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性心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青少年是带着生机和希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性的认识和理解,更能体现当今性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所在。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最难以把握也最容易埋下问题的发展课题便是性的发展。

第一篇:性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 要:高职生性心理指导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高职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目前国内高职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进行性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途径,以期对性教育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性心理;教育对策;综述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改变,高等教育的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成为高校生的主体。在高职教育受到社会重视的同时,高职生的性心理特点也逐渐成为反映当代高职生心理特点的重要维度之一。因此,高职生的性心理教育应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内容。

性心理,广义上涉及性的所有观念或意识;狭义上指在性情景刺激下的男女交媾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应[1]。张进辅等对性心理的理解如下:性心理也称性意识,是有关性问题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对性生理、性对象及两性关系的反映,其结构可以分为性感知、性思维、性情绪、性意志四种成分[2]。性心理表现为个体在性方面的心理现象,如性意识、性欲望、性观念、性情感、以及性梦等性心理活动的总和[3]。个体性心理的发展与性成熟程度有关,受到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和人格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关注高职生性心理的特点与规律,有助于帮助高职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培养健康的情感交流能力以及树立积极的性观念,同时,为高职院校开展性心理教育、进行相关心理辅导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后期,面临着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是从心理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4],期间个性心理出现重要变化,社会化情感反应得到发展,个体自我意识增强。同时,强烈的独立意识与难以避免的依赖性之间容易产生心理矛盾。由于社会对学历要求的传统偏见、高职生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青春期人格发展的局限,高职生出现一系列心理困扰:自卑感强,易于悲观、情感极其脆弱;择业压力大,心理焦虑程度高;对自身学历认识不明确;厌学心理严重等。因此,把握高职生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其顺利完成学业,人格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高职生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性,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性的研究变得更加重要。高职生正处青春期,性生理已趋近发育成熟,其健康程度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其个人全面发展水平。这个阶段,高职学生基本已完成自我性角色的认同,性意识和性体验也较为明显,但由于所处的特殊阶段和面临重要的学业任务,导致高职生的性需求与性满足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现象,容易引发心理困扰和内心冲突[5][6]。作为青年学生,高职生与其他同龄的在校生一样,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人格可塑性较强,心理冲突表现明显,容易产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协调。因此,维护高职生的性心理健康,对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性价值观的发展体现了大学生对性的认识过程,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文化趋势。其基本发展过程是从保守到开放,当前还处在中间阶段,大学生性价值观还没有发展到所谓的“性自由”阶段。张玉堂等在2008年对大学生性观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达81.4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性观念仍然“不太开放”[7]。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已经由传统中国人所持有的禁忌保守观念日趋向性开放方向发展,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开放的程度。其中,情感因素、动机、择偶标准、性行为是大学生性价值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8]

对于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因素,前人研究得到一些不一致的结果。在一项大学生性心理特点的研究中[9]指出在性认知的因子上,学生的性认知水平受到生源地、年龄以及父母支持程度的影响:其中城市籍的、年龄较大的以及父母理解支持程度高的学生性认知水平要偏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心理成熟度也逐渐提高,对性知识的了解也更加准确和丰富,性价值观也会因此得到不断发展,因此高年级的大学生性心理表现更加和谐健康。[10]在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教育开放程度等原因,相比城市籍大学生和谐的性认知,乡镇籍学生接触获得的性知识显得较为贫瘠[11]。此外,父母持支持理解的态度确实有利于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发展[12],但多数父母中立态度对儿女性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性质是积极抑或是消极?还有待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促进高职学生性心理的提高和完善方面,专业心理咨询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一致,均表现为积极的求助意愿[13]。表明随着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同时各大高校开展的日常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积极影响。在出现心理困扰时,包括性心理困扰,大学生还是会主动选择向专业心理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高职生性心理教育的相关途径

