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1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审计人员和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审计风险问题。有效缩减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是当下审计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审计风险出现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关注审计风险的问题,不断思考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村审计风险论文 篇1:

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 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风险,本文通过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具有建设性的防范措施,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审计协会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促進组织目标的实现。也即是说内部审计是为了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而设立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信用社遵循规章制度和程序得到合理执行的有效保障。其有助于信用社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规避风险,实现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概述

通俗点说,内部审计就是人为的对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审查,以防止风险的发生。但既然是以人为的方式进行监督,那么“人”这一主体就很有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监督出现漏洞,从而出现不曾预料的风险,致使组织受到损失。而农村信用社涉及到信贷风险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农村信用社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自我监督有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合法、信贷信息真实、资金财产安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

二、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1.操作违规导致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相应程序而进行违规操作,导致的经济纠纷、资金误差等经济案件,不但影响了信用社的信誉,还会对老百姓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取证、查证不真实导致的风险。审计人员所获得证据不足或者有误,导致重要项目的审计与事实严重不符。一般来说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审计人员不负责或是知法犯法,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不进行追究,从而使得取得的证据失实。二是在技术层面的误差。因为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并不会对所有数据进行审计,而是进行抽样调查,在获得样本的特征之后,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得所获得的证据会与真实情况有着误差。

3.定性不准造成的风险。内部审计的人员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整体素质不一,每个人的道德素养与业务水平不同或是技巧经验的差距,从而使得审计判断会不够准确,进而产生风险。

三、导致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

1.农村地区的特殊性。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在农村信用社进行业务办理时对相应的制度和法规不够熟悉,需要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导致了信用社业务繁忙。除此之外,农民在业务办理时由于知识构成上的不足,使得在材料准备方面出现误差,从而导致了风险的产生。

2.风险责任体系的不完善。在经济案件中,一般会着重追究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在审计中失职的审计人员并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这就导致了部分审计人员法律意识低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3.工作人员的失职。因为信用社涉及到资金业务,许多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谋取私利,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利用职权收贿受贿,从而篡改证据、包庇错误等,造成信用社信誉下降。

4.审计机制的不健全。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于资金、人员、设备方面的欠缺而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依旧受到信用社内部的管辖。而作为监督部门,在与所从属的机构存在着利益上的分歧时,一般会以整体利益为重,从而造成监督不力。

四、防范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

1.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首先对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水平,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准确。其次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与法律知识的培训,进而提高其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最后要对审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每个人都能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熟练使用excel、word等办公软件。

2.严格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生由于内部审计失误而产生的经济案件,必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厉问责,依法对其进行惩处,这样才能对其他不法行为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从而建立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审计队伍,进而规避内部审计风险。

3.建立初查和复查两级审核制度。在内部审计机构中设立两级审核机制,在一级审核部门的初查结果确定之后,再交由二级审核部门进行复查。这样既能查漏补缺、保证取证查证的真实性,又能避免因为工作人员受贿而篡改证据现象的频繁发生。在特殊情况发生时,还可以召集内部审计部门以外的人员联合审查,但是必须确保联合审查时至少有一名审计人员参与,并且非审查部门的人员不能对案件担任主查。

4.对内部审计的独立审核制度进行严格把控。根据《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规定,信用社各部门的职权应当明细而独立,非直属部门不能直接进行干预。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性,因此不受经营管理层的行政干预,而是直接向理事会和监事会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确立需要由监事会提名、社员代表大会决定、理事会任命。省级联社要加大对县级联社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有必要对县级联社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实行考核上挂一级,由省联社直接考核。

5.加强对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信用社需要按照当地农村的基本情况以及信用社内部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审计计划执行,提高办事效率以及减少办公混乱,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审计环节,降低审计风险。

五、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是保证农民资金良好周转的重要存在,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对信用社的经营加强监督。而作为其内部监督的重要途径,对于在信用社内部审计中产生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宋洪涛.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商,2013,17:118+106.

[2]叶东升.农村信用社内部财务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3:206.

