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22-12-16

第一篇: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谈化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

莱城区茶业口镇汪洋中学

张玉俭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问题情境

诱发性原则

适时性原则

矛盾对立型

出乎意料型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是说思维来源于疑惑,而疑惑又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的。事实上,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又称课堂设疑。设疑与解疑的良好配合,既能理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强化应用,又能从解答的质量、速度上“诊断”出学生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操作方式一般是提问,但与一般课堂提问有所不同,它要求提问能创造较高的价值的疑问,帮助学生从困惑、不解和探索中走出成功之路。创设“问题情景”一般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要针对教学的难点和易混、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去设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一举中的,解决学生的困惑和补救知识缺陷。

2、诱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所设问题应能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愤、悱”情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寻找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已有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能力。

3、层次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时,所设问题要注意层次性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这样,能降低学习的难度,理顺学生思路,排除思维障碍,激发学生解疑积极性。另外在学习解释的过程中要适时的进行启发、点拨、架桥、铺路或做必要的提示,以使学生顺利的找到问题的关键,化难为易。

4、适时性原则

新课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的结尾创设“问题情境”,能乘上启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求知欲,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课堂中间创设“问题情境”,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掀起学生认知高潮。适时性原则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时刻设疑并作适当启发诱导,使学生从“疑无路”走向“又一村”。

5、熟境性原则

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事例和熟悉的情境,巧妙地结合化学问题去设置疑难,让学生在解疑求知的和谐学习气氛中“顿悟”出问题的关键,既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又使他们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

6、量力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必须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知识技能及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需思考即可回答的简单问题和深奥玄虚即使教师提示也无法说请的复杂问题,均不足取。有价值的设疑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和教师适时适当的引导能获得圆满解决的。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容产生直接内在兴趣,利用“问题情境”本身的新异性、迷惑性、困扰性等特点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强度,直接引导学生进入有关的学习情境,进入思想的兴奋状态,使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紧张活跃的思维活动,并在自己发现和找到问题结果的过程中,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显然,这种策略本身就具有形式与内容、思维与情趣、认识与情感相统一的优点。

二、在化学思维兴奋教学中,通常可以设计并采用下面四种形式的“问题情境”。

1、矛盾对立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对结果作出矛盾对立,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预测,以激起学生较强烈的情感反应和急切的求证欲望。然后,可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抒已见,甚至展开辩论;最好用实验或事实材料来验证,以便学生进入急于想了解自己究竟为什么对或错的状态。如在学习了浓盐酸和浓硫酸相关知识后,可提出:浓盐酸和浓硫酸若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与质量分数将会怎样变化?原因是否相同?学生经过争论、讨论,印象将会非常深刻。

2、出乎意料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普遍作出一种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的回答或预测,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之中,产生一中“噢,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这种“问题情境”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使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够从盐溶液中置换后面的金属”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钾、 钠等金属能否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再实际予以演示,结果自然会大大出乎学生意料。

3、选择困惑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有几种比较相似、迷惑性较大的答案选择,学生一时难于作出正确决断,即便做了选择,往往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景下,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面前的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例如:在讲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时,就可以创设此种“问题情境。”

4、无所适从型问题情境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明白却又好象不明白,不知究竟该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激发起学生非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的斗志。如学习中和反应知识时提出:酸碱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是否有办法证明两者已确实反应?适时提出这个问题,对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大有好处。

上述四种形式的问题情境中,其中选择困惑型和无所适从型对学生来说,一般来讲诱惑强难度大,且需要经过比较艰苦的思考过程才能正确解决问题。但这样的过程带给学生的也将是较高层次的成功愉悦和思维锻炼。

以上几种“问题情境”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穿插设计,合理组织。实施“问题情境”策略的具体办法很多,如:实验法、复习对比法、直观形象法、事实材料法等,只要符合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必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第二篇: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化学课程应“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化学情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开启学生的心灵窗口,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去。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就应当善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实验 问题 史实 生活 社会 情境 创设

