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学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开始转变。在社会医学的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要求。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第一篇:医学社会论文范文

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

摘要:本文基于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性,从社会责任产生基础、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出发介绍了2010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的形成。同时,以社会责任为视角对卓越医学教育进行了再认识,以期对我国即将开展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有所启迪。

关键词: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

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面临着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合理医疗卫生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实现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替代策略?强化作为医疗人力资源直接来源的医学教育的内在社会责任性已经成为各国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选择。2010年,来自全球130多个組织的代表和专家齐聚加拿大,围绕医学教育的责任、专业化的原则和政策开展了三轮德尔菲分析,就如何提高医学院校应对社会未来医疗卫生挑战的能力展开讨论,并最终形成了2010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G10bal Consensus for Social Accountability of Medical sch00ls,GCSA2010)。本文将从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划分等方面回溯全球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标准共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进行再认识。

一、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社会需求

卓越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产生离不开日益显著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的影响。随着全球化引发的开放式竞争的加剧和社会管理透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维持经济增长与社会正义间的平衡的呼声愈发强烈,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公共利益所涉及的资源。医学教育机构跨越卫生与教育两大领域,对于解决社会医疗卫生需求与挑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承担的教学、研究、服务三大功能以及一定的医疗管理和医学人力资源分配作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常,一个国家国民医疗卫生事业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充分关注社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反馈,且不断提高其内在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并将这一价值理念内化到医务人员的服务过程中以便更好地表达其内在意义。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价值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通过有针对性和统筹协调的服务措施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公平性意味着社会中人人能够享有相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针对性是指优先关注民众最需要和最普遍的医疗问题以及社会弱势人群。效率则是指充分利用可用的资源来帮助普通大众。由此,形成了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所涉及的质量、公平性、针对性和效率四个价值衡量维度。

(二)医学院校的行业与社会影响力

医学院校社会责任的履行需要通过其外铄和内隐的行业与社会影响来实现。那么一所医学院校如何通过其所蕴含的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最大影响力呢?图1表明一所医学院校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应有的价值观和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教学功能为例,计划阶段对于公平性的关注可以通过是否具有解决不同地区和领域医疗卫生不均衡发展的培养计划体现,具体而言,即为医疗卫生服务不足地区和领域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执行阶段则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专题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于某些特定地区的能力或为一些卫生领域急需项目的医疗、教学、研究进行相应资源的再分配来体现。影响阶段包括与政府、医疗机构等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协商,拓展社会急需卫生领域的岗位,以聘用更多的毕业生。目前,随着对于教学、科研、服务活动的环境、共同一致的基本价值观、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和同其他部门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医学院校获得了更多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产生积极影响力的条件。但是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不完全仅取决于卫生服务体系,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生物等一系列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医学院校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影响需要诸多因素采取共同和协调的行动。例如,通过毕业生的质量和数量对医疗服务产生影响就需要卫生政策制定者、卫生服务提供者和卫生从业者本身等一系列利益相关方的协作行动。

二、基于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

(一)社会责任层次划分基础

Boelen和Heek在1995年提出,有必要建立一种具有共识性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促进标准,并将其作为诸多国家医学教育评价认证方案设计的内在指标性元素。社会责任标准的本质在于,通过推动有意义的实践来努力实现服务社会的计划目标,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获得卓越,以期对医疗卫生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并能直接或间接地有助于人们的健康。这说明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医学教育追求卓越的社会性基础条件。因此,WHO将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定义为: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应优先满足由政府、医疗机构、医学专家和公众共同确定且是社区、地区或国家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问题,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当然,这是一项缩小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任务。虽然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的初衷都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但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教育和卫生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较为复杂的适应系统,加强和改善原有的医学教育。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在2004年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社会责任履行模式,促进医学教育探索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同正确的伙伴进行正确的医学实践,以培养优秀的医生。然而Neusy等人认为,医学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不会出现一种固定不变的医学院校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路径和评价模式,根本出路在于建立一种具有反馈环路的分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社会责任层次结构

