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

2022-04-22

编者按农家书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迄今为止,仅湖北一地已经建设了29148家农家书屋,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2015年8月,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人员实地调查了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试图“解剖一个麻雀”,以期豹窥一斑湖北省乃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 篇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用途就是抗旱、排涝。其养护、维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功效发挥的程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已经持续了约五个年头,资金的投入可想而知,但是,仍有许多地方对已改建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严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致使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仍处于高投入、低效率状态下运行。如何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解决好该工程永续利用的问题,真正使其成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保障。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主要原因;解决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治水一直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重要事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运行,发挥其应有效益,是节约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建设上重投入轻管理

一些地方从发展本地经济的愿望出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搞建设,把重点放在工程建设上,对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管理工作弱化,致使一些工程不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缩短了工程使用寿命。特别是一些小型工程设施,维护维修不及时,时常出现毁坏等现象,导致部分设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2.群众对工程的管理、维护认识不够

当前,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现实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矛盾,农民群众对工程的管护工作支持配合不够,还有个别群众为自身利益对工程设施随意毁坏。

3.管护主体不明,职责不清

工程设施建完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受益群众、基层组织共同管护的局面。但在现实中,管护各方由于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去管理,从而形成地方政府无法管,受益群众不愿管,基层组织无力管的窘境。一旦工程设施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再加上管护不力,就会使工程设施毁坏无人管,修复无人问,造成建设资金很大浪费,工程长久效益难以体现。

4管理经费无保障

在工程兴建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建成运用后的运行维护经费,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资金积累,加上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实际收入下滑,融资渠道减少,使工程管护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致使工程设施负荷日益加重,也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造成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不力的主要原因

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往往是大旱大涝当前时领导重视,风调雨顺时则很少有人问津,有些领导把工程建设当作招商引资看待,视作"政绩工程"、"参观工程",只重视样子,不重视实用。工程建成后无人管、不愿管就成为很自然的事。

2、农民群众知识面窄、对大自然认识不够

近几年连年干旱,大部分农民群众认为一些农沟、干沟等排涝工程占地多、又不利用、太浪费,便填沟成田,村干部思想又麻痹,这样一旦遭遇大雨,便可造成涝灾。

3、农民群众对工程管理认识不高,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农民群众是工程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应该是工程管理的主体,但他们认为工程建设是国家投资兴建的,管理不管他们的事,缺乏有效配合,自发性、自觉性管理就无从谈起。

4、管用机制不活,产权不明

工程完工交付使用后,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使用权属于村及基层组织和受益群众,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使工程设施的归属感不强,造成责权利不明,机制僵硬不活,导致工程有人用,无人管。

三: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加强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工作,改变以往那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安全管理,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者人为破坏。一方面要加强《水法》⑩的宣传,使水利为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加大水利执法力度,打击各类水事违法案例。对重点工程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1.各级政府要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明确其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投资管理主体地位。

通过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来落实编制财政预算、划定管理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管理网络等具体任务的要求。加强乡镇水务管理队伍建设,指导村组加强农田水利管理与维护;对于跨乡(镇)村的河流、沟渠、塘坝等区域性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县、乡(镇)政府组织受益乡村或村村自愿组合开展相互协作。

2.创建产权明晰的农村水利社会化管理体制。

应加快乡村组织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或模式,成立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小组,形成"水利站+管理大队+管理小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网络,积极倡导农户参与农田水利的管护工作。组建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民水务员队伍,赋予其一定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筹劳中必须遵循原则和事项范围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制度措施,实现村级民主方式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

3.加大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和加固力度。

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更新改造力度,这是解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的根本出路。对毁坏的水利工程或年久失修的工程要及时上报水利站,水利站结合实际情况,能够自行解决的,要抓紧修复,使其重新發挥作用,对不能自行解决的,向上级上报工程计划申请资金,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以往的组织方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已经落后。制度缺失、政策失误导致市场失灵、政府缺位、体制不活、机制不畅等弊病是其处于滞后、无序甚至荒废状态的主要原因。2011年中央1号文件鲜明提出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把农田水利作为要突出加强的第一薄弱环节,明确要求农田水利建设。这是针对我国农业和水利的突出问题、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戴丽华.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 《华章》2013年21期

[2] 王静 李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4年第6期]

作者:许文瑞 刘亚晶

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 篇2:

