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024-05-11

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通用10篇)

篇1: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通过选用典型材料,创设特定教学情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成为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必须反复思考和斟酌的问题。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政治教学 情境创设 学生主体 教师引导 有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确指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政治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政治有关的生活案例、故事、时事新闻、报道、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等,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选择情境教学时,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为情境的创设而创设,表面上看起来情境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实际上却出现了情境偏离目标,情境激发不起学生兴趣等情况,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开展有效的情境教学,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总结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一、情境创设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采用应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的创设完全取决于教材的内容、课堂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旦采用情境教学以后,教师在创设过程中,就要准确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创设过程中,目标始终贯穿其中,而且与当前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紧密相联的。例如,在讲授哲学认识论中“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教学难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完成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情 境创设来实现。如播放一段央视《是真的吗》栏目关于“公牛是否会被红色物品激怒”的视频,这个问题颠覆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的认识,学生感到好奇、有趣。通过观看视频,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关于“公牛是否会被红色物品激怒”这一观点,网友各执一词,真相小分队通过现场测试,最终得出结论:“公牛不会被红色物品激怒,而是因为人们的频繁动作激怒了它”。这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从这样有趣而直观的视频中自然得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结论,从而就能够深刻地理解这一知识难点了。这样的新颖有趣而切合教学目标的情境设计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能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

二、情境创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中具有自主性,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独立的去感知教材和学习教材,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利用内外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学影响,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时,应该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内化和主动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教师在设计《投资理财的选择》时,可以设计不同的家庭理财方案,让学生在情境中结合课本的投资理财知识体验如何进行家庭理财。从学情上看,学生对各种的投资方式并不陌生,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经济生活常识,在此背景下,可以创设生活中的理财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去更深入地分析各种投资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落实知识能力目标。而在课后,则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家庭投资理财的多种形式,设计一份“家庭投资理财计划书”。让3-5位同学通过自己组合成为一个模拟家庭来共同设计,计划书要融入家庭收入、成员需求以及风险与回报等方面内容。设计好以后各“家庭”派代表发言交流,从而进一步锻炼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等。

学生在课堂中具有创新意识,有好奇心,富于幻想和联想,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解决问题,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在讲授《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课时,结合教材知识,可设计如下问题:问1:现在天气渐热,如果让你为家里添置消暑电器,你会选择空调还是风扇?问2:面对众多 品牌的空调(或风扇),它们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最后选择?问3:你们为什么会考虑这些因素?问4:你们如何看待这位同学的这个消费行为?学生是消费者,但消费如何才能更科学合理,学生本人缺乏相应的经济生活方面的知识,认识上比较模糊,体现出来就是日常消费行为比较随意,计划性和自控性不高。通过探究,学生能明白:什么样的消费才是理智的消费,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升消费质量。这样的问题设计,真实可信、积极有益,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主动探索发现,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境创设应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情境教学的问题时,教师布置学生的任务一定要明确,并且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时候,人数不能过多,一般四人一组,并要求小组分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例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授课过程中,在学生学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后,进一步提问:谁能说说怎么判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吗?对于这个问题,大多学生都没有概念,也害怕被抽问,而此时设置一些形象直观的情境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引入佛家经典故事《赌饼输家》,要求学生在听故事时同时思考四个小问题:问1,故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有没有发生转化?问2,故事中的次要矛盾是什么?次要矛盾有没有发生转化?问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问4,请概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从前,有一对夫妇,一天,他们做了三个饼,每人吃了一个,还剩下一个,他们就拿来打赌,共同约定:“要吃这个饼,不得讲一句话。如果谁先讲话,就算输了,不得吃饼。”于是,夫妇两人都默不作声了。过了不多久一个贼进来偷东西,把所有值钱的物品都拿在手里,夫妇两人为了赌一个饼,都一声不响。那个贼看他们不作声,胆子更大了,就去侵犯那妇人,丈夫看到依旧不响,妇人急了,只得叫起来,对丈夫说:“你真太笨了,为了一个饼,就连贼来侮辱我,你都不响吗?”而丈夫拍手大笑说:“哈哈,你先开口,我赢了,饼归我吃了。”听到这事情的人,没有不取笑他们的。学生听后展开议论,回归问题,都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前面的两个问题。借此再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主次矛盾两者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即方法论意义)。这样,借助故事情境,把问题细化以后,学生任务就比较明确,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时候也就会更有针对性。所以,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探究性;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发挥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将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牢牢地控制在教学内容上,并不时地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调节和变化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才能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

