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独特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學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适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这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相辅相成,结合教学实践,对这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论文 篇1:

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刍议

[摘    要]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同时承担着政治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多重任务。鉴于当前教学中呈现的理论学习难度大、内容设计头重脚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从拓展教师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丰富内容呈现方式、在互动式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改革,活灵活现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让学生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关键词]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模式

[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高校思政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

一、思政专业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在思政专业授课过程中,把握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探索其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对于促进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以及后疫情时代变迁,全球化及全球治理格局、中国在全球经济社会治理格局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的考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发展,也会带来新的挑战和契机。这些都需要体现并融入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之中,促使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思政专业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才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确保思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中之重,思政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确保系统性、专业性。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教育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与西方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思政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之一而设计的,是培育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提升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和懂得尊重历史规律,把握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点。真正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核心内容,深入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特点和历史规律[1],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从而自觉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因此,思政专业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政治經济学学科理论的重要传授内容,也是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支撑,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抓手,更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开设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组成部分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之后开设,而科学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学课程学习之后开设,使学生首先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学生提供的最宝贵的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它是一切思维方式的根基,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原则,确立看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立场。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方法、态度和立场,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正确看待和理性认识资本的本质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明确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发展趋势和脉络,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历史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思政专业这三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性课程的开设,是一脉相承的。政治经济学在几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干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且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知识性较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总的来说,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知识点密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理论性较强,知识点分布密集,覆盖内容范围大,知识之间的联系环环相扣,对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求较高,且政治经济学理论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经济学专业素养,而思政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经济学学科领域的专业积淀。再加上政治经济学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部分理论在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对教师把握理论前沿和时代前沿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些教师难以适应,容易在课堂教授中顾此失彼:要么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的面面俱到而变成照本宣科,教学过程难以鲜活有力;要么过于关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个事例的阐释,而难以吃透理论,难以做到理论对实际问题的深入阐释,而忽视了理论的整体性,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片面性理解,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容易因为知识点的过于密集,难以吃透教材,尤其是对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解,很容易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的片面性,而仅仅将对资本主义的认知局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知识掌握过程中知识理论不能及时更新,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和解释能力,而丧失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从而容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产生空洞化、过时论、教条化等方面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设计上容易头重脚轻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材内容设计上分为商品经济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大部分,囊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中商品经济基本理论部分在中学时期有过相应的学习基础,资本主义部分资本和剩余价值、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社会主义部分对教师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要求较高,一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鉴于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无法结合实际讲深吃透,容易忽视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呈现出相应的不足,而较为注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分的教学中,又容易过于专注于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知识点,忽视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对经济全球化最新进程及其逆全球化问题呈现理论深度与实践特点把握不够,缺乏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一些教师缺乏对中国在当前全球治理格局变迁过程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认知,尤其是对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格局、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等方面的时代命题缺少宏观的认知。总体上,容易使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上头重脚轻,不能真正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中国化理论最新优秀成果。

(三)教学方法上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启发与反思

鉴于一些高校在教学实践改革进程中,对于慕课、翻转课堂等课程改革理念深入了解的缺乏,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方法上仍偏重于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份讲稿、一个幻灯片、一套试卷”相结合的传统平面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因为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量的庞大,而更加注重自身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思政专业课堂授课中多采用两到三个班的大合堂授课,班里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全方位照顾到授课对象。一些学生在上课时容易抛锚,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多样化的互动,使学生无法真正通过课程学习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鉴于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教学的上述特点,当前高校思政专业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迫切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深化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真正实现互动式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一)进一步开拓教师的理论视野

课堂教学是对高校学生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渠道,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是否能有效发挥,又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视野。要深入转变思政专业教师在政治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头重脚轻的思维模式,就必须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平台,促使教师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开放性思维模式。一是更多地关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内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中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深入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前沿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以及西方学者的理论阐释;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应对方式以及出现的问题,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多样性、实质、危机、矛盾等问题。[2]二是深入了解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在国内国际社会为此付出的实际行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拓展理论视野,[3]提升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和互動中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境界[4]。从而在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优秀成果,通过案例说理,将理论与实践成果紧密结合,运用到教学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二)运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慕课、SPOC等网络学习平台和课程建设资源,利用雨课堂、钉钉、微信、QQ等网络软件程序和平台,采用视频、音频、PPT、文本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学习内容,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内容学习的引导,[5]使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外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实践。线上可以穿插视频教学、竞猜答题、关键词云等方式,开展头脑风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线下可以用讨论式、参与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6]同时要注意形式与内容之间的有机结合,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论性、创新性。在课堂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理论文献研习,促使学生学经典、懂经典、用经典。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既要有课程内容课件的准备,也要有课堂中基础知识习题、问答、思考题的准备,还要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反思和深入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问题解答,实现课上课下的多元沟通。这种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呈现方式,需要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同时发生变革,要采用考勤、网络答题、课堂课下提问、课堂学习的反应和接受水平、实践应用能力、期末测试水平等全方位的考核方式,真正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实现让学生要学习、要读书、主动发问、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学习。

