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发展论文

2022-04-15

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明确地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要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教材配合着“新课标”的要求,为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在课堂教育中灵活运用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透彻理解“新课标”要求,活用好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材发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材发展论文 篇1: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研究

摘要: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到现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阐释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必要性,以“部编本”为例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体现,从而提出对小学语文教材各方面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中的文化道德方面的培养,高度认同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延续至今,说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普世性和包容性。旧的语文教育理论需要不断反思、蜕变、创新,才能促进语文教育向前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以给旧的語文教育理论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力。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必要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历史证明它具有鲜活生命力、是中国思想精神的财富,能延续至今,说明它具有自身强大的内在优势。其中国学经典作品、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的优势所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1]和2017年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两份文件分别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内容、原则等作了详细阐释,直接并且深刻的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所在。

(二)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外部需要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当前小学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备受国内外关注。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教材中课文编排、选文体现的思想内涵、插画、训练模块无一例外都起到教育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是否利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徳以及人文精神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势必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体现——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一)传统文学及民俗作品篇目增多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较人教版教材课文减少的情况下仍然编入了许多传统文学作品如诗歌、儿歌,民俗文化如剪纸、皮影传统寓言故事等,还将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文化遗产纳入课本中。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文四《日月水火》[3]借助甲骨文和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启发了智力,认识了生字,又领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拓宽文化眼界。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在各个模块中,例如一年级下册三十八页的口语交际模块中,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请”、“您”、“谢谢”等。

(二)课后练习由小格局转向大格局

课后练习题是巩固课文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一环。以往的课后练习存在不能有效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涉及等弊端,使学生不能开动脑经,举一反三,学一课就得一课,不会知识迁移。“部编本”针对这一难题,将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课文从课上搬出了课外,扩宽了课后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4]课后练习题问到“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课后练习从依课文答题转向课外知识扩展,编者的意图是希望学生不单只学习《端午粽》课文,而是要以课文作为了解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的一个引子。

(三)图画设计童趣童真,力求圆满和谐

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好奇心强、好动、感性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随文配图既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辅助学生学习课文知识,感悟课文内涵。我国儒家思想讲求“和善”,力求“圆满”,图画设计在展现童真童趣的基础上,能做到完满的视觉效果,传递给学生的就是一种整体的思维理念。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拼音学习人教版旧版采取的是一图一音的形式,而“部编版”教材将要学习的几个拼音字母融合到一幅图中,力求圆满和谐,利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四)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各个模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世世代代的祖先们以其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影响这一代又一代,但是,近几年却频频爆出中国文明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例如:中国游客乱扔垃圾、浪费食物、大声喧哗;赡养老人问题等。教育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最有效方式,教材则应肩负这一重责,细细翻阅“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可发现,无论是选文插图,还是练习模块,新教材将中华传统美德巧妙的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一年级下册以“请你帮个忙”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任务,培养学生礼仪礼貌。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影响

(一)增强教材选文弹性,追求立意深刻

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庞大的作品库,有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作品都是经历过时光岁月的淘洗而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文化作品。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时,无论是依照体裁还是题材都有诸多选择。此外中华传统文化饱含丰富的思想,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会使文本解读立意更深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品格的修养。

(二)名师手绘教材插图,渲染文艺气息

文字与图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文插图有利于启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国画、水粉画作为中国的国粹,绘画大师亲笔作画引入到小学课文中,使儿童感受国画之意蕴美、文雅之气,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提升艺术修养,又有利于宣扬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例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如果选择水粉作文章配图,相信更能体现出荷叶独有的气质。

(三)丰富教材训练模块,多形式高质量

将传统文化因子融入到训练模块当中,是现在教材创新点之一。学会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各种资源,丰富课后练习形式,提高练习效果和质量。博物馆是展现历史文化智慧和伟大的最关键场所,课后练习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辅助学生加深对诸如历史文物类课文的掌握。革命纪念馆可以帮助学生升华对革命事件或革命英雄的感悟。如:在“写作提示”模块,利用方格大小排列的方法彰显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法则;将名胜古迹融入到练习模块,激发儿童爱祖国河山之情。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局限于收到的教学效果,对实现“中国梦”、提升国家软实力同样至关重要。

现今,在习总书记的积极呼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情形下,小学语文教材各方面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教学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我们将要去探索和思考的是,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最大效度最巧妙融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3).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6).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余洁

语文教材发展论文 篇2:

活用语文教材,发展学生思维

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明确地要求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要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的教材配合着“新课标”的要求,为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在课堂教育中灵活运用的空间。语文课堂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透彻理解“新课标”要求,活用好教材内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尝试,下面谈一下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借助学生爱好激趣,发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阶段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总是喜欢自己觉得有趣的事物。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育中很好地利用教材,引发其学习兴趣,那么你的课堂教学就已成功了一半。小学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学生喜欢的情趣素材。因此每一节课我都尽量开掘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以趣引趣,因势利导,引发学生思维。

如在教《鸟的天堂》一文时,我抓住学生对鸟的兴趣,用“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设计这样的训练:首先对同学们说“请闭上眼睛,欣赏这‘真好听的歌声’,并联系课文内容和中心,想想鸟儿这好听的歌声唱的是什么?”接着播放一段百鸟齐鸣的鸟叫声乐曲,乐曲播放完后,学生的兴趣被引发起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争相发言。有的说:“小鸟在谈论和赞美着它们生活环境的美丽。”有的说:“小鸟在赞美大榕树又大又茂盛,给它们幸福的家。”有个学生竟扮成小鸟的角色唱道:“这是我们的乐园,是我们的天堂!”引来大家的掌声。在教写状物的文章时,像这样可以以趣引思的题材俯拾皆有,我总能活用这些教材,用于引发同学们的思维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这样既放得开也收得拢,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会文章中心思想,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学生善于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培养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二、结合教材内容设疑,引导学生发散、多向思维

传统的语文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问题答案的死板,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也就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突破这一点,培养学生发散的、多向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这关键在于老师对课堂和教材的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事物,就有不同的发现,就像苏轼写秦岭的诗词说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次,老师应该想方设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合作、探究,为发散多向思维创设良好的氛围;然后,老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向”,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不同方位,从更深更广的范围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答案是否与老师的相同、是否正确,只要觉得有理有据,就可以说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放得开,才能引发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思维,学生的多向创新性思维才培养得出来。比如,在教《“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一文时,我在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思考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尤其是读了课文最后一段后,我在引导同学们开展质疑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慈母、严父哪种爱更重要?”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同学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然后就请同学们思考。经过思考,很多同学都认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慈母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严父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这两种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目的是完成一致的,那就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肯定了这答案后,接着又问道:“还有别的理解吗?”在我启发下,有同学提出:“我认为还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才能成就真正精彩的人生。”回答得太棒了,他从父母对子女不同的爱的表现中联想到人生哲理!这就是从不同角度发散出来的创新思维。我觉得把握好课堂把握好教材,从不懈地培养多向思维这个方向坚持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定能培养出来。

三、借教材的情景,引发创新性思维

各年级的语文教材,內容丰富,各种题材、各种形式都有,非常有利于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学这一句的时候可以通过比较,从多方面、不同角度讨论两个“幸福”的含义,让学生自由地发挥自己创造性的思维。深刻地理解作者把幻想和现实作对比,说明小女孩尽管有着美妙幸福的幻想,但结局却是悲惨的社会根源。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要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只有穷人团结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在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性的思维。

实践证明,作为语文教师,只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精神,深刻地研究教材,活用好新教材的内容,就可以从很多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坚持下去,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培养出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更优秀的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杜草甬.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2]王智.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J].甘肃教育,2010(02)

作者:李青梅

语文教材发展论文 篇3:

语文教材的发展及新课程语文教科书建设理念

[摘 要]语文教材是指根据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的,供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材料。中国语文教材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的演变过程。中国语文教材的发展有四条主线:一是教材内容从单一的传统文化向目前的尊重多元文化发展;二是教材制度从古代的盲目无序向当代的制度管理发展;三是教材结构从零散知识向专题组元方向发展;四是教材服务对象从古代的少数精英朝当代的全民提高语文素养方向发展。在新课程语丈教科书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三条理念:首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其次是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统一;最后是开发文化力与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质的统一。探讨我国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主线及新课程语文教科书建设的理念,有利于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和探索语文教科书体系,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材;发展;历程;主线;理念

[作者简介]李良品,涪陵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重庆,408003

[文献标识码]A

回顾我国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语文教材体系是从传统的教材体系中孕育、演变而来的。如果每个中小学语文教师能了解我国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就有利于掌握现行语文教科书体系,探索新的教科书体系,最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中国语文教材发展历程