四、情境创设应与教材有效整合

新课程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在钻研教材时,我们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组织、教材的素材进行适当的“裁剪”,使教材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创设情境教学过程中,如何与教材进行有效的组合,这是我们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教材中也有很多丰富的情境资源,这些情境资源通常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弃之不用很可惜。例如哲学第九课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第一目题中就有一幅漫画“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结合矛盾的相关知识点对漫画进行深挖,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例如可设计如下,问1:什么是矛盾呢?请同学们看漫画,假设穿黄衣服的叫“黄”,穿绿衣服的叫“绿”,请大家概括一下这幅漫画所表达的状态。——分析得出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问2:在漫画所示的统一体中,“黄”和“绿”有没有可能处于绳子的同一端呢?——分析得出矛盾双方的对立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问3:漫画中的“黄”敢不敢不烧“绿”那头的绳子呢?——可见“黄”的存在以“绿”的存在为前提,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问4:那么,在这其中,你认为谁处于优势,谁处于劣势?这个优势或者劣势是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呢?——不一定,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问5:为什么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劣势呢?——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渗透。通过对漫画情境的层层解剖,精心设置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形象地感知矛盾的属性以及矛盾双方的内在联系。由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适当的问题情境,就必须注重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的深挖,把握好知识与教学素材的内在联系,确保创设情境的有效性,以达到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诱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切忌脱离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创设情境时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究性的情境性问题,合理利用多种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兴 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中思考问题并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作为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要精心研究教材,深刻把握教材中的素材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情境创设与教材的有效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教学的应有之用,真正提高政治课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http:// [4]吕秋影 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种方法[M].[5]钱守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M].

篇2: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宋向芳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情境设置的针对性,要注意和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注意情景设置的多样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针对性;现实;思维;多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12-0106-01

高中政治教学离不开教学情境的设置。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往往不尽人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情境设置的难处,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情境必须为带有针对性的问题设置

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问题,探求新知,正如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米勒所说:“教师应该较少详述事实,较多提出问题,较少给以现成答案。”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苏果连锁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5至20万元。问:(1)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2)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3)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因此,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实生活实际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虽然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由于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特点,也就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大家所共同认可的,如性格、脾气、素质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提问:这个问题与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探求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寻求正确答案。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因为这一情境贴近学生实际,有较强的亲和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情境应为学生留出更广的思维空间

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学习见解的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以深刻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只是一种提示和启发,至于问题的答案,应该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考和感悟,这样,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果在情境中本身已有老师带有倾向性的提示,这样的情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在实践中是不足取的,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例如在《正确行使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教学内容中,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情景:学生王某到南京某小商品市场买礼品,拿起钱某摊上的一只玩具小熊看了看,然后放在原处,而钱某却以王某弄脏玩具为名,硬要他买下,王某不允,钱某当即破口大骂,甚至要动手打他,幸被别人劝住。在别人的劝说下,王某只好自认晦气,买下玩具熊。请评价材料中人物的行为。然后让学生回答,由于从情境本身是看不出明确答案来的,因此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再让学生经过学习、讨论以后来回答,则问题的答案已不难得出。

四、教学情境的设置离不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教学中的师生是教学情境的两个极,教学行为是教学情境的.中介。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通过教学行为显现出来。以教师的“教”为主导时,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能够促进思维的问题,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氛围,此时相对理想的教学情境就形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也一样能形成教学情境,如在热烈的讨论或辩论时,学生认真、积极的态度,执着追求知识的精神,将构成一种学生之间的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而这种双向交流是受教师指导和控制的。

五、教学情境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教学情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曾经采用过的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景、演示情境、动画情境、视频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不论何种形式,只要能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都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篇3: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含义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能够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而创设相应教学情境。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适用于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 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目的

人类通过不断实践获得知识, 将实际事物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进行转化。由此可见, 知识具有深厚的实际背景。这种背景就是一种情境。然而人们在表征知识时, 并没有将其生动形象的一面表现出来, 而是选择一些抽象简约的符号, 如文字、图表等。学生学习的英语教材正是抽象知识的一种。

