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2024-04-16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精选6篇)

篇1: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文/张冲雄

摘 要:新课改的推进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综观这些变化,首要问题是改变其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引领到教学的主渠道上来。

篇2: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搞活、三股洪流冲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冲击着旧的审美观、价值观、时间观、效益观、人才观……引起伦理道德的重大转换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更。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啊,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确定合理的,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内容明显滞后,缺乏时代性。

1.选择生活榜样,激发学生兴趣

榜样是一个有对比度的强行刺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小学生模仿性强,生动形象的榜样易于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

3.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非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即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改革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特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考查学生的道德行为,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过程与结果并重,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

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接受者,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埋怨学生为主。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在消磨,热情在减退。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4.评价标准多层化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因此,我们没有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而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人的主体精神,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篇3: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改革、开放、搞活、三股洪流冲破了原来的社会结构, 冲击着旧的审美观、价值观、时间观、效益观、人才观……引起伦理道德的重大转换和生活方式的迅速变更。教学目标的生活化就是要正视现实, 充分考虑现实生活带给学生的影啊, 深入学生生活, 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确定合理的, 能灵活反映社会现实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目标体系, 把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 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教材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些内容明显滞后, 缺乏时代性。

1.选择生活榜样, 激发学生兴趣

榜样是一个有对比度的强行刺激, 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先进性和教育性。小学生模仿性强, 生动形象的榜样易于感染学生, 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 每一课都选择了一个或几个榜样来激励学生。

2.创设生活情境, 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 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 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有典型意义的事例, 进行加工, 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 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激发道德情感, 提高道德认识。

3.开展生活实践, 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非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 不指向社会现实, 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 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 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因此, 课前, 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 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 才能得到巩固、深化, 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三、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既是一种公民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 也是一种长久的个性品质培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即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 一个高质量的教育。而要改革以知识为本位, 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师灌输和传授为特征的教学, 首先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坚特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评价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出发点, 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 而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创造条件发展人。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着力于创造力、意志力、亲和力、判断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因此,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就是要侧重于学生课堂生活外的真实生活, 考查学生的道德行为, 分析隐藏在行为后面的道德动机, 采取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结果并重, 尽可能地作出科学的评价。

1.评价内容多项化

在学习评价的内容中, 强调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 注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态度、表现及成果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中, 评价主体单一, 即只有教师是唯一有资格的权威评价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的评价接受者, 而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否定学生, 埋怨学生为主。长此以往, 学生的兴趣在消磨, 热情在减退。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以往的评价方式中, 往往采用“一张试卷定品行”的方法, 这种方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着眼于全面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活动中体验, 在评价中反思、悟理、内化, 最后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4.评价标准多层化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因此, 我们没有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学生, 而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通过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激发人的主体精神, 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促进学生不断取得长足的发展。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使得《品德与社会》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等。综观这些变化, 首要问题是改变其教学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把《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引领到教学的主渠道上来。

篇4: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谈

【关键词】渠道 合作 教材 气息 多样性 方式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228-02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社会知识的一门重要学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下面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课堂环境,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形式多样,应根据不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導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与学生活有关,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

二、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重视学生与学生合作:如在教学春天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找好朋友说说自己看到的春景;小组里介绍自己的百宝箱;小组合作制作送给春姑娘的礼物等环节,鼓励了学生相互学习,共同分享、交流和体验合作的乐趣。在小组合作中,还非常注意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时刻提示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会合作,也把活动的机会提供给每个小学生。同时,还注重教师与学生合作,倡导了一种师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动关系。

三、注重巧妙用好教材

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用教材”不是“教教材。《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学校、爱家庭、爱劳动的教育。结合实际、回归生活、亲近社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看一看、查一查、找一找、访问与调查、参观与考察、想与做等多种活动方式,在体验中让学生得到启迪,在总结中受到感染,使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增强时代气息

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要紧紧跟随时代旋律,通过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政治课教育的可信度。

五、注重灵活选用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单一,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扬的乐曲,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愉快地融入课堂场景。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等各种形式的表演,寓教于乐,丰富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六、教学方式要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讲解教科书,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活动与组织形式。所以教师教学中要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儿童探究的愿望,为他们能够生动活泼的学习提供空间。情境创设,课程源于生活,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道德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有意义的学习。在学习《独自在家》时,我一上课就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独自在家的情景:“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如果有人敲门你该怎么办?”然后播放明明在家有人敲门的课件,让学生讨论、表演。通过不断地争论与表演,学生学会了多种应对,陌生人的方法。模拟表演,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种观点。她形象的解释一件事:我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做了,就很自然地理解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体验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学习《爸爸妈妈真辛苦》时,我让学生把书包挎在胸前,并在腿上绑上沙袋,模拟孕妇走路、弯腰、系鞋带的动作。经过一番体验,学生感受到母亲怀孕时的不容易,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流露出一种感激之情。游戏活动,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学时可以以生活中的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发展道德认知能力。教学《游戏怎么玩》时,上课伊始,我让各小组选代表玩游戏“贴鼻子“。教师不讲规则,让学生在无规则的情况下进入游戏。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觉得不公平,大喊需要游戏规则,觉得有规则才能玩好游戏,整个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感受了规则,了解了规则,并运用、遵守规则。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感悟出“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与伙伴快乐游戏”这一道理。

七、注重反思

作为小学品社教学反思,教师要时时反思,被教师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经常“回顾与整理”,积极升华教学反思的作用。如果品社教师能抓住零散反思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将其按逻辑关系有效地串联起来,那么教师就能更为系统、更能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反思的精华。这种良好的温习反思的行为,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思考习惯,建构小学品社教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益求精,以及获得新鲜见解的意识,并把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之,小学品社教师要想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提升课堂品味,那么就应该扎根于课堂,不断研究和实践,这样才能探索出更有效的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辽宁教育》.

篇5: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篇6: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

一、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二、创设气氛,激发兴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

上一篇:对业务能力工作设想下一篇:首钢员工