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者之一,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着深刻的思考。一是关于农民与土地关系改革。在当时“一大二公”的主流意识背景下,他赞成实行包产到户,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对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论文 篇1:

农村金融现代化服务中资金流动性与使用效率问题探析

摘要: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內部管理体制的制约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资金上存成了县域金融机构的主要盈利手段,资金大量外流,弱化了农村金融服务。

关键词:农村金融;资金上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

文献标识码:A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与使用效率问题

(一)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手段少,管理谨慎

1.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目标单一。

目前,农发行资金流动性管理包括资金头寸管理、系统内借款计划管理、资金调度管理三个方面。农发行基层县支行在满足企业合理贷款需求的流动性管理方面,具有直接影响的是系统内资金调度管理。

农发行发放粮食企业收购贷款的操作步骤是:先由收购企业向农发行县支行提出借款申请,经县支行审查通过后签订合同,同时,县支行向上级行请求下划资金,资金到位后当日划入企业账户。合同到期,企业归还资金后,县支行当日将资金上划至其上级行。但严格来说,这种管理方式并非县支行所进行的流动性管理,而是其上级行为确保资金安全、防范下级行违规操作的管理措施。

2.农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可运用的手段不多。

随着农业银行改革力度的加大,县支行经营权限进一步被压缩,流动性管理手段越来越少,基本上是以上级行各类考核指标为依据进行管理。

当前,农业银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基层营业所进行流动性管理;二是县支行本身的流动性管理。

首先,对营业所的流动性管理,主要表现为核定营业所库存现金,以维持营业所对存款户的日常支付。其次,县支行仅能根据自身不同情况,小幅度调整流动性管理目标与指标。目前农行县支行流动性管理目标,已经由满足存款支付和合理贷款需求支付并重,逐步转化为以满足存款支付为主,满足合理贷款需求支付为辅的管理目标。

3.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流动性管理自主权最大的金融机构,但管理非常谨慎小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仍然实行两级法人管理体制,联社作为一级法人,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目标比较全面,即在满足对存款人正常支付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流动资产以满足各类借款人合理信贷资金需求。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提并论,农村信用社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如省联社,自身实力不强,对于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通过调拨资金填补基层农村信用社支付缺口能力有限。此外,农村信用社缺乏品牌优势,当出现支付缺口时很难从其他商业银行拆入资金,因此,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要比农业银行县支行更为全面和谨慎小心。

(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1.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首先考虑的不是本身的经济利益,而是促进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

2.农业银行县支行把确保资金安全性放在经营的首位。农业银行县支行曾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主要受害者之一,其上级行和县支行本身都十分关注资金的安全性。上级行大幅度上收了县支行信贷权限,县支行资金大量上存,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其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收益偏低,不良贷款占比高,增加了信用社经营风险。

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存在问题原因

(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没有条件合理地处理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的关系。

为确保资金安全性,农业银行县支行尽量将闲置资金上存,这是因为其信贷权限被大幅度上收、不愿承担贷款风险。其支付风险小于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由于人员素质、经营环境等问题,其流动性管理水平仍比较低。

首先,农村信用社闲置资金集中于同业存款,基本不投向流动性较强和收益较高的国库券或其他金融债券。

其次,相当部分流动性资产流动性并不强。所谓流动性资产是指一个月内可变现的资产。农村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存款绝大多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无特殊情况不能动用,其实际流动性并不强。农村信用社存放同业款主要包括存放各家商业银行、省联社和安阳市办三部分。将大量资金存放在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是因为农村信用社结算渠道不畅,有求于各商业银行;另一方面,则是商业银行基层支行都有同业存款任务,需要吸收农村信用社存款以完成其存款任务,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并不能轻易从商业银行划走资金,而要经商业银行同意后才能划走。存放省联社和安阳办公室的资金主要用于贷款投放或用于救助支付风险较大的其他信用社,流动性较之存放国有商业银行款项更低。存放于广发行郑州分行和安阳支行的资金,一部分实质是农村信用社代理广发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而向该行缴纳的保证金;另一部分则是为开展其他业务,如转贴现而存放。而一个月内到期的贷款,仅是合同到期,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贷款不会按期归还,多数会以借新还旧形式被借款人重新使用,根本不能考虑以其作为确保支付的资金来源。