(三)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培育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要通过由教师主导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培养其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没有批判思维,就不会有创新思维。首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更加注重“双向式”的教学互动沟通模式的建构,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对课堂的反馈以及知识的把握和理论应用能力,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答疑解惑,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注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7]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的引导,进一步将政治经济学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升教学和育人效果。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人类社会描绘出一副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图景。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立之初到不断发展以至中国化的进程中,都明确展示了其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在政治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偏重单方面知识传授的不足,在强化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对学生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点的要求,将学生的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现实问题来掌握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学生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达成通过课程开设实现专业知识的积淀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清娥.普通本科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9-90.

[2]郎春雷.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J].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索思考,2020(7):122

[3]龚晓莺,蔡豪,康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27):158-159.

[4]郭旭红,武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9(11):72.

[5]王琼,夏学平,欧阳功林.“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138.

[6]旷爱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创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13):120.

[7]李晓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现代交际,2020(20):49.

(责任编辑: 杜家和)

作者:蔡江帆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论文 篇2:

经济学教学方法经验谈

摘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独特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學中为了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做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总结出适合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这几种教学方法各有优劣,相辅相成,结合教学实践,对这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学方法;经济学;经验

西方经济学是发达资本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验总结,对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意义非凡,在有些院校,西方经济学被称作经济学基础,一般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学好经济学,建立扎实的财经基础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其他课程学习、就业以及人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培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对提升学习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意义非凡。但经济学课程抽象、深奥、枯燥,许多原理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证明,还广泛使用数学函数和模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经济学中那些完美的曲线和严谨的体系始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好这门课,怎样将经济理论融会贯通,怎样让经济学课堂生动、有效,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总结笔者多年经济学一线教学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比较行之有效,即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优劣,采用时需取长补短,综合运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解答疑惑的方法,一般有固定的场所,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这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者和主导者,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细小的方面,然后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即“刺激”,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即“反应”。教学过程表现为“老师教”——“学生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在传播教学内容的活动中,教师是传播者的角色,学生是受传者的角色。建构主义兴起后,讲授法广受诟病,批评者认为他有种种不足,在方式上毫无生趣,程序上着重于灌输知识,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探讨,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现在的理论界,对这种教学方法也有颇多指责,改革之声此起彼伏。

但请大家思考一下,既然这种方法弊端诸多,为什么依然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广大教师不愿意改革,还是中国当今的客观环境决定了讲授法依然有它无可替代的优势?根据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讲授法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作为当代教学的主要方法,短期内无法改变,也不应该改变。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总结,运用大量的模型及公式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其论证逻辑之严密,结构之复杂,内容之渊博,让人叹为观止。要把这门学科全面而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如果离开教师的精讲,而让学生通过自学和相互探讨式的方法掌握,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层次来看是不切实际的,学生也会因为缺乏知识储备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而抓不住经济学的主旨和基本原理,也就抓不住各种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性,从而无法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讲授法不应被抛弃,而是应该策略性的运用,改变其死气沉沉的局面,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教师艺术性的课程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依然是中国当代教育体系中适用性最强的。具体而言,应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巧妙设计,详略得当。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比较容易控制所要传授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要多讲什么,少讲什么,突出什么,省略什么,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充分。教师应根据所讲内容的内在逻辑,通过科学的内容设计和安排,把抽象和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学生爱听,同时也易于掌握。

(2)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引人入胜。应用讲授法,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是能否吸引学生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又是语言魅力,曾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的华中科技大学郑用琏教授曾总结自己多年的成功教学经验,认为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表达方式是成功课堂必不可少的因素。经济学内容虽然枯燥,但如果教师苦练内功,艺术性的把知识讲解出来,依然可以受到学生的欢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3)与其他教学方法穿插合用。讲授法并不等于“注入式”、“填鸭式”或“满堂灌”,讲课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穿插使用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案例等,相互结合起来,效果颇佳。教师应根据所讲内容的内在逻辑,善于发现课本内容中的隐含意义,层层设问或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进行讨论式提问,教师再根据学生思考的情况予以点拨,就可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优点在于,由于全体学生都参加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表达能力。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法要求教师和学生均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允许学生就课程中的问题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研究能力。