作者:刘振兴

农村审计风险论文 篇2: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审计人员和部门需要更加注重审计风险问题。有效缩减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审计质量是当下审计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审计风险出现的成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关注审计风险的问题,不断思考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一般而言,审计风险具有内外两层成因。从内部出发,考虑审计风险主要源于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而外部成因则主要是因為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道德水平。因此,在分析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时,需要结合内外两种层次的成因,分析控制对策。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之中,难以实现将内外两个方面的成因因素互相分割开来,只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审计风险

我国相关文件支出,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在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大量错误及漏报的情况,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之后对此发表白身不够恰当结论的可能性。这个风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成因:首先,审计人员没有注意到财务报表中的漏洞,出现实际报表中重大错报漏报的现象:其次,便是审计人员认为某些漏洞不能被接受,但实际上是可以公允的情况。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主要是指审计工作人员在对目标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由于较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一些风险的情况.,而这个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审计主客体方面的成因,以及审计外部整体环境的成因。

(一)审计客体方面的成因

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合理和健全,主要是指在依照管理制度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审计工作的需要,各个系统需要实际建立的控制环节及节点是否更加齐全,有没有出现较多或者过少的情况。在审计中应该建立较多控制点,但是实际管理制度并没有涉及,在实际工作之中也没有付诸实现的情况。管理制度在不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较多的控制点,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的情况。在已经建立控制点的情况下,依然存在人员分工不明,职责守护不清的情况,导致较多错误漏洞的计现,增大了实际的控制风险和同有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人员在风险检验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使用抽样审计的方式,会导致审计风险不断扩大。

(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目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也日趋复杂,企业想要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进行的交易势必更加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记录不当服务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包括实际情况与审计结论之间不对称的可能。因此,审计工作人员更加难以完整的做出审计结论,审计风险的概率也在不断提升。

(三)周围环境的影响

除上述的成因之外,外部的环境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比如社会公众的审计意识如果不断加强,内部制度的控制建设受到重视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审计风险。随着企业审计地位的提升,人们开始逐渐依赖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将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尤其是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对于整体企业经济发展的监督方式,这个审计的最终评价都会直接影响着企业领导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因此,外界的审计环境将会严重影响审计结果的最终质量。

(四)审计风险的主体成因

1.审计人员的经验

企业审计工作是一个对技术和专业要求极高的职业,需要审计人员有较强的会计基础,还需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具体的情况由相应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目前,较多公司都在快速发展中,外部市场环境竞争十分激烈,想要提高整体企业的优势,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实战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基础,可以对会计资料以及相关数据所表现出的形势做出正确判断,降低审计风险。

2.审计程序不合理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详细了解被审计对象。如果仅凭以往审计的经验和印象,忽略当下发生的变化,不断简化审计的程度,将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另外,审计抽样的过程中使用抽样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审计的风险。

(五)审计技术方式的成因

1.审计方式滞后

在国外,审计方式已经将风险导向的审计作为主要目标,我国的审计工作还停留在账面上的基础审计上,审计风险较高。

2.审计抽样的误差

在现代的审计工作中经常使用抽样技术进行审计,如果样本太大,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尤其是在判断抽样的工作中,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评判,则更容易漏掉一些重大事项,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六)领导不够重视的成因

领导不正视企业审计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内部审计机构

通过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升级达标,但是领导常常出现不重视审计人员的培养。

2.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审计机构中,没有设置相对合理的编制,无法承担应审汁项目,落实复核制度。

3.内审工作无法得到认可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作中难免会得罪人,且薪资待遇较差。具有较高素质的审计人员基本感觉没有上级的重视,而不注重自身的审计力量。

4.领导不了解内审的作用

领导在审计范围内外的事情都交由审计人员完成,随意安排审计,导致某些审计项目都超过了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构

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审计运行机构,不断完善内部质量控制政策,可以帮助审计部门有效地控制审汁风险。审计部门在公司中占据特殊地位,需要在秉持公平、客观以及严谨的原则之下,建立相对自律的运行机制。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严控职业精神,公正执法。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为审计人员提供相应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审计工作都可以遵照已设定的准则,严格把控质量控制力度,从而保证最终的审计工作都将符合当下的审计准则。只有保证这个环节的准确无误,才能有效地缩减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客观公平的宗旨。

(二)使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和程序

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目标项目的性质,整体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审计目标内部制度的完善情况,使用更为严谨的审计方式。另外,一般情况下较多的审计人员都会在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根据领导制定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际审计。因此,对于审计风险较大的目标项目,需要从审汁团队人选,主审人选、审计时间以及审计力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筹备,有效地增加样本容量,不断扩大审计的数据覆盖面,从而实现审计风险的降低。

四、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进而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以望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杜晋华.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会计之友,2011(15):74-76.

[2]李疏影,吕明睿.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全国流通经济,2018(27):114-115.

[3]胡晓敏.浅议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28):98+112.

[4]杨雅乔,权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5):132-133.

