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14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法理学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当前法理学的教学无法体现应有的价值。无论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授课内容都与法理学学科的特质和功能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因此,法理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新审视法理学课程,结合法理学的教学目的,搭建法理学教学的全局性框架,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法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第一篇:法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法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教材分析思路

摘 要:“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实并不在于“法学或者法律知识的传授”,其核心与重点恰恰在于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因此,秉持生活立场进行本课程教学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概括提炼法学的理论,用抽象的法学的理论来分析阐释具体的社会生活”,这样的“生活”与“法理”彼此参悟与印证示范,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社会、体悟生活,从而既明辨“生活之理”,又懂得法律运用的“法律之术”(Art of Law),还能深谙“法理之学”(Jurisprudence),从而涵养出“法律的头脑”,锻造出“法律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法理学课程教学;生活场景教学法;教学对象研究;教学内容分析

“法理学”作为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与核心课程,在中国法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法科学生的意义和影响不仅仅在于课程学习和得到一个满意的考分,而在于其影响将贯穿和延续至法科学生职业与人生的始终。法理学的课程学习也将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好法学的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初步的基础,即为法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精进筑牢法律的思想、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根基。换句话说,法理学课程教学与法理学课程的学习,对于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既是专业入门的必不可少也是专业深化精进的强基固本。因此,从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做好法理学的课程教学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从自己20多年来从事“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工作的体会出发,对“法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教材分析思路做一梳理,以与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一、“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准备工作

任何形式与类型的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有大致相似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律,那就是一定要先对相关教学工作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和研究,这是做好课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做好“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也一样需要扎实的准备工作和认真的专门研究工作做基础和铺垫。

1. 研究“法理学”课程教学的对象

我国的法科大学以及各个高校的法律院系,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时间安排都不尽一致。课程在什么学习时段开设,对教学及其效果影响比较大,因为接受教学的对象即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知识储备状况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都有明显区别,这会影响到学生对本课程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也当然会影响到教师讲授时对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的选择。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的经验中,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比较偏“左”一些,因为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对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尽管中学新课标实行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教材内容来看确实能与时俱进,但教师的教授情况差异很大,特别是要求学生接受和记忆的理论命题和思想也不尽相同,对学生的科学怀疑精神和新思维能力尤其是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的开发培养不够,所以,教师在讲授“法理学”课程时如果对社会现实提出批评很多学生往往很难接受,甚至会认为老师比较“反动”;授课教师在讲授某个具体法学理论观点时如果介绍更多的学术争论和相关的不同主张,很多学生往往感到茫然、费解甚至焦虑,往往会提出:这都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怎么记、怎么背啊?!

相反,大学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在政治思想上就比较偏“右”一些,因为到大学以后他们确实感到非常“自由”了,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与老师的交流、通过网络等媒体,他们获得了很多信息,特别是能够获得来自于国外、境外众多媒体的信息,其中的那些有关中国社会各个领域暴露出来的各种负面现象不断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高中阶段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学习得来的尤其是背下来的很多理论命题和判断,在这些信息面前就逐渐被放弃或者很快被遗忘,很多同学开始对中国政治现实和社会现实持一种否定立场和功利主义的态度,教师在讲授“法理学”课程时即使客观地对中国政治与社会现实的正面现象和积极方面进行说明和解释,学生们也往往认为老师很虚伪、是在美化现实、是现实的卫道士与辩护士,有一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看不起授课教师,因而对授课教师和“法理学”课程的学习有抵触情绪。

毫无疑问,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构成了授课对象对“法理学”课程教学及其效果的重大挑战。不认真了解、分析、研究学习“法理学”课程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对“法理学”课程教学造成消极影响。

2. 研究“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教材与教学大纲

从为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启法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基础、观念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基础和思维基础考虑,从提升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法学专业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考虑,也从提高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法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实际效果考虑,从事“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大纲以了解和分析本课程教学通常会遇到的普遍性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认真且慎重地选择适宜于自身教学对象的教材,并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从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其知识储备状况、生活经验、思考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基本样态等,具体确定自身进行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和选择。

3.“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应有的知识准备

给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讲授好“法理学”课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般情况下,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都是刚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普遍地擅长形象思维而比较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他们习惯于记忆和背诵确定性的知识元素与命题而缺乏分析和综合能力训练,对于法学专业也只是要么具有朦胧的认知与兴趣,要么完全没有任何认知和期待。在这种情况下,从事“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需要尽可能地将本课程的那些基本的知识点、思想点、理论点和方法给学生解释清楚、讲授明白,让学生真正“弄懂”,而且必须不断地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法学的兴趣,不断地巩固他们的法学专业意识,不断地强化他们的法律职业理想,使学生从消极被动的“要我学”逐渐地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

因此,从事“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地加强对法学理论的科学研究,吸收国内外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将其纳入“法理学”课程教学之中;必须不断地加强法学学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学习,不断地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研究,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在讲授“法理学”课程时,才能自如地、灵活地、恰当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对“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深入浅出又妙趣横生的分析、解说与讲授,学生也才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认真而专心地学习这门课程并逐渐积累和沉淀下法学专业意识。

二、“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做好法学专业本科学生“法理学”课程教学,还必须对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有切实而准确的把握,也只有在明确其目的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才能够对本门课程教学提出符合法学专业知识体系要求、符合法学教育教学规律、符合课程教学对象实际的具体要求,从而保障并不断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1. “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

“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最为直接地涉及本课程内容教学重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的学习,意在为法学本科学生打下有关法学的初步知识、思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所以,“法理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对于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而言,确实非常重要,非常基础。但是,作为授课教师,我们必须对这门课程的功能具有理性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要十分清醒地知晓““法理学”为何?”这个基本问题,一定要对这门课程做出理性而恰当的角色与功能定位,清醒地认识到“法理学”的教学和学习不是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和专业学习的全部,作为法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法学专业学习的一个很重要但却是很小部分的内容;其课程教学和学习只是为法学专业其他众多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和入门导引,绝对不可能取代法学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法理学”课程当然会提供法学的专业性的知识、理论与方法,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只是法学专业的最基础、最宏观、最普遍的一小部分的知识、理论与方法,它的核心和重点实际上并不在于这些基础性的法律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而恰恰在于揭示、展现和解释法律以及关于法律的那些道理。换句话说,不学习“法理学”并非不能学习法学和掌握法律实践技能,但学习和学好“法理学”更有利于学好法学和掌握法律实践技能。这恰如我们所说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切科学活动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科学家来说,自觉地进行哲学学习固然有助于促进其科学研究工作,但不专门学习哲学也并不直接妨碍科学家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由此思之,我认为,“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其实并不在于“法学知识的传授”,其核心与重点恰恰在于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