鄂西北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

编者按 农家书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迄今为止,仅湖北一地已经建设了29148家农家书屋,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2015年8月,湖北省编辑学会学术研究工作委员会组织研究人员实地调查了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情况,试图“解剖一个麻雀”,以期豹窥一斑湖北省乃至全国农家书屋的发展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摘 要] 以十堰市张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为例,从管理人员、运营保障、影响力三个方面调查、分析鄂西北农家书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拓宽管理员来源、吸纳社会公益力量、拓展农家书屋功能、建设数字书屋的角度提出对策,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 农家书屋 可持续发展 数字书屋

Stud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Library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Le Zhengfan Yang Dand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Key words] Village libra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igital village library

农家书屋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2012年9月27日,在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宣布农家书屋建设目标提前三年完成任务。从2007年起,农家书屋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在不同地区其发展情况仍有较大差异。农家书屋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其充分发挥文化服务功能的关键。

张湾区是198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辖县级区,位于秦巴山区十堰市城区的中西部,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张湾区版图面积65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万人,辖8个乡镇街办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工业新区、69个行政村。十堰市张湾区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的重点县市区,在从农业化的小乡村走向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过程中,张湾区农家书屋承载了农民、工人、库区移民等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肩负了传播科学知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助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多项使命,其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此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1 农家书屋现状

从2008年至2012年,十堰市张湾区在69个行政村和6个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共建设农家书屋75家,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张湾区农家书屋进入常态化的运营轨道。

1.1 建设方式

在建设方式上,主要有共建、自建两种方式。共建主要指村负责场地、桌椅、书柜等配套设施,图书由上级新闻出版部门配送;自建主要由村负责场地、桌椅、书柜、图书等全套设施,上级补助1.5万元。在张湾区全部75家农家书屋中,共建49家,自建26家。建设初,每个农家书屋都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图书1500册,光盘100盘,报刊20种。

截至2015年初,张湾区农家书屋已拥有政经、文化、科技、生活、少儿、综合类藏书18.8万册,辖区读者免费借阅9万多人次/年。

1.2 制度保障

对农家书屋建设,张湾区结合省、市新闻出版部门的相关要求,独创性地提出了“十有、七统一、六个结合”的目标。“十有”即:有不少于30平方米的房子、有不少于1500册的图书、有不少于5种的报刊、有书柜、有桌椅、有照明设备、有电视机和影碟机、有专兼职管理员、有各种规章制度、有活动记载。“七统一”即:统一书柜、统一阅览桌椅、统一制度上墙、统一档案盒、统一有电视机VCD、统一报刊架、统一农家书屋标识。 “六个结合”即: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文明行为养成结合、与科技培训结合、与法律普及结合、与婚育新风结合、与和谐邻里关系结合。

1.3 管理人员

在管理人员方面,张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均为兼职,一般由村上负责妇女、共青团、工会工作、计生工作的村两委委员分管,部分地方由大学生村官或者网格员[1]负责。书屋管理员一般为1名,人员不稳定,流动性较强。

1.4 运营维护

张湾区农家书屋一般设在村委会会议室或村民活动室,部分建在村民较为集中的村小组。农家书屋的场地、桌椅等基本设施一般由村上提供,并负责日常维护,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一般由上级新闻出版部门负责。

2 农家书屋运营的主要问题

农家书屋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人、财、物的支持,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稳定而充足的经费来源、完善的配套设施。除此之外,农家书屋提供的各项服务是否切实有效决定农家书屋的运营效果。通过对张湾区农家书屋的调研,笔者发现农家书屋的运营保障还不健全,常态化的工作举措并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

2.1 管理人员流动性强,专业素质欠缺

此前有学者对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管理模式的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多为义务性服务,人员不固定,没有劳动报酬,造成管理人员基本专业知识缺乏,责任心不强[2]。赵秀清等学者也指出书屋管理员大多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对书屋管理知识了解不多,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3]。

同样的现象在张湾区也不鲜见。首先,张湾区农家书屋管理员均为兼任,多由村上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村委会委员兼任,虽然经过多次专业培训,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很难全心全意顾及农家书屋的工作,在笔者走访时,农家书屋“铁将军”锁门的情况时有发生。

其次,部分农家书屋由大学生村官或网格员负责,这些村官或者网格员往往工作时间不长,对农家书屋工作并不熟悉,缺乏专业知识,常常对图书分类、借阅和管理一头雾水,加大了农家书屋的管理成本;频繁的工作调动,更造成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不稳定性。

