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2024-04-09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共14篇)

篇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2013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总结

塘边小学:辜嘉琦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本学期,我承担了103班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在这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中,我能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每节课课前修改教案,课后反思小结。

并且,我在教学中论题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能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

我在教学时,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接受性,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挖掘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体现出儿童个体与其周围自然、社会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社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学习交通标志和紧急电话这两个知识点,就让学生首先自己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在他们已有的经验上展开,拓展开来,将知识点深化,让学生接受,并转化为新的经验。

(二)设计丰富多彩、易为儿童接受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学期品德组的课题——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创设体验性活动来实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

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三)讲求教学的实效性。

设计出好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那么就能有效地达到预想的目标。在本学期,我执教四年级的《人人都应该懂得的“道路语言”》,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多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收获。

教学活动的选择首先考虑的不是活动的形式和数量,而应该是活动的有效性,活动本身是否有意义,是否有必要。无意义的活动,进行得再多也不过是“演戏”,对儿童的发展并无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去感受、体验,以亲身感知来接受知识。

(四)关注学生。

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十分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以及自我评价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一旦激发出来,就可能产生一些新的疑问,对于学生的生成性问题,我在写教案时做了预设并有课前修改,而不予注意,而应该激发、保护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应表扬儿童敢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表达的勇气,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研究,并尝试解决。

以上,是我对自己本学期教学的回顾与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努力做到:

1、努力学习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做好课后反思,及时针对自己的不足,找原因,想办法。

虽然这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通过教学总结,我仍发现了很多自己做的不好,有所疏漏和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总之,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继续求索,不断创新。

篇2: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罗春

本学期,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我担任的,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全班63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8人,他们是一群聪明生动的孩子。大局部学生都承受过幼儿教育,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家庭,个体差别大。有些学生学习根底好,行为习气好。因而,各种才能、各种习气的培育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培育学生顺应学校生活的才能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气应该摆在首位。要引导根底好的孩子不骄傲,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落后的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努力把工作做精做细,一年级的小朋友一定能够均衡开展。

在教学中,无论是哪个学科,我都崇尚“快乐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去学习,去撷取智慧的果实。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设计一些趣味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走进自然,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走进大自然》这一课,课前我安排学生春游,去寻找春天,课堂上,孩子们谈起话来有很多依据,还有不少是课本上没有讲过的呢。欣赏了美丽的春天后,布置学生郊外写生,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春天,教室后面墙角成了孩子们引以为豪的画展,一幅幅稚嫩漂亮的图画被孩子们羡慕了很久一点时间呢。

另外,我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真善美,丑与恶,提高他们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例如《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的教学,让孩子们把家庭照片带来,说说家人的喜好,谈谈家里的趣事,再说说家长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教育他们学着关爱自己的家人!我们一起动手制作贺卡,写感谢父母的话。活动后,他们似也明白了自己不能再任性,不能做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又如《小伙伴》一课,那天我们

班上刚好有两个男生为了小事吵了一架,心理好难过,我就结合这件事情来教学这一课。首先我从好朋友的歌曲开课,再谈谈有好朋友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引导到这俩男生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友情多不好啊。这节课后,不好孩子开始主动关心自己的好朋友,那两个上课前还气呼呼的,现在呢,气早消了,也和平相处了,下课还一起打球了呢。

学生的进步总是令人欣慰的,但自己的进步才更值得自己回味。反思自己所上过的课,感觉自己把大师们的精髓还没吃透,将名师的技巧运用到课堂中,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我想自己今后的工作,就是花更多的精力去思考教学,去研究学生,调整或创新教学活动,使自己有所进步。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都是我的收获。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些提高。我决心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在今后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相信在今后,我对新课程的理解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篇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和家长一起收集风的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教师: (1) 有关大自然中“风”的课件、蜡烛、扇子、风扇。 (2) 准备做风车的材料。

活动过程:谈话激趣:今天老师手里有好多的小奖品, 要奖给那些整节课都坐得很端正, 能认真听讲, 认真思考, 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 你们想不想得到它? (想) 那就看大家这节课的表现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大的学习动力, 而低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 贪玩, 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久地集中在一起, 我就利用学生平时特别喜欢玩的贴纸吸引他们, 鼓励他们认真思考, 大胆发言, 端正课堂纪律。

一、猜谜激趣, 揭示课题 (出示谜语课件)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谜语, 谁来把两则谜语读给大家听, 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思考, 谜底是什么?2.对, 就是风, 这个单元我们将要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了解风的作用, 和风一块玩, 大家高兴吗?来, 让我们一块儿读读本课的题目吧! (板书:8风儿吹呀吹) 3.听!“风姑娘”来了。 (多媒体播放风声。)

二、感受风, 制造风, 了解风

1.风, 我们看不见它, 摸不到它, 但是却可以感受到它, 找到它, 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或者课本P32的图,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图, 说说你从哪儿发现了风姑娘?

