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自2017年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文章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2017、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分析,对现阶段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策略建议,以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质量的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管理论文 篇1:

基于SaaS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发展,专业学位不断增加,研究生信息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对研究生的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对高校研究生管理国内外发展现状、和SaaS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SaaS 研究生 信息管理

新世纪的研究生显现许多新特点,如:独立、自我、结构松散、多样、复杂等,这对高校研究生管理、教学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这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12年9月,时任国务院委员的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1]。由此可见,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设置了1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超过120多个专业,每年招生研究生达1400余名。然而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略显单调,为能够很好的解决此问题,高校可以利用SaaS软件服务模式实现降低投资、迅速见效、按需扩展、管理成本低的管理应用,无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硬件、软件、集成实施服务,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研究生信息化,可以通过复杂性和费用大大降低的浏览器获得套装软件的大部分功能。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外高校信息化研究现状

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的Kenneth C.Green教授首次提出“Campus Copmuting”(校园信息化)的概念,并于同年开始了针对美国高校信息化的研究项目:Campus Computing Project(CCP)。该项目至今已持续15年,是目前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高校信息化研究项目[2]。

在日本,国立多媒体教育学院的Aya Yoshida主持了日本高校多媒体技术应用5研究项目[4],自1999年开始,对日本国内所有四年制大学、专科学院和技术学院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日本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从国外研究的情况来看,对高校信息化的研究问题与内容具体深入,以侧重于教学信息化特别是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的研究、基于事实的实证研究方法为主。

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特别是高校信息化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的文献不多。而 90年代初开始的以MIS系统应用和局域网建设为主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掀起了我国数字化校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热潮。如清华大学沈培华教授提出了数字化校园概念模型,把数字校园划分为网络基础层、网络基本服务层、应用支撑层、信息服务层、个性化门户(虚拟大学)五个体系。

1.2 国内外SaaS发展现状

1988年,ASP模式最早在美国诞生。ASP是一种业务租赁模式,SaaS是从ASP模式演变而来。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改用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用户经营活动,且无需对软件进行维护,服务提供商会全权管理和维护[3]。

2000年,Salesforce公司创立,提供SaaS 模式下Web服务版本的CRM软件,到2007年,在全世界的2.48万个公司拥有超过50.1万个用户,并以每年80%的速度增长,客户满意度高达97%,成为全球应用SaaS模式的成功典范。

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2004年IT研究报告表明,2004年,以SaaS方式发布的软件已经达到42亿美元的销售额。5年内,该数字将以26%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4]。

在欧美等IT业发达地区,用户已经开始对SaaS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并已经取得良好发展。2005年2月AMR Research 公司在发表的一份针对美国地区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的各主要垂直行业和不同规模用户中,超过78%的用户目前使用或考虑使用SaaS服务,只有18%的用户暂时没有使用SaaS的计划[5]。

2009年末,众多SaaS厂商也在高调宣称用户用户数量,而拥有1000多万家中小用户的中国,为SaaS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可用前景诱人,道路曲折来形容SaaS的发展状况,中国首家SaaS供应商八百客摘得“2009年在线CRM付费用户第一供应商”桂冠,就是最好的实例说明。尤其是在2008年获得1700万美元风险投资,更为中国SaaS发展,指明方向。不管商家进行数据战还是实力战,SaaS的优势还是展现出来。

2 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研究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关于高校研究生信息化及其体系建构研究的论文数量都比以往有较大增加,但是关于SaaS模式相关研究应用都集中在中小用户,或者商业办公领域较多,对于高校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少之又少。分析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对高校研究生信息化的概念与内涵理解各异,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2)对高校研究生信息化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但系统研究高校研究生信息化的内容较少,特别是研究高校研究生信息化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非常少。

(3)从技术层面和具体实践方面研究较多,理论上概括、总结较少。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形成体系框架。

(4)高校研究生信息化建设中,仍以B/S架构开发模式为主,需要自己进行管理、维护、升级,同时还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部署。运用技术也相对老旧,针对日益变化的研究生管理需求,已远远无法满足。

(5)将SaaS服务模式应用于主要集中在在中小用户中,未曾有高校将之运用于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没有相关成功案例,提高了将SaaS服务引入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难度。

