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文化消费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近年来,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作用与口俱增,引起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对于北京而言,消费早在2006年就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文化消费虽然在消费中占比不高,却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也符合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文化消费,既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也是充分把握消费升级的有利契机,为经济提供新动能的重要选择。

第一篇:文化消费论文范文

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异化与消费文化的重建

摘 要:从消费总量和内容、消费动机、消费推手等方面分析了當下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特点。针对当前青年女性体育消费呈现出的双重单面化、强化女性身体的被对象化以及被操控化等异化现象,认为应从回归健康旨向的体育消费信仰、重构青年女性身体主体价值、培育青年女性多元身体审美观等方面建设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

关键词: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消费文化

1672-1101(2021)03-0087-04

收稿日期:2020-02-13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AHSKY2020D73)

作者简介:杨菲菲(1986-),女,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Alienation of sports consum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sumption culture of Young Women

YANG Feifei,YAN xiao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young women; sports consumption; consumer culture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现状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结构和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女性在社会分工合作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据不完全调查, 青年女性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同时青年女性的经济独立性也得到提高,这些因素提升了青年女性的购买力,也有力促进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增长。

从消费结构上看,因对自身“颜值”和完美身材的追求,青年女性在体育塑身消费上的比重较大,并具有从实物型体育消费向享受型体育消费转变的趋势。享受型体育消费又可细分为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动机、意识和需求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一般来说,体育消费的基本动机是个人提升或享受,如健身、健美和休闲娱乐等。而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其心理和社会认同动机也有所增加[1]。黄丽妃的调查表明,目前,上海城市女性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其中参与型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同时大部分受调查者有增加享受型体育消费的想法[2]。

从消费方式上看,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具有复杂多样性。以健身服饰消费为例,男性一般多追求舒适透气、耐用、实用等功能,而青年女性更倾向于个性化、品牌化,除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外,青年女性会更多的考虑审美需求,在综合考虑款式、颜色、时尚潮流等附加元素的基础上做出消费决定。再如,在减脂或者增肌消费领域,男性多以到健身房参加健身为主要体育消费内容,而青年女性则会选择更多的体育运动形式丰富自己的健身生活,各式各样面向青年女性开设的瑜伽馆、街舞房等正因此而兴起。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内在动因

现代社会语境下,形体与自我认同有着密切的关联,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形体的建构和控制[3]。青年女性通过体育消费实现其自我认同是其内在动因。青年女性以形体作为消费载体,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对形体进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年女性群体自我意识的理性回归,在促进自我认同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体育消费与其他消费不同的是,体育消费以“身体”为中心,不管是出于对健康体魄的需要还是对理想身形的追求,均是对自我“身体”的塑造,这是一种对自我认同的表达与呈现。诸如购买运动器材自行运动或去健身房健身,运动的结果是强健了体魄,改善了身形,在这个过程中也强化了对自我的认同。

同时,运动过程是对自身极限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心理的挑战。对于许多青年女性来说,一次运动过程就是对自身身体和心灵的一次“折磨”历程,且这种“折磨”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其本身就是自我毅力、自我控制、自我负责的一种决心表达。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青年女性除了完成身形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还可达到心理的改变。比如现在瑜伽正变得越来越流行,正成为受到青年女性广泛欢迎的运动方式之一。因为瑜伽除了能够塑造身形,还能通过冥想以达到身心统一[4]。通过运动塑身强体的体育消费,可在宣泄压力、释放情绪的同时,见证、体会和感受日益改善的自我身体,内心的自我认同油然而生,并由此激发对生活的信心。例如把运动塑身强体的体育消费过程和日趋完善的形体改变,做成视频或拍成照片,放到抖音或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上赢得赞许和羡慕,亦会满足自我存在感和自我荣誉感。

(三)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外在动机

被社会文化认可是我们每个个体实现社会化进而融入社会的重要路径。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形塑着女性的审美意识,比如通过身材管理,塑造完美身形,以达到社会文化认可的审美标准成为诸多青年女性的认识。因此,围绕形体进行体育消费,塑造格式化的身材,满足社会文化期望,重构女性形体话语,成为当代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重要外在动机。例如有些青年女性如果认为完美的身形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关联着择偶、就业、职业流动等,她们就会通过体育消费,塑造完美身材,以增加择偶、就业和职业流动的机会。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异化

