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在高校日益强调教学质量重要的时候,却看见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着下滑的趋势。教学质量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本文列举了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1:

解读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下的“新”超银

9月16日,中国质量(杭州)大会隆重召开,会上举行了第四届中国质量奖颁奖仪式。青岛超银中学凭借“点亮人生”“和衡”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超银中学也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初中学校。这是超银中学继2019年夺得青岛市市长质量奖之后,在质量领域获得的又一更具分量的荣誉。

育人质量:五育并举让学生获得新发展

提到“超银”,老百姓首先联想到的是“校风正、学风浓、成绩好”的口碑。近年来,超银绽放的光彩也越来越夺目,这正是源自学校对育人质量的追求与实践。超银中学的办学使命是“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这就要求学校以更长远的目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赋能。

在育人过程中,德育始终居于核心环节。学校通过文化熏陶和丰富的德育课程塑造学生的阳光品格,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在发生转变。2021年,超银学生赵子涵风雨中自觉整理路边垃圾桶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并被新华社官方抖音号转发。新学年开学典礼上,赵子涵被授予象征学校最高荣誉的“校长质量奖”勋章。在各校区设立校内荣誉中,分数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美德少年”“美行少年”“美心少年”“美学少年”都成为超银对学生的认可与褒奖。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各校区共开设了上百种社团和特色选修课,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搭建宽广平台。每年都有近千人次学生在社会各级各类赛事中活动。学校先后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全球前十、未来商业领袖峰会全国总冠军等权威比赛大奖,连续五年蝉联全国信息学奥赛“金牌学校”称号。

师资队伍:“超人教师”为教育注入新动力

教师是学校的脊梁。超银设立教学总监,并成立教科研中心,聘请全国名师来校任职,提炼出十余种适用于超银教学实际的特色教学法。学校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打破校区界限开展学科大教研,打破學段壁垒开展小初衔接研究,实现研训联动、质量同进,确保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教科研层面的“硬实力”之外,超银文化所孕育的根植于教师内心的“超银精神”更是促进学校师资质量不断提升的“软实力”。拼搏敬业、无私奉献、智慧育人已经成为超银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并在社会上赢得了“超银的老师是超人”的赞誉。在今年教师节学校公众号发起的留言活动中,公众号后台收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近1500条留言,总字数超过十万字,许多新生家长纷纷感叹“超银是一所有魔力的学校”“用一天时间解决了我六年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家长感动于“无论什么时候,有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我们超银的老师秒回”的敬业,感慨于“老师对孩子的了解比我这个当妈的还要深”……

管理质量:卓越服务为学校发展打开新局面

作为覆盖小初高全学段的教育集团,超银从集团角度进行顶层设计,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科创研究中心、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外交流中心“五大中心”,为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保驾护航。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下,超银教育集团打造了超银智慧校园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师生及家长在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学生及家长可以实时查看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个人成绩跟踪分析、学情诊断反馈等全面信息,教师可以实现网上备课、作业管理、试卷分析、学生画像分析等内容。这一平台系统解决方案还被评为2021青岛信息化优秀解决方案。

近年来,超银提出了“金牌门童”服务理念。这个“门童”不是真正的门童,而是一种精益求精地为全体家长和学生提供高品质教育服务的意识。学校成立超银教育集团监察委员会,独立于各校区之上,对家长反映的意见建议逐一认真落实反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在服务学生和家长的过程中,学校重视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聘请专家加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智库,多次举办家庭教育论坛、家长沙龙等活动,使得家校形成了教育合力。

超银学校校长潘晓莉表示,“超银,永远是起点。这个沉甸甸的奖项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未来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使命,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以此次创奖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超银教育集团也会将多年来积淀的优质教育教学经验和先进模式不断向外输出,为努力切实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探讨

摘要在高校日益强调教学质量重要的时候,却看见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着下滑的趋势。教学质量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值得深入地了解和研究。本文列举了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Discussion

YANG Ling

(Zhongkai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25)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incentive system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学质量管理则是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机制保障,也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重要部分。然而从最近几年来看,高校教学质量存在着下滑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却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这不仅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而且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无疑都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思想落后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思想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统帅和指导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思想还非常陈旧,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管理不高,这也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短板。首先,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者的思想还只停留在管理凭经验的阶段,管理呈现习惯化、简单化的现状。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仍然是一些教学管理者的思维定势,同时,行政命令管理仍然是一些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在这些高校管理者中比较盛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数管理。分数不仅成为评定学生成绩的非常重要工具,更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这种依靠分数管理的方法严重扭曲了教学质量管理的初衷,结果只能是使教学质量管理的功利色彩十分浓烈,造成教学质量管理效率的低下。其次,过分依靠规章管理。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分看重规章管理制度,完全凭借规章制度管理,有规定的就管,没规定的就不管。这种管理方式严重扭曲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本质。这样的管理就会演变成管理就是检查。为了应对这样的检查,教师不得不形式主义。这样的管理仅是做做表面文章,实际上没什么效果。最后,缺乏管理改进措施。教学质量的管理不仅仅是管,还应该有管理改进的措施来推动管理朝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质量管理,很少有这方面的措施。

