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服务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服务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键词:智慧服务;云计算;移动推送;集成化;知识管理摘要:物联网及4G移动时代的到来为医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智慧服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优化整合生物医学资源,是以集成化、个性化、知识管理和共享空间服务为理念的发展新方向。

第一篇:医学服务论文范文

构建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的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对赣南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及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的具体举措,以期能有效地解决赣南地区广大医疗从业人员医学信息资源获取的难题。

【关键词】医学文献信息 医学信息服务 图书馆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药知识的更新周期明显缩短,医药技术人员越来越注重相关医药新知识的学习。赣南地区地处江西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人口900余万,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医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更是落后。整个赣南地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000余所(含村卫生室),医疗从业技术人员近3万人。近年来,为使本地医疗技术人员能及时获取最新医学信息,赣南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上的投入逐年加大,但仍远不能满足当地医疗人员医学信息资源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赣南医学院地处赣州市,是江西省唯一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是赣州市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最为集中的地方。以赣南医学院图书馆为平台,依托其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建成赣南医学信息中心,将能有效地解决赣南地区广大医疗从业人员医学信息资源获取的难题。

一 赣南各级医疗机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情况

赣南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县市的医疗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远达不到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的水平。由于资金的匮乏,整个赣南的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起步较晚而且进展缓慢。各级医疗机构普遍没有图书馆(室)和电子数据库等,条件较好的医疗机构设有图书馆(室),但是缺少专业文献资源,而且更新缓慢,信息陈旧,且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其提供的医学信息资源远不能满足本单位医务人员更新知识的需求。这严重制约了本地区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另外,赣南地区几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医疗机构,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各建各的,没有形成共享,重复建设,导致本就稀缺的资源浪费。综上所述,建设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并利用这个平台实现本地区医学信息资源共享是很有必要的。

二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优势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作为本地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其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是本地区其他信息服务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藏有大量的医学专业文献信息资源,有高素质的文献信息服务人员,有先进的管理设备和服务技术,有丰富的信息素养教学实践经验,利用这些优势能为本地基层医务工作者及时有效地获取医学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

1.丰富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

目前,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所藏的医学文献信息资源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各种纸质文献资料,共有图书70余万册,期刊980余种,报刊数十种,此类资源比较全面、系统,种类较为丰富;(2)大量的电子资源,含220余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等,这类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3)与其他兄弟院校建立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这种基于资源共享而建立的馆际联盟,大大丰富了赣南医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2.专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管理人才

赣南医学院已有70余年的办学历史,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教学、科研工作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管理人才。人员涵盖图书情报、医学、英语、中文、计算机等各学科专业范围,知识结构合理,形成了一支多层次多学科的图书情报队伍。他们中既有文献开发、情报加工及咨询服务方面的专家,也不乏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方面的人才,他们能熟练地查找医学文献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并能根据需要开发特色数据库资源。

3.先进的管理设备和多样化的服务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既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又是学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枢纽。目前,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拥有金盘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全面实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在服务方面,赣南医学院已形成以纸质、电子、网络等多型式并存的结构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信息检索等多样化服务方式。

三 构建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的相关举措

1.树立共享观念

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概念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建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前提。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质是通过协调信息资源在时效、区域、部门数量上的分布,使布局更加合理,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建设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必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全局观念,要深刻认识到赣南地区实现医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是为赣南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医学信息服务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赣南地区医务人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赣南医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要成为本地区实际意义上的医学信息服务中心,就要从目前的封闭办馆状态走出,对社会开放服务。在这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做保障,要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如对社会广大医疗人员开放,就得为这些读者的办证、借阅和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于工作人员按章执行,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有条不紊。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赣南医学院图书馆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今赣南医学院图书馆已有章贡校区和黄金校区两个场馆,各种文献资源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但如果要为赣南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得到加强,才能满足需求。学校、地方政府与相关的单位应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开发、建设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及基础设施。在经费投入上,学校要加大投入,政府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财政拨款,另外可联合与医疗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共同筹措资金,以保障医学信息中心的建设与运转,以便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医务工作者,为本地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4.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和用户培训

