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审查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质量的提高对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有关审计风险的制衡结构,实施有效的审计风险的制衡机制,包括制度制衡、市场制衡、证据制衡、监督机制、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提高审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纳税审查审计风险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纳税审查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篇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风险规避

摘要: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然而,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虚假信息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可信度和社会地位造成了强烈冲击,审计失败案也层出不穷,这引起了社会公众的诸多质疑和不满。审计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审计过程中忽视了审计风险的管理。本文对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以及如何规避审计风险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成因;风险规避

审计过程中充满了风险,会计报表存在着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审计风险。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粉饰财务报表,对外提供虚假信息,这些都会加大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只有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分析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审计风险及其风险程度,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执行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即审计风险包括了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二是审计人员执行的检查程序存在问题导致的检查风险产生。

(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些企业经营者为谋求高额利润或逃避纳税等目的,弄虚作假,粉饰财务报表,制造虚假的会计账册、报表、凭证,在业务处理上的隐蔽性极强,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普遍发生,这使得审计风险总体水平加大,给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带来极大的困难。此外,关联方交易披露的失实,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而且关联企业间很难做到平等独立,其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对有关联企业的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通常承担更大的风险。

(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业务范围的广泛性。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表现为,它既包括外部经济关系和内部经济关系,比如利润分配关系、投资关系、财务核算关系等等。而且,审计对象的类型也很繁多,比如,民营、联营、私有等各种经济组织形式看,经济业务类型也很复杂 ,如承包、租赁、并购、兼并、破产、重组等新问题不断出现,这都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审计风险。审计业务范围的广泛性表现在,现代审计不仅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也对一些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运作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都会增加审计证据收集的范围以及审计风险。

(三)审计方法的局限以及审计技术的落后。

现代审计主要是运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审计抽样法是从大量反映经济业务的资料中抽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审查,根据对样本审查的结果,推断出全部经济业务总体是否存在舞弊和差错的结论。这种以“个别’推断“整体”、以“局部”代表“全部”的方法,可能使会计结论与事实之间可能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就是审计风险所在。此外,受审计成本效益的制约,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时,往往会舍弃一些审计程序,这就可能导致一些影响审计意见正确性的程序未被执行,从而使审计意见失真。

(四)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以及责任意识。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种综合性强、技术性高的职业,它以会计资料为具体工作对象,对会计数据进行审计、检查,这就对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中有些新成员,执业经验不足,审计重点和关键审计领域把握不准,职业判断能力较差,这些都会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增加。如果再缺乏审计风险意识以及必要的职业谨慎和责任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就会降低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从而可能出具失实的审计报告。

二、审计风险的规避

(一)降低审计风险的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

首先,在业务承接阶段,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审计各个阶段,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承接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客户的诚信与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以及能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其次,在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在此阶段,应制定包括与被审单位沟通审计业务的性质与审查范围、对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以及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调配审计资源。另外,要考虑到预期事项、环境变化等因素,适时的对审计计划进行修改。然后,在审计实施和报告阶段,应该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且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应对审计项目的性质、财务报表的范围、被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遵循的审计准则及对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日期等,应作出专业准确的表述。

(二)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制度。

全面质量控制制度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不严,审计将会面临重大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全面质量控制制度。首先,应建立审计工作三级复核制度。三级复核制度是指以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主任会计师为复核人,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一种复核制度。三级复核制度是保证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应认真执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其次,应建立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最后,进行审计项目的风险评估,审计的每个项目在立项、审前调查、实施审计和报告阶段都必须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提高人员素质,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和风险责任意识。

提高人员素质是有效地防范风险的重要前提,首先,应该拓展现有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定期进行教育,不断考核和研讨,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规范进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是审计准则的要求,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谨慎的原则是事务所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为了分清责任,加强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对注册会计师应实行过错推定,注册会计师必须证明自己出具报告的工作程序符合执业准则规定,即主观上无过错,便不用承担相关责任。实行过错推定制度目的在于能使得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责任意识得到提高,使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参考文献:

[1]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3)9.

[2]施向阳:《关于审计风险问题的研究》[J].广西电业 .2006(11).

