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2022-04-21

提要经济的问题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建设新农村应该有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投入。如果设定2020年实现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年起,平均每年需要2700亿元,而这笔开支主要靠政府来出。经济学界有一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政府不掏钱,新农村建设可能会增加农民自身负担,好心反而办了坏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篇1: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务管理监督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管理民主和民主监督是目前中国村民自治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最薄弱、实施难度最大的软环节。而村务管理监督又是民主监督的难点问题,在分析村务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同时,有建设性地提出加强和改革村务管理监督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措施即创设村务监督委员会。

关键词:村务管理 村务监督 村务公开制度 村务监督委员会

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当前,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村民自治科学统筹起来,相辅相成,真正实现农村“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民主的重要内容。但村民自治作为社会最基层组织的群众性自治,村民自治并不意味着每个村民都直接从事村务的管理,村民主要是以委托代理的形式将村中的公共事务交给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去管理。为了保证村务管理这种公共权力不被滥用,或产生运行上的偏差,必须加强对村务管理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村民自治的保障环节,缺少这个环节,即使选举是民主的,也无法制约被选举人的行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也会因缺少民主监督而变成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从目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的运行来看,民主监督是最薄弱、实施难度最大的环节。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笔者通过分析村民自治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务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加强和改善村务管理监督的对策措施。

一、村务管理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村务管理的透明度不够高

增加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及时、充分和如实的公开村务管理的相关信息,是村务管理监督相当重要的环节,也是村务管理监督机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从现实情况看,中国村民自治中的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还不够高,村务公开的实际状况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一是避重就轻公开。二是以虚避实公开。表现在:(1)对集体经济的收益、债务、投资,干部的酬劳和招待费、手机费等老百姓关注的敏感性问题,笼统地放在其他项目栏内,不便于老百姓知情;(2)有的村务公开的内容侧重于一些统计数据,缺乏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老百姓一知半解,不清不楚;(3)有的村委会公开栏过于简陋。村务公开栏内容用粉笔书写,又没有设置雨棚,朝出夕毁,形同虚设,流于形式。

2.重结果公开,轻过程公开。将办事的过程公开,才能体现真实性。但一些村只是着眼于结果公开,公开具体决策过程少;事后公开多,事前公开少。村集体经济特别是财务的预决算确定、集体重大投资的可行研究、工程项目招投标实情等,在公开栏难以看到,广大群众对村干部重要决策的公开性、合理性和真实性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3.村务公开的随意性大。在公开的内容上,想到了就公开,想不到就不公开;在公开的时间上,想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缺乏时效性。由于村务公开的随意性,加之缺乏群众的监督和有效地保障机制,难以保证村务公开的经常性、持久性。结果导致村务公开图形式、走过场,半途而废。

4.公开的方法简单、形式单一。一是公开的方式基本上是公开栏的形式。但每个村都有许多自然村,而公开栏每个行政村只有一个,大部分群众看不到公开内容;二是公开事项大部分写在纸上张贴公布,遇到风雨天气,贴出不久就无影无踪了;三是有些公布内容说明不清且字体潦草,群众看不懂。

(二)民主监督的机制不健全

对村务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有赖于一种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的形成和正常运行。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有的地方的民主监督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監督机构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就村民自治的内部监督而言,除了村级党组织的监督以外,目前的监督机构主要包括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等。从实际的运作情况看,这些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作为监督对象的村委会而言,监督机构的操作性或权威性明显不足。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上述民主监督机构法律地位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具体规定,在现实生活中,民主监督机构的设立及作用的发挥往往受制于党支部和村委会。有的地方,民主监督机构的负责人直接由本应作为监督对象的村干部兼任,形成了被监督者领导监督者、控制监督活动的局面。