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些抽象的英语知识, 教师需要将其转换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创设英语情境教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英语作文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身边已有的事物或多媒体中的视频、音乐等材料来表征书本知识。它能很好地将书本抽象知识转变成学生容易懂、容易学的知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三、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

1.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制造悬念情境

高中时期的学习是非常紧张的,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很少有机会接触其他事物。教师要充分利用该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 创设适当的写作教学情境。高中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创设充满悬念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学习效率。例如, 在学习《Friendship》时, 笔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悬念的情境, 让学生猜测friendship最后有没有很好地维持下去的原因。实践证明, 笔者的这种悬念教学情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结局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 因此十分关注笔者讲解作文的过程, 且将笔者所教的技巧以及知识都牢记在了心里, 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 结合生活创造教学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这一巨大的教学资源, 弥补学生写作学习中的缺陷,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 结合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还能够让学生实质地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 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例如, 在学习《The Olympic Games》时, 笔者将最近几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以及运动员比赛的视频放给学生看, 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奥运会。看完视频之后,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关于奥运观后感的英语写作训练。学生有着不同的领悟, 怀着兴奋的心情去写作, 每个人都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3. 为给学生制作学习的个性竞争, 创造求异情境

有竞争才有动力。人们每天都为了生存而竞争, 学习亦如此。教师要善于制造竞争,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 从而创造出学习个性。笔者认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因此, 在进行写作教学时, 笔者会给学生布置概念较为宽泛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写作文, 要求每个人都写出自己的个性。例如, 在学习《Theme parks》时, 笔者让学生以theme park为题, 发挥想象写出自己心中的theme park, 然后交由笔者审阅。这种求异教学情境的创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作文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努力用独特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心中的theme park, 渴望得到笔者的认可, 希望笔者认为他们是独特的、优秀的。

四、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创设英语教学情境, 不能仅凭个人意愿去设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否则, 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写作失去兴趣。因此, 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这样才能确保情境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对教学情境创设注意事项的建议。

1. 情境创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英语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遵循原则的情境才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要遵循真实、诱导、竞争的原则。

2. 情境创设要要富有一定的内涵

英语作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富有一定的内涵, 如能够体现学科的特点, 富有教学价值等。只有富有内涵的教学情境才能帮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篇4: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關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情境法 创设 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如今的高中生大多对政治学习不敢兴趣,一方面是因为高中教材内容复杂、抽象难懂;另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上偏向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和兴趣引导,使其觉得枯燥乏味。情境教学法的引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围绕教材营造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其在不断的思考、创新中实现自我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所谓生活情境就是在生活中选取某一场景,我们借助场景的创设帮助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政治问题。这样的创设不仅能降低学习难度,还能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加强关注,主动联系教材,思考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讲授“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知识点时,就采用生活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融入生活具体探究。首先,我生动地描述银行里的场景:每一次,我们走进银行都能感受到一种忙碌严肃的气氛,在商业银行大厅中,人来人往,不断有人来办理业务有的是存款,有的是取款,还有的是办理贷款,像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等,都是为了各自的生活所需。在银行大门口,人进人出,有的人兴高采烈,有的人想垂头丧气。一个银行每天都在为顾客办理各种各样的业务,像我们在商场购物经常会用到信用卡,只要轻轻一刷就付款了,省去了很多麻烦,可是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我们愉快购物后,银行还要在商场和个人账户上进行转账业务。在前面生活情境的铺垫下,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就会很自然地联系到课文,激发起对教材的探究兴趣,主动地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让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关注,还便于学生的讨论探究。

二、创设问题情境,训练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探究学习中,问题的产生、思考、解决对学生来说很重要,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思维,其开发是从问题的产生开始,其发展来源于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求知欲。

比如,我在教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课时,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其自主学习,将课堂讲授变为问题思考的模式,让其在问题情境中自我思考、探究。课堂的前半段,我让学生自己看书划重点,并且提出问题让其剩余的时间里思考。围绕教材,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企业经济效益?(2)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推动下会积极地思考,不断地探究、感悟,促进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再比如,上到“市场交易的原则”一课时,我让学生进入社会亲身实践去探究市场交易活动,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弄懂教材中“朦胧价”、“跳楼价”等意思,并对像“短斤缺两”、“促销哄骗”等不良行为有一定了解。学生在这样的体验中,不仅激发了对学科的探究兴趣,更深层地理解教材,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增长社会阅历的同时,让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成熟。

