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践于生活、高于生活——漫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感悟

2023-02-11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做到学生内心精神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 使德育回归到人的自身, 回到儿童的生活, 既体现新课程的价值和魅力又实现思品课源于生活、践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1 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

众所周知, 德育学科的最大特质就是面对人的教育, 而且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心理各有差异生活在社会的人, 并不是抽象化概念的人, 而德育的功能目的, 是通过德育教学要使这些人具有向善之心, 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健康人, 反思几十年来的小学生思品教学的曲折历程, 功过与成败, 问题在于以往的思品教育中注重了空洞的说理教学, 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忽视了学生内心精神世界的真实与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向学生宣讲抽象概念, 空洞的道理, 要人做到往往不可企及的要求, 从理论的说教上规定人去遵守一整套违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则。实施唯理教学无意中拉大了儿童与品德学科的距离, 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了对品德学科的畏惧感, 脱离生活导致了德育教学课堂变得一潭死水, 使小学德育教学无本之源, 空中楼阁。正由于这种唯理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使德育的效果隐喻地折射出有些学生“认知不全”、“知行分离”、“二重性格”, 缺乏真实情感, 思想情感脆弱的“空心人”的德育表现, 引发人们对学校德育教学效果置疑或批评, 甚至是更多的责难。

要想德育走出“唯理”、“说教”的课堂教学阴影, 应当充分利用新课程的资源优势, 牢牢把握思品学科育人的特质, 必须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现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目标。因为大家知道客观实现的生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地时时影响着人的道德品质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生活考验人、生活磨练人、生活教育人在生活中有所悟、有所得, 这就是生活德育功能性的表现。正因为如此, 德育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生活基础上的德育教育, 德育课堂教学应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明理教育、教学的内容, 必须来源于追忆昨天的艰辛生活, 感受今天的现实生活, 憧憬明天的美好生活。也必须来源于儿童的生活, 让学习者说自己身边的事, 讲自己所关心感兴趣的事, 道自己生活所遭遇的事的过程中, 进行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零距离的碰撞与对话, 促进其道德认识和道德体验。

比如五年级上册《家庭万花筒》, 以学生家庭生活为素材, 紧紧围绕什么是家、家庭的作用、家庭的美德、家庭的变迁为主线开展学习活动, 引导他们感受家庭是每个人亲情的港湾, 激发他们喜爱家庭、热爱家人的感情。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幸福与社会稳定祥和有着必然的联系, “和为贵”是维系家庭幸福的传统美德。通过学生自己搜集不同时期的家庭照片, 指导学生对照片上的景物、人物、衣着、表情深入细仔观察分析, 从照片中使学生知道家庭生活今非昔比, 感知今天生活的幸福, 懂得要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知晓家庭模式的变迁是社会变化缩影的哲学道理。

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感知现实生活的美好, 发现和观察身边的生活。能激发儿童面对生活、适应生活、热爱生活的热情, 例如:从幼儿园到小学, 对儿童来讲, 是学习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由于幼儿园和小学两类教育机构存在着教育机制、任务、目的的差异性, 使刚跨入小学校门的儿童产生生疏感和不适应性, 儿童面对新的学习环境, 既充满新鲜与好奇, 期盼与憧憬, 但也有担忧与不安, 甚至是与焦虑惶恐。利用《你好, 新学校》一课, 配合小学生的入学教育, 以文本为引线, 深入地去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 组织和指导儿童去校园的各处走走、看看、记记、想想、做做等一系列的生活实践, 熟悉学校环境, 让儿童尽快地去适应小学健康、安全、愉快的校园生活, 让儿童从心灵深处去感受小学校园生活的亲近与美好, 驱走不安、焦虑、惶恐的心理阴影。通过“学校一日常规”要求的认识, 使孩子了解小学生生活中一天的基本要求与活动规律, 从而使孩子加深体会到“我是小学生”角色意识, 则重感悟到自身的角色转变, 增强学习意识, 责任意识, 使儿童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

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学会面对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憧憬未来生活能内化儿童的品德观念, 外化为良好的品德行为。比如, 在教学《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课文时, 通过学生对文本的对话, 大量图片音像资料的观看, 小学生自己的社会调查, 从中深切感知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家庭、国家、社会的翻天履地的巨大变化。同时, 引导学生围绕“再过20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到那时, 我们应该为此做什么等一系列重大命题的思考, 并展开一系列“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为祖国富强而发奋读书”为主题的讨论, 通过活动, 使学生对“为谁读书, 为什么要读书, 怎样读书”等切身问题得到了很好自我的诠释, 学生的内在学习品德和外化的学习品德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与完善。