(一)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双重单一化

增加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是很多企业的目标,当下有些企业推动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刺激青年女性对身材永不满足的欲望和需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设置一些模板式的“标准身材”,引导青年女性以此为标准去审视自己和她人的身体形象,寻找自我身材的欠缺,利用青年女性对媒体中某个或某群体女性身材的羡慕以及对自身身材的不满和焦虑,达到推销体育健身产品或服务的目的。这种现象很容易使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取向形成双重“单一化”趋向,即体育消费单一于身材塑造,而身材塑造又单一于统一的“标本”,对“女性的身体进行切割,把它分解成各个部分,并对这些部分进行具体的格式化的规定[5]”,诸如 “天鹅臂”“A4腰”“蜜桃臀”等。

然而,体育消费应以提升身体素质、满足身体健康需求为初衷,身体健康远远不是身材能够度量的。而且,即便是为了塑造身材,单一的“马甲线”并不能涵盖每个个体多元差异的身材美感和魅力。现代消费社会通过各种方式将身体的审美框限于一种特定的标准,误导片面追求这种审美标准的青年女性,使其体育消费变成为“单一”地追求身材而且是他们所定义的“单一”的身材。现代技术的发展能够快速实现身体的某部分成为标准或理想的模式,但是女性身体与其理想身体之间必然又存在一定的差距,于是片面追求这种审美标准的女性一直处于身体焦虑状态。有关产业正是利用了这种焦虑心理,使女性陷入制造身体美的消费中,以促进自身行业的发展[6]。“双重单一化”正在使女性体育消费产业逐渐异化为单一的“美丽产业”。

(二)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突出女性形体物化

塑造特定的身材、实现自我认同、满足社会文化期望,成为当代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重要动机,这些动机的实现往往融入在女性形体被对象化的过程中,并在互进互融的过程中强化女性形体的对象化。

为实现自我认同和满足社会文化期望等,青年女性通过体育消费塑造社会需要的标准格式化身形,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女性的身体美,使女性身形客体化。比如有部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目的是为让形体更好迎合社会审美标准,成为大众更愿意观看的客体。如苏珊所言:“按照男人的观点,真正的男人不需要用什么花招来取悦别人,而女人却要靠伎俩和受罪来证明她们的女性气质,因为按照男人给女人的定义,美本身就是目的” [7]。她们按照男权目光通过体育消费塑造身体的美,固化性别权力结构,加重自身的“他者”身份,加深男权目光对女性身材标准的建构,强化女性身体的被格式化。在此过程中,青年女性进行的体育消费及其文化建构成为对象化女性形体的重要手段。

(三)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被操控化

表面上,青年女性进行体育消费是自由的,是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但透过表面我们可以发现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实则是被社会权力网络所控制的,前述“双重单一化”和“女性形体的被对象化”实际上就是青年女性体育消费被操控的结果。社会权力网络制造出青年女性对身材永不满足的欲望和需求,利用青年女性对身材的焦虑,推销自己的体育塑身产品或服务,最终达成消费目的,使青年女性在集体无意识中按格式化的身材标准“被消费”了体育产品和服务。现代媒体和性别结构均是社会权力网络中的一种。福柯认为:“现代媒体已经成为社会权力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系统” [8]。今天的现代自媒体、社交媒体发展迅猛,在微博、直播、短视频等各类平台,各类博主、主播、网络红人等向其庞大的粉丝资源宣传格式化的身材标准,其背后是心照不宣的商业目的。打开各类自媒体,不经意跃入眼帘的经常是高桃性感的青年女性。而这种标准身材的宣称又契合了男权目光,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与推波助澜。以男权性别结构作为社会文化铺垫,“网红”作为身材代言人,商家和媒体不断创造和刺激体育和身体消費欲望,诱导和控制青年女性体育和塑身消费。