三、创设演示情境,丰富认知,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很多学生觉得政治课枯燥是因为教材内容的生涩难懂,老师为了教学进度,常常会忽略这方面,借助重复理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演示情境法的引入就能采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比如,我在讲“纸币”一知识点时,不会长驱直入直接引出文本涵义,我会采用演示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其把注意力投放到对象上来。首先,我会拿出生活中最常见的纸币,向学生展示,如果学生带有纸币,可以让其拿出。紧接着,我就会引导学生辨别纸币的真伪:“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到过假钞?”学生一听“假钞”显得特别气愤,不过他们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我就往下引导:“虽然你们还没有接触到,但是要先防患于未然。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辨别纸币真伪。”学生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在以后生活中肯定有用,就和我热烈地讨论起来,同过一番交流研究我们概括出了辨别纸币真伪的方法:先看,后摸,最后照。

四、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参与。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政治教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也需要课堂活动的引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有效地运用,将知识化为行动,实现自我的价值。

比如,在讲解“流通中的货币量”一知识点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让其围绕“国家发行的纸币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的辩题,分成两组,辩论正方是国家发行纸币越多越好,辩论反方是国家发行纸币是越少越好。两组队员要紧扣辩题在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作为论据,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前都在忙碌地准备,等到辩论赛那节课他们讲得十分激烈,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国家发行纸币不是极端地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作为限度。

篇5: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有效情境新旧知识生活实例活动引入教学民主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情境对于数学教学,并非只是一种美丽的包装,而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手段。在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不少情境创设运用得偏颇之处,因此,有必要真实地认识情境的价值所在,并由此探讨有效情境创设与运用的一些策略方法,以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让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创设有效情境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时,是这样设计的:

1、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给你们1分钟时间,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后出示课件一表格,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操作记录。

2、“根据以上两个量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口算题,训练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又为新课作好了材料准备,随着做对题数的增加,得分也会增加。学生很容易发现它们是成倍上升,潜意识中触摸到了正比例的变化特征。

兼顾学情,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自然引入新课;巩固旧知,激发思维,引领探索,自主学习,过渡自然,一气呵成。

二、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创设有效情境

如六年级“轴对称图形”的教学,学生对“照镜子”都很有感触,这一点可以帮助他们初步认识轴对称。要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认识轴对称,借助直观教学手段是最好的选择。我利用课件,各种生动的物体可以沿着直线翻折,并最终重合,这样直观的画面给了学生很深刻的印象,对于理解“轴对称”这个抽象的概念很有帮助。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轴对称”这一概念的引入水到渠成,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善于观察,生活就是数学的源头活水。

三、自主探究,活动引入,创设有效情境

如教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笔者努力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在班内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在教师宣布了实验任务后组员们便积极行动起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手实践后,开始汇报研究成果。有的组员说:“把土豆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容器中的水就会上升一段,这部分水的容积就是这个豆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把一小袋沙子完全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只要测量出含有沙子的这部分长方体容器的容积,就等于算出了这袋沙子的体积。”有的组员说:“我们先把橡皮泥捏成了和这个石块外形一样的物体,然后再将这块橡皮泥改捏成我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立体图形,如正方体,计算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也就等于知道了这块石块的体积。”

用上述多种方法将这些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地去探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相互启发,多种感官参与到自主探究性活动中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设有效情境

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小学生就会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让学生在愉快、宽松、自由、平等的环境中学习,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学习就不会感到有压力而产生兴趣,自愿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尝试创设和谐的情境,力求使学生处于兴奋和求知的进取状态。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时,我对学生说:“今天你们来考考老师,请任意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考老师,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纷纷举出了不少最简分数,老师都一一给予了回答。起初学生有怀疑,经过验算确认老师的答案是正确的,于是,由怀疑到信服,无形之中产生了“老师为什么能这样快地判断出来”的疑问,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就以极高的兴趣进入到教学中。

篇6:数学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逻辑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小学数学又是学生学习入门的基础。因此,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家长都不约而同的关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生是一群充满兴趣充满求知欲的群体,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思维发展不够成熟,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小学数学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模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同步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是一种比较抽象的知识,相对的概念理解和习题练习都比较抽象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尚不具备完整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情境教学法正是契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改变原有的死记硬背的学习,通过情境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取得理想的成绩,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