[3]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计[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王美琪,女(1991—),汉族,山东临沂人,会计专业硕士,单位:

作者:王美琪

纳税审查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篇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制衡机制的探讨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核心,审计质量的提高对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建立有关审计风险的制衡结构,实施有效的审计风险的制衡机制,包括制度制衡、市场制衡、证据制衡、监督机制、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是提高审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制衡机制;审计意见购买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马斯·达施勒警告,财务丑闻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说,不诚信的代价我国每年达5855亿。为何出现如此糟糕的窘境呢?美国证交所主席在《数字游戏》的演讲中说“公司经理、审计师以及证券分析师相互默契,参与操纵利润”,其中审计师成为共谋(collusion)之一。

近年来屡屡出现上市公司购买审计意见的违规行为,这给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审计意见购买(opinionshopping)指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变更注册会计师,以满足自身的财务报告需要并获得更满意的审计意见类型的行为,最为典型的案例有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世界通信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英国南海股份公司审计案例等。其本质是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联合串通舞弊,通过虚假的审计报告,共同欺诈广大的财务信息使用者。意见购买行为的出现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机制有着极大地关系。研究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失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制衡机制可以作为关注的重点,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制衡机制

制衡即相互制约,达到平衡,是指彼此分立的权力应形成制约关系,彼此牵制,任何一方都不可独占优势,强调权力行使的过程中发挥相互约束的作用。制衡的关键是分权,不能将权力集中于一个人或是某个部门,权力应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的制约。为此,必须建立审计风险的制衡机制:

第一,审计风险的制度制衡。制度,按照R.康芒斯的解释是指;“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审计制度中,质量控制制度尤为重要。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事前制定有效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是个不错的选择,审计风险制度制衡即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对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权力职责进行制约,它是制衡所依据的原则。最佳的制度是制衡的制度,它是公司管理层、审计师、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博弈均衡的规则,它规定博弈各方所要遵守的审计规则,协调投资者和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冲突,维护信息供求双方的利益,减少不确定因素,使审计形成稳定的秩序,增强确定性来保证可靠性和相关性,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审计风险的制度制衡,要求审计的每一环节都需要严密的具体制度制衡措施,使得利益相关者认可并接受审计选择充分反映在审计制度的内容之中。

第二,审计风险的市场制衡。CPA发起设立的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具有典型的企业属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注册资本为限负有限责任。为了生存对外要运用营销技巧争取审计市场,对内要缜密安排,严格核算审计成本和经济效益,依法按期纳税。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制造的审计报告不同于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有形实体,但是也要作为商品在审计市场上销售。因此,营销管理人员在发展和评价市场机会以及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中,除了要广泛地分析研究营销环境,了解客户市场、政府市场外,还要进行营销研究和信息收集工作、市场测量和市场前景预测工作,以此决定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的最优分布,并选定哪些企业为目标市场,为之提供优质的服务。被审计单位对外披露审计报告的相关信息,让市场监督审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使审计报告得到管理层、股东、潜在投资者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制衡。

第三,审计风险的证据制衡。审计证据是从事审计活动中通过实施审计程序所获取的,用以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的依据。因此审计证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审计结论和建议的质量。为此要求审计人员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运用合理的方法获取充分、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以其为依据证实审计事项、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一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要有针对性地收集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二要明确审计证据的转化方式。要收集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原始资料、有关文件和实物等原始证据。要使原始证据转化为其他便于收集的审计证据形式,既保证其证明力,又减轻审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审计取证的效率。实际上是对审计意见的制衡,以保证公允性,即在审计的每一步骤,审计证据起着重要的制衡作用。

第四,审计风险的监督机制。为了解决受托方是否较好地履行了受托经济职责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委托方出于时间、空间限制,专业背景和经济等因素影响,当无法亲自直接鉴定受托方的履约责任时,只有通过审计手段获得相关信息。简言之,审计是维系受托责任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必然产物。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建立审计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通过监督和检查,加强事后监管力度,提高审计报告的公允性。通过监督检查权,威慑审计师的權利运用,影响其行为,能使审计失败的概率下降,是降低审计风险的重要制衡措施。