为使高职生从性困扰中得以缓解,积极理性地对待性成熟,应该从实际情況出发,积极、慎重、开放性地在高职院校进行性心理教育,对高职生进行性心理相关知识的普及教育。只有从正面积极启发并且适时、适度、适当地开展性教育,才能满足高职生对性知识的求知欲并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

1.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性教育体系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完善的性教育体系有利于高职生性心理健康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性教育形式,可以通过系统的性教育课程进行教学,还可以涉及性心理咨询,性知识宣传,有关性认知、性角色认同与悦纳、促进两性和谐互动关系的团体辅导和小组讨论等辅助教学。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在为高职生在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素质、性文化与性审美等方面提供切实有利的心理帮助[14]。

2、利用朋辈教育,增强性教育的有效性

朋辈互助是开展高职生性心理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青少年往往愿意认可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或朋友的观点,特别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往往不愿向家人或老师倾诉,但却更愿意听取或采纳同伴和朋友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比起家庭教育、学校咨询,朋辈性教育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时效果更加明显。性教育中同伴教育者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正确引导,将成为健康性行为的正面典范,影响受教育者,而且同伴与受教育者彼此间的持续交流也能起到不断积极强化的影响[15]。

3.采用团体辅导,改变学生寻求性心理帮助的态度

团体辅导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能有效改善高职生寻求性心理帮助的态度。Buckley的研究证实通过实验干预学生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有所改善[16]。因此,在高职院校定期开展性教育相关内容的团体辅导,寓教于乐,对提高学生性心理知识水平大有裨益。

4.重视性别差异,关注高职男生的性心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女生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外显态度显著高于男生[13]。男生为了表现出社会所赋予自己的坚强、勇敢等标签特征,往往不愿向他人表现出自己需要帮助的另一面,或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对专业性求助同女生一样持有相同的积极态度。女性往往表现为被动、顺从、依赖,而男性则要求是主动、有支配力,而且传统文化对女性性方面的限制要比男性严格得多。这些保守的性观念对女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性心理的健康水平和性问题的态度倾向上会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18]。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更应破除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不同性别的学生性心理状态给予同等程度的关注和重视[13]。

参考文献:

[1]贾云希,周俊金,周振明.应用心理学词典[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490-491.

[2]张进辅.现代青年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156-158.

[3]丁邦平,朱明.青春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35-236.

[4]涂桂珍.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对策[J].中国水电医院,2007,(3).

[5]劉琦,杨静.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现状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

[6]徐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07,(9).

[7]张玉堂,哈玉红,海存福.对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状况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性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系列成果之一[J].中国性科学,2008,(9).

[8]李颖.我国大学生性价值观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研究,2011,(8).

[9]温斌,杨润涛,张东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的定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7).

[10]杨小丽,袁美学.大学生性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4).

[11]李阳,李宏翰.广西大学生的性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2).

[12]潘绥铭,杨蕊.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8-102.

[13]刘邦惠,纪玲玲.大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双重态度模型的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2011,(6).

[14]贺文佳,倪波,陶大德.试论高职院校性教育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15]齐麟.大学生开展性教育的现状及有效途径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1,(1).

[16]Buckley GI,Malouff JM.Using modeling and vicarious rei-nforcement to produce more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mental health treatment[J].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5,(3).

[18]邓欣媚,林佳.广州、香港两地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性态度、性知识、行为发生可能性及双重标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2).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王铮 李欣晏 李舒

第二篇:青少年性心理行为问题及应对

【摘要】 青少年是带着生机和希望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性的认识和理解,更能体现当今性作为一门科学的价值所在。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最难以把握也最容易埋下问题的发展课题便是性的发展。本研究从心理学层面深入探讨了青少年性认知发展、性行为发展、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并从多个角度挖掘成因,提出相应地应对策略,以期为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性教育指明方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 青少年; 性心理行为问题; 应对