小学课堂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关系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作用,经常是老师主导整堂课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情境教学法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在具体情境中展开学习,创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师生关系质量。

激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处于简单阶段,思维单一,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较为抽象的小学数学知识正是其学习的难点。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情境教学法,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更有动力和兴趣去学习数学,而且也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通过主动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创设的策略

转变教学理念,认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新时代下,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及时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以教学情境创设来说,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的观念,认识到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通过情境教学将某些知识置于特殊情境,使得学生学习过程轻松有趣,并且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利用小学生充满好奇的求知欲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积极提问,通过问题创设情境。将该掌握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应该学习的知识,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其兴趣往往集中在新鲜有趣的事物上,因而情境问题的创设要结合有趣,且富有表现形式,例如老师在讲授《倍数》这一知识时,老师可以设计年龄提问的方式,小朋友的年龄是8岁,妈妈的年龄是32岁,爸爸的年龄是40岁,分别是小朋友的几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增进与爸爸妈妈的感情。n堂气氛也会随之变得活跃,学生学习的过程会更加轻松有趣。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尤其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可以为同学们充分展示图片、视频和音频等信息。例如老师在教授学生认识图形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形,圆形、三角形、矩形等等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记这些图形的特点,掌握其特性。也可以利用视频展示其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紧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虽然比较抽象,但其也是来源于生活,更是服务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为了教学而教学,教师单纯的将本节课程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听,甚至是灌输式的教给学生,往往忽略了其背后的生活内涵。因此,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从生活实践出发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小数乘法》时,为了保证学生对小学的充分理解,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模拟生活中购物的过程,铅笔一只1.5元,买2只铅笔要花多少钱,通过收银员与顾客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使得每一个学生更有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也在经历着改革与发展,通过有效情境的创设,改变传统的教授模式,使学生学得更有兴趣,老师教的更有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创设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优质课堂。

参考文献:

[1]廖香秀.丰富问题情境创造精彩课堂--对小学数学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实践探讨[J].华夏教师,20xx(6):45.

[2]王会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xx(23):11

篇7: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这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火花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造成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知矛盾,激起探究的欲望,造成一种紧张心理,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

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供学生进行探究:

(1)有两个不同的物体,让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哪个物体下落得快?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正确吗?能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你的观点?

(2)你认为静止自由下落的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

(3)如何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观点?

(4)设计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5)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6)测量这些你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这些数据在测量过程中有没有较大的误差?如何改进?

(7)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在掌握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后,笔者又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供学生探究:

(1)如何运用你刚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测量你的反应时间?

(2)如何运用你刚学过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测量一楼层的高度?

二、创设活动情境

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展,这是物理教学的一大特点。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演示小实验或创设一些探究性实验,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突破一些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在奥斯特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容易提出“是否能用磁产生电”的问题。

教师介绍法拉第初期实验失败的史话后,根据现有器材(灵敏电流计、空心线圈、带铁芯的原副线圈、铜棒、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各学习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寻找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然后,组织交流各种方案和存在问题。学生热情高涨,灵感不断,其中有些是很有新意的问题,如“我已经切断电源了,为什么往线圈中插入铁芯竟也观察到产生了感应电流”。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讨论,对所用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分析各种措施的异同之处,不仅顺利地概括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普适条件,而且提高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三、创设故事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给学生介绍形象生动的物理学史、趣闻轶事或当代科技信息,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但更多地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

例如:在讲《行星的运动——开普勒三定律》这节内容的开始,我从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讲起,从哥白尼到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位置的观测记录,再到开普勒对第谷观测资料的研究,怎样经过4年的刻苦计算,先后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总结提出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全体学生听得都入了迷,很快进入故事情境之中积极参与讨论,整堂课进行得相当成功。

四、创设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操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篇8: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加强实验教学, 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新授课的教学一结束, 常会听到不少教师发出感叹:“再也不用去做那些繁琐的化学实验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这些教师只认识到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 而忽视了实验在复习教学中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最能体现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 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办法,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感知、真知。正如我国著名的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所倡导的“化学实验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践证明, 以实验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复习教学,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思维,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基本能力, 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复习阶段的实验教学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不是原先实验的简单重复和再现, 要能给学生新视角、新思路, 避免学生在复习中出现“知识疲劳”。 (2) 实验设计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能激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 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 实验的引入最好能与社会生活多联系, 对学生富有吸引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 复习有关氧气的内容时, 可借助实验装置创设如下教学情境。

师: (出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大家想一想, 生活中在哪里见过类似的装置?