3 基于SaaS高校信息化管理研究对策

3.1 基于SaaS高校信息化管理主要技术路线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两条技术路线交错进行。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得到其相关参数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再根据这些数据和问题,进一步研究新的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理论,结合试验和仿真结果开发、检测、改善算法,最终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体系。

技术路线具体可概括为图1所示。

本文的主要利用SaaS软件应用模式,从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化入手,为如何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和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研究如何在SaaS下构建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另一方面研究如何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研究生招生、教学、日常工作以及就业等服务,提供新手段、新方法,达到全面提升研究生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效果。

3.2 基于SaaS高校信息化管理研究内容

(1)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关键问题研究。

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为目标,对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将系统分为用户层、应用层、通讯层,做到通过信息服务,实现管理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通过信息监控,实现管理重心由结果向过程转变;通过信息公开,推动管理方式由刚性向柔性转变;发展即时通讯,推进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向扁平化转变。使得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中,为常态化评估提供数据,数据指导信息化管理,而信息化管理又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良性循环,从而充分提高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与管理水平,解决信息化管理中的关键性问题。

(2)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各类用户需求研究。

通过对文献分析,阅读大量国内外关于高校信息化系统研究的参考文献,对其用户需求进行对比,归纳出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各类用户大致需求。通过调查法,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师及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总结出针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求。

(3)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化体系研究。

就目前而言,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管理信息化程度很低,招生就业、入学、日常工作、学习等办公举还是以纸质化办公为主。针对此问题,本课题根据用户的需求,规划出详细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均将所有信息整合到一个管理系统中,达到“无纸化”要求。建立一系列信息管理模块,打造融信息服务、信息监控、信息公开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4)基于SaaS模式构建新型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以往的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大多是以B/S架构构建,本系统通过RU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统一软件过程开发流程对系统进行设计,采用RUP的“4+1”模型。将Web Service技术应用于SaaS软件中,将Web Service提供的接口调用其提供的功能。通过SaaS研发思想,开发完成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

3.3 基于SaaS高校信息化管理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利用RUP对系统进行流程开发设计,采用细粒度模型进行SaaS模式的模型设计,同时使用新型的开发模式CSVC,对架构模式进行设计。为基于SaaS的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技术支持。

(2)本课题拟定三层结构模型,从设计用户层:导师门户、学生门户、管理门户;应用层: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论文管理、学生管理;迎新服务、学籍管理、培养过程管理、网络课堂、学位申请、高效服务;学科发展分析、论文特征分析、培养过程监控、学位质量监控;通讯层:短信、邮件、网络视频、论坛。三层结构模块,实现对高校研究生管理过程全面信息化、公开化、自由化。

(3)通过调查、分析,总结研究生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的用户需求。

4 预期效果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以及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将达到以下预期效果。

(1)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正在逐步扩大,面对这个越来越大的群体,能够充分了解目前高校中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教学状况。

(2)本课题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各阶段生活的细致调查,发现研究生发展中,存在的教学与管理问题,针对相关问题,以及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的需求,对江西师范大学整个研究生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设计。

(3)通过获取整个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对系统进行设计与实现。

(4)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式的完善后,可以逐步推广至江西各高校、全国各高校,从而一方面为学校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大的提升学校在社会影响力。

5 结语

本文系统性通过对基于SaaS的研究生信息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研究对策,最终达到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加强研究生管理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强调,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J].中国教育网络,2012(10):10.

[2] 赵立君,范晓辉.SaaS技术的发展和演进[J].现代电信科技,2007(12):46-48.

[3] M Tamer,D Budgen,P Brereton.Tunring Software into a Service[J].csdl.computerorg.2003,12(10):986.

[4] IDC.09年全球SaaS软件服务收入达 107亿美元[EB/OL].http://www.hdclnr.con/article/izgb/04/04/833.html,2005,5.

[5] 07年软件产业趋势预测.Vista、SaaS、SOA[J].计算机世界,2006,18(3):78.

[6] 陆洪潮.SaaS模式的ERP系统的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7]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武汉[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4~5.