根据加拿大皇家未来医学委员会提出的分层分类原则,社会责任感(SRb)、社会响应力(SRv)和社会责任标准(SA)三种不同分类代表了社会责任实现的三个不同层次。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是指能将对于社会职责的认识转化为行动;而社会响应力是指努力专注于在课程中付诸行动来回应和满足社会需求;社会责任标准则扩大了行动的范围、增加了医学院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书面说明文件要求,通过书面阐述行动理由,说明付诸行动可能获得的结果和前期论证结论,并且强调作为医学院校回应社会责任行动重点的优先解决事项需要各利益方共同参与完成。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由低到高呈现梯度化发展。图2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满足不同梯度社会需求从“隐性”到“显性”的飞跃。其中社会需求必须通过患者、公众、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社会等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理解。

任何一所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的实现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由图2可以看出,在第一层次即社会责任感状态下,内隐性地表明学校的任务目标并不直接来自于对社会需求的仔细分

析,存在着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高风险,且无法解决目前评估或认证机制中社会责任评价的缺失。例如,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而言,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虽然能提供包含对医疗卫生不足和差异产生影响因素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相关的课程,但不能帮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该领域的真实生活情境。而一所有社会响应力的学校则不会局限于社会责任感状态,而会鼓励学生参加以社区为基础的活动并将之贯穿到课程当中,借此来评估学生能力,鼓励学生更多地服务于最具有需求的人群,引导毕业生流向医疗卫生欠发达地方。

如图2所示,从学校培养目标到毕业生结果又返回目标的反馈环路作为补救措施而存在,因而形成了一个改进后的社会需求响应系统。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社会需求”是管理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参与需求分析,调整教学计划和活动项目,并论证前期预估的目标结果是否通过毕业生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功能。当然这一反馈循环模式也可同样用于医学院的研究和服务功能。

(三)不同层次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关系

图3在6个基本维度上比较了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组概念,并解析了社会责任范围的逐步拓展并最终到达社会责任标准的过程。三个概念并没有严格定义各自的具体特点,而是主要描述了一个社会责任实现方式的渐进过程,有助于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响应系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聚焦于社会需求的不同层次。社会需求只是作为客观依据,既不暗示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也不明确产生社会响应力或是有预见性地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社会责任标准则要求医学院校在全面研究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好准备,以应对社会未来在人口学、流行病、经济、医疗卫生系统调整和卫生专业人员角色变化等方面的可预见性转变,通过积极的系统反馈循环和自我能力适应尽量将不良风险最小化。

首先,就医学教育机构目标而言,医学教育机构的任务目标是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条件之一。其目标的有效性是基于准确描述社会当前和未来需求的结果,因而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意见而不是教师自身直观的想法来定义医学教育机构的目标。

其次,就教学计划而言,当前以理论学习为特征的价值取向正向以反映学生未来医疗服务工作的社会服务性学习的价值取向转变,因而大大增强了学校教学计划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性,也十分有利于社会责任标准理念下学习者对于社会环境背景的充分认识,有助于学生在专业方向上选择社会最需要的领域。

再次,就毕业生质量和评价重点而言,通常所说的“优秀毕业生”并不是一种准确表达医学教育成果的方式。相对而言,将医学教育成果解释为学生符合“专业化”的需要则更加贴切。因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医务人员、患者自主权的支持者和社会正义的倡导者。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其毕业生更应成为促进公平和有执行力的医疗服务系统的积极推动因素之一。由此,最新的基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服务性学习”概念建立了积极的学习反馈循环,纳入了有责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认证机构和改革者采纳了这一概念,将充分参与服务性学习作为评价的关注重点。

最后,就评价主体而言,图3说明社会责任义务评价的本质有别于其他同类概念。社会责任感主要聚焦于过程和学校内部参与认证的评价者,而社会响应力则扩大到关注对社会需求产生影响的成果并且要求外部同行评审。woollard指出,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应努力优化和配套干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要、应对社会面临的挑战,并和利益相关方一起更多地参与服务社会,从而最终实现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预期结果。因此,对一所具有社会责任标准的学校而言,其关注范围应扩大到能够对医疗卫生系统产生影响的绩效和改善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且社会民间代表作为其合作伙伴参与认证评估和反馈工作。

