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论文范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法理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哲学理论的对照下,制度是具体实践的体现;而在固定的制度本身的对照下,实践又是一种更为具体的特殊个案的体现。在社会公众的基本观念之中,死刑无疑是最具威慑力的刑罚,在此种威慑力的震慑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的。

第一篇:法理学论文范文

空间法理学的探索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转型,我国在关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城市法治建设。城市法治建设主要反映农村到城市的生活巨变,要想提高环境建设的水平,就要重视法治建设。城市法治是将城市生活与现代法律规范融合的成果,要想打破城市个人血缘与地缘关系,就要重视契约与权力的有效融合,城市法治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表现,要想提高建设效果,就要重视法治方法的使用。文章主要针对城市法治建设中空间法理学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探究我国城市法治建设、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城市法治建设的政策,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提供建设经验。

关键词:城市法治;空间法理学;应用

城市法治建设中,空间法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中西法律,研究法律的独立性。城市法治发展、建设,要想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就要重视现代法律与生活。尽管法律是独立自成体系的领域,但在法治建设中与城市的经济、政治等生活环境分不开,城市法治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建设中不以任何意志(空间、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等)为转移,所以在这种条件的限制下,法治理论基本呈现出形式主义的特性,这些法治理论是将社会系统的时空构成作为论述核心,主要探究空间中权力与法律的关系,以此形成空间法理学。城市建设中,要重视法治与空间的关系,不断改进城市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的纵深发展,同时也加强实践,推进城市法治的进程。

一、空间法理学的基本理论

空间法理学是针对城市法治建设提出的一种现代研究理论,主要研究空间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对象为城市环境。空间法理学是在传统法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要想了解空间法理学,首要掌握传统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空间法理学是在法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与职业相关联,经过社会实践,逐渐发展出多种理论模式。例如亚里士多德模式、戴雪模式、拉兹模式以及哈耶克—罗尔斯等自由主义模式,空间法理学将空间哲学和法理学进行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兴起,空间法理学理论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空间中权力与法律关系研究上,关系研究的最初提出者为批判法学学者,提出“法律应该被还原到具体的空间,聚焦法律的空间性问题”。在空间研究中,法律不是作为纯粹内生的变量存在的,在空间法理学的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理解法治社会规范变迁的关键,研究空间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二、城市法制建设的问题

现代城市法治建设中,要想提高法治建设的水平,就要重视城市生活环境的变化,将法律放置在具体的空间中进行讨论,但在城市法治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较多的问题。

(一)城市法治建设脱离实践

在城市法治建设中,出现法治建设脱离实践的情况。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群体的群居地,具有兼容性与并包性,要想尽可能的缩小城乡差距,就要具备将千差万别的地区、人群和活动融合在一个城市中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不断推进城市法治建设,不仅要重视法律规范,而且还要重视城市的生活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生活变化多端,不将法律放置在特定的空间中,不了解当前城市环境使用的法律规范,则会直接影响城市法治建设的质量。

(二)城市法治建设目标不明

现代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就要关注城市中的基本建设内容。近年来,随着各种土地管理、户籍管理等政策的出台,现代城市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驻,目前,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城市农民工超过3亿人,农民成为城市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农民数量的增多,不仅能要考虑农民的居住问题,还要考虑非城市人口的户籍问题。根据城市法治建设而言,由于城市环境的变化,城市法治建设基本目标,逐渐模糊,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群体构成复杂,城市法治建设要考虑多种因素,由此城市法治建设目标不一致。再加上很多民生问题(工资少、养老难)的影响,现代城市法治建设受到阻碍。

三、城市法治建设对空间法理学的探索

(一)乡村与城市建设

城市法治建设不仅仅是城市因素综合的结果,也与农村因素分离不开。我国经历多个社会形态最终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在现代社会中,重视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占比,这种情况下,城市与农村无法分离开来,由此随着现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逐渐形成新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城市的发展中,原有的治理模式也无法适应转型发展的城市,治理模式亟待调整,城市法治就是改变治理的一种方式,根据“柴尔德”理论,可以将城市的更新换代的过程描述为“城市革命”,城市法治作为“城市革命”的先决条件之一,本身具有稳定、不易变的特性,这一特性与“城市革命”的不稳定、易变特性恰恰相反。

现代城市建设主要考虑因素是人口与土地,简单来说,粮食生产以及社会关系成为城市建设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关系研究主要借助因果关系链条(不尽相同)表现出来,但主要研究城市的人口和定居的生活关系。城市发展的原动力打破农村的封闭性,模糊了个人与血缘、地缘之间的关系,导致农村、城市的部分因素聚合在一起,最终形成现代城市的基本结构。

(二)城市法治形成

现代城市法治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的变化可以看做是移情人格发展的结果,在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要想改变传统的生活结构、方式,就要从更高的层次进行决策,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移情作用是现代法律得以通行的基础,法律规定社会主体的平等性,根据社会地位、年龄等科学、合理的责任能力,通过社会各种能力的有效聚合,发挥现代法律的凝聚作用。

