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语文教学水准得到显著提高,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由于部分学生和家长比较重视中考成绩,而语文属于积累性学科,所以大多数学生会忽视语文学习,将时间与精力放在数理化上。不仅如此,因为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偏传统,教学方式较老套,所以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兼得。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依然有待提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1: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浅析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给予了教学方向的新要求,就是说既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愿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通过思维转换将知识化为应用技能为目的,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不仅学習了知识还锻炼了思维。本论文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习效率;思维模式;综合素质

1.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课堂提问上采取有效方法

1.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提问契入点

若想让学生准确直接的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老师必须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尤其在语文阅读的学习中,要想获取高效的教学质量,老师教学过程中就要着重凸显重点句、重点词、重点字,完后由句、词、字进行扩展延伸至全文,从而获得高效的教学结果。比如在课文《鲸》的学习中,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板书用鲸的图画加文字说明代替以往规整的文字板书,用图画引导学生了解鲸的外观形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鲸,并形成快速的文字反应,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

2.通过上下联系的关键点进行问话,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若想让学生快速找准课文学习的中心思想,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让学生在各种特别的语境中提升自己的感知力,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更多的五感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学习中要选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学习课文的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讲解教学转换为增加阅读色彩的教学,把不易理解抽象的课文用更为直观的方法表现出来,让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解放出来,用生动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每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学生要根据文章的字面意思进行理解,然后进行上下文联系,抓住重点词句,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要想学生将课文内容理解透彻,就要把课文与提问融合在一起进行。在《新型玻璃》的教学中,需要阅读全文。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内容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让课文内容逻辑清楚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学习课文开始,学生可以提出疑问:为什么称它为新型玻璃,它与现在使用的玻璃有何不同,它的优势是什么等等。通过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疑问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在思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给课文加上符合小学生思维方式的中心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应该符合小学生的问题思考模式,增强学生的阅读直接感受,引导学生抒发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小学课文中的主题思想一般都表现在文章中的某些句子或段落。只要学生能对重点语句和段落进行细读理解,归纳重点,提炼思想,就可以发现字面下的文章内涵,找到它的中心思想。《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 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想要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印象,可以使学生们多次阅读这段话,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读完的直接感受。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问题提问,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得出结果。提问内容可以是:树木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人的“不确定”指的又什么?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对此的理解?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是什么意思,你的理解是什么?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找到答案。引导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面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理解课文的同时也了解人生的变化莫测。就是说在人在不确定中生活,会更快学会自强自立,只有学会自强自立才会取得更多的发展和成绩。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直处在确定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就会形成习惯,对生活的习惯、对事物的习惯,适应能力就会下降,慢慢的就会失去生存能力,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

2.2找准重点词、句、段,为学生探索课文指引方向

于永正老师作为特级教师,他曾经提出关于语文教学的相关想法。“语文教学的亮点和味道都隐藏在关键的词句中,通过阅读并深入理解后,就会有所体会。”因此,老师课上提出的相关问题既要具有引导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将问题全部简单化,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然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时因为问题过于简单反而会压抑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教学的过程中,提问要做到由简入繁、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然问题具有延续性,深入性和连续性。就是说,当学生正确回答前一个问题以后,顺延现有思路提出下一个问题,问题一个一个趋向深入。由一个重点的词句引导学生对通篇课文的阅读,随着提问问题的不断深入,将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课文的全篇内容逐步展示出来,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就会逐渐理解。阅读前先提问,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课文阅读,老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在解决好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外,随着对文章的深入了解,课堂上还会提出临时性的具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语文老师提出的课堂问题,不但要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要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转动大脑,提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建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转换教学方式,给学生建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基于年龄问题,他们很容易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或者别人为他们编织的快乐的氛围中。如果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互动游戏等环节,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将问题生动的代入到课程学习中,边阅读边想象,将自己的主观想象融入到课文的情节中,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乐趣中。比如《鲁滨孙漂流记》,老师可以把鲁滨孙的经历脉络分条记录黑板上,让学生根据经历脉络通读课文,学生就可以根据鲁滨孙的经历脉络整理自己的阅读方式,一个一个遭遇的读下去。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理解展开对文章的理解,对鲁滨孙的了解,当学生完全融入课文当中时就会提出很多质疑,随着疑问的消除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参考文献:

[1]许福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2]刘保英.浅谈语文课的提问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3]姚琴娟.倡导自由,把语文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9

作者:吴洪妍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2: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国语文教学水准得到显著提高,但依旧存在部分问题。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由于部分学生和家长比较重视中考成绩,而语文属于积累性学科,所以大多数学生会忽视语文学习,将时间与精力放在数理化上。不仅如此,因为部分教师教学观念偏传统,教学方式较老套,所以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难以兼得。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依然有待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建议,即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希望能借此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提高语文人才培养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依旧存在众多问题。以课堂教学效率为例,现今初中语文教师大都以讲解为主,而语文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所以如果在课堂上做过多讲解,那么不仅会致使课堂节奏过于紧凑,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背离教学目的。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偏应试,而这既会破坏语文自身的美感,又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教师比较青睐合作教学模式,但这一教学模式极易流于形式,导致实际意义缺失,教学效率低下。因此相关人员应再接再厉,加强相关研究力度,以此达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任务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内在的教学观念得到更新、优化,才能从根本上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不仅要借助互联网和书籍,学习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中的优秀理念,还要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并努力完善、提升自我。另外学校可以开展教师交流会,让教师分享教学观念的提升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技巧等。而明确教学目的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准确分析、判断出教学重点,还需要教师拥有较强的学习、应变能力等,并能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现状,调整教学目标。然而,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极易出现差错。比如,教师教学《论语十则》,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和掌握这十则论语的含义和意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如何阅读、分析文言文,学会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明白怎样修身做人等。

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从学生入手。也就是说,教师应努力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语文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一切问题,以较强的求知欲面对课堂学习。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在于迎合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前,可以先让同学们熟悉这篇课文,然后让他们自由分组,并要求每组同学改编或者再现《皇帝的新装》,在上课时以舞台剧、小品等形式展现出来,随后小组代表应在表演结束时,讲述他们组的分工情况以及原因,分享演绎感悟或者小组中的小故事。最后,教师点评同学们的表现,给予赞扬和认可,并以适当的方式指出其中的不足,给予修改意见。由于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几乎不能整节课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而这种邀请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解决学生注意力问题,增强其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调动课堂气氛,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想象力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有利于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减轻学生长期面对一种或两种教学模式的疲劳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创新教学模式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教师结合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情况,综合分析、判断教学模式的创新侧重点以及可行性,还需要教师参考、学习优秀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取长补短、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由于这是一篇具备浓郁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章,所以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在达不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还会影响学生感受和体会陕北的人文风情,因此教师应根据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加以创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借助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魅力,体会安塞腰鼓剽悍威武、粗犷豪放、有张有弛等特点,紧接着讲述安塞腰鼓的历史故事,另外还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张艺谋摄影的《黄土地》,然后进入课文讲解部分,最后教师可以将准备的腰鼓拿出来,鼓励学生根据视频自学,然后上讲台表演,以此让学生真切感受安塞腰鼓的力量与魅力。

四、优化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从某种层面上说,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模式较单一,评价内容片面化,所以出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应努力优化教学评价模式,并将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等纳入评价范围。比如,教师在讲解完某一部分内容后,不应让学生以做题的形式开展教学评价,而是让他们选取课后的诗词或某篇文章,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以此考察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勇气和应变能力,测验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而且这一评价形式具备充分的自主性,有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教师的不易,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

研究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这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要求,是大势所趋。而且这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地位,促使人们重视语文教学。另一方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增强,語文能力的提高以及社会文化素养的增强。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落到实处,使其发挥理想效果,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不仅需要综合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相关经验丰富的教师通力合作,还需要学校予以重视,更需要社会各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林添龙.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5(4).

