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编撰水平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比比皆是。按照职教改革发展方向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科学定位,引导教育者从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细分专业、职业与地域,据此确定编撰方向,或可编写出适用于职业院校的优秀教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 篇1:

评贵财版《大学语文》编写中贯彻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理念

摘 要: 贵州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院校,开设的许多专业都具有特殊性,因而进行《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具有必要性、紧迫性。

关键词: 贵州财经大学 《大学语文》 教改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在我校开设已近十年,每年选修的学生2000~4000名不等,这一作为我校人文基础课的课程,与数千学子的学业及数十名教师的生计息息相关,其地位不可谓不重要。期间,我校使用《大学语文》经历了订购—自编—订购—自编的艰难历程。陆续使用了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林红等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等,这些教材无论在质量上、水平上,均具有权威性,长期受各大高校的青睐。但是,由于我校作为财经类院校,开设的许多专业具有特殊性,使用这些教材,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学为所用”。并且这三本教材使用对象面向全国高校,编写内容庞杂,数量上均可使用两个学期,而我校《大学语文》开设仅一个学期,32~36学时。教师使用时只能抽選部分篇目浮光掠影地讲解。以林红、蔡录昌、句磊主编的《大学语文》使用为例,该教材由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应用写作六个板块组成,文学作品占60篇,应用写作占2章。大学语文教研室在确定讲授篇目时,只能宏观统筹,严格筛选篇目。这些篇目各有侧重,有些侧重传统文化,如《小雅·采薇》着重体现诗情画意,《论语十则》、《孟子·尽心下》着重体现“以德治国”的儒家情怀,《哀江头》着重体现儒家知识分子的悲天悯人,《江城子·密州出猎》着重体现年轻人的旷达豪迈;有些侧重现代思潮,如《回答》的冷峻深刻,《亚洲铜》的炽烈执著;有些侧重异域风情,如《我在美丽的日本》的凄美纤细;有些则与财经院校密切相关,如《谏逐客书》、《货殖列传序》。此外,教研室还从教材外选取了与贵州相关的两篇当代作家何士光的《乡场上》、余秋雨的《伞下的侗寨》供学生阅读欣赏。尽管勉强使用,仍然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这种严峻的现实促使我校领导下决心对《大学语文》进行自主编写的改革。因此,文化传播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抓住机遇,结合我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等,抓住“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经、管、法、文、理、工、教’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的、培养具有高素质、适应社会需要的‘儒魂商才’的多科性财经大学”的特点,达成共识,即“财经院校必须高扬人文旗帜,推进教学改革,矫正学生‘趋利’的思想倾向,在义与利之间寻找平衡支点,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锻造儒魂商才,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广泛的人才基础”①,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改革。经过三年多的酝酿准备,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自编了一套适合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语文》教材,这套教材目前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笔者全程参编这套教材,故详细了解其中的许多编写细节。这套《大学语文》编委会成员11人,均为博士或教授,在编写质量上提供了保障。全书打破以文学史的形式展开的编写范式,以八大板块进行分类:家国情怀、品行修养、经济人文、管理智慧、地域关怀、诗意人生、异域风情和欣赏·写作。根据我校的特点,篇目选择上作了一些倾斜和调整:古今中外关于品行修养的经典,如李毓秀的《弟子规》、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等;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经典,如《论语》、《大学》、《道德经》的节选;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经典,如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国古代管理智慧经典,如《孙子兵法》、《管子》、《韩非子》的节选;为宣传“多彩贵州”,展示地域风情,特地选取了体现贵州民族文化的名篇,如蹇先艾的《水葬》、何士光的《乡场上》、余秋雨的《伞下的侗寨》等;为适应当下日益火爆的公务员等各类就业考试,增加了“欣赏·写作”板块。当然,作为《大学语文》,其自身的一些文学特点不能丢弃,所以在家国情怀、诗意人生、异域风情等板块中仍然注重其文学性。

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既跳出了过去一些《大学语文》教材漫无边际的纯文化、纯文学熏陶窠臼,又避免一味强调财经类专业靠拢,失掉其文学性,以板块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第二,注重挖掘与财经类专业相关经典篇目的文化价值,丰富我校“儒魂商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套围绕“儒魂商才”这个核心,特意选取了《论贵粟疏》、《货殖列传序》、《治平篇》等篇目。第三,考虑财经类专业注重应用写作和当前社会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需要,增设欣赏·写作板块,作为这套教材的八大板块之一,更强调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贵财版《大学语文》已使用一学期,社会反响良好,各财经类兄弟院校纷纷征订。同时,科学出版社将这套教材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当然,《大学语文》教材改革还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教师素养、教学手段等内容,希望伴随教材的投入使用及逐步完善,下一步能够配套光盘的视频教学。笔者认为,随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贵州财经大学的《大学语文》教材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获得学生的普遍认同,在教改创新之路上走出自己的特色。

注释:

①杨经华.重铸儒魂商才——财经类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现状与改革对策.考试周刊,2011(43).