作者简介:

卢祖省,浙江临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作者:卢祖省

农村审计风险论文 篇3: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公路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公路专项资金量的大量增加,资金安全使用的风险加大,公路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审计风险及其控制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从而使公路资金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公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 检查风险 控制措施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特征

正如绝大多数职业一样,审计是一项需要依据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的经济活动,当然就存在着判断不准确并引起严重后果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正确地认识审计风险的特性,有助于对审计风险施以有效控制。在审计实践中,尽管审计人员实施了合乎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获得了相应的审计证据,但仍然存在对审计证据作出错误判断的可能性。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努力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及成因分析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除受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影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外,还有和审计人员水平息息相关的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指审计人员通过预定的审计程度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上存在的某项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要素中唯一可以通过审计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风险要素。

审计风险的形成受其如所处大的法律环境、现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加大审计难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其主观原因。一是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制约。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目前审计人员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素质、识别风险、判断正误的能力还相对较弱,而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它需要实践的积累。但是审计经验又是有限的,面对复杂多变的审计内容,审计经验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同时,光有审计经验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识别复杂的审计内容时也是不够的。二是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审计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职业,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审计人员不能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审计工作,不能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缺乏审计工作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不遵守保密原则,对于某些重要问题过于忽视,单凭自己的经验推断和用以少量的审计证据为依靠发表审计意见,缺少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这些都将导致审计风险的提高。因此,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是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三是审计方法存在缺陷。审计职业发展到今天,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审计职业界为了获得更多的项目而开始打起价格战或者有些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干脆铤而走险,发表不符合实际的审计意见。除此之外,甚至放弃一些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因而审查的结果必然存有一定的误差,审计风险由此产生。

三、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普通公路加快发展,地方重点项目、国省道改造、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实施,养护管理进一步规范,公路通行状况明显改善,行业社会形象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资金量大量增加,资金安全使用压力也大幅增加,这对行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力量薄弱

近年来,伴随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公路建养资金从纵向看大量增加,审计监督点多面广,量大、种类繁多。而专业审计人员相对较少,极大地限制了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内审权限有限及手段单一

内部审计是为加强和改善单位内部管理设立的机构,与国家审计相比,无论审计方式、审计手段、审计处理处罚、审计力量、审计组织管理、审计结果利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内部审计的监督对象是有管辖权以及直接使用公路交通资金的单位,由于内部审计缺乏查询的权限和手段,不能像国家审计一样延伸到底,对有些问题会查不清楚问题的实质,不好定性,只能反映为“不规范”的表面现象,造成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不深、用词中性、定性模糊。审计内容仅停留在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审计,注重于审查财务账面资料,而未将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认真分析,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审计。

(三)内审处理处罚力度及结果的运用不够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第十二条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我们目前运用的处理处罚权手段主要有: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收回资金;清理收回投资及资产;停拨资金;调整账务等。其他的如通报、罚款、建议对责任人的处理处罚、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等方式运用较少,另外也没有相关的处理处罚办法。目前虽对限期整改也做出了要求,但由于审计报告揭示的问题不够深入,处理处罚力度不够,或处理处罚不够逗硬,一些区县和单位对此觉得无关痛痒,审计发现的违规资金比例虽逐年降低但相关问题未得到彻底根治。同时审计结果的运用不高,致使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没有与相关部门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

四、公路行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建立健全行业内审规范及标准,改进审计组织方式

建立健全行业内审规范及标准,强化内部审计岗位责任制、审计工作制度和审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改进改变以前基本依靠委托审计的组织方式,更多采取直接审计或直接审计与委托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必须从被动性审计向主动性审计转变,审计工作的重点必须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控制转变,审计内容必须由单一的项目审计向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转变。树立“防范重于纠正、制度促进管理、监督寓于服务”的审计理念。

(二)强化对委托审计的管理,建立审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度

内部审计力量毕竟有限,除依靠国家审计和增强自身实力外,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通过加强管理,加大监督面。要进一步完善中介审计机构备选库和委托审计管理办法。建立对中介审计机构审计报告质量的考核机制,将审计报告质量与审计经费及诚信度管理挂钩。同时加强对委托项目的跟踪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实行审计终身责任制、审计项目终身负责制,并将审计风险与审计人员的惩罚结合起来,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三)完善内审机构建设,提高内审队伍整体素质

从根本上说,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工作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有完善的审计行业标准来规范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经济社会与行业的发展对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内审人才成为推动行业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一是要改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由于内审领域的扩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纯的财会人员结构已不能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需要配备工程技术、行业管理、法律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实行审计人员从业准入制度。凡是进入内部审计队伍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业资格,确保审计队伍成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三是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一方面行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促使内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还要具有行业管理、工程技术、法律和计算机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以适应现代行业内部审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总之,内部审计是强化公路行业管理,规范公路行业行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强化内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更好地服务公路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简介:谭晓忠(1981-),女,重庆人,就职于重庆巿公路局,财务处副处长,会计师。

(责任编辑:唐荣波)

作者:谭晓忠

上一篇:食品工业发展论文下一篇:文学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