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临床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学临床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限制了医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第一篇:医学临床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临床医学创新和发展中,对于临床医学牛的培养也越来越紧迫,伴随临床技术手段的提升,以及各种常见病的复杂化,不仅要实现对学生临床理论知识的有效培养,同时也要培养临床医学生一定到临床思维能力。本文针对力如何培养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明确当前医学生临床思維能力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培养策略,来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 临床思维 培养策略

引言:复杂的医学环境给当前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当前素质教育目标的提出临床医学生的培养也要充分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内容,充分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不仅帮助林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也能提升其在岗位和环境当中的适应能力,以更加专业的医学判断来为患者治疗。

1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临床思维指的是利用所学医学知识,通过收集病患的病史、检查结果、积极和病患沟通等方式,获得患者的第一手资料,进而结合各方面信息绩效综合判断分析,结合病患实际情况对诊断进行鉴别,做出合理有效的个性化诊疗方案,同时,在治疗期间不断调整诊疗方案。医学生具备正确的临床思维是他们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技能,也是提高医学生自身诊疗水平的中啊哟途径。目前,在临床思维的培养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局部性

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对病患整体性的综合性的分析,而不是局部的、片面的。但有的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还欠缺一些全面思考的能力和全局观,对检查结果、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病例、既往病史等缺乏综合性的全面的分析。也有的医学生过于依赖先进的检查仪器,对病患的整体分析不足,进而使得误诊的概率增加了。

1.2 被动性

由于现阶段教育制度的不够完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使得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意识。比如,在教学中往往只满足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缺乏自身对医学问题的思考和学习,缺乏提问精神,在临床实践当中,也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对实际病例缺乏自身见解。教师在带教过程中,重视临床观察和知识讲解,容易忽视给学生更多的展现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思维引导较少,带教效果不佳。

1.3 混乱性

一部分医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思维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在询问病患病史的时候,医学生过于僵化,不是照本宣科就是没有规律的进行提问,最终容易出现遗漏病患病史的情况。临床医学不仅考验的是学生的医学知识掌握情况,更是考验学生在临床问题中的应对情况,如果医学生思维不够清晰,就无法确切的诊断疾病。

2影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

基于对当前临床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的医学教学情况,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是客观因素,我国医学教育体制有待创新和与时俱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还不够重视,针对性的课程也有所欠缺,临床医学实践和教学存在差距,二者还没有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及时转换思维,也缺乏锻炼,进而影响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二是主观因素,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临床思维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医学生认为当前不/先进的仪器就可以诊疗疾病,掌握先进仪器的使用和相关知识就足够了,不再需要临床思维能力。也有的一些医学生缺乏积极的自主学习能力,遇到问题也缺乏自身思考,直接询问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也依赖于教师的安排,从而使得这些学生缺乏对分析方法的应用,缺乏找到问题关键的能力。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精力不集中,没有切实的将学到的临床思维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也就无法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

3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3.1提高体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

临床医学生经验的总结以及患者病例的分析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想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在理论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要抱有怀疑的态度,学会质疑和提问,积极学习和了解白身不足的地方,主动向导师提问临床医学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影响因素。不仅如此,平时中要充分注重学习经验的总结,例如∶梳理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病例,做好临床笔记,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借鉴教师临床处理案例也能逐步培养临床思维的能力。

3.2积极开展医学生的临床实践培训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取得有效的效果,因此在当前到临床医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对于临床医学生的实践培训。例如∶可以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临床医学生能够深入医院基层了解临床医生的处置办法,同时也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来换位思考,客观分析临床医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创新性思维,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训练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在实践培训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并对学生的观点等于充分的反馈,帮助学生更新自身的知识信息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教学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

3.3提高学生病例书写的能力

病例的书写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也是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病例的书写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了解能够发现更多的临床信息,为患者的诊断提供帮助。在学生病例书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掌握病例书写的技巧和要点,从而能够在病例书写的过程中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也能通过病例书写来提高临床医学生病例的分析和诊疗能力。同时学校也可以积极将病例的写作纳入到医学生的技能考核中,以此来提升医学生对于书写病例的关注,从而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4结论

综示合上向的论术和总结,现阶E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行垩发展的变化也越发显著,临床医学生要和极提升自身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求,在学习和实习的过程中临床医学生要有效的培养自身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升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用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科学的认知来培养临床思维。除此之外,学校和教师也要关注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关注,从平时的训练和教学中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

参考文献:

【1】严汀华,钟国伟,黄永清,等.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训认知情况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3):271-274.

