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16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急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理解和处理会计国际化,不仅是与解决会计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是与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我们只能科学地借鉴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会计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实践,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 篇1:

浅析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管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更为丰富和活跃,万千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市场给予了企业无数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和风险。所以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抢占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得到效益保障,就需要企业在其内部控制和管理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完善,特别是在企业审计风险的控制管理方面应加强重视。本文就企业审计风险问题及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探讨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日益增加。企业想要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生存空间和竞争能力,完善企业管理,就不得不将审计监督和评估科学合理地运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出现。我国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风险防范管理亦不够完善。这些年来,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建立数据交易管理系统,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环节越来越多,这都加大了审计上的风险。因此,如何控制企业审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念

从概念而言,企业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部门在企业审计上担负的相关责任和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大致分为三类: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对审计者来说在控制上比较困难。但是检查风险主要因为涉及主体行为所导致,所以能够让审计部门以及审计人员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它和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采取的程序、证据、方法等等紧密联系。

虽然我国企业在其内部控制和管理上不断得到完善,但是企业的审计活动中仍然存在着风险。虽然,企业的审计风险存在是难免的,但我们可以使其尽可能减少。主要来讲,企业的审计风险中的固有风险指的是企业因在开展经济业务的处理中,因为企业的财务报表或经济业务出现了差错,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层面上存在不足所导致的审计风险。

企业中的控制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存在不足,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或相关经济业务出现了差错却没有在第一时间指出并纠正而导致的审计风险。

企业中检查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在施行企业的经济业务审计检查时,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或企业在内部控制和管理上的隐患和不足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或发现后没有认真解决,从而导致的风险。

因为现在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在不断地进行微调以及企业的不断发展,所以企业相关审计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审计风险的考虑,采取有效措施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让企业的审计质量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应从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源头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达到有效地规避企业审计风险。

二、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科学合理的审计管理制度和审计机构是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完善且切实可行的内审管理制度对于审计人员迅速发现且有效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帮助,让企业在健康中发展和成长。相反,假如企业管理制度不够科学,管理不够完善,那么审计人员就很难发现并及时处理企业在经营当中存在的隐患和不足,不但会让审计风险产生,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若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同时对内审机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完善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将审计人员进行的活动认为是在鸡蛋中挑骨头、找麻烦,那就很难保障企业审计人员的权威性和效率性,导致审计人员难以正常开展工作,进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二)领导在内部控制上认识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认识到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处于首位,并参与其中,提高了内部的控制和管理。然而也有很多领导更大程度上将重心放在怎么提高生产,却对影响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一些领导觉得管理好了财务部门就管理好了企业全部,觉得财务才是企业的生命力。一旦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贿赂相关人员,没有正视法律的监督和管理,导致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三)内部环境变化导致控制风险加大

当今世界已是信息技术时代,电子经营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加速了企业数据处理和营业机构分开。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强了管理运营的效果,提升了内部管理。同时,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控制设计中存在的一定隐患,很难在刚开始进行设计时就全面考虑到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实践和探索当中不断得到完善。因此企业信息化有利有弊,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审计证据,造成舞弊活动不断出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企业为了开阔市场,在推出新产品、进行新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利润,但也可能会因为偏离或影响核心主营业务造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遗留隐患。

(四)企业经营风险导致企业审计风险产生

纵观世界,美国经济萧条,欧洲失业走高,我国通货膨胀,全球整体经济并无欣欣向荣之感。而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生存和竞争上都愈发艰难,经营风险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正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的审计风险产生。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型企业基本上都将目光着眼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对经营风险的认识和研究不够深刻,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上十分不足,同时也没有投入专项经费和专业部门以及人才进行实际的风险研究和防范,进行减低或控制,风险管理意识极不专业和薄弱。同时在经营中亦存在各种隐患和不足,加重了经营上的风险,于是审计风险也随之产生。

三、企业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和权威

根据相关部门的审计工作规定,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单位,必须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从实际情况来看,独立的审计部门在企业的审计上提供了质量上的保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独立审计部门,在企业的审计工作中和最高管理层对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实施监督,但并不参与其中。