现代城市法治形成,是城市空间与现代法律有效结合的成果。例如深圳作为我国最高改革开放的城市之一,城、乡的界限最早打破,通过城市法治建设维护新的社会秩序。在深圳城市法治形成中,要尊重正式的法律规范。在改革开放的诉求下,人们在追求紧急利益的大背景下,现代法律满足社会人群的不同需求、目标、利益与期望,通过空间构造,将城市生活与法律建设几个起来,打破农村封闭性的空间,模糊不同地域人群的血脉、地缘关系,通过现代法律维护城市发展的秩序。深圳城市法治建设中,原有的生活习惯被打破,促使城市群体展现出对法律规范的需求。

空间法理学在城市法治行程中,主要阐述了城市生活环境以及现代法律之间的关系,现代城市建设中,通过法律建设维护社会秩序,正视法律,发挥法治建设的作用。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也出现较多的问题,各种经济利益相互牵扯,利益诉求不断复杂化,针对现今城市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的现实背景,要想进行城市法治建设,就要将城市生活与现实法律有效融合起来,重视空间法理学的实践应用,重视研究空间与法律的关系,推进现代城市法治的建设进程。城市法治建设作为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的杠杆,是促进现代城市转型的关键因素,也是现代社会转型的润滑剂,加强法治建设,对全国的城市法治试验展开研究,提高法治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乾.城市法治:一次空间法理学的探索[J].云南社会科学,2016(2):125-129.

[2]汪学文.公民公共空间活动权与居民休息权如何衡量的法理探析——以“广场舞扰民”为切入点[J].中外企业家,2015(33):218-219.

作者:袁福田

第二篇:死刑的法理学研究

[摘 要]在哲学理论的对照下,制度是具体实践的体现;而在固定的制度本身的对照下,实践又是一种更为具体的特殊个案的体现。在社会公众的基本观念之中,死刑无疑是最具威慑力的刑罚,在此种威慑力的震慑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和打击犯罪的目的。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死刑的威慑力有效说却遭受到了严厉的抨击,死刑的存在对于法而言是良或恶在学界也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对此可以死刑威慑力为视域探讨死刑如何具备正当性与合理性。一是死刑威慑力的辩考;二是死刑威慑与死刑的作用;三是对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反思。具体而言,死刑的威慑力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其分别作用于立法与司法,死刑的存在仍然具备其他刑罚不具备的威慑力与深厚的人伦价值基础,其存在符合法本身所应具备的“正当性”之哲理、法理与社会心理,同时需注意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与提升死刑适用的正义价值。

[关键词]死刑;正当性;法学理论

[收稿日期]2021-05-12

[作者简介]白瑜,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一、何谓死刑威慑力

死刑的历史在每个国家都是古老而漫长的,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死刑在每一个国家都经历了一个由滥用到慎用,苛酷到轻缓的演变过程。在目前还保留死刑的国家中,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不约而同选择了固守死刑制度,不仅表明死刑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同时也是死刑威慑力存在的重要体现。

死刑威慑力在不同时期可以进行不同的解读,在封建社会被用来惩治犯罪分子以外,更重要的是被统治者们用以彰显王权、排除异己的权力手杖。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宪政、民主、法治时代的发展,死刑转变为国家刑事法制当中的重要工具,用于惩罚犯下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1]死刑威慑力则是指国家在创设、适用与实行死刑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需要立足于国家层面进行探讨。现代刑法与刑罚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的发生也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死刑威慑力可以在三个阶段产生,罪前、罪中及罪后,通过威吓功能在罪前基于群众害怕的心理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抑或是罪中犯罪行为人因为可能受到死刑制裁的恐惧心理而迫使他放弃了犯罪,在罪后也可能产生犯罪行为人自首、坦白、立功等一系列情节试图减刑的情形发生,对于犯罪行为人而言死刑的威慑力在于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使其接受应有的惩罚。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犯罪产生的终极原因是国家的出现、阶级斗争的形成,蕴含在背后的则是犯罪对原有社会阶级秩序的破坏。死刑威慑力的目的则在于通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手段,遏制犯罪。人类畏惧死亡高于一切,因而用死亡进行威胁则是最大的威胁,人们不会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虽然刑罚同样具有威慑力,其中长期监禁刑应与死刑的威慑效应最为接近,但与用死亡相威胁所产生的威慑力而言,远不足以进行比较;对于严重的暴力性犯罪,例如谋杀导致的被害人生命不可恢复之损害,国家用以剥夺犯罪人生命的方式确保对犯罪行为进行最大化的威慑,也是死刑存在的正当与合理之说。

在多种死刑威慑力理论之中,其中具有代表性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理论。边沁的基于他的功利原理所下的定义为它依照增大或减小利益的趋势对比之有关幸福的倾向,亦促进或阻碍此种幸福的趋势去赞同或对某一项行为而作出非难。[2]从此定义出发,功利主义是一个用于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边沁指出功利原理所评价的对象是几乎包括了人类的所有行为,那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成本的大小从而选择是否实施犯罪,死刑威慑力作为一种衡量后果,则是阻碍犯罪分子進行犯罪的不利因素。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则认为人会权衡痛苦的程度而选择不去犯罪,无论意欲犯罪者欲望犯何罪都会受到刑罚的威慑,而死刑作为程度最为严厉的刑罚,威慑力更大,从而使得刑罚的心理强制效用得以发挥。