引言

在过去的中国,性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如今,可喜的是人们已经开始将其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对待。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最不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生理成熟趋早而心理成熟滞后,不同步的身心发展容易导致各种身心问题的发生。性作为这个时期萌芽并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容易困恼青少年的生活,使其无法顺利完成这一时期的发展任务而进入下一人生阶段。二十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但大多是围绕青少年普遍存在的性生理、心理困扰和性心理发展理论及现状展开的,抑或单独从某一角度论述青少年的性行为偏差,很少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全面梳理青少年的性心理行为问题,并深挖其成因以求找到应对之策,这也是本研究的致力之所在。

1青少年性认知偏差

——性别角色偏差的表现及成因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种。前者是指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解剖学上的差别,而后者也可以称为“性身份”或“性别角色”,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1]。通俗点说就是个体所表现出的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气质、性格、思想感情和行为特征。

一个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这种对自己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作出的评价或持有的看法叫做“性别同一性”,或译“性别自认”,性别同一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2]。如今,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差现象:女生穿破洞牛仔裤,说话粗声大气,只和男生玩;男生说话细声细语,为人处事扭扭捏捏,一见生人就脸红。更有甚者长期男扮女装并自以为正常,这无疑都是性别角色认同出现了偏差,长此以往,无形中形成了与自身生理性别不相符的行为模式。

有调查显示:3、4岁儿童已获得性别认同的能力,4、5岁儿童逐步获得性别稳定性的能力,5、6岁是性别一致性发展的快速期,大多数的6岁儿童已获得性别恒常性[3]。缘何如今已过性别恒常性关键期的青少年看似仍未具备性别同一性?首先从客观现实上来说,独生子女家庭俨然已经成为我国主流的家庭结构,这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同龄的性别参照和性别对比;其次,从早期家庭教育上来讲,有些父母无视子女的生理性别,按自己的心愿来抚养孩子;另外,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父母疲于奔命,与子女的沟通和相处时间减少,子女缺少对同性父母榜样的模仿机会,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并不因性别差异而区别对待;当然,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更不乏青少年对“中性化偶像”的争先追捧和模仿。由此,青少年性别中性化和性别模糊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从而使自身的性别角色概念模糊不清。

2青少年性行为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性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生物基础,也是人类种族延续的必由之路。但是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特别是道德心理都不甚成熟。在如今这样一个风云多变、真伪难辨的信息时代里,尤其容易受到不良性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各种性行为问题。

2.1青少年未婚先孕

2010年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人口所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婚青少年中,约有60%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宽容态度,22.4%曾有婚前性行为,其中有51.2%的青少年在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任何避孕法。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其中高达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此次调查历时近2年,涉及1.64亿15岁至24岁未婚青少年[4]。如今,未婚少女怀孕或流产的消息更加频繁的见诸报端:“初生婴儿被遗弃,父母均为未成年人;11岁女孩怀有葡萄胎,父母浑然不知;13岁的初中生拿压岁钱做人流;16岁女生做人流时不慎被医成植物人……”5年前,中学生或大学生做人流还会遮遮掩掩,现在,则是直接穿着校服就去了,种种现象实在让人痛心不已。青少年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未具备为人父母的条件,但是他们却屡尝禁果,无视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对其造成的隐性伤害:在人工流产过程中,少女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还可能并发各种妇科炎症,多次流产甚至会导致终生不孕;在心理上,未婚先孕的事实必定会给少女及其家人带来负面影响,让他们觉得做了不光彩的事,从而抬不起头,心情压抑而无法抒怀,甚至还会造成两个家庭的矛盾而伤害彼此感情。这种种严重的后果反应出的不仅仅是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更折射出了社会道德监督的失职。

2.2青少年性犯罪

2005年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已经占到我国总犯罪量70%,其中性犯罪的比例超过30%。犯罪年龄集中在14至18岁之间[5]。如今七年过去了,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但是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和众多学者的数据分析预示着这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而年龄也是更趋低龄化。以前青少年性犯罪势单力薄,多表现为强奸,但如今青少年性犯罪的情节日渐恶劣,团伙性暴力性的性犯罪案件增多趋势明显,强奸杀人、轮奸、鸡奸、性虐、奸淫幼女、强迫少女卖淫、网络裸聊等等,犯罪手段的残忍性,犯罪形式的多样性、组织性让成年人瞠目结舌,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天津市建新劳教所年龄最小的“轮奸犯”仅14岁[6],青少年性犯罪的年龄越来越趋低龄化。这和青少年性早熟、“黄色”影像的荼毒关系最大,当然家庭教育的缺失,道德观、价值观歪曲,法纪观念淡薄也是导致青少年性犯罪频发的主要原因。