正文:研究并开发化学教学情境,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当前化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显得十分重要。化学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谈一谈教学体会。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实验优势,利用实验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在讲授“化学能与电能”一节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进入课堂后,在讲台上放上一个大苹果,然后在苹果两端分别插进一根铜芯、铝芯电线,再接通灵敏电流计。学生惊喜地发现一个苹果居然有电流了!学生的兴趣大增,眼和心都被这个苹果牢牢抓住。学生在兴奋之余产生疑惑:为什么在苹果上插上导线会产生电流?除了苹果,还有什么水果能产生电流?不同的水果产生的电流一样吗?只能用铜芯和铝芯导线吗?其他材料可以吗?他们产生的电流有多大?这时我引出原电池的概念,指明只要有适当的电极和水果,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造出足以点亮一只手电筒灯泡的“水果电池”。在极大的兴趣鼓动下,学生自发地阅读教材、翻阅资料,寻找制作水果电池的合适材料。各小组自己设计实验,买水果、做果汁、搜寻电极材料,做实验对比电极的位置、电流的大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各小组认为最好的设计方案。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是化学课程通过教材所设置的重要实验情境要素。实验中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如钠珠戏水、镁带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等,实验现象引人注目。在讲碘水的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个“白纸显字”的课外实验。找一张吸水性较好的白纸,用淀粉溶液或米汤在纸上作画写字。待字迹稍干,字画就看不出来了,再用碘酒涂抹在纸上,纸上原来看不到的图画或文字就会呈现出来。此类的实验操作方便,简单,现象有趣,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足以突出化学学科教学的明显特征,营造化学思维和化学创新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鲜明有趣的实验,尤其是将学生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认真思考和分析有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从而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运用化学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的。一部优秀的影片,往往把尖锐的矛盾冲突呈现在镜头的开篇,扣人心弦,欲罢不能,所以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设疑、激疑、导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层层登攀。通过思维问题情境的创设、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自己在化学迷宫中找到答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在《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的教学中,把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改进为探索性的随堂实验。在介绍该实验注意事项时,有的同学会提出“假如实验结束时,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为止,会有什么现象呢?”这时,不要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进行两种不同实验操作。根据两次实验现象的不同,再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如果实验结束时没有继续通氢气到试管冷却为止,则灼热的铜就会再次被氧化成氧化铜。

在化学计算中,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常用方法。例如1.92克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完全消耗生成1.12升气体(标准状态)时,参加反应的硝酸有多少摩尔?解法一:根据铜与浓稀两种硝酸的反应方程式,列方程组进行求解。解法二:根据氮原子守恒。硝酸里氮原子物质的量等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里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加上2倍的硝酸铜的物质的量,即1.12升÷22.4升/摩尔+2×(1.92克÷64克/摩尔)=0.11摩尔。

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它需要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辨析而完成。因此,设置一系列递进层次的辨析问题情境,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会产生积极的效益。例如下面问题:

可溶于水的钡盐[如Ba(NO3)2,BaCl2等]对人体有毒,但是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BaSO4不但没有毒,还能用做 “钡餐”。

①有人认为也可以用BaCO3作为X射线透视胃肠的“钡餐”,你认为可以吗?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误食了BaCl2,可用于解毒的药剂是__________。

A.糖水 B.硫酸钠溶液 C.食盐水 D.硫酸镁溶液

此题的信息是隐含的,要通过观察分析挖掘出其中的信息:“可溶于水的钡盐对人体有毒”和“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硫酸钡没有毒”。这样答案就很明显了。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辨析,不仅会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的信息,应用信息,而且能领略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运用化学史实,创设教学情境

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实、记载、故事、传记、格言等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学科的情境上来。因此,从化学史实入手,在一定的人文历史背景下开展教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失火的故事: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远航,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两个多月后的一天,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生还。事后英国军事保安部门调查,没有什么结果,但化学家们根据英国军事保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很快找到了“纵火犯”。[问题]谁是纵火犯?[学生交流]可燃物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船舱里有大量的空气,草料着火可能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的草料的着火点,那么,温度是怎么达到草料的着火点的呢,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小组 1认为有人放火;小组 2认为有人不小心将烟头掉到草料堆中;小组 3认为战舰在海洋上航行,太阳照射在船舱里热量来不及散失,温度升高达到草料的着火点; 小组4认为船舱里很潮湿,草料慢慢腐烂产生热量,聚集起来使温度升高。„„通过学生的猜想、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及时评价,可帮助学生理解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了过程与方法教育,同时又增进了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找取许多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在学习“燃烧”时,可以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在学习“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时,可以用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设计教学情境;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在学习“空气的组成”时,可以介绍各国的科学家如何通过不断地实验探索发现空气组成的科学精神;在学习盐时,可通过讲述侯氏制碱法及其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故事吸引学生等等,这些内容可由教师讲,也可让学生课前准备后上台讲,教师再根据学生讲的内容引入新课。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尤其在周围的人不懂得这些时,更会产生一种自豪感,无形中对化学产生兴趣。