(二)加强监督力度

在企业管理中,应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严重案件审计难度大的现象,应找出其造成的原因。提高权力监督力度,重视并监督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的责任单位和负责人。若在审计中发现了问题仅仅停在曝光表面,却没有切实的解决下文,一方面让审计人员的辛苦付之东流,另一方面降低了审计人员在群众心中的威信。要让审计实际发挥对权利人的监管,将权力的监督和管理实实在在地落实。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应该加强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组织审计人员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强化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企业处在信息时代,这对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止需要熟悉财务以及审计等业务,同时应具备管理、金融、统计、计算机等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加强审计查证效率、分析力以及经济预测力。

(四)正确利用审计方式

审计人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审计方式,针对企业在内部控制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资产流动性强、企业经营情况较差、业务繁多等审计情况,提高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科学的提高样本量,增加审计覆盖面,采取丰富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

(五)提高风险管理

由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因此企业应提高风险管理以及抗风险的水平,从而达到减少风险产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小型企业应完全发挥会计在风险上的防范和研究水平,正确合理地研究市场环境变化会给企业带来的隐患和问题,以及造成的影响程度。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风险的预测能力,针对不同的风险要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并能有效地鉴别,达到防范和控制严重风险,让企业可以及时地使用丰富的方式进行预防,将可能承受的风险水平降到最低。

(六)科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想提高企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管理,进行高标准的规范并严格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应严肃处理。同时应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限制出纳者的权力,不允许其兼任企业的审计和核算工作,并倡导岗位间互相监督。还要完善财务核算审计机制,因为财务的审计核算直接影响到信息的真实与否,所以需要明确审计机构以及财务机构的独立地位和作用。确保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独立性,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在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运行更顺畅。

四、结语

总之,企业应加强审计风险的规避意识,科学运用企业审计,控制和管理好企业审计风险,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得到保障,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罗丽霞.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J].事业会计,2003(06).

[2]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1).

[3]蔡雨杉.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J].黑龙江金融,2009(29).

[4]马玉娟.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0(02).

(作者单位:江苏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常州分所)

作者:李肯登

企业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 篇2:

审计人员内部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急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理解和处理会计国际化,不仅是与解决会计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是与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我们只能科学地借鉴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会计改革,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实践,已经证明是成功的。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改制的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很多,因此,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保持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将审计推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等措施来规避审计风险就尤其重要。

当今世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竞争的压力、经营的变数、利益的驱使,容易诱发企业管理层舞弊的动因。在这种情形下,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时,大多是由一个或多个以上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或大专院校发起设立,长期以来,会计师事务所“挂靠”在发起单位之下,显然其能否做到独立就令人十分怀疑,更难以表明其所持立场的客观公证性。这种传统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事务所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国家规定所有的事务所要与原挂靠单位脱钩,向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发展。性质转变了,可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没有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去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上的需要,而是沿用和照抄西方和美国的条条和框架。甚至有观点提出,会计国际化可以直接照搬美国会计准则或者国际会计准则。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不仅脱离中国的实际,也不符合世界各国会计国际化的通行做法。就是美国也是谨慎的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关于执行国际会计准则的建议报中称,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有待验证以及缺乏全球性协调机制,美国公司不宜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也不接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据了解,该报告的建议已被美国证监会采纳。美国对于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持谨慎态度的主要理由是:(1)缺乏全球性财务会计报告基础设施;(2)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有待于进一步验证;(3)接受外国公司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会增加投资者成本。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急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理解和处理会计国际化,不仅是与解决会计技术层面的问题,而且是与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我们只能科学地借鉴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会计改革,2007年,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成功接轨的实践,已经证明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妄自菲簿、盲目崇拜。中国的会计改革不宜直接采用美国会计准则,也不宜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我国会计师事物所在改制的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很多,因此,我们要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将审计推向市场,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主体。

风险导向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概念是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提出的,事务所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它自身也是“经济人”,在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的同时,使其获得最佳的收益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目标所在。所以新形式迫切要求风险导向型审计的诞生!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出于“社会公众是注册会计师唯一的委托人”,突出了注册会计师这一职业责任的重大,所以,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而给使用人带来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及所在的事务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础上,运用抽样审计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大量的审计实务问题。因此,审计风险必然存在。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及原因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的有关责任,即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审计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而检查风险是由审计主体行为本身所造成的,因而可以由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它与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序、证据、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未遵循审计工作准则。①审计工作的不规范。在企业审计工作中,个别单位或个别审计项目取证不合法或不合规。②审计内容忽视遗漏。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工作方案考虑不周,往往会使审计存在覆盖间隙、遗漏问题和其他问题;二是组织实施中分工衔接不好,一些审计事项应查未查。③审计工作深度不够。如企业审计中对会计报表的异常项目未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忽视资产抵押、票据贴现等一些或有负债的审计,从而可能影响评价资产质量、运营状态的准确度。