赣南医学院图书馆现有各种学科、各层次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近4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到近半数,但随着图书馆服务手段、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实际工作中集图书情报、医学、计算机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于一身的综合型管理人才较为缺乏,这有悖于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求。因此,图书馆应抓好其工作人员的在职培训,学习与计算机、图书情报及医学等相关的知识和业务技能。另外,要针对广大医务人员开展图书馆使用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馆藏情况、相关规章制度、服务类型等,并能利用网络对文献信息进行检索和利用。

5.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近年来,赣南医学院图书馆每年都要接待一定数量的外来读者到馆,这些读者多是市区各医疗单位和赣州卫校的医务人员及老师,他们在日常医疗、科研及教学中遇到问题,于是到馆来查阅医学专业文献信息。图书馆可利用医学信息中心这个平台,主动为广大医生、教师提供专业信息咨询、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和学科信息动态分析等服务。另外,还可利用移动图书馆这项特色服务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总之,赣南医学院图书馆作为赣南地区医学信息服务中心,在做好为本校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同时,应进一步发挥其文献信息资源、现代化设备、信息化技术及人才方面的优势,更新观念,为社会开展信息服务,不断完善自身,使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逐步发展成为赣南医学信息服务中心,为促进本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德清、王玲、温盛勇.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医学信息服务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4):82~84

[2]陈孔屏.发挥地方医学院校图书馆优势实现区域性医学信息资源共享[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4):50~53

[3]郑玲玲.莆田市医学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J].医学情报工作,2005(5):371~373

〔责任编辑:肖薇〕

作者:蔡德清 谭宗梅 朱卫东

第二篇: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浅析

关键词:智慧服务;云计算;移动推送;集成化;知识管理

摘要:物联网及4G移动时代的到来为医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智慧服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优化整合生物医学资源,是以集成化、个性化、知识管理和共享空间服务为理念的发展新方向。

纵观数十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从早期单纯的文献服务到网络时代的信息服务,再到今日物联网时代的知识服务,图书馆事业总是伴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数据呈几何级增长的今天,图书馆应探索出更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路径,尝试“从依赖资源、技术和工具到越来越依赖图书馆人的智慧”的转型,建立以知识服务为基础的专业化创造性服务模式,即智慧服务模式。

1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概述

1.1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含义

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是指在物联网环境下,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智慧化设备为手段,为用户提供精深化服务,是馆员对医学信息资源的知识挖掘并深入用户需求分析的专家式服务模式。智慧服务模式包括临床医学学科馆员、医学情报资源和用户三大要素,三者应互访互动共同致力于智慧服务各环节的功能和谐,才能发挥智慧服务的最大效益,并帮助医学图书馆职能的进阶。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理念并非横空出世,它以近30年医学知识服务的经验积累和理论建树为基础。医学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侧重于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提炼和开发知识,并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知识组织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和再造,再把这些蕴含了学科馆员创造性劳动的增值知识产品提供给用户。智慧服务要解决的不只是知识创新、扩散和应用的问题,它需要融入用户的问题情境,参与整个科研的实时过程,调动学科馆员及用户的智慧进行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和解决,将知识转化为科研力及应用力,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1.2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功能的集中体现

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为卫生信息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主要以专题服务的形式,根据卫生部门或医院当前开展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收集、分析、篩选相关的信息,如定点医保的社会信息服务、某药品的产业分析报告、康复理疗的行业资讯等,以电子简报或纸质专题资料汇编的形式送达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不应流于表面,而是要深入挖掘元数据,从数字医学馆、医学数据仓库乃至网络信息空间中发现潜在的知识关联。②为医学科研提供智慧服务,这是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核心内容。医学科研用户是知识需求的主体,他们需要充分掌握国际国内有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从科研立项、科研过程到成果鉴定,都需要学科馆员跟进,进行全面的知识分析、揭示和评价。③为医学产品研发提供智慧服务。医学产品的研发是创造性地运用医学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和服务等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活动,是某项医学科研成果成为产品或工艺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学图书馆提供基础知识信息服务和专业智慧信息服务。基础知识信息服务指提供医药市场供求信息、同行医药企业的发展态势、药品经营管理和市场占有份额等信息。专业智慧信息服务指提供医学产品研发过程中知识共享、转化和创造的动力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标准的知识管理系统(KMS)模型框架,如“社会—技术”双视角系统模型。医学馆的学科馆员应主动嵌入产品研发团队,构建产品研发信息交流协作空间、专题知识库、学科知识门户等,以提高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2医学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模式的途径