作者:蓝杨平

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管理论文 篇2:

对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思考

摘  要:自2017年统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以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文章通过对北京化工大学2017、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数据的分析,对现阶段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面临的挑战提出策略建议,以促进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建议

一、新形势下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总体现状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明确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定义,界定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1]。在新政策的指导下,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一划线,统一培养标准,毕业后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拿到“双证”(即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大大提升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同时,由于非全日制研究生不限制考生身份,在学术型硕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也成了众多应届生的选择之一。

目前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数是专业型硕士。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的数据,自2017年统筹招生以来,除了总体报考人数不断增加外,专业型硕士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报名人数也逐年提升。以北京为例,2017年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52.2%,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占所有报考人数的13.10%;2018年报考专业型硕士的比例达到54.7%,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占13.50%[2]。可见非全日制研究生对考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虽然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但对在职考生而言考试难度也明显提高,统一划线意味着他们要在有限的精力中付出更多努力与大量应届生竞争,因此录取率普遍较低。受到这部分生源的影响,很多招生单位完不成招生计划。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高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缺额现象普遍,“双一流”名校如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完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60%左右,普通高校如安徽理工大学仅完成了30%左右[3]。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成为我国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通过分析北京化工大学这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均为专业学位)的招生情况,为其他同类院校的招生工作提供建议参考。

二、北京化工大学2017、2018年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一所典型的理工科院校,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情况在同类院校中也比较具有代表性,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报名人数显著增加,但一志愿录取率很低,大部分依靠调剂

从报名方面来看,2017年到2018年报考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人数增加了约1.85倍,往屆生报名人数高于应届生。从录取方面来看,2017年一志愿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并被录取的人数仅占1.54%,调剂比例高达98.46%;2018年略有上升,达到13.64%,调剂比例则占86.36%,同时由全日制调剂为非全日制的比例约为66.36%。可见无论从总体调剂情况还是一志愿考生调剂情况来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录取主要都是通过调剂完成的,并且由于学术型硕士近年来招生规模较为稳定,每年各招生单位新增的招生计划主要为专业型硕士,因此在录取过程中,不少学生是从全日制专业学位调剂到非全日制的。

(二)从生源结构来看,应届生与往届生录取占比大致相当

总体而言,往届生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录取率并不算高,尤其是工作已有一段年限的考生。2017年往届生仅占总录取人数的30.12%,2018年有所增加,达到52.73%。由于往届生大多有本职工作,处理家庭、工作、学习的关系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没有太多时间复习,加上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实行统一的录取标准,考试难度可想而知。相应地,应届生在非全日制研究生中占据了相当比例,2017年应届生占比高达69.88%,2018年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47.27%。同时我们发现,“二战”考生(指本科毕业当年未考上研究生,第二年继续考的往届生)调剂意愿降低,录取人数有所减少。2017年 “二战”考生占非全日制研究生总数的22.39%,而2018年仅占13.64%。这也许是受到2017年第一次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统筹招生的影响、出于对新政策的犹豫而放弃调剂。

(三)招生专业“冷热不均”,工程类专业不容乐观

第一,从专业分布来看,2018年我校非工程类专业的录取率较高,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录取人数合计达到全校非全日制总人数的31.82%,与此相对的是传统优势的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大幅减少,如环境工程专业招生人数仅为2017年的21.43%,化学工程为13.5%,而材料工程仅为8.64%。第二,从生源结构来看,应届生与往届生在专业分布的区别较为明显。应届生多集中在我校优势专业,如材料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而一般往届生(不包含“二战”考生)在我校优势专业录取率较低,多被录取在工程管理、工商管理等普遍报考热门的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二战”考生在优势专业的录取率高于一般往届生,这是由于“二战”考生大多数脱产在家复习,其应试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一般往届生,因而录取率相对较高,如2018年材料工程、控制工程专业被录取的往届生均为“二战”考生,机械工程专业录取的“二战”考生占比为18.18%,一般往届生占比仅为4.55%。

三、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 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对招生公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了根据学习形式区分考生类别,这与国外定义非全日制研究生为“part-time postgraduate student”内涵一致,摆脱了以往以在职人员为生源的观点,促成了考生身份的转变,也更加具有科学性。从北京化工大学这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生源结构来看,今后几年或将继续维持应届生和往届生比例相当的局面。