3青少年性心理偏差的表现及成因

青少年性心理偏差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对于性的认识及活动方面的问题,常见的有青少年性识别障碍、性偏好障碍、性取向障碍,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较受争议的性心理障碍——虚拟色情迷恋症[7]。

3.1性识别障碍

个体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认同发生了紊乱,称之为性识别障碍。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易性癖,又称性别改变症。其特征是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不接纳自己的生殖器官及副性征。他们的穿着打扮、情感行为、社会交往、工作选择处处按与自身相反的性别去要求,不顾舆论压力和家人阻拦,坚决要求做变性手术[8]。其实儿童早在3岁左右就确定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其后随着与外界的相互影响和社会对其的性别角色期待,逐渐形成一套符合自己性别身份的行为系统,但是有些儿童由于早期教育的缺失及不当,没有在关键期内确立明确的性别身份,这就为后来的性别识别埋下了祸根。虽然这类青少年并不占多数,但是越来越吸引眼球的“伪娘”“变性”现象让我们不得不警醒:对青少年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引导与教育刻不容缓。

3.2性偏好障碍

性偏好障碍又称性倒错,指采取偏离正常的行为来取得性满足的心理倾向。在青少年中较常见的有恋物症、异装症、窥阴症、露阴症等形式。恋物症指迷恋非生命物体,以此作为刺激物唤起性幻想和性冲动。常见于男性,迷恋对象常为女性的服饰。异装症:指穿着异性服装,主要是为了获得性兴奋。窥阴症:反复出现的窥视他人裸体或性活动,通常引起性兴奋和手淫。露阴症:反复或持续出现在公共场合向他人暴露生殖器,暴露时出现性兴奋[9]。调查发现成人的这类问题大多开始于青春期,18岁以前开始的约占半数[10]。性偏好障碍的形成原因大多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这与个体童年期被压抑的性心理发展过程有关,行为主义则认为这是习得的一种行为,但更准确的应该归咎于个体的动机和人格的部分缺失。

3.3性取向障碍

性取向是指个体性活动的对象是异性、同性或两者兼有,是一种基本的性行为活动的性别指向,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异性恋、同性恋和双性恋[11]。这里主要讨论近些年来在我国青少年中日渐多见的同性恋现象。虽然很多国家已经认可了同性恋行为,而不再把它视做一种疾病,但由于我国文化的特点,大多数人对于这一现象依旧是无法完全接受。同性恋个体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多见于未婚青少年。有学者调查发现,同性恋大概占总人群的4%左右[11]。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一直备受争议,早期的性学家大都认为同性恋主要是通过遗传决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证据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正确与否。不过病态的家庭结构致使儿童发生角色认同错乱似乎更能解释这种现象。同性恋行为在我国是近几年才浮出水面并日渐公开化的:有女学生直接牵着自己的“女朋友”去上课的,也有男学生和“男朋友”公开接吻的……虽然有调查显示人们对这种行为比以往表现出了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但是这种包容是极其有限的,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规范严谨且正统思想仍占主流的社会中,同性恋者仍然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异类”。