2. “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在基本要求上必须强调强基固本,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必须强调深入浅出,不断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教条僵化刻板的思维框架而提倡和践行“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新思维。

首先,必须克服本科课程教学传统模式中虚妄独断命题与霸权话语泛滥的痼疾,最大限度地改变“法理学”课程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由“论断”方式所形成而没有真正“论证”的各种“真理”性的“知识”性的命题的填鸭式灌输,弱化“法理学”的“教条化”与“说教”味,使之回归“理性”而“说理”,从而为授课教师“个性化”地讲授“法理学”,为学生自主地自学“法理学”留下更大的发挥与思考的空间。通过克服板着面孔的教条式说教,改变“法理学”的“僵硬”面孔,使之“生动”、“和蔼”而“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体悟“法理学”的热情与兴趣,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也得到“法律思维方式”的初步培育与训练。

其次,必须克服“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内容中所展现出来的娇纵、霸道、专横、高高在上的形象,使“法理学”回到真实的现实的人的具体生活中来,使“法理学”“生活化”。这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法理学”的学生逐步明白:“法理学”的根基就在我们所过的平实、真切而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法理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它们离我们很近,那些远离我们的真切的生活的所谓“法理学”只不过是些“僵死”的东西,既无真正的“理论”内涵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法理学”的“学习”是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我们的真实的生活中去逐步体验、回味和领悟的。而这样的一个体验、回味和领悟“生活之理”与“法律之理”的过程,并不仅仅只是“法理学”课程的学习,而且还包括对各门部门法学的学习,以及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更重要的还必须包括在生活本身中进行的以经验为内容的学习。这样,修习法律者,就既可以明辨“生活之理”,又懂得法律运用的“法律之术”(Art of Law),还深谙“法理之学”(Jurisprudence)。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说修习法律者具有的“法律的头脑”和“法律思维”的能力。

最后,“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应该特别注意有意识地与学生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的有关课程——无论是“文科”课程还是“理科”课程——的内容相结合,以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的连续性: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与法学专业其他专业课程即包括宪法学在内的部门法学课程以及法律史学课程的相关内容相结合,以体现法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整体性,也通过这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体现“法理学”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性;应该结合大学阶段同学们学习的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来讲授课程的相关内容;更应该结合当下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现实与热点事件的分析来讲授课程的相关内容。

三、“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为了将上述对“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的基本认识贯穿到“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去,我本人长期以来一直运用自己命名的所谓“生活场景教学法”的方法给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讲授“法理学”课程。

“生活场景教学法”的目的和要求有二:一是授课教师要坚持通过“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概括提炼法学的理论,用抽象的法学的理论分析阐释具体的社会生活”的方式,通过这样的“生活”与“法理”彼此参悟与印证示范,引导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社会、体悟生活以领会法律的含义与意义;二是授课教师必须直面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消极负面的现象,不能回避所谓社会的“阴暗面”,更不能强词夺理地对这些消极负面现象加以辩解,但也不能不加辨识地一味迎合学生中存在的“愤青”逻辑而否定社会正能量。一句话,为法学本科学生教授“法理学”课程的教师,自身的“生活底盘”要扎实,态度要坦率真诚,原则立场也要坚定不移。

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宏观面上,我基本上坚持把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

一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起思考人的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中的规范维度及其对生活的意义。一方面从对诸如棋牌、球类等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形展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活动顺利进行所必需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游戏规则与法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和其间的异同;另一方面通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诸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等习俗和习语,使学生思考和逐渐理解法律与习惯之间的事实联系和逻辑联系及其间的差异和原因;再一方面以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的真实文本为依据,通过例举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学习这些文本的条文对一个人从胎儿到出生到成长到死亡期间,各个相应的年龄阶段、各个相应的实际活动,人的不同的生存与生活境遇情况,进行的具体的法律权利义务规定和法律责任负担,让学生真实地体味和思考规则和法律是如何真实地伴随着我们自己的一生的,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如何严肃认真地对待法律以及我们的法律生活。

二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和领悟生活的逻辑。通常,在具体的授课中,我会用具体的生活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和领悟生活事实背后的逻辑所存在和体现出来的内在规则需求,思考和体会人们对这些规则需求的认知过程及其社会性的观念共识与规范和制度架构演变。比如,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在人的生活的初级阶段或者说在“自然状态”中,人的生活法则为什么主要依靠个体的自然禀赋进行自我保护和自我救济即私力救济,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活法则是“讲力”的丛林法则;同样,在人类文明发展,社会关系复杂化后,尽管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也在加强,但依靠个体的自然禀赋、依靠丛林法则的“讲力”,已经没有办法真正满足生活的秩序需求,所以以人与人之间自利的自我克制为前提的相互之间的社会合作以实现共赢的“讲理”的规则,就自然而然地逐渐成为社会的常态。我也会跟学生一起分析各自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一桩桩事件以及我们各自为其提供的种种理由和根据以说服自己和别人,我会问学生们这是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为我们的行为找寻理由和根据,这与现实生活中法律作为规则为我们提供支撑根据有没有什么联系、有什么联系;我也经常与学生们一起分析金庸武侠小说的场景,比如在武林中的侠义道人士(正道侠客)追杀或者偶遇作恶多端的武林败类(邪魔外道)时,武林侠道人士通常是如何指责那些武林败类并为以杀死这些武林败类为目的的自身行为进行辩护的,这个过程与现代社会法律的实践展开尤其是与刑事法律的实践展开或者说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执行过程,在论证过程、论证逻辑、判断依据、结论获得与执行方面,相似性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与形态变迁,所反映出来的生活逻辑,所展现的人类自身历史与现实中法律与生活的智慧。我也会举出一些的生活的难题或者悖论,比如善意说谎者问题,再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古希腊故事即古希腊著名智者普罗泰戈拉教授一个年轻人如何在法庭上打赢官司,规定这个年轻人如果在第一次诉讼中就获得胜诉,就得给普罗泰戈拉交学费;如果第一次诉讼没有胜诉就不给普罗泰戈拉交学费。但这个年轻人平生第一次走进法庭参加诉讼就是做被告,这个诉讼恰恰就是普罗泰戈拉控告他,要求他交学费。那么,这个年轻人最后应该交给普罗泰戈拉学费吗?通过这些生活难题与悖论分析,让学生逐渐明白真实的生活事实包括法律生活也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清二楚的,规则选择有时候是必须要让位于价值选择的,从而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要逐渐养成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新的思维方式并以这种方式来认真对待社会与生活包括认真对待法律。