2.1智慧资源的加工和整合

物联网是一个“互联网+”的概念,即在互联网为核心的基础上扩展到物品的网络,这是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硬件支撑。物联网的开拓和发展使医学图书馆各要素配置之间更加合理均衡化并建立起相互关系的智能化。医学图书馆要进行馆藏文献的加工整合,使之数字化、有序化,满足多维度揭示信息的需求,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医学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加工、描述和转化,可采用网络系统扫描、校对、数字化编目等转化形式,尤其是临床诊断的第一手病历案例要分多复本储存;对于已有的生物医学数字资源可运用数字管理软件进行分类整理。稳定安全的物理存储设施目前有多种选择,直接存储规模较小且成本用度最大,一般采用网络存储扩展性强、数据交换快的存储方式,或采用光纤传输的独立网络的域网存储方式。不少医学图书馆引入并遵循“开放获取(OA)”模式,OA倡导学术资源的平等、免费获取,OA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明显提高,应继续加强对OA资源的发现和揭示。从资源建设方面而言,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从资源组织走向知识发现的趋势不可逆转。

2.2云计算的服务介入

知识经济时代,医学信息海量增长,效用信息、冗余信息、误导信息交错其间,云计算服务适时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显著地提高了数据运算和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使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能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资源。它运行时可在虚拟池上集成大量的计算机资源,形成虚拟数据中心,当接受指令时就将数据拆分为多个较小的数据块交由多台计算机处理,从而完成海量信息数据的处理。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就是要借助这样的“云端”而非本地的虚拟技术,实现数据的调度和使用。用户以往对馆藏医学电子资源及生物医学数据库的检索,是通过键入主题词、责任者、年限等进入相应的检索界面进行分层检索,由用户提取关键词的方式进行检索容易发生误检、漏检的现象。而基于整合提供资源的云、提供动态数据服务的云、提供软件平台的云三种云技术的检索平台,是一个对资源合理封装并快捷直达的检索平台,它可区分不同的应用层,形成一个可控的、多种服务类型和谐共存的服务体系。

2.3移动终端的智慧推送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以及4G网络的到来,依赖PC终端设备的时代宣告结束,医学图书馆已经接受“移动图书馆是一个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平台”的观念。在Web2.0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和社交软件在图书馆的使用很普遍,如微博、微信、微视频、QQ群、标签、SNS、RSS、维基百科等,这些新媒体的特点是更新及时、交互性强、渗透力好、与生活融为一体。针对这些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应紧跟时代步伐,开发可供移动终端使用的资源平台,建立以APP应用或WAP网站为主的服务方式,注重移动访问的界面友好及易获取的特点。通过这些移动终端的智慧服务,能提高医学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沟通效率,拓展信息服务渠道,如第一时间推介医学新书、报道近期开展的读者活动、针对医学学科动态建立信息资源导航等。另外,医学图书馆通过自主开发的本馆APP读者软件,可实现读者个性化的智慧管理。

2.4二维码科技的快捷使用

二维码的新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逐渐被重视,它具有资料储存量大、资讯随着产品走、可以传真影印、错误纠正能力高等四大特性,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资源定位,可快速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和视频信息。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工作,将医学馆藏目录转换成二维码添加到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并将医学电子资源网址存储到二维码中,用户通过手机拍摄二维码就可轻松进行条码自动解读。

