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2022-05-1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学语文教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教材分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分析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也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系统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价值分析。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试论小学语文教材改革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学教材开始系统化的改革,至今经历了20年的改革历程。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小学教材都开始了更加贴近现实教学的改革步伐,小学语文教材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时至今日,小学语文教材在具体的课文选材中,仍然存在着人文性、时代性和与一线教师互动性的缺失。在这样的现状下,通过教材篇目的重新选择,合理的设置课文篇目,更好的实现经典和现代的统一,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实践的统一,则尤为关键。笔者尝试从具体的问题出发,给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通过本文能给现在的语文教材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教材改革;人文性;时代性;教学实践

随着“一纲一本”的“国定制”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我国的小学教材在教育改革的指导下20年的蓬勃发展,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起来。这种多元的发展模式下产生多样的语文教材,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迎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当前的语文教材虽然整体上有较好的课文选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需要通过认清目前课文选取的不足,来对症下药的解决语文教材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1〕

一、当前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语文教材的课文选择上,有着较为广泛的范围筛选和合理设置,但仍存在四方面的不足,具体如下:

1.人文性的相对缺失

我国的语文教育的定性,经历过唯工具论、唯思想论的时代,但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已经发展为了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统一的原则。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需要我们的语文教材在课文篇目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到文章本身的思想教育价值和其中字词的工具作用,更需要通过合理的课文选择,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提升他们对母语的领悟和感受能力。虽然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但在传统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倚重的情况下,人文性篇幅的缺乏还是存在的。从《升国旗》、《吃水不忘挖井人》到《陈毅探母》、《师恩难忘》等课文的选择,教育性和工具性的功能不断凸显,但相对更具人文性的文章篇幅仍然较少。当然,对人文性的认识不代表要推翻工具性和思想性文章的价值,但应当在课文的选择中三者加以平衡,实现更好的教育目的。

2. 时代性的相对缺乏

语文教育需要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材课文的选择上,应当进一步增加时代背景下,带有时代特征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原有的课文中,类似《沉香救母》、《司马光》、《大禹治水》的古代故事比重较高,即使较新的励志故事也大多选择《梅兰芳学艺》、《孙中山破陋习》这些近代伟人的事迹,更具当代特征的个人和优秀事迹的宣传几乎没有。诚然,传统美德和传统名人的学习带有经典的价值,但时代的教材更应具有时代的意义。〔2〕

同时我们也看到,类似《2008,北京!》、《我叫“神舟号”》这样的宣传近年来大事件和先进技术的文章,本身有了很强的时代特征。但教材的制定和普及必然有一定的时间差和滞后性,时代性太过强烈反而显得没有时代性,不利于教材的长期使用。

3. 文体篇幅的相对单一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需要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要贯穿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注重人文性、思想性、工具性的相对平衡,同时也要注重选文文体篇幅的合理设置。我国的汉语博大精深,文体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纵观当下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从小学语文教材的目录上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篇目的设置大概在二十四到二十六篇之间,而这二十多篇的选文中又以记叙文和散文偏多。即使是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也只是随着年级的增长有了少量设置。例如童话、歌词、剧本、日记、谜语和民间传说也是少之又少。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大量的记叙文和散文,使得教材未免显得单调与乏味,缺乏想象力和兴趣。这样的设置让小学生对记叙文和散文感受性比较强,而对其他的文体形式由于接触的少感受性比较弱。总体来说,小学语文教材的文体意识以及脉络上相对并不是很清晰。

4.与教师队伍互动的不足

一份教材的好坏优劣,其直接接触的主体,师生是很重要的评价对象。考虑到小学生自身对问题认识能力有限,在教材课文的选择上,应该充分咨询主要教授者——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意见。当前的教材制定中,仍然没有改变管理部门和出版发行部门拍板,参考意见更多来自相关专家,对于一线教师的建议建言相对忽视。要知道,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一线的语文教师更了解当前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了解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清楚当前学生的基本状况。如果没有更多一线教学人员的意见参与,其教材的编制必然会与实际教学存在着脱节,乃至产生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的尴尬情况。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如何在语文教育中突出创新的模式和理念,如何将这种创新和教材的编制联系起来,都需要来自一线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编制单位与教师队伍在教材上的交流互动不足将极大的制约教材的改革发展。〔3〕

二、对于教材改革的主要建议

肯定当前教材编制中的积极改进,同时正视当前教材中的各种问题,才是客观看待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为进一步的教材改革提供建设性意见应有的态度。笔者认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 审慎选择经典,增强教材的人文性