2.2 图书投入不足,运营缺少保障

虽然经过数年发展,农家书屋的图书得到不断丰富,但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保障,张湾区农家书屋图书的更新时间、次数和数量并不固定。例如:农家书屋配备了出版物需求登记本,但效果并不明显,需求图书并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村民读书的需求和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农家书屋“吃不饱”的现象突出。

杨思洛、卢亚飞、颜琼英等在对全国8省20县的农家书屋调查后发现,89%的被调查书屋年经费在4000元以下,管理人员和办公经费比例较低[4]。华瑛等学者指出,农家书屋后续配套资金较少,导致书屋后期维护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缺少应有的经费保障[5]。

另一方面,村上的发展条件制约了农家书屋的发展。在张湾区,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村,往往能提供较大的书屋场地、较为丰富的配套资源,保障日常的维护开支;而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书屋的位置相对偏僻,条件相对较差,日常管理也相对缺失,制约了村民读书看书的热情。

2.3 农家书屋吸引力降低,难以满足阅读需求

农家书屋建立以来,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量仍然巨大,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5%,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则高达72.3%[6]。表明农家书屋所提供的阅读服务功能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阅读需求,农村居民对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等各类文化活动、文化服务具有较高的期盼。

以张湾区农家书屋借阅量比较显著的寒暑假以及春耕秋播的时节为例:寒暑假主要的读者是中小学生,借阅图书以文学类和少儿类为主,同时不乏家长到书屋为孩子借书。春耕秋播时节主要读者是中年农民,主要借阅以科技类关于种植和养殖的图书,20—30岁青年读者数量较少。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农家书屋图书更新慢,限制了村民对农家书屋的长期利用。部分读者反映农家书屋的图书专业性很强,但是更新太慢,部分内容已经与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笔者在农家书屋的借阅登记本上也发现,从2010年至今,农家书屋的图书借阅量逐年下降,部分农家书屋2015年至今半年的借阅量只有个位数。

另一方面,农家书屋的功能过于单一,使农家书屋的作用固化,进一步导致农家书屋吸引力降低。在如今网络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各种信息平台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农家书屋成为文化生活中众多选择之一,已经不再是人们读书的必须选择,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3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针对农家书屋人员素质不高、保障投入缺乏、吸引力降低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主动利用社会资源,拓宽管理员选拔途径,充实书屋资源,拓展书屋功能,要将农家书屋建设为公共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3.1 拓宽管理员来源,调动书屋活力

农家书屋管理员是农家书屋的直接负责人,是农家书屋与读者之间沟通的纽带,管理员是否尽职尽责决定其能否调动农家书屋的活力。目前以兼职管理员为主的书屋管理员队伍,面临着精力较分散,专业素质缺乏的困境。任宪俊等指出对农家书屋管理员应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就图书的采编、排架、借还、保管、流通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7]。也有学者提出要保障管理员队伍的待遇,例如游青青等提出,以适当的薪酬待遇通过招聘的形式选聘图书管理员[8]。

笔者认为这都无法解决管理员实际面临的身兼多职的问题,并没有减轻图书管理员的负担,与其在有限的村干部中赋予重任,不如拓宽管理员的来源,让真正有精力有素质的人担负起农家书屋的管理任务。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办发[2012]46号)指出,充分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选择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文化员等担任管理员,加强对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例如,黑龙江省推行的“五老”选聘法,重点从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乡绅”中选聘管理员。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者都是农家书屋合适的管理员。同时,鉴于大多数农家书屋阅读高峰与学生寒暑假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相重合,农家书屋可以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招募一批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开展农家书屋相关活动。另外,引入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农家书屋的管理,亦是值得尝试的选择。

3.2 引入社会力量,扩充书屋资源

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主要包括共建、自建和援建,其中援建即是引入社会力量对农家书屋的建设给予援助,不过援建在农家书屋的建设模式中,并不常见。农家书屋的建设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中央财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安排,按每个农家书屋每年2000元的资金标准(中央财政补助1000元、省财政配套1000元)进行出版物更新补充。但是农家书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和村上自筹显然仍是远远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不仅会影响农家书屋的发展,同时限制了村民的读书热情。