3.4虚拟色情迷恋症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虚拟色情也随之潜入青少年的生活,他们登陆互联网,浏览成人网站,在聊天室里同其他网民进行网上虚拟性交,有时甚至发展到在现实生活中与网友见面并性交。有些频繁登陆色情网站的网民甚至形成了对电脑的条件反射,一登陆到电脑甚至在电脑启动之前就会产生性兴奋。有学者认为,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寻求网络性爱的行为,甚至在网络性爱影响到自己与亲近的人的关系时,他们仍然无法停止这些行为,那么对这个人来说网络性爱的迷恋就是一种真正的瘾[7]。虽然这种现象更频繁的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信息资源全世界范围内的覆盖,我国青少年中也已经出现这种现象。尽管目前虚拟色情迷恋症还未被列入官方诊断的范畴,也不能界定在何种程度上使用网上色情资源属于娱乐活动,何种程度就构成虚拟色情症,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如果网络监管不力加之青少年辨识力与自我控制力不强等原因,虚拟色情迷恋问题会愈演愈烈。

4青少年性心理行为问题应对之策

4.1性教育从娃娃抓起

这里所说的性教育包括性别教育,是广义的性教育。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在2.5岁~3岁左右,因此在学前儿童期就要开始进行性别教育。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定势及性别观念,是成年人高度明确的性概念和信念的基础,也是影响成年性行为的重要因素。在学前阶段不正确的性别教育甚至是导致成年时期各种性问题和心理问题的根源[12]。国外研究也指出,几乎所有的要求手术变为女性的男性易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23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化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13]。因此,性别教育应该从小做起,尤其是家庭教育,家长不能不顾儿童的解剖性别而根据自己的喜好人为地去为孩子“选择性别”,当然也不能以严格的性别刻板印象去要求孩子,性别角色教育已经由最初单维的女性化、男性化教育走向适应当前竞争社会的双性化教育。坚强勇敢、果断机智、温柔体贴、耐心细致……这些性格特征不应被贴上性别标签,它们是两性共有的。只要是孩子身上表现出值得肯定的积极品质就要加以鼓励。父母一方面要意识到自身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模式,但要尽量避免典型男性化和典型女性化倾向,父亲也要从事家务劳动,照看孩子;母亲避免做专职家庭主妇,也要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鼓励孩子积极进取。这样有利于孩子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综合起来,为塑造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打下基础[14]。

4.2安全度过“危险期”——青春期

有学者形象地将青春期叫做“危险期”,这很贴切地描述了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走上“危险”的不归路,也很容易为未来的发展埋下祸根。因此,青春期性教育不容忽视,为了使青少年能够安全度过“危险期”,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多管齐下。不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教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向他们传授“第二性征”等生理知识,让他们了解生命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要辅以性心理教育,以平和的态度解答孩子出现的种种疑问,对孩子出现的正常的性欲望和性冲动适时引导,合理疏通,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心理行为的异常现象,应及时寻求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当然,性道德教育也必不可少,对女孩尤其要进行恋爱观、贞操观、忠洁观、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观念的教育,对男孩则要重点进行责任感、使命感、理想抱负和家庭观念的教育;同时,性法律教育和性保护教育也不可或缺,必要的法律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与技巧也应该向青少年全面传授。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这一时期也是早恋的常发期,对于早恋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贯彻“宜疏不宜堵”的指导思想,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能雷霆大怒,尝试和孩子平等民主对话,说以利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或巧妙地采用“冷冻法”——和孩子达成“协议”,暂时冷冻封存感情,等考试过后再来细品这段感情,必有不一样的感触。总之,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4.3青少年性教育应纳入课程体系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仅要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在人文素质上武装自己,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也要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完善的人,掌握各种生存技能并具备应对人生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的能力。虽然中学时期他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从“生物课”上了解了一些“性知识”,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的性教育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或根本不成系统,再加之青少年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无法辩证和坦然客观地面对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将性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或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来势在必行。通过专门的课程开设和专职的教师授课,辅以科学的分班分层或分性别分年龄的分组教学,向青少年系统科学地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法规和婚恋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和性道德荣辱观,为其以后组建幸福家庭、融入和谐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石。如今大学生婚前同居、未婚先孕并流产、卖淫嫖娼、“包二奶”、“求包养”等现象遍地开花,这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中学阶段性教育的缺口。性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不应仅局限于中学阶段,大学阶段也应该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应将性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4.4净化大众传媒,隔离“有色信息”