三、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

(一)回归健康旨向的体育消费信仰

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首先要回归健康旨向的体育消费信仰。从医学角度看,腰瘦如A4纸、譬如天鹅、臀如蜜桃、形如S等并非一定是健康,而其对立面亦未必是不健康或疾病。消费文化宣称的身材完美程度并不等于真实的健康水平。体育消费应以提升身体素质、满足身体健康需求为信仰,身体健康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目的,而身材的塑造如果与身体的健康相抵触则违背了体育消费的原有信仰。青年女性在体育消费过程中,如果过度注重身材的塑造,忽略体育消费对身体健康的本真意义,就会导致体育消费的主旨偏离。“女性消费者在对健康美丽的功能符码的追求过程中强化自我认同与快感体验,但功能符码在不断增殖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的重要性。个体在对符号进行编码时,往往容易导致自身与符号之间关系的失衡,而被迫处于‘被消费’的地位”[9]。现代媒体与性别结构等社会权力网络在操控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同时,消解了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主体意识。青年女性应回归体育消费原有信仰,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健康,摒弃违背健康的体育塑身消费。即使是利于身体健康的体育塑身消费,其目的也应是合理的,对社会有机体也应是“健康”的,符合社会良性发展的。

(二)重构青年女性身体主体价值

重构青年女性身体主体价值是重塑青年女性体育消费文化的根本途径。青年女性体育消费动机的异化导致其体育消费的双重单一化和身形的被对象化。只有重构其身形的主体价值,才能消解其体育消费动机的偏离与异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现代社会女性身材的塑造得到极大重视和过度关注,推动着以塑造格式化身材为单一目标的体育消费及其偏离。“标准身材”通过体育消费获得,又可以通过他人的注视而被消费。青年女性的这类消费动机和内容将难以摆脱被审视的客体地位[10]。然而身材总归只是外在,头脑才是根本。因此,青年女性体育消费再尊重自身身体的主体价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主体的深度与广度,明确区分对自我-主体与对象-客体,追求身心的统一,避免在视觉主导与媒介规训下盲从。要强化多元化的身体形态认同认同,建立对自身身体的独立话语权。不仅如此,社会权力网络还应进行反思与文化重构,破除“囚禁”青年女性形体的权力“铁笼”,让青年女性按着主体价值进行体育消费。

(三)培育青年女性多元身形审美观

采取简单化、符号化、单一化的身体形象将女性的身材标准格式化,塑造女性形体的刻板形象,她们“拥有漂亮的脸蛋,高挑的身材,纤细的手臂,修长的双腿,丰满的胸部,性感的双唇,高挺得鼻梁,雪白的肌肤”[10]。然而,青年女性身材的美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富有生命感的,而不是单一的、同质的、不变的、格式化的。女性身形美可以“是娇嫩稚气的纯真美;或是生机勃勃的青春美;或是成熟沉淀的韵味美”。诸如,一些微胖的青年女性展示出其一种“肉肉”的可爱美被逐渐得到认可。只有培育青年女性多元身形审美观,方可使其在进行体育消费时遵循和坚定身体健康旨向的消费信仰,从而忠实于自身形体形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责无旁贷、无所顾忌地投入到身体健康的追求中,并把身材的塑造作为一种意外的积极改变,信任“只要是健康的就是美的”身体审美观,将身体的健康与身材的审美统一起来,回归体育消费的本身意义。

四、结语

现代社会女性对身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的快速发展。减肥塑身成为女性塑身符号化进程的一部分,也慢慢变成了女性体育和塑身消费的重点。青年女性有建构自己身体形象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出现了异化。本来通过体育消费满足身体需求,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和提升身体健康的手段,但由于部分女性为迎合社会文化的期望、男性的凝视、他人的认同,忽视了自身的真正需求。这警惕我们,青年女性在体育消费的过程中,权力系统要进行反思与文化重建,建立多元的身体审美,回归青年女性体育消费的本真意义和原有信仰。

参考文献:

[1] 时清.开封市不同社会阶层城市女性的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6):68-71.

[2] 黄丽妃.上海市中青年城市女性体育消费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5.

[4] 趙岷,许国宝,李翠霞.由教化身体走向解放身体———体育教育的 21 世纪猜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0):53-57.

[5] 白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消费身体的现代性悖论[J].中州学刊,2010(5):123-127.

[6] 叶燕燕. “完美”身体形象的背后[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 苏珊·布朗米勒.女性的人体形象[A].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北京:三联书店,1998:114.

[8] 刘榕.从权力视域看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消费的控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98-99.

[9] 徐颖.视觉隐喻下女性身体消费的规训化反思[J].宜春学院学报,2019,41(8):50-54.