生源结构多元化给招生单位带来的压力不仅是如何完成招生任务,更重要的是怎样在招生过程中兼顾公平和效率。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更多地偏向私人物品,也使得教育公平问题受到了各界更多的关注。统一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的效率问题,在生源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扩充和提高,但同时也限制了在职人员的升学渠道,造成在职人员入学机会的不均等。纵观这两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情况,统一录取标准导致大部分在职考生无法进入复试,原本属于他们的入学机会被大量应届生占据。瑞典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Torston Husen)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含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教育起点均等、教育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均等”,首先要求的就是入学机会均等,在制度层面和价值层面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如果不能保证各类群体受教育机会均等,在职人员的升学意愿和积极性将逐渐被抑制,也不利于我国践行“终身教育”理念和发展学习型社会。

(二)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影响招生质量

在当前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设置对学校整体学科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制定招生目录时,招生单位往往优先编排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对非全日制重视不足,不少招生单位还相应减少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例如,相比2017年,湖南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700人,降幅达到29%;武汉大学2018年非全日制招生计划减少2200多名,降幅达到56%[3]。另外,在招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接受调剂的应届生出现分数较高的学硕调剂到全日制专硕、分数较低的全日制专硕调剂到非全日制专硕的情况。这种现象造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功能定位的隐性失衡,隐没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应用型、实践型的功能定位,不利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科学发展[4]。

从市场角度而言,研究生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应具有滞后性。受到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招生单位在非全日制专业设置和招生名额分配上往往会倾向于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等就业热门专业,长此以往使得各招生单位在非全日制招生专业设置上趋同,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综合发展,还造成市场劳动力供过于求,形成恶性循环。近年来,工程类硕士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国家线呈下降趋势。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等传统优势专业理应为考生首选,学校的办学特色也决定了必须设置大量工程类专业,但实际情况是2018年各工程类非全日制研究生录取率骤降。因此,如何发挥学校优势,在当前局面下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成为招生单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对非公共资源的依赖要求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招生工作

非公共资源主要指通过市场途径获得的资源,在政府之外,市场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5]。非公共资源可以弥补公共资源在教育资源再分配中的不足。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非公共资源的投入,而且比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其的需求更为迫切。包括各类企业、社会机构在内的众多组织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能起到积极作用,如企业可以与招生单位进行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奖学金支持,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当前政策下,企业中有大量希望通过考取非全日制研究生来提升学历的在职人员受到统一划线的约束,我们在与一些合作企业的交流中,也深感他们对培养在职人员的需求与在职人员难以被录取之间的矛盾。因此,多方面加强校企合作成为必要之举。

四、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质量的建议

(一)促进在职人员入学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对教育公平的理解并不是机械地公平,不能一味要求绝对分数线的相同,而应该在尊重群体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政策调节,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虽然教育公平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但国家和招生单位仍能在自身职责范围内采取补偿措施来平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工作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尤其对于在统筹招生后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在职人员。从国家层面看,在制定政策时可借鉴国外MBA招生的方法,即将工作年限、实践经验等因素按一定的计算方式折合计算后再行划定分数线,并提前对社会公示[6];从招生单位层面看,应注重选拔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在录取过程中对在职人员重点考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避免他们因为某一次笔试成绩较低而被淘汰。

(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

一方面,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建议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经济结构、社会需求来发布未来的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预测信息[7],减少招生单位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盲目扩招热门专业、忽视冷门专业的问题,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招生单位要着眼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总量进行学科(类别)、结构、规模的优化调整[8]。招生单位应找准定位,客观分析本单位非全日制专业的生源结构和特点,在专业设置上要将学科特色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合理编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这样才能使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切合市场需求。

(三)调动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政府、招生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应协力合作,积极引导社会各界转变观念,努力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和就业的机会。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众多招生单位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重要手段之一。招生单位可在合作企业中设立实践实习基地,并实行双导师制,学生第一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从第二年起可进入企业,由校外导师(企业方导师)带领进行实践操作,共同培养。对应届生而言,这种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渠道,带来了就业机会;对在职人员来说,在本单位工作不仅减少了他们的时间成本,更能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进而激发企业参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培养的积极性,实现招生单位、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四)加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励力度

