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

2023-02-22

《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 而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工作, 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队伍不稳定, 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 教师定编人数有限, 教学人员紧张。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 《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 基本上就是兼任。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 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 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 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 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 既不钻研教材, 也很少研究教法。

(二) 教学思想陈旧, 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 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 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 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有的教师为了简单操作, 把《品德与社会》课把当成过去的政治课, 满堂空洞的说教, 既没有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也没有遵循知情意行的道德形成规律, 也没有在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 没有通过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的“社会事件”、“现实生活主题”或者“社会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真实性生活联系起来, 建立起一种相互进入的通道, 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凡此种种, 教学偏于一隅, 不能把《品德与社会》课的社会性、生活性、情感性、实践性融为一体。

(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

农村小学教师学习交流机会少, 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大多运用传统的教授法, 而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许多适用于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故事启迪法、讨论辨析法、分组活动法、游戏表演法等一般很少使用。还有不少农村小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使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面临困难。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 教学评价不科学, 应试教育氛围浓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果的评价, 很少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因素, 也不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测评, 既没有教学活动中“过程与方法”的考察, 也不管学生在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 更没注意在一堂课中学生转变了哪些态度, 养成了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验了哪些情感, 获得了哪些知识, 锻炼了哪些能力……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一张期末统测试卷, 并同教师经济利益挂钩。这些现象导致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常常被占用, 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上出现死记硬背现象, 应试教育氛围浓。

上述几个方面, 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与《品德与社会》课所担任的教学任务极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应对策略

(一) 提高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提高认识, 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从思想上重视, 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工作, 更要求任课教师从思想上重视, 让《品德与社会》课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 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化

(1) 课堂教学, 走进学生生活。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课堂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并且因为这些生活经验已经有了一定的实践性, 所以对他们的影响是深刻的。老师应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为教学提供线索和空间。

(2) 教学内容生活化。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 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 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 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为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 而且它的内容十分宽广。它不仅在课堂上, 大自然、村居、小区、家庭等众多地方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 留下了学生生活的影子。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对立, 还是沟通》一课时, 我先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走到了青春期的门槛, 亲子关系反而渐行渐远。因此, 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触摸生活, 通过大量的亲子照片、家长工作照、调查表和父母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让亲情再次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上, 当父母的工作照一张张的出示后, 随着老师的话语, 学生们沉默后, 开始了他们的心灵剖析。在剖析自己的过程中, 他们反思了自己与父母相处过程中对父母的误解, 并且自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多学生在听了别人的话后, 眼眶泛红。我相信此时他们也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也在反思自己, 在“对立”与“沟通”之间做选择。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 形成了“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 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儿童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 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 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如教学《寸金难买寸光阴》, 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 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 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 表演起来入情入境, 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 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 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 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进行价值引导。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 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 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 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 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 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 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 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 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一些场景, 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 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 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 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 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 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让品德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 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与学生平等交流, 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 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 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是我不愿意做, 而是大人不上我做, 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 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 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 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 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 想办法解决问题, 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 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 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 再去实践, 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三) 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 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可见, 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电化教学能将抽象的观点、道德观点形象化, 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 电教媒体能以它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为选用典型事例声、像结合, 为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很大的方便条件,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行为的育人作用。以“孝敬父母”为例, 教学中, 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 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 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 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 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 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 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 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在有情趣的教学中, 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 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 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关键词: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上一篇:用百分表从减速机外部调校内部齿轮啮合间隙的探讨下一篇: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与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