1.2 教学质量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漠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质量。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通过管理来推动和发展高校教育。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质量管理具有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的特点。对从事高校质量管理的人员来所,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观念,而且要掌握合理的管理知识,才能符合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化管理要求。实际中,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与这些要求差距不仅大。这些人员管理方法单一,对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有思想、有知识的教师这个规律没有引起重视。教学管理的基本工作是努力调动学生和老师的教与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教学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服务,不仅为教师教学服务,也为学生学习服务。但在现实的教学质量管理中,由于缺乏对管理本质的认识,缺乏对服务主体的认识、理解和重视,导致了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服务主体性缺位的现象,使教学管理的主体不是教师和学生的现象,并且一些管理制度还在约束着他们,不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开展教学管理工作。

1.3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教学质量可以通过管理的手段来提高,但是很少有对教学质量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更谈不上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致使教学质量管理能力提高受到制约。在许多高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都有较多的办法,评价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多。很多人认为这就是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从实质来说,这些评价方法和结果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而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管理效果的。教学质量管理效果的评价和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一样,可以把教学质量高低看成是一个评价教学质量管理指标,但仅从这个指标就判断教学质量管理的好坏是不准确的。判断教学质量管理效果好坏的指标还需要其他角度的指标综合评价。如果有效建立了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4 对教学质量管理的时间投入不足

由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效果缺乏有效评价体系,还不能看出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所以教学质量管理往往被当成软任务而不被重视。另一方面,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需要协调的系统工程,要使其良好运转,其内部协调控制工作是十分繁杂的。而有的学校领导缺乏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知识和常识,导致不能及时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进行处理,从而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处于事实上的无效状态。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许多教学质量管理人员不愿意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导致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长时间没有明显的提高。

2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应对措施

2.1 建立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念

随着高校教学的发展,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需要改变,需要建立现代教学质量管理观念。这些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以人为主教学质量管理观念。以人为主的教学质量观念的核心是以人为主体。这种观点强调在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中,人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体,主张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提升。建立现代教学管理观点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学生的学业质量管理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也表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认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表现在注重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二是建立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的观念。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是指全面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和全员参与管理。全面过程管理是指教学质量管理的所有环节都必须符合预定的设定目标,而不仅仅重视评价结果的好坏和评价的作用;全方位管理是指对在教学质量中对所有因素和工作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全员参与管理是指教学质量管理不仅仅体现在学校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上,更应该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积极参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三是建立动态教学质量管理观念。教学质量管理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和持续地进行质量管理改进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管理过程。动态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在教学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质量因素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教学质量管理也要随着进行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会在变化的环境中提高。

2.2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基础保证。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建立多层次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建立以学校为主,校级、院系级和室级的教学质量管理层次。以学校为主是指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级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建立教学质量管理顾问组,专门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其中,院系级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职责是,根据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部署和进程安排,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并进行监督工作,同时,及时向顾问组反馈实施情况和结果。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要职责则是实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并反馈相应的信息。这样建立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层次分明,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如果这些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就一定会获得较好的效果。二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制度。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教职工应负有的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只有明确了各岗位质量责任制,才能保证当发生教学质量问题时的责任人。完善质量责任制首先应确定各岗位的职能定位;其次依据岗位定位用文件的形式把责任落实到位;最后应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标准以及奖惩措施。三是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制度。首先是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信息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包括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各种数据、资料和情报消息的总称。收集这些信息的目的是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检验和控制,如果这方面的信息收集不全和不准确,信息分析是难以准确进行。通过信息分析,能够得出教学质量管理的状况,如果出现较差的状况,就需要采取措施,纠正错误,从而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2.3 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及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对教学质量管理的监测与保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可以通过评价促进教学质量管理中问题的改进,能确教学质量在质量管理的监督下获得提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过程指标和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结果指标,同时,还需要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审标准。