面对当前语文教材中,人文性篇目的相对缺乏,应该从经典的文学著作出发,选择通俗易懂,符合小学语文水平的精彩章节充实当下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合理而重要的选项。

语文教学的目的,需要坚持语文自身的工具性和思想性,但也应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的统一。这种统一需要我们对于小学课文的选择,更加慎重和细致。当前,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语文能力和水平,不能好高骛远。因此,选择合理的章节进入教材,甚至选择合理词句嵌入原有文章,是可行的方案。如《鲁班和橹板》、《哪吒闹海》之类的古典故事,倘若能穿插部分古今作家关于这类故事的简单评论于其中,能极大的提升其文学性和人文价值。

对于此类文章的选择,在范围上,应当进一步避免政治性和思想性较强的文章。因为在原有的课文篇幅中,具有思想性的文章已然具有了很大的篇幅,而对于经典著作章节或词句的选择,本身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开拓其眼界,因此对文章的选择范围可以更为多元和丰富。通过经典的选择和教授,使得孩子们能从小对于汉语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价值有初步的了解,这背后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反而是春风化雨,更具意义的。

2. 合理设计篇目,增强教材的时代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对于时代性的缺乏,更多不是体现在课文本身是否涉及时代主题,而是课文本身的行文结构和表达方式仍然是陈旧的。发展中的汉语表达习惯和语法变化没有很好的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换言之,是文章行文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在各地课改的过程中,中学语文已经逐渐开始将现代文学的一些篇目引入教材,这一点是值得小学语文教材改革所借鉴的。课文中的语文要和生活中的语文接轨与同步,这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革新的必然。我们之所以用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用简化字取代了繁体字,本身就代表了文化发展,语文进步的特征。而这样的特征应该在语文教材中得以体现,而且要从小学的娃娃抓起。带有现代语文发展的,有文学价值的课文适当的引入,合理的设计,是可以极大的促进教学和社会的衔接和统一,是教材改革创新最突出的体现。〔4〕

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小学语文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其工具性的一面要求我们要注意课文选择的严谨性。类似网络语言等不成熟,不具有语言性和文学性的文章自然不在改革的范围内。我们增强教材的时代性要坚持合理的原则,保证课文既有时代特征,又具有学习的工具性价值。

3. 合理设置文体,增强教材的多样性

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不断的创新。针对当前语文教材设置文体意识上的不清晰,教材文体的形式上应更加丰富一些。我们可以在原有篇幅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寓言、童话、寓言、日记和诗歌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体裁,丰富学生对文体的感受性,增强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各种文学形式的创作。

同时可以参考初高中语文课本和小学语文读本的特点,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的篇幅并且设置选读课文。一来,使得记叙文和散文可以分散到选读课文中,缩小作为“必读”记叙文和散文的篇幅。二来,可以使其他多种文体形式的选文得到发展的空间,丰富小学语文教材学习的内容。三来,教师在教学上有着更多的参考篇目,可以依据地域性、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教师个人教学特点尊重教学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篇目和阅读篇目,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显得具有更多灵活性和生动性。

4. 参考教学意见,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语文教材的选择和制定,不仅仅是编制部门的事,更是整个小学语文教育参与方乃至全社会相关的大事。对于教材的改革发展,课文的扬弃调整,都需要充分的参考各方,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意见,以求教材能够更好的贴近实际,服务于具体的语文教学。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已然不局限于教材的改革和课文篇幅的设计。一线的语文教师对于具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有着不少的尝试和实践,并取得了相应的经验。如何将这些成果与教材结合,将成果充实在教材之中,或者与教材紧密联系,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材的制定中,要充分的听取和参考一线语文教师的建议,把握语文教学本身的发展趋势。只有如此,教材的设计才能有针对性,才能与时俱进的与实际教学齐头并进。在这种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形成教师、学生对于教材更加喜闻乐见的局面,使得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以提升,语文教学的价值得以彰显。〔5〕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教材的改革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看到原有教材编制中的优点,进一步继承其优秀经验;另一方面,要不断审视教材中的不足和过时的部分予以改进,实现其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教材改革的过程中,笔者的基本意见是坚持经典的人文价值不动摇,丰富文体的形式,同时赋予教材的时代特色,并且尊重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坚持诸多元素的统一和集合,方能实现语文教材的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从而使得小学的语文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 考 文 献〕

〔1〕陈远华,叶一圃.语文必修与选修教材教学体会,语文教学与研究:〔J〕综合天地,2011,(05).