根据中央8部委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农家书屋的建设思路鼓励社会捐助: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工程,鼓励国内外各界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捐助,扩大投资来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实施方案中提出:捐助人可根据公布的农家书屋建设规划、资助标准,自主选择捐助对象,通过指定的慈善公益组织和农家书屋工程组织机构,统一安排落实。李英等学者提出建立“政府投资主导下的多来源灵活经费投入机制”[9]。

笔者认为,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拓宽书屋的建设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入社会公益性力量。一方面,可以由政府或者社会公益组织募集图书、设施捐赠给农家书屋;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农家书屋的平台,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例如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扬帆计划捐书项目通过捐助课外图书、举办夏令营,帮助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公益组织“新公民计划”开展的“未来国流动儿童阅读嘉年华”活动致力于帮助流动儿童爱上阅读,学会自主学习。其他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助学、扶贫等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农家书屋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参与农家书屋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公益性组织管理的先进做法传递给农家书屋,有助于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农家书屋可以为公益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平台,而公益性组织又将拓展农家书屋的资源,更大地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

3.3 丰富活动形式,拓展书屋功能

农家书屋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农家书屋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各级主管部门。比如全省开展的“我的书屋,我的梦”农家书屋主题活动、农家书屋“书香门第 耕读人家”评选和阅读展演活动等,这都有助于拓展农家书屋的影响力,提高村民对于看书读书的认知度,但目前的活动形式主要以比赛竞赛、评比表彰为主,相对单一重复。

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平台优势,将农家书屋建设与各类活动相结合,拓展农家书屋的功能。例如张湾区花果街道丁家村将农家书屋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相结合,周一至周五下午放学后将本辖区中小学生接到农家书屋完成家庭作业,开展娱乐活动,对孩子进行公共安全、文明礼仪知识普及等教育,在全市开创以书屋为阵地的“四点半学校”试点。2014年5月10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与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省“农家书屋科普示范行动”,实现全省农家书屋和农村科普组织的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这正是拓展书屋功能的有效尝试。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农村公共图书馆存在服务功能上的重合,金武刚提出“要将农家书屋纳入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建设主体合一,经费统筹使用、设施统一管理、服务统一规范、人员统一培训”[10]。十堰市张湾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家书屋的扶持,配合市图书馆汽车图书馆经常开展免费送书进社区、进农村业务,将市中心书库的60万册藏书与农家书屋的藏书融为一体,为有需要的农家书屋配送流通图书15000多册,拓宽了农家书屋的图书容量。

因此,以各类宣传、评比、竞赛活动为抓手,结合“四点半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行动,整合科协、广电、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促进与地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联动,将大大增强农家书屋的容量,拓展其功能,使农家书屋作为公益活动的共享平台发挥重要作用。

3.4 推进数字书屋发展,提升书屋容量

2012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上,原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将“数字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今后农家书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2013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13]7号)提出,为进一步丰富农家书屋出版物资源,有关地方可因地制宜建设数字农家书屋。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下发了新出农字[2014]4号《关于填报2014—2015年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计划摸底调查表的通知》的文件,拟对各地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计划进行摸底,研究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文件要求以地市为单位初步测算拟建数字农家书屋数量,并合理规划建设区域,重点加大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支持力度。文件指出,数字农家书屋建设采用的模式主要包括卫星、互联网、有限电视等几种模式。文件说明,各地在保证传统出版物按规定配备的基础上,可安排一定比例出版物补充资金用于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鼓励自筹资金。

不过,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拓展,大部分农家书屋尚未具备数字阅读的条件。笔者认为,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应该包括数字阅读、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信息交流三个方面,数字阅读即阅读载体数字化,包括电子书、手机报等;数字化管理则是采用一套数字化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农家书屋的管理,实现农家书屋图书和借阅信息的数字动态管理;数字化信息交流,则是在农家书屋之间以及农家书屋和上级之间通过数字化交流,实现图书信息和阅读需求的即时上传和汇总,提高农家书屋的管理效率。

数字出版是大势所趋,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升级,也必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变得愈加紧迫。构建一个完善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使农家书屋的数字化建设事半功倍。

