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发起人基础资产转移是确认为销售还是担保融资,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进一步融资能力。对发起人终止确认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根据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应当把金融合成法作为我国金融资产转移确认标准的主要标准。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1:

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确认方法比较研究

资产证券化产生于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进行的抵押贷款的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既是当代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它将在二十一世纪国际金融领域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以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会计确认作为研究对象,对国外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规范予以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对于发起人而言,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发起人把证券化资产的转移视为销售处理还是融资处理。如果证券化资产的转移被视为销售,那么证券化资产将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转出,转让证券化资产的金额作为当期收入进入发起人的损益表;如果证券化资产的转让被视为融资,那么证券化资产将依然保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转让证券化资产的金额作为长期贷款进入发起人资产负债表的贷方。

一、发起人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

(一)国外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一是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的核心就是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为销售处理(即在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证券化资产。从而达到改变发起人财务报表结构的目的)还是作为表外融资处理。对于传统会计确认方法来说,最典型的还是风险报酬分析法,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1月颁布的E48号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有关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该规定为金融资产的转移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与其相关的所有风险与报酬是否已经全部转移。

二是“金融合成分析法”下的会计确认。1996年FASB颁布了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25)《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此次正式提出了使用“金融合成分析法”(Financial Component Approach)对发起人证券化资产进行确认。2000年9月FASB又颁布了第140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40)《关于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的补充》,取代了FAS No.125的地位。但FAS No.140相关的会计确认问题仍沿用的是FAS No.125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8年颁布的第39号会计准则(IAS No.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方法。“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对于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为销售处理还是表外融资处理(即属于终止确认)主要取决于转让者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而不是取决于交易形式。而且还将金融资产与负债分割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它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与由金融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金融工具的确认问题区分开来,通过检查转让后产生的各组成部分的资产和负债来分析一项金融资产的转让。转让中的每一个实体都确认转让后它控制的资产和负债并且不再确认在转让中放弃和解除了的资产和负债。

三是“后续涉入法”下的会计确认。面对“金融合成分析法”存在的不足之处,IASC于2002年发布了关于IAS No.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问题作了很大修改。《修改意见IAS No.39》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采用的是“后续涉入法”,提出以“没有后续涉入”作为销售确认的标准。在后续涉入法下将被转让资产视为可以分割的单元,相当于对细分的每个单元考察其是否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因此,一项资产转让可能导致一部分资产被终止确认,而另一部分资产则未被终止确认。随着资产证券化实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的缺点都日益体现出来。后续涉入法采用部分销售的概念在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上有很多方面是优于传统的“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以及美国现行或是前IAS No.39的“金融合成分析法”。后续涉人法不仅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且在概念上更具内在一致性;它回避了对于“相对数量”的考虑;“后续涉入法”在会计处理上比较折衷,容易被实务界接受。后续涉入法的上述优点使其在实际运用中简便易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不同方式的后续涉入往往有着不同的性质。后续涉入法下,不区分后续涉入的性质都将其分配到账面价值入账,这样处理虽然简单,但是在报表上并不能很好地揭示这部分资产的性质,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理解。并且后续涉入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有待于进一步用实践来检验。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我国可以吸取与改进国外研究的优缺点,探索适合我国的会计确认模式。

(二)国内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一是我国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余坚(1998年)认为利用金融合成法对证券化业务是否涉及资产控制权的转让进行测试时,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证券化业务所带来的整个经济环境和合约安排体系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辨认,其中的三个关键性特征尤其值得关注:在合约期间,哪一方具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受让方是否具有向出让方追索的权力;合约中暗含着那些选择权(option)。基于这种认识,设计了一张简化的“金融资产交易确认分析表”(表1),来对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文易进行归纳和辨别,通过该表可以很显然的得出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更偏向于将转让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张欢、赵燕(2005)引入了后续涉入法。后续涉入法有两个关键问题:“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后续涉入”和“如何计量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被转让资产和符合终止确认的那部分资产所产生的损益”。认为后续涉人法有如下优点:不仅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且在概念上更具内在一致性。巧妙的回避了对于“相对数量”的考虑;降低了对相关计量的不确定性;后续涉人法在会计处理上比较折衷,容易被实务界所接受。