2.5医学图书馆的WAP网站建设

WAP网站建设是医学图书馆在4G移动时代提供智慧服务的重要任务。除了提供在线阅读、在线讲座等医学信息资源外,WAP还提供移动在线公共目录和移动馆藏等智慧服务。移动在线公共目录是通过移动优化的网站向用户提供OPAC服务,移动端的检索是集文本、语音于一体的搜索引擎。移动馆藏是针对移动终端提供的数字资源,用户可通过下载资源直接在手机上阅读电子书、收看媒体视频。移动应用程序服务是最具特色的移动智慧服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它已拥有一定规模的使用人群和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可将医学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如学科前沿跟踪等推送资源以微应用程序的形式传递给终端用户,这也是典型的P2C服务模式。

3医学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理念

3.1集成化服务理念

医学图书馆运行和发展的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匹配和相互补充的,这是一种集成化服务的理念,即要将设施、资源和服务重新组合和评估,以最优化的方式提供智慧服务。智慧服务是充分考虑用户的高效率、易获取的服务,是医学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新方向。生物医学学科的特点是分支细致,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医学图书馆应考虑从学科的角度开展专业集成化服务,即按照学科专业相依相近的原则来构建采访、编目、典藏及对各种数字化文献的加工。专业集成化服务强调的不是提供一般的文献服务,而是针对同一专业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组织知识服务。医学图书馆应开发自建特色数据库,选取一个本院优势学科分支如儿科学,录入教师备课课件、临床第一手病历资料、学科前沿动态汇编、国内外专题论文集等,同时,要预先制订系统纲目,避免分散、无序和重复建设,以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目的性、时效性和易用性。

3.2个性化服务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就是要深入分析医学用户的知识结构、阅读倾向和行为方式,建立用户服务档案,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医学信息定制服务,激励医学用户的知识创新。医学图书馆需将各种物理实体对象的管理与虚拟环境下的信息行为结合起来,由学科馆员面向用户开辟个性化沟通渠道,根据用户提交的需求做好定题跟踪并主动推送;要拓展个性导航功能,甄别筛选并构建知识服务体系,形成专业特色的智慧导航环境。由于生物医学学科的专业性和严肃性,对学科馆员提供的智慧服务有更高的要求,有条件的医学图书馆应尝试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即以学科为单元提供集约化的深入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构重组、资源组织、服务设计、系统构架等全新的运行机制,并做好后期的绩效评估。

3.3知识管理服务理念

知识管理强调运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来提升用户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医学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服务就是要挖掘、开发医学隐性知识并将其有序化整合成显性知识,以实现对医学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医学知识的增值。医学图书馆收集了珍贵的临床第一手数据,文本型数据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资料、病史、诊断报告等,對其数据的挖掘是指将其与基于智慧医学图书馆数据库所保存的大量数据资源进行比对关联,揭示其数据的相关性,还可根据患者的异质信息进行提取分类以发现其中的隐含关系。

3.4优质共享空间服务理念

图书馆拥有宽敞的馆舍、齐全的设施,要注重环境的人文建设,茶座、休闲角的设置要尽可能舒适;更重要的是功能区的建设,这主要是指提供各种空间交流服务,提供优质便捷的信息共享服务,建设各种类型的开放式学习和交流研讨区,如学术报告厅、专业数据库培训中心、医学毕业生职业规划指导中心、博研交流区等。共享空间的建设能拓展图书馆的智慧服务领域,提升图书馆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洁,李维.精准医学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1):8-12.

[2]孙宝志.全球视野下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出路[J].医学与哲学,2013(7):2.

[3]杨志刚.Welch医学图书馆建设实践及启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35-37.

[4]孙坦.开放信息环境:学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定义与再造[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16.

[5]孙婷,曹明露.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247-248.

[6]苏明忠,冯红娟.图书馆移动资源建设及服务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15):50-53.

[7]邢军,徐春霞.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体系构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2(5):81-88.

[8]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1):4-7.

[9]王世伟.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6):22-28.