作者:张中奎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 篇2:

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问题探析

[摘要]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编撰水平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比比皆是。按照职教改革发展方向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科学定位,引导教育者从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出发,细分专业、职业与地域,据此确定编撰方向,或可编写出适用于职业院校的优秀教材。

[关键词]职业院校 大学语文 教材改革

[作者简介]刘中平(1972- ),男,江西信丰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文教育和职业教育。(江西 南昌 330100)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起与边缘化

大学语文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开设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到了90年代中期,大学语文课程又开始了被边缘化的进程。被边缘化的外部原因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全球化、国际化思潮导致对英语的重视与追捧,由此挤压着大学语文课程的空间;内部原因则在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定位不科学,缺乏实用性、职业性和针对性,所能发挥的作用在当今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受到质疑,导致很多高校和大学生在实用主义思潮影响下日渐丧失对大学语文的兴趣。

近几年来,国内对过度开设英语课、放弃中国国学传统教育的做法开始反思与质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发挥大学语文的非功利性特征对于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教师节上指出:“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的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这些诗词都好。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国学热”在中国逐渐兴起,对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同时,为应对职业教育、应试教育、考证教育的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大学语文课程本身要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重新做出科学定位,不断推进自身改革。

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繁荣及其原因

大学语文课程恢复开设并逐渐得到重视后,大学语文教材便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到今天,以大学语文、高职语文、高等语文、大学新语文、大学国文等为书名的教材,至少有2000多种,这还不包括那些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类的教程。哪怕是在90年代后期大学语文开始被边缘化以后,其新教材的编写也不曾停脚步。

大学语文教材的繁荣,一方面源于该课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却源于利益的驱动。大学教师不仅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还承担一定的学术科研任务。对于教师个人而言,编写教材用于本校学生教学,不仅能获得不菲的经济利益,还能获取学术成果。对于高校而言,编写教材既可以增加本校的自编教材数量,又可以给职工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对于出版社而言,由于高校拥有本校教材的自主选择使用权,因此拓展教材市场的有效手段就是与各高校合作开发各类教材。这样一来,稍具规模的高校无不组织人员编写大学语文教材。于是,高校的增设与扩招、大学生与大学教师队伍的扩容,迅速成就了大学语文教材的繁荣昌盛,但又导致大学语文教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状。

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常见编写思路及其不足

目前职业院校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按各种思路编写的都有。编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了各种教材编写思路和体例,其中不乏饱含真知灼见和切合教学实际的佳作。但任何一部教材,都有其适用领域,有可取之处的同时相应的也会存在着一些不足。完美的教材是不存在的,但适用于一定范围的优秀教材却是可以编撰出来的。

1.按文学史体例和时代顺序编写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按这种思路编写的教材,始现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新闻本科专业自考指定教材中,出版最早、影响最大。其优点在于能令读者清晰把握汉语言文学发展的脉络,全面掌握母语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不足之处就是古典文学作品所占比例过大,内容体例上与中学语文多有重合,重阅读欣赏而轻写作实用。从实际使用来看,这类教材目前多用于文秘、新闻采编制作、出版等中文近亲专业和公共语文课的教学中。由于职业院校多属大专层次,主要面向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文秘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于企业文秘人员和速记人员,新闻、出版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位于编排制作人员。因此,很多师生觉得这类教材与所学专业的联系性不够强。

2.按文体分类编写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按这种思路编写的教材,将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抒情文、应用文、诗词歌赋、小说等各类文体文章编入,教学目标定位于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鉴赏与写作。其缺点,一是杂,什么文体都涵盖,反而体现不出职业的适用性;二是重复,中学语文对各种文体均有所涉及,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如不与职业相联系,则很难勾起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三是可读性受到削弱,因文体鉴赏、写作需要而选择的一些典型性、代表性文章存在语言文字美感不足的问题。