二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规定。财政部于2005年5月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首次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对资产证券化会计进行规定。《规定》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它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做法,但也具其创新性,该《规定》结合了国外已经存在的三种会计确认模式,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完备的确认方法之一。《规定》中对发起人会计确认问题的规定为:首先采用的“风险报酬分析法”,《规定》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其次采用的是“金融合成分析法”,《规定》中的第六条的(一);最后采用的是“后续涉人法”,《规定》中的第六条的(二)。新会计准则中第23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方法和《规定》是一致的。

三是国内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研究的评价。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研究存在如下特征:(1)国内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国外研究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对国外会计确认进行突破性研究,也没有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的会计确认模式。(2)《规定》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采用的是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是对国内外研究的重大

突破,但是并没有对其具体可行性操作提供依据。2006年2月的新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中关于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依据之一。但是新准则并没有具体给出金融资产转移的可行性操作,并且39项会计准则指南对此实践性操作的指导也是比较模糊,也没有将其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实务。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到的可证券化资产多样化,虽然都是金融资产,但证券化对象的金融资产组合与金融资产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很大,在对证券化资产的确认采用新会计准则第23号—_金融资产的转移时,是否会出现准则的规定不适于证券化资产的可能性,如若出现此问题后的解决办法又是什么,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规定》是专门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作的规定,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方法与新会计准则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确认是相同的,也并没有对其具体可行性操作作出指导,并且该《规定》适用范围只是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业务比较复杂,在我国还处于初期阶段,其会计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准则和《规定》只对其确认方法做出了规定,但是具体在实务中的操作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进一步探索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具体可行性操作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找出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

二、我国证券化实践现状对会计确认方法的影响

(一)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对投资者积极性的影响尽管从目前形势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级市场较为活跃,发起人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证券化产品日益增多,然而,二级市场的清淡也显示了投资者的消极态度。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要遵循“以需定供”的规则,资产证券化的成败也不仅仅取决于发起人的供应,同时更为重要的可能是投资者的需求。如果不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证券化发起人的热情也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在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上,同样要应该注意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以促进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资产证券化仍属于薪兴产品。因而,惧怕投资风险很可能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调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首先要使其明确所选证券化产品的低风险性。这要依靠信用增级机构的信用增级,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实现风险隔离,使证券化资产隔离于发起人的其他资产之外。要实现风险隔离原理,必然要做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就要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相应地,其会计终止确认方法,也应该选择倾向于将转移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

(二)金融合成分析法的采用与分析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终止确认方法,本文将通过一张简化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类型分析表”(表2),进行详细分析。表1中,A为案例序号;B为案例;C为特征1:资产受让人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出售或抵押资产ID为特征2:受让人是否对转让人有追索权;E为特征3:转让人是否可以重新获得资产;F为会计处理方法;G为隐含期权。根据排列组合原理,三个特征栏,每栏有“是”与“否”两种选择,共有8种可能,但C栏与E栏同时为“否”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表1中只列示了6种交易类型。由表1可以得出,只要资产受让人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就可以认定为真实出售,并进行表外处理。因此,可以说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倾向于将被转移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确认方法。因此,无论从提高发起人证券化热情,还是从激发投资者投资兴趣的角度看,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托的“控制权转移”标准,都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级市场的发展。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据的“控制权转移”判定标准。是建立在资产的定义之上,并且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基础具有内在一致性,符合金融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要求。我国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二级市场的清淡表明投资者和发起人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从通过“真实出售”来达到风险隔离目标,以保障投资者利益,提高其投资积极性的角度,还是针对证券化发起人表外确认的偏好,选择更倾向于将证券化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确认的金融合成分析法,以其依托的“控制叔转移”作为终止确认标准,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作者:张 彻

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2:

对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标准的思考

[摘要]发起人基础资产转移是确认为销售还是担保融资,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进一步融资能力。对发起人终止确认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根据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情况,提出了应当把金融合成法作为我国金融资产转移确认标准的主要标准。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金融合成法

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盘活为现金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根据不同的资产确认标准,证券化基础资产转移或者确认为担保融资,或者确认为资产出售。发起人都期望把证券化基础资产确认为销售,以便将该资产移出财务报表,改善资产的流动性和降低负债比率。除了一般的融资意义外,表外融资是发起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主要动机,使得证券化资产转移的确认成为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结合我国证券化情况,对发起人资产转移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会计手段提高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规范化程度。

一、国外资产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方法

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对传统财务会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迫使人们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重新考虑。国际上对于发起人会计确认提出了三种方法,即风险报酬法、金融合成法和后续涉入法,但真正流行的是上述前两种方法。

1.风险报酬法。风险报酬法是最早出现的证券化资产转移确认方法,其会计确认的关键是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实质性转移。美国财务会计准则SFAS77《转让者转让带有追索权的应收款项的报告问题》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48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会计》均支持风险报酬法。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适用于资产证券早期较为简单的交易合约。但是对于复杂的资产交易,风险报酬法主要的缺陷是与资产的定义相矛盾。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中对资产的定义强调的是控制权,而非所有权。在简单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合约中,控制权转移与所有权转移具有一致性。在复杂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合约中,控制权与所有权是分离的,证券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被分散在各方持有人的手中,使得风险报酬分析法在实务中带有形式重于实质的倾向。虽然规定中给出了判断风险和报酬转移的定量标准,但准则又要求以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来判断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即需要借助于会计职业判断,等于授予了发起人对会计标准的操控权。

2.金融合成法。随着金融创新工程的发展,资产证券化交易经常与衍生金融工具相结合,如期权合约等。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已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金融环境。1996年FASB颁布的SFAS125(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正式提出了金融合成法。2000年9月,FAS140《金融资产的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消除的会计处理》取代了FAS125,但仍然沿袭了金融合成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8年通过的IAS39也支持金融合成法。金融合成法的核心是控制权决定资产的归属。金融合成法认为金融资产和负债是可以分割的,应当将金融资产转让时的终止确认与金融资产转让所产生的新金融资产分开处理。发起人将已放弃控制权的资产部分终止确认,未放弃控制权的资产部分应当继续予以确认,并且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而由转让合约产生的新金融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则以公允价值确认: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资产交易,不能确认为销售,只能确认为担保融资。可见,金融合成分析法要求将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资产转移确认为销售,并进行表外处理,同时及时确认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SFAS140明确给出了金融资产的控制权转移的认定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转让的金融资产的每个受让人有权抵押或交换它接收的资产(或受益权),而且不存在限制受让方行使抵押或交易权而使转让方获得超过微量的利益的条件。金融合成法的最大优势是:以控制权的转移和获取作为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转让资产的终止确认和产生新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的标准,与资产定义的核心要求一致。但是,控制权归属的判断并不比风险报酬的转移容易,它涉及到对证券化交易合约条款的细致分析和判别。根据SFAS140,资产抵押和出售的能力可用于判断控制权的归属,然而在很多情况中,由于合约的结构安排,使得双方都没有能力抵押或出售被转让资产。