在招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考生是因为未通过第一志愿的复试、不得已调剂到非全日制研究生,说明从考生心理来说还不完全肯定非全日制的教育质量,再加上统筹招生以来,第一届非全日制研究生还未毕业,培养质量和毕业状况尚不明晰。因此,为了鼓励考生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少学校都制定了各种支持方案。北京化工大学也采用提供奖助学金和住宿等措施吸引考生:在奖学金方面,每年为非全日制非定向的研究生提供奖学金,研一阶段实行统一标准,研二、研三阶段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等情况设立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同时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可参评学校专项奖学金;在住宿方面,为非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定向研究生分别提供三年和一年的宿舍,为学生的生活条件提供了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需要高校结合自身教学、科研优势,从考生需求和市场角度出发,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开拓选拔思路,完善招生机制,以促进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609/t20160914281117.html,2016-9-14/2018-9-30.

[2]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EB/OL].https://yz.chsi.com.cn/yzzt/fxbg2018,2018-9-30.

[3]全国研究生招生數据调查报告[EB/OL].https://www.eol.cn/html/ky/2018report/page2.shtml#er,2018-9-30.

[4]周文辉,曹镇玺.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新形势、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8(1):81-86.

[5]胡莉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大学公共性[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6]虞翔,钱增瑾.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41-42.

[7]刘娜,宋卓基.从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探析招生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8-101.

[8]白丽新,江莹,赵仁玲.深入领悟顶层设计 切实做好基层实践——基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并轨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12:10-14.

作者:潘甦 吕营 陈佩赓 杨进涛

教育公平现状研究管理论文 篇3:

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正逐步向省属高校推进,通过对湖南省属高校的调查发现,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普遍赞同,部分试点的高校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省属高校的试点工作依然面临着经费筹措困难、体制机制障碍、改革成效受制约等问题,进而影响了省属高校推进改革试点的积极性。为此,政府必须加大政策、经费支持力度,高校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既有资源,并分类、分步推进。

[关键词] 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调查

作为一项国家推行的重大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经过试点完善后,应该惠及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正因为如此,2009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改革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央部(委)属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所属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进行改革试点。湖南省在2009年就启动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当年,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就启动了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其他省属高校尚未启动该项改革试点工作。

为深入了解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状况,我们从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了解程度、认识态度、试点原则、影响因素、主要困难、试点效果等20余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调查高校为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2所已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的学校,以及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3所研究生规模较大的学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其中已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的2所高校各发放了50份,共回收问卷174份,回收率和问卷回答有效率均为87%。在回收的问卷中,研究生导师占65.5%。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对上述高校的部分管理人员和导师进行了访问调查。

一、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现状

1. 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普遍赞同

调查的结果表明,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主要精神基本了解,对该项改革普遍持肯定的态度。其中,在“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精神的了解程度”的选题中,在已试点高校中,选择“完全了解”和“基本了解”的达到97.6%;在未试点高校中,选择“完全了解”和“基本了解”的也达到88.9%。在“对贵校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态度”的选题中,在已试点高校中,持“赞成”和“基本赞成”态度的达100%;在未试点高校中,持“赞成”和“基本赞成”态度的也达到94.4%。此外,在“省属高校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的选题中,在已试点高校中,认为 “有必要”的达到98.8%;在未试点高校中,认为“有必要”的也达到81.2%。上述调查结果也表明,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宣传卓有成效,已试点高校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也对该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广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已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成效初显

调查结果表明,在湖南已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的两所高校中,研究生的生源质量、研究生的学风、学校对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等都较改革试点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学校的改革试点方案比较完善,导师责任制实施情况良好。其中,在“改革后的生源质量变化”的选题中,认为 “有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的占71.4%;在“目前研究生的学风状况”的选题中,认为“有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的占84.5%;在“目前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的选项中,认为“有明显提高”和“有所提高”的占83.3%;在“改革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选题中,认为 “有明显成效”和“有所成效”的占88.1%。此外,认为学校目前的改革方案“很完善”和“比较完善”的占84.5%;认为目前导师责任制实施情况“良好”和“一般”的占89.3%。上述调查结果也表明,稳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切实提高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3. 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具体实施观点不一