(二)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就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都是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如存货审计,往往只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进行抽样,而忽视对存货的计价方法、质量、现行价格、所有权等方面进行审核,因而可能使审计人员对存货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误判。

(三)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如何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目前的取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证据要素不全,过程不清,引用法规不当;二是重基本证据轻辅助证据;三是忽视签证前审计证据的内部审核和签证后对签证意见的分析,特别是签证意见,被审单位或明确地表示异议,或含糊其辞,如“基本符合”、“确有差错”等,审计人员对此稍不留意,不及时改正即会造成风险;四是审计资源利用不恰当,如直接运用企业的自我陈述,未加以判断、分析、复核,而作为本次审计的证据。

(四)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差。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审计风险的发生。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我国审计机关组建时间不长,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上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也仍处在初创阶段。由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良,很有可能引起审计风险。

那么如何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即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避免造成审计损失呢?

二、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

1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良好的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是减少舞弊、防范控制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构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各审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的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严格审计质量考核办法、减少或消除人员误差、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2完善审计机构建设,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说,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而高质量的审计来自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审计能否真正发挥为政府和公众服务的最终作用,不仅要有完善的审计行业标准来规范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审计专业队伍。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成为推动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会计师事务所要尽可能吸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资格并有丰富执业经验和良好信誉的会计师加入审计队伍,造就一批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管理、审计、法律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需要。

3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制定颁布了42项独立审计准则及相关职业规范,基本上建立起了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的体系。注册会计师只有严格按照专业标准执行审计业务,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因此,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专业标准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吉,对控制风险尤为重要。

4保持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积极推行审计承诺制。一是谨慎选择被审单位。二是积极推行审计承诺制,与委托单位签订业务委托书。一旦涉及法律诉讼可减少口舌之争,预防和控制风险。

5运用科学审计的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质量。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每个审计人员都要牢固树立审计风险意识。而要认真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监督评价并重,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审计方法上,可以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各种测试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

6购买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经济责任,更加大了其执业风险。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执业质量差、经济实力弱,承担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有限。推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可以互助互保,共担风险,大大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购买执业责任保险一直是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抵御风险的重要措施,我国的职业责任保险虽刚刚起步,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必将在推动我国的审计事业发展、降低审计风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7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审计人员人身侵害。审计的职业风险还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审计机关是经济监督执法部门,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审计力度的不断加强,必然会涉及到被审单位、个人的经济、政治利益,尤其是审计人员参与查办大案要案,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审计人员和家属受到威胁伤害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增强审计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审计工作方法,注意工作的隐蔽性和保密性,保护自身安全,降低审计风险。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加快,企业、政府和公众对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及时提供更多的新形式的会计服务,这对审计准则、标准和技术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与审计能力所达到的程度之间有一个期望差。审计由于所应用的工具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及其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影响,使它在满足公众需求方面,始终处于被动位置,这也使得审计人员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如何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他们所能接受的水平内,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对规避审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一)树立风险观念。我国的审计人员数量虽多,但层次不高,即使有会计证的人员,但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挂靠体制也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不求发展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把思想转变过来,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对审计的要求,增强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三)提高执业水平。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对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作者:巩志宏

企业审计人员审计风险论文 篇3:

系族企业审计风险浅析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资本市场上系族企业作为企业发展扩张的形式被广为效仿,同时系族企业关联关系、多元化经营而产生的会计舞弊也层出不穷,这使得系族企业审计工作困难重重,审计风险加大。本文通过分析系族企业特征和审计风险,探讨减小系族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系族企业 关联交易 审计风险