[10] 王慧.女性消费异化的社会学研究——基于身份与认同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杨菲菲 颜小燕

第二篇:以文化创新撬动文化消费

近年来,文化消费在消费中的作用与口俱增,引起的关注也越来越大。对于北京而言,消费早在2006年就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文化消费虽然在消费中占比不高,却是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也符合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文化消费,既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首都核心功能,也是充分把握消费升级的有利契机,为经济提供新动能的重要选择。

文化创新大有可为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2005-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674.1亿元增长到4000.6亿元,年均增长近l6%,占GDP的比重由9.4%增加到I4.3%。2018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年收入达到1070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创意设计服务同比增长l7.8%。

与此同时,北京市居民文化消费支H{也不断增长。2018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到3999元,同比增长2.1%,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10%。但从趋势上看,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文化消费扩大的步伐却没有跟上。全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5年的10.8%下降到2018年的10%。以常住人门推算的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占GDP总量的比率也在逐年走低,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是3.3%、3.1%和3%。可见,在现有发展阶段,北京市文化消费依然大有空间。

理论和实践证明,影响居民文化消费的因素有多种,既包括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文化供给水平、消费市场完善度、消费体制和政策环境等宏观因素,也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受教育程度等微观因素。然而大多数因素部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相对而占,文化创新可以迅速实现对传统文化产品、资源的二次开发,其对相关文化产业带来的刺激性影响,对激发文化消费潜力起着小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在现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充分实现文化价值转化,足扩大文化消费的最有力抓手。

多点发力方能“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最终目的是使文化“推陈出新”,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坪最人程度挖掘和创造消费价值,从而达到扩大消费的目的。归纳成功的文化创新经验,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理念创新:融合、跨界。文化理念创新中,融合、跨畀发展是主流。在无数的成功案例中,“史化+”正拥有着越来越丰富的外延,在“文化+技术、+旅游、+体育、+商业”等多个融合领域,开辟出广阔的线上线下消费阵地,有效地提升了各类传统产业和消费业态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和非遗历史文化产品,“老字号”“老占董”,通过与多种多样相关产业形态的融合发展,使这些文化资源展现出新的魅力。例如国家博物馆与稻香村的跨界合作,在提升快消晶的寓意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同时,用市场化、亲民化的手段,让文物藏品走出博物馆,走入百姓家,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

技术手段创新:与科技相结合。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就在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沉浸体验、仿真机械等高新技术,加上现代电、声,光、影等效果,完全可以在传统戏剧和曲艺、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等文化产品传承中发挥作用,能够给传统文化增加新的吸引力和体验。例如;马戏和打铁花都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广州长隆大马戏和北京延庆区长城铁花演出充分借助了全息投影、声光技术、AR,VR等技术,给原有的艺术形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也包括近来比较流行的灯光秀,也是在文化表现形式中融合了新的科技元素,使观看效果更加震撼,从而也吸引了大最的观众,激发了观众的消费潜力。

产品创新:设计感、精准细分。文化产品是导致文化消费最赢接的内容。文化产品既包括物质形态上的产品,也包括文艺剧目、影视作品等艺术创作产品。而在这些传统文化产品之外,文化衍生产品作为一种品牌延伸,能够使不同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品牌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新的衍生产品的出现,能够使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使品牌焕发新一轮的生命力,更能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偏好。例如当前在年轻人中比较热的动漫周边产品,能够衍生出一系列的消费空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供市场选择和利用的空间非常大,成功的文化创新会细分消费群体,准确把握消费者偏好,将现代时尚设计创作与传统文化产品相结合,推出众多群众喜爱的文创产品,在保留优秀传统底蕴的同时被市场接受。2017年,故官文创产品年收入达到15亿元,国家博物馆3000余款文创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3亿元,可见其市场巨大。

服务供给模式创新:体验感、舒适度、有共鸣。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足传播手段由传统的电影、电视转向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以网络为载体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充值付费产品,例如音乐、影视、动漫等,播出终端也越来越多的更适应PAD、手机,以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体验的需要。二是从改善文化消费体验人手,创新传统文化资源体验方式,例如:通过旅游路线设计,达到身临其境的目的,还可以兼顾文创产品销售和演出观赏,比如一些文化旅游度假区的设计,再如一些博物馆数字互动式体验等,使消费者有切身感受,能够产生文化共鸣。