3.按培养写作能力编写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按这种思路编写的教材,按体裁类别设置常用文体写作、文学文体写作、实用文体写作单元。文学欣赏与表达实用兼顾,优点不少。缺点是可读性不强和缺乏职业、专业个性化特点,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4.以院校类别编写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有些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者,看到了不同类别院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尝试性地编写一些适用于不同职业类别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如旅游类、卫生护理类、财经类、交通类、工程类高职语文教材等。这类教材区分了不同职业和专业(群)使用者之间课程内容设置的差异,增强了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值得提倡。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跨越地域的限制,对于有些地域性很强的专业不是很适用。另外,我国高职院校的设置、管理权限已下放到省一级政府,属分省块管,限制了一些优秀教材的跨省传播。

5.以本土地域文化内容编写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思路。有些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着眼于体现本土特色和地域文化,选取本土作者的作品或以本土地方元素为背景的作品作为教材内容。这类教材,适用于本土地方高校和导游等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的专业,针对性强,读者细分到位,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小,对本地高校的外地生源学生不适用,对与本土地方文化关联不大的专业不适用。

结合上述分析可见:任何大学语文教材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只能适用于一定的范围。

四、对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若干建议

如何改变当前大学语文教材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编写出适合职业院校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一线教学实践者最有发言权。笔者只谈几点个人建议:

1.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按照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科学定位。对于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而言,编写教材前,首先要研究一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于职业教育,不再强调学生往学术方向发展,而是强调“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分流,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重新定位的背景和外在环境,必然影响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思路。

2.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注意将所编高职教材内容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有机衔接起来。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自信已使弘扬国语国学重新成为教育改革领域亟须加强的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明显强化了语文教育。这就要求编写者们在编写教材时要认真研究中小学语文教材,避免与其重复,并尽量拓展中小学语文未涵盖的知识领域和能力点,实现大学语文教材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效对接。

3.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注意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一般而言,语文承载着表达交流和传承文化两项重要使命,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特征。工具性指通过语文培养学生掌握母语的说、听、读、写能力和思辨交流能力;人文性指通过语文传播本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职业院校开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目的,最终要落在:一是着眼于发挥大学语文的人文艺术熏陶的作用,以优美的语言文字和富于表现力的作品感染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将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特定职业、专业应用文体的驾驭使用能力。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编写者们在编写教材时要兼顾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功能和人文性功能。

4.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注意区分不同专业、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域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为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对大学语文教材使用者做出清晰的定位,满足其实际使用需要。要有选择性地按照专业、职业、地域来组织编写适合本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明确主攻的方向,做到有目的、依实际。要选择适合大学生年龄特点的、能抓住他们兴趣的、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并尽量考虑阅读欣赏与写作的需要。比如说卫生护理类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紧扣卫生护理专业大学生这个使用群体,选择以医护职业为背景的内容题材,或有医护行业背景的作家创作的优秀篇章。

5.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按照学生的学制等情况适当加以区分。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大专、普通高中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大专、“三校生”(指中专、职高、技校学校毕业生)起点的三年制高职大专,近两年还出现了普通高中起点的职教本科。学生起点不一、文化基础不一、学制不一,即使专业相同,教学目标与要求也不尽相同,不适宜使用统一的教材。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要考虑分层使用的需要。

6.编写大学语文教材时编写者要定位于只编写适合一定范围群体需要的教材。对于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而言,要抛弃那种一部教材用遍各类院校、用遍各类专业、用遍各个时期的想法。毕竟,涉及面太宽带来的必然是针对性不强,最终的结果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我们要承认,能够编写出适合一定范围群体所需要的优秀教材,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唯有大学语文教材富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才能彰显出生命力和实用价值,才能真正被使用者所接受而不是被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杨芙蓉.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理念及实施策略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5).

[2]郑剑平,李澜澜.大学语文教材编撰现状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张立勇.谈大学语文教材的地方特色——以黄伟林主编《大学语文》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0(2).

[4]朱方琼,潘仁炎.艺术类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5]刘国庚.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以《医用大学语文》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3(7).

作者:刘中平

语文教材改革管理论文 篇3: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摘 要:在当前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来说,在课程教材方面也不断地改革和完善,进而实现创新发展,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方面,也经历了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历史,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历史进行相对应的探讨,同时进一步明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和落实相对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教材改革 存在的問题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6.040

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融入选修课程的相关改革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要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相关内容,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确保选修课程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作用和效能,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必要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该类课程教材改革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着重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相关发展历史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剖析,然后在实践的过程中落实相关解决对策,使问题得到处理,提升整体改革成效。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分析

