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需要与学生德育教育

2022-09-11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而学生既是一个自然的实体, 又是一个社会的实体, 要生存要发展, 就要有生存发展的条件, 也就是要有各种各样的需要。结合需要做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既必要, 又可行。

1 关于“需要”的一般概念

心理学认为,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这种需求反映, 一旦被人意识到, 就变成活动的动机。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 也是人们行为的最终归宿。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关系如下:需要——动机——行为。从这个简单示意我们可以看到,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驱使,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需要不一定都能引起人相应的行为, 而人们行为的发生则是由需要转化动机作为内部驱策力引起的。

按照需要的对象和性质, 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对物质对象的需求, 而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需要的对象也不断地丰富发展起来。所谓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是个性高度发展的表现, 因而人在精神需要方面有其显著的个别差异。需要按其表现形式又有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之分。但无论怎样分类, 他们都有着彼此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做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处理好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

2 需要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运用

2.1 德育教育者应当深刻地认识到, 需要的满足是调动学生行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内在源泉

学生从事一切活动总会有一定的需要, 并希望从社会现实中得到满足。如果需要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就会推动他们去从事各种活动;而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产生极悲伤的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是进一步行动的障碍。因此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是调动学生从事学习等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手段。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在需要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 不同的时期需要也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德育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变化需要, 在可能的条件下对学生的合理需要尽量予以满足, 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如果有些需要虽属合理, 但暂时无法满足的, 也要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服诱导工作。

2.2 德育教育者要在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问题上帮助学生搞清以下两点

(1) 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 发展社会生产与满足个人需要是一致的。我们强调满足个人需要, 不能离开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因为人们需要的满足和实现归根结底受制于社会生活条件, 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劳动是第一需要的观点, 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对待劳动的正确态度, 从而树立起正确的“需要观”。 (2) 通过教育使学生自觉地将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体的主观需要。个人需要的满足是以社会需要的满足为前提的。片面强调满足个人需要, 而忽视了社会需要, 是违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

2.3 德育教育者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学生

的思想道德意识, 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需要的根本途径

德育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 能够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从事有益于社会活动的需要, 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道德结合起来。在个人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能客观地认识, 在不合理的需要出现时能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不健康的欲望。因此, 培养积极健康的需要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 在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同时, 德育教育者还应该注意到, 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由低到高、由浅到深地逐步提高, 以便于学生接受, 从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需要。

摘要:德育教育者应创造条件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充分调动学生从事学习等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劳动是第一需要的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道德, 能够按照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从事有益于社会活动的需要, 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社会道德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关键词:需要,德育教育,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上一篇:广东省民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策略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情感培育的视角下一篇: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