三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和领悟法律及其生活的情感维度。在“法理学”课程相应内容的授课中,我也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不断地去揣摩这样的道理:人们通常都会同意说“法律是远离激情的理性”,但古今中外的法律最为根本的存在及其属性恰恰在于它们都基于生活、本于人性而融汇天理人情。

所以,我会让学生考虑在学习“中国法律史”课程的时候注意中国古代存在诸如张汤、来俊臣这样的“酷吏”,但也要思考这些所谓的“酷吏”是不是正是法律的“铁面判官”的“无情”形象?我会建议学生去阅读《恐怖的法官》(【德】英戈穆勒,王勇译:《恐怖的法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以了解德国法西斯统治时期法官的“恐怖”。我会给学生讲述清朝著名的诗书画三绝才子郑板桥在范县做地方官办理崇仁寺和尚与大悲庵尼姑相爱被告发而以诗做出的判决:“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乌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我还会进一步给学生们介绍郑板桥等人众多的脍炙人口的诗词妙判,让学生们体味中国古代法官人性化处置案件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法律的温情。同样,有时候我也会给学生们讲述宋代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处理灵隐寺和尚了然不守寺规和戒律不仅嬉戏于风尘而且还残忍杀害风尘女子李秀奴一案,他以《踏莎行》词所做的判决:“这个秃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持斋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次还了相思债。”让学生们思考和体味中国古代法官对法律的理解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法律的人之常情。

四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法律修身。我坚持认为“法理学”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具体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知识的系统灌输,而在于对学生进行“法律精神熏陶”、“法治观念启蒙”和“法律思维方式培育”,其实质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法律修身,以不断地锤炼其法律人格,使之自觉地谋划各自的法律人生。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常常建议大家去阅读美国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约瑟夫·E·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刘巍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我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阅读这本书中译本封二页上的那段评论,即:“参加纽伦堡审判的美国首席检察官罗伯托杰克逊在他的开幕词中对法庭说了这样的一席话:‘我们所要指控和惩罚的罪行,其策划之精心,其性质之恶毒,其后果是如此的具有毁灭性,以致文明绝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如果这些罪行在今后重演,文明本身将不复存在。’……当战犯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大行其道之际,当新纳粹运动在许多国家日益猖獗之际,当‘历史修正论者’不断否定大屠杀铁证之际,用历史文献记述和理解纽伦堡大审判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在记述不容我们忘却的历史事实的同时,也对我们个人提出了这样的诘问:我们大多数人未曾从事过浮士德式的交易,是因为我们纯洁无邪,抑或只是没有机会?”读完这段评论我会特别地要大家对这最后一句话三思而再思。同时,我会让学生以我国当前反腐败中“落马”的一些法官、其他党政部门高官为镜鉴,设身处地换位去思考:如果你本人同样处于他们的位置和环境中,你能不能抵御住那些与这些“落马”官员与法官同样的诱惑?你能不能把持住你自己?我会让学生们扪心自问:在你今后的职业人生中,你是否准备好了即使做不到不阿权贵、不屈从于金钱,那么你能不能做到不欺压善良、不是非颠倒、不黑白不分?你能不能做到不助纣为虐、不陷害忠良、不漠视弱者的法律伤痛与呼声?

我会从艾森斯塔德有关“人的现代化”的思想观点出发,给同学们讲解一个自然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现代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体”,跟他们谈论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的相互联系及其彼此塑造的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学生分析说明法治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法律修身的主要内容。通常,我会让学生去认真阅读和学习《礼记·大学》这段文字以体会其意义,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也会在课堂上播放一些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谓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类修身意义的幻灯片,让学生认真对待责任承担,认真对待为人为己,明了为人即为己,我为人人而人人为我的道理。我一般都会特别地给学生原文播放和观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幸存者对纳粹法西斯实行大屠杀的反思的这首著名的诗句:

“They came first for the commu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commu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Jew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Jew. Then they came for the trade unionist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n't a trade unionist. Then they came for the Catholics, and I didn't speak up because I was a Protestant. Then they came for me, and by that time no one was left to speak up.”(Martin Niemoeller,Lutheran Pastor)

我会简单地给学生们谈这首诗的作者的遭遇,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翻译、分析、体会这首诗的含义和意义,以及它对我们这些学习法律的人来说警示何在、引领和指示何在。由此引发同学们去思考,作为未来的法律人,我们对待普遍的正义和具体的正义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身和他人的权利和义务。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作为中国未来的法律人,你是否意识到了并开始有所准备将自己在修身而成为“人”、成为“公民”的前提下,进而成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中国古代的“士”,能够豪迈地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为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和法律职业人的理想而舍生取义。我会建议同学们去认真读一读杨东平教授所编的《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年版)一书。

五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我也坚持在适当的内容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思考法律人生的境界。我通常都会建议同学们从对公平正义理想的终生不渝的追求、对法律职业的神圣情怀与永远忠诚、法律理念涵养下的浓烈的职业情怀几个方面去思考和规划自己今后的法律人生。我也会建议同学们在学习法学和进行法律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生成、巩固、强化包括法律的人学观(基本人权神圣)、法律的神圣观(法律之下无特权)、法律的职业观(精英的永恒事业)、法律的忠诚观、守法意识与法律责任观、护法意识与政治责任观在内的基本法律观念。我也会建议同学们从正直与诚实、平等与独立、自由与自律、宽容与合作、平和与厚道这些方面来思考法律人格的丰富内涵,与此相关的是通常我会建议大家去阅读刘军宁教授所编的《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

我也会反复地告诫学生,尽管我们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确实产生于个体的人在各自利益上的“斤斤计较”,体现了个体的人彼此之间“亲兄弟明算账”式的理性算计,法律作为人的行为规则体系,其意也在通过对人们的利益诉求进行区分取舍而划分边界以定纷止争,因此锱铢必较、逢利必争,其实并不是法律的最终追求,而合作共赢、和谐共处、彼此克制、相互帮扶才是法律的真正旨趣。因此,理解法律的内涵与意义应该从把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技术入手,而把法律看作为一门人际相处和社会治理的艺术,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人的生活境界的实践。我通常会给学生讲述如下小故事: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张廷玉之父)收到安徽桐城老家来信,家人因为建房与邻居发生地界纠纷,互不相让,家人写信要张英利用职权给地方官打个招呼以干预纠纷。张英回信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人收到回信,深受教育,立即将院墙后退三尺。而邻居听说此事,也深受感动,也主动将院墙后退三尺。从此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在这里,我也会鼓励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通过法律手段来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是否应该、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能够达到主体法律权利义务明确和情、理、法三者兼具,并让同学们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法律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去思考中国古代有关纠纷化解与处置的思想、观念和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四、“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的具体分析

