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健康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医学健康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干预方案。方法:采用SCL-90对部分2011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新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大非医学专业的建设力度,从多方面帮助非医学专业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篇:医学健康论文范文

医学人文精神与健康中国梦

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时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作为公立医院,在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担当着主力军的重要职责。而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在增强医院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医院活力和竞争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促进医学发展

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促进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医学职业精神是植根于哲学的中国传统医学精神,产生于共产主义白求恩精神以及现代人文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医学人文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广义的医学精神包含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有四个内涵:第一,极其坚定的人道主义理想、医学职业道德信念和医学理性精神。第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第三,德才兼备,彰显医学人文服务取向的精神。第四,坚持倡导公益性和公共卫生性的精神。医疗行业有着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有的职业精神,体现为职业信仰与职业责任,“救死扶伤”是医疗行业者的职业责任,要求医疗工作者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与时俱进。

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革,医学精神逐渐发展成为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旨在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展现医学的温情与仁慈的精神,它是人类热爱生命、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白求恩精神提倡的“救死扶伤、服务人民、热忱负责、精益求精”凸显了中国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医疗工作者不因病人的国家、种族、宗教、贫富等方面而有治疗上的差异,它要求医务人员不轻易放弃践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义务。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应有特质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应具有的特质,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2015 年 2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健康中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任务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已处于人类发展的突出位置,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医疗知识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健康与医疗服务的要求度越来越高。当前,医疗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而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中普遍存在,医学人文精神的理性回归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迫切呼唤。

醫生的根本目的是治病救人,要求其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而“医者仁心”还要求医生谦虚谨慎、沉着稳重,具有爱心、责任心等优秀品质,职业本身要求医生必须具备医学人文精神。由于现在很多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对其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够,进入临床后医务人员继續教育仍然缺乏相应的人文培养,这样一来,导致医务人员普遍缺乏人文教育背景,事实上临床中的医务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所以很多医务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无暇顾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审视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一些医生过分关注医疗技术,认为病治好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由于医患双方医疗知识的不对称性,当没有达到预期的诊疗效果时,医患关系迅速紧张起来。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影响因素。

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不仅仅是呼唤个体医者仁心,而更重要的是复兴群体医者仁心,也就是说医学人文精神追求的是一种医学群体精神。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不断赋予医学人文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就要深入探索其形成渊源,全面认识其形成的阶段和时代背景,结合最新的医疗形势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局势。

医学人文精神的理性回归不仅仅是当前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医疗服务领域能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国家医疗改革深入进行的有力保障。

医院要全方位关注医学人文精神

目前国内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多侧重于医学院校,忽视了医疗单位在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作用。医院要从多方面提升医生个人素质。

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加强从医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医院可邀请医学名家、法律专家、人文学者等来院为医务人员做医学人文方面的讲座,或者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对生命的终极探讨,从医学伦理、法律、医患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剖析,引导医务人员注重在临床中思考和实践医学人文的内涵,自发地关注患者尊严、敬畏患者的生命。

树立白求恩精神为主旋律的价值观大力倡导诚实的科研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以白求恩精神为医疗行业建设的主旋律,提升医疗卫生工作的服务品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体现在医院就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最关键的是要站在病人的角度,合理因病施治,真正做到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需,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维护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维护病人利益之中实现自身价值。

在医院管理中注重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医疗单位管理者应该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活动状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给予医护员工切实的人文关怀,形成医护人员正确的认知。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患沟通必不可少。医患关系之所以紧张,一定程度上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关。要不断提高医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才能构筑起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

医院要专注于人文精神的构建,从院区环境、诊疗、住院环境、就诊流程等方面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样患者来院才会安心、舒心,医院才能真正为患者信赖。久而久之,医患矛盾紧张的局面将得以缓和,取而代之的将是医患间的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才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本文选自:民生周刊 2017年03期)

作者:民生周刊编辑部

第二篇: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摘要:了解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的干预方案。方法:采用SCL-90对部分2011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新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大非医学专业的建设力度,从多方面帮助非医学专业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心理健康