〔2〕李冰霖,浅谈小语教学“三维立体”改革, 〔J〕语文世界,2001,(08).

〔3〕陈旭芬,我国中小学教材管理体制现状分析和改革展望,〔Z〕课程·教材·教法,2002,(09).

〔4〕叶立群,课程教材改革探索, 〔Z〕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魏运华,李俏,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述评, 〔Z〕课程·教材·教法,2007,(08).

〔责任编辑:曹 阳〕

[收稿日期]2011 — 12 — 01

[作者简介]潘荷(1990—),女,安徽安庆人。学士,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作者:潘 荷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材分析

摘要:教材分析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分析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也是决定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教材系统分析、关联度分析以及价值分析。

关键词:教材系统分析;关联度分析;价值分析

一、教材系统分析

(一)教材的编写意图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三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中外童话”为专题编写,学习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内容,品味童话語言,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真、善、美的熏陶。编写此篇文章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进而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儿童想象,感受童话的真谛。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按专题编组,分为10个专题,本组专题是“中外童话”,由《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4篇文章组成。这4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描写十分逼真。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板块安排了“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整组教材形成一个较严密的教学系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材的编排特点

课文以及语文园地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围绕“童话”的主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整体感知,而且能让学生身处其中去体验、感受童话的魅力,学会如何学习童话,并体会其中的快乐。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学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口语交际练习;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解童话特点并尝试写童话。三是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密切文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材的功能定位

本册主要在四年级讲授,既要完成小学中年段语文学习目标,又要为高年段的语文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本组课文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语言、外貌、动作以及神态描写的认知、辨别与运用,在此基础上,重点理解对比描写手法,将这些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为学生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写作方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本组课文着重让学生体会与感悟人们之间分享快乐、珍惜幸福、信守承诺以及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

(五)教材的要素分析

教材的要素主要包含物理、知识、逻辑与情感要素。《幸福是什么》一文,物理要素主要包含文字、图片与色彩,文字通俗易懂,图片主要描述了智慧女儿身穿洁白长裙,头戴花环,面带微笑,三个牧童围绕着智慧女儿坐在井边,眼神带着好奇与向往,周围树木参天,花团锦簇。画面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文中的知识要素分为导语、课文内容、页下标注与字词部分。导语部分与《巨人的花园》相联系,引出文章的主题。课文内容部分主要讲述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寻找幸福的故事。页下标注部分告诉我们本文的作者是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识字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彼、锹、杈、诧、麦、务”等字词含义,并能根据生字组词。

本文的逻辑顺序比较明确,按照遇见智慧女儿之前、遇见时、再见时的时间线索进行安排。文中将10年前与10年后的人物、环境进行对比,让学生懂得文中的牧童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珍惜幸福。

二、关联度分析

关联度分析主要从课文与学生的关联、与教材系统的关联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中年级学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性格上比较聪明活泼、乐观好动、乐于思考;具备简单的认知、表达与理解能力,在领悟作者表达方式、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能力较强;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联想想象,主动学习意识增强,是培养兴趣和爱好的重要阶段。

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前已学过哪些童话文章,学生对童话的了解程度、掌握的知识、拥有什么样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总结梳理,进而掌握下一步的教学方向。学生在1—4年级学过的童话故事一览表如下。

三、教育价值

教育价值从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两方面进行解读。原生价值是指文本自身蕴含的信息、内涵、情感及思想;教学价值是指教师如何准确、巧妙、简洁地传递文本信息,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接收并内化这些信息。

(一)原生价值分析

1.主题呈现清晰明确。文章呈现的主题就是理解幸福、珍惜幸福。

2.逻辑关系严密清晰。通过10年前后人物、情节、环境的对比,揭示文章中心。

3.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章按照“疏通泉眼,清理老泉—得到智慧女儿的祝福—寻找幸福—10年后再见,交流感受,明白幸福的顺序”开展的。

4.语言风格充满童趣。从语言风格上讲,简洁易懂,活泼准确,生动形象;从表达效果上讲,多用想象、幻想、对比等手法,充满童趣。

5.人物形象新奇生动。文中智慧的女儿很神秘,来得悄无声息,走得毫无预兆,她的出现也使得故事更加曲折生动;牧童的形象刻画鲜明,他们天真快乐,怀揣好奇与向往不断寻找幸福。

(二)教学价值分析

1.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例如,“枯枝败叶”一词使人深刻感受到那口泉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破败与荒凉。

