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策略

2022-09-11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 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 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 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 如何规范行为, 即学会做人, 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 即促进人的社会化, 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受应试教育的干扰, 学校教育工作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还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还未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家庭, 重于“说教”, 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 甚至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背离的现象, 造成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综观当今的品德与社会课,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矛盾。因为学校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伸, 但就现状而言并不乐观。学校教育学生, 同学之间的小磨擦应文明解决, 以理服人, 而有些家长则对子女讲, 要以牙还牙, 不能吃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矛盾直接影响学生是非观念的混淆。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品德与社会教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即必须讲理。但教育实践中, 往往容易形成说教的弊病。学生从本性上不能接受“赤裸裸”的教育形式。这就形成了知、行不能统一的问题。他们在思想上知道该怎么做, 但实际行为却有很大反差。如学生知道乘车要让座的道理, 但在实际乘车过程中, 有几名学生能真正做到让座的。 (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矛盾。这一问题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红灯停, 绿灯行”。当小学生在路口碰到红灯时, 他是听学校课堂上说的“停”呢?还是随人流“行”呢?不论是“停”还是“行”都对学生是一个疑问, “为什么学校里品德与社会教育与社会上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

这些问题, 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脱离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的原因, 也有学校生活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不能整合的原因, 说到底是学校品德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原因, 这就需要我们就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思考与对策。

我在日常教学中, 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生活化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方式, 强化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生活指导功能, 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 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 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 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 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 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 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 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 优化其生活过程, 提高其生活质量, 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 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 让小学思品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

(一) 结合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 也是纯真的。然而,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 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 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生活态度等, 便是自然的, 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 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 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 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不是“教”教材的人, 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亲切体验,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 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 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 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 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 通过对比, 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 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 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 围绕课程内容,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 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 情感的沙漠。如教学《我爱我家》时, 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 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 了解父母的辛苦, 学会感激家长, 体谅家长的难处, 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 接受了大量的信息,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根据课程特点,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品德教学产生怀疑, 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 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 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 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 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 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通过讨论, 使同学们认识到, 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 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 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生活化, 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学中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 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 使学生不停的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 这种性质, 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 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摘要:笔者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思考, 并结合课例归纳了基本策略, 旨在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 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策略

上一篇: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发展措施下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