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法不可不用,也不可多用,受学时限制,学生如果把过多时间和精力都放到讨论过程中,就会影响教学进度,同时,由于学生的看法各异,又缺乏足够的基础知识储备,很容易纠结于问题的细枝末节,从而忽视对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而出现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现象。运用好讨论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好讨论的主题。以微观经济学为例,虽然内容庞杂,但大体可以分为五大模块:供求规律,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类型,分配理论。教师可以每个模块设计一项讨论主题,该主题涵盖所属模块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主动探究出将要学习的经济学原理。

(2)安排好讨论的程序。讨论一般采用分组的方式,每组的成员不能过多,以5-8人合适,按照如下程序进行:教师布置讨论主题——学生间观点交流——组内观点改进——观点总结。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下进行,受制于课堂时间有限,讨论过程一般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结果可以在课堂汇报。

(3)使用好讨论结果。让讨论结果返回到教学流程,成为下一步展开的资源要素,同时允许学生进一步发挥,鼓励学生深入探究。由于讨论主题都是精心选择的,与真实世界关联紧密的,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讨论结果运用的现实生活中,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代表性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和原理。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由于其操作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后期通过不断的完善与改进,现在已蔚然成风,其内容与方法也日渐丰富。

学生接触西方经济学一般是在大学的低年级段,社会阅历少,缺乏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生动的内容来吸引他们,同时希望课堂内容能够与活生生的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而西方经济学非常抽象和复杂,如果教师受制于教材的故有套路,严格遵守经济学严谨的理论体系,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来讲授这门课程,学生一定会感到抽象、枯燥、难以掌握,从而不来上课或者来上课了也在看手机或者做别的事情。这样,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案例提供的真实的经济运行情况,既可以缩短课堂与现实的距离,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培养能力。笔者十年的从教经验表明,每次讲到案例时,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提高,有些原本开小差的学生也会把注意力转移回来,如果教师能够因地制宜,精心选择典型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并巧妙的将经济学原理与案例结合在一起,则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一定会大大提升。

一般说来,案例教学应用于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充分分析与讨论,课后不断总结和积累三个方面。

(1)课前精心准备。案例的编选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所选案例一定要能够代表将要讲述的经济学原理,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二是时效性,在经济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与经济学相关的案例,选择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增强时代感,而且可以督促学生关心社会上的经济问题。三是启发性,一個好的案例应该能够留有较大的争论空间,引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案例问题的设计不必太多,关键是要有启发性,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

(2)课堂分析与讨论。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过程是案例教学具体实施和开展过程,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分析主要是对案例知识结构、案例所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原理、方法、概念等进行分析,以引导学生围绕该案例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首先应阅读案例并归纳出案例的要点,然后根据教师设计的各种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形成不同观点、见解,并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3)课后善于总结和积累。优秀的案例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时刻关心国际国内经济问题和现象,丰富到授课内容之中,对于那些过时的,效果不好的案例要及时摒弃,加入新鲜、行之有效的案例,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案例教学有种种优势,但在运用时切不可喧宾夺主,不能让五花八门的案例掩盖了讲授经济学原理这个目的,运用案例是手段,不是目的,案例是为掌握经济学原理服务的。

4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强烈的解决任务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播者,而是任务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需要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民主、充满个性、充满人性,真正活跃起来。下面论述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1)确定任务。教师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讲到市场与厂商类型时,可以选择中关村电子城的兴衰,以及淘宝中各个店铺的生存状态,通过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了解任务的背景,寻找解决任务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含义和特征。

(2)分析任务。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如分析淘宝中各个店铺的生存发展状态时,要让学生们自己查找资料,分析得出淘宝中各商家的竞争策略,利润,以及该行业的进出障碍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了解垄断竞争这种市场类型,以及非价格竞争等策略。

(3)总结评价。总结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也一样,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做总结评价。要发挥教师在总结评价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引导学生自评,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组织学生互评,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种教学方法,这几种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新颖的,若能把这几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改经济学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这几种教学方法兼顾了一般性、灵活性与开放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应针对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结合生产实践,一方面使他们掌握经济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创新和探究的灵感和思维方式。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教师肯不断积累,自我修炼,积极探索与内容和体系相符、有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一定可以使得教学过程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梁静溪.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2]李鹏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3]陈银娥,刘健.关于《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4]王丁宏.建立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体系——以讲授劳动价值论为例[J].河西学院学报,2002,(8).