死刑保留论者支持死刑保留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就是基于死刑的极大威慑力,认为无论针对潜在的犯罪行为人还是已经实施罪行的人,威慑力都一直存在。死刑作为刑罚最为严厉的一种,针对普通群众的心态而言,正是因为后果的严厉性造成巨大的心里恐惧而不敢触犯法律,换句话说,死刑威慑力的产生便是基于死刑的严厉性,从根本上论,死刑的威慑力则在于死刑的执行力,如果死刑已被废止或者是基本上不适用这一刑罚,那么死刑的存在仅是一纸空文。所以死刑的来源应在于在一国的司法实践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适用并且存在能够保障死刑有效执行的国家暴力机器或手段的存在。在我国,枪决是我国死刑立即执行的主要方式,在人道主义精神的潮流下,注射死刑也逐渐得到普遍使用。死刑剥夺的是人的生命,无疑是最严厉的刑罚手段。生命是人类延续一切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生命的丧失意味着犯罪分子的所有权利都将不复存在,没有继续的可能,因此,死刑的威慑力应是最为严厉的。死刑的威慑力是极为直接的,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刑罚,无论是自由刑通过限制人的人身自由还是罚金刑剥夺犯罪人的财产,本质及事实上只是对犯罪分子未来生活的人身、物质基础的剥夺,通过剥夺某种条件而达到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但死刑则与之不同,死刑的手段和目的之一都是剥夺人的生命,而不是通过改造、创设某些条件来达到惩罚的目的,因此,死刑的威慑力是极为直接的。

二、死刑威慑力之辩考

(一)死刑威慑力之争

1.威慑力无效说

在威慑无效说中,美国社会科学家塞林、鲍尔斯和皮尔斯等人基于实证分析法对犯罪数据进行了调查。塞林针对1920-1974年为期50多年的时间内,美国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三地杀人罪犯罪率与被执行死刑的人数比间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数据层面,死刑对于谋杀罪来说并不具有有效的威慑效用。如果死刑大于其他监禁刑的威慑效力,那么在1960—1974年间俄亥俄州与印第安那州死刑被暂停适用时犯罪率理应迅速增加,但实际数据并未显现如此趋势。塞林根据最后数据从而得出结论,死刑的执行或者存在是不会影响杀人犯罪率的上升或下降的。[3]

美国的社会学家鲍尔斯和皮尔斯对1907—1964年间全美执行死刑数量的榜首州纽约州的603起死刑案例执行效果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每次死刑执行后两个月凶杀率会增加,平均是2~3起,在排除其他犯罪原因之后,他们认为死刑的威慑力是不存在的。学者罗夫亭运用回顾分析法,尝试对恩利克的研究进行相同的过程,基于美国的犯罪比率与社会现象做了生态分析,对经济情况、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等社会现象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譬如贫穷与教育程度低下的人之间对于死刑与犯罪率关联是否一致,最后罗夫亭的研究是基本没有发现可以用以支持死刑威慑力存在的证据。[4]

除了实证分析法外,我国的学者们也对死刑究竟有无威慑力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死刑研究》一书中,贾宇教授的死刑观基本涵盖现今诸多学者对死刑威慑力持反对论的意见,并对我国现在支撑死刑保留的两大支柱进行了质疑,其中之一就是针对威慑力。从理论而言,死刑对犯罪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威慑力是基于“治乱世用重典”的想法,以严厉刑罚威慑犯罪的思想虽由古延续至今,但是其严重忽视了一个前提,即乱世的形成并非是轻刑化所造成的。行为人之所以选择犯罪,尤其是严重性犯罪的行为人,其触犯法律的原因并非是基于刑罚的轻重而进行抉择,所以重典对乱世无法进行治理,死刑更是无法威吓严重罪行的发生。再可以从刑罚形成的一般威慑效力而言,刑罚如希望对潜在的犯罪行人形成威慑力的话,需要他们主观上确信是无可避免刑罚且是故意的心态。书中列举了积累反例加以证明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不乏犯罪人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或是及其严重性犯罪的。死刑的威慑力仅针对潛在严重性犯罪的犯罪行为人才有效,普通盗窃行为的行为人在犯罪时是不可能感受到死刑威慑力之存在的。