2.你还能从这些图上找到风吗? (出示课件) 小结:同学们的眼睛真亮, 风姑娘藏得再好也能把她找出来。

3.风我们是这么熟悉, 不同季节的风, 吹在你的脸上, 你都有什么感觉?

4.师小结:我们的同学真棒, 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空气, 物体移动, 空气也跟着动起来了, 这样就形成了风。

5.制造风。 (1) 有些风是天然的, 而有些风却可以人工制造, 老师制造一阵风让大家看看。 (开风扇) (2) 同学们都很聪明, 你们也能制造风, 现在有哪位同学也能制造出风, 让蜡烛熄灭? (3) 谁还有别的办法?

6.大家想不想制造风, 让泡泡飞得高高的?请各小组组长把泡泡吹向你的前后左右, 大家努力制造风, 看谁让泡泡飞得最高。

7.风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和家长一起讨论风都有什么作用。现在请大家看课本32页的画面,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把你知道的风做了哪些好事, 又做了哪些坏事?在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可以先交流风做的好事, 再交流风做的坏事。

8.现在我们先来说说风为我们做了那些好事? (说对的老师有小奖品哦) 师小结:同学们真厉害,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风做的好事,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风做的好事,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欣赏图片) 风还可以用来发电, 风能是真正的绿色能源, 全世界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风能, 它不会造成大气和环境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风力发电的视频。风的作用可真大, 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你们喜欢她吗?

9.但是风姑娘也会生气哦, 她生气的时候就会做坏事, 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大家联系实际说说看, 她做了哪些坏事? (奖给智慧星) 我们的同学真聪明,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会做坏事的风 (幻灯出示台风、龙卷风、沙尘暴的图片, 师补充说明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形象、直观, 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 课前收集了一些跟风有关的图片和视频, 在课堂上展示, 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 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浓厚兴趣, 唤起了学生求知的好奇心。

三、和风一块玩, 动脑又动手

1.同学们一定很担心吧, 不过风虽然会带给我们麻烦, 但是有了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 风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比如:我们植树造林就可以减少或防止沙尘暴的发生。现在, 你最想和这位好朋友玩什么游戏呢? (放风筝, 玩风车, 放纸飞机……)

2.大家真聪明, 想出的玩法可真多。今天, 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一个和风儿玩的玩具吧! (出示风车, 问:这是什么?谁有办法让它转动起来?) 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学做风车。 (先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然后在优美的《献给爱丽丝》的钢琴曲中小组合作, 完成风车的制作。) (1) 做风车。A.现在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B.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团结协作, 互相帮助, 做风车。使用剪刀和大头针时要小心点, 不要伤到你们那胖乎乎的小手哦。C.做好风车的同学试一下, 风车能不能转动起来, 然后帮助一下还没完成的同学。 (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风车, 先送给你们玩吧。) (2) 现在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风车, 一起来欣赏儿歌《大风车》。会唱的可以大声唱出来。

3.玩风车:大家想不想让你们的风车也转起来? (想) 那就请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车, 收拾好自己的文具, 跟老师到操场玩风车, 和风儿一起玩游戏, 好吗? (好) 玩的时候不要跑得太快, 小心摔跤哦。 (师生一起到操场尽情地玩风车、吹泡泡……)

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安排了三个活动, 一个是动手制造风, 一个是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一个是集体到操场上跟风做游戏, 玩风车。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还让学生在玩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一举多得。

摘要:本文以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以积极、主动、愉悦的状态学好课堂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 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了解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体会风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也从情感上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的美, 亲近自然, 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从中能明白要保护环境。在游戏中感受风带来的快乐。在实验中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探究乐趣。