调查结果表明,尽管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对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普遍赞同,但涉及到具体的实施层面,大家的认识和观点还是不太统一。如,在“本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施方式”的选题中,认为应该“统一实施”的占21.8%、“分学科门类实施”的占54.6%、“分步骤实施”等其他方式的约占了25%。又如,在“试行培养机制改革后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选题中,赞同“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四级管理体制的有47.7%,赞同“学校—学科—导师”三级管理体制的有43.7%,赞同“学校—导师”两级管理体制的有10.9%,其中还有部分人员双选了四级和三级管理体制。再如,在已试点高校中,导师对“承担研究生的部分助学金”持“赞成”和“基本赞成”态度的占63.4%,持“不赞成”态度的占17.9%,还有近20%的导师没有表明态度。此外,在走访和电话访谈中,不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人员也认为,由于省属高校和部(委)属高校在办学条件、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导师经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实施上不能完全照搬部(委)属高校的方案与模式,而应该在体现培养机制改革核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上述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推进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过程中,省属高校在制订可行的改革方案、统一思想认识、有效组织实施等方面还需继续努力。

二、省属高校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经费筹措困难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研究生的资助体系与激励机制。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所获得的奖助学金额应较前有较大幅度增长,奖助学金的受惠面一般应扩大到所有全日制脱产研究生。按照部(委)属高校的通行做法,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后,研究生的奖助学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家下拨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学校自筹的经费、导师科研项目中支付的经费。目前,湖南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主要由省里下拨,其数额明显低于部(委)属高校的下拨经费数额;省属高校自筹经费的能力普遍低于部(委)属高校,而且湖南省自2009年起就取消了计划内研究生的收费;省属高校的不少研究生导师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级大项目上,与部(委)属高校的导师相比也处于劣势,因而其科研项目经费也没有部(委)属高校导师充足。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省属高校在推进培养机制改革试点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经费筹措困难的问题。问卷调查也反映出这个问题。如,在“影响贵校试行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因素”的选题中,选择“经费筹措”的占46.4%;在“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推进培养机制改革中的主要作用”的选项中,选择“提供经费支持”的占64.3%。由于经费的问题,在已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的两所省属高校中,其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资助额度与覆盖面也与部(委)属高校有较大差距。

2. 体制机制障碍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与此相关联的是扩大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中的自主权。目前,省属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大都是学校—学院的两级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中,一方面是研究生院(部、处)作为学校一级的管理部门,几乎集中了对学校研究生教育所有事务的决策权,在实际管理中过多地扮演了院系、学科、学术组织和导师的角色,而忽视了院系、学术组织和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的自主权[1]。另一方面是管理制度灵活性不够,决策缺乏科学性。不同学科在知识属性、研究范式、学科文化等方面存在很明显差异,因而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案以及学位要求等也应有所不同。但在实际管理中,不少高校的管理规定基本上是“一刀切”,管理制度的灵活性不够。第三方面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决策体系不够规范,在出台有关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与举措前,缺乏充分的调研与论证,特别是很少广泛征求与改革举措相关的院系、学科、导师以及研究生的意见与建议。在问卷调查中,大家对学校的体制机制问题反应也较为强烈。如,在“影响贵校试行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因素”的选题中,选择“现行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机制问题”选项的,已试点高校占52.5%,未试点高校占37.8%。在访谈中,一些导师也反映,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后,学校更多地把教育管理责任下放,而导师在招生等方面的自主权依然很小,招生指标、研究生奖助学金名额等的机动性与灵活性也很小。