例如在 “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你能想出哪些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鉴别。在讲到加碘盐时,我利用课外活动课的时间指导学生检验加碘盐的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实验,引导他们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观察:(1) 食盐的颜色、状态,配成溶液的颜色。(2) 在食盐溶液中加淀粉溶液,观察现象。(3) 在食盐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再加入了一些硫酸,观察现象。(4) 在加入KI后的食盐溶液中加淀粉,观察现象。(5) 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学生对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实验仪器及装置、实验操作等几方面都能熟练掌握,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学习“化学能源和资源利用”时可以联系家庭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创设教学情境。在学习“溶液”时,可以联系生活中 “萝卜、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可以取生活中用到的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分析有关成分及含量。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追踪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新材料和新药物及新能源开发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些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现代社会处处有化学,从社会发展中可以找取大量的情境素材。例如在学习“地球周围的空气”时,可以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2008北京绿色奥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热门问题找取素材。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用中国的化石能源、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等设计教学情景。在学习“化学物质与健康”时,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发展史,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告诫学生要远离毒品,也可用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教育吸烟有害健康,也可从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毒,工业用盐中毒,变质食物中毒,以及“二恶英”等事件中提取情况素材。在学习有机物烷烃时可介绍五硼烷结构,通过多媒体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形结构图片,找到结构的相似点,设置一些五硼烷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运用知识。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学习中可播放一段影视:节日礼花和焰火的燃放、工业废气的排放、酸雨的危害及SO2漂白食品。然后探究 SO2的性质用途,组织学生讨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成分、危害。指导学生在课下用空饮料瓶改制雨水收集器并采集雨水样品,用PH试纸测定雨水的PH值。要求记录测定的时间、地点、当天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日报,将实验的方法和结论写成小论文,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课外实验,增强了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开展合作学习:鉴别SO

2、CO2两气体有哪些方法?如何证明SO2气体中含有CO2?如何除去CO2气体中的SO2?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提升,知能得到有效落实。

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学生置身于课堂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

例如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全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教师可搜集有关神州七号发射方面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并在化学复习课上进行展示,生动形象的资料必将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刺激。当学生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时,教师可结合有关资料提出几个思考题:1.神州七号发射时需要多种燃料做推动剂,若使用液氢做燃料,你认为有什么优点?若使用联氨(N2H4)做燃料,四氧化二氮做助燃剂,生成氮气和水,请写出化学方程式。2.航天员的食品为什么被做成“一口酥”?3.为了净化飞船中的空气,可使用氢氧化锂来吸收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这些题目把氢燃料的利用、空气中的粉尘污染、碱的通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诸多知识点在一个新鲜的情境中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顺利完成。

在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可通过创设下列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情境一:身背氧气瓶,头戴呼吸面罩的潜水员,宇航员或登山运动员的照片。情境二:鱼在水中安稳地咂嘴、游动。情境三:鱼塘或鱼缸正在用增氧的图片或录像。在讲二氧化碳、碳酸钙的性质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放映桂林的著名风景:石林,溶洞,石笋、石柱,挺拔耸立,争齐斗艳。在这样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必然能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新鲜感,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并且在应用中相互联系。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所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启发他们积极思考;情境问题深度要适度,即“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情境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 “情境”对学习过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中学化学教材教法》 《职业高中化学教材》

化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姓名:李永海

工作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一中学

职务:教师 联系电话:13582747092 通信地址: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一中学

邮政编码:061001

电子邮箱:liyonghai345@163.com

第三篇: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型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对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做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课堂 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明显地注重了问题情境的设置,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情感作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的成果更加的有效。注重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效果。

一、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遵循真实性原则。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既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的知识的机会。学习的情境创设的越真实,其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学习的知识就很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应用,从而使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容易达到。

2、遵循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指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针对于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还包含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新的问题。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要能够引发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品味,要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并且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发展。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样才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有利基础。

3、遵循合理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信息的理解、加工以及主动地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所以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移到问题情境中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把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的生产实例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初中化学课程有很多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把化学技术和一些科学的原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化学平衡和移动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火箭升空的实例。在火箭点火后会出现很多的棕色气体,而这种棕色的气体就是四氧化二氮的分解体—二氧化氮。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为了保证贮箱的安全,由于自动保险门在高气压时排除四氧化二氮,在气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其迅速地发生分解,从而生成了二氧化氮。在化学平衡的角度来看,温度的升高以及气压的降低都利于平衡向二氧化氮的生成方向移动。