若使上述教学思路在“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应用与展开,就必须分析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围绕着这些重点和难点展开教学工作。本部分我们以张文显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理学》(第四版)为蓝本,来解释我个人教学实践中对“法理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确定以及相应的教学安排与操作方案。

本教科书共分六编即“第一编:法学导论”“第二编:法的本体”“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第四编:法的运行”“第五编:法的价值”“第六编:法与社会”。我们分编来进行分析。

1. 关于第一编“法学导论”

本编共三章,分别为“法学”“法理学概述”“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无论授课对象是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还是二年级学生,“法理学”都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而且在这之前的道听途说中同学们都知道了这门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所以学生的期待也自然地很高,但同时高年级同学也会告诉低年级同学这门课程非常枯燥无趣,不好学。同时,这门课程的学习,最为直接的目的在于让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建立起对法学专业学习的强烈兴趣,绝对不能因为第一堂“法理学”课程教学就使学生对法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法学专业兴趣而不是使之失去兴趣和信心,乃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难点。

就本门课程本编的内容而言,我认为其教学和讲授的重点在于:第一,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法学、法学的历史、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法理学以及中、西法理学发展的历史;第三,让学生理解西方的法学和法理学因为法律与宗教的密切关系而具有的特殊性;第四,让学生理解中国的“法”“律”以及“律学”与“法学”的关系。

从教学思路来看,本编的内容不能等量齐观,也不必面面俱到地一概灌输,需要有所区分和取舍,我的处理方法是:第一,要对本编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进行课程教学安排;第二,对上述重点内容必须详加讲解,而把法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次重点在此编中作为知识来传授;第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而教师答疑,或者教师只做知识要点串讲。

2. 关于第二编“法的本体”

本编共九章,即“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程序”。本编是整个“法理学”的重点,应该是法律专业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编的教学难点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与法律和法学专业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度。而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在根本没有任何法学或者法律的知识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法律专业的最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准确地理解非常多的专业性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他们普遍会感到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生活常识已经无力解释和支撑他们学习本门课程的那些基本的概念、理论命题和方法了,他们普遍感到在知识与常识上存在着很多矛盾,因而会感到焦虑、无助和困惑。所以,对于本编的教学而言,其重点在于:第一,“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法的要素”“法律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各章均为重点;第二,“法律程序”可以作为一般知识让学生自学而教师答疑。

本编的教学思路可以考虑:第一,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详细解说为起点,对相关的法学理论进行简化阐释,这对一年级本科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第二,最好将学生中学学习过的知识与大学特别是本门课程的知识自然地连接起来串讲,也就是说最好结合并借用初中、高中阶段政治理论课、历史课的相关内容,来解说相关法学理论的内涵。第三,最好结合具体的特别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文本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与真实的案例进行讲授。第四,以“通说”与“共识”为核心,特别是对于法学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来说,尽可能地不要涉及那些“争论”性的理论见解——即使教材中有这些内容也最好搁置不讲,由学生自己学习,但要明确告知学生以掌握“通说”与“共识”为准,授课教师尤其要避免在课堂教学中不由自主地讲自己的理论主张与见解,而是要直接性地给学生讲清楚中国法律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直面问题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就可以了。

3. 关于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

本编共三章内容,即“法的历史”“法律演进”“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本编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在本科一年级学生没有真正学习好或者没有学习“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制史”的情况下,他们对于本编的学习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而且即使是法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也不一定真正学习过正式开设的“外国法制史”课程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法律制度史”和“(中西)法律思想史”教学的情况在全国各个高校的法律院系中差别很大,从总体上看是不断地在被弱化。我认为本编的教学重点在于“法的历史”(特别是“法的历史类型”)和“法律演进”,而“全球化与法律发展”则作为一般的知识性的介绍即可。

本编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可以考虑:第一,对本编重点内容的讲授最好与教材第一编“法学导论”的相关内容有所呼应,比如讲授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律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等考虑联系第一编中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和发展,并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发展历史的内容结合起来谈法律的历史发展、法律的不同历史类型及其特点,而法律与习惯的区别、奴隶社会的法律、封建社会的法律这些部分内容可以略讲,相反,资本主义的法律、不同法系的法律、法律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的内容都最好详讲。第二,课堂教授中要用具体的中、外法律变化发展的实际例证来说明“法律演进”,比如引用中、外历史上特别是日本、土耳其、中国的“变法”例证来说明。第三,课堂教学最好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法律发展的现实来讲解,比如可以给学生概括地说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我国各个具体法律部门在规范和制度设置上,是如何对历史上的法律进行继承、如何对国外的相关法律进行移植、如何进行自我更新式的改革的,等等。

4. 关于第四编“法的运行”

本编共四章,即“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和“法律方法”。本编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方法”。

从我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我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层面,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向学生介绍“法的制定”和“法的实施”的实质内容、基本要求与程序,让学生获得有关这些内容较为概括性的知识框架;第二,尽可能地要让学生对法律方法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第三,要让学生对法律职业在知识、思维方式、技能与伦理方面的共性有一个大致了解。

在具体的教学思路上,我特别注意到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尽可能地直接结合相关法律文本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和课堂讲授,比如结合我国的宪法、立法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行政法规与规章的制定与备案程序、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课下翻阅这些法律文本的具体条文以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第二,要尽可能地结合本教材第二编“法的本体”的相关内容来讲授本编的相关内容,以让学生在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命题上能够形成必要的前后呼应。第三,本编内容的讲授也需要适当引入第五编“法的价值”和第六编“法与社会”的内容,但只是引导性地提及,使同学们自觉地去预习一下本教材安排在最后部分的这些内容。第四,在讲授“法的制定”时,要注意介绍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及其相关立法的特点;讲授“法的实施”要注意结合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讲授“法律职业”要特别注意介绍中国的特殊性及其在中国法律的职业化与非职业化的结合;讲授“法律方法”要结合第一编第一章“法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要给学生讲清楚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要直面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不负责任地强化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消极面而有意识地忽视或者无视其积极面,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学生们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法理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以积极正面的引导,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理性、平和、全面、包容、乐观地看待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消极的现象和事件。

5. 关于第五编“法的价值”