篇4: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幼小过渡阶段,从幼儿大班进入小学,时间仅差几个月,两者心理相差并无明显差别。为避免学校在思想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现象,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开展游戏活动,对学生的总结教育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和高尚情操,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有能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这种教学形式,能使课程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活动中开展游戏

教学游戏以小型、多样、易于模仿和故事性游戏为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游戏形式:

模仿性游戏:一般是分角色模仿成人活动或将动物、植物等拟人化进行表演。如教学《小心,被伤着》一课时,要让学生分清怎样才是真正的勇敢,让学生受到生动活泼的教育故事性游戏。故事和童话对一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那可根据内容,选适当的故事进行讲述,如教学《受伤以后》一课时,针对47页最后一幅插图,我结合亲身经历的事,给同学讲诉了,“受伤以后不要告诉爸妈和老师”的真实故事。启发学生理解受伤后告诉爸妈和老师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竞赛性游戏。竞赛性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运用中要具有对抗性,使游戏双方产生竞争的思想并使双方团结友爱,不应因此发生争吵。

智力游戏。智力型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机智、敏锐等品质,发展学生思维和记忆能力,一般以记忆性游戏为常见。在复习课时,组织学生“集体答题”游戏,教师事先做好题签,先选出人一个人做“出题人”。自由抽取题签,按一定方向让学生依次轮流回答,如:出的题是:五讲四美内容是什么?这时大家就可以轮流讲,每人每次只能讲一个,别人讲过的不能重复;谁讲不出、讲错了或讲重复却要判失败,由失败者做一个模仿性动作,如:洗脸、刷牙、剪指甲等,然后由失败者做出题人,游戏继续进行。

创造性游戏。这种游戏富于创造精神,兴趣比较稳定,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如创造性表演。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除按课文中的情节线索表演外,让学生想象荷叶圆圆绿绿的,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喜欢荷叶。要求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带着头饰进行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得出结论,荷叶是夏天的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跳动的绿色音符,从而提高对语言的理解。

二、游戏的运用

通过游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完全把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联系起来,没有掌握一定的行为方式,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言行脱节等问题。所以,要运用游戏这一教育手段,从低级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展游戏活动。如:有的学生不友爱,就请他当医生、护士,学会关心爱护同学;有的学生想开汽车,又很好动,就请他当司机,培养他们的坚持性与稳定性。也可以通过儿歌,拍手歌等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预防近视》时,针对学生写字姿势不端正和执笔方法不正确,教授他们“肩平背直头摆正,两脚平放有精神,写字时候笔要直,眼离桌面要一尺,手离笔尖要一寸,身离桌边拳一只”的口诀,同时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编成拍手歌的形式,并让全体同学齐说“看书时间要适当,看了一会要远眺,暗光溺光不看书,光强看书也不好,躺着看书害处大,坐车看书最不要,要把眼睛保护好,还要做好保健操,有了一双好眼睛,工作学习更有效。”这是学生预防眼疾的办法。

篇5: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计划

本学期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围绕课程改革,不断完善教学研究机制,不断创新有效的教学研究方式。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思想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加强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以健康心理品质养成为目标,加强艰苦朴素和热爱劳动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年段共有63位学生,他们都是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学生全部是民工子弟,虽然通过几年的学习教育,大多数同学也懂得一些基本礼仪,但行为习惯不大好,再加上家长只顾自己打工,没心思顾及自己的子女。因此,本学期将继续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确立生活和学习的目标,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与社会一样和谐发展。

教材分析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全册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简单经过,以及当今各地区间的一些冲突,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

2、了解联合国维和行动及为维护和平和安全做出的贡献。

3、知道中国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4、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以及了解一些常见的科技灾难。

5、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6、知道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能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7、知道自己是未来的建设者,了解世界是一个大家园,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

全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

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

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

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活动。

5、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课 时

1 始业教育 1

2 不平静的世界 2

3 携手共创和平2

4 放飞和平之鸽 2

5 科技造福人类 2

6 科技是把双刃剑 2

7 机动课 2

8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

9 天有不测风云 2

10 生命的突围 2

11 小脊梁 大希望 2

12 祖国属于我们 2

13 放眼现代世界 2

14 迎接美好未来 2

15 机动 2

16 复习2

篇6: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教材从学生的生活逻辑出发,选择与学生生活关系紧密、切实需要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整合起来,引导他们综合地学习和思考。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突出 “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采用儿童的语言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2、分目标:(1)情感与态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知识与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4)过程与方法: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措施