三、卓越医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再认识

(一)“卓越”目标与GCSA2010全球共识

2011年,Charles撰文指出,追求以循证医学为特征、基于社区实践的科学方法影响和改善公众健康的行为应被视作追求卓越的标志之一。现今西方大部分顶尖医学院校将努力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对医疗卫生服务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视为未来的最大挑战,这也是医学院校追求卓越和履行社会责任标准的首要目标之一。200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版的《医学教育发展白皮书》建议将社会责任标准纳入医学院校的共同奋斗目标之一,并提出了10条建议原则,以适应医学教育未来发展需要。其中第一条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标准应成为医生和医学教育机构的核心价值观,起着观念性的指导作用。个人与团队、医生和医学院校应该努力应对和满足多元化的个人和社会需求,承担与国际要求相匹配的责任。

2010年形成的GCSA2010全球共识对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了功能性定义,因而其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和每个方向下的具体标准也就成为了卓越医学教育再认识的基础。其核心在于:致力于改进医学教育质量,从本地区到全球范围内对人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产生影响并促进医学教育标准、评价工具和认证制度的发展。无论各个医学院校在执行社会责任标准时如何变化,但是所有关于社会责任的工作都围绕着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核心理念——帮助医学院校明确专注于最有可能实现的服務社会责任方向,并努力保证各项工作聚焦于这一过程,以社会责任标准原则为基础,对教师、研究人员、医务人员、学生和管理者等参与方的行为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可用资源进行管理。

就GCSA2010共识的整体而言,尽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但具有结论性的10项基本原则方向共识反映了各方普遍认同的医学院校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标准。由表1可见,这10项基本原则方向围绕对公众医疗卫生状况产生影响这一核心目标,从医疗卫生需求分析到需求影响效果确认,涵盖了一系列完整的系统性社会责任标准问题。这是一个始于理解社会大环境、分析医疗卫生服务面临挑战和需求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有效行动(方向l和方向2)的逻辑过程。而作为主体的医学教育策略的制定应来源于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所需的医务人员工作角色和工作能力(方向3和方向4),并在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与研究和服务策略的一致性。同时,通过标准的建立引导医学院校去追求卓越的高水平(方向6和方向7),并将这些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予以认可(方向8)。当然,虽然社会责任标准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教育的一种普遍认同价值(方向9),但本地社会仍然是卓越医学教育最终成效的评价者(方向10)。

(二)以GCSA2010共识为基础的医学教育社会性评价

在GCSA2010出现之前,对于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应用评价主要在理念层次,而采用的标准也主要是诸如WFME2003这样的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内的社会

责任标准内涵元素。但随着GCSA2010共识的形成,新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评价逐步偏重于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在内的多阶段过程评价,其内在具体元素应从GCSA2010所包含的10项基本原则和现有的医学教育标准中进行提炼和筛选。2010年会议后,Boelen和Woollard在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将CPU模式(C是概念化,P是成果,U是可行性)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评价框架。CPU模式中的三个具体概念虽然互相连接又互相依赖,但每个概念下的具体组成元素都围绕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化。“概念化”一级指标下的元素包括设计满足社会需求的标准化指标元素和系统需要使用的指标元素。“成果”一级指标涵盖学习和培训所需要掌握的大部分重要能力。“可行性”一级指标主要指院校应采取基本的主动行为以确保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社会需求作出最佳回应,并且其内涵应优先考虑措施和要素的“可用”或“有用性”。此外,还需要强调能力、真实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三者的统一。

四、GCSA2010共识对我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2011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准备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全球医学教育社会责任的新标准对我国即将起步的卓越医生教育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与服务社会需求紧密衔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以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服务医疗体制改革为目标,主动全面對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民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改革试点计划项目前期,不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注重客观分析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服务社会功能,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和服务面向等,明确服务社会责任层次的重点。在项目中期,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医疗卫生需求和高校的自身情况,在“计划”、“执行”、“影响”三个阶段分别从社会责任感、社会响应力和社会责任标准三个层面上有序展开并有所侧重,着力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医疗卫生不同需求的能力,鼓励院校在培养计划中建立社会需求反馈机制,实现服务社会责任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纳入现行医学教育标准

当前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本科中医学教育标准》中有关社会责任标准的内容主要存在于毕业生等指标的内涵之中,缺乏对于社会责任标准的清晰表述。可以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在GCSA2010共识原则的基础上,围绕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这一核心目标,建立与医改大目标和具体目标相适应的医学院校社会责任分层标准,并将标准上升到国家教育认证层面。也就是说,将其纳入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国家层面医学教育标准,并同院校准确定位、内涵建设、优势特色等综合评价标准结合起来,贯穿医学教育质量标准的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重要环节。