(二)内部管理体制制约着基层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自主性,削弱了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的自我调节能力。

1.商业金融支农乏力,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随着农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减少,贷款权限上收,除个人消费和质押贷款外,其他贷款一般授信权限很少,县支行没有贷款审批权。农村信用社也效仿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对基层信用社1万元以上的贷款审批权限也全部上收;农村信用社为提高资金的安全性,贷款手续烦琐、要求严格,制约了涉农贷款的投放,特别是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贷款要求得不到满足。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均把保证资金安全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但资金使用效率却大打折扣。

2.河南省农发行信贷支农自主经营权仍然较小。

由于基层行没有信贷自主权,亟须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为经济主体往往达不到上级行的要求而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农发行的利润空间也在不断缩小。

(三)政策性因素导致基层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加,从而使资金的流动性管理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受到影响。

1.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因素。

一是改革前农业集体组织、生产队各种名目的贷款,改革后已全部形成“无主”贷款。二是原来县、乡(镇)、村三级集体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倒闭或进行改制、重组等,使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被悬空。三是从提倡大力发展多种经济

形式和经济成分,到取缔“十五小”企业,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债务无法落实。四是目前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过热”行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压缩信贷,企业利润锐减,甚至已开始出现亏损,使银行信贷资金风险加大。

2.地方性政策因素。

一是地方政府干预。二是地方综合治理。如河南省某市的安林公路综合治理,涉及农村金融机构贷款17033.7万元,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7460.7万元。三是农业经济政策不切实际。在地方农村经济政策指导下,各种示范园、种养基地及特色产业得到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由于市场原因和技术条件达不到,成功率很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3.政策性遗留问题。

一是基层农发行成立之初,一些附营企业贷款未能向农行划转,这部分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二是财务挂账政策滞后。此部分财务挂账是收储企业在进行政策性收购过程中形成的挂账。对因政策界定执行等因素形成的应挂未挂贷款,以及这部分贷款在挂账后消化处理前,对农发行信贷资金构成较大风险。三是粮食顺价销售与供求状况错位,累积了信贷风险。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对粮食继续实行政府定价、敞开收购的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为将收购的成本转嫁出去,减轻财政负担,企业收储的粮食必须实现顺价销售。但近几年粮食销售价格持续低迷,加之粮食消费的价格弹性低,敞开收购的品种与市场需求错位,在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即使以较低的价格也难以销售:“敞开收购”与“顺价销售”政策导致敞开收购一库存积压一陈化损失一不良贷款上升的恶性循环。虽然国家每年对保护价位下调的幅度与上年保护价与市场粮价平均价差幅度基本一致,力求降低成本,与市场接轨,但是,由于市场粮源未被垄断,保护价一直高于市场价,粮食库存整体实现顺价销售十分困难。陈化粮、陈次粮越来越多,加之市场变动,库存粮食严重贬值,占用贷款的潜在损失也与日俱增,成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一大隐患。

(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是阻碍基层农村金融机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根本原因。

“逃废”银行债务问题依然严重;银行内控制度不落实,个别银行工作人员以贷谋私;政府干预仍然存在,权力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介绍贷款。农村企业倒闭率较高,造成农信社风险。

改善农村金融资金流动性管理和使用效率政策建议

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资金投放、收益与风险是正比例关系,银行资金投放的风险大小,都只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然而,在目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村金融市场中,贷款一旦向企业投放,形成的风险几乎就成为必然。在目前的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金融机构单一地减少流动性资产,增加信贷资金投放,给自身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自身所获得的收益。