(1)我们要关注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让学生有发现──探究的学习与体验──感悟的学习,当然,传授──给予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还是需要,甚至必要的。(2)要克服“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的倾向,又要克服“该讲而不敢讲”的倾向。(3)课堂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而是回归学生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探讨的是生活中的一个范例、一个点,学生思考的是他们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一个面(4)在课堂上,学生要调动他们全部的生活经验,投入他们的情感、表明他们的态度„„这样的课堂是向学生生活开放的课堂。这样的开放是有价值的开放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开放。这样的开放是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开放而不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开放(5)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我们不需要“假生活”。(6)要深入地关照学生正在过的现实生活和有意义的未来生活,而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生活”层面,我们不寻求课堂教学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生活体验中激起学生真正的思考。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1 周我的家第2周 我的事情我来做第3周我为家庭添欢乐第4周 春天在哪里

第5周 我和小树交朋友第6周和风在一起第7周 种养一棵花第8周我们去游玩第9周爸爸带我去做客第10 周看电视第11周互相提个醒第12周学会看天气第13 周 迎接暑假

篇7: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8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因此,《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一)、教材结构及内容:

《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学习主题构建。分三级主题:一级主题是单元主题,二级主题是活动课题,三级主题是活动课题下的主题活动。

本册包括了四个单元《温暖的家》、《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星期天》和《火热的季节》。每个单元分别包含了3——4个活动课题。这在后面的单元分析中我们再细细说明。

(二)教材内容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生活型综合课。本教材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品生课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学生在上学期对学校生活基本熟悉以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急需要予以指导,第一单元《温暖的家》和第三单元《快乐的星期天》不仅为老师提供了教材,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材。从季节上讲,春天和夏天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美丽的春天》和《火热的季节》安排了很多的实践活动,如郊游、认识树木、作风车、种花认识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和为暑假做准备等,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春夏两季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

2、活动性

本册教科书为保证儿童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亲历生活实践,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主题实践活动和游戏。如第二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春天在哪里”中,教材共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分别是“寻找春天”、“走进春天”和“留住春天”。在“走进春天”中,安排了去公园赏花,做游戏,去爬山等活动。这样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身实践。在活动和游戏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3、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如《快乐的星期天》中的第二个主题“爸爸带我去做客”;课堂也不仅限于教室,而是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它生活空间,如《美丽的春天》中的第二个主题“我和小树交朋友”;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它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连接中弹性地延展,如《温暖的家》中的第一主题“我的家”就可以与二册语文中的第二个单元相联系,这一单元的内容很有弹性,不能仅限于课堂,时间也不能局限在短短的三周内,而应安排一些活动来延展;本册教材编排了很多图画,这主要是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特点,图画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但老师千万不能把它上成看图说话课,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宜全部量化,应强调对儿童学习活动过程中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本册教科书在设计上,还注意了城乡地域的差异,关注城市、农村、沿海等不同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教科书富有开放性。编排形式上灵活多样,有的以体验式为主,有的以探究为主,有的以问题解决为主。教材即使“学材”,便于学生与教科书直接进行对话。

三、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

品生课旨在培养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

(二)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诚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4、过程与方法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本册教材共有13课,大致可分为:温暖的家、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星期天、炎热的季节。

四、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篇8: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情感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众所周知, 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能将台下的观众牢牢地吸引, 让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随着主持人情绪的变化或悲、或哀、或怒、或喜。一首好听的乐曲, 只要前奏一响, 就能拨动听众的心弦, 可谓是“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 创设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 既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又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整个课堂的和谐发展做好铺垫, 犹如磁铁般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让学生“心随我动”, 创设不同的情景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如饮甘泉、如品香茗, 流连忘返。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使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 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对案例教学法的认识

1. 了解概念。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需要, 用列举案例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努力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 把真实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 为课堂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情景,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问题, 从而获得顿悟, 达成教学目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复习效果好。

品德与社会复习课偏重于说理论事, 内容抽象枯燥,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正反案例, 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 加深感性认识, 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教师再巧妙地进行分组自由讨论, 让学生大胆交流, 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示机会,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和探索, 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3.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类型:

典型性案例教学、趣味性案例教学、生活性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复习课中的应用

1. 在复习中需要为学生树立行为典范的内容时, 使用典型性案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教育学生在思想和言行上都要着眼社会大众、服务大众时, 这就需要使用典型性案例, 为学生树立行为楷模。

案例:在复习好女孩好男孩时, 可以设计找出自己崇拜的男性杰出人士和女性杰出人士。

他, 有矫健的身影;他, 有猎豹一般的速度;他,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刘翔。他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比别人挥洒了更多的汗水。有人问他为什么, 他只说了两个字———中国。面对困难他不屑一顾, 面对挫折他从不低头, 他的速度突飞猛进, 很快就成为国家队里的“飞人”。

讨论:从刘翔的故事中, 你懂得了什么?作为一名小学生, 从现在开始, 你应该怎么做?

运用典型性案例比枯燥地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 要努力为社会作贡献, 其效果要好得多。但教师在使用典型性案例教学时, 最好少用或不用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 避免负面影响, 做到选用案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 反面教育为辅的原则。

2. 在复习比较抽象的内容时, 使用趣味性案例。

篇9: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3)小组交流。

篇10: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一年级下册

中心小学

一年级一班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五个单元主题:

(一)今天吃什么。

(二)我的手儿巧。

(三)我有许多好朋友。

(四)快乐的小问号。

(五)我爱美丽的生命。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为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启示。一年级小朋友的生活面由家庭逐步扩展到学校,学校的环境和生活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困惑。他们必须拨开云雾,方可感受美妙的阳光。因此教材安排了《我有许多好朋友》单元主题,让学生学会与老师和同学交往,学会学校生活的每一件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至高追求,对小孩子来说,大自然是童话中的城堡,美丽而且极具魅力,让他们拥抱大地,亲吻生命,让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心灵感受铸就宇宙的和谐。《快乐的小问号》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1)萝卜白菜我都爱(2)我设计的午餐(3)小心,病从口入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1)我有两件宝(2)做个小玩意儿(3)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1)绥德朋友多(2)你真行(3)我们一起成长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1)你留心了吗(2)我的问题卡片

(3)到哪儿找答案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1)让我走近你(2)美丽的生命

(3)我能做什么

三、全册教学要求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四、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方法和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4、充实教学内容

教科书是一种“活性因子”,它应激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6、加强道德行为的教育。

品德课进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进和加强品德教育,要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标也以“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目标。《品德与生活》课的品德教育不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加强情感教学,充分利用情感的推动作用,促进学生认知的内化和良好行为的形成;注重教材的螺旋重复,使学生在不断深化、重复的教学过程中认知得到强化,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养成。

7、提倡生活化的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标明确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评价”。评价应是人与人互动交流的过程,可以成为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本身也应具有教育意义,发挥教育功能,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评价的一部分,利用评价对学生的成就进行鼓励,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五课时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篇11: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一、教材分析

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编排了五个单元,共18个主题活动(其中一个选择活动),一至四单元每单元四项,五单元两项,规划约课时28完成。每周2课时,每学期余下的3周6课时应补充校本德育类课程资源或地方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我的家第二单元:春天在哪里

1、我和爸爸妈妈

5、寻找春天

2、我的小卧室

6、放风筝

3、让家更美

7、献上一朵小白花

4、电脑进我家

8、种下一粒籽

第三单元:我的本领大第四单元:班级中的我9、爸爸妈妈不在家

13、我当值日生

10、我有一双小巧手

14、找“镜子”照“镜子”

11、探索眼镜的秘密

15、让流动红旗到我班

12、影子寻趣

16、小小运动会

第五单元:庆“六一”

17、献给节日的礼物

18、欢度“六一”

二、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从身边的真实生活入手,就家庭生活、班级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春天的自然现象及自己的节日等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问题,积极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游戏,进行自主探究,使儿童初步懂得自己与家庭成员、与班集体的关系。

2、学习初步的生活常识。

3、初步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4、初步培养儿童爱亲敬长、爱集体、爱自然、爱科学、自信、上进等情感态度以及积极主动做家务、乐于帮助别人、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愉快开朗、积极向上等良好行为与习惯。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我的家》4课时