2.威慑力有效说

意大利的犯罪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学》中曾经表述过,“不能否认死刑对较次等级的犯罪具有条件的反射作用,仅仅是这一刑罚存在和随时被可适用这一事实,就是对所有具有犯罪倾向者的一个阻力,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这种刑罚所适用的确切范围。”这不仅能够表明死刑对绝大部分的公众而言是具有强大的威慑力的,是公众对于未知的死刑与其后果的恐惧,并且在死刑威慑力的价值方面上一个很好的佐证。在加罗法洛的调查之中,那不勒斯古王国的犯罪增长率情况是在严厉刑罚的情况下要比刑罚轻缓的情况下要低,并且人口并未按比例增加,在适用严厉刑罚时,死刑的执行是相当频繁的,不仅那不勒斯法国和意大利如此,“在所有实行刑罚轻缓化的国家中都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这种增长十分明显,而且从比例上来说,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加。”[5]通过各类数据的对比,加罗法洛确信死刑是具有威慑力的存在。

除此之外,针对死刑有效说学者们也都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美国的经济学家艾萨克埃里克就是其一,其著作出版是在当时较简短的死刑经验研究中第一部发现死刑与无期徒刑相比更具威慑力的。从1975年开始运用统计学当中的衰退过程分析有关杀人罪和死刑执行的数据,建立相关方程式,试图通过量度可能影响杀人犯罪率的其他因素来衡量死刑的威慑效用并试图计算死刑的执行可以对多少杀人罪进行阻止,最终发现每一次的死刑执行遏制了8起潜在的谋杀案的发生。恩利克采用多重回归统计法将美国1933年开始为期近40年的杀人案件资料进行数据统计,针对死刑执行以及与杀人案件数据的比率进行分析,通过对照大量变量的数据,失业、年龄分布以及人均收入等等,最终得出以下结论证明,死刑的执行是存在威慑、遏制效力的。死刑执行一次可以威慑7-8起杀人案件的发生。[6]恩利克的数据分析结论是少数可以支撑死刑存在威慑力的研究之一。几乎与恩利克同时,杨克的研究也得出死刑具有威慑力的结论。杨克对每年的死刑执行数与其后3年间的杀人犯罪比进行关联比较,并从而得出定论,每一起死刑的执行可以遏制156起谋杀案的发生。[7]

(二)评析

1.死刑具有威慑力

刑罚必然是有威慑力的,而死刑是严厉程度最高的刑罚,其不需证明死刑的遏制效力是具有终极性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犯罪出现的终极原因是国家的出现,是阶级斗争,那么乱世的形成单与轻重刑化相较是不甚合理的。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犯罪率势必不同,严打政策即是很好的体现,不能直接断言死刑对这个时期以前的严重性犯罪没有威慑力。犯罪、法律与社会的治安的变化其中有太多复杂的因素,死刑只是刑罚的一种手段,是社会因素,单纯的想依靠其遏制重罪是不实际的,但这不是否认其威慑力存在的理由。大多数学者认同经济类罪犯因为触犯财产类罪行,所以最有可能进行权衡收益刑罚苦乐之轻重比,但是强大的侥幸心理完全打消这种念头。对于“抱有侥幸心理”这一说法一方面就证明了确有威慑力的存在。菲利在各种实证研究下表明死刑与周期性暴力犯罪的增长即便不存在直接关联,结论也只是死刑不是遏制犯罪充分且必要的条件。

2.对死刑威慑力的理解误区

(1) 数据分析的局限性

每个不同的学者无论是从理论或实际数据测量方面试图证明死刑威慑与严重性犯罪的相关性,但是由于双方采取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材料等相关变量的差别容易得出迥异的结论。个体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使得实证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各有影响,其中测量人的主观方面更是影响其对死刑有无威慑力的因素。

正如维多利亚时代的法官詹姆士所言:“事实很简单,统计数据毫无指导意义……必须有关死刑对于犯罪影响的问题应参照人类本质的一般原则,而不是统计数据。”[8]现今仍有很多人同意这样的本能回答。首先,在我们国家死刑的数据并未公开,即使是普通犯罪率也是没有确切数据的,犯罪与执法的变量使得死刑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实验,也不能对其进行全盘否定。简单如社会学家大卫·菲利普斯与赫斯莱的研究结论指出:在1973年至1979年的美国对谋杀了白人者的死刑判决的高度宣传使得其后4天内便 认为被害人的谋杀下降了,但是这种影响十分短暂。[9]其实就这一个结果,已经能得出死刑是具有威慑力的,无论其波及的时效能有多长,其中针对特定人种的犯罪率下降也是威慑力体现方式的一种。数据统计是将同一犯罪的几年抑或几十年进行发案率进行比较分析,而真正因为死刑的威慑力放弃犯罪的人一般是不会到司法机关进行登记的,例如威慑所持续时长等内容在实践中的数据很难被掌握。

(2) 死刑威慑力因人而异,不足以完全消灭犯罪

其实这类人在司法实践中都是占少数比例的,对于更多的犯罪人而言犯罪收益大于所付出成本所以选择犯罪,而确信犯存在自体式的暴袭行为,与“亡命徒”行为基本类似,能清楚分辨认识到后果仍要实施犯罪行为。根据大多数学者观点认为自体恐袭是在于人的利他本性。当个人可以换取所在组织更崇高的目的或更大的利益时,会以个体换取集体的利益。[10]对这类犯罪人的真正单纯从刑罚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从思想的改化才能真正实现法律对犯罪人的教育效果。