有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新生普遍存在对本专业不满的情绪,且新生适应期存在一定问题。本研究以2011级新生为样本,着重分析医学院校非医学生这类在医学院校的特殊群体的学生,就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为使医学院校根据相应结果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对培养合格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人才有一定的启示。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新生入校一个月内,从赣南医学院大一新生选取被试450名,有效被试411名,其中医学专业新生227名,包括临床医学、麻醉学等专业;非医学专业新生184名,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医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全部被试高中为理科;男生188名,女生223名;全部被试为本科层次。

(二)测试工具

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号、专业、入学动机、是否独生子女及家庭排行、高考志愿、是否调剂等;二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包含广泛的心理测验内容,如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通过测查10个心理症状因子反映被试心理健康状况。量表有90项条目,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分为5级评分(1-5)。以因子分和总分进行分析。

(三)施测程序

团体施测,通过班主任协助,在班会等期间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出指导语,要求被试当场认真完成。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与医学专业SCL-90因子分及总分比较如表1所示。

结果显示,在心理健康总分上,非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得分。从各维度上看,在人际关系、敌对和恐怖维度,非医学专业新生和医学专业新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专业得分高于非医学专业。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附加项上,得分均不显著,即不存在差异。

三、讨论

有研究表明,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医学专业学生低,本次调查与这一结论及赣南医学院之前的调查结果一致。与之前调查不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和医学专业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恐怖等三个因子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迫因子存在边缘显著差异。

从数据结果也可看出,在人际关系维度,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得分差异显著,非医学生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医学生,这充分说明在医学院校非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特别的重视。在医学院校作为非医学生,在课程设置和学校重视程度来看,肯定是有差异,常会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相对于医学生,非医学生会发现自己课程少,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由此会更注重人际交往,更乐于参加除学习外的其他活动来展现自己个性。医学生学业任务繁重,较少精力去关注自己的人际交往,也不太花时间在学习之外的课余生活上,人际交往虽然较非医学生少,但是他们不太关注这方面。因此,从得分中也看出非医学生人际交往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非医学生。

从敌对维度上看,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得分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也就是说非医学学生在敌对维度和医学专业学生得分差异显著。这个结果可能是由于非医学专业有部分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于体育生,是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本身性格特点来说偏向鲁莽直率,易激惹,较容易以冲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敌对维度上出现差异显著,很可能是受这部分被试数据影响,这个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恐怖维度上,非医学生心理健康得分也显著高于医学专业学生,这是由于医学生必然会面对很多血腥和多种疾病,在选择专业之前,肯定有所考虑和衡量,因此,这部分人对于害怕恐怖这种情感来说,有更高的阈限,最起码是心理承受能力就高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

此外,本次调查184名非医学专业被试有141名被试为调剂或补录,与杨红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其在专业选择方面较为被动,并非个人爱好或志向,这在未来完成学业中必然存在负面影响;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开办历史较短,未形成特色,师资力量较医学专业薄弱,年轻教师居多,不具备梯队结构;同时,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课程安排存在一定不合理性,部分课程拼凑痕迹明显,医学院校为了突出这些非医学专业的医学背景,在专业培养上几乎所有医学院校主干课程都包括医学和该专业课程两个分支,进而势必压缩各自课时量,导致这些专业毕业生对于该专业把握存在单一化倾向,加之医学院校在相关非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一定缺陷,这些非医学专业毕业生虽然具有医学背景,但与综合大学相关专业毕业生竞争岗位时并没有明显优势。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在多方面较传统医学专业存在不足,刚入校非医学专业新生对自身专业不满意,对未来焦虑,故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在未来学习中存在一定心理隐患。