4 小 结

李国新教授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应低成本、高效益、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11]。农家书屋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在设施设备、服务功能、活动体系上不断创新。农家书屋不仅仅是农民朋友读书用书的平台,更应该成为更广范围的公益性活动共享平台,通过引入社会公益性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拓宽管理人员招募途径,在数字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功能,拓展活动形式,打造基于农家书屋的综合性服务体系,给予农家书屋新的活力,实现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1]网格员是在城市网格化管理中由政府招募的,负责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区(村)居民的基层工作人员。十堰市网格员由综合治理办公室主管,主要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上报,协助做好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环境卫生、食药品安全等工作。

[2]王频,喻又进,胡兴荣. 西南地区农家书屋管理模式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1(12): 41-44

[3]赵秀清. 浅谈农家书屋的管理[J].大众文艺,2014(15): 220

[4]杨思洛,卢亚飞,颜琼英. 农家书屋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8省20县(市)的调查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8): 102-106

[5]华瑛.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农家书屋[N].云南日报,2015-06-17

[6]息慧娇.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在京发布[EB/OL].[2015-04-20].http://cips.chuban.cc/yjsdt/201504/t20150420_165698.html

[7]任宪俊. 加强“农家书屋”科学管理与利用的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233-234

[8]游青青. 农家书屋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J]. 贵图学刊,2014(2): 18-19

[9]李英. 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 104-107

[10]金武刚. 农家书屋与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 84-92

[11]姚秀敏,樊会霞.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2012(22): 92-95,54

(收稿日期:2015-11-01)

作者:乐征帆 杨丹丹

新农村建设因素分析管理论文 篇3:

面向现代化的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研究

摘要:分析了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剖析了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概括了我国农村住宅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现代化的农村住宅集约开发模式,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住宅;现代化;集约建设;模式

A

On Modernization-oriented Rural Residential Intensive Construction

ZOU Shi-xiang1, MAO Shu-ling2 (1.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2.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2)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ial; Modernization; Intensive construction; Model

作者简介 邹世享(1965- ),男,湖北公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 2014-12-02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过程: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工业化、都市化。农村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化为视角建设新农村,必须推进农村住宅集约建设。

1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1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的目标,也是面向现代化的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当前不少农村地区在乡镇规划的前提下,开展的小康村镇、文明村镇建设,首先就是在农民居住方面提出的规范化、一体化、美景化要求,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村容整洁形象。但这些地方追求的是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存在不少问题:违背农民意愿;不考虑每户农民的经济状况,强迫大拆大建;没有将农村住宅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联系起来,有违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以农村住宅集约建设为手段,在科学地做好乡镇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提供财政支持,注重对农民的引导而非强迫,通过优先建设城镇住宅区、中心村镇农民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培训,吸引农民到城镇和中心村庄集聚,这不仅能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农村住宅集约建设为重要支点,在农民集聚的城镇和中心村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使更多的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1.2 是保护耕地红线的有效途径

“18亿亩”耕地红线,是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安全的生命线。现在国家强调严格保护耕地,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先补后占。但同时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化解这一矛盾,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就是有效途径。

据全国土地利用开发状况调查,全国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高达190 m2,超过规定最高标准150 m2的27%,共占地340万hm2,在非农业用地中农村居民点用地2 346万hm2,人均为272 m2,城镇及工矿用地186万hm2[1]。这就为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提供了巨大空间。

通过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可以将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腾退旧宅基地占补挂钩,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同时,还可以将农村腾退旧宅基地整理复垦为耕地,增加耕地总量,保证粮食安全。

2 农村住宅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体制的转型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坚守耕地红线的任务更加艰巨,宅基地管理法制建设滞后日益显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大力推进,农村住宅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日益重要。但是,目前农村住宅管理的状况不容乐观。

我国农村住宅管理的一般状况,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对22 108万户农村居民的调查,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28 m2,拥有1处住宅的20 450万户,占92.5%;拥有2处住宅的1 421万户,占6.4%;拥有3处以上住宅的77万户,占0.4%,超占多占宅基地的现象在各地都是突出现象。典型地区的住宅管理状况也类似,据浙江省海盐县的调查,2008年全县有行政村103个,有大小居民点3 146个,共有闲置住宅629宗,面积50.67 hm2,一户多宅数210宗,多置住宅280宗,在城里购房农户2 247户,农民宅基地人均用地面积245.7 m2,大于浙江省107.63 m2/人的平均水平。农村住宅管理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农村住宅建设散乱,不利于农村向城镇化发展