2.4 建立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

为了使教学质量管理形成良好的效益,教学质量管理需要通过激励和奖惩措施来实现。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要有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而且还必须建立起与之配套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如果没有激励和奖惩机制,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就仅仅是评价了工作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管理最终效果的改进没有任何作用。从整个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来看,教学质量管理的评价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激励与奖惩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单独的某个环节对教学质量管理没什么效果,只有这些环节统一协调工作才会对最终的效果有影响。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这些环节不断的循环,对教学质量管理效果不断有改善作用。

2.5 开展教职工教学质量教育工作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开展教职工教学质量的教育工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全体师生员工需要牢固建立以质量为立校之本的观念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学习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并形成从事教学质量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搞好教学质量管理打好最可靠的基石。所以,为了使学校全体成员都能积极自觉地参与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并关心和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开展组织和动员工作。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每个(下转第62页)(上接第35页)教职员工,都应受到教学质量管理的培训和教育。一般来说,教学质量管理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大体上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加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开展教育,目的是使学校全体成员从心里上对质量管理有一种自觉的认同,并增强他们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对质量管理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开展教育,目的是帮助师生员工掌握提高教学质量的工具和方法,同时,对他们业务能力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教学质量提高方面获得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郭东生.构建人性化教学管理[J].中国大学教学,2003(3).

[2]何晓燕.高校教学管理创新与人才培养[J].肇庆学院学报,2005(6).

[3]夏思淝等.加强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作者:杨灵

素质教育质量管理论文 篇3:

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应对

Operation Statu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ts Response

HUANG Li

(Fangyuan Certification Group Anhui Co., Ltd., Hefei 230061, China)

【摘  要】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是国家重点关注和建设的对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为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论文介绍了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企业的质量水平不仅影响其发展与壮大,还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密切相关,与民族的形象紧密关联。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质量已逐渐成为竞争者关注的重点,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也逐渐向质量倾斜。在我国,中小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占到了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57%,实现利税40%,并提供了60%以上的出口额[1]。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开展了专项帮扶活动,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入手,逐渐提高中小型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企业的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准[2]。

企业进行质量管理需要一套完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是质量管理的理论依据,是保障良好产品质量的基础,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制造类型的中小型企业,一个新产品从设计开发到采购生产再到销售,可能会涉及数十甚至上百个企业共同参与,由此形成一个尤为复杂的市场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环环相扣,任何一个节点不能正常运转,都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混乱。为维持市场体系安全、有效地运转,减少因违约、失信、变故等问题而导致的纠纷,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作显得尤为重要。

几十年来,国内虽已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探讨也越来越多,但是与国外成熟的管理体系相比,国内的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體系仍然没有可以用来借鉴的管理模式,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供借鉴[3]。在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通常由一人担任,质量管理在这类企业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合理、质量意识不高、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实践不相符合[4]。这些突出问题削弱了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制约因素,提出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策略及应对措施,为我国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

为促进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满足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管理部门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在1988年企业管理人员等效采用了ISO9000系列标准,并于1989年在116个企业试点实施。进入90年代后,为使我国的企业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工作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研究决定等同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5]。随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论是在控制方法还是在适用范围方面,质量管理体系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通用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成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通用标准。企业的质量标准以国际现有的标准为准则,以产品为主导,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以及售后等流程都将质量管理作为重点要求,达到不断加强企业生产制造能力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始统一,员工的主动性发挥逐渐得到重视,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逐渐得到增强。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入了整合阶段[6],着重将企业质量管理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统一纳入企业的管理范围中,将企业管理环境和组织环境配合起来,开发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建设企业整体健康体系,使得企业在统一和谐的安全环境中快速高效地发展。

3 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一般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大多对质量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良好的初衷。质量的概念已经不局限于最终产品的质量,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已经是最基本的手段。质量管理体系促使企业建立体系文件,界定体系范围,策划过程活动,从过程控制入手,通过实现阶段性质量目标,以输出满足客户需要和律法要求的产品[7]。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思维促使企业积极关注和分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通过扬长避短,提升企业应对纷繁复杂环境的韧性,使企业具备应对负面风险及威胁和迎接正面风险及机遇的能力。然而,部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小型企业并不能从中获益,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落后。部分企业在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直接对其他资料照抄照搬,没有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对文件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文件的内容不适用于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公司的发展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有些企业虽然具有各种质量体系文件,看似齐备完整,但是部分内容老旧,没有实时更新,并不具备可操作性。

第二,质量管理人员素质缺乏。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中存在着管理多变性和单一性的问题,其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全面系统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大多数就是企业的所有者,这些人员往往缺乏科学专业的管理知识,或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为片面。企业管理者并未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学习,有些企业老板及高管往往凭借个人习惯或喜好办事,人治色彩浓重,在家族式中小型企业中,这种现象体现得更加明显。