第五,审计风险的预警机制。针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着重关注以下业务类型并建立预警机制以降低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包括关注关联交易,高度重视拖欠货款,严格审查衍生金融工具;异常应付账款、大量预付账款、大宗在途材料;存货与销售增长是否同步,资产减值测试是否准确,研究开发费用是否合理;虚增收入迹象,报表日后退货,严格审查委托代销商品。审计人员可以按照业务循环分类识别这些预警信号,把握审计风险所具有的普遍性、可控性、时效性、非零性、客观性、复杂性及或然性等特点。审计人员既要端正审计观念,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又要敏于观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跟踪行业动态,了解最新舞弊手段。审计人员需要及时调整审计计划和资源配置,使之与风险识别结果相协调,动态地提高审计效率保障审计效果,强化审计风险的预警机制并最终控制审计风险。

第六,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当前注册会计师执业存在一定的诚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权制度安排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营利性组织造成的。而审计信息又具有典型的公共物品属性,因此需要从制度安排上将注册会计师部分职能交由政府履行,以期有效监管和规范中介市场。因此,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赏罚分明,加大监管的执法力度,严肃处理违规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除了推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和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外,还应该加大对违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力度。首先应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系统的对各种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和条例,在此基础上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和执法力度,。同时对严格遵守审计法律法规的注册会计师予以奖励,逐步建立诚信档案并在网上公布。为了责任追究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实施,应加强风险赔偿保障机制,并逐步建立注册会计师的诚信保险制度。

三、结论

综上,从制度安排上将CPA部分职能交由政府履行,旨在消除信用危机,促进事务所更好地承接起CPA应当完成的使命,恪守准则,依法客观独立地履行好审计监督的神圣职责。公开招标方式在其他许多行业中已被广泛采用,并被证明是规范行业行为、确保公平竞争、防止腐败的非常有效的手段。我相信,它也必将在净化社会审计环境、规范社会审计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由监管机构通过招标方式,综合考虑参与投标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有无违规记录、资质、实力、内部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并在适当考虑各会计师事务所已承担审计业务量与其实力相配比的基础上,为被审企业选择合适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也终将有利于各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德新.论审计中“道德风险”的制衡[J].生产力研究,2008(8).

2、葛家澍.制度·市场·企业·会计[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3).

3、官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理念创新——基于审计营销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8).

4、吴寿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之软肋[J].中国审计,2010(8).

5、巩海霞.会计师事务所经营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J].中国审计,2009(23).

6、刘红华.我国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审计与理财,2009(10).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吴婷婷

纳税审查审计风险研究论文 篇3:

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风险与防范

摘要:中小企业受自身管理水平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时面临很多风险。本文在对中小企业年报审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数量规模上日趋扩大,在市场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也越来越大,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条件相对较差,同时社会经济、法律环境欠完善而形成的种种限制,增大了中小企业年报审计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要想有效控制风险以及防范风险产生,只有客观分析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年报审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形成原因,才能找出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年报审计的含义

年报审计即财务报表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及相关附表实施必要的审计,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这种审计目的在于查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提高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目前广大中小企业是不具备证券资格的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报表审计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正确面对对这些企业的审计。

二、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面临的风险

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这就是审计风险。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因为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主要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其关系可以表示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固有风险,独立于财务报表之外,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或程序无关的一种风险。企业经营业务多,业务流程杂,在不考虑其内部控制制度时,可能在在一些经营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导致固有风险高。在中小企业,企业固有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企业的竞争能力、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等。影响因素只是风险源,要转化为风险需要转化条件,例如外部环境,当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剧烈、产品生产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等,即中小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恶化时,企业发生舞弊、欺诈行为,粉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就增大,固有風险也相应加大。

控制风险,如果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经营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被内部控制制度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对不健全,因此形成控制风险比较高。中小企业控制风险存在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应建立而未建立相关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所形成的风险,例如钱账物是不相容的,应设置三个不同岗位由不同人员担任,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节省人员开支,只设置两人甚至只有一人身兼三职,管钱的人又管物,或者管钱的人又管账等,加大了控制风险。另一种是企业已经建立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力,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例如企业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每年末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企业有关财务资料和账面未能反映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

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通过固定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已存在的问题(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不受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影响,它独立地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与注册会计师工作的有效性直接相关,它是唯一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主观努力而加以控制的风险。影响检查风险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审计客户的恰当性、委派人员的适当性、审计证据取得的适当性、审计方案的合理性等。例如委派人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能力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事务所接受了审计任务,就要委派适当的审计人员,如果委派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项目要求相差甚远,不能及时发现报表中产生的错报和漏报,就会产生检查风险。