有调查显示,80%以上的少年犯在“犯事”前都接触过含有暴力和色情内容的书刊和音像制品[15]。也有很多调查揭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一种来源便是各种杂志、音像制品和网络信息。这充分说明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套用描述网络利害的一句话,其实“大众传媒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青少年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科学正确地利用大众传媒,那么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教育渠道。但是,如果青少年只迷恋于一些不正规渠道所传递出的腐朽、肮脏的“有色信息”,那么其心灵必定受到毒害。青少年的自控力和分辨力都不甚成熟,很容易被垃圾信息蒙蔽双眼,这也就给政府有关部门敲响警钟: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对“贩黄”、“制黄”以及传播黄色诱惑行为的整治力度,加强对传播、复制、发行淫秽、色情录相、光碟等的不法经营者的打击,彻底清除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垃圾”[16]。净化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让“有色信息”没有机会和途径接近青少年,同时辅以科学规范地性教育,相信必能还青少年一片晴空。

5结语

弗洛伊德把人类一切活动的本源都归结于性,虽然不被所有人认同,但也从另一角度折射出性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青少年性认知、性行为和性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达到和谐统一的前提。而如今青少年受不良性信息的刺激增多,性成熟提前而性心理结构却不甚完善,因此,全面了解青少年性认知、性行为和性心理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现象,一方面为青少年的成长道路扫清了障碍,另一方面也为成年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性问题找到症结之所在,从而找出应对之策,为保障青少年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参考文献

[1]Burger M. Personality Pacific G rove.CA: B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32-433.

[2]李鹰.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63.

[3]范珍桃,方富熹.学前儿童性别恒长性发展.心理学报,2006,38(1):63-69.

[4]周丽.未婚先孕低龄化私自药流危害多——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河北日报,2010-11-1.

[5]马伟,王慧.试论青少年性犯罪的原因及对策.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 18(12): 91.

[6]侯林.当前青少年性犯罪变动趋势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43.

[7]Jeffrey S. Nevid Spencer A. Rathus Beverly Greene.变态心理学:变化世界中的视角(第六版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6.

[8]王希宝.性心理障碍表现.家庭医生报,2003-3-17.

[9]冯菁菁,徐秀.儿童性心理早期发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 15(5):513.

[10]张劲松.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3):184-186.

[11]王建平,张宁.变态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38.

[12]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5):2-3.

[13]翁晖亮.儿童性角色畸形.中国社区医师,2005(16):39.

[14]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9-230.

[15]海军.青少年性犯罪透视.河北工人报, 2002-6-15.

[16]宋利平.都是黄色录像惹的祸——青少年性犯罪原因与预防经营管理者,2011(3):304.

[收稿日期:2013-01-10]

作者:郭黎岩 卫丹

第三篇: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研究

摘要: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比较严重。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表现形式有冷漠行为、权压行为、偏爱行为、言语伤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心理健康

由于教师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师源性心理伤害极易发生,但由于师源性伤害有隐蔽性和凸显的迟滞性,使得师源性伤害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当这些伤害凸显出来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伤害,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上海四所民办高职院校中进行调查,下发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71份,问卷回收率为94%。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民办高职院校中,有37%的学生在大学受到过师源性伤害。这一数字表明,在民办高职院校中,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

心理伤害的行为表现及危害

民办高职院校的师源性伤害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冷漠行为相对于其他公办学校来说,冷漠行为和权压行为是民办高职院校中比较突出的两种师源性伤害,而冷漠行为又是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中比较常见且不大为教师所意识到的问题。对于一些调皮捣蛋和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教师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品质太差,因而对这些学生失去信心,产生厌恶、消极和冷漠的情绪。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出格行为熟视无睹,殊不知,这种冷漠行为大大伤害了学生,他们内心其实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大学前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学生或是问题学生,他们积累了很多负性的体验,而少有成功的体验。调查发现,在民办高职院校中,64%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很少或从来没有受到过表扬,进入大学后,期望能改变这种状态。如果民办高职的教师能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和关心,他们也能产生美好的梦想与憧憬,激发出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反之,如果继续受到冷漠和忽视,就会固化他们的负性情感体验,觉得自己没有人关心,也不懂得去关心别人,甚至对他人、集体、社会产生敌对和仇视的态度,会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