第二单元《春天在哪里》8课时

第三单元《我的本领大》6课时

第四单元《班级中的我》6课时

第五单元《庆“六一”》4课时

篇12: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留守学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将本着从“走复兴路,圆中国梦”入手,以“特色、优质、高效”为突破点,以校为本,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每单元3课,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具体特点如下: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突出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全册教材重点、难点: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品德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识与习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养成习惯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充分备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进行教学。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进度安排: 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第1——4周)

(1)萝卜白菜我都爱2课时

(2)我设计的午餐2课时

(3)小心,病从口入2课时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第5——8周)

(1)我有两件宝2课时

(2)做个小玩意儿2课时

(3)打扮我的小天地2课时

机动2课时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第9——11周)

(1)绥德朋友多2

(2)你真行2

(3)我们一起成长2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

(1)你留心了吗2

(2)我的问题卡片2

(3)到哪儿找答案2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

(1)让我走近你2

(2)美丽的生命2

(3)我能做什么2

篇13: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一、一年级学生心理分析及特点

一年级学生结束了幼儿园保育式教育开始步入正轨的学校教育阶段, 生长期也正处在幼儿向少儿的过渡, 心理甚至生理还未断乳或未完全断乳, 对亲人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 对入学存在或强或弱的反抗, 但是一旦入学失去了依靠后就会迫切地寻找新的依赖对象, 老师很自然地替代家长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 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家长。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和要求有一种全盘遵从的倾向, 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契机顺势进入教育角色, 担当起他们的领路人。作为一名小学生, 心理发育极为稚嫩, 思想相当单纯, 在某些方面分辨不清是非, 对外界事物的选择标准简单甚或无标准, 老师需要教授他们掌握辨别标准和方法。孩子们的思维又处于形象性阶段, 抽象思维能力差, 识记能力强, 有接受新鲜事物的愿望和要求, 老师就要依据他们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教学方法与对策

(一) 理论准备

1.研读大纲, 明确目标。新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学生心理特点, 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基础上, 对各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做了纲领性阐述, 有些甚至非常详尽。每位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都应细致解读新课程标准, 不能只限于每段每句的理解, 其中每个词语的运用都有其合理存在的深意, 作为老师要在揣摩中吃透。诸如整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和任务, 单元目标和每课目标的设定, 全册书内容安排的体例和顺序, 教学教法的建议。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 制定一学期的实际目标和计划。

2.钻研教材, 把握内容。教材和教参是我们进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依据和参考。教材主要分课前说明和教学内容。课前说明具有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质和作用, 有利于我们制定教学计划, 保证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 每单元设计三到四课内容, 各单元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构成了全面而又系统的整体局面。教师应该具体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一单元都是与学校有关的内容, 分为《我是小学生》、《学校里的一天》、《老师, 您好》、《美丽的校园》四课, 包括学生对自己身份的确认,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对老师的尊重, 对学校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等。老师首先从总体上把握住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即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及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还要清楚几个内容安排顺序及用意, 再考虑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达到理想的效果。

3.分析学生, 确定教法。教学的准备工作分为三部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生是上课的主体, 又处于人格塑造的启蒙阶段, 备学生成为老师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老师既要分析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 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这个前提下再考虑采取怎样的教法比较适宜。如果只是在课前翻翻教材, 不考虑学生的存在, 天马行空, 随意教学, 那效果可想而知, 而这种教学态度也是极不负责任的, 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老师在一年级学生入学两周之内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情况, 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教授《品德与生活》。

(二) 教学过程

1.弥补基础知识欠缺的不足。学生刚步入小学, 识字才开始, 《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必然会存在许许多多学生还不认识的字词。那么老师如何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化课本内容为具体行为, 可以设计游戏, 也可以组织活动, 更可以以编排小戏剧的形式来学习, 那么整堂课学生在老师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中学习, 还会感到课本内容枯燥难学吗?只怕会天天盼望下一次《品德与生活》课的到来吧。教材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相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属于抽象性的词句, 那老师一定要作具体解释。解释性的语言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他们对外界的认知水平来组织。用语不贴合学生实际, 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也还是茫然不语, 求知欲强的孩子则穷问不舍。如果语言浅显易懂, 老师有时只需一句话即可点透。只要有耐心和爱心, 坚持下去, 会发现学生不再懵懂无知, 开始有意识地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和学习, 认知和实践得到培养, 老师自然感到欣慰和自豪。