2、把语文诗词引入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中。把诗词朗诵的形式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这样不尽可以增加授课的感染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碳酸钙时,就可以饮用于谦的《石灰吟》,在这首诗中不仅仅包含着一种民族气节的高尚爱国精神,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化学中的三个化学反应,这样的讲解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同时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多媒体屏幕上出现石林溶洞、石笋以及石柱的图像,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变成生石灰,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变出白色的碳酸钙等化学变化的知识,进而了解了在诗中的化学反应,学生也可以很快的完成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3、利用化学实验实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使化学教学显得生动形象且富有吸引力,更加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所以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很好的渠道。比如学习化学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增加滴水生烟这种趣味实验,学习焰色反应的时候可以通过烟火晚会这样的小实验来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学生由产生兴趣到引起疑问,再由疑问引起思考,这样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

4、引导学生在完成课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作业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难点或者疑惑指导学生生成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让学生们主动地探讨和学习,让

学生进入到认识与实践当中去。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学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到如今的带着问题去学习,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要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动脑思考,引发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在教学中要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以及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化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晓红. 问题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0,(05) . [2] 谢妲娜,董素静.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理念的实践与反思——观摩“第二届全国化学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决赛”有感[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Z1) . [3] 张金强,杨小莉. 在调查研究活动中进行探究学习——调查“NaHCO_3在治疗胃酸过多症中的作用”的教学案例研究[J]. 化学教育, 2004,(10) . [4] 刘成坤.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0,(04) . [5] 戚晓慧.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J]. 新课程(教研), 2011,(08) .

第四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思考

广西北海一中 王金梅

提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中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无疑是其中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手段。在不断教学实践中,思考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从而总结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化学 教学情境 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地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特征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成构的情境创设。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化学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一、创设情境的一般原则

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日常生活的现象,或以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为出发点,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从而导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化学的氛围中。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基本教学原则:

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教师设计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初中化学教材的设置都是从生活中的小现象,小实验从手,让学生从中认识原来生活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是与化学有关的。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这一点就可以令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的氛转,快速的从生活情境中提炼出化学的知识点。例如:初中学生学习到化肥时,可以让学生例举平常种菜种花时所用的化肥的名称,当菜或花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时可以利用哪种化肥,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化肥的分类与作用。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中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游戏、比赛等。初中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对他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实验,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验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观看完课本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课堂实验的结果有所了解,这就使得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缺乏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提出实验创新,利用不同与课本的新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物质的性质。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试题答案范围扩展的比较宽,不再有单一的答案,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答案,教师要从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学生的想法,要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话可说,有想可析。教师也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出发模拟一定的生活情境,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共同参与,培养其合作精神,发挥其个性和特长。教师可以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创造交流情境,变“个人竞争”为“集体合作”。创设想象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思维”。

二、创设情境的具体操作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问题情境。(1)教师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初中化学中常用到的方法,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就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多媒体文件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又是如果灭火的呢?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不局限于一种。在学生表达出现错误时,不要急于马上纠正,要给学生自己意识错误的机会,能意识自己的错误也是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还可以在提出问题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彼此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错误。(2)可以连珠炮式地提问。在进行化学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实验中关健的实验现象,而这时用连珠炮式的提问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既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关健,又让学生能进一步思考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本质。如:教师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中我们应先通气体还是先加热?实验中我们注意观察氧化铜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里发生了什么反应澄清石灰水有什么现象?这里又发生了什么反应?我们最后收集到的气体会是什么气体?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几个问题就要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实验现象的点在哪里,也让学生思考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3)设置“突如其来的提问”,让学生就某个问题随便说说他们知道的东西。让学生说出他们能想到的情况,如果说不出来,教师可以提示。突如其来的提问可以使学习生动活泼,能引起学生临场发挥的冲动,获得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4)连锁操练,学生任意提问。在练习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回答问题,而且要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尤其是课文教完之后,教师提示学生就所学的当堂课文的内容,这种总结很有效。

2、模拟情境。模拟情境指设置或虚拟一种能够激发情感的场景。作为教学方法和技巧其作用在于以形象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潜意识的认知与感染;而产生作用的机制原则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创设模拟情境,在认知方面具有启迪学生的可暗示性,从而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接受教育输入。我们可用以下情境:表演情景、模糊情景、图片情景等,其中包括利用实物,采用多媒体课件等。例如:创设一个遇到火灾,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地点,环境下所人们应该如何逃生的方案,让学生自主去演示,通过各种各样的逃生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遇到火灾时正确的逃生手段。学习化学就是要把化学用到生活中,只有学生能在生活发现化学知识的运用,就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为教材服务,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点。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养学生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主动性;例如:初中教材只显示盐酸制氢气的反应式,而学生学过的酸还有硫酸和硝酸,在谈到制备氢气的材料时,学生就提出了用硫酸和硝酸制取氢气的方案,这时让学生来实践自己的方案,最后教师利用观察到的现象,指出不用硫酸和硝酸制取氢气的原因,从而完成对制备氢气材料的探究。