宣传模式创新:多渠道、多媒体、多人群。以往对文化产品或资源的宣传,一般仅限于网络或电视广告,相当于“硬广”。但当今的创新做法,则搭载了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电影的平台,更像足一种“软广”。《上新了故宫》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向广大消费者展现了故宫的众多宝藏,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兴趣。长隆集团通过与湖南卫视合作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体验。春节时的一部电影短片《啥是佩奇》,让小猪佩奇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些都是新型的文化宣传模式,通过网络放大效应,更能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北京推动文化创新的思考

要符合首都文化特色保护传统文化内涵。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除传统文化外,北京还是我国现当代文化的中心,是我国现代文学、现代艺术、现代戏剧的起源地和重要基地。文化创新要充分建立在对城市文化特色的精准把握上,使历史名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引入现代化元素时,要考虑与传统文化和京城文化的协调性,不是要创新就丢掉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搞成“四不像”,而是要讓沉淀的文化历史通过新的展示方式焕发出新的光彩。

要聚焦高端定位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创新要聚焦高端、高新和高附加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升级、业态创新和链条优化。2018年6月,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聚焦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构建中的创意设计、媒体融合、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动漫游戏、演艺娱乐、文博非遗、艺术品交易等九个新兴业态,明确了未来北京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当中的重点支持和扶持领域,也指明了北京市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文化创新要与科技相结合,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VR、虚拟增强技术、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同时加强对新兴主流文化消费群体和文化消费业态的引导,以产业转型带动消费升级。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下探索文化创新。京津冀三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文化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三地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地域联系更加紧密,跨区域的文化消费行为也日渐增长。下一步建议,一是在政府层面上,通过构建合作联盟、协作平台等方式探索创新合作购买文化服务方式,实现政策互惠;二是促进文化相关企事业单位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互通,丰富文化产品内容,创新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三是探索文化设施共享利用模式,提高设施利用率,扩大服务范围;四是创新文化产品设计,充分利用京津冀区域相通的历史文化基因,促成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将区域的传统文化经过创新打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新型产品。

要瞄准首都消费群体提供产品服务。有研究表明,90后00前的青少年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最旺盛,实际发生的文化消费支出也最多,本科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人群的文化消费综合指数相对较高。北京高校云集,2017年本专科及研究生在校生总数达到89万人(上海仅为5l万人);据“六普”统计,北京每十万人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稳居首位。据2017年北京1%人口抽样调查,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达到23.5%,由此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较大消费潜力。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需求,要加大在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活动、电影、动漫及周边产品、网络文化活动(包括游戏、在线音乐、视频充值等)、图书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把握跨界融合、科技提升、版权衍生、互动体验等方向,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消费。自2016年4月国家开展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以来,形成了多种有效模式和经验。北京也是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几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建议:一是充分把握疏解腾退空间再利用的契机,打造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特色文化集聚区,形成文化消费的规模效应;二是探索“互联网+金融”的新型文化消费补助模式,打造文化消费APP,将“消费+补贴”通过线上支付实时完成;探索居民文化消费评价激励政策,居民通过评价获取积分兑换优惠券消费等;三是推进基层文化创新,围绕老北京特色街区,联合周边文化资源,打造形形色色的京味文化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在培育居民文化兴趣爱好中的细水长流作用;四是利用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消费平台做好消费数据采集和分析,尽快建立文化消费统计体系,为准确把握北京文化消费规模结构,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作者单位:北京市經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投资研究部)

作者:于萌

第三篇:消费文化影响下的重庆历史街区消费空间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重庆主城区内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历史街区——磁器口、洪崖洞、十八梯,分别从业态系统和感知系统来解释了消费空间的特点,得出了一些十八梯的死与生的结论,最后,阐述了对历史街区更新的一点思考。

關键词: 空间结构;消费空间;历史街区

1.前言

“消费空间”的概念诞生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城市中的“中产阶级”产生了对商品符号的消费需求。早在80年代,消费空间在我国主要是以主题公园的形式出现,例如杭州宋城、大连极地海洋公园等。如今,消费文化开始渗透到都市的日常生活中来,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的开发形式表现为大量商业区的开发及原有古城镇的改造重建。而山城重庆的两大典型案例就是磁器口和洪崖洞——二者皆以特色旅游、休闲购物为主题,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的改造和更新从而形成新的城市消费空间。而十八梯由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开发模式而面临着拆除,历史的记忆场所面临缺失。这些无疑在想我们展现一个事实——消费文化在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消费文化为背景,研究对象是重庆主城区内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历史街区——磁器口、洪崖洞、十八梯,通过各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和类比分析的方法,主要研究了消费空间的问题,得出了一些关于拯救历史街区的建议。