针对激情犯罪行为人与情境犯来说,所有刑罚的威慑力都在犯罪过程之中来不及发挥他们的效力。“没有哪个人经过权衡之后还会选择那条使自己彻底地、永久地丧失自由的道路,不管犯罪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11]对这两类犯罪行为人的分析仅针对行为时的威慑力有无而论,激情犯、情境犯不知何时何地会被触怒而实施犯罪行为,他们无法权衡收益,他们并不想要权衡收益。在他们并未预谋犯罪前是应当基本了解法律的模糊概念与刑罚,了解死刑这一刑罚制度的存在。他们存在于死刑的潜在威慑力之下。在冲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死刑的威慑力丧失效力。但是刑法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为约束对象的规范,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无法要求死刑的威慑力时刻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如同犯罪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尽量减少犯罪的发生,而不是怪责死刑威慑力的失效。

(3)其他刑罚的威慑力较之死刑而言略有不足

1746年贝卡里亚就认为,阻止犯罪的从来都不是最新的酷刑,“对人类心灵发生较大影响的,不是刑罚的强烈性,而是刑罚的延续。”[12]就我国当前的法治状况而言,死刑仍然被作为一种比无期徒刑更为严厉的刑法方式,与域外常态性长达数百年的有期徒刑或终身监禁相较,有学者在监狱内进行了专门调查后发现,我国仅有少数因政治、反腐犯罪被嚴格限制减刑假释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能因改造获得减刑,转为有期徒刑,最长也仅在20-25年左右,刑满则可释放。这已经是极大的限缩了无期徒刑的威慑力,从既有的刑罚方式来看也不存在能与死刑威慑力相比拟的。根据我国目前情形而言,暴力、贩毒等严重性犯罪依旧在危害公众生命安全与社会治安,仍然需要死刑的威慑力的存在,也是一个有备无患的存在。

三、死刑制度的“正当性”反思

“正当性”在现今可以指的是合法性,正当是法的前提性概念,是最初也是最高的,其不仅包括合法性也应当包括平等、公正等内涵,缺一都不可谓之“正当”。法之判决希望实现其本身的价值意义首先就需要具备正当性,这种正当的体现不仅在司法判决当中,更能通过普罗大众的伦理观反映出来。

(一)存在基础

死刑是否存在即合理这需要从不同层面对制度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首先立足于国家层面,死刑威慑力是否具备社会价值是衡量一种制度存在的必要性的考量,公众认可度即是重要标准之一。一种刑罚能否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则能体现刑罚有无人伦价值的存在,否则难以权衡威慑力与刑罚价值的天平。如果假设威慑力越大的刑罚价值则越大,从古至今具有威慑力的刑罚手段层出不穷,各种酷刑让人们闻风丧胆,车裂、凌迟、炮烙、腰斩等等,其威慑性不言而喻,但在现代社会则是不可能被公众所认同并接受的,现代刑罚需是具备社会伦理的支撑的,在我国关于死刑的主流民意是什么,无论是法律人还是一般群众基本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是保留死刑。新浪曾经针对死刑存废的争议进行了一次投票活动,约有75.8%的社会公众要求必须保留死刑,当时只有13.6%的人同意废除死刑。直到现在国内的一些研究所所发布的调查都能显现出我国的民意倾向是保留死刑。在实践当中,仍然会有一些死刑案的判决书采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表述方法。[13]即使官方机构未有针对死刑的存废作出调查,只是大众民意的形成终究是在历史环境的引导下所导致,社会群众相信死刑的威慑力,所以支持保留死刑能保护自身安全,维持社会稳定。将犯罪的形成归因于阶级,刑罚同理也可囿于阶级社会的产生。同态复仇的习惯报应在原始部落开始发展并延续到了夏朝直到新中国建国前,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不断地强化死刑的适用和公众予以接受。同时对于社会一般群众而言,死刑的存在也反映了对个体的尊重,同时也警醒世人我们的生命是平等的,更提醒社会公众如何去尊重他们的与之相同的生命,只有学会尊重生命,刑罚才能逐渐转化为保证力,我们学会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才有资格要求他人不侵犯自己。

其次,死刑具备相应的功利效用,其中之一是预防犯罪,死刑的威慑力更重要的体现在罪前威慑的部分。与全体社会成员相较,犯罪人总是少数的,通过对这部分人的生命剥夺后到的是一个威吓的效果,是死刑威慑力所造成的恐惧。并且通过这种事情的威吓使人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何种罪会被处以死刑。死刑的威慑力有机会避免刑罚的滞后性所导致的被动效果,即使死刑的威慑力会因情境的不同有所区别,但也说明了死刑威慑力也是有效并有价值的,其中也包括社会和司法成本的资源保护。“可以想象,通过奖赏和惩罚都能实现对法律的顺从,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只会选择惩罚。当考虑到造成痛苦是多么容易,而给予极大满足又是何等困难时,我们对此就毫不奇怪了。无论奖赏的天平怎样比厄运的天平更为可取,只要制造痛苦是如此廉价,而造福又是如此昂贵,那么,惩罚总是被采用的。”[10]