(三)社会责任标准评价与专业认证紧密结合

社会责任标准的反馈离不开评价。目前,西方医学教育将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反馈同医学教育专业认证进行了有效衔接。这也为我国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提供了思路,有利于从宏观制度层面引导医学院校主动对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使社会责任感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同时,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标准评价框架的本土化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借鉴投入、过程、产出和影响的经典分段式理论,尽快提出符合我国医学教育特征的社会责任评价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纳入GCSA2010的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国际通行要求的医学教育社会责任认证指南或手册,明确医学教育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程序,保证社会责任标准评价成为医学教育认证的核心要素之一。

作者:刘隽 胡鸿毅

第二篇: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

[摘 要] 科技快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开始转变。在社会医学的教学中,如果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新要求。社会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医学教学效果,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首先对传统社会医学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接着对基于现代医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进行思考和探索,旨在促进病理学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 键 词] 现代医学模式;社会医学;教学改革

所谓医学模式,其主要是在哲学层面针对人类健康、疾病特征实施的概述,指的是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阶段、医学科学发展时期,针对医学、健康所进行的研究、探索。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开始探寻新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在1977年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首先提出,他认为应该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为有效满足医学人才方面的培养要求,需要针对医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实施全面改革创新。从社会医学课程来看,其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卫生事业提供医学相关的理论、技能以及素质要求。此外,在医学模式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如何针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保障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成为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医学模式下进行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探索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促进了现代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推动医学教育事业进行不断的改革。在医学理念、医学模式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医学教育自然也需要做出针对性改变,全面优化调整医学教育对应的模式、内容,才能够有效满足医学事业的发展。作为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当中的重要课程,其是帮助广大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学校到社会岗位的关键阶段。社会医学教育的改革必将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需要的优质医院管理人才。

(二)探索《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方向是现代医学模式兴起和发展过程中解决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途径

“生物—心理—社会”是当代医学中所大力倡导的理念,医学教育自然需要积极适应上述理念,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考虑到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踏实的态度、良好的医德。对于医学教育工作来说,广大医务工作者本身是否具备人文关怀素质对其今后各项工作的影响巨大。所以,对于医学教育事业来说,在高度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元化途径强化人文精神方面的干预,帮助学生深入学习医护人员应具备的使命感、责任感,能够意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将人文关怀落实到自身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传统社会医学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社会医学的教学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习题、实验、实习等。“满堂灌”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很少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引导探究法、纲要信号图表法、范例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没有得到推广运用。尽管选择讨论式来开展教学,然而因为受到学时方面的制约,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学生的兴趣、能动性完全调动起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有所欠缺,最终导致他们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有所不足。同时闭卷考试以知识考核、结果考核为主,考试方法单一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基本上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主要途径,再加上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質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选择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单纯的PPT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时代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薄弱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作为有效巩固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主要方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社会医学而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两个完全分开的环节,实践教学的设置非常少甚至没有。我国现行的课程教育模式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相对轻视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这种完全分割的教学模式不但会导致学生学习知识受到制约,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实习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实践教师队伍培养缺乏以及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并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重视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材设置较为滞后

作为学习的一种基础性工具,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内容,处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医学理念的发展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医学教材已改编了4版,诸多内容均进行了大幅删改。但因为这个过程本身极为漫长,往往在教材改编还没完成,就涌现出新的医学知识。现阶段,大多数社会医学教材仍旧是依照本科医学教材进行设置,也没有相关的英文教材出现,没有形成梯度式教学。较之国外医学教育,相关知识较为滞后,没有及时更新,无法适应现代医学模式需求。

三、现代医学模式下社会医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引入双语教学或者研讨式教学

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化,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求程度迅速提高。教研室可以积极引进外文教材,如Medical Sociology,Community Health and Wellness等。与此同时,为有效配合外文教材,还需要针对课件实施双语方面的优化设计。为充分促进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布置英文的作业和英文文献阅读任务。通过多种途径的双语教学,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体系更新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作为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问题情境创建,然后师生之间共同开展研究。具体来说,其主要涉及阅读自讲式、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课题制式、案例和讲授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中设置专门的教学环节用于课程中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收集和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实际案例对应的因素实施全面研究,最终提出社会成因、社会医学解决方案,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医学的核心内容。基于上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引入视频案例,教学手段多样化