2.加强对不同描写手法的认知、辨别与运用。例如,动作描写:带着锄头和铁锹、用手捧起一捧水、将树叶挖开等;神态描写:她微笑着说、孩子们都诧异地互相看着。

3.理解、掌握并学会运用对比的描写手法。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10年之后智慧的女儿、3个青年及自己展开想象。

教材分析是备课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设计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应树立整体系统观念,全面深入地分析各个相联系的要素,建立紧密的联系链。从横向来看,教材与学生、课程目标、学科课程标准等具有的内外联系必须分析透彻;从纵向来看,应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基本结构、编排特点、功能定位、要素分析、关联度分析、价值分析等方面,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对教材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

参考文献:

[1]贾荣国.教材分析与处理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8,(04).

[2]加涅,韦杰著,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6).

[3]迪克等著,庞维伟等译.系统化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4]李俐,郭乐静.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2).

[5]刘萍.《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3,(05).

[6]杨敏芬,穆文红.依托人物读童话——《幸福是什么》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2016,(09).

[7]吴立宝,王光明,王富英.教材分析的几个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3).

作者:张蓉蓉 杨杨

第三篇: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现状分析

语文是人际交往的工具,文化传承的桥梁,审美体验的载体。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无处不在。语文教材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语文教材编写要体现学科特点、教学实际和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注重基础性、科学性与时代性,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任何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前人都作了哪些努力,还有哪些不足,是其是而非其非,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语文教材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对现行语文教材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有一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语文教材的改革对策。

这里所说的语文教材,指2001年新课改以来,作为国家课程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即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并审查通过、至今仍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既不包括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的语文教材,也不包括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写的语文教材。

如表1所示。

现行语文教材,是新中国成立后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广大语文教材编者,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转变语文教材编写理念,注重改革创新,力求彰显人文性、突出主体性、增强实践性、强调综合性、体现开放性,从而努力诠释和体现新课程在教材建设上的改革理念。

1.彰显人文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理念指引下,语文教材普遍重视彰显人文性,既注重思想文化内涵,又富有时代气息,与学生实际联系较紧密,注重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在单元组合方式上,以生活或文化的某一内容为依据编排单元活动。如,某版七年级上册,共设置了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奇思妙想六个单元话题。其他版本的教材虽未冠以鲜明的主题词,也都在单元导语中点明单元课文内容的基本主题。如某版围绕“语文与生活”这一主题,确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基本范畴,在这些范畴下进一步划分类目,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这样编排,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关注他们的经验世界,关注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较集中地体现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尤其关注语文学习各内容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教材各内容要素实际构成了模块结构,使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之间既相互协调、衔接,又有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语文,从而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语文教材的选文注重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表现出对世界多元文化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一大批世界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的作品选入语文教材,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在读了这些新课文后,必然会在其内心深处形成新的文化价值观,而这正是未来公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人文素养。

课后练习也注重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改变了过去由于片面追求语文训练的系统性,因而进行繁琐、机械训练的弊端。教材注意建立基于学生个人对内容的诠释,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多种设想,多方位、多层次、多变化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应用问题,使学生从狭窄、单一、封闭的思维禁锢中解放出来,改变了过去学生只能按照教材给定的解读来理解课文而不能有其他想法或理解的编辑思路,这对于学生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培养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乃至批判性阅读的能力都具有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2.突出主体性。

与以往教材不同,现行语文教材普遍关注人的价值,强调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把学习者看作是一个发展、能动的个体,尊重其个性与独立人格。从编写内容到活动形式,都着眼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的编写理念成为语文教材普遍的自觉追求。不论是单元导语,还是课后练习的叙述语言,不论是情境图,还是课文中的对话框,编者大多采用“蹲下来”的姿态,努力运用指引、鼓励、商量的口吻,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诱导。如某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语:“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新学年开始了,你的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就改变了过去常见的那种指令性语气和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

选文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兴趣和认知特点。语文教材注意淡化教化意味,贴近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成为主流课文类型。尊重童心、激发童趣,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共同目标。不少选文,内容都侧重表现儿童的观察、儿童的想象、儿童成长世界中的喜怒哀乐,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革命传统题材类课文也注意强调时代性和艺术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写作教材摈弃了过去功利化的价值导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倡个性化写作与自由表达,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意义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直接指向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如表2所示。