四、对策

(一)根据专业特点开展相应的新生入学教育,使得心理指导类别化

医学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几乎以医学生为主。在大一刚入校,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没有被教会该如何与人交往,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发现和高中相比,大学上课时间减少了,更多的是自己支配的时间,又缺乏教师的监督,就容易松散,无所适从。同时,又看到医学生课程多,生活忙碌,相比起来容易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非医学新生要面临新生普遍存在的适应问题,还要调整心理上的不适。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与医学生不同的特定的心理问题,在大一新生适应教育时,分类别、分程度地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大学四年规划、专业特点介绍、不同专业学习策略等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开设针对非医学专业新生的新生适应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开设适合非医学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也就是成人早期,青年期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可看做心理的断乳期,将摆脱与父母的依赖关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很自然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自我认识有所思考。非医学生在医学院校相对于医学生来说,对自己专业发展前景很迷茫,并不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在开学初期的新生教育阶段,也应关注新生对于专业的了解,开展各种专业讲座、经验交流会,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自己的发展前景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使新生在大一都能根据自己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大四才需要,对于非医学生在大一在了解自己、了解大学的同时,更需要对自身专业有所了解,这样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只是针对学生心理,还需要多方面、多角度来共同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贯穿大学四年。学生可通过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及相关讲座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专业,减少未来不确定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工办教师共同的工作,心理健康的维护也包括心理辅导、学业辅导和人生规划等方面。

(三)重视非医学专业建设,加大投入

崔光成和刘吉成调查研究发现,92%西医院校开办了非医学类专业,95.6%中医院校开设了非医学类专业,有20%以上医学院开办的非医学类专业有公共事业管理、生物技术、法学、应用心理学、信息管理、制药工程及英语等六个专业。可以发现医学类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也是个普遍的现象,医学院校开办非医学专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校压力,更加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专业数量增多,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也可以使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顺利,以此增加学校人文气息。近些年,大学教育也提倡素质教育,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重要的。医学院校主要经费投入是以医学类学科为主,但同时也应多加强非医学专业建设,从单一医科院校向多学科性大学转变,对待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多加强投入,发展多学科综合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任何院校都必须的日常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着每个学生成长成才。非医学专业学生在医学类院校很自然有种自卑感,感觉被排斥的感觉。研究结果也证实,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这充分说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学条件,改善非医学专业教师的工作条件,并增加师资投入,以此增强非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自我的认同感,使这些非医学专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减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自卑感。在开展各种活动上也应适当偏向非医学生,因为非医学生更注重社会的交往和个人能力的提高。

(四)完善非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课程不同是在于,医学专业课程更加专业性,种类繁多,课程连贯性强。非医学专业课程数量来说较医学专业更少。在大一,非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新生适应的同时,课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重他们对专业的反感和对未来的迷茫。针对非医学新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对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来说,应针对特定问题制定更加科学的方案,如在大一给非医学生安排较多的入门级的专业课程,这样让他们感觉到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他们的课程在大一较多的是公共课,这样容易给他们形成个没有专业课程的印象,不利于今后专业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一课程安排不能太松散,在高中时是高强度学习,来到大学,课余时间太多,不利于他们学习方法和生活的适应。

根据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合理处理医学课程和非医学课程的关系,并完善非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医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实践教学的融入更能完善非医学专业的课程学习。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了解自己的专业特点,加强实际运用能力,在大学四年都贯穿实践教学,提高非医学生实践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率。

(五)开展针对非医学专业的讲座、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主观幸福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提出了个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可见幸福感和家庭、社会、交往、遗传和控制感有直接关系。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其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非医学生学习任务较实际,学习压力没有医学生重,因此,对待非医学生更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与之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让非医学生在学业之外有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利用这些校园文化生活,给非医学生和医学生一个共同竞争展现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团体活动、素质拓展训练等,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拓宽视野,陶冶情操,以此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郑亚楠: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研究。胡雯: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常春英:江西应用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临床心理学研究]

作者:郑亚楠 胡雯 常春英

第三篇:浅谈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竞争、专业课程、就业、情感以及经济多重问题的困扰,使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医学院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心特殊学生群体,创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提供人际社会支持,切实做好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医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医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学习问题