3.后续涉入法。后续涉入法运用的是“部分销售”的思想,即将转让的金融资产为可分割单元的集合体,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只要转让方存在任何后续涉入,与此相关的这部分资产作为担保融资处理,而不涉及后续涉入的那部分资产作销售处理。鉴于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合成法均存在缺陷,IASB于2002年发布了IAS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IAS39RED),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作了重大修改,提出了以“没有后续涉入”作为销售确认标准。根据后续涉人法,只要转让者对被转让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存在后续涉入,不管程度如何,与后续涉入有关的该部分资产转让则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只能作为担保融资处理:而不涉及后续涉入的该部分资产转让则予以终止,并确认为销售。在后续涉入法框架下,FAS140予以确认的资产销售,很可能会构成一项后续涉人,从而不符合销售确认的条件。如果资产证券化合约附加有发起人回购违约资产的约定,即属于后续涉入。那么与该部分约定有关的资产转让则不能被终止确认。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相比,后续涉人法以“没有任何后续涉入”作为一项交易进行终止确认的标准,巧妙地回避了控制权转移中的“相对数量”判断问题,增强了可操作性。但是,后续涉入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理论上的支撑点,没有建立事项原则与会计概念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后续涉入法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的质疑,IASB在2003年12月发布的IAS39修订准则中不得不放弃了后续涉入法,转而采用了整合了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折衷标准。修改后的IAS39保留了“风险与报酬”和“控制”两个概念,同时明确指出“风险与报酬”优先于“控制”,即风险报酬分析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再运用控制的概念。同时,该准则对于风险与报酬的判断标准,提出了明确的指南,即应当比较金融资产转移前后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时间分布的波动。

二、我国证券化金融资产转移会计确认方法的选择

1.我国现有金融资产转移准则及评价。2006年2月15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吸收了IAS39的观点,金融资产转让终止确认标准综合了风险与报酬法和金融合成法,实现了与IAS39的趋同。即首先考虑采用风险报酬法,然后才能考虑适用金融合成法。如果发起人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通常指95%或者以上的情形)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如果发起机构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发起人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则适用金融合成法判断控制权是否转移,如果发起人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权的,终止确认资产:如果发起人保留对该金融资产控制权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发起机构仍保留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权时,则采用后续涉人法判断发起人的继续涉人程度,按在转让日的继续涉人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和相应的有关负债。

2.金融合成法比较适合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证券化资产的质量。一方面需要采用风险隔离技术隔离发起人风险;另一方面还要依靠信用增级技术提高证券化资产的信用等级。但随着信用增级技术的应用,资产证券化合约的构造起来越复杂。绝大多数合约均实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风险报酬法基本上失去了应用的基础。后续涉入法虽然简便易行,而且与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现实相吻合,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资产证券化合约均具有发起人后续涉入的特征。但是,如果采用后续涉入法,我国绝大多数证券化资产将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发起人将无法有效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表外融资工具,容易抑制发起人证券化融资的动机。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终止确认方法。根据SFAS140,只要资产受让人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就可以将资产转让认定为真实销售。实现表外融资。因此,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托的“控制权转移”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新会计准则评述与建议,财政研究,2007(3)

[2]张彻,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确认方法比较研究,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1)

作者:焦录英

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 篇3:

企业资产证券化估值和税收研究

摘要:企业资产证券化丰富了企业融资渠道,但在资产证券化的估值及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税收方面还存在许多尚待明确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运用案例计算、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估值 税收

资产证券化,是集衍生证券技术和金融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产物,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之后扩展到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应收账款及基础设施收费等众多领域。企业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证券公司作为管理人,以发起人提供的基础资产为依托,向社会发行证券替融资方募集项目发展所需资金,并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向投资人支付本息的一种创新业务。

资产证券化业务丰富了企业融资渠道,是证券行业的创新,但由于目前的产品论证、监管审批、市场推广等环节都需要时间,因此,该项业务的周期相对较长,还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估值、税收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尚待明确的问题,需要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加以论证和完善,本文拟对此作出探讨。

资产证券化估值

资产证券化估值一方面可以使发行人了解该证券的价格水平,另一方面方便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资产证券化产品估值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现金流分析

1.预期现金流估计

实际现金流=现金流入-相关费用

2、提前偿付概率估计

对基础资产是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现金流预测分析可根据客户提前偿还的概率,分为无提前偿还现金流和有提前偿还现金流两种情景进行评估。

如果项目现金流在偿付过程中有提前偿付行为,则实际现金流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采用PSA模型来衡量提前偿付水平,该模型大多用于衡量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也用于衡量资产抵押证券的提前偿付。