3.增强实践性。

针对过去语文教材脱离学生实际,重知识轻能力,强调死记硬背、讲得多练得少甚至只讲不练等弊病,现行语文教材由重知识传授变为重情景化的表达交流实践,努力激发学生说和写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内容设计重事例示范,减少技法指导,结合事例讲述有关话题的知识、注意事项和要求,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自然地进入交际情境,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和激情。如有的教材设计了“金钥匙”栏目,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思考和总结。有的教材强调体现“面向农村,服务农村语文教学”的宗旨,重视语文与农村生活的联系,重视开发农村语文教学资源,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树立现代意识。

4.强调综合性。

以往的语文教材,往往将听说读写、语文知识和实践活动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分列若干个训练项目。这样做,虽然线索分明,各方面都照顾到了,但是听说读写自成体系,彼此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和照应,只是罗列大量训练点,事实上肢解了语文,把语文课搞得索然寡味。现行语文教材注意简化头绪,加强整合,有的把阅读与写作整合,有的把习作与口语交际整合,有的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合,有的把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整合,这就增强了教材的综合性,充分发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育目标的综合效应。有的注重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以活动为线索,建立教材的体系结构,统整单元内容,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体会汉语言文字的应用之妙和运用规律,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无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文。

5.体现开放性。

有的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主线组织单元,单元组合既有内容方面的相对一致性,也体现了灵活变化的原则,各单元内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要素也力求相互联系、相互沟通。有的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名著导读”乃至课外阅读,加强对“整本书阅读”的引领。口语交际和习作注意向生活挖掘教学资源,给学生搭建开展活动、走进社会现实生活的平台,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校园、家庭和社会,让他们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取新鲜的写作材料,训练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课后练习注意多角度的拓展、延伸,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将学生在课内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部分小学语文教材拓展类练习设计,如表3所示。

可见,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活动领域较为广泛,既有本学科领域的,也有学科领域之外的。其中“生活体验”“文学阅读”是最主要的拓展内容。活动方式也比较多样,“演唱”“艺术欣赏”“表演”“活动”等形式,有利于把语文从听、说、读、写,以及观察、积累等活动中解放出来,使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更多层面更有趣味的联系。

总之,现行语文教材大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同时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和追求。

勿庸讳言,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本体有所缺失。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语文教材无疑要服务于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任务。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基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说来,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是说,学语文首先要学习识字写字,在识字写字达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进入阅读写作实践。通过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文章,体会汉语言文字应用之美;通过写作练习,掌握语言文字运用之法,进而把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王宁认为:“语言感觉是语言教学最初的凭借,语言修养是语文教学最终的目标。”曹明海认为:“语文本体即语言,而语言又是一种文化的构成。”以此审视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语文本体缺失、没有落实语用观是一种普遍现象。具体表现为:小学语文中的识字教材安排比较随意,缺乏有效的语言能力训练,有些课文没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初中教材的“写作·口语交际”部分“缺少必要的陈述、展开,操作性不强,缺少程序性知识的介绍,‘过程和方法’维度的设计比较单薄,对写作、口语交际训练过程的揭示与指导不足”。(潘新和主编《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据北京师范大学语文学科调研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现状调研报告》,有近57%的教师对目前高中七个实验版语文教材表示不满,受访教师反映教材质量下降,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校长与教导主任直指行政干预过重,学校无教材选择权。应引入竞争机制,才能有利于提高教材编写质量。温儒敏教授呼吁,要为语文课“减负”,减轻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课来承担。如果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工具性又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地抓基本训练,那么情况会很糟。

2.知识教学受到削弱。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也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基础教育就是给学生打基础的,当然离不开知识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知识,值得进一步研究。按照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如汉字的形音义,词语句子的结构单位和运用规则,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文学文化常识等。程序性知识回答“做什么”和“怎样做”,如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含意丰富的句子和精彩的语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内容大意等。策略性知识回答“怎样学习”“如何思维”等,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核心。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如用什么方法记忆所学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复述等。

但是,新课改以来,语文知识教学存在严重误区。一方面,过去语文知识确实“封闭僵化与随意性过大并存”,影响了人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解、贯彻与实施。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又使语文知识教学变得“面目可憎”。有课程专家认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应试教育”“应试学力”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学校知识”的批判。有关学校语文知识问题的讨论,充其量不过是拘泥于现有学科内部的局部知识的调整增删而已。新课改为了破除“知识中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这一导向下,语文教材普遍削弱语文知识也就是很自然了。有学者认为,六十年语文教育“最大的失,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的倾向了……我们对语文知识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因为任何一门成熟的课程都不可能没有知识”。