【2】肖奎,蒋洁菡,诸兰艳,等.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生器官系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16(3)∶67-69.

【3】袁白杨临床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92-93.

作者:王雪 赵方慧

第二篇:临床教师基础医学再教育对提高其临床医学教学水平的作用

[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限制了医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临床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相应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自我学习、继续医学教育等方式,来提高临床教师的基础医学知识水平,为提高临床医学教学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教学水平;临床教学;基础医学;继续教育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宽广。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医学教科书,他们或从网络,或从期刊中接触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1]。因此,学生们迫切需要在临床教师授课过程中,将现在的临床知识与较为前沿的基础医学知识贯穿起来系统讲授。而临床医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临床知识,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再学习较少。同时,他们在临床课程学习中,也经常提出与较为前沿的基础知识相关的临床问题,使得临床医师应当加强自身的基础医学知识再学习[2-3]。继续医学教育是临床教师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4]。当前,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仍存在较多的问题[5]。在对医院临床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知识的教育比重相对较少[6-7]。

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缺乏有效统一

在医学发展中,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8]。近年来,随着医学教学的改革,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统一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达到有机的结合。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医生。由于基础医学教师对临床知识知之较少,因此在基础医学授课过程中,很难将基础知识与临床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当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后,由于临床教师对较新的基础知识缺乏深入学习,因此不可避免应用故有的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的临床教师甚至回避基础知识,经常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临床教师是医学生求学过程中接触的最后的教师,也是他们能否学以致用的重要决定者。临床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临床知识的传授,更应当是基础与临床知识统一体的传授与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对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医学教学的成败。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是医学生的需要,是医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培养和造就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9]。

2 继续医学教育中基础医学继续教育所占比重较少

纵观当今针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不难发现,大多数是针对疾病的临床诊治,而少有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的探讨。关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更多出现在科研报告以及文献中。医学的发展使学科分细化,不同学科医师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逐渐减少,尤其在大型的医院更是如此。虽然现在的职称等体系对临床医师掌握前沿知识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大多数临床医师仍缺乏对前沿基础医学知识的了解。在医院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中,多数为临床知识的再教育[10]。

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知识的相互统一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关键

3.1 基础医学知识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回顾历史,临床医学研究的进步主要是源于基础医学研究的进展:16世纪,随着人体结构的揭示,解剖学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17世纪,血液循环的发现引起生理学的一次飞跃;18世纪,开始了实验研究;19世纪发现了细胞和细菌,而麻醉、无菌和灭菌则奠定了外科的基础;20世纪,药物研究及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正是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临床专科。基础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是和基础医学知识密不可分的。

3.2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保证: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同时又为基础医学研究工作指明具体的方向,基础医学研究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理论研究基础,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从本质上认清临床疾病的性质,从根本上找到疑难并征得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3.3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有机统一结合是医学发展的有力保障:纵观医学科学的发展史,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一直是齐头并进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临床医学中疾病的研究工作一直是基础医学所必须优先解决的课题,用于基础医学研究的材料资源多数都来自于临床医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只有经过长时间、多角度、多途径的临床医学研究之后,才能得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从而为基础医学研究发现和解决疾病的发生、发展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临床医学研究以基础医学研究为基础,反过来又推动了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其既要熟练掌握临床专业知识技能,又要了解相关的基础医学前沿知识。临床医学是最终将基础医学知识运用并检验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临床与基础医学的统一结合,才能使现代临床医学健康快速发展[11]。