1985年,美国公共证券协会(Public Securities Association)设置了一个提前还款标准,称为PSA 基准。这一标准是,对于期限为30年的贷款来说,提前偿付率在第一个月为0.2%,以后每月增长0.2%,连续增长到第30个月,达到6%以后保持恒定不变,这样的提前还款速度被定义为标准模型即“100%PSA”或以更简单的形式“100PSA”表示。PSA模型可以用不同的速率来定义。在低速率时段,PSA模型可以达到150%,在高速度时段,它可以达到50%。如果100%PSA的CPR为1%,则165%CPR=1.65(1%)=1.65%。

假定组合中每期剩余本金的一部分在每期内发生提前偿付。此时,可用单月提前偿付率来衡量融资方在每期内恒定的提前偿付融资余额的可能性。通过年度提前偿付率,我们可以得出单月提前偿付率。它们的关系为:

SMM=1-(1-CPR)1/12 (1)

提前偿付款=SMM*(月初融资剩余本金-本月计划本金还款)(2)

其中:

CPR(Conditional Prepayment Rate)为年度提前偿付率

SMM(Single Monthly Mortality Rate)为单月提前偿付率

PSA 模型用于描述抵押资产组合的提前偿付情况,用其测度资产组合的提前偿付风险的主要优点是直观明了、操作简单,但往往不能清晰地反映影响提前偿付行为各种因素的变动对提前偿付率波动的影响。

(二)估值定价

估值定价需要选择合理的市场利率进行贴现,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市场利率的评估,可采取两种方法:即期利率期限结构或是Vasicek利率二叉树模拟。根据上述现金流的现值与份额比值,即得到单位份额净值。

Vasicek模型是众多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中最简单的一个。大量文献实证研究发现,由于考虑了利率波动,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数据。

但目前在资产证券化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证券公司采用询价方式进行利率定价。

(三)平均寿命计算

平均寿命(average life)是指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现金流期限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定期现金流数额与本金总额的比例。如果期限为T年,现金流为按月现金流,则平均寿命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本金初始值。

(四)资产证券化估值案例分析

2006年5月10日,东方证券的首只资产证券化产品——“远东首期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证监会批准发行,该计划在担保方式、基础资产真实销售、安全性和投资偿付方式四方面实现了突破:

1.它是第一个非银行担保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该计划采用了突破性的担保方式,由远东租赁的大股东中国中化集团提供担保,并出具了单方面的保函。它在担保方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实行对券担保,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它是我国第一单以租金请求权为支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第一单实现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3.它第一单同时进行内部信用和外部信用增信机制,有多重保障,安全性高。

4.它是第一单采用过手分配方式的产品,即将当期获得的现金流在扣除计划应缴税费(如有)、完成当期收益分配和填补储备基金后,全部用于向受益凭证持有人支付本金,预期本金每三个月支付一次,此种分配方式可使投资者提早收回本金,在预期实现的情况下,优先级本金的加权平均回收期不到一年。

下面,我们以远东首期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例进行估值探讨分析。其基本信息如表1-2所示:

按上文估值方法进行估值得到以下结果(见表3):

可以看出:方法一与方法二的估值结果相似,优先级份额净值接近面值;但次级份额净值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次级现金流在偿还本金后有一定的收益,提高了自身的份额净值。

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税收问题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主要涉及发起人和SPV(特殊目的载体);客体包括基础资产及投资现金流;法律关系包括发起人向SPV转让资产及SPV向发起人支付购买价款两个部分。

目前,就我国税法来看,对发起人可能征收哪些税种与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为真实销售还是资产担保有关。

(一)我国资产转让中有关发起人的税收种类及案例计算

1.税收种类

目前,对于资产证券化中涉及的税收问题,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当前法规,与资产证券化相关的相关税种梳理如下:

(1)营业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2008年)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比例税率(见表4)。如果将基础资产定性为表外真实销售,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需要缴纳营业税;如果定性为表内担保融资,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担保融资作为一种债项安排就无需缴纳营业税。