由于农民建房缺少村镇建设规划的引导,农民建房随意性大,布局分散、结构各异,“空心村”大量出现,“农村宅基地总量大、面积超标、乱占耕地时常发生;农村空置宅基地比较多,‘空心村’普遍存在[2]。”导致农村土地浪费严重,村容村貌差,缺乏基础设施。农村宅基地分散,农民建房各自为政的状况,不利于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不利于集约用地和城镇化在农村地区的拓展。

2.2 农村住宅管理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农村住宅管理没有独立的法律制度条例,都分散在土地管理的综合法律规范中,加之全国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执行尺度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如农民超占宅基地、隐形流转宅基地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宅基地面积大小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自行规定,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并且农民建房的审批、监督程序不严密,农民往往超占宅基地,随意扩大道场、宅院,一户多宅,建新不拆旧,改革开放中有不少农民进城务工,有的已在城市购房安家,但仍不愿退出农村的宅基地[3]。同时,农民之间不经过村集体和村民大会,不申报的隐形宅基地流转现象也很普遍。

缺乏市场化的筹资机制,农村宅基地整理资金不足。农村宅基地整理和居民点集聚都需要大量资金,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农民自己积累,都难以承担。旧房拆迁、土地整理、道路、供水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财政补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太大,配套资金不到位,对农民迁入新村点建房缺乏激励措施,特别是资金补助和宅基地整理标准偏低,影响了农民拆旧建新的积极性,导致农民集约建房进展缓慢,也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2.3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引导不力,影响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

对农村住宅整理重视不够。当前农村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干部,对抓经济指标比较重视,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对农村社会管理重视不够。就是在土地管理中,也是侧重于保护耕地、农业用地的流转,对宅基地的开发、整理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没有从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确保耕地红线的角度,提高农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度,切实加强农村住宅开发、整理。

依托村镇建设规划引导、约束住宅集约建设的作用发挥不够。村镇建设规划是农村住宅建设的“龙头”,对农民建房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建设不重视规划的引导作用,农村建设规划滞后,缺乏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耕地整理规划等,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国家重视和强调了农村的规划建设,农村规划建设开始起步,但村镇建设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还存在不少问题。

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耕地整理规划等规划的制定和监督执行工作中负有重要责任,要不断强化各级政府的监督、服务职能。科学而求实的村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引导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整理,而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工作,又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由此,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就成为推动新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3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现代化取向因素分析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对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农村住宅集约建设这个支点,撬动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由传统农业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的演进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4]。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有利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从而推动承包地流转,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合作社集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3.2 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就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由分散居住走向集聚居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更加丰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能够直接引导农民向小城镇、中心村庄集聚居住,在住宅集约建设过程中,就要优先建设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农民集聚社区,有利于环境整治,生活废水、垃圾处理,美化环境。为农民书屋、文化娱乐场所建设提供了空间,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事业发展。住宅集约建设带动了城镇和中心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

3.3 农民现代化 农民现代化就是塑造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的过程。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首先就要求农民具有现代观念,乐于接受生活方式的改变。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种田能手,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需要通过培训,使脱离农田的农民掌握一种专门技术、会经营、了解市场,具备在城镇二、三产业部门就业的能力,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会有较大的提高。从而通过农村住宅集约建设这一纽带,不断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4 面向现代化的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模式构建

按照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笔者设计了三种住宅集约建设模式,即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房产模式、放弃宅基地+经济补偿模式和宅基地置换+自建住宅模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模式的10个构成要素。下面从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类型两方面作简单的介绍。

4.1 住宅集约建设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

结合住宅集约建设的现代化取向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把构成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模式的要素分为10个,并按照10个构成要素在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实践中影响度的差异,分为三类:基础要素、辅助要素和关键要素,下面分别予以具体分析。

4.1.1 基础要素。

基础要素是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基础要素至少由三个影响因子构成,即科学规划、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

科学规划是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导向标”,住宅集约建设有赖于科学规划。现在党和政府十分强调农村规划的“龙头”地位、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农村规划包括省级、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建设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以规划引领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有序、规范推进。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整理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村住宅管理法制建设的一个难点。这里强调的流转必须是在遵守《土地管理法》中“一户一宅”基本原则下的自由流转。目前需要突破的是“农村集体土地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的法制障碍,实现跨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直至跨越省级界限流转,才有利于住宅集约建设。