[5]牛佳.西方经济学通识课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作者:班蕾

经济学体制改革探析论文 篇3:

要科学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摘要]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地位与作用的评价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迫切需要发展和创新,但必须遵循科学的思路,而不能随意曲解或错解。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评价; 发展和创新

《理论前沿》2006年第18期刊登了吉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关柏春研究员的文章,题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探析——兼与刘国光教授商榷”(以下简称《探析》),该文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评价有失客观性,对社会主义的工资和利息问题存在着不恰当的理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本文本着澄清理论、辩明是非的目的,与关柏春研究员商榷。

一、要客观地评价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地位与作用

《探析》一文认为,“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条化了”,“看看现实吧,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陈腐不堪”,“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教条化了……马克思主义才失去了指导地位”。这里我们姑且不论造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单就《探析》一文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定性为教条化,把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成是陈腐不堪,就存在问题,这不是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

首先,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从来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凝结着几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期间虽经历了曲曲折折,也参考了国外(包括苏联)的历史经验教训,但主要是中国人民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教训,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目标一步一步明确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许多理论上的新跨越,如,搞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明确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阐明了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和手段,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一定条件下的结合,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重要的创见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参与形成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老一辈经济学家,薛暮桥、于祖尧、刘国光、苏星、张薰华等一大批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理论有功劳的开拓者,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工作者虽然受了西方经济理论的影响,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受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中青年经济学工作者的大多数也能够以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为社会主义服务。

其次,认为当前政治经济学的教学、教材都是教条主义的,陈腐不堪,远远地脱离了现实,这种评价是不合实际的。我们现在的政治经济学,既包括资本主义部分,也包括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多年来所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和指导思想。如,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等等,这些显然不属于教条主义的内容,也不是照搬马克思的原话。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简单转述,而是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等基本原理进行完全正确的转述,又怎能算是“教条主义”、陈腐不堪呢?如果硬要把我们现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教材说成是教条主义的一套,那不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本身和体现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央关于发展与改革的经济学教材都列为教条主义了吗?也就贬低了中央多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从而也就否定了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二、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工资和利息问题

《探析》一文论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陈腐不堪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工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利息问题。其论述都是站不住脚的。

先谈社会主义的工资问题。《探析》一文认为“经济学家们这些年都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我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就能够说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

说工资是劳动的价格,显然犯了常识性错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作过详细论述。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是马克思对“工资是劳动的价值(价格)”观点的否定,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大创新。关柏春研究员把“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观点说成是“教条”,一定要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格,并认为这就是“创新”,谁不这样说就是“教条”,他这里大肆批判的不是我们的经济学家,而是马克思了。

事实上,我国从来就没有一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是公有制一统天下,不存在市场经济,即使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但在公有制内部,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至今理论界观点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公有制内部的劳动力是商品,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不是商品。这个问题可以继续讨论。《探析》一文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这些年都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纯粹是无的放矢,容易引起思想混乱。

再看利息问题。《探析》一文认为“经济学家们都说现实中的利息收入是非劳收入,这也是不正确的……马克思说过资本家所得的利息……是剥削收入(也即非劳收入)……我们今日劳动者的资本收入(利息收入)……还是劳动创造的,具有劳动收入的性质”。

首先,他混淆了利息的来源与利息的取得方式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社会中,利息的来源只能是劳动者创造剩余产品的剩余劳动,而利息的取得,则是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资金的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

其次,他错误地将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之间画了等号。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切个人收入可分为两大类,即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又可分两类,一类具有剥削性质,另一类不具有剥削性质,如社会救济金、学校奖学金收入等。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利息收入是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资金的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显然属于非劳动收入,但它并不具有剥削性质。

三、要科学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当前,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各种各样的思路,怎么科学地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有人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马克思主义,借口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实际上是新自由主义者的通常做法。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终也会窒息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的态度是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要反对左又要防止右,过去左的和右的一套大多是打着发展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如,曾有人把有些左的错误的根源归之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其实过去许多左的错误,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而恰恰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如,过去脱离我国生产力的现实状况,片面强调公有制经济,消灭一切非公经济,搞一大二公三纯,搞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等等。针对这些错误的思想观点,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也不能以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所谓的“发展”和“创新”,误解、曲解、错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在有些理论工作者,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也强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创新,但有些是在误解、曲解、错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的“创新”等于是背离,很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用这样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们搞理论工作,既要力求不误解、不曲解、不错解马克思主义,又要客观公正地、负责任地开展学术争鸣。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刘学侠

作者:郝全洪

上一篇:新时期企业战略管理论文下一篇:先秦儒家大学生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