(一)按既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又要尽可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一是正确处理上存资金与贷款和投资适度增长的关系。二是认真核定保证支付与库存和周转资金保持的适当比例,尽量减少不生息资金的占用比例。三是加大发展中间业务的资金使用量,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四是积极参与公开市场业务和开展货币市场业务,提高富余资金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政府应协调职能部门正确处理好发展地方经济与保全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安全的关系。执法部门要对逃废农村金融机构债务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提高信贷资产的社会保障系数。农发行应当成为资金回流农村的载体,包括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支持,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有机结合,以弥补市场缺陷。在合作性商业金融薄弱的领域,地方政府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投资提供窗口指导。

(三)农村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宏观经济走势、热点行业政策的前瞻性研究,为行业信贷调整、避免过度集中提供决策依据。

(四)优化资产结构,实现资产规模、结构、质量、发展速度的协调发展。经济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加大优质高效客户营销力度,提高新增贷款质量,稀释不良贷款占比;另一方面,加大存量贷款的贷后维护工作,避免正常类贷款的劣变,加快从低质量客户、高风险资产的退出,有效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

(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是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目前呆账准备金计提只与贷款余额有关,而与贷款的内在损失程度无关,且呆账核销制度没有规范化、制度化,手续复杂,银行缺乏自主权。改革呆账准备金制度尤其必要:第一,呆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审慎会计原则为基础,充分估计贷款可能发生的损失,同时准备金的计提必须及时、充分,并使之制度化。目前贷款分类制度已实施,应对不同类别的贷款按其风险程度不同提取不同比例的贷款呆账准备金。第二,建立对呆账准备金的评估制度。要定期对准备金的覆盖范围和充足性进行评估,及时增拨或减少准备金的数量,使之与贷款损失水平相适应。第三,建立呆账及时冲销制度。对损失的贷款,不应当长期反映在资产负债中,应当规定冲销的适当时限。对贷款的冲销要建立严格的、授权明确的审批制度。二是坚持“谁出政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执行政策性业务的粮、棉企业能得到合理的补贴,不至于承担因政府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筹集粮食贷款风险准备金并按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提取和使用。

(六)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市场已经放开,农村地区原有国有粮食收购企业,已全部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农发行必然由纯政策性银行逐步向商业化经营过渡。农发行应实行“政策性贷款商业化操作”,即政策性贷款在发放、管理和收回中必须坚持商业化管理。对发展前景好、资信程度高、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在资金供应和条件上放宽;反之,则应停止支持。由单纯追求社会效益,向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转变。

(七)资金系统内上存,是基层农业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权益之计,不利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由于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不佳,资金上存是目前农业银行基层支行既能确保资金安全,又能获取一定收益的暂时出路。目前,在农行基层支行上缴二级准备金、统筹金、系统内上存资金三个月限额、六个月限额、一年期限、三年期限、剥离上划不良贷款中,上存资金中三年期利率最高,因此,在确保对存款人支付的前提下,应尽量参加三年期系统内存放资金。此外,资金上存后由经营水平较高的上级行进行经营,可以选择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收益更高的项目进行资金投放。

(八)降低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提高其流动资产质量。首先,一方面,目前监管部门确定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为80%,是在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农村信贷业务,地方政府、企业与银信部门矛盾不断加深的特殊条件下,监管部门为缓解矛盾而出台的特殊政策。这一政策,不符合《巴赛尔协议》不得超过75%的规定。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在政府干预、逃废债严重的情况下,将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上限降至75%,有利于减少农村信用社放贷形成的损失,增加农村信用社流动性资金,增强支付能力,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的发生。其次,改善农村信用社流动资产结构,提高流动资产质量。随着省联社的成立,农村信用社省内结算渠道逐步建立,农村信用社已经不再依赖商业银行结算渠道,因此,应将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降至最低。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加深,县(市)联社即将实行一级法人管理体制,进行独立核算。在这种情况下,省联社和市办也不应利用职权,要求农村信用社将资金大量上存,用于自身放贷谋利,而要给予基层社较大的流动性管理权限。在确保对存款人日常支付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安全性高、流动性强的国库券在流动性资产中的占比。

(责任编辑:于健)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李国庆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论文 篇2:

论陈云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要〕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者之一,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着深刻的思考。一是关于农民与土地关系改革。在当时“一大二公”的主流意识背景下,他赞成实行包产到户,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对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他基于对我国国情的精准把握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理解,认为农村发展要在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之下进行,市场调节要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发挥作用。三是提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以人为本,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关键词〕陈云;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作者〕张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主任科员,研究实习员,北京100017

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的农村改革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陈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对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理论见解,同时对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在陈云看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实现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双向发展,这些原则在今天的经济改革中依然适用。

一、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陈云作为长期主导我国财经工作的领导人,他对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思考开始得很早。1956年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后来他支持责任田和包产到户都是这一构想在农村经济体制上的具体体现和运用。1960年,刚经历“大跃进”之后三年困难时期的新中国面临着粮食短缺、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陈云认为,要想恢复和发展农业、缓解粮食紧张,根本办法是调整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他较早地认识到了平均主义和公共食堂的危害,指出“搞平均主义,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积极性”①。1961年,陈云到上海市青浦县进行调查,在这里他看到了“自留地”的好处,可以“补充口粮”,“便于养猪积肥,赚些零用钱,在宅前宅后种竹子、种蔬菜等”②。因此,他主张增加自留地,提高农民生产自主性。

1961年3月中旬,在广州举行中央工作会议时,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向毛泽东汇报了安徽省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并在会上发言,介绍了包产到户的做法。毛泽东表示可以试验。陈云也表示:“安徽搞包产到户,应当允许人家试验嘛。”③在他看来,包产到户和他所支持的调整农村政策是一致的,都能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要依靠广大农民,尽快恢复生产”。④之后,陈云就分田到户的问题先后与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等进行交流,大家都一致同意分田到户。

陈云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分田到户的。为了解决当时农村经济由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而带来的发展滞后、粮食减产、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陈云提出要尽快恢复农村生产,提出了很多措施,分田到户是调整农村政策的重要一环,能适应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农业产量。这与他“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是一致的。

1979年,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央召开了工作会议,陈云在会上指出:“我们不能到处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摆稳这一头,就是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⑤。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安徽等地一些农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生产上的“大呼隆”和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弊端,使不少贫困的地方出现了“一年翻身”的生产队和农民,这种做法一开始就得到了邓小平和陈云的支持和肯定。1979年6月18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参会,他找到大会主席团问陈云:“安徽一些农村已经搞起了包产到户,怎么办?”陈云答复说:“我双手赞成。”⑥之后,万里就这个问题找到邓小平谈,邓小平答复:“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267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96页。

③周太和:《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8頁。

④周太和:《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⑤《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36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80页。

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①之后,包产到户的做法在安徽乃至全国得到逐步推广。

邓小平和陈云的大力支持,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如破竹,还带动了全国经济形势的改善,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12月,陈云感慨地说:“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作用”,“农村人民生活改善了,市场搞活了,这是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好现象”。②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了联产承包制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中国将逐渐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此后,中央连续几年发布有关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逐渐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而陈云对此持支持和肯定的态度。正是因为包产到户改变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二、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变革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但愈来愈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导致了以个体和私营为主的自由市场主体走向消亡,在农村表现为自由市场萎缩,农村商业发展受阻。农村自由市场的变化不仅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陈云很快认识到了计划經济体制带来的弊端,随即提出了对策,那就是引进市场机制,在农村开放自由市场。1956年10月他为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放宽农村市场管理问题的指示》,将农村自由市场当成社会主义商业的补充,并提出了开放农村自由市场的具体管理办法。但由于社会主义改造掀起高潮,农村自由市场没有得到及时恢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调整让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宽松的经济环境,这让陈云有机会着手处理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在陈云看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改革属于生产领域的变革,这必然带来流通方式的变革,因此,包产到户必然带来农村自由市场的开放。只有自由市场开放才能让农民自产自销,小商小贩可以自由经营,刺激农副产品生产和活跃城乡物资交流,方便城乡居民生活。在引进市场机制的同时,不能放松管制,要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280页。