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各级农村主管部门的艰巨任务,农村宅基地集约开发需要大量建设资金,个人和企业难以承受。产业化经营是强调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只有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法制的约束作用,又以公司化形式,开展产业化市场运作,发挥市场调配资源的功能,才能有效推进宅基地集约开发。

在乡镇一级由政府主导成立农业开发公司,构建政府—农业开发公司—农民三者互动的住宅建设产业化经营模式(图1),经营包括宅基地流转开发、承包地流转经营等业务,有利于整合国家下拨的支农资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促进不同地区住宅集约建设的协作交流,提高农民的公信力,保证住宅集约建设的顺利推进。

图1 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模型

政府主导还要求建立规范、统一的土地使用登记制度。只有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化、信息化土地使用登记、颁证制度,才便于土地使用权确权工作,规范宅基地流转秩序,方便宅基地跨区域流转确认,为与户籍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创造条件。

4.1.2 辅助要素。

辅助要素是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充分条件,影响住宅集约建设的进程。辅助要素主要有三个:公共服务体系集约程度、居住环境和户籍制度改革等。

在农村住宅集约建设中,辅助要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具体来说,公共服务体系集约程度包括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生产、生活有关的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等公共服务机构在农民集约居住的城镇或中心村集中的程度。居住环境指农民集约居住区周边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道路)水平。户籍制度改革指城镇户籍放开,接纳农民向集约居住区落户的户籍政策导向。

在规划的城镇居民区和中心村居民点,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居住环境比散居时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比较齐全,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农民到居住的城镇和中心村落户。这样才能极大地调动农民向规划的城镇居民区和中心村居民点集约居住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发展。反之,辅助要素不能充分调动农民向城镇居民区和中心村居民点集约居住的积极性,就会阻碍农村住宅集约建设。

4.1.3 关键要素。

关键要素是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充要条件,决定住宅集约建设的进程。根据对住宅集约建设的现代化影响要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4个宅基地集约开发模式建构的关键要素:城镇房产因素、资本化、城镇就业机会、原有宅基地价值等。下面对4个关键要素的基本含义和作用进行具体分析。

城镇房产因素包括房产价格和地理环境。结合当前的实际,城镇住宅房产的市场价格,对住宅集约建设的导向作用更加突出。在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城镇住宅房产作为关乎民生的商品,价格变动比较明显。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商品刚性需求的不断增加,城镇住宅商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从大城市的飞涨扩展到中小城镇房价的攀升,迫使党和政府屡出重拳,调控城镇房价,大力加强保障房、安居房建设,保障住房民生。城镇房产价格的变动对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影响巨大。城镇房产价格较低,在农民收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农民通过集约开发置换城镇房产的成本较低,农民就会愿意到城镇置换或购房居住,如果城镇房产价格较高,农民置换或购房成本高,农民就不会积极到城镇置换或购房居住。

资本化,农村住宅集约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是毫无疑问的。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投入宅基地集约开发,既解决农民的住房需求,形成社会效益,又能为地方政府、农民和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资金就转化为资本,故称为资本化。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资本运作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资金,包括《土地管理法》规定的耕地补偿费(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危旧房改造费、宅基地整理补助费、拆迁补偿费、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金等;二是建设用地开发收入;三是社会资金。

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也需要整合,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资金来自于财政、发改委、水利、教育、农业、建设、国土、交通、林业等各个部门,这些部门在项目的选取上往往各自为政,遍地开花,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规划,也缺乏对农民意愿的了解[5]。这些来自不同部门的支农资金,可以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将其中有关农村住房建设的资金,以规划为引导,在村一级进行有效整合,优先投入农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上,促进设施共建共享,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城镇就业机会。城镇特别是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增加是农民是否进入城镇集聚居住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已成为农民返乡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的重要载体。2008年底,全国县城和建制镇人口2.57亿,占全国人口比重的19.4%[5]。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当地的工业化程度,推动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提高就业水平,真正做到离土又离乡。

原有宅基地价值是指原有宅基地的土地价值。农民原有宅基地价值大小可以分为三种具体情况:第一,原有宅基地距离城镇空间位置较近,进行工商业开发的价值大,原有宅基地价值就大,农民获得的征地拆迁补偿金额就会比较高,农民通过集约开发,置换城镇房产的成本较低,也就能够吸引农民到城镇或规划的中心村集约居住。第二,原有宅基地有利于耕地集约整理,政府提供的耕地整理补偿费高,原有宅基地价值也会比较大。第三,原有宅基地处于国家或当地政府工程项目征地范围内,征地补偿费高,置换或自建住宅的成本就会比较低,农民到城镇或规划中心村集约居住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反之亦然。