所谓视频案例教学,指的是综合利用超媒体途径,根据某一个问题设计对应的典型事件,以此来组织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针对性的视频案例,针对学生视觉、听觉产生刺激,进一步保障教学成效。理论联系实际,选择现实问题作为案例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既可以选择讨论型案例,也可以选择单纯型案例。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先进,通过这些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难点。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其需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充分整合,进一步挖掘信息化教学对应的使用价值。社会医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以用到多媒体授课和远程网络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用微课和速课教学。可以尝试将形成性评价教学引入教学过程,在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获得连续反馈,为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三)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改革要突出三个转变。包括考核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能力考核朝着综合化的途径转变,成绩评价朝着科学化的趋势转变。对于具体考核模式而言,在进行终结式考核的同时,还需要引入过程考核方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并提升过程考核的比重。此外,还需要全面改革传统考核中过于单调的卷面模式,增加实践能力的考核,提高课堂报告、案例讨论以及小组学习方面的考核占比。对于考核方式来说,需要综合利用闭卷、开卷、答辩、口试、读书报告、文献综述、项目(方案)设计、小论文、调查报告、课程实践、技能测试、实习报告等,能够针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更为系统、细致的考核。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任何一门课程,尤其是像社会医学这样一门涉及卫生改革且政策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更要跟上形勢。改变传统社会医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材设置较为滞后等问题,改革必然需要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性,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更为和谐、开放、积极的环境,充分围绕学生兴趣、医学热点,致力于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建立更为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榜静,鲍中义.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实习护生带教工作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5(32):627-630.

[2]程莉.现代医学模式下病理学教学改革发展研究[J].智慧健康,2019,3(5):25-30.

[3]宁宁,吴群红,郝艳华,等.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2,5(20):958-960.

[4]张美丽,马洪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医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5(33):161-163.

编辑 武生智

作者:肖瑶

第三篇: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改革社会医学教学框架与内容初探

摘 要:社会医学是帮助学生建立大健康概念实现公共政策与健康融合的重要课程,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凸显其重要的教学意义。而社会医学课程讲授框架和教学内容滞后于其学科发展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进展和逻辑对我国社会医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医学;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教学

社會医学是我国医学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支撑课程,其授课对象范围广泛,涵盖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到公共事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的本科生。从课程设计来看,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看待、分析和研究医学、卫生和健康问题,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反映了健康领域中社会因素与个体、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不同的本科受众能够得到不同但却一样重要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可以帮助医疗和卫生专业的本科生初步建立起整体健康和大卫生的观念,并旨在通过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其未来的专业实践;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医学的教学也使学生了解社会因素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并认识到广义上的公共政策和干预策略能够对国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带来的关键作用,这对于拓宽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认识事业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逐步在越来越多的医学高等院校得到讲授和推广,同时随着健康问题受到公共政策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很多公共管理学科也开始引入社会医学课程作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以求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但当前社会医学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在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实践均逐步显现出一些弊端,限制了这门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

一、社会医学教学内容框架回顾

目前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框架和内容最早成型于医学院校对临床、预防和护理等专业人员的教学,后来逐步应用到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从梁浩材老师1981年编著的《社会医学概论》至今已经积累了近40年的经验[1],并且社会医学相关的本科教材也多达20多种,最新版的《社会医学》的已经推出到第五版。但从社会医学教材出现开始,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体系架构至今未有过实质性的改版和升级。

从教学的框架来看,目前社会医学的教学框架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各种教材有细微差异),第一部分介绍社会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有绪论、医学模式、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和国际卫生保健;第二部分介绍社会、生物、心理因素与健康,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社会经济与健康、社会文化与健康、社会心理与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第三部分介绍社会卫生状况,有社会卫生状况、生命质量评价、生殖健康和弱势人群健康状况;第四部分介绍改善社会卫生的策略与措施,有社会卫生策略、卫生服务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促进以及社会病防治[2]。

社会医学课程设计的本身,表现了社会医学本身的学科定位,希望“整合”健康研究(health research)和卫生(或健康)服务研究(health service research)[3],这就是的在社会医学这门课程的讲授中,可能会力求兼顾到医学与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在教学框架中能够看到的除了对社会因素的介绍以外,还系统的介绍了医学模式、讲授了生命质量评价,更涉及卫生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相关内容。这也为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埋下隐患。