三、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编造数据美化报表引发的风险

企业在对外报送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时,都有着各自的目的,常常是因为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资质升级、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指标、争取国家行业部门的专项政策性补助等,当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达不到规定的指标要求时,权衡利弊,会选择编造数据、美化报表来实现这一目的。

2.企业内部控制缺失引发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股东数量上往往比较少,且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上都没有实质性的分离,这就导致很多时候权利凌驾到制度上面,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员工中也没有形成完全的认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使得制度规章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效。

3.企业调节税负引发的风险

当一些企业希望通过编造数据美化报表达到融资等目的时,还有与此相反的一部分企业,隐瞒经营收入,使税负减少,采用各种不合法地“合理避税”手段减少应纳税款,其常用的方法有:如隐瞒应税事项,将应转收入的款项在负债科目挂账;混合销售行为套用低税率;采用“返利”、“扣点”等方法改变纳税环节;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纳税所得等。

四、中小型企业年报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建立客户档案数据库,审慎接受审计客户

注册会计师在正式接受企业委托前,首先要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看它是老客户还是新客户。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老客户,查看老客户档案,档案中包含企业的战略流程、业绩衡量、风险评估等内容。对于新客户,一切从零开始,对企业的诚信程度、经营目标、经营环境、经营理念、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客户的整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过低或认为审计风险过大,或者注册会计师对控制审计风险的胜任能力有限,则可拒绝委托。

2.针对中小企业特点采取相应审计策略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使得内部控制风险因素大大增加,切忌照搬大型企业实施符合性测试的审计程序,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各有特点,同行业的中小企业也有自己特点,在各企业的符合性测试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审计总体计划编制时,注册会计师应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一方面适当压缩符合性测试的审计程序,另一方面扩大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个别内部控制特别薄弱,无法使审计人员予以信任并有所依赖的,可以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程序。以下審计策略可在实质性测试中重点使用。

(1)分析性复核工作应贯穿始终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如企业为了美化报表、掩盖有关事项,往往会引起相关指标的较大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将分析性复核贯穿在整个审计工作始终,在对企业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初步了解和测试内控制度时要运用,在对某个项目实施实质性测试时要运用,在审计资料整理汇总、编写审计报告时还要再一次运用。对于非财务数据,审计人员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审查,以便确定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是否相互印证。充分运用分析性复核能够迅速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如针对虚假出资、往来账款账实不符、企业调节税负等情况,可以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进行审计。

(2)期初余额测试和截止期测试

注册会计师初次接受委托时应关注期初余额测试,针对非初次委托,如果上年审计报告中有调整事项,也是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的。

截止期测试指对截止日前后若干天的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开支进行审计的同时,要和仓库发货单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相结合,同时对下年年初发生的产品退货情况、期间费用列支情况以及可能对当期损益产生的影响要关注。如企业提前确认收入或推迟列支费用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审计。

(3)关注关键期内的异常账务处理

中小企业为了使财务指标达到要求,一般会在企业会计正常核算出一个初步结果后,再由管理当局决定虚增、虚减有关指标及调整幅度,而这个过程一般在年末即12月份。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对12月份的账务处理采用详细审计,要密切关注有无凭空调账、无故转账等重大的经济交易。

3.加强队伍素质建设,实施全过程风险监控

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从职业道德、诚信建设方面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从规范执业、理论学习方面提高员工的执业水平。除了加强事务所全员的风险控制外,还要加强审计项目的全过程风险监控。首先,对客户的基本情况作客观、全面的了解是接触客户之初要做的工作,也就是本文前面所提及的审慎选择客户;其次,在整个审计主体工作过程中要进行风险监控;最后实行最终风险监控,即完成审计主体工作后,事务所业务领导、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对本次审计风险进行再次评估和检验,对重大事项进行会审。

五、结束语

在中小企业年报审计的过程中,针对中小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特点,注册会计师应采取不同的审计策略,同时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新变化、新特点也要积极关注,合理评估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以达到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雪锋: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年(6):72-73.

[2]刘晓勤:中小企业的审计风险防范[J].管理观察,2008年(8):60-60.

[3]杨淑兰:关于中小企业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2年(1):52-53.

作者:李静

上一篇:经济增长风险投资管理论文下一篇:地方金融机构金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