一般说来,一套教材由四大系统组成:选文系统,助学系统(学习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考察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共同的问题是都缺少比较完备的学习系统和知识系统,而知识系统尤其缺乏。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伊始,韩雪屏教授就指出,当前语文课程的陈述性知识比较陈旧,程序性知识比较贫乏,策略性知识存在空缺。她甚至倡议为教师提供一个“语文知识清单”。这其实是对语文课程教材内容建设的痛切吁求。可是现行语文教材对这些问题几乎都没有解决。

首先是陈述性知识零散而不完备。语文新课程实施已十多年了,而语文教师普遍反映:不知道该教哪些知识,教多少,以及怎么教。一线教师反映,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文教育界曾把语文知识分为字、词、句、篇、语(语法)、修(修辞)、逻(逻辑)、文(文学),被语文教师称为“八字宪法”,足见其地位的重要。新时期以来,张志公先生提出语文知识力求精要、好懂、管用,并为历次语文教学大纲所倡导。直到1991年义务教育大纲颁布,语文知识的种类仍十分明晰,共有11种之多,即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读写知识、古代文化常识、工具书使用常识。新课改以后,人们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却把语文知识只限于语法和修辞知识,并将其置于“附录”的地位,这样就使教学难以操作。所谓“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标准只是用否定句表明了对待语文知识的态度。但作为指导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标准,适宜教师教学的“不系统”和“不完整”的语文知识是什么,没有明确规定。本来,无论什么学科,知识教学都有一个定向、定量与定序的问题,但课改十余年来,语文知识仍是一笔糊涂账。尽管课改专家讲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立的,但老师们总觉得语文知识的目标是空泛的。这种“去知识化”的倾向,在语文教材中表现十分明显。有的教材即使安排了若干语文知识,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统一的规定性,加上随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已被异化为随意教学,教材的编写者与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爱怎么编就怎么编,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其次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严重缺乏。现行语文教材大都是文选型的,文选型教材实质上是一种经验型或感受型教材。教材中的选文,对于作者来说,是一种语文经验;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阅读材料,选文作为单纯的阅读材料只是供学生感受的。所以,文选型教材的优势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情景的语文经验,尤其是书面语运用的经验,供学生感受、体悟。换句话说,文选型教材为学生在直接经验语文的基础上提供了接近间接经验语文的机会,更便于学生“暗中摸索”。但如果文选型语文教材仅仅满足于或停留于提供语文经验,那就只是“文选”或“语文读本”,而不具备教学的性质,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材。那么,这样的“文选”就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阅读材料没有多少区别,充其量只有“选”与“不选”的区别。正因为如此,教材编者为了使“文选”具有教学上的可操作性,让“选文”变成“课文”,创设了教学单元,并撰写了一些“教学指引”类的文字,如“单元教学重点”,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与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等。语文教材的变化往往只是“选文”的变化,其体例变化不大,其教学指引(“提示”和“练习”)的侧重点、角度和内容变化也不大,大体是对阅读重点、课文内容理解和语言形式要点的提示。可见,教材编写者关注的重点是选文,而不是教材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功能。

现行教材缺少应有的知识系统,似乎也不能全怪教材编者。一是这些知识的“生产单位”没有生产出可用的知识。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有那么多师范院校,那么多课程专家,那么多大学的那么多语言文学专业,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认真做这方面的研究。二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启动,是教材先动,课堂跟进,可是相关的知识“生产单位”似乎至今也没有什么动静。这就使得教材编者不可能不捉襟见肘。

3.内容选择比较随意。

在现行教材编写体制下,教材无疑要忠实于课程标准,而课标内容的难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甚远,导致教材内容选择比较随意,尤其是教材难度脱离实际。方智范认为,总体上说,现在教材比过去是要难一点,有些教材难度很大,很难推广。顾振彪认为,因为审查时要求紧扣课标,广度和深度的“度”没有把握好。深度有点深,因为主编多是大学老师,比如某版本高中语文有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完全是创作论,对高中生来说明显太深了。不少教师反映,有些教材选文偏繁、偏旧。如《宇宙的未来》和《作为生物的世界》内容偏难,《离骚》《逍遥游》,散文《门》《窗》太深奥,高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语文教师普遍感觉教材的难度比较大,有些篇目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比如《铸剑》《西西弗的神话》《墙上的斑点》《游侠列传》等课文,从思想理解来说都远远超出了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五蠹》《滕王阁序》从字句阅读而言,也不能算作中学生可以读懂的浅易文言文。

