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创设实践

2022-09-11

“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就是指人为优化了的环境, 是能够促使学生能动于其中的环境, 即这种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具体地讲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 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和未知问题的气氛中,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同时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观, 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主动参与, 通过生活体验,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体验, 利用各种条件, 把学生带入情境, 让他们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 分析信息, 产生疑问;并引导他们在各种情境中亲身体验, 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问题实质的学习活动,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 培养兴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4 5分钟效率。

为此, 笔者从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1 创设生活情境, 变“单纯书本”为“生产、生活产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 是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必然引起追求, 而追求和研究就会导致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因此, 我在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时, 努力创建生活情境, 将学生引入一种与化学问题有关的生活情境中, 造成一种悬念, 使学生产生向往、探索的欲望, 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 这样做能使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使学习更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实用性, 也更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比如, 在学习漂白粉时, 为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两同学分别刷白球鞋, 其中一个用漂白粉, 另一个不用漂白粉, 分别观察现象?然后安排学生调查刷鞋用的漂白粉成分及为何能使球鞋变白?由于该问题学生经常接触, 贴近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 调动了学生的潜在心智来投入学习中。

又比如, 学习焰色反应时, 为帮助学生了解火焰焰色的不同, 此时播放一段关于国庆期间燃放烟花的录相?由此情境, 安排学生调查国庆期间燃放烟花的颜色及为何五颜六色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研究的兴趣极高, 主动认真调查研究, 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掌握了所学知识。

2 创设质疑情境, 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所以, 教师应从“启”字上下功夫, 在启迪引导学生兴趣上动脑筋, 创设质疑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例如, 在学完氨气物理性质时, 我们先做喷泉实验, 然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出现美丽的喷泉呢?”让学生思考讨论, 得出答案。紧接着再提出“容器内压强为什么会减少呢?”和“什么条件下可能形成喷泉呢?”这样通过提问、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质疑情境, 使这一情境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有冲突和矛盾, 促使他们主动思索, 从而对知识的学习从一味地“机械接受”转到“主动探索”。

3 创设实践情境, 变“单一学习”为“综合实践”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 我做过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动手的价值。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亲身体验, 学习化学知识, 掌握实验技能, 发展探究认知能力, 从而把“单一学习”过程变为“综合实践”过程, 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即使采用演示, 也应尽量由学生配合完成, 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设计的实验材料, 有层次或有序的提供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支配它们, 并有技巧地指导学生实践, 观察、分析, 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使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比如在学过“卤族元素的性质”后, 可指导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做“指纹显形实验”。⑴ (1) 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 剪成长约4 c m、宽不超过使用的试管直径的纸条, 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下, (2) 用药匙取芝麻大的一粒碘, 放入试管中, 把纸条悬于试管中, 塞上橡胶塞, (3) 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的火焰上方微热一下, 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移开, 可观察到纸条上有清晰的指纹。⑵ (1) 同上 (1) , (2) 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在留有指纹的纸上, 再用光照, 在纸上会显示出黑色的指纹。

实际做一做, 并分别解释这两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课后实践情境, 把学生课堂内学习热情进一步延伸到课外, 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回顾、总结和更深入的认识。

又比如学习原电池时, 进行如下情境教学:

首先由教师讲述发现伏特电池的化学史故事, 1792~1796年间, 意大利科学家伏特通过实验发现, 只要在两种金属片中间隔有用盐水浸过的多孔材料 (例如硬纸、皮革等) , 并用金属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就会有电发生。后来, 他把铜片和锌片放入盐水中, 制成了能提供恒稳电流的"伏特电池", 为电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电化学的创建开辟了道路。

对于伏特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 从1 9世纪上半叶开始, 发生了一场持续一百多年的争论。

然后布置任务, 那么今天我们为了弄清楚原电池的原理, 请你完成下列实验并进行思考。

实验:把铜丝和锌片同时放入稀硫酸中, 观察铜丝表面有没有气泡产生;如果没有, 试试把铜丝跟锌片接触。

思考实验1:推测铜丝表面生成的是什么气体?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2:什么情况下铜丝表面才会有氢气生成?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3:为什么溶液中的氢离子会在铜丝表面变成氢气?设计实验验证。

思考实验4: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设计实验验证……

铜不能跟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这是学生所熟知的。可是, 现在学生却发现铜丝表面有氢气产生!这里不但利用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又利用有关的化学史资料来创设人文和情感环境, 通过一系列问题和实验,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实验探究, 在经历过跟科学家类似的科学研究过程之后, 最终认识、理解原电池的原理。

4 创设交流情境, 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社会、科技将向紧密联系化和学科综合化发展, 每个人从事的工作是更大一个整体工作的一部分, 离开合作几乎一事无成。为此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应作为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而高中学生思维活跃, 个性较强,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因而, 教师更应有计划地组织他们交流合作, 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发挥个性, 又能相互配合, 交流合作, 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4.1 组内合作情境

由于实验室仪器不足的原因, 化学中的学生实验常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小组成员, 尽可能搭配完善, 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并能互补。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分工合作关系, 迫使少数个性孤僻的学生去寻找合作伙伴, 在操作中形成新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自身特长的发挥, 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

4.2 集体研讨情境

集体研讨是学生实验教学的核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认识, 会有许多相异的思维。集体研讨就是在教师指导下, 经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畅所欲言, 将思维转化为语言, 把个人的发现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 针对带有共性的难点, 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点拨, “推动学习者沿着概念箭头前进”, 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例如:在高三实验复习课中, 曾提出这样一个实验习题CO32-和HCO3-哪个更容易结合H+?问题一经提出, 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 有相当多的学生 (甲方) 认为HCO3-, 理由是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其中碳酸氢钠固体中产生的气泡速率快 (实验确证符合) , 而另一部分学生 (乙方) 却认为是CO32-, 理由是根据盐类水解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 a H CO3溶液, 其中N a2CO3溶液的碱性强 (实验确证也符合) 。由此我把甲方、乙方分成两组, 组内合作共同研究上述问题。此时一场争论便开始了, 双方都从对方的依据出发, 提出质疑, 认真思考讨论, 最后同学们设计出了如下实验方案:在Na2CO3和N a HCO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滴入稀盐酸, 结果一开始并无气泡产生, 到后来才有气泡出现。到此时一场争论才算告一段落, 实验方案中甲、乙双方究竟谁是谁非?以及验证上述实验方案的创新实验, 就是在这一激烈的、带有挑战式的争论中, 在深思、反思、集体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共同提高中而得出。

总之, 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 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 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 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样的体验中, 学生将逐渐地学会用化学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 用化学意识的头脑去思考和分析周围的一切。化学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提高, 不再感到化学学习是很困难的、枯燥的, 他们会觉得化学学习是有趣的、轻松的, 化学知识是很有用的, 是很美好的。

摘要:“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就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 是促使学生能动于其中的环境, 即这种根据教学目标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发生共鸣。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 在感悟和认知的冲突中, 主动去发现、构建新知识, 比教师生硬地传授给他们知识要好得多。

关键词:情境,生活,质疑,实践,交流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小儿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下一篇:作业中的创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