2.形象化教学。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决定了教材形式要形象生动。教材中每一课每一节几乎都配有卡通图画和照片。这些图画性文字是辅助文字教学的极佳材料, 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它们, 使它们的价值和作用百分百地发挥出来。教师还要注意讲解与肢体语言的结合, 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其实语言本身也完全可以使内容变得形象可感。如教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第四单元第一课《快乐的冬天》时, 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描述:“一场小雪下过之后, 地面变得湿漉漉的, 像洒水车给大地妈妈洗了澡;山上的树木更显青翠, 像盛装的新娘展现她美丽秀气的容颜, 有的还披着薄薄的白纱, 害羞的样子更显得妩媚动人;太阳温和地照着雪后的万物, 如母亲抚摸着, 令人暖洋洋的;远处海面上朦胧着一层雾气, 多像神仙居住的地方啊……”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述, 显得很陶醉很享受, 静静地闭着眼睛想象着这神奇的冬天画面。再有, 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发达, 幻灯片、多媒体等各种设备都已经引入教学领域。有条件的地方要把这些先进教学仪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使学生在影像视觉环境中轻松获得知识。形象化的教学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很多, 不可滥用, 但必须恰当采用。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而且还可增强学习《品德与生活》的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鼓励性教学。孩子学习是一种天性, 但是在正式步入学校后, 老师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当, 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热情, 严重的可导致厌学。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以《品德与生活》试验思想启蒙的计划与目标都会化为泡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热情大方地鼓励学生。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举止言谈, 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哪怕是细微的闪光点, 大张旗鼓地予以肯定和表扬。这赞美性的语言带给学生的是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他们会想法设法把自己更多闪光点积极表现出来以博得老师的赞许, 有的学生甚至由此主动培养新的闪光点或改缺点为优点。

总之,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入门课, 对学生人格塑造和良好品德的培养极为重要, 任何一名从事启蒙教育的教师都不可以简单地将其视为副科对待。希望广大教师都能以正确的思想对待这门课, 搞教研抓教法, 以更多更恰当的方式把《品德与生活》中每一个知识都转化为学生赖以行事的准则和道理。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 其目的在于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 使他们“乐于探究、热爱生活”。本文将尝试解决如何实现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育人的理想化问题。

篇14: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的教学总结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品德与生活》教学

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学校基础教育要紧跟教育发展潮流,谨遵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品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修养。重视《品德与生活》教学将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一定要把控好教学,提高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活动设计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认知体系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引导。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的内容编撰与设计都十分人性化,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感知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提升生活技能、丰富生活情感,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素质。

首先,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分析教学活动,充分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状况、学习环境和心理发育程度,在课前灵活选取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能够顺利走入《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熏陶;其次,为了深化《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主旨,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关心他人的品德素养,让小学低年级学生逐渐走上“向上、向善”的光明大道。

如在教学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中《祖国妈妈我爱您》时,笔者在上课前设计了“唱国歌”的课堂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唱国歌活动中,笔者还向学生讲述了一些为国献身的英雄事迹,以此唤醒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活动“个性化与整体提高相结合”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既要关注每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成长,又要保证提高学生整体的品德与素养,这就是教学活动“个性化与整体提高相结合”的主旨与要求。在开展《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时,教师一定要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发展规律,立足于尊重每位小学低年级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与设计,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发挥“提高道德修养、完善品德品性”的教学作用,让每位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在《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与改进,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功效最大化,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素质发展与道德提高。

如在教学《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时,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夏天,我们注意什么”的教学主题展开讨论。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积极性过高,发言声音极大,且经常随意打断其他学生的发言。因此,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教导学生在公共场合要尊重他人,切不可自私自利,要懂得礼貌待人。这样一来,就能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缺陷,有效深化学生的礼貌意识。

三、课外活动的融合与发散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点是品德和生活,品德在生活中可以得到观察与深化,生活可以在品德的深化与提高中得到改善与发展,品德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定的年龄与心理成长状态,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及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其能够稳步发展。

在课外生活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低年级学生是否真正地在思想、道德、品性、修养这四个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效果是否落实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有效落实教学改进与反思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重要教学载体,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状态,灵活组织教学活动,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培养品德素质,提高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1]俞彦才.《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祖国:建设版,2014,(6).

上一篇:陆运运输协议下一篇:诚实守信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