2.民主监督的形式单一,渠道不畅。相对于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民主监督渠道来说,村民自治的民主监督渠道比较单一,并易堵塞。因为民主监督是一个村的群众自治行为,没有按职能分工的各类民主监督机关为接纳群众监督的管道。除了对村委会成员进行直接的批评、建议乃至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罢免外,几乎没有什别的形式来形成监督网络。尽管法律规定,如果直接的民主监督无效,村民有权向村党支部、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有关政府机关应调查核实,依法处理。但这种渠道的不可预测因素太多,难以成为一种普遍的有效的间接监督手段。

3.民主监督的成本太高,动力不足。由于农村组织松散、认识差异较大、宗族关系复杂等因素,实行民主监督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头人。而组织者和领头人在缺乏各种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大胆而有力地组织监督是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的。所以不到利益矛盾比较尖锐的时候,民主监督难以实质性地操作。对于一般的村民而言,要真正地有效地行使监督权利,也需要克服巨大的心理负担,承担较高的监督成本。以罢免权的行使为例,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同时需要签字以备书面查询),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罢免要求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考虑到居住分散的农村,罢免权的行使显然是一种高成本的监督方式。一般的村民中是很少有人愿意承担(也难以承担)这种高额的监督成本(如组织这种监督所花的时间、精力等)的。此外,一些地方的村级监督机构虽然被赋予了监督村干部的权力,但其成员在行使监督权力、履行监督职责时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因此,村级监督机构成员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或害怕得罪村干部,不敢大胆地开展监督活动。

4.民主监督缺乏惩诫性制度安排。任何一项完整的、理想的制度都应该由两部分构成,一为规范性制度安排,二为惩诫性制度安排,是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统一。而现行村级组织的制度安排明显呈现出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的脱节,制度安排中只规定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应该做什么,而没有明确地规定做或不做什么将受到何种奖励或惩罚。对公共权力组织及村干部的行为过错,缺少责任追究和罪错惩罚的具体规定。当前中国农村的民主监督呈现虚化和软化状态,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对农村干部在权力行使中的过错行为缺乏责任追究和损失赔偿。由于在竞争“村官”者中不乏一些图谋私利的人,他们当村干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以权谋私。正是由于在制度上的这些缺陷,致使村民群众对村庄公共权力和村干部的监督处于无能为力的弱监或有名无实的虚监状态。一些村民群众反映,对村干部的决策和管理活动,即使有意见和不满也无可奈何。按照村民群众的说法就是“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摆摆样子”。

(三)民主监督意识淡薄

监督意识的形成是受主体自身的知识素质、政治素质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监督意识是充分实现民主监督的必要条件,它来自于追求物质利益的动机,来自于追求公平的正义感,来自于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由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普遍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干部和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的形成。一方面,一些村干部特权思想严重,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对民主监督心存顾虑,觉得它会束缚自己的手脚,使自己的权力受到约束和限制,因而不愿自觉接受监督,甚至对民主监督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隐忍苟全的传统政治心理,使一些村民不敢主持公道;小农经济的价值观,使一些村民极易被收买;封闭保守的视界和较低的文化素养,使一些村民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村民的民主监督意识。

二、加强和改善村务管理监督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村务公开是指作为监督对象的村民委员会(包括其成员)把涉及村民利益和村民普遍关心的事项,定期及时地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的制度。村务公开属于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监督范畴,直接反映村委会工作绩效。村务公开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民主监督方式,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权力制约,是保障监督信息的有效获取和传送的必要条件。无论哪一种监督形式,被监督者所作所为的相关信息能否准确、及时、畅通地流向监督主体,监督主体能否及时掌握被监督者违规违法的信息及其证据,是权力监督与制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有效的、真实的村务公开是有效获取和传送监督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已经在广大农村广泛推行村务公开。为了使村务公开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1.在公开的内容上,除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必须公开之外,还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村务公开内容,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重点是财务公开。

2.在公开的形式上,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还可利用会议、广播等基本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依托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扩大公开面,一些山区农村则可以建立“明白袋”,将公开内容发放到农户手中。