2、以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理解性;在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的性质时,在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子中放入小昆虫或小动物,让学生观察小昆虫或小动物的状态,就可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不只是教师的空讲。同时也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爱惜生命的情感。

3、以发展思维为中心,着眼培养学生创造性;在学习二氧化碳灭火时,教师通过展示实验室中简易灭火装置,让学生设计不同的二氧化碳灭火的方案。提高了学生参加实验的积极性,同时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

4、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德育教育性。其实在初中化中中提到爱惜水资源,减少空气污染,对垃圾的废物利用等等,都是向学生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教师要充足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唯物主义精神。

情境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和应用统一起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发展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富有生活气息,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化学世界的感觉,增强运用化学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强 基于建构主义的化学新课导入创意设计[J] 化学教学,2006。(12),21-23 [2]刘

义 利用新闻中的化学信息丰富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05,(4):33-34 [3]赵玉泉 从社会生活实际走进化学[J] 化学教学法2006,(4):39-40 [4]郑永信 对探究性学习中学习情境地创设的认识[J] 化学教育,2006(1) :28-29 [5]黄剑芳 三维虚拟技术在物质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化学教学,2006.(10)30-32

[6]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论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包朝龙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3):18

第五篇: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教材,从学生与学科特点出发,把创设教学情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以期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教学情境 教学优化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素质教育。高中化学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出情趣充盈、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把,从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中兴趣盎然地能动获取化学知识。

一、以富有新意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教学而言,成功的关键所在不是强制学生学习,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富有新意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心理欲望,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教学“钠的性质”时,我以如下的演示实验创设情境。上课伊始,我先提问学生:“通常我们用什么点燃酒精灯?”学生齐答:“用火柴”,我紧接着故弄玄虚:“现在我要用水把酒精灯点燃,你们相信吗?”同学们都摇头说:“这不可能吧,水怎么能把酒精灯点燃。”然而,当我用滴管将水滴到酒精灯芯上时,酒精灯真的“嘭”的被点燃。出乎意料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当我告诉学生是我提前在酒精灯芯里放了一小粒金属钠的缘故时,“金属钠遇水为什么就能把酒精灯点燃”的疑问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课堂教学得以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展开。

二、以生动直观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投入

高中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性思维转化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抽象性,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创设情境,化解化学知识中抽象、直观与逻辑之间的矛盾。电教手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传输同步进行。以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声形并茂,给学生以逼真的动态启发,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化学生的情感投入。为了强化学生对“硫和氮的氧化物”一节中SO2形成酸雨对环境危害的认识,我们通过视频资料给学生展示2003年重庆南山风景区12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在酸雨过后全部枯死、曲阜孔庙台阶栏杆上的精美浮雕花纹由于长期酸雨变得模糊不清、2006年湖北于洋河因水体酸化鱼虾大面积死亡等情境,以历历在目的惨痛现实给学生清晰的感性印象,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既对SO2的性质有比较完整的认识,更在情感深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以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

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新课程弘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的重要表现。高中化学教师要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优化教学的切入点,以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情境,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和驱动,潜心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化学。在《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中,我设置下列教学问题:①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黄,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②Fe2+与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③市售的苹果汁中为什么要掺入维生素C等还原剂?目标明确的教学问题创设的情境不仅揭示出教材研究的问题,而且让学生学有目标,议有方向,学习自然地由被动转为主动。

四、以不拘一格的开放实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目前的高中化学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尽管这种实验方式对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事先设定的实验路径和求证结果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化学规律的创新精神。为此,我们应以不拘一格的开放实验创设情境,突出实验设计、观察和判断中的学生自主性,渗透化学探究思想,启迪学生创新思路,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开放实验中得到切实的提高。对于高三复习课“市售食盐成分的检验”,我们没有按照常规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而是给学生提供市售食盐、0.1mol/LBaCl2溶液、0.1mol/LBa(NO3)2溶液、0.1mol/L AgNO3溶液、0.1mol/L KI溶液、稀盐酸、0.1mol/L醋酸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等实验用品和酒精灯、试管、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铂丝、蓝色钴玻璃片、电动离心机、洗瓶等实验仪器,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探究检测市售食盐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并阐述实验原理,论证实验结论。这种开放实验创设出多向思维的情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勇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新的课程改革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化了“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化学”的教学主张。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各种形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情境优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励学习的动机,开发创新的潜能。

【参考文献】

[1]赵金乐.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化学课堂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24).

[2]邢殿宝.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2(21).

[3]赵旭芳.情境创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版),2013(05).

上一篇:华为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下一篇:环卫工人节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