(编校:崔萌)

作者:杨海娟

第三篇: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摘 要:开展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深化服务内容,进行服务创新的需要。本文以医学院校图书馆为例,从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制度建设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化服务 服务创新

1 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图书馆首先是一个情报和文献中心,学科化服务是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在图书馆中进行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学科化服务结合空间重构,将图书馆服务细化为支持学习的服务与支撑科研的服务,扩大和加强图书馆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以及在教育方面的影响。由此可见,图书馆除了作为一个传统的读者服务中心外,还拓展为知识中心、文化中心、咨询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体验中心。

2 学科化服务的用户分析

每个高等院校是由学科组织而成的,以学科为基础进行构建,而教学活动由此展开。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又是学术组织,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用户为本校师生以及科研人员,日常需要满足他们基本的教学科研要求,还需要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高校图书馆的使用率。医学院校的图书馆的地位特殊,用户构成较为复杂。用户的服务对象以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主,兼顾研究生。按用户的学科专业分类,一是基础医学专业和从业人员,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和从业人员。

3 学科化服务在我校的发展

3.1 加强资源建设,强调特色资源建设

资源是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之根本,没有资源,图书馆服务也无从谈起。除了制定基本的文献资源发展政策,还需要规范数字资源的发展工作。在资源建设中,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并重,每年逐步增加电子资源比重。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资源体系,实行资源共建共享。参考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发现馆藏资源类似,特色资源较少,我校是专业类医学院校,图书馆更应重视特色资源建设。比如国内某医学高校建设麻醉学分馆,其学科馆员的发展目标就是设法构建全面的麻醉学资源。

3.2 机构调整、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

学科化服务的职责是联络与沟通。第一,根据图书馆业务变化以及新馆面临调整的情况,考虑对图书馆组织机构进行重组。推行实体业务部门与跨部门虚体工作组相结合的运行模式,重新整合现有业务部门,同时增设跨部门的工作组。根据学科化服务业务需求,合并重复性岗位,转移非关键岗位,增设新岗位,以求工作效率最大化。如,知识产权型馆员、数据监护型馆员、学习支持型馆员等,可由各部门提出岗位设定需求,全馆统一协调。第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调整人员结构,加强人员引进,完善岗位管理和人员培养机制,提高岗位考核的效果等。实行与主副岗模式相适应的岗位考核制度,要求馆员不仅精通主岗业务,还要熟悉副岗业务,同时必须按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以此推动馆员素质由“一人一专”向“一专多能”转变,成为复合型人才。在校内,主动与所负责院系的老师和资料室联系,参与院系的活动,了解其对图书馆书、刊、电子资源的意见及需求,以及研究课题的情况。同时,熟悉本馆有关学科的馆藏情况,包括书、刊、工具书、数据库的情况及检索方法,掌握相关学科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为有效利用资源提供支持和指导。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宣传新增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措施,协助编写、修改各类宣传材料以及读者参考资料。在每学期开学后及放假前对所负责的院系老师进行问候,逢节假日送上电子贺卡或其他形式的祝福,收取教参书单。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包括一般咨询、网上咨询、课题咨询,尽量满足教师提出的各种需求。

3.3 学科化服务的技术支持

学科化服务的技术支持分为信息基础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第一,加强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更多关注OA资源和IR的电子资源建设,进一步访求更大规模的捐赠文献。建设图书馆OA资源平台,联合校内有关部门,大力推进IR建设,建成特藏修复中心,加强原生数字资源的建设。一方面,从数据库导航中可以单独呈现OA资源,并对各类型开放获取资源建设进行责任分工,具体到每个学科。建立学科化服务和院系老师共同参与建设的机制,网络开放OA资源由馆员主导建设。联合校内有关网络部门,大力推进IR建设。另一方面,需要自建原生数字资源,其重点建设为多媒体特色资源,全面采集各种原生资源以及各学科的自有资源。此外,对于特藏近现代文献,建立保护与修复中心。尽快抢救急需保护和修复的文献,采取最佳方法完成相关馆藏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力争做好日常文献保护和存储环境维护,使文献得以更好地收藏,及时修复破损文献,使大量文献得以更好地利用。第二,建设支持多种存储协议及多种设备的统一存储平台,建设云存储平台。全面实现机房远程管理,增强虚拟化应用,建设绿色、环保、高效与节能机房环境。在信息空间建设方面,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的建设与支撑,建设物理与虚拟信息空间,支持学习中心与研究中心业务需求,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支撑能力。