4 提高临床教师队伍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举措

4.1 深入理解认识:临床教师应在深入理解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辩证统一关系基础上,不断用新的基础医学知识更新自己,用新的观点去理解并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将其传授给医学生。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临床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将与疾病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医学生能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将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从细胞、基因、分子水平认识疾病诊治过程。培养学生脑、手结合,培养他们缜密的临床思维。

4.2 自我提高:临床教师要从自身条件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加强平时的基础医学知识学习。在平时的医疗工作中,应当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医学知识,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用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理解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要回避前沿基础医学知识(比如干细胞、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应当主动去学习、理解。

4.3 继续医学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继续教育的有机结合。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旨在使在职卫生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大部分临床教师肩负医疗、教学和科研三重任务。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在医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信息科学在继续医学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速度更快、空间更大、效率更高的新型继续医学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临床教育等一同构成了多元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对临床教师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尤其对于欠发达、偏远地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医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临床教师的培养中,应当把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的锻炼与基础医学知识水平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出临床知识和技能过硬,基础医学知识全面的合格的临床教师,为推动、加快医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严 媚, 多力坤, 热 娜. 加强临床实习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4):80-81.

[2]贾建国,樊洁,鲍银月,等.加强继续医学教育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0):752-753.

[3]冀 涛,王 静,王 颖.综合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的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64-64.

[4]张国伟.浅析继续医学教育在医院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41-142.

[5]赵德泉,郝宝增.试论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2010,24(12):50-51.

[6]张锐梅.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思考[J].实用预防医学,2010, 17(4):808-809,832.

[7]王尚柏.国外继续医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0, 31(3):195-197.

[8]张小玲,傅松滨.浅谈临床医学研究与基础医学研究之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1):47-48.

[9]赵永亮,宿 芳,孙梯业,等.推进医学教学改革提高临床教学水平[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5):556-558.

[10]郑少燕,杨棉华,蔡 琮.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7,27(2):224-227.

[11]宿 芳,陈自强,孙梯业,等.改革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J].西南国防医药,2006,16(4):435-437.

[收稿日期]2012-05-03 [修回日期]2012-06-13

编辑/贺艳梅

作者:高伟成等

第三篇: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摘 要 对于临床医学生而言,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关键与基础,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通过结合国内学者研究以及日常教学经验,对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影响因素和策略进行系统分析,从教学开展角度为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优化培养提供具体的参考策略,包括三个方面:优化课程教学,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应用能力;引入课程互动,调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实施临床思维创新培养。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0 引言

对于临床医学生而言,临床思维能力是支撑其岗位发展和专业能力综合发展的基础与关键,也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构成。但是就当前来看,由于受到专业课程内容、课程教师以及人才培养观念等的影响,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存在明显问题,导致整体的培养效果弱化,培养质量不足,这也亟待各个临床医学专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调整[1]。

1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能力培养片面性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具有系统性,要求能力主体将各个专业内容进行系统规划和梳理,为自身的临床诊断提供专业理论的支撑。但是就当前来看,多数临床医学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能力培养片面性的问题,导致部分医学生在临床思维上缺乏综合性,影响到后续的就业发展。经过本研究调查,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部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缺乏课程的联系性,存在课程教学独立性强的问题,导致学生出现跨课程能力较弱和综合能力调动性不足的问题,影响学生临床思维的系统性。

其次,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部分带队教师、实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导致学生的总结意识不足。如部分学生在诊疗判断过程中过度依靠医学检查仪器,缺乏自身的整体性判断,甚至造成对患者病情的误判,影响到患者的治疗。

1.2 能力培养被动性

从本质上来看,临床医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能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医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性。从本研究调查来看,多数医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甚至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身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在就业以后进行,进一步导致能力培养的主体性不足。一方面,部分临床医学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意识,也缺乏对现有知识的整合能力,导致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受传统教育制度影响,部分临床医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上存在依赖性,即依赖教师的指导,缺乏自身的独立性见解、独立性判断,甚至在缺乏教师指导的过程中忽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进一步影响到整体能力的培养[2]。