最后需要肯定的是,死刑的威慑力直接作用于死刑制度之内,两者存在相应的作用价值。从立法的层面而言,建国以来,在各方推动下,我国的刑事法制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死刑作为一种惩罚性质极为恶劣的犯罪的刑罚手段,在我国历次刑罚的编纂、修改当中都得以延续适用。1979年刑法在15个条文中规定了28种可以判处死刑的罪行,到1984年,规定有死刑罪名或死刑适用条文的刑事法律已达 16 部,规定死刑的条文合计近 40 个,1997 年刑法修改时共用 47 个条文规定了 68 种死罪。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之内,我国死刑的适用范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张,适用死刑的罪名增多、罪名设置和死刑的适用也日趋合理化。但在近年来的历次刑法修正案当中,死刑的适用范围却被一再缩减,截止到《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在我国刑法中仅有46个死刑罪名,对于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罪名取消了死刑的适用。可以说,这是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立法学界对于死刑作用的重新反思和调整。近现代以来,我国历经了近百年的战争纷乱,社会秩序分崩离析,各类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都处于百废待兴的境地当中,为了快速肃清犯罪问题,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必须有相对严厉的法制条件来进行规范和引导。死刑便是其中最具威慑力的刑法制度,死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扩张适用也起到了较为良好的打击犯罪、预防犯罪的效果。而在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建设、人们的生活秩序都相对稳定,虽然有新的犯罪类型不断涌现出来,但总的来说,轻微犯罪的比例有所上升,而重大犯罪的比例则有所下降,许多以往较为突出的严重犯罪在近年来已经较为罕见,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也有所缩减,死刑在此领域中的威慑价值已经较为有限,因此,死刑的限缩适用也较为合理。但就我国当下的社会条件而言仍然不具备完全取消死刑的条件。

相對于立法中的死刑存在,死刑的司法适用才是死刑威慑作用发挥的用武之地。从域外的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尽管有许多国家没有取消立法或者判例当中的死刑条款,但在实际上,已经有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没有适用过死刑。在此种情况下,死刑仅仅是制度上的存在,在司法实践上并不发挥任何价值,对于一般民众和犯罪分子而言,此种名义上的死刑也不存在威慑力。但就我国当下的社会现状而言,死刑仍然具有较高的存在价值。尽管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死刑具有大于终身监禁的边际遏制效果, 遏制杀人也并不需要死刑。但这一点也需要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刑法方式的威慑效果来讲,仍然需要死刑的存在。暴力、贩毒等严重威胁公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案件仍然普遍存在,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死刑与死刑威慑力的存在仍然至关重要。

(二)死刑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在当下人权主流思想的冲击下,死刑的限缩乃至废除是潮流趋势。我国仍然需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留死刑的适用,但不意味着扩张适用。相反,应该继续维持“少杀”、“慎杀”的理念。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也可秉持从宽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公正的司法价值理念审慎考虑死刑的适用,使得死刑的威慑力在其应有的范围内发挥效力、实现价值,并非使其成为制造社会恐慌的手段和工具。

2.提升死刑适用的正义价值

死刑是剥夺人类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根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必须犯下了与死刑相称的,性质极为恶劣的犯罪行为,只有对其适用死刑,才能对受害者、对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进行救济,才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也只有如此才能符合死刑的正义价值。[14]死刑废除论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在于冤假错案的产生一旦发生,生命难以恢复。众所周知的“聂树斌案”则是其一,引发社会对司法正义的严厉抨击,致使死刑威慑力的正当性遭受严重质疑。对此,在今后我国死刑的适用过程中,必须秉持正当且正义的理念建立完整的监督体制并予以问责,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增强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才能使死刑的威慑力发挥正义的价值。

3.完善死刑的执行方式

从中外的法制发展史角度考察,死刑的执行方式是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对于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而言,对其生命的剥夺已经是最为严厉的惩罚,因此,不必在执行死刑的方式上对其施加过多的折磨。死刑方式的残忍不过是民愤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理性的制裁方式的作用机制。死刑执行方式的残酷性并不能够有效提升死刑的威慑力。 [15]在未来我国刑事法制的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完善死刑的执行方式,多加适用降低痛苦程度的方法,使得死刑威慑力的发挥更加合理、人道。

[参 考 文 献]

[1]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T . Seller .Capital Punishment[M].25 Feb. Probation,Sept.1967.

[4]Loftin.Alternative Estimates of the Impact of Certainty and Severity of Punishment on Levels of Homicide in American states[M].in Indicators of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1973.

[5][意]加罗法洛.犯罪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6]Ehrlich.The Deterrent Effect of Capital Punishment : A Question of Life and Death[M].65 Am.Econ.Rev,1975.

[7]Yunker .Is The Death Penalty a Deterrent to Homicide:Some Time-Series Evidence.[M].J.Behav.Econ,1976.