权压行为一些教师认为,与这些学生讲道理是徒劳的,必须是高压,因而采取极端的管理。一味强化规章制度,重行为约束,轻思想引导;重外源的压力作用,轻内源动力培养;重事后处理,轻事前预防。往往从求稳定出发,认为只要能把学生管住,不出大事就行,而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学生的人格正处于形成阶段,教师采取“高压”和“强权”政策,在这种管理下会出现三种情况:一类学生屈服于教师高压强权而唯命是从,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鲜活的个性逐渐被泯灭,容易养成怯懦畏缩、优柔寡断的弱者性格;第二类学生表面服从,内心反抗,形成阳奉阴违的行为特点,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不协调,出现失衡状态,容易发生异常心理;第三类是由怨恨进而爆发为反抗报复,形成强烈的抗拒心理和逆反心理,形成暴躁乖戾等不良品质,以后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是奉行强权高压政策。

偏爱行为教师的偏爱行为或不公行为也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在调查中发现,有偏爱学习成绩好的,有偏爱家庭有社会背景的,有偏爱长得漂亮的,有偏爱守纪律的,在学生看来这些都是一种不公平行为。有位学生叙述过这样一件事:“我英语较差,但很想学好。一天上课,老师按顺序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快要轮到我了,我很激动。虽然这次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但还是有些紧张。可教师没有叫我,而是叫我后面的同学回答,我顿时觉得无地自容,感到再也没有信心把英语学好了。直到现在,我见到英语就心烦,因为那次我心里受到了深深的伤害!”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教师按顺序叫她起来回答问题,而且回答完后再鼓励她一下:“回答得真好!”我想这位学生可能就会从此对英语信心大增,英语成绩也许会有较大提高。对教师来说,这可能只是一件小事,而且由于师源性伤害的隐蔽性特点,教师可能当时没有感觉到对这位学生造成了伤害,可对于学生来说,心理产生了连锁反应:没有回答问题感到无地自容——老师对她不公平——老师看不起她——对老师反感——对英语反感——看到就头疼——更加学不好,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种偏爱行为不仅会使学习不好的学生产生一种严重的自卑心理,而且也会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产生一种自满心理,缺乏应对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弹性,也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

言语伤害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不当的言语也对学生产生不小的伤害。这些不当的言语伤害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直接用侮辱性语言讽刺、攻击,比如骂学生是“垃圾”、“贱”、“蠢猪”、“笨蛋”等。第二类是看不起学生,否定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对专科学生歧视,说“本科学生就是比你们好”,“某某大学的学生就是比你们好”,“你以前就是这样的学生,现在还能变好?”。第三类是恐吓学生。比如“我要让你考试通不过”,“我要开除你”。第一类有失教师的道德水准,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使学生无法建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密感。第二类和第三类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学生一种不良的暗示。这种不良暗示包含着对学生的贬低、歧视,会让他们消极自卑。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暗示之中,容易使学生对成败产生错误归因,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即认为自己不论多么努力,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失败是不可改变的,在认识上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上过分敏感,行为上消极被动、缺少动力等,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今后在面临困难时就会轻易放弃。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对今后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