本编共三章,即“法的价值概述”“法的基本价值”“法与人权”。

从教学实践来看,本编的难点在于:第一,内容总体上比较抽象,对本科学生尤其是本科一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比较困难。第二,在课堂上,一些学生会用中国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从互联网上看到的各种消极负面的信息与事例,对教材内容、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这些质疑涉及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人权等各个方面,甚至个别同学很可能会将这些消极负面的现象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联系起来加以质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用法学特别是法理学的专业知识与理论来释疑解惑,而且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与坚定的政治立场,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与社会经验,以对学生的问题与质疑有一个恰当而得体的解释与说明。

本编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第一,法的价值的基本理论的阐释,包括对“法的价值”概念的理解、法的价值体系、法的价值元素、法的价值排序与法的价值选择。第二,法的基本价值,特别是在中国现实背景下,如何解说和阐释这些基本价值才对学生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如何才能让学生不仅理解而且能够基本上信服。第三,人权的权利体系及其保障与救济,要给学生讲清楚中国人权保障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要给学生讲清楚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直面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思考如何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

我对本编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第一,以现实化的具象或者形象化的事例来讲授法的价值,由于法的价值本身就比较抽象,所以不能以抽象阐释抽象,而要尽可能地利用我们生活中自己身边的具体实例来讲授自由、人权等法的基本价值问题,效果可能更好。第二,以历史的视角来讲授法的价值,比如结合相关内容中涉及中国历史中的情况,外国历史中的情况等。第三,结合中国现实问题讲授法的价值,特别是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等等来讲授,因为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与其回避不如主动阐释,但必须首先从道理、从学术的角度来阐释,不能一味地从政治宣传的角度来灌输,否则在效果上将适得其反。第四,要特别讲清楚法的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加以整合的问题。第五,最好对于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权利体系进行扩展性的介绍,对于国际人权保障与救济机制进行详细一些的介绍,要特别注意介绍《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所载列的具体人权权利。

6. 关于第六编“法与社会”

本编共四章,即“法与政治”“法与经济”“法与文化”“法治与社会建设”。

本编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第一,本编内容是需要听众具有比较丰富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程度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的,这对法学本科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来说,显然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第二,本编内容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具有一定的难度,即如何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本编的内容,一方面要恰当地对学生讲解清楚“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并准确而恰当地对中国现实中的“法与社会”的众多理论与现实实践问题做出正能量的说明,另一方面也要不回避现实问题和矛盾,不迎合负面和消极的偏见,对于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要对学生做出积极而正面的引导。

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我重点考虑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需要从对“法律”本身即“法律内部”的探讨进入对于“法律”与“法律外部”的若干“因素”的探讨,向学生强调一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法律,另一方面法律确实与这些社会因素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并彼此影响。第二,给学生讲清楚法律与这些社会因素究竟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第三,从“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两个维度给学生讲清楚中国社会中法律与这些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的具体情形。

在本编的教学过程中,我的基本思路是:第一,要讲清楚法律与这些社会因素的关系的一般原理是什么,特别是结合第一编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结合第三编法的起源和发展中的法的起源及其与习惯等的关系来讲授。第二,结合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发展来讲授本编的一些内容,比如我会结合我国清末的法制改革、民国时期的立法(六法全书)、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实际,尤其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全民普法运动、“双百讲座”等来讲授相关内容。第三,结合中国共产党对法律、法制和法治的认识与实践的历史过程来讲授本编内容:(1)关于“法与政治”,重点讲授法与政治的不可分割,现代社会就是政党政治的社会,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法与国家的关系、法与执政党的政策的关系、法与民主的关系;而重点在于中国现实,建议结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讲授,特别是要结合中国现实政治的最新发展比如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讲授。(2)关于“法与经济”,主要应该讲出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具有全球性共通性的普适规律,讲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历史过程,说明中国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要以WTO规则为参照,以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例为例证来分析,比如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美国、欧盟对中国高技术公司投资的限制如中兴、华为国外投资所遭遇的困难,中国光伏产业、铁矿石贸易、稀土贸易等出现的问题,重点是引出法律规则的意义。(3)关于“法与文化”,一般原理当然要讲清楚,还要结合世界和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情况来讲授法与道德、法与宗教的关系,特别是那些生活实例比如宗教方面的问题、道德方面的问题,彭宇案件的社会影响,社会道德的大滑坡,宗教活动的扩展,文化多样性问题,文化发展与产业化问题(可以我国的戏剧、电影、电视等的发展为例,文化交流方面可以我国的孔子学院、美国电影大片和韩国电视剧等为例),结合法的内在品质与法治的精神要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讲授。(4)关于“法治与社会建设”,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如何实现法治理念、精神和原则的人类普适性与中国特殊国情的结合的,要强调社会自治的重要意义,讲明白法治的基础在于社会的自治,也可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法治中国这一宏伟的国家工程勾画的蓝图、设计的建设规划方案为例,向学生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整体上确实充分体现,一方面始终坚守法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和法律文明优秀成果在理念、价值和原则上的真理性与普遍性意义,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和吸纳基于中国历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和现实国情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架构、道路模式及其实践展开方式的中国特质,实现法治理念守成与法治中国模式创新较为完美地结合。这也算是“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

总之,在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历中,我始终坚持认为,“法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应该尽可能恰当而适宜地将上述教学的基本思想和要求贯穿于其中,但这也绝对不是要求在“法理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部分教学内容中都要体现出来。而且,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我认为还必须注意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法理学”课程教学是以法学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那么,授课教师在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浅出”;二是如果“法理学”课程教学是以法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那么,授课教师在讲授本课程内容的时候在“浅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有所“深入”;三是无论是以法学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还是以法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法理学”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都是一定要以教科书中的那些“通说”和“共识”为核心进行讲授,以有利于授课对象尽快确立起必要的有关法理学以及法学的最基础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的知识框架,从而为法学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必要且坚实的基础,而这也符合青少年认知规律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规律。

[责任编辑:周 杨]

作者:姚建宗

第二篇: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当前法理学的教学无法体现应有的价值。无论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授课内容都与法理学学科的特质和功能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因此,法理学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重新审视法理学课程,结合法理学的教学目的,搭建法理学教学的全局性框架,并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法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法理学课程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刘杰明(1972-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哲学。(广西 南宁 530023)

法理学课程对学习法学其他学科,以及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理论素质和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法理学课程并未发挥出这些预想的作用和体现出应有的价值。法理学虽然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但它毕竟是法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同样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对法理学现状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注重知识与理论传授的同时,紧紧围绕实践特点,针对学生学习的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法理学教学质量。

一、法理学教学的现状

法理学研究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是学好其他部门法学的基石,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素质,能准确把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提炼法律问题,分析案件或制度,初步具备法学专业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然而,大多数院校法理学教学远没有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究其原因有:

1.认识偏差。从教育理念方面来看,在现有的法理学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育的中心,学生是被教授的对象,教育还是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为目的;部分学生对于适用于具体案件,用来解决实际纠纷的部门法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而对抽象、概括的法理学则避之不及;一些高校对法理学课程的地位、作用缺乏应有的重视,压缩学时增开新课程;有的高校没有专职的法理学专业出身的老师,都是安排学部门法的来讲授,往往难以把法理讲透;在高校中从事民商法、刑法、诉讼法教学科研的教师在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尤其是兼职律师方面有着相当的优势,这种现实也导致部分法理学教师不能安心从事本职工作。

从法理学教学安排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计划忽视了法学自身逻辑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法理学是高于并指导部门法学,以及为法的运作实践、研究实践提供理论指导的一门法学理论学科,如果在学生对部门法尚无了解之前即予讲授,同时将体系庞杂,内容抽象、艰涩的法理学知识不分难易地都塞进一本书里,用一学期时间一股脑儿灌输给这些刚刚高中毕业、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缺乏社会阅历的年轻学生,其接受程度可想而知,不符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和法学的内在逻辑规律。

2.模式僵化。就教学手段而言,很多教师不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习惯于分析和讲授书本上的概念、术语、条条框框,忽略学生整体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忽略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的培养;就教学方式而论,“教师讲、学生听”,不注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从考试方式来讲,注重检测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忽略法学思维能力的考查。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属理论法学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讲义式教学法的运用更加突出,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不利于法学思维的培养和法律方法的形成,难以实现法学教学目的。

3.脱离实际。法理学作为理论法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其内容是抽象理论思维的结晶,与法律现象之间有一定距离。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法理学研究的是关于法的一般原理、一般概念、一般理论,是对部门法中共同问题的概括、抽象,但法理学内容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与部门法学联系起来。法理学教师受其专业和教研室的限制,缺乏对部门法的深入学习和把握,在讲授时难以弥补这个缺陷,客观上导致学生体验不到法理学与部门法之间的紧密联系,体验不到法理学对于部门法学习的引导作用。为此,学习、研究法理学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法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具备必要的法律实践感性认识,而且应该具有较好的理论思维能力。

4.教材混乱。作为法学教育的教学科目,必须体现出相当程度的内在统一性和知识整合性,否则,教者难有所宗,学者无所适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法理学及其他法学教材的混乱已严重影响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结合。法理学教材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处于教用两层皮状态,没有产生预想的积极作用。法理学教材与司法考试教材、研究生考试教材内容上的不统一也加剧了对法理学学而无用的评价。法理学教材的编写,每每来自相关权力机关,以部门和地方为界,占山为王,各行其是:司法部所属高校自成一体,教育部所属高校又成一格,各部门所属高校竞相上马,各省市所属高校也加入竞争。各式各样的法理学教材混乱无序,甚至在同一教材中,因两位(或多位)编写者的见识不同,而导致法理学教材观点的前后矛盾。至于不同法理学者所主编的法理学教材,在内容及体系上更是五花八门,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给教学带来极大不便。

二、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框架设计

按照教学计划,法理学课程是在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开设,这导致了法理学教学的两难:学生学习难,老师教学难。对学生而言,他们刚刚脱离中学时代,法律知识近乎空白,故在学生眼中,法理学体系庞杂、内容抽象、理论深奥。我们认为,法理学不但要能让学生明白法律背后的道理,而且要让学生具备通过法律工具和法律制度设计切实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必须将法理学教学一分为二并配合相应的教材,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框架。

1.教学计划一分为二。把教学计划分为“法学导论”和“法理学”,分别开设于一年级和三年级。“法学导论”讲授最基本的法学概念、法学知识框架和基本方法,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法理学”是更高层次的法学理论教育,大三开始学习。这样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法学教学的确需要引导性的入门课程,也需要理论性的高度概括课程。如果这样的法学基础理论开设在法学院系的低年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给学生以法学入门教育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使低年级的大学生陷入对一些高深的法学理论的难以理解之中,如果将其开设在高年级,又有一个如何引导法学学生登堂入室的问题。在学生对法学基本概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期望他们能很顺利地学好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等各个法学学科,显然是极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将现有法学基础理论承担着、又未承担好的双重任务予以分解,由不同的两门课程来完成。这种改变的目的就在于,先让学生接触一部分法学原理和应用法学(如宪法学、民商法学等),以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法理学。

一分为二式改革的意义在于,与已往修补式改革(增减内容)不同,它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很不合理的教材教学体系,启动了法理学基本框架的改革,对法理学教材结构提出了挑战,展示了一条将法理学与非法理学区分开来的思路。我国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承担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学生介绍法的基本理论;二是向学生介绍法律制度的运作知识。但实际上,介绍法律制度运作知识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法理学内容,一般由“法律制度概论”“法学概论”“法学入门”等课程来承担,这些内容比较适合于一年级学生。而法理学本身的内容,即理论法学的内容,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却过于深奥难懂,应改在专业学习结尾开设,使学生在系统回顾已学专业知识基础上,在高层次理论指导下全面审视法现象,使其认识、分析、运用等能力得以提高。但是,这种做法也有一些不易克服的困难。如何将法理学的内容划分为两个既不互相重复、又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就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困难,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教材的配合。

2.合理选用教材。必须要对法理学教材进行重新整合,解决好教材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传统法理学课程增补、充实,增加大量诸如西方法理学、司法制度、法学方法、典型案例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分别编写选用配套教材。

教学与教材体系应该是完整统一的、规范的。“法学导论”可选用卓泽渊主编的《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这一教材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关于法,下篇是法学。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法学家关于法理学研究的体系尚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只要翻看一下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法理学》教科书,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问题。张文显教授主编的“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共分六编:法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作用与价值;法的运行;法与社会。孙国华教授主编的《法理学》则由三编组成:法的一般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法律调整。而由公丕祥教授主编的《法理学》虽说也由六编组成,但其内容设计却又不同于上述二书:法的现象的本体与价值;法的现象的历史逻辑;法律调整;法律的创制;法律的实现和法制现代化。关于国内的《法理学》教科书,在此无法一一列举穷尽,但其内容各不相同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会让刚刚开始学习法学或学习法学时间不长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在教学中,建议由教研室统一商定所要讲授的内容,拟订教学进度,对章节做一些调整,今后在选用教材时考虑用更简化一些的教材,如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更为适宜。