1.3 能力培养缺乏逻辑性

临床思维能力本身要求逻辑的一致性,即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按照医学本身的治疗逻辑进行症状的判断,并出具相应的治疗方式。这就需要医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能够兼顾医学本身的内部逻辑,确保思维的清晰性和层次性。但是就当前来看,部分医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上缺乏逻辑性,甚至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难以根据医学本身的逻辑灵活应用,甚至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相应的症状表现出现遗漏,影响到具体诊断的准确性。

2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2.1 学生自身因素

临床医学生是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主体,其自身因素也自然影响到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效果。由于临床医学知识比较分散、实践性较强,导致专业学习的难度较强。再加上医学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性,如学生的理论基础、医学素养等均衡不一,这就影响到具体临床思维的培养效果。部分学生在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也缺乏目的性和规划性,并对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路径等缺乏系统的认识,甚至对自身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观念,进一步影响到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性[3]。

此外,临床医学中涉及的知識内容相对较多,这需要学生反复记忆,而知识学习本身存在枯燥性,在方法不对、观念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出现落差感,形成恶性循环。

2.2 专业课程知识因素

相比其他专业而言,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知识具有复杂性与分散性强、记忆要求高等特点,这也形成医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上的困境。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知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也影响到后续的实践知识和知识体系更新。但是由于专业课程知识本身的特性,导致部分学生存在望而生惧的问题,影响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此外,由于专业课程知识点较为散乱,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困难度,影响到学生对各个专业课程知识内容的综合与应用,造成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完善系统的联系。

2.3 教师因素

从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来看,教师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和知识传授者,因此具有至为关键的影响作用。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部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如部分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难以升级自己的教师团队,专业拔尖人才引入比例较低,对专业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从本研究的调查来看,部分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也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传统的问题,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到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导致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的能力[4]。

3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优化策略分析

3.1 优化课程教学,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应用能力

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科基础的形成。对于各个临床医学专业而言,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对自身的課程教学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课程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各个临床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进行跨课程思考,综合调动学生的临床思考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临床专业课程教学本身存在知识点多而杂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梳理,突出教学重点,注重教学的联系性,为学生的理论知识消化提供保障。同时,教师也要能够根据教学的重点,合理地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层次化、逻辑化的回答,并充分发挥好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资源的作用,为整个课程教学和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5]。

3.2 引入课程互动,调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积极性

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各个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互动,降低课堂本身的枯燥性,以此来调动学生对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围绕临床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索,并给出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回答的不足进行指正与补充,并对学生思维误区等进行引导,充分发挥互动教学和案例教学的作用。

3.3 创新教学方式,实施临床思维创新培养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推动临床思维的创新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育领域的新兴教学方式,结合专业教学和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团队合作、小组对抗等方式,有效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联,并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设置虚拟仿真环境,为学生后续的岗位适应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围绕某一具体的病例,引导学生从专业课程角度出发,结合专业实验等方式,探索创新性的治疗方法与路径,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于专业课程教学,也要能够结合临床见习、专业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论应用和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临床认知,形成基于自身专业发展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具体的影响要素,综合调动教师、教学活动等资源,优化发挥各项资源的效果和作用。同时,要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注重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培养策略,这也是现代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参考文献

[1]邢盛茹,代春潇,秦义,等.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20):16-17.

[2]何松哲,李政,杨秋,等.自媒体时代下检验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与构建[J].继续医学教育,2020(8):27-28.

[3]刘艳辉,孙皓天.PBL教学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24):13-14.

[4]李海,陈建海,苏群英,等.采用案例教学法整合医学形态学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4):523-525.

[5]宋宁,庞宇舟.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强化壮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亚太传统医药,2020(8):211-213.

作者:张嵩 周喆

上一篇:美术学生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