虽然我国语文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100年,但是,语文教材的历史却源远流长。大体上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的漫长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的语文教材是以蒙学教材和文选教材作为主体教材。西周至唐宋,语文教材基本上是内容单纯、形式单一的韵文诗集式的集中识字读本。从《史籀篇》《急就篇》到《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无不以识字为主。自南朝《昭明文选》问世以来,我国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韵文诗集式的集中识字读本外,又出现了一些散文故事类和文选类等文言选编式教材,如《二十四孝》《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古代的语文教材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先秦至汉魏六朝时期的蒙学教材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的知识。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即“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秦代李斯作《仓颉》七章、赵高作《爱历》六章、胡毋敬作《博学》七章.“文字多取《史籀篇》”。至汉代,“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皆《仓颉》中正字也”。其中《急就篇》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它大抵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韵语,多数为七字句,以教学童识字为主。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所撰《千字文》,是拓取王羲之遗书不同的字一千个,编为四言韵语,共250句,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知识。由于通俗易懂、便于记诵、切于实用,故流传久远。

其次,隋唐至元朝的蒙学教材在前代以识字为主的基础上,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大大加重。随着宋明理学思想的发展,传播宋明理学说的内容显著增加,如《三字经》就是把识字、传授知识与培养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如“融四岁,能让梨”;“首孝悌,次见闻”;“长幼序,友与朋”等。全书结构严谨,文字简练,通俗易学,而且比《千字文》更上口,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在中国文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三字经文化现象”。

最后,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对儿童专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启蒙教材。如《小儿语》《闺训千字文》《名贤集》《弟子规》等。清末“新政”时期,虽然新学制已诞生,新国文教科书也相继问世,但仍有扩充传统蒙学教材出现,如《三千字文》《万字文》《千家姓》等,也有改写的蒙学教材问世,如章太炎的《重订三字经》。

古代的文选教材,当以南朝梁太子萧统编选的《昭明文选》为代表。从周到齐这一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主要是依赖《昭明文选》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得以保存。《昭明文选》所收录的,在数量和体制上较之《玉台新咏》更为广泛而齐备,1000多年来,一直行世不衰。《昭明文选》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古代教材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昭明文选》开创了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先河,一直为后世所仿效。直到现在,中学语文教材的体系,尽管编法很多,但仍未跳出“文选型”的格局。

(二)近现代语文教材是以语体文为主体、文白合编的单元组合,形式多样。光绪中叶以后,随着变法维新浪潮的兴起,中国语文教材开始借鉴外国经验,注重体现对学科性质、教学目标的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逐渐出现了文言国语选编式语文教科书。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形成,是在对旧式教材体系的不断突破和逐渐改造的过程中完成的。清末的语文教材已有明确的语文教学意识,独立的语文教材体系已初具规模。1904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它是我国实行新学制后供全国使用的第一部语文教材。随后,1907年由林纾编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学国文读本》,选文的编排采用由今溯古、由近及远的逆向编排方式,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教学原则。

“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语文教材体系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20年以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言文教材最终被白话文教材所取代。《新国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24年叶圣陶等编写的《初中国语教科书》360篇,白话文就有95篇,占教材的3796。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小学语文教材以單元组织选文日益发展,单元组合形式渐趋多样化。不仅有以文体、作家、时代、题材为内容的单元组合,更有读写结合与融语文知识、范文和作业于一体的综合单元。在综合单元中,前者以孙俍工编的《国文教科书》最为典型,后者以夏丐尊、叶绍钧编的《国文百八课》最具特色。《国文百八课》每一课都编有“文话”、“文选”、“文法与修辞”、“习问”等四项内容,它为语文教材单元组合形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三)当代语文教材由“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并逐步朝“多纲多本”的方向发展,语文教材多样化的局面逐渐形成。1950—1986年,我国的教科书制度一直实行的是统编制,1986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会议后,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语文》教材并存的就有10多种,在全国不同地区使用。特别是2000年秋季根据新大纲精神编写的语文教材,使内容和形式更为科学,其突出特点是:(1)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2)重视语言积累;(3)重视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重视情意因素的培养。2001年和2003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继颁布,语文教科书不断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材不应该仅仅成为知识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教师创造的激情。”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就出现了多种类型:(1)综合型教材。人教版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2)专题性教材。苏教版以人文话题为统领,构建研究性学习专题的语文教材模型。(3)活动型教材。鲁人版教材和广东版教材以活动学习为线索、中心和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来叙述、编制教材结构体系,以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的教材模型。(4)语言鉴赏性教材。如语文版教材就是以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语文教材模型。当然,语文教材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未来的语文课程发展中,语文教科书还会朝着“多纲多本”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语文教材发展的几条主线