生1:在医院里见过, 医生先让氧气通过类似这样的装置, 再输送给病人。教师:这个装置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有没有注意到a端还是b端连接氧气瓶呢?为什么?请同学们交流讨论。

生2:通过水是为了使氧气湿润。

生3:a端连接氧气瓶,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便于使氧气湿润。

生4:b端也可以连接氧气瓶, 氧气同样可以被湿润。

师:很好!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到底哪种连接方法对, 还得用实验来验证。下面请一位同学分别从a、b两端向瓶中吹气来代表氧气的气流, 同学观察现象, 对刚才的两种结论进行评判。

学生上台操作, 活动体验。

师:根据不同的现象, 同学们心中有正确答案了吗?

生5:a端应连接氧气瓶, 如b端连接则会把瓶中的水挤出。

生6:瓶中放水还有一个作用, 可以通过水中气泡的大小来判断氧气的输出速率, 从而控制钢瓶输气开关的大小。

师:大家分析得很正确, 也很全面。

师:如果把这套装置装满水, 通过排水法来收集一瓶氧气, 该如何操作呢?

师:如果在瓶中加入浓硫酸来干燥某种气体, 被干燥的气体该如何进出呢?

以实验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交流讨论, 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 变静态为动态, 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合教材知识, 以特殊物质为载体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因为化学知识零碎难记, 所以有人称化学为“第二外语”。学生感觉掌握起来杂乱无章, 没有头绪, 不得要领。这说明学生不会将知识统摄梳理, 系统掌握。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 形成有机整体, 并能灵活运用。如果仅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和罗列, 很难取得高效的复习效果, 甚至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因此, 在复习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整合教材, 精心选点, 用特殊物质巧妙创设情境, 在同一情境中引导学生对多章节知识进行串联与整合, 形成有机整体并内化吸收。

例如, 可以用硝酸铵这种物质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整合。

师: (出示一瓶硝酸铵样品) 这是前面我们学习中经常碰到的一种物质———硝酸铵, 请同学们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写出化学式。

师:在前面哪些知识的学习中, 我们认识了这种物质?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讨论, 看哪个小组总结得全面准确。

生1:该物质属于铵盐, 由铵根和硝酸根两种原子团构成。

生2:该物质中氮元素分别表现为-3和+5两种不同的化合价。

生3:该物质溶于水时会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生4:该物质含有氮元素, 可以在农业上用作氮肥。但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因为会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

……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如果现在有10kg的硝酸铵, 可以为庄稼补充多少氮元素呢?

……

以特殊物质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 不仅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且从新的角度把知识以“线”串珠、由“线”织网, 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联想、对比, 形成有机整体, 从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并灵活运用。

三、联系社会生活热点, 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化学来源于生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落实这一理念, 化学教学中的复习教学也同样必须生活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复习教学中善于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素材, 通过讲述生活故事或者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问题, 将化学知识和问题镶嵌其中, 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学到活生生的化学。

例如, 在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复习时, 我运用了当时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毒奶粉”事件创设了情境。

师:前一阶段的伪劣奶粉等乳制品事件曾牵动成千上万国人尤其是年轻母亲的心。同学们知道不法商贩为什么要在乳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这种物质吗?

生1:使奶粉价格便宜, 卖得好。

生2:三聚氰胺对人体也能提供营养吗?

……

师:蛋白质是一种含氮元素的物质, 也是乳制品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他营养物质里基本不含氮元素, 因此质监部门通常是通过测定乳制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是否达标。只要乳制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达到1.6%, 就被认定为合格产品。

师:我们再来认识三聚氰胺。它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 化学式为C3N6H6, 过量的三聚氰胺进入人体内, 会使人体产生结石。

下面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解决下列问题。

1.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2. 若有100g不含蛋白质的伪劣

奶粉中掺有3g三聚氰胺, 则该伪劣奶粉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按原来的检测方法是否为合格产品?