2 教学方式要践于生活

实践与检验是德育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显得更为突出与需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讲不练”、“教学与考量的脱节”是传统德育教学的缺失和不足。即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而忽视学生生活中的道德实践, 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的思品理论的考查, 而缺乏对学生实际道德行为的考量。所以, 在学生道德生活中出现了“知行分离”、“两重性格”就不足为奇了。究其原因、归结一点, 就是缺乏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检验。要真正落实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 同时也必须重视与加强对学生在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与道德检验。

比如:《家人关爱我成长》 (三年级上册) 一课的教学, 结合课文“认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家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学会关心体贴家人, 孝敬长辈、能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家庭责任感”的教学目标。学生围绕“在我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 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的思想大讨论。此时, 学生小嘴一张:“我会帮妈妈洗碗做饭”、“我帮妈妈整理房间, 打扫卫生”。有的说, “我在家里帮妈妈看店, 有的说, 我会给爷爷端水送茶、洗衣服”等等, 课堂讨论非常热闹, 他们将这些想法、要求, 诺言写在家庭联系卡上, 并要求父母对自己进行家庭劳动实践的指导和验证, 然后将联系卡以不同的途径转交给家长。过了一段时间, 通过家庭回访, 家长们纷纷说:“以前我们总认为孩子小, 不懂事, 总是宠着、惯着他们, 现在我们明白了, 实际孩子们长大了, 有许多事他们能做、会做, 而且会做得蛮好呢!”这样的跟踪教学, 倒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做什么、怎样做、做了多少, 而是旨在促进学生的言行一致, 知行结合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根据课文教学目标, 课堂就由家长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 来接送上学放学的孩子们将书包塞给长辈拿着的生活现象进行了专题讨论。有的学生说:“我的书包自上一年级来就由爷爷帮我背着”, 有的学生说:“我外公外婆喜欢背我的书包”, 有的学生甚至还说:“我读了一天的书已经很累了, 叫父母拿拿书包是应该的, 而且爸妈也乐意”。针对孩子们的这些说法, 学生通过与课文中的“家人奉献给我无私爱, 我们也要学会关心、体贴家人”的对话后, 同学相互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辩论, 有的同学还作了较为深刻的自我剖析。事后, 经过几天连续观察、发现上学放学由家长代为背书包的现象大为减少了。说明学生对“学会关心、体贴家人”在道德层面上的认识与践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德育课的践行教学效力由此彰显。

3 教学的价值要高于生活

新时代, 赋予了德育教学新的内涵和新的生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人的道德标准, 不仅在懂什么、会做什么, 更在于能面对与适应各种复杂的生活环境, 且具备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健康生活的政治热情。不仅在于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道德表现, 更在于对生活道德作出正确的审视与思考, 且具有对生活道德价值趋向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能力。为此, 我们德育的课堂教学应当逐步渗透这种道德生活价值高于生活价值高于生活的愿景教学。

例如:在学习《悲愤的吼声》 (五年级下册) 一课, 学生通过解读课文文字、图片资料, 组织学生走访抗日老人以及参观日军碉堡遗址等活动后, 学生懂得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激发了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无比的愤慨。在讨论中, 有的同学提出了“日本佬杀了我们许多的中国人, 犯下滔天大罪, 那么, 现在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还要与日本人友好往来呢?”学生的一句话, 道出了此课的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一生活现象是此课教学的关键。于是, 我组织学生学习“战争与和平、和平与发展”、“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道理。向学生讲清:今天我们追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史, 目的是使“中日不再战”是消除战争维护和平的实际行动。在讨论中, 运用各种事例, 让学生辩清日本军国主义与日本人民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反对的是日本军国主义, 友好的是日本人民, 中日两国应当世代友好, 才能促进两国的发展。经过这样的“碰撞”教学, 使学生对事物, 对生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价值判断, 培养学生懂得任何事物中寓于两重性的生活哲理, 促进学生高于生活的道德哲理的养成与发展。

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我们德育教学很好的蓝本, 是育人工程的科学架构, 并有着良好的育人愿景。只要我们坚持德育与生活、德育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精心构建德育源于生活、践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舞台, 我们坚信, 德育的园地明天必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摘要:据于品德课堂教学必须与儿童生活相结合和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新理念, 实事求是地指出了传统唯理课堂说教是德育中的缺失与不足, 粗浅地阐明了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与儿童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有着基础性、关联性、发展性。提出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源于生活、践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观点, 并且运用课堂实例从不同方面分析和阐述了此观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品德,内容,方式,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学月刊 (小学版) (总第74期) [J].浙江教育学院主办.教学月刊社, 2005, 7.

[2] 朱小蔓.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 (三年级下) [J].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8.

[3] 朱小蔓.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六册 (五年级下) [J].浙江教育出版社.

[4] 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最有魅力的课程”[D].2005.

上一篇: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构下一篇:强管控重规划提升管道安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