在两千多年的语文教材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主线有四:

(一)语文教材内容从单一的传统文化向目前的多元文化方向发展。在我国古代,没有单独的语文学科,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当时的教育是把德、才、学、识等都纳入蒙学教材及“四书”、“五经”之中。从不同的视角看,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但蒙学教材、经学教材、文选教材作为古代语文的主体教材应是毋庸置疑的。这些教材从内容上看,都是以儒家为主的单一的传统文化。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之后,这种情况大为改观。特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彻底改变了原来将外国文学在语文教科书中作为点缀的现象,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为例,全套教科书的选文,注意充分反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当代世界社会文化生活。六册教科书中外名家作品占到现代文课文的1/4,其中反映当代世界社会文化生活的作品超过了70%。这些作品的作者分属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巴西、黎巴嫩、澳大利亚、奥地利、波兰等10多个国家,改变了过去语文教材选取外国作品过于集中在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以及内容集中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状况,尽可能地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样选文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吸纳人类有益文化的态度和意识。

(二)语文教材制度从古代的盲目无序向当代的制度管理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讲,教材制度变革的成效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效果。所谓教材制度,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教育体系内所规定的有关教材的编辑、审查和选定的制度。在科举时代,我国本无“教材”之名,更无教材审查制度。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编写是盲目无序的。1904年开始,我国才有教科书制度。在近现代,教科书制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04—1911),实行审定、国定并行,但以审定制为主;第二阶段(1912—1936),仍以审定制为主,但时有国定制;第三阶段(1937—1949),国定制与审定制并行,但以国定制为主。解放以后,我国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语文教材编审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编审制度势在必行,而且很快就迈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为了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原国家教委于1986年9月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其工作职责主要有三项:一是审定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指导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工作,解决教学大纲和教材审查中提出的问题;三是指导教材的评优工作。这是我国教材编审制度的重大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小学教材建设就由过去的“编审合一”制变为“编审分开”制。即只要不违背《课程标准》的要求,只要通过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容许各省市、各学校甚至个人,编辑出版不同内容、不同编排体例和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教材,互相竞争,以便在优胜劣汰的原则下,推动语文教材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是向“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科书体制的发展。

(三)语文教材结构从零散知识向专题组元方向发展。我国古代没有严格分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所以,也就没有具备教科书意义的语文教材。专供儿童集中识字用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掌故性、故事性很强的有《兔园册》《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进行语言文字方面教育的有《字体蒙求》《文字蒙求》等,古文选本有《古文关键》《文章轨范》《古文观止》等,这些读物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对当时的伦理思想教育、知识教育和语文教育,都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这些读物都是一些零散知识,编排上欠缺科学性,没有教材结构体系,都还不是符合教育科学和教学规律的语文教科书。经过100年的语文教材建设,现在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多朝着专题组元方向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一年级开始,都是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每册设8个专题,分为8组。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既蕴涵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如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就是按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等8个专题编组。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的8个话题单元分别是:爱的奉献、爱国情怀、名人故事、奇妙的自然、成长的故事、观察的乐趣、爱护家园、奇特的想象;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构建研究性学习专题的语文教材模型。

(四)语文教材服务对象从古代的少数精英朝当代的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古代能够接受教育的人大多是王侯将相及富贵人家的子弟,庶民百姓的子女是很少有人跨进学校大门的。因此,语文教材的服务对象极其有限。随着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为普通老百姓子女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可能。据有关资料统计:1907年我国仅有小学校34383所,小学生921965人;中学校149所,中学生31682人。到1949年已发展到小学校346800所,小学生24391000人;中学校4045所,中学生1039000人。从1907年到1949年,小学校数量增长了约10倍,小学生数量增长了约25倍;中学校数量增长了约26倍,中学生数量增长了约32倍。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从王侯将相的宫殿走向寻常百姓人家,学校不再是培养少数所谓的“精英”,而是培养明智的大众,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义务教育、普及教育的进程。而作為基础教育主要学科的语文教科书无疑地为千千万万

的中小学生服务。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截至2003年底,全国小学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8.6%,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2.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43.8%。由此可见,语文教科书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新课程语文教科书建设应注重理念创新