现行语文教材还有一种倾向,即为了与原人教版教材区别开来,有些选文一味求新,显得很偏、很怪。比如鲁迅的文章,有的故意回避《药》《祝福》等传统经典篇目,而选择《铸剑》《范爱农》等较生疏的作品;沈从文的作品,也从《边城》变成《箱子岩》;《史记》选文,也从传统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变成《游侠列传》和《战国策》的《冯谖客孟尝君》,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欧阳修的《与高司谏书》也不是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选修课的开设和选修教材的建设,是这次高中课改的一个亮点,但普遍反映难度偏大。据对高中新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65.54%的教师表示,选修课教材内容过多、难度偏大,难以胜任。主要原因,一是课程门类太多,二是选修课教材要求过高。一些教师反映,感觉教材深不可测,要讲的内容特别多。很多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包括课后有些练习的编排指向性也不是很明确。教师们感觉上课很累,备课也很困难。最简单的比较是,现在的高中选修课比以前的大学中文本科所学的内容还要全,还要专业和系统。另外,现行教材还存在经典选文偏少、实用性文章偏少、选文在学段上的安排不合理等缺陷。

4.教材编排缺乏梯度。

作为教材,除了内容的选择外,还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合理的编排顺序,即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次第”。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课文、知识点和练习的安排,都需依照深浅程度通盘考虑,循序渐进。比如,现行教材为了突出“人文性”,多采用“人文主题”的结构方式,编者费尽心思,刻意拼凑出几十个单元主题。有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教材甚至把初中已有的主题重复一遍。这种用主题划分教学单元或版块的做法,往往顾此失彼,深一脚浅一脚,势必难以照顾到各单元之间本来应有的逻辑递进关系。再如小学识字教学,先认识哪些字,后认识哪些字,不仅要遵循汉语汉字的特点,还要按照小学生识字的规律。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往往是“效率决定生命”,教材中作为语文学习基础的识字教材,只能由所选课文来决定,即选到什么课文,就以课文中出现的汉字作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语文教材接触到的汉字是各自分散的,根本不可能考虑汉字本来就具有的系统关联、类聚群分等特点。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识字的记忆负担,也使识字的过程拉得很长。

缺乏梯度还表现在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上。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高中阶段的必修与选修等,均缺乏衔接与照应。比如,有57%的教师、49%的教研员和专家认为,尽管高中课程内容与义务教育课程内容在理念、能力要求方面是衔接的,但在具体要求上则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一是初中有意淡化语法知识教学,造成高中阶段语法基础知识的缺失;二是文言文评价要求与初中阶段的要求差距过大,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初中阶段偏低,高中阶段陡然升高,跨度太大;三是高中现代文阅读没有体现出在初中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四是与初中相比,高中写作教学的目标不够具体、明确,两者衔接不紧密。有近80%的教师和65%的教研员和专家在访谈中都表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衔接不够紧密。尽管课标提出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但实际上缺乏应有的梯度。在选修阶段,课标没有提出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很多教材自身的内容安排,也没有合理的梯度。不少教师反映,某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散文单元,《想北平》和《归去来兮辞》本身都是很好的散文,但两者之间的衔接有问题。外国诗歌集中在一个模块里,学完这个模块,高中三年就没有诗歌了。高一第一篇就是《勾践灭吴》,难度太大,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普遍难以理解。有的教材,写作专题间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序列,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至于学生基本能力的训练缺乏应有的层次和梯度,甚至在文体上的区别也没有,则是各家教材比较普遍的问题。如果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将12学年24个学期的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审视与分析,即使不考虑学生会在三个学段中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其无序混乱之严重,也会让人非常吃惊。

5.教材设计脱离实际。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既是“教本”,又是“学本”,是教师教语文和学生学语文所依据的基本材料。但现行教材的不少设计脱离实际,没有做到两个“本”的统一,而更多体现出“读本”的特征。

从教的角度看,教材提供的基本还是文本罗列和知识罗列;至于怎么教,各版本教材缺少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引领。既无清晰的理念指导,更无具体的方法呈现,甚至基本没有怎么教的材料准备。从学本的角度看,各家教材都没有建立起立足于引导学生怎么学的比较完备的学习系统,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方面,虽然有努力和体现,但实际效果不明显。