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基本原则,陈云在农村粮食市场与猪肉市场对这一原则进行了具体运用。

(一)粮食自由市场与粮食安全问题

包产到户在全国被推广之后,农村政策放宽,农民对土地有了自主选择权,哪种农作物收益好,他们就种植什么作物,这一方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小,粮食征购任务得不到落实,全国粮食价格出现波动,许多农副产品供应困难。对此,陈云提出,农业经济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①。之所以提出这个方针,“是因为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以后,似乎农业可以不要计划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个问题本来是清楚的,搞了生产责任制以后,包产到户以后,计划并不是不要了”②。陈云还指出,“郊区必须种菜,不种不行”;“养猪要规定任务。规定一年交多少头猪,派购,这也是计划”;“种烟叶不能超过八百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不能再缩小了。……我看也不能再缩小了,再缩小不得了,没饭吃就是了”。③对此,陈云解释说:“不这样做,八亿农民的所谓自由,就会冲垮国家计划。说到底,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国家才能进行建设”,“这是农民与国家两利的大政方针。”④在陈云看来,即使实现包产到户后,农民有了种植作物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但也必须以集体经济为前提,按照国家计划行事,要保证全国的粮食征购任务得到落实,保持物价稳定。

1982年,陈云在新华社报刊上看到了《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一文。文章指出,我国提出建设商品粮基地很多年,但由于缺乏物质支持及实行措施,商品粮基地一直没有建好。此外,这一年粮食减产,粮田被用作种植经济作物。陈云对此十分担忧,立即将此文批示给万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现在是否后一句话在起作用,前一句话在逐步下坡?稳定粮田在大粮食观点中,仍是一个要点”⑤同年11月16日,陈云对万里说:“对粮食生产决不能放松”,“进口粮食要受到港口、铁路运输等条件的限制,一时也难再增加多少。如果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一旦城市用粮接不上,哪怕断三天,就会闹乱子。因此,我们必须在粮食问题上立于不败之地”。⑥1985年陈云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明确指出:“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⑦“最近,国务院批转的吕东同志《关于当前经济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报告》中讲,农民做工、经商收入

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页。

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5—306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⑤《陈云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5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四),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672页。

⑦《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多,种粮收入少,就是养猪、种菜,也看不上眼。因为‘无工不富’。”①“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就是了。”②

粮食市场的开放带来了粮食供求关系紧张,这就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管理。在陈云看来,民以食为天,粮食工作直接关系着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粮食局势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不仅影响全国物价的稳定,更关系着国家建设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党和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到粮食工作的重要性,将粮食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陈云主张对粮食工作加大干预,一方面对粮食要进行补贴,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对粮食工作不可松懈,加强政府对粮食工作的引导与规划。

(二)猪的公养与私养问题

猪的私养与公养问题与农村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养猪全部实行公养。在开放自由市场、给予农民自由经营的权利时,养猪便以“私养为主、公养为辅”,当农民有自留地时,还能种饲料来养猪。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私养猪能提高猪肉产量,公私关系的比例调节和控制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

陈云一直十分关注全国猪肉的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猪肉供不应求,严重拉低了人民生活水平。大中城市还有少量猪肉供应,小城市和农村集镇却经常无肉可买。肉店里买肉的队伍排得都很长,有些人半夜就去排队,一直排到天亮。因此,陈云多次调研、与人谈话,力求提高全国猪肉的产量,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1956年,陈云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详细分析了全国猪肉减产的原因,即粮食统购统销后,农民手里粮食少了,养猪的饲料就紧张;猪的收购价格变低,农民无利可图;农民土地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养了猪,只能把猪粪卖给合作社,而不能再给自己的土地施肥,没有适当利益刺激,农民不愿意养猪。③对此,陈云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除坚持“私养为主、公养为辅”的方针外,农业合作社必须安排社员负责养猪的饲料以及在各个方面帮助养猪社员,在必要和可能的条件下,农业生产合作社要给养猪的农民多留一点自留地,让农民自己种植养猪的饲料;有计划地恢复农村的粉坊、豆腐坊、榨油坊和小集镇的碾米厂,豆渣、粉渣、谷糠可以用作猪饲料;适当提高猪的价格,成立生猪生产指导委员会,帮助农民防治猪病;还要减少猪肉出口,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④陈云解决猪肉产量问题充分运用了“大计划、小市场”的原则,提高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195年,第17页。