各种新课程语文教科书早已在全国使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每套教科书已十分完备。有的教科书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以为,新课程语文教科书更需要注重理念创新,具体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文章不是无情物,选人教材的文章应具有动人心魄的思想感情,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应体现在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塑造儿童健康的心灵和完美的品格,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民族团结兴旺和祖国繁荣富强,有利于推动人类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一段时间里,语文教材忽视人文性。这种处理语文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语文这样充满着生活气息、洋溢着人情味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营养——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历史的、伦理的、民俗的知识。语文教材具有人文性,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否也表现着人文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视人文特点,把语文只看成纯工具无疑是片面的,离开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人情味道、生活气息,运用再高的技术,其言语或文章也不会动人。因此,有计划地在语文教材中安排一定的人文知识乃是语文教育之上策。当然,语文教育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达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培养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有语言形式和语言内涵。语言形式是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的统一体,所以语文历来讲求文道统一。语文学科的性质比较复杂。它作为一种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在语文学习中,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作为进行教育凭借之一的语文教材,应为学生能顺利地初步掌握这个工具服务,在识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运用这个工具的知识、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语文教材要建立符合儿童学习语文规律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容和训练体系。作为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如果放眼他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语文学科无疑要具有人文性,但这些属性只有和工具性有机结合,才能使语文学科的性质更加主次分明,才能全面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因此,语文教材要力求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都提出:教科书编写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从历史上看,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没有民族性的东西往往也就没有世界性。在世界文化趋于汇通的今天,文化间的相互借鉴、扬长避短其实是为了更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自己文化的民族性,从而不至于被别种文化所同化。同时,在人类跨人信息化时代门槛之时,我们编写的语文教材还应当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在此方面作了不懈的努力。文言选文注意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凸显民族精神。为了突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必修课最后一个单元专门设计了先秦诸子的学习。在诸子中选了最具代表性的孔、孟、老、庄四家。根据各家思想体系的特点确定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取和组织材料。《论语》以“论修身”为主题,《孟子》以“论民本”为主题,《老子》以“祸兮福兮”为主题,《庄子》以“神游物外”为主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所选诸子思想的精华和语言特点有一个初步印象,对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有所帮助。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对此称赞说:“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四种先秦文献,标目鲜明,凸显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了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世界多样文化,注意选取反映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优秀文化作品。如传记单元选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之死》,反映“西方的孔子”坚持自己的信念从容走向死亡的理想主义精神;散文单元节选了美国思想家梭罗《瓦尔登湖》的一章《寂寞》,强调了营造精神家园的重要。

(三)开发文化力与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质的统一。文化力,从表面上看,它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但是,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来看文化的嬗变、演化,它实质上是以新的物质生产形式和现实生产力构造为基础的。文化力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力,其构成主要包括下列因素:(1)物质要素。即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满足自身活动发展的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而创造的各种事物以及相关的物质要求。包括科学技术、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信息网络、交通设施等。(2)社会经济要素。包括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法律调节强制力、社会组织结构、生产要素、资源管理与配置体制、经济运行与调控机制、文化教育与精神生产产品等。(3)以人为主体的相关要素。包括人口、民族、人们的文化心理、经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凝聚力、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创造力、道德规范约束力等。(4)历史经济文化要素。它包括民族经济文化成果、民族性格、传统风俗、文化遗产、价值取向、民族精神等。文化力的诸多构成要素的互动作用构成了文化力整体力量体系,由于它们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文化力的综合性、可塑性、历史继承性、现实变动性、隐含和外显性等复杂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除了客观物质条件、自然资源环境因素之外,人的自身观念、价值、思维特点以及人口数量、科技文化素质、心理伦理素养、组织管理水平等也是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对文化的发展和文化力的构成作用表现出来,就使文化力不仅具有物质力量,而且还有社会力、精神力等力量,它是形成社会发展创造力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讲,文化力是维系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法国有“法兰西精神”、日本有“大和精神”、美国有“美利坚精神”,中国就应该有“中华民族精神”。因此,语文教材要尽力开发文化力。当然,开发文化力要与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素质相统一。在信息社会里,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既是经济活动发展的动力,也是综合国力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语文教材既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文化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现代化素质。当然,文化力的丰富和发展也会引起教育的革新和教材的变革,学生现代化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教育的发展。这里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是,语文教材如何做到开发学生的文化力与培养学生现代化素質相统一。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李良品

上一篇:乡村环境设计论文下一篇:生猪保险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