3.在公开的程序上,应加强事前公开。事前公开是指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村里的重大决策问题,如新上经济项目的问题、较大的财务开支问题、计划生育指标问题等等),必须在决策前以各种方式进行公开。这样,让村民参与决策,必要时提请召开村民大会,按照法律法规程序对重大问题给予表决,行与不行,可与不可,由村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体现群众的决策权、监督权、参与权等。从而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损害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

4.在公开的保障方面,应当加强上级党委和政府对村务公开的领导。由于中国农村经济文化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推行村务公开必然遇到各种困难,这就要求上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村务公开的领导。村务公开是村民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学习和运用民主方法管理农村社会的,通过村务公开的实践,广大村民对民主有了初步认识,但离完全由自己制定活动规则还差得很远,因此,村务公开至少在现阶段还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推动和指导。上级部门要指导村务公开制度的制定,及时纠正村务公开中存在的偏差,推动村务公开逐步走向规范和深入。

(二)改革村务管理监督体制

笔者认为,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监委会是由村民会议直选产生,与党支部和村委会处于平行的地位,主要的职能是监督村委会成员和监督村务的管理。

1.从组织结构上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地位(见下图):

从上述结构图可以看出,监督委员会的地位与过去的监督机构有着明显的区别。以前的监督小组在村委会的管辖之下,组长通常由某个村支委员兼任,监督乏力;而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制度设计上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是并行的、独立的,领导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干部离任审计小组,可以对村支两委不按村务制度作出的决定或决策进行独立的监督。

2.设立监督委员会,必须注意正确处理与其他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一是监督委员会与村委会的关系。监委会与村委会之间是一种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领导村民发展经济,走向富裕是它的重要任务。监委会对村委会只有监督权,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替代村委会管理村务。二是监督委员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政治领导,支持村民当家作主,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监委会对党务无权监督,但是当村党支部干部以村干部的身份出现处理村务时,监委会则有权进行监督。同样,村党支部对监委会的工作无权命令或强行更改,但是当监委会自身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不作为或监督不力时,党支部可以提请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对其成员进行罢免。三是监督委员会与村民会议的关系。村民会议(包括村民代表会议)与村委会、监委会之间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村委会、监委会都是由村民大会直选产生的,都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和报告工作,接受它们的监督。村委会、监委会只是分工不同,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执行机构和村民实行自治的组织,而监委会是村民自治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机构,是村民会议授权的、行使村民会议部分监督权力的组织,包括了解权和处置权。这里要防止三种偏向:一是村民会议没有明确监委会的职权,监委会形同虚设;二是监委会职权过大过宽,造成村民会议形同虚设,甚至用监委会取代了村民会议;三是监委会不分原则性的监督,事无巨细地干涉村委会的工作,甚至越俎代庖,由监督机构变成执行机构。

(三)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拓宽和畅通民主监督渠道,是保障民主监督有效进行的基础。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如有的地方设立村级民主公开监督箱,监督箱的钥匙由乡、镇党委书记直接掌管,每月安排专人到各村开箱取信,取回后由党委书记亲自审阅处理;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乡、镇的工作情况和打算直接向村民代表通报;让他们把乡、镇党委、政府的各项决议和工作意见带到群众中去,增加村民委员会工作的透明度;每村指定一名乡、镇干部加强监察指导,保证民主公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的地方规定乡镇党委的接待日,由乡、镇领导公开接访,面对面地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还有的地方定期召开评议会,乡、镇统一安排村委会工作评议会,乡、镇党委派专人进行监察,对群众所提的意见和建议的答复情况等进行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在村民自治“四个民主”机制中是过程最长、组织行为最复杂的环节,只有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大力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才能保证民主监督的有效运行,也才能保证村民自治和谐、健康地发展。