有些教材的导学模式简单化,重结果而轻过程。导学设计模式大多还停留在目标模式的思路上,强调目标的先导和结果的反馈。表现在教材设计中,大都采用单元学习目标或课文学习目标(一般出现在单元主题词或课文导读等部位)+课文+课后练习的模式来安排教材内容。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能够将课程目标具体地体现在教材中,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引,因而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指引、帮助作用也就十分有限,既引不起师生的充分重视,也使很多师生处在暗中摸索之中。另外,多套语文教材将选文区分为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其用意无非是想通过对精读课文的学习,将学法迁移运用到自读课文的学习中,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精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的导学设计几乎雷同,看不出精读和自读的区别,有些自读设计更是简陋到只剩下选文后的几个问题,有的则没有任何导学的设计。其理念可能是先进的,但由于导之无方,放之无度,落实的程度如何不得而知。

有些教材导学方法十分平庸,找不到指引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思路。教材中“写在前面”“单元主题词”和“课文导读”等内容,大都突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和经验世界等功能,但也明显淡化了提示学习目标、指引学习方法等重要内容。从提示、学习目标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总体上显得空洞、模糊、难以捉摸。从教材使用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对这些内容大都泛泛应对,不作过多琢磨和深究。这样,不仅使这些内容达不到应有的设计目的,也势必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角度来看,泛泛而谈的导学内容根本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有的完全取消了导读、提示文字,固然摆脱了各种框框的束缚,但将课程开发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教师和学生,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也显得操之过急。语文教材要有效助学,制订合宜的学习目标,设计必要的先行组织,还是十分必要的。从呈现方式上看,大都是主观陈述,很少用激发思考的问题形式呈现。这很可能导致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浅表化,既不利于学生探究,也引不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尤其缺乏对学生思维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敏锐性、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的指引和历练。另外,很多导读文字往往直接表达了编者自己的观点,很少表明有争议的看法和观点,这也容易束缚学生的思路,不利于培养质疑探究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

导学功能缺乏,还体现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课后练习设计作为教材编写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前面肯定了现行教材在提高练习质量方面所作的努力,但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对“工具性”关注得不够,存在着去知识化、技能化,淡化训练的倾向,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练习明显减少,有的课文后面完全取消练习题,仅仅有探讨的问题,显然不利于语用目标的落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调查》,学生对“你觉得你使用的语文教材怎么样”调查结果,小学和初中分别如下图所示。

另外,综合性学习内容设计过多,缺乏可操作性,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结构不合理,选修课教材过多,都严重脱离教学实际。

6.同质化倾向相当严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方针,这一政策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实现教材的多样化,鼓励教材编者编写出创新型的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选用。所谓多样化,就是指基本思路能够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文章组合编排各有各的风格,形成个性化。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近70%的受访者认为,教材在知识和技能上基本能够反映课标的要求,但教材的趋同化倾向严重,各套教材的个性特色不突出,充其量只是实现了教材版本的多样化。正如有人批评的那样:“总体格局基本雷同,特色不突出,个性不鲜明,呈现方式单一,还未见完全突破传统‘文选型’结构的大胆尝试。”顾振彪认为,因为审查时要求紧扣课标,所以总体上大同小异。目前使用范围较广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其内容的基本组合模式,大都是单元选文加语文活动。选编几篇相近主题的文章组成不同的人文主题单元,单元后面设计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或曰“专题”,或曰“综合性学习”,或曰“梳理探究”,等等)。特别令人遗憾的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建设可谓盛况空前,各版本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共达上百种之多。而深入比较后就会发现,林林总总的选修教材中,有特色的品种少,大同小异的品种多。

如果我们从选文、读写活动等方面对教材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各家教材之间几乎没有差异。可以说,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文化差异明显,教育基础不同的地区都在使用着几乎相同的教材。至于同一套教材,既能在北京、广州、江苏这样的地区使用,又能在新疆、宁夏、内蒙等地区同时使用,让人难以理解。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存在这些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编者对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缺乏深入研究,学术水平和编写经验参差不齐;二是作为实验稿的语文课程标准本身存在疏漏,对语文教材编写产生了误导;三是教材管理体制机制有待改进,留给教材编者研究编写的时间太紧,导致编写过程过于仓促。另外,教材管理缺乏后续纠错完善机制,导致有些教材即使发现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看来,语文教材建设任重道远,要编写出一套或多套理想的语文教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人说:“电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语文教材编写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科技在不断创新,都向语文教育教学提出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材改革永远在路上。语文教材编写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作者:顾之川 顾振彪 郑宇

上一篇:质量成本管理论文下一篇:施工企业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