第三,质量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一些企业没有按照既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去执行,而是自行其规,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相脱轨,体系是体系,实际工作是实际工作,形成典型的企业实际与体系文件“两张皮”现象[8]。部分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做一堆文件,在外审的时候拿出来给外审员看看,这些企业通常具有两本账,实际运营一本账,用以应付审核一本账。有的企业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时缺乏科学有效的决策,把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当成一个孤立的工作对象,在实际执行过程没有形成闭环管理,使实际质量管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企业片面地把质量管理体系当成是一项荣誉,认为别的企业有了自己理所应当也得有,却忽视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意义。

第四,质量管理在员工群体中参与度不高。质量管理的原则之一是“全员积极参与”,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将员工的职责和企业的质量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员工在企业运营中未能实质性地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去,只是被动地执行自身的工作职责,难以认识和体会到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益处,致使质量管理工作演变成只是极少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因此,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与高效运作很难实现[9]。

一项关于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调查问卷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企业領导的质量管理职责意识、过程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等是限制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显著影响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寻找解决途径,切实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目前多家认证机构郑重向全国中小企业发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倡议,支持中小微企业将质量提升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指示精神,激发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保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健康、可持续发展。

4 促进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建议

4.1 提升企业领导的质量管理意识

企业领导及管理者应给予质量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切实理解质量标准的内涵及要求,并意识到质量体系认证的意义所在,如果管理者只把质量体系认证当成是一项荣誉而认证,那么质量体系就难以有效运作。质量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运作而言是一项庞大且需多方配合的系统工程,企业需要将质量管理职责、生产环境控制、产品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等这些流程环节有机统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运营,而不是将这些要素彼此孤立地运作或重此轻彼。

4.2 实现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中小型企业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需以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为基础,建立全方位的、多渠道的质量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的原则之一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将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质量管理要求相互联系,强化员工质量意识,稳抓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力度与能力,使员工群体能够切实感受到质量管理体系带来的益处。

4.3 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制度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作的数据基础,它囊括于质量控制相关的各个环节,反映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作,需建立一种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将质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过程[10]。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保证质量决策的速度与准确性,并对质量系统进行监测,实现其与内部其余信息系统间的交互。

4.4 创建质量意识和企业质量文化

对于中小企业,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需要深刻理解质量标准的重要意义,加强质量文化素质教育,贯彻执行ISO9000等标准的规定要求,树立起“质量是企业长久稳固发展的基石”“质量是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的意识,主动维护建立起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企业质量文化氛围[11]。创建质量文化要求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方向,建立明确的质量发展目标,同时,立足质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协同推进质量文化建设,通过科学决策和全员响应,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质量文化,最终形成一体化的乃至产生卓越绩效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

5 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一些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出现问题并不是质量管理体系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未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深刻解读,未能对质量标准文件的各项规定贯彻执行到位,质量管理方法落后,一味地进行事后控制,导致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混乱不堪,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有效运行。

现阶段,虽然大多数中小企业都迎来了崭新的发展,但质量问题依旧是这些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因此,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企业应该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持续改进放在首要位置,从自身需求出发,结合企业发展方向,增强质量管理建设意识,促进质量体系高效运行,不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构建具有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只是基本要求,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最终实现一体化管理体系乃至产生卓越绩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未来质量体系发展的一大趋势。

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对大量资料文献的查阅与解读,指出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目前在运行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总结出几点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最终实现一体化的、能够产生卓越绩效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12]。

【参考文献】

【1】何琦.X公司的ISO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2】崔恩明.浅谈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与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2):132-133.

【3】杜学美,丁璟妤.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研究[J].上海质量,2014(10):42-47.

【4】孙丽丽,姜志明,南江华.质量文化建设在汽车研发企业中的实践——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案例[J].上海质量,2013(07):56-59.

【5】李青.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計,2011(09):100-101.

【6】李文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67-68.

【7】姜作涛.中小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8】华铭.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D].上海:复旦大学,2008.

【9】顾小军,李志清,孟秀梅,等.浅谈钢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1):32-34.

【10】贺文峰.浅谈2000版ISO9000标准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04):93-94.

【11】尹红兵.ISO9000系列标准在施工企业中应用的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12】王卉.企业质量管理发展的探索[J].企业标准化,2002(09):28-30.

【作者简介】黄莉(1969-),女,安徽怀远人,会计师,从事质量管理研究。

作者:黄莉

上一篇:低碳环保环境监测论文下一篇:老年患者护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