(四)健全村务管理制度

村务管理制度是村庄公共权力运作的准绳,也是村民群众对村级公共权力组织和村干部实施民主监督的依据和保障。为此,要把完善村级规章制度作为推行民主监督的重要環节和内容。首先,可由乡、镇有关部门统一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民代表会议事规则》、《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等村级规章制度的样本,下发到各村,由各村结合本村实际进行修订,制定有利于本村村民自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形成基本的村级管理制度框架。其次,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印章管理办法、组织工作规则等专门性规章,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管理程序等。程序本质上是用于限制权力的,按章办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按程序办事,在程序的框架内处理问题,作出决定,一切违反程序的行为无论结果好坏都应当是无效的。程序的操作性越强,民主监督就越容易开展;程序越是随意,就越容易产生腐败行为。在村民自治中,一定要注意设置重大村务决策的严格程序,这是民主监督能否有效实施的的关键。

同时,为了保证村干部严格执行村务管理制度,正确行使村务管理权,还应当建立村务管理的责任追究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责任追究和损失赔偿是对权力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村级组织制度的规范性制度安排与惩诫程序性制度安排相统一,村级组织和干部的行为模式与制裁手段相统一,从而维护民主监督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 强化民主监督权力

目前,民主监督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软性权力,极大地影响了监督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强化民主监督权力,有必要建立适合村民实行民主监督的硬约束制度。具体说可以尝试建立这样两个制度:一是村民公议否决制度。凡是村民对涉及村民基本利益的村务活动(不包括履行国家义务的活动),不管是民主的决策还是村委会(个人)的决策,不管是尚未执行的还是正在实施的决策,不管是集体管理还是个人管理,只要本村一个有选举权的村民提议,并有半数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附议( 必须采用书面征集的形式,以备核查),即可否决或终止执行某项决定。二是不信任動议制度。只要本村一个有选举权的村民提议,并有半数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附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以备核查),就可以对某个村委会成员提出免职的动议。只要这个动议不存在威胁、贿赂、伪造等不正当手段,这个动议就应当成立,被罢免的村委会成员就应当自行终止行使职权。被罢免的村委会成员被终止行使职权后,可向村民会议提出申辩,并开展必要的辩论。如意见达不到统一可请求村党支部调解。这两个制度若能建立,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村民实行民主监督的能力。

(六)培养民主监督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干部的教育。一是打牢民主监督的基础,为民主监督创造必备的条件。这个基础,就是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民主监督的前提和保证。要确立“监督是责任、监督是爱护、监督是培养”的思想,使其认识到民主监督是对人对己负责,是对党的事业、对组织、对集体负责;要让干部真正从思想上受到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观点的教育。二是要教育并督促干部经常深入群众。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把一些容易激化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培养村民民主监督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民主法制的宣传教育上做了不少工作,由于农村的局限性,这些宣传教育并未能深入到亿万农民身边,很多农民对村民自治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监督村委会的行为了。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力度,特别应加强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鼓励、支持农民通过正常渠道正确行使监督权力,避免因农民不满情绪过大导致上访甚至集体上访事件,以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种关系,调整和缓和各种利益和矛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就是其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才能把农村社会存在的内部矛盾加以化解。只有坚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只有坚持进一步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只有坚持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只有坚持进一步创设有效的村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才能真正把这一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姚锐敏,汪青松,易凤兰.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王禹.中国村民自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厚安.中国农村基层政权[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赵芙蓉.村务公开——村级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J].探索与争鸣,1999,(11).

[责任编辑 刘娇娇]

作者:廖勇 王茂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篇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与管理探析

提要 经济的问题要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建设新农村应该有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投入。如果设定2020年实现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从今年起,平均每年需要2700亿元,而这笔开支主要靠政府来出。经济学界有一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政府不掏钱,新农村建设可能会增加农民自身负担,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资金成本;资金筹措;补助金农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是国务院近3年来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到底有多大、从何而来、用在何处和如何使用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就此做一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总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总量是由阶段目标和投入覆盖范围两个因素决定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何时建成,中央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表,全国也没有制定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我们也不应主观臆断在某年某月就完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为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作为阶段性发展目标,应该和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衔接。资金覆盖范围至少包含三方面:改善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投入。目前财政部门讲的“支农资金”,除上述三项外,还包括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及为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管理、提供服务的部门、单位所需行政、事业费。而后者事实上占了“支农资金”的大部分。