二、社会医学课程教学问题

在近年来的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面对不同的学习受众,社会医学的教学体系集中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在医学受众和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方向的公共管理专业受众中表现明显。

第一,在医学领域的教学实践中,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定位较为模糊,使得教学内容过于“繁琐”。

在整个社会医学的教学体系中没有自始至终贯穿课程的一条主线,这就导致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布局方面缺乏明显的逻辑,更多的则是将有关医学和社会因素的内容进行“杂烩”。从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到社会因素的讲授、再到健康评价和医疗服务的教学,核心内容跨度较大,焦点不够集中。虽然这样有助于教学受众建立关于社会因素影响医学和健康的宏观架构,但由于涉及讲授的内容众多就难以避免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产生重叠,比如在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就与卫生经济学出现重叠[4];而对保障制度的介绍则与医疗保险课程产生重叠;医疗服务体系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内容则是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说,社会医学在教学中给予了足够的内容广度,但却显得深度不足,特别是与其他课程交叉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稀释了能够在社会因素影响医学和健康方面投入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精力。对于核心内容讲授深度的不足,局限了社会医学在医学领域教学效果的展现。

第二,在非医学的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实践中,受众在接受教学内容方面则显得颇为吃力。

由于缺少必要的医学基础,社会医学中所涉及的广泛的医学相关内容,看起来应该能够帮助非医学领域的教学受众拓宽视野。但在现实当中,由于医学相关内容占比较多,公共管理背景的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需要学习这些内容,同时医学内容对他们也产生较高的理解门槛。而相对于社会因素、政策与健康的联系,既有的教学体系缺少足够的教学内容予以支撑,进而显得说理因素较多,缺少足够帮助学生理解的教学案例。因此学生在接受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面临医学内容听不懂、社会内容很枯燥的双重问题。

作为从医学院校接受培训,并在公共管理领域执业的卫生和政策管理教学科研人员,笔者深刻的认识到社会医学课程存在巨大的潜在教学意义,也切身的感受到目前社会医学教学框架和内容所带来的教学实践问题,因此在一线教学实物中如何适当的对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框架和教学内容予以改革,在避免上述的教学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从课程讲授中受益成为一个迫切的教学实践问题。

三、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目标与发展

社会医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过程密切联系。从社会因素被意识到可能对人的疾病、医疗和健康产生影响以后,虽然经过将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但社会因素在人类疾病和健康中的角色地位一直没有被明确。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其章程也只是提及社会因素的作用,后续的发展导向还是集中于强调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疾病专业化的提升。直至进入21世纪,WHO成立“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Commission 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CSDH),社会因素对医学,特别是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才得到正视。影响疾病、医学和健康的社会因素,被系统的成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其被认为是决定疾病和健康的根本性原因,包括了人们从出生、成长、生活工作到衰老整个过程中所面对的全部社会经济和环境特征,比如教育、收入、食品和饮水、居住条件和社区环境、社会支持和凝聚力等一系列广泛的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在直接导致疾病的、对健康产生影响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生活工作的环境所决定,并对人的健康产生极具重要的影响。2008年WHO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委员会在经过3年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发布了《用一代人时间弥合差距》的主题报告,提出社会因素的差异是健康不公平现状的根本原因,动员从广泛的社会因素入手弥合巨大的人群健康差异,并确立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的概念框架和行动领域。

在随后的10年中,随着SDH理念的广泛传播和逐步深入,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发展也从迷茫中,逐步寻求到一条贯穿科学研究的核心路径,并从根本上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这就是对影响健康、产生健康不公平的社会因素,及其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开展研究。但可惜的是,在社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既往的教学框架和内容,这就使得我国社会医学学科的科研和教学产生了脱节,并未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因此有必要按照目前以健康决定因素逻辑主线为指导的社会医学研究来改革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整体架构并更新教学内容。

四、健康决定因素的讲授逻辑

健康决定因素的内容存在两类讲授逻辑可以补充,但整体来看焦点集中在社会因素对健康、疾病和医学的影响。

第一种逻辑是按照个体-社群-社会的顺序[5],对核心影响健康的核心社会因素进行列举,并分别阐述其以影响的表现形式、人口间的差异以及基于实证研究讨论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从结构来看,讲授实践一般会从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开始切入,包括性别、种族等个体上的差异和影响,然后扩展到人的社群特征,指与个体紧密联系的核心小社会群落的特征,包括教育、工作、家庭以及所在社区的群体与关系因素;紧接着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整个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和结构因素,具体包括了从基础的语言、文化、经济、社会结构、政治乃至全球的影响等等。