(2) 印花税:《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及其实施细则规定,资产转移过程中订立的文件如属借款合同,要缴纳0.05‰的印花税;如属产权转让合同,要缴纳0.5‰的印花税;如属购销合同,要缴纳0.5‰的印花税。因此,无论发起人是担保融资还是基础资产实现真实销售都需要负担一定的印花税。

(3) 所得税: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发起人因资产转让而获得的转让收入需缴纳所得税,但采取“真实销售”和“担保融资”的方式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的数额和时间有所不同。如果采取“担保融资”,则不发生资产转移,无所得税。如果采取“真实销售”,发起人资产转移后的需缴纳所得税。收入记录在资产损益表中,应征收所得税。

实践中,由于发起人拟证券化的资产常常是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尤其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时候,发起人往往需要折价转让,其损失能否进行扣除呢?我国现行税法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将该部分损失定性为正常经营之外的损失,则不能扣除,不能计入成本,不能抵免所得税,这就违背了税收中性原则。事实上,资产转移的损失只是将发起人原来就存在的损失显现化了出来,与其他经营损失并无实际差异。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发起人以溢价或折扣的方式转让资产,所产生的溢价和损失都被认为是应税收益或者税收损失。

2.案例计算

以远东首期租赁资产支持收益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例,截至合同基准日(即2005年12月31日),远东租赁应收租金余额的总规模为520,756,242.46元人民币。假设以500,000,000.00元真实销售,则营业税=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营业税税率=[500,000,000.00/(1-5%)]*5%=26,315,789.47;若远东租赁的资产交易按大类属于购销合同,则印花税为:

500,000,000.00*0.3‰=150,000.00元;

假设远东租赁转让财产的收入在扣除相应的成本费用之后为:

500,000,000.00-520,756,242.46=-20,756,242.46,如果将这部分损失看作是正常经营之外的损失,则不能抵免所得税。其应交税金总额为26,456,789.47,占融资总额比例为5.29%。(见表5)

(二)各国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税收政策比较

当各国税务机关判定是销售还是担保融资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不是法律和会计的有关标准。资产转让所面临的销售和担保两种方式的税收方法不相同。若视为销售,发起人即转让人就需要确定利得或损失,不过此后与该资产有关的偿付将与发起人无关;若被视为担保融资,则不需要确认利得或损失,不过要在偿付资产时确认利得,这部分利息可在税前支付。

1.英国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税收政策

依据英国税法,资产让与方要对该转让证书按照其销售资产额的1%征收印花税,但对抵押贷款资产的转让已在1971年取消了相应的印花税征收要求。同时,转让资产不会产生增值税负担。但在资产转让价格的处理上,税收当局不仅考虑未清偿的资产本金价值与转让价格的关系,还评估资产的市场价值与转让价关系,如果资产的利率实质上超过了当前该项资产的市场利率,那么即使发起人按资产的面值进行转让,也要确认发起人存在着应税收益,从而要交纳资本利得税。

2.法国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税收政策

法国施行即时交易的转让协议,转让人并不要求缴纳印花税。如果当事人愿达成书面协议,也只要按照税法的规定,缴纳数量微不足道的固定的印花税。在法国资产转让豁免增值税。如果发起人以溢价或折扣的方式转让资产,所产生的溢价或损失通常被认为是相应一方的应税收益或税收损失,此外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转让价格之间存在着差距,则这项差距构成一项收益或者损失,可以在计算转让人应税利润或损失时予以增加或扣除。

3.日本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税收政策

按照1998年《债权转让特立法》,虽然转让人和受让人要共同提交转让应收款的登记申请,但转让本身并无任何登记税负担。

通过各国对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应税标准对比(表6),国外市场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基本采取免税或较低的税收政策。然而我国目前对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税收政策尚未明确,这也造成了国内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较高成本,周期较长,不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高效发展。因此,国内尚需尽快完善相关配套环境,在税收政策上加以明确,降低成本;在流动性上,完善作市和交易功能,从而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标准化和业务长远发展创造空间。

作者单位:钟凌 杨筱燕 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林娅琪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

作者:钟凌 杨筱燕 林娅琪

上一篇: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下一篇:CDIO通信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