3. 根据你的计算结果, 你找到不法商贩在乳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的原因了吗?

生3:以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应付质检部门, 使伪劣乳制品蒙混过关, 谋取非法利益。

师:认识了伪劣奶粉事件真相后, 同学们心中有哪些感想?

生4:应该采用另一种检测乳制品中蛋白质是否合格的方法。

生5:工商部门应该严格执法, 加大打击力度……

以社会热点事件创设情境, 不但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迫切去探究事情的真相, 而且从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 为学生开辟了解决问题的新天地, 鼓励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以巧妙设问、解决问题为主线, 创设复习课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但复习教学如果只是对旧知识的简单回顾, 再加上一套套习题的练习讲解, 只能让学生感觉单调枯燥、机械被动、身心俱累, 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也不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更不可能有效地提高基本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问题能激活人的思维, 能推动人们进行积极有效地思考, 从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 产生学习愿望的根源在于解决问题。在复习教学中, 需要教师巧妙设问,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复习初中化学酸、碱、盐的知识时, 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 并分小组汇报, 选出最优方案:你有哪些方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浓硫酸和稀硫酸、氯化钠和碳酸钠?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转化?Cu→Cu (OH) 2, C→CaCO3等。整堂课中, 学生积极参与, 献计献策, 互相纠正补充, 兴趣盎然。这样的复习教学不再机械单调、乏味沉闷, 而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

当然, 复习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只要我们多动脑筋, 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就一定能利用创设教学情境使复习教学同样精彩纷呈、生动高效、富有吸引力。

篇9: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54-01

初中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上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增强学习体验感。情境教学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同时也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呢?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此,我将我的教学思路总结如下:

一、给学生创设表演情境

多数初中生性格活泼好动,每个学生在心理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及肯定。为了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我在课上让学生进行表演,这种方法所起到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无形之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完善了教学目标,并且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记得有一次,在课上我在讲到一般现在时这个时态时,我就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要求学生在表演中可以自由发挥,在这个学生表演过程中,我向其他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at is she doing?”之后有的学生说:“She is singing”、“She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She is in the exercises”等等。通过学生将一般现在时时态运用真实的情境表演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利用教学情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使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通过实物来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实物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有益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比如说在课上在学习新的英语单词:“bowl”(碗)、“goldfish”(金鱼)、“hat”(帽子)、“kite”(风筝)时,我就把我家里的碗、金鱼、帽子、风筝拿到了课堂上,学生看见这些东西都感觉到很惊讶,之后我就问学生这些东西都见过吧,但是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用英语如何翻译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些单词,每讲到这其中一个单词时,我都会用手中的实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与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实物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牢固的记忆英语单词。

三、利用图文卡片来创设情境

利用图文卡片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思考的能力。我曾经在课上,创设了这样一次教学情境:在课上我在一个大卡片上画了一幅图,在图片上我画了一个太阳,两个学生背着书包,这两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当学生看完这幅图片时,我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利用学过的英语知识,参照图片来编写一段英语对话。例如,有的学生写出:“Hi,WangNa,good morning,Hi,ZhangQiang,nice to meet you.还有的学生写出这样的对话“Hi Liwei,Hi,Lintao,Why are you late today”L: My bike broke down on the way.利用这种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回顾以往所学习的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同时对学生学习写好英语作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在课上接触不到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只能靠口述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广泛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将直观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 ,而且多媒体所具有的声象、图文结合的特征,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有一次在A班上课,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时,有些厌烦感,有的学生听着课就要睡着了,这让我在教学中跟到很疲惫。下午在B班上课时,为了使课堂学习效率提升,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情境:给学生播放了英文歌曲、播放了英文动画片,伴随着音乐声及优美的动画,让学生不再感觉到困倦,学生通过听英文歌曲和看英文动画片,这给学生英语阅读创造了有利的语言情境,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吸取英语知识魅力,整个英语课堂就会活起来。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课上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实践及体验感的重要方式。从笔者的教学实况来看,我认为给学生们创设他们感兴趣的、和教学内容以及与学生生活有关联的教学情境最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这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笔者一次次的教学尝试,并不断摸索教学经验和教训,发现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性很强,学生不能死读书,要在学习中做到活学活用,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之军.初中英语教学中创设促进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之策略[J].校园英语,2012(09).