3.4 学科化服务中的制度与文化建设

第一,首先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随时补充新规章,根据业务变化修订旧规章。以学科联络人的角色,发挥了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受到了教师的好评。老师们反馈很多,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要求,比如推荐资源(书、刊、学位论文等),课题咨询,要求培训,提交参考书单,文献传递,联络赠书,查杀病毒等等。第二,依托工会和教代会,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团队活力、创新力,提高了学科化的服务意识、技能和工作水平。

3.5 参与教学和培训,加强学科化服务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

学科化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参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以为教学科研服务、改善、提升圖书馆工作为目标。第一,提出明确合理的研究方向。对于新兴的信息技术展开相关的应用研究,对于馆藏特色资源进行整理,在基础业务工作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对于当前图书馆界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第二,制定推动科研深入开展的政策,使学生在校学习中主动利用图书馆、用好图书馆资源,还关注教师读者群,经常在为教师提供所需信息资料的同时,告知信息来源及检索方法,以提高读者的检索技术及信息素养,应读者要求,送检索技术培训上门。比如,在2013年5月,邀请机能实验室的老师,到信息咨询部为教师讲授几个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读者反响不错。第三,营造有利于科研的外部环境和氛围。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成立若干专题研究小组,不定期举行读书会、研究成果交流等学术沙龙。组织双周学术报告会(或月报告会),邀请校内外、海内外专家学者、校内各院系学科带头人、高校图书馆研究成绩突出的馆员进行学术交流。馆学术委员会可设计专题,鼓励年轻馆员进行研究和交流,也可由部门负责专题的研究和汇报。鼓励支持员工申请海外研修机会鼓励支持员工撰写论文,参加与有关的学术会议。鼓励支持员工申请与岗位工作及图书情报领域有关的科研项目,就某一课题进行协作研究,形成研究团队。第四,加强馆内研究机构建设和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学科化服务需要深入到相关院系,注重图书馆工作和理论的结合,设置专业硕士,培养图书馆后备人才。同时与现代教育中心,信息技术学院等相关院系合作,整合虚拟研究机构,把图书馆的科研与机构结合,升级服务水平。

3.6 学科化服务的思考与发展思路

学科化服务有两个方向,一是文献方向,例如馆藏发展和典藏;二是咨询方向,例如日常咨询,馆内咨询,虚拟咨询,培训。如何从学科联系的角度进化为学科化服务,如何深入教学科研,成为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环节,如何在信息资源管理的流程中发挥更为全面的作用,让学科化服务的范围拓展等等,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的同时,也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思路,建设高校图书馆系统,让学科化服务深入到教师身边,与教学科研融为一体。系统由中心馆和学科化分馆组成,这种模式将是学科化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最适合、最精致的服务。中心馆是主线,制定业务规范,设计资源与服务平台,组织馆员培训,协调馆员工作,评估馆员业绩,弥补空白,而分馆是分线,了解教师需求,深入到教学科研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咨询服务,专业资源的选择组织管理。

学科化服务打破了传统图书馆封闭藏书的布局格式,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各类文献载体和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机结合,读书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以及各类服务模式的有机结合。我们相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在全馆同志的努力下,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会越来越科学,受益的读者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李洪升.面向用户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2):27-31.

[2] 王晓红.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管理与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09(5):66-68.

[3] 夏彦彦.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6):289-292.

[4] 王敏.谈学科馆员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28-29.

作者:林晓天

上一篇:大学素质论文范文下一篇:麻醉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