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3250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7243元。按人口城镇化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测算,到2020年还将从农村转移出3亿左右的人口。按农民收入与投资的1:1.5计算,即收入每增加一元,需投入1.5元,即需投资315378亿元。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可能的筹集途径

任何经济活动乃至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等,都是有一个资金成本与资金保障问题的,新农村建设也不例外。如果不考虑资金成本,没有筹措到必需的保障资金,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是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的美好愿景而已。

我们按中央与省级财政投入、金融体系贷款和农民自筹各占三分之一设计。

1、中央与省级财政投入

国有企业改革后,一方面中央财政补亏减少,如仅4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中央财政每年可减少补亏1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向政府财政上缴的红利,如按10%的比率上缴,每年就可以多缴600亿元。

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将逐步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存量,促进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朝着城乡统筹安排方向发展;重点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信贷资金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重点支持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和农业科技进步,支持生态建设、防灾救灾和扶贫开发等;积极整合支农资金,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注重转变和完善财政支农方式,按照“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

金融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4年、2005年、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多种所有制的农村金融体系”,互相竞争着“支农”。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

2、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体系的投入

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

3、农民自筹

据分析,农民家庭收入中,约30%用于生产性投入,照此推算,每年有7800亿元,到2020年15年中,将有80119亿元的投入。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使用去向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省级政府筹措了数量巨大的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村道路等基本建设资金,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扶持资金等等,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了有效使用、有力监管的经验。但是,从解剖的典型案例看,支农资金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进一步提高效益、效率的巨大空间与潜力。

1、通过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解决乡镇级债务、办公经费和公共品供给

我国乡镇级债务正以每年200多亿速度暴增,总债务额已经超过5000亿(陈劲松)。中央政府宣布取消面向农民收取的各项税费,虽说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形式拨给办公经费,但其数量要比过去收税费时少多了,直接导致公共品投资资金来源的减少。

2、警惕扶贫款中的无偿投放和贴息贷款偏离扶持贫困农户的目标

近几年来,实践中推广这样的制度安排,即“把扶持款交给龙头企业使用,贫困农民到龙头企业打工”。对此应作具体分析。如果强调的是农村落后区域的开发由龙头企业承担,实践中应该推广这样的制度安排,即此模式有其合理性;如果是扶贫到户,则偏离了目标。

3、推广政府财政和金融贷款的招标使用

鼓励农村企业、农业企业和民间组织,通过投标中标,使用政府财政“三农”的投入和金融贷款。实现垄断经营向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转变,放松政府对一些盈利性、竞争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垄性管制。要在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的基础上,按照特许经营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组织采用BOT(建设、经营、移交)等方式对盈利性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和经营,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由

投资者承担投融资风险。

4、推进乡、镇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实践证明,税费改革意义重大,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待于不断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关键。造成农民负担反弹的主要因素:乡镇和村社正常行政经费短缺、农村基层社区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欠帐、往年投资乡镇企业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包袱,这使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和有重大责任但无多少手段的乡村干部,常常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治责任和财政支出需求的巨大压力。而他们的任何一次选择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5、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领域

2006年“一号文件”中提出:“首先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外资金融机构瞅准的,正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从中小型的外资银行角度看,农信社应该会比中国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更好打交道,这正是荷兰合作银行、澳新银行选择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在中国金融业人士看来,外资银行进入农村信用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全国农信社机构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外资的进入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失。此外,外资银行的进入,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信社的治理结构缺陷,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农信社薄弱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理念等方面,也有望借助外资银行的进入而扭转。

四、借鉴日本补助金农政经验研究新农村建设资金问题

补助金农政是指日本政府把推行农业政策所必须的经费(人员经费、材料费、补助费、补助金、委托费等)列入财政预算,交付给执行政策的地方公共团体、法人、个人或者其他团体,以求农业政策的落实。补助金农政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是无偿的财政性投入;二是有偿的政策性融资。无法回收项目投入靠财政,能够回收的靠政策性金融。所谓政策性金融,是指由政府出资组建的金融机构,向政府希望发展、但在商业性金融市场上难以筹集资金的产业部门融资。政策性金融与普通商业性金融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融资期限比较长,可达20年甚至是30年以上;二是利息低,甚至可由财政贴息。日本政府靠这种政策彻底解决了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1、日本补助金农政的发展历程