3.加强师资保障。要讲好法理学课程决非易事,在课程任课教师的配备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要求学校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是课程本身的要求。法理学课程中抽象的理论必须依赖部门法的知识来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以在师资分配方面,应考虑教师有部门法的教学经历。二是学生方面的要求。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了解专业课程和培养专业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而教师的学识、人格魅力、教学方法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所以应当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法理学课程的讲授。

目前高校法学院教师群体“隔教研室如隔山”,大部分教师经年累月地固定讲授一两门课,理论视阈越来越狭窄,对于一些相对封闭的学科而言也许影响不大,但对于开放性非常强的法理学来说,它需要广泛吸纳部门法学的知识、法律实践经验,而且还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人类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语义分析、规范分析、行为分析、制度分析等诸多现代科学和现代科学方法,对法理学教师的要求甚高。作为法理学教师应该是法学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至少需要具备深厚的法理学知识、丰富的部门法知识和熟练的司法实践经验。为此,必须要完善法理学教师的培训、深造、实践和考核机制,如打破教研室的隔阂,由法理学教师定期讲授部门法课程,建立法理学教师的研修制度,或者畅通教师与司法部门之间的交流渠道,组织参与司法活动等,以全面培养和提升法理学教师的综合素质。

4.改革传统法理学考试机制。考试毕竟是督促学生学习和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是不言自明的。可是现在的考试似乎走入了误区,几乎所有的学习均是为了考试,一切围绕考试转,评优要看考试成绩,找工作也要看考试成绩,这其实是一种教育和社会的双重误导,因而“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成为普遍现象。目前的考试,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看,客观上只是起到一种检验学生短期记忆力好坏的作用。现在各种考试辅导、考前冲刺等都是这种思维模式的怪胎,至于学生是否掌握渊博的法学知识以及是否培养起法律思维能力,则无从检验。无可奈何的是法理学教学还不能完全无视这种需要,所以在现存条件下,结合法理学两个阶段的不同内容,适当借鉴司法考试或研究生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可以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平时讨论考核与期末考试测评相结合、传统题型与当堂论文写作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实行两个30%或70%。即平时讨论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在期末考试分数中,闭卷传统题型占分数的30%,当堂开卷论文写作分数占70%。从而建立起动态的、综合性的、相对公平和科学的考试评价机制,既能兼顾应试型教育要求,又能满足能力检测的需要,消除学生靠小聪明、靠“临时抱佛脚”蒙混过关的现象。力求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同时,也在外围形成一种稳固的压力保持机制,促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搞好法理学的学习,以实现法理学的教学目的。

三、法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

任何一门学科包含丰富的内容(如编、章、节),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又千差万别,按照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教学方法应该迥异的原理,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力求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必须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多元的、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充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效果。

法理学理论性强,又非常抽象,应该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教学方法为补充。传统的讲授法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师的系统讲授,全面了解法学理论基本框架和历史发展背景。但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确实有很多的缺陷。讲授式没有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让同学听老师传授有关法理学的知识,学生不能很好地反思,也不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没有形成很好的思想、理念、思维教育。讲授式的方法手段单一,教师以课本为教条进行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尝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法学入门知识,即法学基础知识,主要阐述法的一般概念、原则、原理、制度。例如,法的概念、法的特征、法的分类、法的创制、法的实施、法的监督、法的历史演变、我国的基本司法制度、各部门法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部门法理学的宏观把握等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于主要是法理学基础知识,学习主体又是刚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需要教师引导,因此应以教师讲述为主,同时应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搜集、会聚大量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寓教材内容和社会时事新闻于一体,寓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通过新颖活泼的形式以及强烈的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印象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领会学习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引入影视教学方法,播放法律题材的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和发表评论,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做到寓教于乐。如通过观看《秋菊打官司》,让学生思考“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探讨民间纠纷的解决途径。通过采用影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感观能力、归纳能力和辨别能力,掌握影视题材中反映出的社会法律问题,体验题材中的人物对法律的感受,了解法律在现实中的运作方式,了解法律与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的关系,扩展学生的视野。

诸如法的本质、法制现代化、法治、法与正义、自由、秩序、利益等价值的本质联系,法律和道德、习惯、宗教的关系等理论,由于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主要采取启发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经常性的课堂讨论,同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法学史上的名人、名言、法谚、名篇名著、经典事例、重大事件进行图文介绍,以增强法理学教学的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并适当融合引导式教学,通过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学习任务,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延伸阅读和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适用于西方法理学名著的学习,可以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对不同思想、观点进行比较讨论,最终使学生形成对某一方面或领域的问题的完整认识。针对这部分教学内容,图表教学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该方法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好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图表,通过图表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把学生所需要掌握新知识的各部分放在一个整体中表示出来,使学生上课伊始就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运用图表教学法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有助于分散难点,厘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比较分析,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

大三阶段的学生对部门法有了基本把握,涉及法律思维、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等技术层面和法学方法的内容,因而对其进行法律技能方面的训练既成为可能,也是其迫切需要,尤其是对于毕业后即准备从事实务工作的学生尤为必要。这个阶段,可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等方式,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实例运作,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或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给学生一个亲身体验法律工作者的机会。同时,辅之以实习、社会调查以及进行一些相应的课题研究,促进上述能力的巩固和提升。

总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仅靠某一种方法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应结合法理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的内容、环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可采取以一种教学法为主,其他教学法为补充的灵活方式,以便更好地完成法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依法治国需要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这给法学教育工作者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法理学课程承担着领路人的重任,因此,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是我们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的中介,法理学教学应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重视实训教学,注重法理学内容的司法应用,以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湘君.《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4).

[2]刘冰.关于法理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7).

[3]赵迅.走出法理学教学困境的理性思考[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5).