1961年,陈云前往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调研,在这里他对猪的公养与私养区别有了更深的认识。按当时的实际情况看,私养的猪比公养的猪要好得多。私养猪的农户都会“争先出去捞水草、割青草,晒干贮存,准备作冬季的猪饲料”①。“私养猪比公养猪积肥多。私养猪用大量青草垫圈,积肥多,肥料的质量也好。公养猪用少量稻草垫圈,积肥少,肥料的质量也差。”②“私养猪可以利用辅助劳动力和工余时间,公养猪则要用整劳动力。”③“私养猪在做饭时附带煮猪食,割青草垫圈,所用稻草很少。”④在母猪的圈养方面,也是私养养得好,产苗猪多。据农户自己说:“他们养母猪,养得好赚钱多,养不好要亏本,所以对母猪像对产妇一样关心,对苗猪像对婴儿一样关心。”⑤

从猪肉市场的发展来看,陈云主张给予农民经营管理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搞活经济。在此基础上,政府加强引导和管理,为便利市场交易服务,促进商品的正常流转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陈云在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就认识到了市场调节的重要性,这源于他对国家经济情况和客观规律的把握。这离不开陈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理解。陈云十分重视对哲学的学习和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他多次强调:“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⑥陈云不仅自己学哲学、用哲学,还提醒中央年轻的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1987年退出中央领导岗位第一线后,陈云在支持新的中央负责同志工作的同时,叮嘱他们道:“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最要紧的,是要使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⑦,“现在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全党仍然面临着学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这项最迫切的任务”⑧。

陈云要求学哲学,最看重的是坚持实事求是。陈云谈道:“在延安的时候,我曾

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4页。

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4页。

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4—175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5页。

⑤《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2—173页。

⑥《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页。

⑦《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0页。

⑧《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2页。

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那末,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①,“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②。陈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在1961年他曾花了五个月时间分别到十多个省市进行调查,在上海市青浦县农民家中吃住了一个月,把农村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他还会经常去商店、菜场逛逛,了解市场的运行情况。陈云在调研基础上了解实际情况,经过科学分析和缜密思考后才作出決策。他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使他说话和做事都能切中要害,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陈云支持包产到户,便是在调研中发现这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能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民种植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时代改革农民与土地关系,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实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再一次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制度创新。

(二)以人为本,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经济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大幅下滑,且比例失衡,农业发展缓慢,全国粮食供应不足。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陈云带病深入农村和城市各地进行考察。他发现农村集体化程度过高带来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如广东一九五七年产粮二百零八亿斤,一九六零降为二百零四亿斤”③。为了尽快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一方面,他主张调整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另一方面,他主张进口粮食,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以改善农民生活。同时,精简城市职工,动员城市人口下乡,减少城市粮食销量,工业支援农业。这些措施对缓解粮食紧张和恢复农业生产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对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主张调整农村政策时,陈云非常赞成包产到户,还请姚依林帮忙算账,算一算分田到户后农业生产每年能增产多少、国家能掌握多少粮食。陈云说“这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办法,肯定了这类做法,叫作‘分田到户’也好,叫作‘包产到户’也好,总之,……必须发动全体农民实行《国际歌》词中的号召,‘全靠我们自己’。”④他还说:“我担负全国经济工作的领导任务,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此事既然看准了,找到了办法,提与不提,变与不变,关系到党的声誉,关系到人心向背,怎

①《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1页。

②《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7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四),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267页。

④周太和:《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能延误时机。”①陈云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把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当做头等大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关心最多的就是全国粮食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职工生活问题、工资与补贴问题等。陈云善于抓住经济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去解决,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主义经济。