[8]J.F.Stephen .Capital Punishments[J]. Fraser‘s Magazine (NO.69),1864.

[9][英]罗吉·胡德,卡罗琳·霍伊尔.死刑的全球考察:第四版[M].曾彦,李坤,李占州,郭玉川,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10]刘仁文.死刑改革与国家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1][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12]张远煌.犯罪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3][美] E·A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4]赵秉志,肖中华.论死刑的立法控制[J].中国法学,1998(1).

[15]胡云腾,申庆国,李红兵.论死刑适用——兼论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J].人民司法,2004(2).

A Study of Death Sentence from the Jurisprudence Perspective

——A View Based on the Deterrent Force of Death Sentence

BAI YU

(Faculty of Law,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cau 999078,China)

Key words:death sentence, legitimacy, legal theory

[責任编辑 孙兰瑛]

作者:白瑜

第三篇:《法理学》教学之改革

摘要 法理学是大多数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作为全部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地位举足轻重。各高校在该课程进行较多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将其分两阶段螺旋式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创新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模拟法庭等。襄樊学院《法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比较其他高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上我校应该借鉴的先进之处并完善之。包括应该完善哪些配套措施予以保障等问题,以适应并促进法理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法理学 教学 改革

近些年来,各高校对法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层出不穷,我作为襄樊学院法学教研室从事《法理学》教学工作的一员,笔者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为了提高学习者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观察法学现象的能力,在对法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深切感受到法理学作为各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应引导法理学教学研究逐步向应用化、具体化方向发展,由此衍生出“应用法理学”。本文将从襄樊学院《法理学》教学现状为主线比较其他高校的现状浅显地阐述该课程在教学中的不足与改革。

一、《法理学》课程介绍

(一)《法理学》课程教学目的。

法理学是大多数高校国家重点学科法学理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全部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主干基础课程,已经列入国家“九五”、“十五”教材规划课程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本课程总的指导思想在于让学生掌握法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命题。掌握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为学好法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提高法学理论水平。学会运用法学基础理论分析、解释和解决部门法学习和法律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法理学》课程内容设置。

本课程共分18讲,每讲4学时,共计72学时,4学分。该课程属于法学的基础课程,系统讲授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作用和价值、法与社会、法治理论等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深入讲授贯穿于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诸如法、权利、义务、权力、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的价值等等;积极探索法学研究和法制实践中的前沿问题,诸如法的要素、法学方法论、法的发展、法制现代化、法律职业、法与人权、法与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法学科班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同步学习宪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等课程。总之,各高校以讲授法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问题、基础理论为逻辑起点。以理论学说、流派思潮、人物作品为拓展进路,同时兼顾授课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充分展现了中国法理学研究的高水准成果。密切关注中国法治实践的最新动态。

武汉大学法学教授汪习根深有感触地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相对的基础知识,一年级就开始讲法理学和法哲学,显然是无本之木!”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法理学课程分为《法理学初阶》和《法理学进阶》两部分,前者着眼于法学、法律与法治基本知识的介绍与传授。后者则着重于基本原理的分析与研究。同时,本课程组还特别注重法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即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法理学的应用性训练。通过与相关科研和实际部门的合作,注意法理学的应用性开发,以期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给实践以理论性也还理论以实践性。同时强调课程体系创新,将《法理学初阶》分为法学问题、法律问题、法治问题;《法理学进阶》分为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社会论,实现了法理学知识点的高度整合;在课程设置创新上分别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开课,创造性的解决了基础知识积累与理论深化的之间的关系。

二、襄樊学院《法理学》课程的现状

(一)襄樊学院《法理学》教材的介绍。

该校《法理学》使用的是由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张文显主编的教材。在该教材中共分为六编:法学导论、法的本体、法的起源与发展、法的运行、法的作用与价值及法与社会。

在该教材的导论中,通过学科的比较,阐明什么是法学和法理学,法学以什么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对本课程有基本的定位。在法学基本问题中,重点讲述法学的历史,让学生对法学研究的重要性有一个历史与逻辑的认识,并通过对法学功能、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介绍,培养学生对法学和法律的兴趣。在法律基本问题中,讲述法的概念、法的发展、法的结构和法律分类,让学生对“什么是法”有一个基于历史、社会和逻辑的立体化认识,对“应然法”和“实然法”作出明确的区分,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这一部分讲述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实现的问题,让学生对其最基本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介绍世界上的主要法系,让学生了解法律文化和法律的运行过程是可以有明显的差别的。从而加深对法律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在法治基本问题中,阐述了法律建设的目标,在着重于法律运行过程的讲解的同时,突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对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有基于理论与现实的初步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二)襄樊学院《法理学》的教学现状。

1 教学方法。

该校《法理学》仅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而大一新生刚刚接触法学,处在一个懵懵懂懂的时期,给他们的感觉就是抽象和晦涩。在讲授过程当中,应尽量地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学会了更多的法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深入浅地的解释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使学生能透彻的理解,而且,能留有深刻的印象。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经验:

第一,通过对法理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整体上领会到了法的精神,这为学生学习民法以及以后相关法律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课堂上,笔者总是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能够自觉去学习法律知识的能动性。使他们能从一种更广阔的角度去探索、去学习;

第三,实施课堂集中讨论。如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主持,依次由推荐的学生有选择地对每个案例进行集中发言、自由讨论,之后由教师点评。只要教师精心组织,学生认真准备,课堂发言通常都比较踊跃;同时教师的点评针对性要较强,师生通过纵横的课堂交流。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与交织,学生既开阔了专业眼界。又学会了分析、评价案例的方法。

2 教学弊端。

在教学形式上,虽然采用多媒体影视教学、讨论与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但理论知识和实践衔接不够,在实践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进行“案例临床诊断”的机会。可以说,案例是法理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关键,一个精彩而恰当的案例,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法学理论这个沉甸甸的锁,让学生们很容易地就理解和掌握了法学原理的精华。

此外,在课程设置上太笼统。大一年级的学生法学理论功底缺乏,对最精深的抽象性和哲理性很强的法哲学原理没办法去理解,只有到在大三学生具备一定部门法知识后,再讲最精深的抽象性和哲理性很强的法哲学原理包括法的运行中的

哲理和价值论等,才会对法律现象的认识有理论的指导。法制建设也不例外,这决定了深化理论认识的必要,为此,本人建议对法律专业学生的法理课程设置进行较大改革,实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法学导论》,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法理学》的课程模式。将法理学分为两个阶段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目的在于实现法理学知识的螺旋式积累。

三、《法理学》教学之改善建议

(一)课程设置改革。

对法律专业学生的法理课程设置进行较大改革,实行在大学一年级开设《法学导论》,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法理学》的课程模式。因为,《法理学导论》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对法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基本的法学理论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问题的法律分析能力,为法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法理学》在大学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目的在于通过对法律基本原理和基本价值的分析,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部门法知识基础上对法律有更加理性认识,明了法律背后的道理和应有的价值取向。部门法让学生知其然,法理学则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二)教学方法创新。

法学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我们可以将授课的教室搬到模拟法庭或法院真实审理的庭审现场,只有通过这样对案例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评总结,仍然是一种互动模式。同时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可对某一经典案例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讨论、发问、调查、旁听、实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理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完成对法理的思考。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能娴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但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应借鉴其他高校的方式。如西北师范大学的王勇副教授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运用互动式参与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通过形象生动的漫画的形式来讲授法理学,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法学教学方法论的创新,尤其是通过经典判案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来讲法理学在全国同类课程中极为少见。因此,能够及时地将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个人的研究体会及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融入教学之中,将深奥的法理学知识用很直观诙谐的漫画表示,使复杂的学术理论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教学方式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方式,使纯粹抽象的法学理论课讲授得生动活泼,富有强烈的思辩性与现实针对性。这一教学方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加强网络教学建设。

该校应开办法学网站专栏。如果学校有法学网站,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网上BBS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这样,形成并营造出一定的前期讨论效应。由于课堂讨论的时间相对有限,不少学生意犹未尽,课程主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上BBS讨论区发表自己对案例的进一步看法:甚至还有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与讨论案例有关的信息在网上转贴,从而引起“案中案”式的连环讨论。根据网络行为经统计,某教学班学生的上网率达60%。

积极开展网络资源的利用,通过网上发布教师的教学提纲、设置语音对话系统,拓宽教学空间;积极利用校园宽带网,使学生论文的提交和教师点评实现无纸化。通过网站开辟了专题探讨、理论研究、教学互动、新闻快报、经典书籍阅读、茶座等栏目,充分利用学校的宽带网络系统进行法理学的教学与研究。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法理学的兴趣,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满足了教学需求。并综合运用专题讲座、录像教学、案例讨论、网上答疑、网上讨论、论文写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力求使得本课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努力塑造和优化学生的理论思维方式,提高其理论思辨能力,促进其法律职业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四)国内外学术交流。

有计划举办专家座谈和讲课活动,计划每年聘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报告讲学3-5人次(含国内外专家);分派教师参加全国法理学学年会的研讨会等等。专家学者通过课堂讲授、讲座与辩论的学术交流的形式,可以倡导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多元化。引导学生更多关注中国本土的法治生活,从不同角度调动了学生研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表达、写作能力。同时学术交流也能使学生在倾听大师讲授法理学时感觉的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学术感染。

法学理论是法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最具有抽象性的知识。在现代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本课程最突出的特色是知识上兼具思辨性和实践性,学习方法和研究思路上的开放性与多元化。要不断完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在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汪习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法理学》,课程建设走笔,载武汉大学评估网,

[2]付子堂,法理学进阶,法律出版社,2005,

[3]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高燕,法理学教学方法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5]刘勇著,《法理学》,课程“两个结合”讨论式教学,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网

[6]杨征军,鲁玉兰,法学实践教学法探析,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7]高燕,卢佩玲,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导学教学的实践探析,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26-27。

作者:邓喜莲

上一篇:经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