[2]王海龙.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2(2).

[3]吴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青春岁月,2016(9).

作者:罗彬

语文课堂效率提高论文 篇3: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效率提高的几个途径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通过近几年的观察和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习惯;转变评价方式,设计不同作业。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堂效率;途径

教学不只是教师对课程的执行与传递,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活动、交往、沟通与合作,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我们经常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给学生把知识掰开揉碎,细细地灌下去,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上课没兴趣,不愿动脑思考,降低了课堂效率。为了能出好成绩,只能用勤能补拙这一招,大量布置家庭作业,致使学生受累,老师疲惫。学校流行这样一句话“抄抄抄,老师的法宝。”学生负担重,教师也不轻松。要改变这种现状,使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习快乐,就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改中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静听就好,而要由重“教”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懒”,能少讲尽量少讲,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古人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想了以后而得不到答案时,你去给轻轻点拨一下,比直接灌输效果要好得多,记忆当然也就深刻得多。另外,要努力地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乐意参与进来,愿意去学习,愿意去思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主动性,更深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从而体验到学习的责任和乐趣,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习惯

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性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先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讨论、解决,有结果了,再适时地表扬,慢慢地设置一些稍微有难度的问题,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有些理解不了的,再适时地指点,学生茅塞顿开,不但记忆深刻,学习兴趣也更浓。还可以在一些课文的学习中引用新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来提问,想一想面对一篇文章,哪里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开始学生可能有点茫然,不知道怎么提问,可以用一个“问题在哪”的图式来引导学生自己提问,再用心读课文,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习惯也培养了起来。如:在教学《有的人》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丰富,从课题上的“为什么叫‘有的人’,为何不直接叫‘纪念鲁迅有感’”?从字词上提出“第一段里有两个‘死’,两个‘活’,这意思都一样吗?”句子上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段落上,第一段与后边几段是什么关系等等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读书,联系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同学们基本就能理解课文了,我只是将个别含义深刻的句子做了些引导,将“对比”,“反衬”这样的学生没太接触到的术语说了出来。这样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理解透彻,也有利于课文背诵。

三、转变评价方式,设计不同作业

以往我们在教学中,总是以成绩来定学生的好与不好,使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排斥学习,行成恶性循环。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些孩子学习好,有些孩子劳动好,有些孩子在文艺方面表现突出。所以我们不能一刀切,误认为只有学习好的才是好学生。对于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衡量标准,只要有进步就好。在作业上,也要进行梯次式管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布置一些最基本的作业;中等生作业可以稍微带点难度;优等生就可以布置一些弹性较大,个人发挥较多的作业,多向课外延伸。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布置一些课外作业,比如:看一本书,写一写读后感:画一幅画,题一首小诗;抄一抄课文里的好句子……也可以小组商量,相互布置适量的作业,最主要是学生要感兴趣。在作业的评改上,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尝试:一方面,在批改作业时,选择对话式的批改用语,把作业评改当作与学生谈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我们班里有位学生是学校老师公认的让人头痛、打架、捣乱、吊儿郎当的孩子。我在批改他的作业时,发现虽然他字写得不好,但作文思路新颖巧妙,我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语:“虽然从外表上看你表现得不好,但我觉得,你能写出这样的习作,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你是一个很聪明,很会观察的孩子,相信你自己!你很棒!努力!我会一直看着你!”作业发下去后.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变了,不再那么充满挑衅,不再那么吊儿郎当。另一方面,在平时的授课中,我让学生们自己互评互改,学生们都很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改得很认真。在相互评改的过程中,不但加强了同学们使用修改符号的能力,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也让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我还让学生们在自己改过的作文后面签名,收上来看的时候,表扬一些给别人改得好的同学,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作者:齐丽丽

上一篇:高校德育工作管理论文下一篇:发起人资产证券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