(三)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中国的第一個五年计划借鉴了苏联的发展经验,同时也产生了苏联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那就是重建设、轻民生,在国家建设上急躁冒进,从而一度造成生活消费品供不应求。陈云1954年6月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时,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农业生产受到了限制,“买油排队,猪肉供应不足,都说明农业增产赶不上国家建设的需要”②。这时,陈云已经初步认识到了“一五”计划建设比例失衡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四大比例、三大平衡的思想,即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重工业各部门之间、工业发展与铁路运输之间要按照比例发展,财政收支、购买力与商品供应、主要物资供需之间必须平衡。

20世纪80年代,陈云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农业发展,他认为吃饭和建设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应该有恰当的比例。他指出,“农民只能在国家计划范围内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国家才能进行建设”。③“只顾吃饭,吃光用光,国家没有希望”,“必须在保证有饭吃后,国家还有余力进行建设”。④

陈云提出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出的结论。我国搞建设必须把农业考虑进去。陈云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建设、轻民生的发展战略是建设比例失衡的典型表现。因此,他力图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坚持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在保证人民吃上饭的前提下加强经济建设,这就是他一贯注重的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思想。

(责任编辑    肖雪莲)

①周太和:《陈云与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168页。

②《陈云文集》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494页。

③《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6页。

作者:张群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管理论文 篇3: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挑战与对策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农村税费的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必须正确审视所面临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巩固党组织在农村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挑战;对策

引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是“充分发挥服务于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必须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宣传政治文化知识,凝聚人心,促进新农村发展,领导农民群体发家致富,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和谐与统一。但是与此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也受到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和市场经济转型等发展趋势的影响,逐渐弱化了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因此,加强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基本职能,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统筹农村经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一、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分析

第一,当前我国新农村改革的形势与传统基层党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工作模式有着较大的出入與差别,因此也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首先,在经过税费改革之后,这使农村进入了“无税时代”,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跨越;其次,利益格局的调整,新旧体制的转变与交接,农村的社会秩序不断重组构建而引发了不可小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从而使得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职能手段、能力作风等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第二,由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完善,使农村朝着社会开放化、经济多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权威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挑战。

二、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对策

1、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不断整合农村社会矛盾,并以此为重要政治任务

我们需要牢牢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构成与本质,并依托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视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上的上层建筑,调整党组织建设策略,适应农村经济基础,并拓宽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范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代表与领导核心。整合农村社会必须从两方面大力着手:一方面,可以通过不断获取政治资源以统一摄取经济社会资源;另一方面,扩大群众基础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必须条件。

2、不断优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架构,与农村经济结构相适应

通过实践证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架构能够直接反映着党组织内部的各种农村社会关系。一方面,农村党的组织架构优化要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结构为目标,适应经济社会结构日益多样化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以调整改革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及工作方式,在农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领域需要能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在另一方面,重建党的组织架构体系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优化,必须以组织设置为起点,却不能止于设置,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事业不断扩宽发展范围与增加深度。

3、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

当前,我国农村要想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经济,而这也是解决各种凸显的农村矛盾的关键之处。第一,要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开拓农村集体经济;第二, 要采取新手段如构建服务平台,设立服务大厅,成立农村社会服务联动中心等方法,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以助农增收,带领农民致富;第三,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在总体效果上实现新突破,实现农民获益和集体经济的“双赢”发展。

4、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激发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力,提高工作效率

在新时期,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务必要坚持改革精神,不断大胆创新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群众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而不断增强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活力与提高效率。首先,要按照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适应农业专业化生产要求,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如在行业协会中设立党组织机构和以地域设置党组织等;其次,要在工作推动、群众政治思想工作和处理村务三方面,运用行政手段,采用说服教育和村务公开模式,不断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模式与工作管理效率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临着新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及时调整应对这些障碍,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取代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文胜.机遇与挑战中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求实,2007:89-91.

[2]吴梅芳,周建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与实现途径[J].求实,2010:25-28.

作者:赵跃龙

上一篇:节事旅游振兴旅游经济论文下一篇:关于中国药品法律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