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80.

[14] 钟启泉,崔允氵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9-61.[责任编辑 何菊玲]A Contemplation on the Equity of Qua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XU Bangxing

(South Gansu Advanced Normal School, Cheng County, 742500, Gansu)

作者:许邦兴

上一篇:高中美术教学中科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小学生德育教育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