日本政府实行补助金农政的历史已有100年以上,政府通过补助金农政大规模地向农村投资是在70年以前,那时日本正在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之中,农民穷得卖儿卖女。当时日本的经济危机同世界大危机是一样的,都是过剩危机,商品大量积压,企业与银行接连倒闭,劳动者大量失业。这种形势下,为商品找到销路是最积极的缓解危机的办法。因此,当时日本政府大规模向农村投资更直接的动因是缓解经济危机,但正因为如此,危机变成了向农村大规模投资的契机。

明治维新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的农业反复地受到市场风险的打击,没能彻底摆脱传统农业状态。为了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日本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科学地论证了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传统农业要发展成现代农业必须追加资本;二是追加资本的主体是政府;三是政府追加资本的主要手段是农业补助金和政策性金融;四是农协充当推行补助金农政的“别动队”。

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共性很强。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当前与长远之间不平衡、不和谐的问题累积起来,就会酿成危机。日本推行补助金农政,从制度上解决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所以在战后的高速增长期,日本很顺利地解决了城乡之间和工农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2、日本补助金农政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启示

最有价值的经验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系统,一方面,金融系统中有几万亿元的资金闲置着,另一方面,城市非农产业有大量过剩产能和产品难以消化。这些过剩资金和过剩产能及产品正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的,但市场机制却发挥不了引资入农的功能。为了避免危机因素的积累,只能通过宏观调控来引导。只有资金到农村了,农村市场才能扩大,城市的过剩产能和产品才能跟随到农村,与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财富和价值,形成更大的综合国力和更多的建设资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透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我们还会发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到农村的只是货币资金,更多的财富和附加价值是亿万农村干部群众在艰苦的劳动中干出来的。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村只有获得了充足的货币资金投入,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农民的劳动力才能得到合理的报酬,有了报酬才谈得上分享发展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劳动热情。

五、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就必须探索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加强资金管理的有效办法。

1、要统筹安排来自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突出重点,集中使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全面铺开,齐头并进,必须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集中使用资金的权力以县级为好;整合的方法以打造项目或产业平台来实现,比如,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合载体,把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建设基金、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资金,按照统一规划投入重点区域,统筹安排使用。

2、在资金支付方式上改层层划拨为直接集中支付

财政支农资金一经确定,即可交付金融部门代为发放,形成“财政——金融——项目单位”一条线运行轨道。可有效防止层层截留、层层盘剥或有意拖延支付时间,牟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发生。根据韩国的经验,还可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措施,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工、投资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乡村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生动局面。

3、资金投向上,应重点向农民直接收益的“六小”项目倾斜

目前,在生产基础设施、乡村道路、饮用水、通信电视、教育卫生等等方面欠账很多。应当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增强农民兄弟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向心力。

4、加强资金运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以权谋私、贪污挪用支农资金的,必须依照党纪国法严肃查处;与此同时,执法部门的罚没收入,也必须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保证支农资金全部用到农民身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农民有知情权。这种知情权不仅仅是让农民事前知道要干什么,事后知道干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农民知道干的过程。要有村民代表参与决策和实施的全过程。

5、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财政拨出专项资金,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新农村进行统筹规划,再按规划分步进行建设。在新的规划出台前,应暂停农民新建房屋的审批,以避免盲目建设造成新的浪费。

责任编辑 尧水根

作者:刘升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论文 篇3:

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村级档案是村级组织在管理农村各项事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反映村务和村民工作、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历史真实记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和农村各类经济和社会组织利用档案解决问题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当前村级档案管理的现状明显跟不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严重影响农村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加强村级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一、当前村级档案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各项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给新形势下的村级档案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还远远地落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较发达的省、市、区几年来陆续制定出台了本辖区内乡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乡镇领导普遍重视农村档案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村领导档案意识较强,在每个试点村设立供农民查阅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场所,建立村务公开档案专题目录,设立“档案开放日”,为农民群众提供查阅服务,促进了各种门类和载体档案的有效管理。而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部分村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档案工作还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有的地方的档案工作甚至还是一片空白。

2.部分地方村级档案管理混乱,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大量的村级档案资料需要收集、整理、补充

一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收集,不注重归档,档案没有分类或分类不清;一些专业档案统统归入文书档案,造成管理不适,利用不便;有的虽已用档案袋保管了,但没有抄写目录,不知道袋子里装了多少材料、都什么内容。找一份材料有时要翻遍所有的袋子;还有的由于收集过来后未做整理,不少档案原封不动装在袋子里,时间一长造成破损、甚至发霉。随着村委会成员的更换,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也随着丢失。

3.部分地方村级档案工作的各种制度没有落实,档案人员、机

构、库房存在较大不足

虽然在一些村已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一些条件的限制,仍有部分村没有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档案工作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档案人员由村委会成员兼任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的村还存在档案由村支书、村主任保存或在会计家中,限制了村务公开的透明度,使村民担心集体资产的流失,对村组织不放心等等。

二、阻碍村级档案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

1.村级组织档案意识薄弱

村级组织由于没有归档意识,造成许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流失。有的地方由于只注重会计档案的归档,甚至认为只要把会计档案建立起来保存好,以备今后查考即可,使反映本村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有价值的材料被遗失,从而无从查证。

2.缺少一定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没有有效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

有些地方由于只注重档案的收集,不知道如何规范化地去管理档案,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对于收集来的档案资料不知如何处置,存在档案随意存放的现象,造成管理混乱。

3.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影响了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和档案人员的积极性

在一些地方由于经济不发达,使得保管档案的基本条件没有保障,个别地方目前还是档案室一室多用,甚至是一橱多用,由于根本不具备保管条件,严重影响档案的安全保管。

三、搞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对策

1. 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村级档案是记载农民、农村历史的最真实的记录,是难得的珍贵档案,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收集和整理,损失将无法挽救。当前应当把涉及农民各方面利益的文件,不管是农民自己形成的,还是党政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形成的,都收集齐全,归档管理。对一些严重缺乏的档案资料,村委会要想办法进行调查,走访有关同志,确保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民政部门作为基层政权建设的职能部门,要把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指导村委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林业、组织部门要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做好村级档案工作。县、乡(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深入一线,搞好业务指导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逐项抓落实,尽快使当地的村级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

2. 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村级档案工作的重点来考虑和安排。坚持“以人为本”,用有效的办法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县、乡(镇)、村档案部门应围绕乡、村的中心工作和农村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或者利用档案办一些小型的展览,在乡、村行政中心和农村集市上展出,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本乡本村的重点工作,宣传乡、村的发展变化等,通过各种宣传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管理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

3.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关键

建立和健全村级档案工作必须要解决好机构、人员、库房等实际问题,这是档案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和客观条件。要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员,要有专用的档案室,要有足够用的档案保管柜。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靠说是办不到的,必须要得到村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要积极争取乡镇有关部门的支持或可以试行“村档镇管”的办法,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

4.村级档案室的基础业务建设一定要规范

村级建立档案室在库房、设备等基础设施方面可低于档案馆的要求,但其基本的模式应该类似于档案馆。(1)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如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各种文件材料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统计等制度,使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按规范的要求及时收集整理档案资料。(3)建立科学的分类体系。要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按形成档案的内容和成分划分,然后再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这项工作要在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4)完善检索体系,实行现代化管理。档案保管的目的是利用,为了方便各单位和村民查找利用,村级档案部门要编制科学、实用的档案检索工具,有条件的变人工管理为计算机管理,更好地为农民和农村工作服务。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四六仓库)

作者:张艳玲

上一篇:绿色财务与绿色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卓越营销师培养工商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