医学院校的管理模式和启发式教学,有别于综合类大学,使部分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医学院校的连年扩招,使教育资源配置和管理等方面相对滞后,部分优等生不再是校园中的佼佼者,心灵上的落差势必引起情绪的抑郁、焦虑。在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其社会适应和个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1]。医学生进入高校,专业课程繁重,与综合性大学学生相比缺少活跃的思维和主动交往的动力,因此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智力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稚嫩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恋爱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活跃,正值青春期的医学生接触到异性的人体结构及生理卫生的相关机制等医学知识,在成熟的性生理驱动下,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望变得强烈,但是医学生较综合类大学学生学业艰巨,学校方面不提倡在校学生谈恋爱。同时由于年纪轻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过于情绪化,恋爱方面又往往沉浸于强烈的浪漫情感体验,缺少责任感和稳定性以及对未来的预计。有的因失恋而陷入感情漩涡无法自拔;有的因单恋三角恋而颓废、烦躁、焦虑或有攻击性行为;有的对爱情茫然,甚至导致精神问题而休学、退学。

(三)经济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贫困、特困的医学生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由于教学条件的局限,综合素质较其他同学有一定差距,缺乏个性,同时受经济拮据的困扰,容易产生自卑感、焦虑感、挫败感。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变得敏感、脆弱、封闭,导致与他人出现矛盾和冲突。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这些问题导致其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就业的问题

在大医院做一名医务工作者,拥有丰厚的收入,尊贵的地位,优越的环境和广阔的前景,这是医学生的梦想。然而如今自主择业、自谋出路的就业方式,把医学生推向市场,许多医学生深感前途莫测而不能自拔,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强化了业已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由于高校扩招的影响,毕业的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导致竞争异常激烈,部分毕业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因而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甚至最后错过机会,找不到工作。个人期望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引发医学生强烈的困惑。

二、加强医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体系

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由校领导负责,由学工处、教务处、团委、社科部等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心理咨询组织机构,网络体系。由心理学专业的老师组成的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医学生心理健康实践。针对当前存在的医学生心理问题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注重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辅导讲座和师资培训,同时把医学生所学的一些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课程纳入到整体的教育体系中,成为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社会支持

针对在校医学生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通过针对学生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焦虑、烦躁、孤僻等不良心理和情绪,查明原因,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给与一定的社会、人文支持,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社会网络中一个与心理健康有紧密关系的概念。Sarason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3]。使他们既主观地认识自己,又客观地认识他人,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冲突矛盾,适应复杂的人际环境。

(三)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和高品位的学术活动,为医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形成,有助于同学间关系的融洽。在良好的环境成长的学生心情舒畅,能很好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鼓励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医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群众,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用自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群众服务,锻炼意志和品质。通过送医送药送健康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提高其遇到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战胜挫折的意志力,融入新环境的适应力,促进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关注特殊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特殊群体对不同情况不同背景的学生表现出的敏感、多疑、失落等予以积极关注和干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对待新生、贫困生、毕业生分别有针对性辅导。尤其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针对贫困生的个体特殊性,发掘其优势和潜能,并及时给与称赞鼓励,增强其自信,鼓励其参加群体活动;在学生就业求职阶段,帮助他们进行客观的自我定位,树立端正的就业动机;对有心理问题的危机学生进行矫正辅导,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尽早摆脱阴影,树立起改正错误的信心。

医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质,身体基础都关系着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目前医学生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心理困扰具有普遍性[4]。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5]。我们要帮助医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看待自己,引导他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达到真正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刘素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3):227-229.

[2]马长永,影响医学生素质培养的个人理念因素探要[J].医学与哲学,1999,20(6):537-541.

[3]Sarason BR,Pierce GR,Shearin EN.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Actual Othe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60(2):273-287.

[4]范中攀,采用SCL-90测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考刊,2007,29:23-24.

[5]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5(1):31-37.

作者:米燕燕

上一篇:建筑博士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学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