第一种逻辑的优势在于,对于社会因素的讲授较为系统和全面,且由于是单个因素进行介绍,对于具体社会因素的影响机制也可以基于比较丰富的研究实践结论和进展作较为深入的阐述,加深受众对教授内容的理解深度;而这种逻辑的劣势在于讲授过程中较难使得学生形成一种全局的概念。作为一门交叉和前沿学科,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和教学视角就是其对疾病和健康的全局性和积累性的影响,而这一点对实现社会医学教学目的中的大卫生/健康观和整体健康观念的普及至关重要,因此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更多采用第二种逻辑开展讲授。

第二种逻辑是按照人的生命历程对健康的社會决定因素与疾病、医学和健康的互动和相互影响进行阐述[6]。首先对社会因素与其他生理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的关系和异同开展分析,进而结合医学模式的变化论述社会因素的根本性作用,并引出健康不平等的核心观察标的和讨论议题。然后从人的生命历程为主线讨论在各个生命历程中与健康紧密关联的社会因素及其影响机制。从这一视角,我们将人的生命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生命的早期,从育龄妇女直至人的学龄阶段,阐述在生命早期的家庭环境、经历和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与成年健康的相关性;

二是生命的中期,从时间段来看,这一阶段可以理解为人群处于劳动力的时间范围(即从踏入职业生涯到退休),首先人在这一阶段步入成年,社会接触范围也从家庭、学校扩展到更广阔的工作领域,因此工作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包括工作的状况、环境、关系等都开始对人的疾病和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人的社会关系也从家庭中开始独立出来,因此社会支持和凝聚力也会展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进而进一步影响人的健康状况;再次,健康的不公平在这一阶段也呈现巨大的差异,而社会经济状况和少数群体所涉及的贫困、歧视和隔离等因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生命的晚期,即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原来在生命早期不太关键的一些社会因素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所居住的家庭环境(包括是否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过优化),又比如所居住社区的邻里关系(涉及关键健康时刻所能够得到的邻里帮助和支持)等。

除了从生命的三个阶段来讲授社会因素的作用,其他一些因素也贯穿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包括食物和交通,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最后社会因素会综合的反应在人的特定健康相关行为方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包括,吸烟和饮酒行为、性行为以及暴力行为(对自身的和他人的暴力行为)。

五、对社会医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概念和行动框架提出后的十年里,医学和公共政策领域越来越发现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加强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比如在澳大利亚的健康相关学科,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是与生物因素、行为因素、环境因素并列的四大支撑课程之一,并在本科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进行讲授。而反观我国,虽然社会医学教学开展的历史已经长达近40年,但教学内容长期得不到更新和修订,使得当前的教学内容滞后于国际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

就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框架和内容改革,我们可以参照国际上对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发展方向,初步将讲授的核心定位在社会因素方面,按照第二种逻辑开展讲授,并辅以推荐上述第一种逻辑的教材作为课外阅读或案例深度讨论,这样的改革可以使得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更加凝练,同时讲授深度相应得到保证和丰富。对医学生受众来说,删除与其他医学和卫生相关专业课程交叉重叠的部分,不仅节省了课时,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这门课的特点和重点更加清晰;对公共管理的学生来说,从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健康不平等的角度来讲授,将社会医学的内容真正与受众所关心的公共管理和政策相联系,从而能够增强其学习兴趣和可接受度,避免医学内容的冗杂干扰。

目前武汉大学已经在新的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生教学大纲中对社会医学的教学内容和框架进行了上述的修改,我们将继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力求将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梁浩才.社会医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龚幼龙,严非.社会医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卢祖洵.社会医学的历史、现状和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42(11):102-103.

[4]龔幼龙.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的成就和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3):1-3.

[5]R Fanany,D Fanany. Health as a Social Experience[M].Palgrave Macmillan,2012.

[6]M Marmot, R Wilkinson.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作者:孙杨

上一篇:会计出纳论文范文下一篇:医药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