0 引言

系族企业,实务中多指由一个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以金字塔式的控股结构通过快速扩张来直接或间接地拥有多家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组织形式。系族企业自产生以来,在发展中体现出三大特征:其一,在股权结构方面,系族企业股权通常比较分散,这为其以较低的成本建立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提供了契机;其二,在盈利结构方面,系族内的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中非主营业务的部分占有较大比例,系族内公司更倾向于通过非主营利润来提高公司盈利。其三,在股利行为和融资方式上,系族内部的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系内公司更倾向于股票股利,不倾向派发现金股利,即便派现也往往是与股票股利结合以满足配股要求。

1 系族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如下: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的,由于系族企业集团内关联关系的复杂性和业务经营的多元性,加之其舞弊动机的隐蔽性,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大。目前,系族企业审计风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2.1系族企业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其一,固有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就系族企业而言,其一般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存在,规模相对较大,并且系族内企业都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推动了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因而不符合固有风险的前提假设。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系族企业内普遍建立起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其是否有效执行需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审查。当系内企业内控制度形同虚设时,就要关注固有风险。其二,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重大错弊不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和纠正的可能性。一方面,系族企业内少数股东的控制和系内企业的资产转移和利润转移非常隐蔽,其控制风险也相对较高。对于系族企业内频繁的非公平的关联交易行为,内部控制并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此时控制风险就很可能产生。另一方面,系族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使得主营业务与非主营业务的界定存在难度,系族企业就可以通过大量非主营业务盈利,而非主营业务是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执行时较难突破之处,加大了系族企业审计的控制风险。

2.2系族企业审计的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系族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迅速扩张基础上的,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系族企业内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高度分散化,为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创造了契机。很显然,系族企业利用其庞大的控制链条,通过关联方购销、无偿占用关联方的资产、转嫁费用负担等手段调节其报告业绩,尤其是在复杂的控股关系下,系族企业内各子公司之间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未予抵消而导致的虚列盈利形成舞弊现象很普遍,也使审计程序的执行未能完全发现重大错报或漏报,加大了审计风险。

2 降低系族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

2.1 系族企业应切实承担会计责任

第一,系族企业应完善系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系族企业由于控股关系复杂,控股链条长,需要建立一个切实有效的内控体系并严格执行,以避免经营的混乱和错弊。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在审计委员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提升系族企业自身的形象。第二,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建立健全系族内部法规制度。尤其是要建立一套内部审计制度并有效实施,为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供必要且真实的帮助。

3.2会计师事务所应履行审计责任

第一,注册会计师应明确审计重点并以此为导向开展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除了要提高风险意识外,还应抓住系族企业的重点审计领域,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系族企业的审计方案并切实执行。如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联交易,通过严格的风险评估程序,实施必要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等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第二,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要加强与特定领域专业的合作。注册会计师在面对系族企业多元化业务时专业知识毕竟有限,此时除了要与公司治理层沟通外,还应询问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等不同层级的雇员,获取对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有用的信息,减少审计困难,提高审计质量。第三,注册会计师要详细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在对系族企业内部的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要详细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一方面确定公司的控股性股东,并在具体审计时高度重视控股性股东之间的交易;另一方面识别其是否拥有异常子公司、内部控制部门是否形同虚设等情况。第四,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素质,追求专业化和行业化。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应掌握与客户所在行业及企业相关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此外,还要实现独立审计队伍的优化组合,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单一财会型人员的结构,招聘一些法律、工程技术、计算机等非会计审计专业的人才,并对项目审计小组进行科学配备。

3 结语

系族企业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与主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但并非不能控制。可以通过把握系族企业特征及存在的审计风險,在审计时抓住审计的重点领域,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把握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避免只追求形式上的合规而忽视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领域。总之,从多方面着手,对审计风险加以识别、控制和防范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系族企业在我国正以蓬勃的气势发展,随着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的完善,系族企业的审计风险将会得到控制,系族企业的审计会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宁向东、陈 宁.系族企业的特征——一个初步描述,财经问题研究.2005(4)

[2] 王峰娟、葛敬月、陈利花.“系族”上市公司审计风险分析,财会通讯.2007(5)

[3] 巴曙松、伍刚、陈华良.中国“系族企业”金融之殇,资本市场.2005(09)

[4] 师文涛、密士鹏.系族企业集团融资财务困境浅析,证券投资.2011(06)

[5]张洁.企业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审计广角.2013(08)

[6] Fried Claessens、Stijn、Simeon Djankov、Larry H P Lang.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

作者:王波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