2.消费文化和消费空间

消费文化指源于西方的消费社会的文化样式。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生产注重生产而忽视消费,最终由于产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于是消费被重视,而商家对其商品大肆宣传,试图凭借符号意义的联想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由此形成的脱离了商品物质属性,崇尚意义,符号,精神消费的文化即为消费文化。

消费空间则指除了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空间外还包括娱乐空间,休闲空间。消费空间的概念可以包括一切公共发生的消费行为的空间,是消费市场买卖双方进行商业交易活动的场所,也就是消费者发生消费行为的空间。消费文化创造了消费空间,消费空间同时也塑造了消费文化。

3.磁器口、洪崖洞、十八梯

3.1磁器口

3.1.1空间结构体系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面积1.5平方公里,距主城区3公里,是历经千年变迁而保存至今的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磁器口古镇由一条主要古街和若干次级街道组成。近些年新修的公路让开车前往磁器口更加便利,除了游客,重庆本地人群也常来此消费。

3.1.2业态系统

在核心街区,由于建筑空间形态得到保护,以商业利益为目标的现代产业空间只能围绕其外部展开。而内部由于原住居民的原因,只能小范围改造扩建,造成核心区域同现代化生活脱离的局面。在内部,主要是使用者和空间功能发生置换。(图1、2)

3.1.3感知系统

如今,打着文化旗号的符号充斥磁器口每个角落,历史古镇成为大众娱乐的消费狂欢。鳞次栉比的店面、拥挤的街道、环境卫生的缺失,地方文化成为被仿制的对象,文化符号作为商品附加值充斥大街小巷,以营造一个精神欲望的消费氛围。吃喝玩乐后,仍然是吃喝玩乐,形式虽有所不同,内涵却一致无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磁器口逐渐被打造成大众消费娱乐休闲的趣味场所,失去其历史纪念性和标志识别性,沦为一般商业旅游古镇。如此说来,未来磁器口想要活下去的方法是否可以考虑打造“巴渝老街”重庆印象的新兴消费场所?(图3)

3.2洪崖洞

3.2.1业态系统

城市阳台,采用立体式广场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玩耍的公共空间。

天成巷,一街两层,是巴渝氛围重庆老街,主要以小吃和饭店组成的。

民俗美食街,将洪崖洞的商业氛围最大活力的呈现。

异域风情街,商业业态多样,美食、工艺、住宿、休闲、娱乐等,是洪崖洞商业最具特色的地方。

纸沿河酒吧街,靠近江边的市民公共活动和临时商业街。(图4、5)

3.2.2感知系统

人对商业空间的感知是最直观的一点,包括商业空间的信息性和识别性,使用者对商业空间的理解和评价。洪崖洞由于其独特的地形条件,使其消费空间的识别性更强。建筑为巴渝坡地民居“吊脚楼”成为消费者对洪崖洞的第一理解,商业空间的形式更多样,给人的感知也是多样的,爬坡上坎的感觉,抬升的商业空间感以及下沉的商业空间感。消费者能感觉到商业是连续的,变化的,产生对话的(图6)。

3.3十八梯

3.3.1业态系统

片区内聚集着多栋历史价值较高的就建筑和大量反应老重庆风貌的民居,以及手工艺制作、药材市场的等传统业态模式,并保留了老重庆的“梯坎文化”。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打造城市名片的潜力。片区内聚集有旧货市场、药材市场、人口交易、生活产品交易、报业集团,以及大量以传统小商品、餐饮等生活配套服务功能为主的低端产业。