4.2 住宅集约建设模式的类型分析

在分析农村住宅集约建设模式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和构成要素在住宅集约建设实践中的不同作用,笔者将农村住宅集约建设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房产模式、放弃宅基地+经济补偿模式和宅基地置换+自建住宅模式。每种模式各包括基础要素、关键要素、辅助要素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对三种模式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4.2.1 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房产模式。

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房产模式是指农民以原有宅基地按照约定条件置换城镇或中心村房产。具体来说,可分为两种形式,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住宅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住宅+产业用房。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住宅的农民可以自我经营或流转承包地,一般不会放弃承包地使用权。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住宅+产业用房的农民可以在城镇就业或创业,一般不会自我经营承包地,但可以流转承包地经营权获得收益。

这种模式适合的人群较多、范围较广。农民还可以在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住宅或置换产业用房两种方式中选择。一般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对选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宅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宅+产业用房,在农村经济不够发达,特别是二、三产业不够发达的地区,农民多选择以宅基地置换中心村住宅,自我经营或流转承包地经营权以获得收益。

4.2.2 放弃宅基地+经济补偿模式。放弃宅基地+经济补偿模式就是户口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放弃原有的宅基地,并且放弃在本集体经济组织享有无偿分得一处宅基地的资格,也就等于放弃在我国农村范围享有分得宅基地的资格(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农民只能在自己户口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偿分得一处宅基地),而以一次性经济补偿代替。经济补偿数额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开发公司对原有宅基地的评估价值商定。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放弃原有宅基地及无偿享有宅基地的资格,无偿分配宅基地,是我国农民的福利性保障,没有了农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市民后,就自动失去了这一项福利。所以,能够放弃原有宅基地的农民,即使还具有农民身份,一般来说,已经不在集体经济组织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是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就业,并且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经济收入。这种模式适用于已经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具有稳定收入、稳定工作岗位,已经或者准备在城镇买房居住,具有农民身份的城镇居民。

在我国农村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较早的东部地区,以及其它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运用这一种模式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住宅占地,为增加耕地面积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提供了可能。

4.2.3 宅基地置换+自建住宅模式。

宅基地置换+自建住宅模式是指以原有宅基地置换当地政府规划的城镇住宅区或中心村庄内的农民居住社区或围绕中心村庄布局的居民点内的宅基地,农民自己筹资建造住宅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保证宅基地向规划区域集聚外,农民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建造住宅的空间上要求集聚,时间上不一定集中安排,可以根据农民建造、修缮房屋的周期,循序渐进地实施。

政府在这一种模式推进过程中的主要职能是,做好村镇建设科学规划,以规划引导、约束农民向规划住宅区域集聚;引导农民自建多层楼房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先期投入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美化,吸引农民到规划区域集聚居住。

这一种模式适用的范围比较广,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可以实施,这也是大多数农民乐意接受的住宅集约建设模式。采用这一种模式的农民,大多数都是从事农业生产,既不离土也不离乡。所以,在这一模式的实践中,政府部门的规划一定要实事求是,照顾农民的生产需要,居民点设置不能离农民承包地太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 ,也要尽量将路面硬化延伸到农民承包地附近,为农民机械化耕作、机车通行创造便利条件,农民才会真心乐意接受这种住宅集约建设模式。

在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实践中,以上三种模式是同时使用的,农业开发公司在一个区域的住宅集约建设过程中,也应该是多种模式同时运用,这样,农民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住宅集约建设模式,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必须在科学规划、法制保障、农民主体、过程渐的基础上,构建宅基地置换城镇(中心村)房产、放弃宅基地+经济补偿和宅基地置换+自建住宅等多种模式,在面向现代化,注入市场化,迈向城镇化的农村住宅集约建设实践中,完善农村住宅管理,推动农村住宅集约建设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海平.土地资源管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4.

[2] 李谱.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1.

[3] 彭国英.推进农村宅基地整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上册[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305-306.

[4] 周琳琅.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70.

[5]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0[EB/OL].http://www.chinacity.org.cn/cstj/fzbg/66867.html.

作者:邹世享 毛淑玲

上一篇:消费及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论文下一篇:金融业法制化建设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