从整体的改革演变过程来看,在上世纪初期,清政府就在课程分科方面加大重视的程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教学和课程教材改革经验,在普通中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课程分科模式。在这种分科模式的作用之下,分成文科学习和实科学习的相关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举措在我国的教育史上逐步重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这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来说也是一个新起点,在选修制度方面也是一种改革萌芽。在后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在教育教学以及选修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进一步推进,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在选修课教材改革方面越来越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材改革方面,现阶段着重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特长等相关内容,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特长,使其知识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在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指引和教师的指导之下,使学生在课程选择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学习要求,对于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深入研究。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在高中教育层面进一步吸取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突破和改革发展,在课程选择方面更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有更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在选修课程、教材版本、教材数量质量等方面也不断突破、优化、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明确改革定位的基础之上,呈现出应有的改革效果。

二、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写者对于教材编写的难易程度并没有切实有效的掌握

在针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能够做好教材的编写工作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材编写环节,相关人员往往对于教材的难易程度不能充分掌握,绝大多数的编写者在选修教材难易程度和必修教材难易程度方面,往往不能清晰明确地认知和识别判断,在针对同样的文章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究竟适合高中生还是适合初中生,往往存在很大的困惑。同时,对于高中阶段的难易程度往往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导致高中生在针对选修教材进行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不同程度的困惑或者问题。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编写者来说,在实际的编写环节往往缺乏深入的研究、实践和论证,在调研分析方面往往也不够充分,针对同样文章在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一致的观点和认知,缺乏相对应的标准化和可行性,因此在不能精准把握教材难易程度的基础之上,对于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学习和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发展都会造成严重限制。

2.教材改革并不充分符合实际的教学情况

因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绝对主体就是学生,教材的最终使用者和受益者也是学生。所以在教材改革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学生的调研和教学实际的分析论证工作,这样才能充分确保教材改革具备应有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但是在具体的教材改革和实际的编写优化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在实际的编写结构和编写模式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编写者中往往缺乏一线教师的参与,因此导致实际的教材改革内容缺乏足够的实效性。在教材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看到,和实际情况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或者隔阂,教材的理论内容和教学实践不能充分融合,由此导致教材改革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教材改革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编写和改革的过程中来,但是相关专家学者往往对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一线的教学实际不能充分的了解,因为所涉及的教材内容编写专业性特别强,过于关注理论性,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面临严峻的挑战,存在众多压力和困难。

3.教材改革缺乏应有的个性化和特色性

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工作,不同地区都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材改革,甚至出现多套教材,各类内容比较繁复杂乱,缺乏足够的标准和相对应的评估体系,同时也不够具有特色和个性化水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材改革工作的良性发展会造成很大限制。虽然现在高中教材版本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体现出教材改革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在教材改革方面往往存在重复建设或者浪费现象严重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对于优秀的资源往往无法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在不同地区的教材改革过程中,从品种名称编制等方面往往都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情况,缺乏相对应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具有明显特色和亮点的教材并不是很多。例如,基本上各个出版社都编制了相对应的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等相关方面的选修课教材,但是这些教材从设计思路、文章选编和编写体制等相关方面都比较雷同,并没有充分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改革效果,导致实际的教材改革往往形同虚设,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改革效能和价值,这对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和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都会造成很大限制。

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对策

1.编写者要充分明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具体情况

针对高中语文选修课课程教材进行编制的过程中,相关编写者要充分把握初中、高中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以及要求,在教材的难易程度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确立严格的标准,进而在针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在编写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寻的过程中充分呈现出编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进一步充分掌握编写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要点和相关注意事项,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选修课程教材编写质量,使其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改革效果。

2.确保教材的改革符合高中学生的教学情况

相关编写人员和操作人员要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材改革和编选的专业性、针对性,在突破教材难易程度和标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了解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充分做好调查的基础之上,才能具备应有的改革发言权。要充分做好教材编写团队的优化和完善工作,使整个团队的结构模式调整在最优化的状态,进而选编出与学生发展更相适应、与教学实际充分契合的教材内容,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整体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推进才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确保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优势

针对当前教材改革同一化、雷同性比较严重的问题,要切实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在实际的改革和教材选编编制的过程中,要确保选修课教材品种能够得到针对性地压缩,符合相对应的改革要求和教学标准。同时,也要在模块设置、编制方式等方面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精选出更切实可行的选编模式,并形成标准化模式进行推广和应用,以此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课程教材改革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针对拼接教材或者劣质内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对其剔除,使教材市场发展更加平稳,更加健康有序,这样才能呈现出选编课教材的时效性、多样化和特色化,进而呈现出应有的改革成效。

参考文献:

[1] 温立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语文建设》2016年第11期。

[2] 魏本亚《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践中的几个焦点问题》,《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 韩旭东《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實施研究》,扬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 薛涛《石家庄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现状调查与实施建议》,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作者:孙美萍

上一篇:混凝土施工防水论文下一篇:科学史高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