商业模式多为零售,饭馆、小吃、杂货、服装、生活用品、菜市场等,大多是临街商铺和地摊,品质低下,环境较差,商业比较混乱(图7)。

3.3.2感知系统

街道空间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场所,同时也可以对人们的活动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1)商业性街巷:一种由本片区居民特别是沿主街居住的住户临街设店,形成毗邻相生的店铺室内交易活动;另一种穿梭于下半城间的流动商贩,主街上定点摆摊设点(图8)。(2)生活性街巷:巷道是街道與民居入口的中介,从心理和空间上都表现出过渡性空间的特征。在下半城中,居住小巷空间形态的多变产生了许多半封闭空间,它们属于街道本身,构成了邻里聚居的上佳场所。巷内民居层高普遍较低,加之巷道的狭窄,以至巷道的空间感受与室内近似,形成了街道的户内性尺度。这样,住宅面巷的外墙充当了室内隔墙的作用。巷道内布置了石桌、洗衣池等设施,各家各户的户内生活习惯延续到街巷空间,使小巷产生了浓郁的生活氛围。(图9)

而十八梯面临的问题——首先,物质形态老化:对于十八梯片区来说,由于地形高差较大,车行交通不便,消防车难以通行,火灾隐患更为严重。其次,功能结构过时:内向型社区氛围,逐渐形成“城中村”的格局,而与周边开放的现代化都市氛围格格不入。沦为重庆最繁华商圈外围的贫民窟,居民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4.思考与建议

历史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历史真实性原则、风貌完整性原则以及生活真实性原则,洪崖洞和磁器口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体现前两个原则,即对街区整体风貌、历史遗迹和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的保护。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无法修缮或者扩建的房屋不得不拆,这时候为了经济利益出现了简单粗暴的只模仿外形的修建方法。而文化符号作为商品附加值充斥大街小巷,大家来的主要目的就是吃喝玩乐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磁器口和洪崖洞历史文化意义都逐渐被大众消费所消解。以此为鉴,重塑十八梯时,我们该如何改变古镇在当代中国,这种“想活就要沦落”的命运?

十八梯以前是重庆消费圈之一,现在因为交通改道和政策原因被抛弃,解放碑和十八梯是密不可分的,他们是一个整体。有没有一种规划方式,把解放碑商圈延伸到十八梯去,让两个区域连起来 ?做到这一点除了业态需要考虑,还应该考虑距离,有没有一种便利的方式,可以从解放碑到达十八梯毫不费力?

解放碑的落寞是城市新陈代谢必然的后果,就好像十八梯,也许他们都应该转向,向洪崖洞以及磁器口学习学习?非主流消费圈也是很不错的一个地方。洪崖洞和磁器口的好,好在深入人心,无论消费也好,建筑形态也好,多少还是有点特色。消费档次能够适应大众,消费类型也是大众的。洪崖洞和磁器口的不好,不好在当房子老到无法再修正的时候,就会被简单粗暴的拆除,用假坡顶啊,水泥仿的穿斗代替啊。这样下去,磁器口会变成一条假的古街 ,失去灵魂和原本意图了。不管怎么说,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才是主流,消费带动经济顺便的东西。中国目前大部分的商业化了的古镇,市区内的历史古镇都有这样的命运,难道十八梯也要经历这样的命运?国家社会为了经济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看似短期效益高,但实则是釜底抽薪。

参考文献:

[1]卢峰,陈力然,基于资源整合的重庆“十八梯”片区旧城更新策略初探,室内设计,2012,第3期

[2] 谭舒.,十八梯——老重庆的底片[J],重庆与世界,2010(08):56-59 .

[3] 张维亚,外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综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55-58.

[4]郭璇,文化遗产展示的理念与方法初探, 建筑学报,2009(9):69-73.

[5]郭璇,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新建筑论坛,2007(6):74-79.

[6]胡莹,叶红,基于文脉视角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思考,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 (12):66-69.

[7]张玛璐,浅谈十八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J],城乡规划·园林景观, 2012(07)

[8]张夏予,张建林,姚久州,文脉精神的传承:重庆洪崖洞商业步行街空间营造,南方农业,2011(04)

[9]刘晋,基于空间句法分析重庆洪崖洞历史传统风貌街区更新保护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06),第3期

[10]黄洋,坡地商业消费空间的特色探索,[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7(05)

[11]梅联华,对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11(1):56-60.

[12]肖洪未, 基于“文化线路”思想的城市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2(05)

[13] 申国俊,颜纪臣,民居建筑艺术研究的追求.,建筑设计管理,2000(4):32-34.

[14] 张烨,作为过程的公共空间设计. 建筑学报,2011(1):1-4.

[15]李婷婷,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到自反性地域主义——比较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世界建筑,2010(10)

作者简介:黄真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硕士研究生

作者:黄真

上一篇: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法理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