心理伤害发生的原因

师源性心理伤害在其他类学校也有发生,民办高职院校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存在着一些与其他类学校共同的原因,如:教师对教育观、人才观的曲解以及教师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把教育仅仅理解为知识的传授,未能理解“教育起源于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把人才理解为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多元智能理论中其他智能的培养等。民办高职院校的特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兼职教师较多,教师流动性较大民办高职院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来自重点高校的兼职教师,有些学校甚至达到50%以上。这些兼职教师中不乏有责任心强、师德高尚的,但也有一些教师基本上是下课就离开学校,与学生沟通较少,师生之间不能建立亲密关系。在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不经意地用评价重点高校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冲着课时费来的,敷衍了事,使学生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专职教师队伍也不稳定,流动性较大,一些教师仅仅把民办高职作为一个跳板,“身在曹营心在汉”,对工作不投入、不尽心,不能潜心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能走近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学生。所有这些情况使得民办高职院校中学生受到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可能性加大。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校生”和普通高考录取的第四、五批,录取分数普遍较低。许多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失落感、挫折感和自卑感十分强烈,对自己缺乏应有的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形成自卑、孤独、焦躁等弱点,自我同一性没有很好地确立,容易受到心理伤害。有些高职学生由于在中学时对师生交往缺乏信任感,不良的师生关系使高职学生对教师自然会产生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压抑感,一旦老师在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对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教师的工作,甚至对教师正常的批评指正也觉得是有意和他过不去,觉得自己内心受到伤害。

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比较薄弱民办高职院校往往建校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较好的校园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生活也不如其他一些重点高校丰富,而且民办高校管理严格,有些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容易出现一种压抑状态。当学生对教师有不满情绪或是受到心理伤害时,不容易通过参加其他活动得到排解,会积压在心里,这样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也许教师轻易的一句话就点燃了学生的积怨,与教师产生冲突,导致心理伤害。这种情况也使得民办高职院校的师源性心理伤害更加严重。

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加强尽管民办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经费和人员所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和落实措施不够到位。一些民办高职院校连基本的保障都较为缺乏,导致对某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缺乏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如受到师源性心理伤害时,也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得到帮助。

社会大环境对民办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民办高职院校在社会上地位不高,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有些教师甚至不愿意说自己是在民办高职院校任教的。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很大,而待遇和发展空间却不如公办院校,这使得许多教师产生挫败感和不平衡感,故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一旦有机会,就转到公办院校,这使得留在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感。情绪智力较弱的教师就很容易将这些负性情绪迁移到学生身上,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

减少民办高职院校

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对策

民办高职院校的师源性心理伤害受到教师、学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综合形成,不可能完全杜绝,但也不能熟视无睹,任其发展,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

以高尚的教育理念引领和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工作实践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教育工作所遵循的理论、秉承的价值观念、坚持的原则和应达到的效果境界的集合体,是对教育工作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整体把握。教师应加强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在民办高职院校尤其要树立“人人都是金子”的理念、“每个人都能成功”的理念、“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如果每位教师心中都有这种理念,多看到学生闪光的地方,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批评与冷眼,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潜能被激发出来。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民办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要有经费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场地保障,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通过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或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团体辅导等方式,向教师和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控,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和引导民办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兼职教师存在的必然性,有些学校的兼职教师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半数。如果这支队伍没有抓好,民办高职院校的师源性伤害问题就很难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因而要把好入口关,做好甄选工作。要通过专门的培训使兼职教师在上任之前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培养目标、校园氛围、与公办院校不同之处等有正确的认识,使兼职教师能够研究适合民办院校学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团和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既可以使学生在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心,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又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宽容、理解、合作等优良品质,这种品质可以迁移到师生关系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对于一些心理已有负面情绪的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作为一种情绪转移或发泄的渠道。校园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建立适合民办高职院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激励体系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实践工作起着导向作用。由于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的生源不一样、办学条件不一样、社会支持度不一样,要根据民办高职院校的特点建立符合民办高职特点的评价体系,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建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激励体系,使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加安心并热爱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力玮,陈素红.独立学院学生师源性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

[2]刘艳.教师心理健康浅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4).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2.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18.

[5]王美英.谈关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6]陈福国.学校心理咨询专业理论与技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03.

作者简介:

黄晓星(1978—),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上海建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原理。

作者:黄晓星

上一篇:统计博士论文范文下一篇:教育如何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