[4]杨红.法理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

[5]刘雪梅.法理学实践教学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

作者:刘杰明

第三篇: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案例教学是当前法学教学方式改革的基本趋向,它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与人合作共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法理学课程中正确运用此方法,需要注意案例选择的适应性、教师定位的科学性、学生在与的主体性、教学条件的充足性等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理学课程;运用方法;保障条件

收稿日期:2011-02-13

作者简介:卢护锋(1976-),男,湖南桃江人,博士,从事行政法学和法理学研究。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概念与作用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作为教材,使学生进入某种情景、充当某个角色,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积极思考及相互交流,找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机会,做出决策的教学手段。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在其编著的《合同法案例》中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法学教学。

案例教学的实施遵循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程序,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四个环节:1)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准备阶段既包括教师的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科进度、教学要求等精心选择或设计案例),又包括学生的准备(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搜索案例中的细节和信息,并查阅好相关资料)。2)案例的讨论。案例讨论的目的在于分析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学生应当充分发挥自主性,从各自所确定的视角阐释自己的主张,同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分析。教师则应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并密切掌握学生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的讨论是围绕本案例进行的。3)案例的总结。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所提出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应着重于学生分析的思路、所运用的方法,而不要过多关注结论本身的对与错。4)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撰写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根据案例讨论和教师的总结进行反思,从而产生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案例教学更能体现大学教学的功能,具体说来有如下四个方面:1)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而案例中的问题是开放的,表现为案例素材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学习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和确定;核心问题如何解决,应当有不同的决策方式和解决途径,要完全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挖掘与合理运用。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得到了训练。2)有助于提高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案例教学是通过群体性活动来完成的,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不同思维与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会意识到个人思维与见识的局限,要想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必须学会正确看待别人的观点及正确评价自己的表现,如何理解与包容对立的观点以及如何自我指导与自我控制,心平气和地与他人合作。3)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案例教学不是重视“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对“答案”思考过程的教学。学生在参与案例讨论时,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在对一个问题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应对复杂变化局面的能力。4)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之外,还有诸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职场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这些能力均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

二、案例教学在法理学课程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方法应当因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法理学教学中,笔者认为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如下方式:

1.在讲授法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时,采用说明式案例教学

说明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法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首先确定法律概念、法律原理这样的大前提,而且假定这些大前提是不容争辩的,之后再用经过筛选的案例说明这些概念的合理性和法定性。在此种案例教学模式中,法理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是教学过程的关键词,而所选择的案例主要是为了说明这些概念或原理的辅助词[1]。在笔者看来,此种教学方法尽管亦有可能进行创新的空间,但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以法理学教材中的“法律责任”为例,教学内容主要是法律责任的概念与构成要件,但无论是对概念的表述还是对构成要件的解说,均相当的哲理化,想要透彻掌握这些问题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实属不易,但如果教师在阐释原理之后再采用说明式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

2.在讲授法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前,采用推理式案例教学

推理式案例教学是指在法理学案例教学中,首先以分析某一案例作为切入点,从这一案例中总结和概括出相应的法学原理。此种案例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法理学课程中那些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的概念。这些概念没有整齐划一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并且每种理解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正确的;而且,这些概念与学生的知识之间具有某种连接性,学生凭借已有知识和基本认识,就可以总结和归纳出案例中某些问题的普遍性含义。根据笔者的实践和观察,法理学教材中可以适用于推理式案例教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权利、义务、守法的理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正义等等。以法理学教材中的“正义”为例,教学内容主要是正义是什么以及法与正义的关系。我们在讲述正义概念之前,可以“人才招聘中的歧视”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依据各自的理解,把成绩、身份、平等对待、弱势群体等与正义之间的关系一一联系起来,这样一个多面相的正义概念逐渐在学生的论辩中清晰起来了。作为主讲教师,主要任务就是把学生的讨论用恰当的主线连接起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抽象的法学概念也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而变得通俗易懂。

3.对于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热点问题,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

讨论式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法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因此,“问题”是此种模式的关键。以“钓鱼式执法”为例,在此案例中涉及的法理学问题有:1)在本案中程序性违法体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正确理解权利与权力、权力与利益的关系?3)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如何追究违法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在讨论前,需要把案例分发给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以其中的一个问题为核心,并可对其他小组的意见发表看法和评论。由于这类案例选取当下较为热点的话题,资料的查询相对比较容易,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容易达到预期的讨论效果。在讨论式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案例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以及需要学生讨论的重点,否则,可能会因过于发散而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讨论。

三、在法理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实施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选择的适应性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作为主要媒介的教学,案例选择是否适当直接左右着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把握如下三点:第一,案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法理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法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法学思维,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分析能力。法理学案例的选用应当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第二,案例是否符合学生特点。美国的法学教育是本科后教育,法学院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完成了本科学业,有的甚至还拿到了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比较丰富;而我国的法学教育则是高中后教育,且法理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生的整个专业知识还处在接近空白的阶段,因此,所选用的案例要符合学生的情况[2]。判断案例选择是否符合学生情况的标准是: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提高认知水平;是否超越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范围;是否可使学生从中学到某些知识或技能。第三,案例是否适合教师。即教师能否把握案例,涉及到教师对案例的环境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是否完全掌握,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和处理的能力及经验。有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教师的主观努力解决的,如教师对案例所涉知识的把握程度,但有的则是在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如教师的实践经验。这是教师在选用案例时必须认真度量的。

2.教师定位的科学性

在案例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容易发生错位,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主体性过强,总是扮演各个环节的主角,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的只在案例教学中担当起召集人、旁听者的身份,没能有效地组织、参与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等等[3]。实际上,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讨论案例,保证讨论不偏离主要方面及目标,向学生质疑,回答学生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维持课堂秩序,促使学生缜密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决策。他应当承担的角色包括:1)主持人。在案例教学中,说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原则、学习程序,规范操作方法,维持教学秩序,控制发言顺序及学习进度,使讨论围绕主题进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总结人。对学生发言做必要的总结及整理和归类。3)引导者与推动者。教师帮助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3.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要求学生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高度的参与度,特别是在推理式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案例教学中。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除了从思想上重视以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和方法。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顺序,学生有效参与案例教学需经大致浏览案例、精读案例并归纳事实、确定案例问题、产生备选方案、分析与评价备选方案、确定最终方案等六个步骤[4]。只有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积极发言,阐明自己的思考方式与结论,也才能有的放矢地与其他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4.教学条件的充足性

从案例教学条件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需要从如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科学案例库的建立,另一方面是实施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健全。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逻辑起点,因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整体来说,优秀的案例要紧贴课程与教学要求;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学生容易理解;要有真正的问题困境,吸引学生的参与讨论。尽管任课教师在案例教学以及案例库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但单凭个人力量是绝对不可能建立起来案例库的。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它设置有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全职的案例编写人员,设计了大约1 500个案例,而且案例经常进行更新,每年大约新编入40个左右的案例,并注意国际性案例的开发。教学设施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条件,很多典型案例既要有案例的核心材料,又要有很多相关的背景材料,如果不引入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是难以操作的。

参考文献:

[1]关保英.行政法案例教学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蒋胜永.地方院校案例教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8(7).

[3]曹晓霞,王飞.纠正案例教学教师角色错位的几项措施[J].管理观察,2009(17).

[4]许丹.案例教学中的学生行为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

〔责任编辑:吕 征〕

作者:卢护锋

上一篇:文化消费论文范文下一篇:古诗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