[2] 周志荣.浅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情景创设[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20.

篇10:浅析高中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赵颖群1,揭晶2

(1.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吉林 通化 134002,2.通化师范学院分院,吉林 通化 134001)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大信息量、图文并茂、视听结合、交互便捷等诸多优势,合理应用于课堂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从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教学设计中将多媒体课件与情境恰当融合,使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加完美。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情境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进入了课堂,由于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完美的融合,表现形式灵活,又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在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课件让知识与情境的恰当融合,使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发挥得更加完美。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创设情境有多种方法,其中反思和行动研究是提高教学情境创设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谈谈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1.课件制作中情境创设的原则

课件制作中情境创设是需要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开展的。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的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应该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目标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等几个原则进行讨论。

1.1目标性原则

课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径是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课件的情境创设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为核心设计目标。

教学情境,一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这样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向新知识迁徙,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和经验逐渐丰富,逐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趣味性原则

学习的最大动力莫大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与研究的直接动力,因而,情境的趣味性也是多媒体课件情境创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最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创设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工具,它不应当是呆板的、单调的,仅仅以科学性和教育

作者简介:赵颖群(1978—),男,吉林省通化市人;渤海大学教育技术硕士,通化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网开发技术与基于Web的CAI课件开发。

性为目的,而应该新颖、生动、有趣、富有美感和吸引力,去满足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理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情境应力求做到科学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统一。但要求每一个教学情境都同时满足这样几个性质未必是现实。在具体情境设计时,应认真分析各个情境的作用,并据此确定选材时的侧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科学性,现实性,趣味性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多媒体课件对媒体的运用还应该富有变化,善于运用不同媒体的特点去表现不同的效果,因为变化的信息更能引起学习对象的注意。运用多种形式的趣味情境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从中体会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3真实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情境创设可以建立仿真的学习情境,将传统的教学中,无法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的生活情境,借助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逼真、仿真的环境和虚拟实境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真实的情境通常是日常生活的活动,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潜在的动力资源,它常常以问题为基础,将真实的生活和现实问题展现出来,通过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情景;了解、开发、利用周围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课程资源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基础的真实情境。学生就有可能估计他们正在学习内容,怎样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而情境本身则通过帮助学生形成对情境意图的察觉,指引学生的活动。

虽然多媒体课件创造的并不是实际的情境,但它是现实情境的再现,是模拟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有目的、有意义的进行学习。2.课件制作中情境创设的方法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的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好的教学情境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情景;了解、开发、利用周围社区和自然环境中的课程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

2.2问题情境创设。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来实施创新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情境,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探究能力,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运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提出假设,建立新理论、给出新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多媒体课件问题情境的创设宜围绕教学目的,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意识。

课件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哪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了解一些,但仅凭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在这个结合点上产生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去探究。3.课件制作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情境时,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多媒体课件应该利用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空,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学生“活”起来。只有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反应,与学生缺少交流,则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课件就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有效的扩展。

(2)创设情境时,应注意导向性信息的应用。导向性信息,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的信息,它给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指明了方向。它包括导向性图片、导向性文字等信息,导向性信息设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情境创设的效果。导向性信息要具体鲜明,有启发性、探究性,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导向性信息设

置问题,以引起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设置导向性信息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学情不仅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学习潜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创设情境时设置导向性信息,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要研究学生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能够承担生长点的旧知识。(3)创设情境时,应以服务教学为前提。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为教学注入活力,但如果用得不当和过度,有时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件屏幕对象的主体要突出,画面要简洁,操作提示要清楚,要避免长时间的单一色彩,色彩搭配得当,切记色调过于饱和,颜色反差过大,以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服务于教学是课件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应清楚地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多媒体本身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课件的作用只能定位于“辅助”上。多媒体课件使教师的单一说教为形象的视听剌激,变抽象复杂的问题为简单具体化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势必会提高,课堂的教学容量也会相应地扩大。4.总结

总之,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是现代教育的一大亮点,它将成为学生和老师的共同需求。而课件情境的创设既丰富了教学过程,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我们应认真总结课件教学的课堂经验,尽量避免和解决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弊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更多样化的创造,将传统教学与课件教学相结合,注重课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上一篇:我很烦恼作文下一篇:2024年度学生党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