3. 改革成效受制约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由于受经费、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省属高校在推进改革试点的过程中,其改革的力度、覆盖面等往往没有部(委)属高校的大。如,按照湘农大[2009]141号文件精神,湖南农大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助学金标准为硕士生2 000元/年,博士生3 000元/年;湘潭大学的助研助学金主要面向博士生,硕士生的助学金主要是国家给计划内学生下拨的生活补贴经费,或主要由导师负责。由于改革的力度不大,它在调动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方面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效。加上省属高校在师资、学科等优质资源方面与部(委)属高校相比缺乏必要的竞争力,即使推进改革试点,它们对生源的吸引力、研究生学风的改善等也难以快速见到成效。这些问题,在对两所试点高校的问卷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如,在“改革后的生源质量变化”的选题中,认为 “有明显改善”的只占0.4%,“没有改善”的占25%;在“目前研究生的学风状况”的选题中,认为“有明显改善”的只占15.5%,“没有改善”的占20.2%;在“目前研究生的资助力度”的选题中,认为“有明显提高”的只占15.5%,“没有提高”的占17.8%。由于试点高校的成效受到制约,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高校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影响到省属高校改革试点工作的整体推动。

三、推进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对策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明确提出的任务与要求。目前,省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甚至超过了部(委)属高校。就湖南省来说,目前共有培养研究生的省属高校10所,至2010年底,这些高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4 488人,约占全省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40.9%[2]。若如此大规模的研究生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很显然会影响到整个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从部(委)属高校的试点情况看,培养机制改革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省属高校也很有必要采取多举措来推进此项改革试点。

1. 加大政府经费支持力度

从调研中得知,经费问题是影响省属高校推进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重要因素。目前,尽管研究生的招生指标是国家统一计划,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标准与要求基本上也是全国统一的,但是,省属高校与部(委)属高校之间在拨付的培养经费数额上存在明显差距,在一些中西部省份,实际拨付给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经费不及部(委)属高校的1/2。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讲,同样是国家的计划指标、同样要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省属高校的研究生却只有部(委)属高校1/2的经费来支撑其培养,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因此,一方面是要促进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确保教育在地方政府中的优先发展地位;另一方面是要拓宽政府支持渠道,加大国家层面的经费投入。如,国家可通过扩大研究生教育项目(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公派研究生项目等)覆盖面、在学科与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和经费扶持、提高研究生奖助学金标准等途径,加大对省属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其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同时,国家也可设立专项,专门支持省属高校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2. 创新体制机制

省属高校的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来配套。为此,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学院—学科—导师的四级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其中,学校主要负责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政策制定与目标管理;学院主要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具体组织工作;学科主要负责研究生教育管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导师则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研究生业务培养、日常教育管理等工作[3]。在这种体制下,学校的行政权利不再是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与学术权利协调制衡;学院,尤其是学科和导师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责权利有机统一。与这种体制相配套,还应建立健全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导师遴选、博士生自主遴选等制度和机制,力求做到研究生招生指标与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紧密挂钩,更多地向培养质量好、研究水平高的导师倾斜,向国家、地方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和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倾斜,向重点课题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学科与团队倾斜[4]。同时,让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等方面拥有更大自主权。

3. 优化既有资源

省属高校的综合实力、筹资能力、学科水平等往往不如部(委)属高校,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必须优化既有资源。主要包括:优化教师的学历、学缘结构,提升现有队伍的学术科研水平;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筹措体系;立足区域,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科技创新能力;集聚优质资源,重点培养一批高水平导师和科研团队,建设若干有特色的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支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创设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与文化氛围,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等。在优化既有资源的基础上,各省属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能力和优势,宏观地权衡改革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做到量力而行。具体说,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可以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完善自己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或研究生培养经验不太丰富的高校不要急于推进改革试点,可以利用改革的宽松政策在研究生培养方法、经验等方面取得进步后再逐步推进[5]。即使综合实力较强的省属高校,也可分类、分步推进改革。如,可先在博士生教育中推进改革试点,待条件成熟了再推及硕士生;也可先在传统的优势学科推进改革试点,再逐步向其他学科推进。

总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省属高校中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不能搞“一刀切”“一盘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必须是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并在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才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杜朝晖,刘明柱.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8):32.

[2] 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201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Z].2011.

[3] 石共文,向英明.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8(7):62.

[4] 杨卫,来茂德.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2.

[5] 松迎法,杜林.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阻力及其对策探析[J].江苏高教,2009(6):66.

[编辑:汪晓]

作者:石共文,姚勇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习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校园勤工俭学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